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适应
护理学导论第5章压力与适应

5. 压力的生理反应包括局部适应综合征和一般适应综 合征。一般适应综合征由席尔提出,包括警告期、抵 抗期和耗竭期三个阶段。
The physiologic responses to stress are the local adaptation syndrome (LAS) and the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The GAS is developed by Hans Selye and has three stages, including the alarm, resistance and exhaustion reaction.
【A1型题】
1. 压力是指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 ) A. 内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B. 内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C. 外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D. 外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E. 内外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答案:E
【A1型题】
2. 以下关于压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有些人日常生活中没有压力 B. 压力越大越有利于提高适应能力 C. 压力越小越有利于身心健康 D. 适当的压力可促进身心健康 E. 人体的生命活动不需压力的刺激 答案: D
突然而强烈的压力影响心理健康 持久而慢性的压力影响身体健康
压力过大影响个体社会功能
积极作用
适度的压力是维持正常人体活动的必要条件 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适度的压力能使机体处于应对压力的警觉状态
第二节 有关压力的学说
一、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
(一)压力与适应学说的基本概念
压力源是引起全身系统反应的各种刺激。 压力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 的紧张性、非特异性的反应。 全身适应综合征又称一般适应综合征,是个体对压力源的 全身性、紧张性、非特异性的反应。
第五章 压力与适应

刺激 事件
有关
伤害性 威胁性 挑战性
不能 成功 调适 压力 成功调 适压力
情绪 和行 为反应
行为 无效 行为 有效
无关的 无压力
无压力
无压力
同样的应激源,认知评价不同,引起的应激反应不同
第五章
压力与适应
• 压力: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
于他的需求所做的非特异性反应。
• 压力源:对个体适应能力挑战,并促使
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
• 压力源
本质:强度、范围、时间、影响
分类
躯体性
社会性 心理性 文化性
压力反应:生理
心理
意义
• 积极的
• 维持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
• 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反应强烈
自身情况
反应平淡
应激源Leabharlann 知觉威胁应激源自身情况
3. 霍姆斯与拉赫的生活变化适应模式与随后的 疾病发作学说 研究点:生活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做法:创立了社会再适应量表
收集个体在近一年内生活事件数目,用量表进行 评估,推断个体罹病的机率。 结果表示:﹤150、下一年健康150~300、有 50%患病 ﹥300有70%患病。
应激
(二)应激的心理反应
1、认知反应
积极反应
警觉水平提高 注意力集中 观察更加细致 记忆效果更好 思维更加敏捷
消极反应
注意力范围缩小 注意容易分散 不能聚精会神 记忆力减退经常遗忘 组织能力退化 错觉和思维混乱增加 评判能力降低
应激
2、情绪反应
压力——适应理论

(二)适应的层次
1、生理适应 2、心理适应 3、社会文化适应 4、技术适应
五、压力与适应理论 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患者面临的压力及护理 (二)护士面临的压力与适应
(一)患者面临的压力及护理
疾病威胁
缺少信息
环境陌生
1.住院病 人常见
压力源的分类
①躯体性 ②心理性 ③文化性 ④社会性
(三)压力反应
压力反应是指压力源作用于个体 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
常见的压力反应
①生理反应 ②情绪反应 ③认知反应 ④行为反应
(四)对压力的防卫
第一线防卫 生理心理防卫
心理防卫
生理防卫
(四)对压力的防卫
第二线防卫自力救助
1 正确对待问题
3 寻求和利用可能得 到的支持系统的帮助
2 正确对待情感
4 减少压力所
造成的生理影响
(四)对压力的防卫
第三线防卫——专业辅助
当压力源导致心身疾病时,必须寻求专业 辅助。 寻求医护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 理咨询、药物治疗和护理,借助外力提高机 体的应对能力,帮助机体康复。
四、适应
(一)适应的概念
的压力源
丧失自尊 不被重视
与家人分离
经济问题
2.帮助患者减轻压力的方法
(1)协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 (2)指导患者用适当的方法应对压力 (3)及时提供疾病的相关信息 (4)锻炼患者的自理能力 (5)保持患者良好的自我形象 (6)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护士面临的压力与适应
1.护士面临
(1)工作环境复杂
的压力源
(2)工作性质紧急
5-2压力与适应理论

对压力的防卫
• 指个体对抗压力源的手段。 • 1、一线防卫: • (1)生理防卫:决定于遗传因素、营养状 况、免疫功能。 • (2)心理防卫:决定于过去对付压力源的 经验、智力、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经济 状况、坚强度。
常用的心理防卫机制
• 1、否认:对无法接受的事实,潜意识地拒 绝承认此已知的事实,并非故意欺骗自己。 • 2、选择性忽视:不去注意引起焦虑的事物。 • 3、隔离作用:把感受到压力的感觉移开。 • 4、反向作用:否认忌讳的动机,同时发展 相反动作的行为。
压力
1、压力源:常见压力源,决定压力源大小 的因素。 2、压力反应: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行为 反应。 3、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的规律: 4、有关压力学说: 5、压力防卫:一线、二线、三线防卫
常见压力源
• • • • • • • 1、生物因素: 2、物理因素: 3、化学因素 4、生理因素: 5、病理因素: 6、心理和社会因 1、正确对待问题:找出原因,承认它的存 在。 • 2、正确对待情感:宣泄方式要恰当,采用 适当的方法去缓解紧张。 • 3、利用现有的支持力量:一个人的支持系 统是指那些能给予他物质和精神上帮助的 人。 • 4、减少压力的生理影响
• 三线防卫:寻求专业性帮助,医护人员对 其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具有以下规律
• 1、多种压力源可引起同一种压力反应。一 个压力源可引起多种压力反应的出现。 • 2、人们对同一压力源的反应可以是各种各 样的。 • 3、几乎所有人对极端的压力源的反应都是 相同的。 • 4、压力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决定因素: • 5、压力源在某些情况下对机体是有益的。
决定压力源大小的因素
• • • • • 1、数量。 2、强度。 3、持续时间。 4、个人的感知。 5、以往的经历。
压力与适应理论

1.2 有关压力学说
压力与适应理论
2.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
2)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cognitive appraisal)是指个体分析刺 激物是否对自身造成影响的认知判断过程,它包括压力 源的感知和自身应对能力的评价。拉扎勒斯认为,认知 评价包括初级评价、二级评价和重新评价。
1.2 有关压力学说
1.3 压力的应对与适应 2.压力的适应
压力与适应理论
2)适应的层次
(1)生理适应。 (2)心理适应。 (3)社会文化适应。 (4)技术适应。
1.3 压力的应对与适应
压力与适应理论
2.压力的适应
3)适应的特性
(1)适应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维持机体的内稳态, 维持个体的最佳身心状态,即内环境的平衡。
1)减少压力刺激
正确处理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事宜,减 少压力的刺激。
(1)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减少因时间紧张而 产生的压力。
(2)改善人际关系。
1.3 压力的应对与适应
压力与适应理论
1.压力的应对
2)正确评价压力源
不同价值观的人对压力源有不同的认识,并会引 起不同的反应。因此,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采取积 极的认知方式,即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应看 到有利的方面,以增强自信,正确对待问题,正确对 待情感,培养积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护理学导论
压力与适应理论
1.1 压力概述
压力与适应理论
1.压力的概念
2)从认知评价的角度
该观点认为,压力不是环境刺激物的直接结果,在压 力反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个体的认知评价。当刺激物进入 人体,通过认知评价,认为该刺激是紧张性刺激物时,才 能引起个体的压力反应。因此,压力是人对环境刺激的认 知评价后的产物。拉扎勒斯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人物。
压力与适应

压力与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面临的压力增加了。
俗话说“无压力,无进步”,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适当的压力可以带来积极的影响。
但是,如果压力过大,就可能导致心理和身体上的健康问题。
适应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
压力对人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生理、心理和行为。
首先是生理层面。
压力过大时,人的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绷等反应。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较长时间,就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出现。
其次是心理层面。
压力会导致人们的情绪波动,可能感到紧张、焦虑、沮丧或抑郁。
如果情绪一直处于消极的状态,就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最后是行为层面。
有些人在遇到压力时可能会过度地吸烟、喝酒或吃零食。
这些不良的习惯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导致生理和心理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对于压力的应对,有以下几种方法:1.调整心态。
一定程度上,我们能够选择自己的情绪反应方式。
调整自己的心态,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能力与限制,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样有助于宽容自己并且减轻压力。
2.与他人交流。
有时候,和朋友和家人坦诚心境和情感状况,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处理内心的冲突,并且获得建议和支持。
有一种被尊重和关注的感觉,这样的支持和帮助可以让人获得力量和信心。
3.锻炼身体。
进行身体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减轻压力,并且增强自信心。
定期进行跑步、瑜伽、太极等运动,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方式。
4.培养兴趣爱好。
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逐渐成为一件事情的行家,在这样的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有助于减轻压力并且充实自己的生活。
兴趣爱好还有助于培养自信和创造力,有利于事业和个人的发展。
5.识别压力来源。
确定什么事情导致了你的压力是应对的开始。
能够识别压力来源的人,更容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但是适应能力同样也很重要。
正确的应对压力,不仅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也能够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增强个人的韧性和抗挫能力。
第三章第三节压力与适应理论

contents•压力定义与理论
•适应的定义与理论目录
•压力与适应的关系
•压力与适应理论的应用
压力是一种反应
压力是一种过程
压力的定义
该理论认为压力不是单纯的环境刺激,而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主观认知和评价,不同的认知评价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压力反应。
压力理论的介绍
认知评价理论
交易理论
压力的来源和分类
生物性压力源精神性压力源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适应行为
适应结果
适应的定义
压力适应理论
进化适应理论
学习适应理论
03
02
01
适应理论的介绍
适应过程
心理机制
生理机制行为机制
适应的过程和机制
生理唤醒
压力引发生理唤醒,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荷尔蒙释放等,这些生理反应能够为个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和注意力,以应对压力
情境。
挑战反应
适度的压力能够激发个体的挑战反应,使其更加专注、有动力去
应对任务,促进适应和成长。
心理调适
压力促使个体进行心理调适,包括认知重构、情绪调节和行为应
对等,以适应压力环境。
压力对适应的影响
减缓压力
通过适应,个体能够增强自己的抗压能力,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压力。
增强抗压能力
促进成长
适应对压力的反作用
动态平衡
个体差异
适应性重塑
压力与适应的互动关系
压力管理01
教学策略02
心理健康教育03
职业规划
压力应对
人力资源管理
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
心理评估
心理治疗
预防与干预。
第04章护理相关理论(2压力与适应理论)

(二)适应的特点
导航 压力的概述 压力的应对 适应的概述 压力的适应
应用 复习题 结束
适应的特点
1. 2. 3.
4.
5.
6.
稳主整 差 有 时 定动体 异 限 间 性性性 性 性 性
导航 压力的概述 压力的应对 适应的概述 压力的适应
应用 复习题 结束
四、压力的适应
(一) 生理 适应
压力 的适应
1.护士常面对的压力源
(二)护士面对的 压力与适应
2.护士适应工作压力的对策
4、技术层次:技术适应是人们在文化遗产的基 础上创造的科学工艺和革新。
襄阳市护士学校
五、压力与适应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导航 压力的概述 压力的应对 适应的概述 压力的适应
应用 复习题 结束
压在 力护 与理 适中 应的 理应 论用
1.住院病人常见的压力源
(一)病人面临 的压力及护理
2.帮助病人预防及应对压力的策略
心理 反应
压力反应
导航 压力的概述 压力的应对 适应的概述 压力的适应
应用 复习题 结束
二、压力的应对
压力的应对
减少的 压力刺激
正确认识 评价压力
及时寻求 专业帮助
减轻 压力反应
导航 压力的概述 压力的应对 适应的概述 压力的适应
应用 复习题 结束
三、适应的概述
(一)适应的概念
适应是生物体促进自己更适合 生存的一个过程,是应对行为的最终 目标,是所有生物的特征。
结束
汉斯·塞利ຫໍສະໝຸດ (二)压力源的概念导航 压力的概述 压力的应对 适应的概述 压力的适应
应用 复习题 结束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 能使机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赛课
一、自我介绍
二、激趣游戏:抓老头压力来自何方?
好玩吗?感觉如何?紧张来自想成功。
三、你有压力吗?什么压力?
学习、就业、生活方面
压力源:父母、自己、老师
对自己要求过高,嫉妒,把别人当敌人
每个人的压力程度一样吗?
什么样的人容易有压力?压力大?(想好的)
压力好不好?
压力与学习的效率关系?压力大会心慌意乱,没压力会没动力
压力太小会导致动力不够,学习松散,提不起精神,压力太大易产生紧张焦虑,而适度压力最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因此压力大的同学要学会舒缓压力,压力不足的人要思考自己的动力和目标。
压力倒u型曲线
四、如何对待压力?
(一)理性分析
有压力是正常的:人人都有压力,课程多、难度增大、接触到更多学习能力强的
我虽然(跑得慢、阅读速度慢),但是我(耐力强、理解能力强)。
(二)锦囊妙计:如何舒缓压力?
既然压力更多是自己给自己的,那么我们减轻压力就要靠我们自己。
有什么好的减压方法,分组讨论下。
面对压力,我会。
1、宣泄(如大喊大叫,倾诉,写日记等)
2、转移(走路散步、运动,听音乐等)
3、自我安慰(自我暗示等)
4、寻求帮助(求助班主任,老师等)
5、放声大笑
6、无想(婴儿般安详)我困欲眠卿且去,功名利禄无想多
五、再来一次抓老头
六、总结
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