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数学游戏

第九讲  数学游戏
第九讲  数学游戏

第九讲 数学游戏

游戏对策问题常与智力游戏相结合,因此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又由于解题方法灵活,技巧性强,所以对开阔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例1 在一个3×3的方格纸中,甲、乙两人轮流(甲先)往方格纸中填写1、3、4、5、6、7、8、9、10九个数中的一个,数不能重复。最后甲的得分是不计中间行的上下两行六个数之和,乙的得分是不计中间列的左右两列六个数之和,得分多者为胜。请你为甲找出一种必胜的策略。

分析 把题中的九个格标上字母:a 、b 、c 、d 、e 、f 、g 、h 、i 。(如下图) i h f g

e d

c b a

甲的得分为:a +b +c +g +h +i

=(a +c +g +i)+(b +h);

乙的得分为:a +d +g +c +f +i

=(a +c +g +i)+(d +f)

要想使甲的得分高于乙的得分,必须且只需使b+h>d+f。要想使b+h>d+f,甲有两种策略:一是增强自己的实力——使b、h格内填的数尽可能地大;二是削弱对方的实力——使d、f格内填的数尽可能地小。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取胜的总策略是“增强自己,削弱对方”,两者兼顾。

为了叙述方便起见,我们分别用(甲2)和(a5)分别表示“甲第二轮”和“在a处填数字5),其余如(乙1),(甲1,b10)等含义类同。

一、甲首先使b、h处填的数尽可能大,譬如,(甲1,b10)。

1,乙为了不输,(乙1)必须在h处填数。[否则,即如(乙1)不在h处填数,(甲2)在h处填余下来的最大数后,无论(乙2)怎么填,最后总有b+h≥10+8=18>16=9+7≥d+f,甲胜。]这样,必须(乙1,h1)。(乙当然在h处填最小数)

2,(甲2)不能在d处或f处填数。[否则,如(甲2,dx),x 为任一数,则(乙2)在f处填余下来的最大数后,即有d+f≥3+9=12>11=10+1=b+h,乙胜]。当然(甲2)填9,譬如(甲2,e9)。(以后,只要甲不填错,即只要把余下数中的最小者填入d或f,就不会输了)。

3,显然,(乙2,d8),乙就不会输了,因此不分胜负。[此时

(甲3)必须(f3)]。

同样,若(甲1,h10),只要乙应对正确,乙就不会输。

因此,只有:

二、甲首先使d、f处填的数尽可能小(才有可能必胜)。譬如(甲1,d1)。

1,若(乙1)不在f处填数时,(甲2)在f处填余下来的最小数,则最后必有

b+h≥3+5=8>5=1+4≥d+f,甲胜。

2,若(乙1,f10)(乙当然在f处填最大数),则(甲2,b9),最后必有

b+h≥9+3=12>11=1+10=d+f,甲胜。

因此,只要(甲1,d1),且以后甲每次应对正确,则甲必胜。

解:甲第一轮采用削弱对方策略,把1填入d格(或f格)内,以后无论乙怎样填,甲第二轮“随机应变”,只要把尽可能大的数填入b或h格内,或者把尽可能小的数填入f格(或d格)内(在乙没有在f格或d格内填数的情况下),甲都能获胜。

例2在4×4的方格纸上有一粒石子,它放在左下角的方格里。甲、乙二人玩游戏,由甲开始,二人交替地移动这粒石子,每次只能向上、向右或向右上方移动一格,谁把石子移到右上角谁胜。

问甲能取胜吗?如果要取胜,应采取什么办法? 32

1+++11109

8765432

1

-----------

分析 见上图,采用倒推法。甲要取胜,就必须使乙在移动最后一次石子后,石子落在再移动一次就能移到右上角的那些方格在,即(-1)~(-3)。而移动一次石子,石子必定落在这三个方格之一的方格只有(+1)和(+2),即(+1)和(+2)必须由甲来占领。

这样,如一开始分析的那样,就必须使乙在某一次移动石子后,石子落在再移动一次就能移到(+1)或(+2)的那些方格中,即(-4)~(-9)。而从哪些方格[除了(+1)和(+2)外]中移动一次石子,石子必定落在(-1)至(-9)之一中呢?只有用(+3)。因此,甲第一次移动石子就必须把石子从左下角移到(+3)中。

这样,所有的格子被分成“胜位”[(+1)~(+3)]和“负位”

[(-1)~(-9)]。自然,上图中的(-10)和(-11)也是负位。即谁占据胜位,谁将获胜(如此后他不失误);谁占负位,谁将失败(如此后对方不失误)。

解:由以上的分析和上图知,甲要取胜,必须向右上走一格。然后,乙如果向上走,甲也向上走;乙向右走,甲也向右走;乙向右上走,甲也向右上走。总之,甲走完第一步后,乙朝哪个方向走,甲就朝哪个方向走,这样甲就能取胜。

(如果是5×5的方格,先移动石子者必输,因为他第一次只能把石子移动到负位。)

例3甲、乙两人玩下面的游戏:有两堆玻璃球,一堆8个,另一堆9个,甲、乙两人轮流从中拿取,每次只能从同一堆中拿,个数(>0)不限。规定拿到最后一个球的人为输。问如果甲先拿,他有无必胜的策略?

分析解这类题的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从简单的情形讨论起,逐渐找出规律或找出解来。

为了便于叙述,我们用(m,n)表示两堆球,其中一堆有m个,另一堆有n个。

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况(1,0)开始讨论。

显然,谁拿过球后两堆球成为(1,0)的状况,则对方必败,因为此时对方只有唯一的一种选择——拿走最后一个球。因此(1,0)是胜位,即谁造成这个局面谁必胜。把这种情形记为:(1)(1,0),胜位;

(2)(a)(n,0),负位,其中n>1。

[对方只需在n个球的那堆中拿走n-1个,对方就造出(1,0)局面,因而对方胜]。

显然,(b)(1,1),负位;

(c)(n,1),负位,其中n>1。

[对方只需把n个球的那堆中的球全拿走,就造出(1,0)局面],此外,

(3)(2,2),胜位。[对方拿走1个变(2,1),即(2)(c)中的情形;拿走2个变(2,0),即(2)(a)中的情形,对方均负]。因此

(4)(n,2),负位,其中n>2。

[对方只需在n个球的那堆中拿走n-2个,对方就占据了胜位(2,2)]。

与(3)类似,有

(5)(3,3),胜位。

[对方一次拿走任意多个后必变为(2)(a),(2)(c),(4)三种负位之一]。因此

(6)(n,3),负位,其中n>3。

[对方只需在n个球的那堆中拿走n-3个,对方就占据了胜位

(3,3)],还有

(7)(4,4),胜位。

[对方一次拿走任意多个后必变为(2)(a),(2)(c),(4),(6)四种负位之一],因此

(8)(n,4),负位,其中n>4。

[对方只需在n个球的那堆中拿走n-4个,对方就占据了胜位(4,4)],如此等等。

因此,当两堆球的个数相等但不等于1,或只有一堆球,其中只有一个球时,先拿的必输;当个数不相等但不是(1,0),或两堆各有1个球时,先拿的必胜[当为(n,0)时,拿走n-1个球;当为(n,1)时,拿走n个球;否则,从多的一堆中拿走一些,使两堆个数相等]。

解:如果甲先拿,甲有必胜的策略。甲的具体做法是:从9个球的那一堆中拿1个,使两堆球数相等,都是8个。

此后,乙从一堆中拿球,甲就从另一堆中拿。如果乙把一堆中的球全拿走,那么甲就比乙少拿一个即可(即就剩下1个球);如果乙拿得一堆球就剩下1个球,那么甲就把另一堆球都拿走;否则,当乙拿几个时,甲也拿同样多的个数。在前两种情形,因为只剩下一堆球,而且这堆中只有一个球,因此乙必输;在后一种情形两堆

球的个数相同,但比原来的少了。

这样,如果每次都是后一种情形,那么甲总能使得乙面临两堆各有2个球的局面。这时,乙只有两种选择:拿2个或拿1个,然后,甲拿1个或拿2个,乙也必输。

说明:我们也可用例2的分析中的思考方法来解这道题。

先如上图画一表格,其中有“*”的格子表示两堆球的个数分别为3和5。这个方格记为(3,5)(第四行第六列)。显然,(5,3)(第六行第四列)的含义与(3,5)一样(行、列分别为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编序)。我们的问题转化为:

在(8,9)格中有一石子(即“有两堆玻璃球,一堆8个,另一堆9个”),甲、乙两个轮流移动石子(即“甲、乙两人轮流从中拿球”),每次只能向下或向左移动(即“每次只能从一堆中拿”),

格数不限(即“个数不限”)。规定把石子移到(0,0)格(即左下角)的人为输(即“规定拿到最后一个球的人为输”)。问如果甲先移(即“甲先拿”),他有无必胜的策略?

按照例2分析中的思路,我们把解答填在上面的表格里,其中的“+”、“-”分别表示该格为“胜位”和“负位”。如:(1,0)格中的“+”表示谁把石子移动到这一格即会胜。在表格中除了(1,0)(0,1)是胜位外,其余所有的胜位为(n,n),n=2,3,4,…。而(8,9)格是负位。因此,开始时石子在(8,9)格中时,如甲先移,甲有必胜的策略,即甲必胜——把石子移到一个标有“+”

的格子,即移到(8,8)格中。此时,无论乙怎样移动石(只要按规定移),他必把石子移到负位。接着,甲又能把石子移到胜位…。最后,甲必能把石子移到(1,0)格或(0,1)格,因此甲必胜。

请同学们自己推导一下上述填“+”、“-”的过程,并把“移石子”的必胜策略“翻译”成“取玻璃球”的策略。

习题九

1,如果把例1中的九个数改为1、2、3、4、5、6、7、8、10(注意:缺少9),得分少者为胜,甲先填,请你为甲找出一种必胜的策略。

2,甲、乙两人玩轮流从下图中选数的游戏,谁选的数中有三个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和为15),谁就胜。先选的人有没有必胜的方案?

3,把例2分别改成在8×8和9×9方格纸上,甲、乙两人交替将右上角石子移到左下角,其他规则不变。问谁能有必胜策略?

4,甲、乙两人玩下面的游戏:有三堆玻璃球,A堆有29个,B堆有16个,C堆有16个。甲、乙两从依次从中拿取,每次只许从同一堆中拿,至少拿一个,多拿不限,规定拿最后一个者为输。问如果甲先拿,他有无必胜的策略?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设计-最新文档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设计 游戏化教学以游戏为媒介开展,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学生认知和发展水平为规律,以教学目标为宗旨,以优化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手段。 一、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游戏理论 斯蒂芬森的《传播的游戏论》首次阐明了游戏理论并界定了其性质。他把游戏作为人类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目的是自我满足感提供的媒介。 皮亚杰推动了游戏理论的发展,把顺应和同化作为构建儿童心理的两种形态。他承袭了斯蒂芬森把游戏作为媒介方式的功能,认为游戏是巩固认知,解决冲突,平衡供需的途径。尊重天性,是皮亚杰理论的价值体现。 (二)社会认知理论 班杜拉的理论强调个人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而获取的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游戏化将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互动链和共同体,一方面表达了对学生的尊重,另一方面淡化了教师的威严。通常可以表现为参与者的自我行为调控,道德品质的养成,协作感和自我效能的实现。 二、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设计原则 (一)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得益彰,互补所长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在坚持传统教学的优秀基因的基础之上,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再优化过程。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起到助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但它的受用面是有边缘界定的,并不能一概而论。要对授课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化分析,剖析知识点的应用范畴,采取适当的策略规范教学设计,从而使游戏化教学得心应手,实现小学数学课程优化最大化。 (二)教学活动是游戏化策略设计的基础和对象 小学数学教学具体流程化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游戏化的策略设计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游戏化策略是加入技术使知识

玩游戏 学数学——刍议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

玩游戏学数学——刍议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 作者:黄瑾田慧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爱的学习方式。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再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无不把“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作为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我国幼教工作者在此指导思想下的实践探索已有二十佘年,游戏与教学这对原本对立的概念也在实践中逐渐走向融合,在幼儿园课程中基本形成了教学游戏化与幼儿自主游戏活动相结合的模式。 在强调教学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也经历了漫长的“游戏化”探索。然而,数学作为一门本质上以抽象为核心的学科,其完整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是客观存在的,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游戏化”实践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实践中也浮现出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游戏”与“数学”貌合神离 “游戏”与“数学”貌合神离,即教学活动中游戏与数学两极分离,主要体现为两方面。其一,教学活动缺乏游戏性,冠以游戏之名而无游戏之实。在幼儿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带来一个玩具娃娃:“今天,我们请来了小客人妮妮,她要和我们一起做一个有趣的测量游戏。”活动开始了,妮妮孤单地躺在椅子上,一直到活动结束,都没有被再次请到。显然这只是教师口中的“游戏”,幼儿在活动中进行的仍然是传统的数学学习任务。再者,教师对游戏环节的控制也大大削弱了幼儿的游戏体验,使得活动的游戏性不足。其二,游戏过程中数学性不足,两者渐行渐远,导致数学活动价值的缺失。对于幼儿来说,游戏的过程总是最具吸引力的,或是角色扮演,或是竞争比赛,幼儿往往在快乐的游戏体验中不自觉地将数学学习任务抛在脑后,尤其是小年龄

如何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

如何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不仅要靠老师出色地教,更要靠学生自主地学。为了使小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小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游戏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有趣的数学游戏,每位学生不仅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学习的小主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获得健康、有趣的学习体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将游戏巧妙地融入数学课堂,进行实践和探索,这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一、将游戏融入数学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可以被用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教材相关有具有新颖性,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游戏来把教学内容通过游戏显示出来,使学生更清晰形象地理解数学知识,它既有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启迪了智慧的火花,也帮助他们理解了教学的内容,起到了活跃思维的作用。 1、游戏导入,提高学生情趣。 刚刚开始上课,学生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兴奋阶段,人虽进了课堂,但心中还想着课间的玩乐。此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清冽的刺激,引导他们兴奋中心的转移,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且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欢乐、愉快、乐学的气氛中学习,对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264”,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2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不能被2 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难住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2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2、新知教学中穿插游戏,加深知识的理解。 1 / 4

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f16402304.html, 游戏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作者:刘昌龙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第09期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再被人们所接受,因此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在不断的反思,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优化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因此,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育教学道路上不断地开拓进取,将游戏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这种游戏化教学,充分展现了小学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这一门学科本身就比较抽象,以至于小学数学课堂也是比较枯燥无味,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比较贪玩,很难对这比较单调的数学课感兴趣。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适用于小学的教学方法.简单来说,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游戏的元素,利 用游戏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去.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和目标,选取适当的游戏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获得知识。本文阐述如何实施游戏化教学策略。 一、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就是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懂得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一颗童心,都比较爱玩,尤其是对游戏情有独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不使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可以将学生们感兴趣的游戏引入到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游戏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游戏化教学目标 在班级里,如果教师能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那学生也会特别的配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要有正确的游戏化教学意识。所以想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得加强学校对游戏化教学的宣传力度,鼓励教师参加一些较好游戏化教育讲座;其次是加强学校对游戏化教育理念的实施力度;最后就是教师应当自觉学会端正自己的游戏化教学意识,将以玩代学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取长补短。并且教师要学会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进而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喜欢老师并理解老师,做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张与进步。 (二)严肃地对待游戏化数学教学

小学奥数-火柴棒游戏

小学奥数-火柴棒游戏 用火柴棒做游戏,小朋友们感兴趣吗?用火柴棒可以拼成许多有趣的图形,做些有趣的游戏,在游戏中还能够长知识、长智慧。 这一周,我们将共同了解火柴棒中的数学,并了解数学的奇妙。火柴棒游戏中有很多的 窍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只要同学们大胆尝试,一定可以从中获得乐趣。 【典型例题】 【例1】搭一个三角形要3根火柴,你能用5根火柴搭两个三角形吗? 【试一试】搭一个正方形要4根火柴:你能用7根火柴搭出两个正方形吗? 【例2】你能用9根火柴组成四个相同的小三角形吗? 【试一试】用12根火柴棒,摆成四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怎么摆? 【例3】下图是用13根火柴棒摆成一头牛的形状,牛的头朝东,请你移动两根火柴棒,使牛的头朝西。 【试一试】 1.用火柴棒摆成头朝上的龙虾,移动3根火柴,使它头朝下。

【*试一试】如图:拿掉 2根火柴,使它变成 2个正方形,怎样拿? m 匸口 课外作业 【例4】图中有几个正方形?添上 2根火柴,使它变成 8个正方形,怎样添 ? rm 【试一试】图中有几个三角形?添上 2根火柴,得到5个三角形。 【*例5】用18根火柴棒如下图摆成九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从这个图中每次拿走 柴,使它减少一个三角形,最后使它留下大小相同的五个三角形,该怎样拿法? 1根火

家长签名:________________

1请添上3根火柴,使下图变成三个正方形。这里拼成 3个正方形一共用了几根火柴? 2、用16根火柴可以摆成四个正方形,仍用 16根火柴要摆成五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怎样 摆法? 口□□口 3、下图所示的是一个倒放着且缺一条腿的椅子,请你移动 4、如下图所示,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请你再添上两根火柴使得有 rm 、 一 5、用12根火柴棒,摆成6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 请拿走3根,还剩下3个大小一样的三角 1根火柴棒把椅子正过来。 8个正方形?

《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 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二十一世纪是教育创新的时代,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同样被关注着。幼儿园数学教育为顺应时代的要求,为让数学应用于幼儿的生活,不断的进行着探索与改革。《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把数学纳入了科学的领域,并用一句话概括了数学教育的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目标提出后,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幼教界的一个关键词。其实,数学教育在我们的生活和游戏中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好问、好强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将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但在教学中,过去教师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多地满足于幼儿记住了一些数字、能准确计算几道题,却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容易造成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压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儿童摆脱枯燥抽象的数量概念,在欢愉、轻松有趣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和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确立了《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

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尝试并寻找出幼儿数学学习与幼儿生活的连结点,使它们以有意义的问题的方式来呈现,从而引发幼儿对数学活动游戏化解决的方式,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有效的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变通性,促进了幼儿智能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 生活化:是指教学材料、问题、情境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 游戏化:是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体现童趣化的活动特征,以吸引幼儿的参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本课题以《纲要》精神为指导,试图通过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的开发和利用、数学游戏活动设计以及与游戏活动相适应的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创设的研究,充分发挥情境在幼儿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诱导、启示作用,以有效培养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研究,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内容来研究: 1.生活中数学素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挖掘生活中有价值的、适合园内幼儿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的、孩子们感兴趣的数学素材,进行筛选和整理,以丰富我园园本教材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科技时代的快速发展下,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快速,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社会实际,尤其是出生于新时代的小学生们,从小接受快节奏的信息生活,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这时游戏化教学就尤为重要,游戏化教学的合理运用,可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是小学教师可以借鉴的教学方法。 标签: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 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小学老师的自身素质有很高要求,虽然小学数学难度小,很多老师认为学习小学数学轻而易举,但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不成熟,在数学学习上有很大困难,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上,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能主动的学习数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爱学习想学习,才能学好习,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游戏化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上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数学老师应学会合理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模式。 1 游戏化教学的内涵 顾名思义,游戏化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游戏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社会发展下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是根据教学实践和学生素质发展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游戏化教学要求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充足的了解,能根据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习惯设计与教材知识相关的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也能学会教材里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提高教学效率。 2 游戏化教学的应用原则 游戏化教学虽然容易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弱,所以在使用这一教学模式时要注意几个关键点,以防过犹不及。 2.1 坚持游戏与知识的融合 教学方式的改变,本质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游戏中一定要融合课本知识,不能本末倒置。游戏的设计要做到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养成数学思维或明白某一数学知识。游戏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游戏本身也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要多与学生沟通,找学生喜欢的热门游戏,保证游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2 坚持游戏规则

数学游戏教学法

数学游戏教学法 外国语小学 内容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游戏教学法已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已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下面几方面, 来阐述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依据: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杜威的活动理论以及游戏教学的特点;形式:讲故事、观察、猜想、活动、竞赛;组织:制定计划、数学游戏的选择形式与内容、游戏活动规则的交代、编组活动、进行活动评价;原则:思想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合作性和竞争性原则、娱乐性和认知性相结合的原则;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培养学生们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游戏教学已逐步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兴趣。成功的游戏教学,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而且能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游戏,学习新的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游戏教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规模,被应用于各科的教学中,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当今教改的新潮流。游戏教学还能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神秘的动力。在这里,本文将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 一、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为游戏教学在现代的成熟以及在当代最终形成一种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可靠、科学的基础。皮亚杰根据他对儿童思维机制和结构的大量实验研究,把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年龄在2?7岁,表象和形象思维出现。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各种感觉运动图式开始内化成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使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儿童凭借这种表象思维进行各种象征性的活动或游戏、延缓性模仿以及绘画活动等。这时对儿童进行的数学教育,应当通过游戏、观察、讲故事等形象性强的活动来进行,使儿童逐步形成重量、容量、速度、时间、数量等初步的科学概念。 ①可见,在幼儿园阶段以及小学低年级阶段,把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特别有利于小学生抽象符号的学习,有利于幼小衔接。所以说,从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来说,在小学中采用游戏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从他的“活动理论”出发,为游戏教学奠定了哲学基础。杜威提倡的活动课程非常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他强调儿童“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让学生在主动作业中运用思想。主动作业是造成一种能产生问题、促进思维和取得经验的实际情境的主要手段。主动作业包括游戏、竞技、建造等。这些都是使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的自然冲动的活动,最适合于表现儿童各种天然的倾向,最容易成为儿童所喜欢的事情。这样,学生就可以以充沛的精力在主动作业中自己讨论所发生的问题,自己想出种种巧妙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使智力得到充分应用和发展。②游戏教学法也是一种活动教学法,活动课程的理论为游戏教学法提供了依据。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年龄小,往往难以理解,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无味,而游戏教学法就是可以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通过设置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们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具有比较抽象的特性,从而更加需要采用游戏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对于数学的学习,如果能够做到教学和游戏结合,就能使课堂学习生活生动有趣,不仅可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也能够使得数学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数学游戏的形式 长期来,人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教学形式,其中比较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以下几种:

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

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数学是不可或缺得部分,幼儿学习中的数学学习应该占有很大的分量。而幼儿的天性是喜欢游戏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可以有效地学习。儿童早期教学的游戏化是指将儿童早期教育的目标,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各种游戏活动中。数学教学游戏化主要是要使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训练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幼儿园教育应该充分了解并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幼儿的学习特征等内容,以游戏作为载体传授知识。幼儿的生活内容除吃饭和睡觉等基本活动外,其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跟游戏相关的,玩游戏,玩玩具等等生活中的活动。它也以游戏的形式完成。但是,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不同。儿童游戏对他们的成长有重大影响。因此,幼儿园数学教学实施游戏化这种方法是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可以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本文重点研究了教育学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现状。并结合自己的想法,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方法,使笔者可以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有机结合儿童的数学教学和游戏,更有利于儿童的数学学习。【关键词】数学游戏化幼儿园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目的和意义 (一)实施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目的 实施教学游戏化的目的是改变幼儿园小学的现状。教学游戏化本质上是教师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学习的过程。这是教师将外部要求转化为儿童的内在需求。活动是指儿童感到快乐,有趣并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活动。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意义 1.简化教学过程,在游戏中教学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没有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他们接触新事物的能力很弱。他们或多或少地害怕学习,而且由于孩子的理解力很低,即使是简单的教学内容也可能会使他们产生怀疑。此时,教师在教学中实时简化教学内容,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它可以使课堂成为“治愈”和“学习”的地方,逐步培养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让孩子充分自由地游戏,爱上在游戏中学习

小学数学的游戏化教学.doc

小学数学的游戏化教学 摘要:当前,小学数学改革的主旋律是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变苦学为乐学。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穿针引线,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快乐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的情境进行教学,发挥学科的优势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要时可“让游戏进入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游戏是一种极为古老、极为普遍的活动。数学游戏是指那些带有趣味性、竞争性和娱乐性,含有部分未知的或全然未知的结果,小学生可投入很大兴趣,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的寓数学知识或数学原理于其中的游戏。 一、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2.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容易被一些新奇的

刺激所吸引,而新颖、活动、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最容易 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兴奋灶,从而使儿 童更好地建立暂时联系,而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只能连续集 中15 分钟左右。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 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 力长时间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收到良好效果。如:针对教 材中的“打数学扑克” 、“邮递员送信” 、“小猫钓鱼” 、“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数学医院” 、“摘苹果”、“开火车”等十多种教学内容,我不光组织每名学生参与到教学游 戏中而且还为他们制作了小动物的头饰,在做游戏时,让学 生戴在头上。这样,无论是一面红旗,一个头饰,还是一副 色彩鲜艳的图画,都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使学生能争先恐 后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 二、小学数学游戏的选择 1.游戏的选择应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教学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首先得保证游戏 内容具有游戏性。这里的游戏性是指数学游戏要具有交互性 和娱乐性,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游戏,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游戏中包含竞争和胜负,并且胜负当时可以看到,可以造成 一种悬念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因此,游戏内容 的选择要新奇有趣,要使学生乐于接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指南》背景下的数学活动游戏化

《指南》背景下的数学活动游戏化 丹阳市练湖中心幼儿园孙春珍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我汇报的题目是《指南》背景下的数学活动游戏化。在《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颁布后,我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指南》文本,践行《指南》精神,在《指南》的引领下实施幼儿园一日课程的游戏化。在数学认知领域,我园从《指南》中数学认知的三个目标出发,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并运用数学,创设有趣的情境,在游戏中渗透,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和探索。下面我来说说我园在《指南》背景下数学活动游戏化是怎么开展的。 《指南》中的数学认知的目标: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三条目标不能直接的用作幼儿园的具体的教育活动内容,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同时注重目标之间相互渗透和整合,不能片面追求某个方面和几个方面的发展。 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这是幼儿数学认知的首要目标。 强调幼儿兴趣和主动探究愿望的培养,教师要把握幼儿数学教育的特点,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围绕目标1我们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结合各项活动和环境等因素,在幼儿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逐渐形成数经验。 一、主题墙饰渗透数活动 教室的墙面是会说话的,教师应结合主题活动的墙面布置,巧妙地利用这项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墙面布置的作用,让孩子们通过与墙面环境的互动,形成数概念,积累数经验。 如,在主题活动“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数高楼发生了兴趣,老师布置了一块“巧手天地:造高楼”的墙饰,孩子们将自己折的楼房一层一层叠起来变成了一栋栋高楼,接下来孩子们开始了数高楼的活动,并比一比谁的楼房高。这个墙饰有机地成了孩子们数活动的载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同时也积累了相应的数概念。

数学课堂小游戏

抢卡片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9加几的计算,提高口算速度. 游戏准备 写有算式和得数的卡片若干张. 游戏过程 1.学生分组进行. 2.把算式卡片和得数卡片放到桌子上,由组长举算式卡片,其他同学抢得数卡片,谁抢到的多谁获胜. 3.游戏控制在3分钟左右. 成双配对 游戏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 2.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游戏准备 将所有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2.组长任意说一个数字,其他学生就从口算卡片中拿出得数等于组长所报数字的口算卡片. 注意:口算卡片不能重复使用.如组长说“14”,第一次可以拿出“13+1”这个卡片;第二次组长再说“14”的时候,可以拿“12+2”“15-1”等等,但是不能再拿“13+1”这个卡片. 3.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搭积木 游戏目的 1.通过学生接触不同形状的积木,熟悉各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有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等形状的积木. 游戏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副积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积木,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成自己喜欢的事物(如:桥、房子等). 3.将各小组的作品摆在一起,由各小组推举的一名学生讲解自己组摆的是什么事物,用了那些形状的积木,并一一指出来. 4.全体学生评判出最优作品. 拼一拼,摆一摆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1.教师提前准备一个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拼摆的玩具.

中班数学游戏化的途径和方法探索

中班数学游戏化的途径和方法探索 中六班刘海霞 一、编制数学教学游戏 1.数学教学游戏主要有六种类型:情节性的教学游戏;操作性的教学游戏;运用各种感官的教学游戏;口头数学教学游戏;竞赛性教学游戏;数学智力游戏。编制数学教学游戏,必须根据幼儿教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选择、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智力的发展,游戏化的程度宜逐渐减弱,游戏中宜减少游戏情景增加智力因素。小年龄的幼儿以有情景、有角色的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为主。中班幼儿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他们适宜开展各类游戏。如在中班“学习分类”活动中,我设计了“蚂蚁妈妈找宝宝”的情景游戏,最后通过游戏蚂蚁搬家的竞赛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分类。 2.设计教学活动时,可选择不同的游戏形式,如个别玩的游戏,结伴玩的游戏,小组玩的游戏以及集体进行的游戏等。这样既能提高单位时间幼儿学习的密度,又能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如中班数学“学习5的序数”中,既有幼儿的单独操作游戏“给小动物回家”,又有集体参与的游戏“找朋友排队”,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整个数学活动可以采用一个游戏主题贯穿始终,也可以各个环节运用不同形式的游戏。 3.将数学活动于音乐、美术、体育等游戏性结合。让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如在学习“比较多少”时,我让幼儿玩“抢椅子”的音乐游戏。当音乐一停,会又一位幼儿没有请到椅子,

这时,我就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幼儿能通过游戏实践获得“比较多少”的方法的数学知识。 二、幼儿数学游戏化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教师是物质环境的提供者。 1.教师应从中班活动目标出发,设计各种游戏材料,为数学游戏化提供物质保证。在进行“认识数字4、5”的教学时,为让幼儿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我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套数卡、实物印章以及做纸球用的皱纸。孩子们通过游戏“给数卡排队做实物卡”、“看数字做纸球”,很快就理解了数字所表示的物体的数量,体现了材料为数学游戏服务的宗旨。 2.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游戏活动相适应的数学环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在主动性。在进行“比较6、7两数关系”的教学时,我设计了有趣的“小猫吃鱼”的游戏情景。当我出示了“金鱼缸”,继而又把6条小鱼放入“鱼缸”,当出示7只小猫后小朋友立即进入了小猫要吃鱼的游戏情景中,此时,我提出问题:小猫又有几只,小鱼有几只,他们一样多吗?怎么办?幼儿立刻议论开了。在这样的游戏情景中,幼儿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探索,轻松地获得了知识。此外,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和自我发现的机会,我在活动室里专门开辟了一个数学活动角,放置了各种教玩具。其中有彩笔,纽扣、印泥,各种印章,操作卡片,大小珠子,塑料小动物,分类盒以及颜色不同的几何图形等等,幼儿可以三三两两、自发地随意地对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根据需要我及时地对各种材料进行添加、更换。“数卡接龙”、“给实物卡片排序”、“图形分类”、“看标记放图形”、“会变的数卡”等游戏,提高了孩子们数数、分类的能力,巩固了对各种图形的认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很难满足新 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新课标的最新要求, 游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游戏化教学 综合了游戏与传统教学的优势,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它自身所具有的教育性和 游戏性两个特性为实现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途径。本论文以小 学数学课程为例,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并以相关理论为指导, 探索出适用于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当前的游戏化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 使游戏非常完美自然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首先论述了游戏和游戏化教学的概念以及支撑该教学方式的理论,并通过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揭示了游戏化教学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依据,以冀州市第三小学 四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了教学案例,通过实施案例前后两次的问卷调查以及对 教师访谈的结果,对游戏化教学后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证明,游戏化教 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了全 面发展,大部分学生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是有意义的,希望这种教 学方式得到普及,同时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方式也持有乐观的态度,这些结果表明,应 用游戏化教学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最后,对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应用于学科教学中的过 程进行了反思,为不断改进和完善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教学效果 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情景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游戏化教学的这种教学方式引起很多教师和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然而如何能够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和教学活动达到自然完美的融合,却成为了游戏化教学在学科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最终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参加到学习过程中,那么就需要探讨如何用游戏的感性去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既可以玩游戏,又可以从中获取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样就能使游戏和教育相辅相成。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即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背景下,将游化教学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成为一种趋势。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起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热情,另外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层次性,这样有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获取知识。本文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以小学数学为支撑,探索适合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化教学模式,力图为今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供参考。当前虽然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都已经配备了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但 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学校中能够真正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并不是很多,也 没有真正意识到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强大功能对于教学的影响性。至今,大多数中 小学教师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很难调 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需要广大的学者 和教育专家们通过不断努力力图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且乐 于学习,其中游戏化教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日期:2009-11-03]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王庄小学阎蕾 古往今来数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可以证明游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对此,马丁.加德纳曾经作了相当正确的评价“唤醒学生的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 1.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的先贤在很早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也指出:“成功的秘诀在与兴趣。”它是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强大的动力来源。在课堂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情景,使学生兴趣浓厚,让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住,立即就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要上好每一堂课,不仅仅是依靠教师传授知识,还需要学生的配合,特别是自闭症的学生,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被一些其它刺激所吸引。为此,我采用了游戏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有意识的培养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发展他们的有意注意,以至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如:在教“1-5的点数”及“1-5数的拿取”这一内容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了游戏教学。因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同样也离不开生活,在“1 -5的点数”及“1-5数的拿取”的教学中,模拟开商店进行情境教学。在玩之前,预先准备好货物。如:铅笔、橡皮、乒乓球、皮球、毛巾等货物,它们的数量1 -5不等,然后教他们怎样数。接着开商店,先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一组的学生上来当营业员,二组的学生和教师当顾客。要求他们买1-5数量不等的物品。然后再让一组与二组的学生分别轮流当营业员与顾客,老师在一旁督促指导。通过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再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带领孩子在家里进行实践活动,带领孩子去超市购物。规定只许买学习用品,每人买教师规定的物品。第二天家长送孩子时,要求同学们将自己买的东西交给了教师,并叙述一遍,家长们都很满意。

小班数学活动游戏化研究

小班数学活动游戏化研究 定州市东湖幼儿园张晓丽 摘要:学前教育在人的教育过程中有着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随着对幼儿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学活动游戏化这一概念备受重视。这一创意理念的提出,随之也出现了小班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形式。数学活动游戏化,作为目前最受小班幼儿乐意接受和愿意参加的活动方式之一,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由于游戏化运用还不是很完善,依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和缺陷。本文就小班数学活动游戏化来阐述一下它的作用、目前发展状况以及如何将游戏化的意义发挥到最大化的效果。 关键词:小班数学;游戏化;意义;发展;建议 1 数学活动游戏化的概念和实质 所谓数学活动游戏化,就是把游戏引入到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来,也就是说把幼儿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同各式各样适合教学的游戏融合在一起,让小班同学能在这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感知、体验和积累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游戏化,顾名思义,将活动融入游戏之中,用游戏本身自主、轻松、娱乐的特点来营造一个积极性比较强的学习氛围,使活动的主题更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更是将数学活动游戏化概念明确化,即:“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与此同时,数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质便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以启发或是引导等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更为通俗的说就是,以游戏为饵,诱导学生进入游戏中去,突破以往强制灌输的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接受,更能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数学活动游戏化的特点和手段 由于幼儿在年龄上的特殊性,教学活动的当然也得符合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对其接受能力的有准确的考量。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游戏化教学呈现出主动性、探索性、综合性、娱乐性和全面性等五大特点。 2.1 主动性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汇编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一、在“玩”中学 通过创设游戏环节让学生边玩边学。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事情,课中笔者设计了分组摸球游戏。游戏每6人一组,分为两步:1.在装有6个全部是黄球的口袋里每人摸一次球,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用“一定”“不可能”描述;2.在装有3个黄球、3个白球的袋子里摸球,每人摸一次,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用“可能”描述。教学这样设计,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感悟新知。再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准备很多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积木,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同样多的积木,让学生们玩“搭积木”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搭得高、搭得漂亮,这样学生能边玩边直观认识到立体图形,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在这种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 二、在“趣”中练

游戏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才能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的情况,在有趣的数学游戏中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教师可组织“抢位置”游戏。教师先抢一位学生的位置,抢到后大声宣布自己的新位置“:我在第……组第……个。”接着继续让位置被抢了的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去抢另一个学生的位置,同时也大声宣布自己抢到的新位置。通过不断的演练,能够更好地巩固新知;同时师生之间共同游戏,还能有效地改善学生间的关系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笔者课前准备了许多不同图形的卡片,让学生玩“拼图”游戏,随意摆出两组图片,学生会发现有“同样多、多、少”三种情况。这样设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游戏中去感悟这三种情况,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小手就能轻松自然地在游戏中获取新知。 三、在“乐”中思 游戏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需要不断设计新游戏,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体会游戏的乐趣中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学会动脑。例如,设计“数学接力赛”游戏,分析解决问题。桃子有9个,橘子比桃子多2个,橘子有多少个?请

最新数学教学游戏化案例.pdf

教学游戏化,让数学活动更富有实效 ——小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给我的启示 一、背景 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和智力发展的最好活 动形式。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 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如何实现上述规定和要求,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做了尝试。 二、案例描述和分析 数学活动活动设计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把枯燥的数学活动设计的有趣味,让孩子们主动来学习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教研组就开展了教研活动,共同来研究。我有幸成为了这次活动的执教老师。 第一次活动治标不治本 无意中看到儿子的小电视在放《花仙子之歌》,我觉得这首歌音乐优美,画面漂亮,一定能受孩子们的喜爱。于是我就设计了花仙子播花的游戏情境,活动一开始我用花仙子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引入活动,希望把孩子带入这个情境中, 但是从孩子们的表情看出,他们对这首歌曲很陌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然后我又拿出“花仙子”的图片,用花仙子的语气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花仙子,春天到了,我要给大地送花来了。”接下来就出示ABAB排序的规律(红花黄花红花黄花),让孩子们就下去排。巩固了ABAB结构,我又出示ABBABB 一组新的规律(红花黄花黄花红花黄花黄花),引导孩子们找出跟和上面一组规律的不同,然后接下去排。在验证排的对不对时,我们一起读规律,一起纠正错 误的地方,这时候已经有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开始转移。接下去再进行巩固,还是ABBABB(蓝花黄花黄花蓝花黄花黄花)。最后幼儿独立操作,帮花仙子播花。很多孩子在操作中没有排对,而且最后环节集体验证时没有孩子愿意跟我一起来 验证,各管各的去玩了。 分析: 花仙子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经典动画片,现在的孩子很少看这类动画片,对花

关于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思考

关于幼儿园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思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展注重幼儿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要加强对幼儿数学思维的培养,但是幼儿各方面能力尚未成熟,很多幼儿都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根本没有数学学习兴趣。在本文中就针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让幼儿体会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游戏化;探索 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对于外界新鲜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幼儿园必须要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让幼儿自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就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幼儿教师还要注意将数学知识与游戏情景结合起来,要让数学知识更为形象生动,让幼儿更容易理解。通过对幼儿教学游戏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一、创设幼儿数学游戏环境 教师要注重对数学游戏环境的创设,要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游戏素材和环境。许多幼儿根本不能理解数学知识,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方面都用到了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对活动室进行改造,在活动室的每个角落

和墙面都可以设置一些数学秘密,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可以是数字牌,也可以是一些玩具。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们草地上玩耍,观察树上的苹果,看哪个幼儿可以数清苹果个数。教师可以任意选取生活中的素材,结合数学知识开展游戏,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二、创新幼儿数学游戏活动形式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要对幼儿数学游戏形式进行创新,要能通过数学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对数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能够开拓幼儿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对幼儿兴趣的重视,预先就设置好了数学游戏活动,根本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喜好和感受。那么想要提升幼儿园数学游戏化教学质量,就必须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根据幼儿的自身需求,去设定教学内容,要能够通过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数学游戏教学中来。 例如:在大班几何形体的分类教学中,教师把整堂课设计成完整的情节,四位小客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娃娃)请小朋友帮他们找朋友(复习)――幼儿帮四位小客人找朋友(新授)――送朋友(复习),使幼儿能完整 投入到整堂课中。然后教师可以为幼儿们准备一些娃娃头饰,选择四个幼儿扮演四个几何形体娃娃,然后在音乐背景的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