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绘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代的教育意义6页word文档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宋代花鸟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其影响力贯穿了整个中国绘画史,并对当代工笔花鸟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简析宋代花鸟画与当代工笔花鸟画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影响与贡献。
我们需要了解宋代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特点。
宋代花鸟画以工笔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追求形神兼备,以含蓄细腻的笔墨表现形态,注重意境的表达。
其中以米芾、文同、赵伯驹、范宽等人的花鸟画作品最为著名。
他们以笔墨细腻、用色淡雅、构图严谨而著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花鸟画风格。
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技法的传承与发展宋代花鸟画在笔墨、构图、用色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稳定的传统技法,这些传统技法不仅为当代工笔花鸟画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同时也影响着当代画家们的绘画观念和审美取向。
传统技法的传承与发展,为当代工笔花鸟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审美观念的影响宋代花鸟画以其含蓄内敛、意境深远的特点,影响了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审美观念。
宋代花鸟画追求形神兼备,强调意境的表达,这与当代人们对生活品味、内心情感的追求有着共通之处。
当代工笔花鸟画在审美观念上受到了宋代花鸟画的影响,更加注重画面的意境表达,追求画面的内在美。
三、题材和意境的选择宋代花鸟画的题材以花鸟昆虫为主,画面多以一花一鸟或一瓜一虫为题材,其中所表现的意境多是寓意平淡、典雅的生活情趣。
而当代工笔花鸟画在选择题材和表现意境时,也受到了宋代花鸟画的影响,题材更加丰富多样,意境更加细腻深邃,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审美情趣。
四、艺术创新与发展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流派,宋代花鸟画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精湛的技艺、深刻的审美意识、细腻的情感表达都成为了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们所追求和学习的对象。
受到宋代花鸟画的影响,当代工笔花鸟画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表现风格。
在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受到了宋代花鸟画的影响,但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发展。
宋代画学对现代中国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绘画艺术之林 中值得深究 、 探索 和挖 掘的绘 画领域 。作 为工笔花 鸟画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型也不是一成不变 的, 现代 造型观念 是由色彩 、 、 、 质感 、 点 线 面、 动态 、 空间 、 个性理念等要素相互关 系 的构 成 , 追求 其 隐 藏着 的 自然 结 构 本 质 和 各 种 力 量 之 间 复 杂 关 系
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立 的学术价 值 , 中国乃至世界 独 是
工笔花鸟 画有 其独特 的艺术魅力 、 独立 的学术价值 , 中国 是
乃 至 世 界 绘 画 艺 术 之 林 中值 得 深 究 、 索 和挖 掘 的 绘 画 领 域 。 探 著 名 学 者 陈 寅 恪 “ 夏 民 族 之 文 化 , 数 千 载 之 演 进 , 极 华 历 造
于赵宋之世。 充分肯定 了宋 代文化 的璀璨 和对后 世 的影 响 。在 ” 绘画领域 , 宋人工笔花 鸟和山水更 是承前 启后 的集大成 者 , 究其
原 因 , 善 繁 荣 的 画 院体 制 为其 谱 写 灿 烂 片 章 和 人 才 培 养 奠 定 了 完 坚 实 基 础 , 时也 对后 世 中 国 花 鸟 画 教 学 的 发 展 起 着 至 关 重 要 的 同 影 响 。在 强 调 文 化 复 兴 和 艺 术 创 新 的新 课 改 大 潮 下 , 究 宋 代 画 研 学 体 制 就 有 了新 时 代 的意 义 。
1中国美术史百题谭天中国青年出版社2o04一ol2清华艺术讲堂杭间张丽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07出版3中国艺术十六讲姚扣根赵骥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02出版5宋代绘画史徐书城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一o16宋人画论熊志庭刘城淮金五德潘运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04出版上接第232页最后电视与音乐相互结合不可分割
试论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试论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唐宋时期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宋美术教育在固守传统的同时,也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为唐宋时期的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现代美术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
首先,唐宋美术教育重视观察与模拟。
这种方法为现代美术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在唐宋时期,艺术家通常会到山水田野进行写生,通过仔细观察自然环境,才能将大自然的美妙之处真实地展现在作品中。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同样应该重视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模拟,这对准确理解图像和色彩、发展创造力和艺术技巧都非常重要。
其次,唐宋美术教育注重传统与革新的结合。
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应该学习的。
唐宋时期,艺术家传承了汉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和创造力,同时又开创了自己的风格和技法。
唐宋时期的艺术家认为传统技巧和创新激情之间并不矛盾,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这个思想对于现代美术教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现代艺术家应该了解传统美术技法,同时也应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样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和形式。
再次,唐宋美术教育重视个性的发展和表现。
在唐宋时期,很多画家都非常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们的作品具有浓郁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这是现代美术教育很需要的。
现代美术教育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传授技能,更应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唐宋时期的艺术家很少拘泥于传统的观念和做法,他们愿意大胆尝试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这让他们的作品更加具有创造力和魅力。
最后,唐宋美术教育注重艺术家的文化素养。
唐宋时期的画家和书法家很多都是才学兼备,他们除了学习绘画和书法技巧,还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和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现代美术教育也应该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建立全面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有内涵和深度的现代艺术家。
综上所述,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包括模拟与观察、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个性的表现以及对文化素养的注重。
宋朝绘画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宋朝绘画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孙佩云(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庆 400000)摘要:两宋是中国绘画的鼎盛时期,宋代哲学洞见的深度与创造能力以及科学技术改进之间的完美平衡,使10世纪和11世纪造就成中国最伟大的时代。
本文将从宋代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和艺术技巧三方面分析宋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从中汲取精华,学习方法,提出推动现代美术教育发展的新策略。
关键词:宋代绘画;现代美术;教育启示在北宋的宫廷画院有美术创作和人才培养的两个功能。
宋徽宗喜好绘画,设立画学,在历史上是第一所皇家美术学院。
有专业课和公共课之分,其录用的标准既要求引进的写实技法,又强调立意构思精巧,大多以诗句为题目。
可见当时美术教育关注到了绘画理论,更关注画家自身的文化修养。
一、两宋的历史背景及哲学思想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绘画的辉煌时期,其首要原因是北宋王朝的相对统一,社会保持相对稳定局面,商业手工业快速发展,呈现繁荣景象。
其次是物产丰富的南宋,由大量南迁的北方人和南方人共同开发江南,使南宋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继续和发展,甚至超过了北方。
手工业、商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绘画的发展。
皇室贵族统治阶级对美术的重视和爱好,宫廷绘画呈现空前繁荣。
文人士大夫对书画文玩蔚然成风,这对宋代以后的绘画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两宋哲学思想的最好概括是“宋学”。
其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力求突破前人寻章摘句的学风,像理论深处探索:二是怀有经世致用的要求。
反映在艺术上便是人文精神的张扬,它有着两方面倾向:(一)注重艺术家主体精神的表现李成说:“吾儒者,粗识去就,性爱山水,弄笔自适矣。
”李成画山水完全是主体精神表现的需要,是“性爱山水,弄笔自适”。
李公麟也有:“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情性而已,奈何世人不察,徒欲供玩好耶?”宋代画论更是重视这种主体精神的表现,无论是《图画见闻志》《林泉高致》,还是《宣和画谱》等都明显表现出这种倾向。
[1](二)宋代画风从重“形式”到重“意趣”在画风上,北宋开始有凉荒萧瑟的意境表现,水墨山水画流行,之后北宋神宗朝又有一次的画风变化,与王安石变法有一定联系,但更多表现为“宋学”的文化渗透。
试论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试论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唐宋时期是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美术教育传统。
对唐宋美术教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历史渊源,还能够为现代美术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下面就试论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展开讨论。
唐宋美术教育重视技艺的培养。
在唐宋时期,美术教育主要以技法传授为主,学生需要通过研习古今传世的绘画作品,掌握各种绘画技法和材料的应用,并通过模仿大师作品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这种注重技艺培养的传统,为后来的美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注重绘画技法的传授和学习,让学生打好扎实的绘画基础。
唐宋美术教育注重师生互动和传师授业。
在唐宋时期,许多杰出的画家都曾担任过宫廷或宗庙的官职,他们不仅在绘画技艺上有很高的造诣,还擅长教育和指导学生。
这种传师授业的教学方式,使得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同时也能够积累大师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技巧。
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对于现代美术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让优秀的艺术家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创作中不断进步。
唐宋美术教育注重文化传承和绘画技艺的创新。
在唐宋时期,中国的绘画艺术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画家们通过绘画作品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艺术精神成为了唐宋美术教育的一大特色。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注重文化传承,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美术史,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唐宋美术教育注重修身养性和追求艺术境界。
在唐宋时期,许多著名的画家都注重修身养性,他们通过绘画来陶冶情操,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这种注重修身养性的艺术追求,使得他们在绘画实践中达到了一种境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试论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

试论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唐宋时期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其美术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韵味和风格。
而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后世美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现代美术教育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境,因此对唐宋美术教育经验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借鉴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强调学生的绘画技法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推崇“雅俗共赏”的审美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具有深厚的审美底蕴和艺术修养。
通过对唐宋美术教育的研究和回顾,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特点和优势,为现代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深入探讨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课题。
通过对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体系和现代美术教育现状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其间的联系和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美术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虽然已经过去了千年,但其教育理念和方法仍然值得借鉴和借鉴。
研究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出一些有效的育人经验和方法,为现代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唐宋美术教育的研究和探讨,也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特点和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文化教育的繁荣与发展。
深入研究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文献回顾文献回顾是对过去相关研究成果的概括和评述,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关于唐宋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启示,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探讨了唐宋时期的美术教育对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宋朝绘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代的教育意义-2019年作文

宋朝绘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代的教育意义在宋朝,历代皇帝都有书画的爱好。
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好尚,直接促成了宫廷绘画和士大夫绘画的活跃与发展,绘画到了开宗立派的时代,开创和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和审美规范,是研究宋代文明和社会背景的重要依据。
宋朝绘画的艺术成就,尤其是画面背后所包含的精深的文化底蕴,对现代的绘画艺术、审美教育,以及与美学相关的设计起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宋代绘画的发展概况。
在宋朝,绘画艺术达到了全面发展,绘画作品极其丰富,绘画技法完善, 画家风格面貌繁多。
同时,一些文人加入画家的行列,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文学化时期。
两宋绘画作品中,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山水画,可以说达到了绘画顶峰。
1、山水画北宋前期山水画,作品以传统水墨为基础,多表现北方浑雄壮阔的自然山水,借山川表现内心世界。
到后期,出现米芾等著名的山水画家,强调写意画法: “信笔为之,以烟云掩映,树木不取工细,意似便已。
”南宋初年,青绿派山水又一度盛行。
以后又有著名的画家马远、夏等,在格局上脱胎于青绿,而参用水墨,调和两派,笔法苍劲,水墨淋漓,具有独特的风格。
宋代山水画的丰富和它的深刻性,主要在于画家“外师造化”,对山川自然的观察,对大好山河一草一木的赞美,用绘画表达审美情操。
主要表现在:题材上,既有描绘皇家富丽繁华的宫苑殿堂及理想化的仙境,也有抒发文人士大夫淡泊山林的隐逸情趣,还有表现人民生活的田园风光。
形式上,有横披长卷巨幅挂轴,也有山水小品和扇面。
技法上,有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出现了如“淡墨清岚”,“米点落茄”,“青绿巧整”,“水墨苍劲”以及“熔金碧于水墨于一体”等等多种画法。
构图上,有全景式,半边式等。
2、花鸟画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在应物象形、意境营造、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
北宋前期的花鸟画主要继承五代传统,画法多宗徐熙、黄筌二体,而黄体“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富贵风格更为世所尚。
宋代绘画的“真”与“美”——浅析宋代绘画的“写实”精神

一、绘画的历史意义绘画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被定义为“以色彩和线条在平面上描绘形象的美术种类”。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出发,绘画在根本上是人类多样性的活动之一,其以特有的方式体现了人类不同时期的人生价值和生存信念。
绘画的历史意义在于其与生俱来的“说故事”的性质——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道路,世代记述着人类的生活状况及与之相关的事物。
二、宋代文化与绘画发展遍观中国绘画史,绘画的发展与文化之间总是存在一层互动的关系,是潜移默化地为人所依持的生活信念的一种表现。
这种在绘画领域的文教现象并非“一日之寒”。
“文化指的是任何一群人(包括一个社会)共同持有并且是形成一群人每个成员之经验及指导其行为的各种信仰、价值和表达符号(包括艺术和文学)。
”作为一门艺术,绘画本质上就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达符号,其存在也必然遵循特定时代的普遍认知和思想。
“艺术的产生源于社会发展的动力,绘画形质的特点便是意识行为的反射,也是美学理念的群性作用”,故探寻宋代绘画精神的关键在于把握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尤其是时代精神。
基于绘画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与社会环境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关系。
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典型的朝代,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这样提及:“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茁。
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产生这种特殊现象的关键原因是作为社会文化根基的哲学思想在发挥作用。
宋代的哲学思想以理学为主,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又融合了道、释之言,旨在用一种逻辑的分析方式创建一个逻辑的宇宙结构。
这种逻辑思想令人在思辨行为上更注重自我反思,并以重塑社会文化价值为实践目的。
无独有偶,思想的开窍从根本上影响了绘画的发展,最终塑造出宋代绘画精神的新型本质——“写实”精神。
三、宋代绘画的“写实”精神宋代绘画的“写实”精神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绘画的写实性,其深刻蕴意基于艺术本身又置身于艺术之上,并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为“中国画的传统,重视学画著重明理,理不明无以生法,无法则无以寄情,也就谈不上绘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朝绘画的历史价值及其对现代的教育意义在宋朝,历代皇帝都有书画的爱好。
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好尚,直接促成了宫廷绘画和士大夫绘画的活跃与发展,绘画到了开宗立派的时代,开创和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和审美规范,是研究宋代文明和社会背景的重要依据。
宋朝绘画的艺术成就,尤其是画面背后所包含的精深的文化底蕴,对现代的绘画艺术、审美教育,以及与美学相关的设计起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宋代绘画的发展概况。
在宋朝,绘画艺术达到了全面发展,绘画作品极其丰富,绘画技法完善,画家风格面貌繁多。
同时,一些文人加入画家的行列,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文学化时期。
两宋绘画作品中,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山水画,可以说达到了绘画顶峰。
1、山水画
北宋前期山水画,作品以传统水墨为基础,多表现北方浑雄壮阔的自然山水,借山川表现内心世界。
到后期,出现米芾等著名的山水画家,强调写意画法:“信笔为之,以烟云掩映,树木不取工细,意似便已。
”南宋初年,青绿派山水又一度盛行。
以后又有著名的画家马远、夏等,在格局上脱胎于青绿,而参用水墨,调和两派,笔法苍劲,水墨淋漓,具有独特的风格。
宋代山水画的丰富和它的深刻性,主要在于画家“外师造化”,对山川自然的观察,对大好山河一草一木的赞美,用绘画表达审美情操。
主要表现在:题材上,既有描绘皇家富丽繁华的宫苑殿堂及理想化的仙境,也
有抒发文人士大夫淡泊山林的隐逸情趣,还有表现人民生活的田园风光。
形式上,有横披长卷巨幅挂轴,也有山水小品和扇面。
技法上,有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出现了如“淡墨清岚”,“米点落茄”,“青绿巧整”,“水墨苍劲”以及“熔金碧于水墨于一体”等等多种画法。
构图上,有全景式,半边式等。
2、花鸟画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在应物象形、意境营造、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
北宋前期的花鸟画主要继承五代传统,画法多宗徐熙、黄筌二体,而黄体“钩勒填彩,旨趣浓艳”的富贵风格更为世所尚。
北宋后期,由于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特殊爱好,在其大力倡导下,花鸟画以院体为主流进一步向工笔写实发展,笔法工整细腻,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颠峰水平。
此风绵延至南宋宫廷,花鸟画创作长盛不衰,并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如工写结合、墨彩兼施、花鸟与树石山水相配合等,形成了新颖多彩的面貌,不仅有册页小幅,还有长幅巨制,风格多以严谨、精巧、工细见长。
画面小中见大,意趣无穷,为宋代特别是南宋花鸟画中极富特色的部分,反映了南宋院画的新发展。
3、人物画
在宋朝,人物画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主要包括两部分。
其一是人物故事画,这些画多是出于某种政治宣传的需要,如萧照创作的《中兴瑞应图》、《光武渡河图》等是借近世或古代的历史故事为赵构歌功颂德的。
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则描绘岳飞等抗金名将,是现实题材的典范。
虽然说这些人物画不能脱掉层层的重负,但是较之前代有更加富于意匠的经
营。
其二是风俗画,这是一种反映城乡生活和社会风俗的人物画,是随着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文艺创作的繁兴而兴起的。
著名画家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都是描写城市生活的名作。
二、宋朝绘画所取得的成就
1、在绘画技法上,出现了各种画风。
北宋初,主要沿袭五代画风。
神宗前后的北宋中期,画风显著变化,人物画盛行故事画和风俗画,画法继承了唐代传统,工整写实,又有一定创新。
山水画更真实细腻地表现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强调“师法造化”,注重图真和格法,描绘地域风貌、气候变化具体精微,同时也发扬“中得心源”的传统,对景造意,融入真切感情。
花鸟画以工整精细的画法为主,注重写生,状物真实。
南宋时期,山水画变革显著,重视意境创造和感情抒写,画法简练、泼辣;花鸟画方面,兴起文人水墨花鸟画,强调传情达意,抒写主观情感,喜绘梅兰竹菊四君子题材,并形成了诸多文人水墨花卉画派,人物画中也出现了水墨写意的“减笔画”;人物画多取历史题材,借古喻今,在安排情节、突出主题、刻划内心等方面,更富意匠。
其鲜明的阶段性也成为鉴定断代的重要依据。
2、宋代的文学艺术开始强调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融合。
在绘画技法中,采用对客体进行描绘的同时,赋予主体的意识和趣味,体现了主客合一的整体文化理念。
或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或借花鸟虫鱼等表达诗情画意,把人品与画面的气韵结合起来,追求一种清新疏淡、精匀天巧的境界。
尊重物象的具体形态的同时,深化物象的内在精神,借鉴山水、花鸟、人
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宋代山水画的人文精神,表现在画面中蕴涵着气与质的美,表现在人与山水意理的渗透。
山水需有生命,山水画中“天真、写真”等创作思想,都蕴涵着美的本质和艺术生命的内涵。
在山水画中,发现道德之美和生命价值。
3、人物风俗画直接反映宋代城乡生活和社会风俗,反映的社会面之广,人物阶层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其价值意义不仅在艺术上的画法、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的独创性,也是研究宋代文明和社会背景的重要依据。
在人物风俗画里,最为杰出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通过郊野、汴河、街市三段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画面,从商业、交通、漕运、建筑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角度,集中体现了12世纪我国的都市生活面貌。
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出市俗画在画风态度上崇尚自然古朴,非常大众化,在艺术技巧的运用上,讲究尊重传统,不标新立异,只求真实的表现生活。
当西方还沉浸在最黑暗的宗教愚昧的统治中时,宋代绘画已开始描写现实。
在中国绘画史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宋代绘画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当欣赏宋代绘画时,我们都会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宋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一些文人借助绘画,通过对大好河山,一草一木的描绘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所以画面背后所深藏的爱国主义情感,能激起无数炎黄子孙的共鸣,是我们进行爱国教育的优秀题材。
如范宽的《雪景寒林图》,所表现的是北方雪景山水,在这幅作品中,范宽创造了一个纯化境界,画中群峰积雪,千里冰封,近景枯木交错,寒水深湛,中景岸渚汀州。
远景
白雪茫茫,天深山亮,人们感受到一种慑人心魄的魅力。
宋代绘画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强有力的工具。
2、宋朝绘画的一些画风、布局,对我们进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影视动画制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导向作用。
同时,也是我们进行灵感思维训练的有力工具。
灵感思维是视觉艺术思维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形式。
在创作活动中,人们潜藏于心灵深处的想法经过反复思考而突然闪现出来,或因某种偶然因素激发突然有所领悟,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各种新概念、新形象、新思路、新发现突然而至,这就是灵感。
但是灵感的出现是不是偶然性的。
宋朝绘画,以其风格多样、作品众多,是进行灵感思维训练的有力工具。
在我们的中小学课件制作、教学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借助视频、动画、图形、图画等形象媒体来传文达意,激起观者想象和思想的情感涟漪。
绘画作为一种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在我们的视觉文化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说,宋代绘画是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是一个继往开来,集中国古代绘画之大成的光辉时期。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