基于技术路线图的物联网产业布局研究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合 、 计 , 现 技 术 、 备 与 生 活 实践 中物 与 物 的 全 方 位 智 能对 接 。 设 实 设
3 物 联 网产 业 发 展 技 术 路 线 图 的构 建 、
根 据 我 国政 府 制 定 的 规 划 和 信 息 技 术 发 展 的 规 律 , 将 物 联 网 产 可 业 发 展 的技 术 进 展 分 为 基 础 期 、 成长 期 、 熟 期 和 运 行 期 等 四个 阶段 。 成 在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的基 础期 , 概在 21 大 0 2年 之 前 , 要 发 展 主 宽 带无 线 移 动 通 信 网 , 实 现 单 个 物 体 问 互 联 , 业 发 展 为 低 功 耗 、 将 产 低 成 本 阶段 。在 标 准 化 方 面 , 主 要研 究 R I 安 全 及 隐 私 标 准 ; 定 无 将 FD 确 线 频 带 ; 布 式 控 制 处 理 协 议 的 开发 。产 业 化 应 用 方 面 , F D在 物 流 、 分 R I
一
物联 网的产业链 , 是以物联网的架构 和无线通信网的发展 为基础 ,
以 应 用解 决 方案 为 核 心 , 传 感 感 知 、 输 通 信 、 算 处 理 为 关 键 环 节 以 传 运 的 集 成创 新 价 值 链 。因 此 , 联 网 产 业 的 发 展 也 遵 循 从 技 术 端 到 应 用 物
经 济 论 坛
本文为 21 0 0年 度 工信 部 通 信 软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目编 号 :0 0 1 2 项 2 1 R8 — )
我 国物联 网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我 国物 联 网产 业 发展 路 径 研 究
罗 瑞华 尹 磊
( 西安 邮 电学 院 产 业 经 济研 究所 陕 西 西 安 7 0 6 ) 1 0 1
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技术路线图及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报告

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技术路线图及三年行动计划研究报告一、产业发展形势(一)现状分析发达国家已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积极布局。
2011年2月3日,国际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IANA 宣布全球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全球互联网从IPv4向IPv6过渡变得十分迫切。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十多年前就开始着手制定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计划,意图抢先掌握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和国家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
国内下一代互联网已逐步进入普及应用阶段。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是国家级的战略项目,也是下一代互联网建设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
通过实施CNGI 工程,中国建成了大规模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络,包括6 个主干网、2个国际交换中心、273个驻地网。
目前发达国家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已处于爆发性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几大阵营。
以美国为代表、由移动互联网应用巨头、领袖型的消费电子、智能终端企业、富有创造力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构成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雏形已经具备。
终端软件平台成为影响全球产业格局的核心因素。
我国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产1业形态、格局已逐步非常清晰。
2012年手机网民超过 4.2 亿,;智能终端占移动终端出货比例猛增超过10 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中国企业在操作系统、跨平台应用软件、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已经开始突破;应用商店应用数量超过10 万。
但国内移动互联网产业在终端操作系统、终端核心芯片、移动Web 技术方面仍处于追随状态。
虽然大量移动互联网典型应用,如微博、移动视频、移动电子商务已快速兴起,但大规模产业放量尚未出现。
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基础雄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聚集了覆盖芯片制造、智能终端、平台及网络运营、移动应用、移动安全等产业链上所有环节的5000余家企业,并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新兴企业。
此外,海淀区还拥有移动互联网、TD、闪联、RFID 产业联盟等10 余家产业技术联盟。
基于技术路线图、专利地图和TRIZ集成的产业集群创新技术路径研究

( 龙 江 省 科 学 技 术 情 报 研 究 所 , 龙 江 哈 尔滨 10 0 ) 黑 黑 5 0 1 摘 要 : 内外 的 实践 已经 证 明 , 术 路 线 图 、 利 地 图 和 TRI 国 技 专 Z是 实 现 技 术 创 新 管 理 和 自主 创 新 的 有 效 工 具 。 分 析 了 国 内 产 业 集 群 技 术 创 新 的 研 究 成 果 , 研 究技 术 路 线 图 、 利 地 图 和 TRI 在 专 Z集 成 的2O —5 2 1一 31
供 促 进 技 术 创 新 竞 争 的 激 励 机 制 , 立 长 期 、 定 的技 建 稳 术 创 新 协 作机 制 , 降低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成 本 , 进 缄 默 知 促 识 的 学 习 和 传 播 , 技 术 扩 散 提 供 有 效 渠 道 。 随 着 产 为 业 集 群创 新 网 络 的 孕 育 、 成 , 术 创 新 得 以 实 现 并 能 形 技 够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 袁 其 谦 剖 析 了 产 业 集 群 的 技 术 创 新 路 径 , 为 认 产 业 集 群 所 面 临 的 产 业 或 产 品 技 术 路 径 的 不 确 定 性 与 风 险 , 集 群 内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的 形 成 和 衍 化 路 径 具 有 对
的新 视 角 。建 立 在 企 业 网 络 基 础 上 的产 业 集 群 能 够 提
1 产 业 集 群 技 术 创 新 的 相 关 研 究
近 年 来 , 内相 关 专 家 和 学 者 对 产 业 集 群 技 术 创 国 新 问 题 进 行 了 深 入 研 究 , 要 集 中 于 产 业 集 群 技 术 创 主 新 的有 利 环 境 、 争 优 势 、 聚 效 应 , 及 创 新 机 理 、 竞 集 以 动 力机制 、 现路径等方面 。 实 孙 沛 东 、 建 牛 总 结 分 析 了 技 术 创 新 研 究 范 式 徐 的转 变 , 括 了集 群 创 新 的 概 念 、 型 以及 有 关 集 群 创 概 类 新 的“ 默 知 识 论 ” “ 新 环 境 论 ”, 归 纳 和 总 结 前 缄 和 创 在 人 分 析 模 型 和 实 证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构 了分 析 产 业 集 建 群 技 术 创 新 的“ 态 主 体 模 型 ” 动 。
最新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技术路线

企业应用系统
控制器
WMMP-T
WMMP-A
物联网平台
摄像头 读码器
物联网平台是业务运营和管理的关键设备 WMMP协议是物联网通信的基础 物联网网关是传感网与电信网融合的关键基础设备 通信模组是终端标准化的重要部分 无线传感网是感知客观世界有效手段和物联网基础
我们从那里切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技术路线
提纲
1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技术路线 2 物联网的标准进展
3 物联网网络发展关键问题 4 发展建议
物联网市场和网络发展规划
物联网信息汇聚阶段关键技术
第一阶段3G与传感器网络结合
相关关键技术
• 传感器网络高能效通信技术 • 传感器网络组网关键技术 • 传感器网络协同体系架构 • 传感器网络专用操作系统 • 传感器网络测试验证平台 • 传感器网络低功耗技术 • 传感器网络电磁兼容技术 • 传感器网络网关设备
行业融合是要面对的深层次问题
示范效应不强 当前的应用以监控为主,不 能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 益,且需要考虑机器替换人 员的问题
需求挖掘不足 企业技术人员不了解信息技 术的最新进展,从事信息化 的人员不掌握各行各业的业 务流程
行业开放不够 行业内部利益相关机构对 于信息化服务提供商进入 行业具有天然的抵触
涉及企业流程改变、系统对接、设备改造、岗位调整
提纲
1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技术路线 2 物联网的标准进展体系
3 物联网网络发展关键问题 4 发展建议
物联网系统架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终端
承载网络
运营支撑系统
应用系统
个人及家庭用户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物联网产业布局研究_李遵白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物联网产业布局研究
4. 明道性原则: 要让物联网的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发 展规律, 今天来说, 就是要符合有利于低碳 、 环保 、 健康 、 安全 、节能和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是物联网乃至 “纲 ” 整个新兴战略产业的 。 ( 三 ) 将技术路线图作为物联网产业布局的有效分 析工具 技术路线图本质是一种多维分析的工具, 根据前面 的指导思想,为了突出物联网对新兴战略产业的作用, 和从战略的观点布局物联网产业发展, 可以利用技术路 线图为物联网的产业布局提供以下几个分析维度 [ 4 ] : 1. 市场需求维度: 用于归纳最重要的物联网行业应 用以及在未来不同时期之前可能大量出现的最重要的 市场需求 。 2. 产业目标维度: 主要是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目标 和社会目标, 以及在未来不同阶段之前应该实现的目标。 3. 关键技术维度: 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目标而必 须解决的关键技术 。 而 4. 政策需求维度: 为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目标, 必须在政策层面上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几个维度的分析都是密切关联,环环紧扣,并以 时间为共同轴向的, 因此最终通过多维共同分析得出的 结果, 将可以为产业布局提供一个非常可靠的基本框架 和政策制订指南 。 三、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物联网产业布局多维分析 虽然技术路线图是分析物联网这一新兴战略性产 业的最好工具, 但是通过科技查新发现, 迄今为止, 尚无 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有效指导意义和操作意义的中国 物联网产业技术路线图存在 。 为此,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 研究中心自 2009 年 6 月开始, 针对物联网产业, 进行了 一年多的理论研究和调查分析工作, 通过电话访谈或面 对面会谈的方式, 对来自 60 个单位的 72 个熟悉或比较 熟悉该产业的实践者和学术界专家, 开展了问卷调查和 专家打分, 最终绘制了一份目前最为完整的中国物联网 产业技术路线图 。 详述如下 。 ( 一 ) 市场需求维度 技术路线图的分析首先是从市场需求维度开始的 。 由于物联网的市场需求涉及各行各业, 因此可以行业应 用来对物联网市场需求进行分类考察, 但从全局性原则 出发, 必须尽可能全面地调查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形式 。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在综合考查了 21 项最具有 代表性的物联网行业应用形式的基础上, 归纳提炼出未 来5 年内可以大力发展的十项最重要的应用 ( 表1 ) 。
浅谈物联网的产业布局及商业模式

浅谈物联网的产业布局及商业模式摘要:产业布局以及商业模式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本文对物联网产业体系架构及相应布局,物联网商业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布局、商业模式1背景1.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通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1.2 关于物联网的相关产业政策2008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提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占领后危机时代制高点的重要措施“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正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良好契机。
2010年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物联网”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意味着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国家层面的视野。
随着各方的重视和推动,物联网这一新兴产业不断的发展和突破。
但是,从整体来看,该产业仍然处于萌芽阶段,距离大规模的产业应用尚有距离。
2物联网的体系架构以及相应环节产业结构的分析2.1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基于ITU架构,物联网框架体系可被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其中感知层位于最底层,由各种传感设备组成,主要用于感知和识别相关物体并采集数据。
【2】网络层位于该架构的中间,主要用于将感知层采得的数据通过网关以及通信网络向应用层进行传输。
应用层位于该架构的最高层,通过信息处理平台实现信息的协同、共享,并为不同行业提供相应的服务。
2.2相应环节的产业分布根据上述分类,我们可以得到相关环节所涉及的产业分布:(1) 感知层,芯片供应商:主要用于提供传感器、PFID标识识别等功能所用芯片。
PFID&传感器提供商:主要用于提供PFID设备以及传感器设备。
(2)网络层,电信运营商:主要指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物联网产业布局研究

[ 关键词 ] 物联网; 技术路线图; 产业布局 [ 中图分类号 ] F12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6 - 5024 ( 2011 ) 06 - 0010 - 05 ( 批准号: 2009ZCYJ02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化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协政策研究项目“新一代主导产业的形式与发展研究 ” ( 批准号: 08XSH012 ) 网络时代的创新规律与政策环境研究 ” [ 作者简介 ] 李遵白,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访问学者, 清华 MBA, 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与创新管理; ( 贵州 贵阳 550025 ) [ 通讯作者 ] 吴贵生,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 、 区域科技 。 ( 北京 100084 )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 ( IOT ) , we can learn that IOT is a new generation of dominant design standard in IT industrial rather than a bubble. IOT is also the platform that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emerging industrie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IOT with strategic views and stick to the principles with long - term, global, crucial and interpretive characteristics. With technological roadmap, a kind of multidimensional analytical tool, and through industrial goal, critical technology and policy demand, we can learn that the the analysis on four dimensions of market demand, strategic priority of China s IOT industrial layout is the strategic applications of smart transportation ( ST ) , smart power ( SP ) , smart medical ( SM ) , smart home ( SH ) , smart logistics ( SL ) and smart industrial ( SI ) and so on. In these applications, ST, SP and SM should be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s and started by 2012. Key Word: internet of thing; technological roadmap; industries layout
物联网智能数据方案技术路线(仅用于学习的参考模板)

物联网智能数据方案物联网(IoT) 是通过射频标签(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它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物联网通过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4 个关键环节,将整个世界无缝地连接在一起,智能地感知、推理和分析。
物联网具备3个特征,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物联网要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智慧对话,必须对数据进行管理和智能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查询、分析( 融合与挖掘) 等关键环节。
这些数据智能处理技术已渗透在信号处理、传感网、数据库、信息检索技术、智能控制等领域。
这些不同的领域都侧重于数据处理的不同方面:传感网研究中侧重于网络节点上数据分布、数据路由策略的研究,数据库中的数据管理技术侧重于数据模型、存储方式、索引策略和查询实现的研究,智能控制中的数据处理侧重于数据融合、特征提取和实时响应等。
物联网中的数据智能处理技术不仅涵盖了这些数据处理方式,同时具有自己的特点。
因此,要实现物联网的数据管理与智能处理,必须在合理运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
为了实现物联网中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无缝地融合各种异构数据,最终为物联网中的决策与控制服务提供支撑,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运用以上技术来解决物联网的数据管理与智能处理问题的思路:以云计算台为数据管理台;以数据空间来逻辑组织主体的数据和服务;在此基础上以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相集成的方式实现多层次、多粒度、跨领域的数据处理;同时,以不确定的方式对数据及其上的服务进行表达和推理,从而实现对多元世界的准确刻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于技术路线 图的物联网产业布局
2 . 1基于技术路线 图的物联 网产业布局的原则
键词 】技 术路 线图 物联 网产业 原 则 关
联 网概述
物 联 网当前 还没 有一 个统 一 的标 准 的定 各行各业 多从 自己的行业特点出发 ,站在 : 业 的角度上对 其作 出了定义。同时不同的 : 和地 区,以及 不同的国际组织对 物联网的 也各抒 己见 ,在此 笔者就这 些众 多的关于 7 联 网”的定义 中比较 有代表 性的表述条例
I n f o r ma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信息技术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物联网产业布局研 究
文/ 刘佳听 刘靖
物联 网 已经 深入 到 了社会 生 活 生成 的各 领 域, 国家也 把物 联 网产业 的发展 提 升 大 国家战略 的 高度 。在 这样 的时代 背 景 下,学 术领 域也 对 物联 网产 业 的相 关 问 题做 了一些 探讨 ,笔者 就 物联 网 的基 本 情况 ,以及 基 于技 术路 线 图的物联 网产业 布局 的原 则和 关 键 点发表 了一些 自己的看法。
技术数据服务技术 ,物 联网搜 索引擎技术,云 计算技术 ,电力通信技术 ,纳 米技 术,边缘计 算 ,高速态无线 自组 网,物机电控制技术等等。 因而在给物联 网产业布局做技 术路 线图是要 以 发展和利用这些技术为重点 。 2 . 2 . 2政策上 物联 网产 业 的布局 和发 展离 不开 国家 政 策的支持 ,同时物联 网产业 的布局 也许需要相 关的政策保驾护航, 维持相关产 业的市场秩序 , 给予相关 的技术 以政策 的扶持 。基于技术 路线 图的物联网产业布局 ,在政策上 的关键 点主 要 有: ( 1 )有 关物 联 网产 业入行 标准 的制 定。 由于资金和技术 问题 ,我 国物联 网前期 的发展 直处于某种垄断 的状态 ,这极不利 于物联 网 产业的发展,因此政策制定者应给通过制 定政 策,打破这种垄断 ,引进各方 资本 ,激发物 联 网产业活力,通过竞争 的加大 ,来提 高核 心技 术的研发 。国家可 以制定物联 网行业条例 ,制 定有关物联网技术的条例 ,比如 ,传感器标 准 条例。 ( 2 )物联 网产业基础 设旌 的建 设上保护 上,需要有关的政策来支持 。物联 网产业是 建 立在互联网上的产业 ,互联网是物联 网产业 的 基 础,也是基本设施 。而互联 网的建设 需要 出 台相关的政策,加大技术和资金 的投入 ,同时 互联 网 的安全 平稳运 行 也需要 法律 法规 来保 障。国家可以制定关于物联网基础设施 的政策 性法 规,制定维持物联网健康 运行的法规。
e c o n n e c t i v i t y f o r ny a o n e , we wi l l n o w h a v e
L e c i f v i yf t o ra ny t h i n g . ”并在报 告中指 出, 社会正在步 向 “ 物联 网”时代 ,在这个 时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 目标从人之 间的联系 , : 到了万事万物之间 的联系 ,这种联系便形 物联网。 ( 3)2 0 0 9年 9月,欧盟委 员会关部 门负 _ 指出:物联网是动态 的、全球性 的网络基 : 施 系统,具有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 的自 l 能力。在这个系统中现实 中的物和虚拟世 r 的 “ 物 ”具有标识性 、物理性、虚拟性和 : 接 口,同时这个系统 同网络系统紧密的结 2 . 2 基于技术路 线 图的物联 网产业布局 的关键 : 一 起。
.
:
国际 上 关于 “ 物 联 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 定 义
( 1 )1 9 9 9年 ,MI T 自动 标 示 中心 对 早 】 物 联 网做 出 了定义 : 利用 射频 识 别标 签 D) 等信 息技 术传 感设 备把具 体 的物与 互 I 连接起来 ,从而实现对物 的智能化 识别 和
!
配相应 的终端和 网络 , 同时引入产业链上下游, 形成完善 的物联 网体系 。
1 . 3关于 “ 物联 网” 的看 法 我 们认 为物 联 网就是基 于计 算机 网络 技 术 ,通过 应用 射频 识 别 ( R F I D)技 术、全 球 定位系统等传感 设施 ,把 事物 联系成 无需人的 参与而能相互识别 的虚拟世界 。
( 2 )2 0 0 5年 , 国 际 电 信 联 盟 ( I T U1 在 的年 度技 术 报告 中正 是提 出 “ 物 联 网” t e me t o f T h i n g s ) 的 名 称 , 在 这 个 报 告 r U指 出 物 联 网 为 : “ F r o m a n y t i m e , ny a
点
在基 于技 术路 线 图的物 联 网产业 布局 过 程 中要把握 中以下 的几个原则 : 2 . 1 . 1 整体性原则 基 于技术 路线 的物 联 网产业 在布 局上 要 有整体性 ,具体现在 ,一是要把物联 网产业 至 于整个 国民产业经济体系这个整体之 内来进 行 布局 ,离开 了国民产业经济体 系,物联 网产 业 会失去坐标 , 从而无法做到布局的合理和科 学, 二是要把物联 网产业作为 一个整体来布 局,打 破行业的垄断和地域 的保护 ,提升物联 网布局 的层次,从 国家的角度来对其布局。 2 . 1 . 2超前性原则 基于 技术 路线 图 的物联 网产 业布 局要有 超前性,即根据物联网产业发展 的现实情况 以 及国 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 的未来确实 ,做 出基 于现 实而 又高 于现 实 的布 局。2 0 1 5年 国务 院 出 台了 《 中国制 造 2 0 2 5  ̄ ,对 我 国 重 点 行 业 发展做出 了理论性 的指导 ,基于技术路线 图的 物联网产业布局应该根据这个指导 ,制定具体 的超前性的物联网产业布技术路线 图,从而指 导今后的物联网产业布局。 2 . 1 . 3跨越性原则 相对 西方国家而言,我 国的物联 网产业起 步比较晚,同时 由于资金 、技术等 问题 ,使得 物 联网产 业的入行 门槛较高,这极不利于我 国 物 联网产 业的发展,从整体上而言物联 网产业 滞 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同时,物联网产业是 国 际经 济领 域中的一块高地 ,发展物联网产业能 提 升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的份额 ,从而提升 国 际地 位。物 联网产业是基于互联网、射频识别 ( R F I D) 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等技 术的,因此 , 在制 定物 联网产 业技术路线图时要,要有跨越 性 意识,并把这种 意识贯穿到技术路线 图的各 个方面 ,从 而引导实际中的物 联网产业布局发 展 高新技术 ,发 展关键 技术,从而促使物联网 产业 的跨越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