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效果评定表、流程、定期评价

合集下载

麻醉效果评定标准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标准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标准与流程
目的:为加强手术麻醉质控管理对手术麻醉病人进行分析评定。

范围:麻醉科
定义:麻醉结束后由麻醉医师结合术中病人麻醉情况进行分析评定,麻醉科质控小组每月进行麻醉效果评定分析,医务科审核复查,促进工作的持续改进。

1.病人麻醉结束:
1.1 需要进入麻醉复苏室的椎管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和全麻结束的病人,达到转出复苏室的标准。

1.2 不需要进入麻醉复苏室的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结束的
病人。

2.手术麻醉医师结合术中病人麻醉情况进行分析评定;
2.1 全麻病人诱导期:诱导是否平稳、有无体动、呛咳等反应;维持期:病人有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波动,肌松是否良好等;苏醒期:呼吸循环指标是否正常,肌力恢复的程度及所需时间。

2.2 椎管内和神经阻滞麻醉:根据术中病人的肌松、镇痛、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是否满足手术需求进行麻醉效果评定。

将麻醉效果评定结果详细记录。

3.麻醉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每月对全科的麻醉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归纳总结,与以往进行对比,查找不足,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将评定结果和持续改进措施以书面形式上报医务科和医疗质量办公室。

4.医务科和医疗质量办公室每季度对麻醉科的麻醉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归纳总结,提出持续改进建议,并将结果反馈给麻醉科。

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按照麻醉效果评级来评定麻醉效果一、全麻效果评级标准Ⅰ级: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Ⅱ级:1、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实缝皮时病人略由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

4、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Ⅲ级:1、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

2、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

3、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

4、产生严重并发症。

二、椎管内麻醉(硬、腰、骶)效果评级标准Ⅰ级: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引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

(非病情所致)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需该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三、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颈丛、臂丛、下肢神经等)Ⅰ级: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Ⅳ级: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

麻醉效果评定分级规范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分级规范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一、组织管理1、由麻醉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为麻醉科麻醉效果评定小组,负责对本科室麻醉效果工作进行定期评定,每月一次,并形成书目材料交医务科,内容有分析、评价、总结及改进措施。

2、医务科,医疗质量督查办定期对麻醉效果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并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二、麻醉评级标准(一)、全麻效果评级标准Ⅰ级: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Ⅱ级:1、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实缝皮时病人略由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

4、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Ⅲ级:1、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

2、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

3、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

4、产生严重并发症。

(二)、椎管内麻醉(硬、腰、骶)效果评级标准Ⅰ级: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引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

(非病情所致)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需该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三)、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颈丛、臂丛、下肢神经等)Ⅰ级: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医院麻醉效果评定分级规范与流程

医院麻醉效果评定分级规范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一、麻醉评级标准(一)、全麻效果评级标准Ⅰ级: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Ⅱ级:1.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由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

4.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Ⅲ级:1、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

2.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

3.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

4.产生严重并发症。

(二)、椎管内麻醉(硬、腰、骶)效果评级标准Ⅰ级: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引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

(非病情所致)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需改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三)、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颈丛、臂丛、下肢神经等)Ⅰ级: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

二、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规范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一、组织管理1、麻醉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为麻醉科麻醉效果评定小组,负责对本科室麻醉效果工作进行定期评定,内容有分析、评价、总结及改进措施。

2、医务科,医疗质量督查办定期对麻醉效果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并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二、麻醉评级标准(一)、全麻效果评级标准Ⅰ级: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Ⅱ级:1、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实缝皮时病人略由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

4、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Ⅲ级:1、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

2、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

3、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

4、产生严重并发症。

(二)、椎管内麻醉(硬、腰、骶)效果评级标准Ⅰ级: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引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

(非病情所致)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需该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三)、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颈丛、臂丛、下肢神经等)Ⅰ级: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麻醉效果评定表、流程、定期评价

麻醉效果评定表、流程、定期评价
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
麻醉结束
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神经阻滞
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
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
有无并发症
无并发症
出现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产生严重并发症
西昌市人民医院麻醉效果评定流程
西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麻醉效果检查单
科室
麻醉科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查部门:麻醉科质控小组
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讨论部门:麻醉科
改进措施(科室意见)
西昌市人民医院麻醉效果评定表(麻醉科科内存档)
日期: 患者姓名: 年龄: 住院号: 手术名称:
效果评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全身麻醉
诱导期
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

医院麻醉效果评定分级规范与流程

医院麻醉效果评定分级规范与流程

医院麻醉效果评定分级规范与流程规范化的麻醉效果评定流程是十分重要的。

具体流程如下:1、麻醉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定期评定本科室麻醉效果,每月一次,并形成书目材料交医务科。

2、医务科、医疗质量督查办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并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3、根据评级标准,对全麻、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进行评定。

4、评定结果分析、评价、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5、定期进行反馈和改进,提高麻醉效果评定的质量和水平。

麻醉效果评定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流程。

首先,由麻醉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为麻醉效果评定小组,定期评定本科室麻醉效果,并形成书目材料交医务科。

其次,医务科、医疗质量督查办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并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然后,根据评级标准,对全麻、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进行评定。

评定结果分析、评价、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最后,定期进行反馈和改进,提高麻醉效果评定的质量和水平。

全麻效果评级标准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其中Ⅰ级包括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等内容。

Ⅱ级包括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等内容。

Ⅲ级包括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等内容。

椎管内麻醉的评级标准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其中Ⅰ级包括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等内容。

Ⅱ级包括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等内容。

Ⅲ级包括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等内容。

Ⅳ级需要该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神经阻滞的评级标准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其中Ⅰ级包括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等内容。

Ⅱ级包括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等内容。

Ⅲ级包括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等内容。

Ⅳ级需要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总之,规范化的麻醉效果评定流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严格的评定标准和流程,提高麻醉效果评定的质量和水平,确保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和舒适。

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按照麻醉效果评级来评定麻醉效果一、全麻效果评级标准Ⅰ级:1、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3、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4、无并发症。

Ⅱ级:1、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2、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实缝皮时病人略由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

4、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Ⅲ级:1、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

2、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

3、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

4、产生严重并发症。

二、椎管内麻醉(硬、腰、骶)效果评级标准Ⅰ级: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引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

(非病情所致)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Ⅳ级:需该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三、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颈丛、臂丛、下肢神经等)Ⅰ级: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Ⅱ级: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Ⅲ级: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Ⅳ级: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后才能完成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责人:
改进效果
复查部门:麻醉科质控小组
由麻醉科质控小组为麻醉科麻醉效果评定小组,负责对本科室麻醉效果工作进行定期评定,每月一次。医务科定期对麻醉效果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麻醉维持期深浅适度,既无明显的应急反应,又无呼吸循环的抑制,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麻醉维持期深度掌握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麻醉维持期深浅掌握不熟练,致使应激反应激烈,呼吸和循环的抑制或很不稳定,肌松不良,配合手术勉强。
麻醉结束
麻醉结束,苏醒期平稳,既没有过早或过迟苏醒,呼吸和循环各项监测正常,肌松恢复良好,拔管恰当,无不良反应
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有躁动,血压和呼吸稍有不平稳
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冗长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
拔管后呼吸恢复欠佳
椎管内麻醉
麻醉完善、无痛、肌松良好、安静,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引痛,需用镇静剂,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非病情所致)
西昌市人民医院麻醉效果评定表(麻醉科科内存档)
日期: 患者姓名: 年龄: 住院号: 手术名称:
效果评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全身麻醉
诱导期
麻醉诱导平稳、无躁动、无呛咳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插管顺利无损伤
麻醉诱导时稍有呛咳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麻醉诱导经过不平稳,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激反应强烈
维持期
麻醉失败,需改用其他麻醉并发症
出现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产生严重并发症
西昌市人民医院麻醉效果评定流程
西昌市人民医院麻醉科麻醉效果检查单
科室
麻醉科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检查部门:麻醉科质控小组
所出现问题
检查部门:麻醉科质控小组
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讨论部门:麻醉科
改进措施(科室意见)
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需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神经阻滞
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情
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