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

第三章 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
第三章 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

第三章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平台

3.1信息处理的基础平台

3.2计算机系统平台

3.1通信系统平台

3.1计算机网络平台

3.1数据库平台

3.1信息处理的基础平台

3.1.1信息处理基础平台的概念

一、信息处理基础平台概念:

信息处理主体是各行业的人,客体是以各种数据为载体而存在的信息,而为进行信息处理提供技术支持的各种源和称之为信息处理基础平台。

二、信息处理基础平台内容:

1、计算机系统平台(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2、通信网络平台(网络设备、传输介质、通信协议)

3、数据库平台(操作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

4、信息处理的软资源(方法、技术、标准、规范、制度、法规等)

3.1.2信息处理基础平台的发展

一、计算机系统平台发展

高性能化、网络化、大众化、智能化。

二、通信系统平台发展

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和互联网

发展趋势: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的综合系统(三网融合)能提供丰富的数据、语言、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业务。宽带、高速、和移动的方向。

三、计算机网络平台C/S与B/S平台

C/S客户端/服务器(客户端提出请求服务,服务器提供服务的处理方式)

B/S浏览器/服务器(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服务器安装Oracle、

Sybase、Informix或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安装、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

四、数据库平台的发展

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具有面向对象技术的封装性和继承性,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基于WEB的数据库系统(通常指在互联网中以Web查询接口方式访问的数据库资源,其结构是后台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数据信息,对外提供包含表单的Web页面作为访问接口,查询结果也以包含数据列表的Web页面形式返回给用户。)、数据仓库技术(经营分析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3.1.3集中式平台与分布式平台

一、集中式信息处理平台:

待处理数据全部存储在中央系统,由数据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终端用来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银行系统)优点:终端要求简单设备,费用低。缺点:网络速度制约信息处理速度,终端信息不同,中央系统配置要求高,系统效率低。

二、分布式信息处理平台:(万维网)

利用计算机网络把分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等信息资源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实现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

点:系统设计灵活,

用户使用方便,数据存储于分散存储单元,任何都可以进行访问,缺点:病毒比较敏感,数据分散数据不一致性。

3.2计算机系统平台

3.2.1计算机系统

一、计算机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简称,它是一种能够自动、高速精确地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数字电子设备,能够实现高速数据运算和大量数据存储。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

1945年,冯·诺依曼首先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和二进制原理,后来,人们把利用这种概念和原理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统称为“冯.诺曼型结构”计算机。

1)把需要的程序和数据送至计算机中。

2)必须具有长期记忆程序、数据、中间结果及最终运算结果的能力。

3)能够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和数据传送等数据加工处理的能力。

4)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程序走向,并能根据指令控制机器的各部件协调

操作。

5)能够按照要求将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

为了完成上述的功能,计算机必须具备五大基本组成部件,

包括:

1)输人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

2)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3)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

4)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

5)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

三、计算机系统

3.2.2多媒体计算机

一、定义

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对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一般指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

特征: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二、关键技术

1、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承包

1)静态图像信息压缩标准JPEG:用于连续色凋、多级灰度、彩色/单色静态图像压缩。具有较高压缩比的图形文件,在压缩过程中的失真程度很小。

2)动态图像信息压缩标准MPEG:

MPEG—1:多媒体存储主广播电视,50:1

MPEG—2:常规数字电视和高清电视

MPEG—4:无线窄宽多媒体通信和可视电话

MPEG—7:多媒体数据库和相应的搜索引擎之间的接口。

2、数字图像技术

数学图像处理的过程:输入(图像采集和数字化)、处理(提取图像中的主要信息)、输出(数学图像的显示或打印)

3、数字音频技术

数字音频技术的过程:声音采集及回放技术、声音识别技术和声音合成技术。声卡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相互转换

4、数字视频技术

数字视频技术的过程:视频采集及回放技术、视频编辑和三维动画视频制作。

5、多媒体通信技术

多媒体通信技术:融合计算机、通信、广播和出版为一体,利用通信网络综合性地完成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传输技术。

6、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包括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数据库。

7、虚拟现实技术

人与计算机之间或从与人借助计算机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具有相当逼真的三维虚拟世界,具有三维交换接口。

3.2.3计算机发展及方向

一、发展历程

1.第1代计算机: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945—1954年)

2.第2代计算机:晶体管数字计算机(1955—1964年)

3.第3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1965—1974年)

4.第4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5—1990年)

5.第5代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1991—至今)

二、发展方向:

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为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3.3通信系统平台

3.3.1数据通信系统

一、数据通信系统概念:

依据一定的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

源点发送器传输系统接收器终点

二、数据通信方式:

1、单向通信

2、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对讲机

3、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电话网和计算机网络

1)并行通信:一次同时传送8位二进制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需要8根传输线。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如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通信通常以并行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

2)串行通信:一次只传送一位二进制的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只需要一根传输线。串行方式虽然传输率低,但适合于远距离传输,在网络中(如公用电话系统)普遍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三、数据通信系统功能:

1、传输系统的利用

2、接口及信号产生

3、同步

4、差错检测与纠正

5、寻址与路由

6、网络管理

7、安全保证

3.3.2数据传输的基础知识

一、数据传输的信号:

1、模拟信号:因变量完全随连接消息的变化而变化的信号(电视图像

信号、电话语言信号)

2、数字信号:因变量是离散的,自变量时间的取值也是离散的。(电视图像信号、电话语言信号)数模信号可以相互转换

二、编码方式:

1、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2、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3、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4、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三、传输媒体:

1、双绞线:是由两条相互绝缘的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一般以逆时针缠绕)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通用配线,属于信息通信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过去主要是用来传输模拟信号的,但现在同样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

2、同轴电缆:

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

3、光纤(光缆)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

4、无线传输

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蓝牙

四、带宽:

1、模拟信号;可以使用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音质差值,单位:赫兹(HZ)

2、数学信号:数字通信系统中数据的传输速率,单位:比特/秒(bit/s)

五、多路复用技术:

1、频分复用(FDM)是指载波带宽被划分为多种不同频带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可以并行传送一路信号的一种多路复用技术。(原电话网络)

2、时分分复用(TDM)是按传输信号的时间进行分割的,它使不同的信号在不同的时间内传送,将整个传输时间分为许多时间间隔(Slot time,TS,又称为时隙),每个时间片被一路信号占用。TDM就是通过在时间上交叉发送每一路信号的一部分来实现一条电路传送多路信号的。电路上的每一短暂时刻只有一路信号存在。因数字信号是有限个离散值,所以TDM 技术广泛应用于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数字通信系统,而模拟通信系统的传输一般采用FDM。

2、码分多路复用(CDM)

不同的编码区分各路原始信号的多路复用方式。(CMDA)

六、同步传输异步传输:

同步传输:以字符为单位独立进行发送,一次传送一个字符。

异步传输: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发送,每个数据块包含多个字符。

七、数据交换技术

1、电路交换:以电路联接为目的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方式。电话网中就是采用电路交换方式。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仍采用存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

3.4计算机网络平台

3.4.1计算机网络构成

一、主要特点:

信息传递、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

三、网络协议:IP/TCP/UDP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四、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网络覆盖范围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

局域网: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一般是

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城域网:与局域网相类似,规模比局域网然而,可以覆盖相距不远的几栋办公楼,也可以是一个城市,即可以是私人网,也可以是公用网。

广域网: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如一个或几个国家,广域网采用交换技术,通过若干个相互连接的结点将分布在各地的主机或局域网连接起来。

互联网:将世界各的局域网、广域网通过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使得海量的住处能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就构成了互联网。

3.4.2互联网协议

一、主

应用层→FTP、TELNET、HTTP、SMTP

传输层→TCP UDP

网络层→IP ARP RARP

网络接口层→Ethernet,ATM

二、IP协议:

1、IP地址:

功能:实现IP编址。基于TCP/IP网络上台设备的每个网络接口都必有唯一的IP地址。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准确传输。

IPV4表示为一个32位的无符号二进制。如192.168.1.1组成:网络号+主机号。

2、IP路由:不同网络间的数据收发选择路径连接。

3、IP协议版本:IPV4,IPV6

三、TCP与UDP:

1、面向连接或非连接:

面向连接:先在通信双方建立一个传递信息的通道再发送方发送请求,

当接收方响应后开始传递信息。

面向非连接:一开始就发送信息,只是一次性传递,事先不需要接收方的响应。

2、TCP与UDP的别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如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文件传输。

UDP面向非连接的协议:如视频会议、在线播放等。

3、端口:

1)主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的接口中,如RJ-45 Serial端口。

2)TCP/IP协议中逻辑意义上的端口,是区分不同应用类型的标识符。

3.4.3物联网与云计算

一、物联网:

通过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的传感设备,并按照一定的协议,将实现对物品进行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形式。

2、物联网与互联网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展与延伸,其技术基础必然是互联网,物联网的结点必须具有智能处理能力,能够对物品实施智能控制,并分析加工和处理由各种传感设备采集到的海量的信息。

3、物联网的发展

4、物联网的层次架构

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5、物联网的用途

食品安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邮政物流和环境监测等行业中均有广泛的应用。

二、云计算:

1、定义: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这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运算和网络计算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的产物。原理是:将大量由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高度,构成一个计算机资源,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服务。

2、特点:虚拟化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灵活方便地获取服务、高性价比。

3、云计算与科技创新

4、云计算服务模式:基础设施服务(IaaS)、平台服务PaaS 、软件服

务SaaS

3.5数据库平台

3.5.1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系统阶段

3.5.2

1、数据库

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特定组织各项应用相关的全部数据组织在一起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所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

2、硬件支持系统

计算机硬件是数据库赖以存在的物理设备,足够大的存储器、较高的传输数据设备。

3、软件支持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软件。

4、数据库管理员

5、用户

3.5.3数据系统的结构三级模式:

它包括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用户级对应外模式,概念级(概念模式、逻辑模式)对应模式,物理级(操作系统与硬件联系)对应内模

式,

3.5.4数据库管理系统

1、组成

数据描述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其他管理和控制程序

2、功能

1)数据定义:数据对象的描述、框架的建立数据描述语言DDL

2)数据操纵:数据的检索、插入、删除、更新等数据处理DML

3)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安全检查、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检查和执行、数据共享的并发控制等。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3.5.5数据库技术的新发展

1、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技术对数据库的发展

2、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的有机结合的发展

1)分布式数据库:逻辑上统一而地域上分布的数据集合,是分布式数据管理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下,实现将分布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各节点局部数据的逻辑集合。

2)并行数据库系统:在并行计算机上运行了,具有并行处理能力的数据库库。

3)多媒体数据系统:能处理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还能够处理图形图像和声音等非结构化的多媒体数据。

3、面向应用领域的数据库新技术——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是决策支持系统(dss)和联机分析应用数据源的结构化数据环境。数据仓库研究和解决从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问题。

组成:数据仓库数据库、数据抽取工具、元数据、访问工具、数据集市。

特点:面向主题、集成性、稳定性和反映历史变化。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主要功能 1)样品的管理(Sample Management) 是指样品进入实验室到分配检测项目直至完成并认可检测结果出具证书的过程。样品被登录到LIMS 后,系统将严格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有关规范对其实行管理。样品登录后,系统将自动分配一个按照一定规则命名的sample ID作为该样品在实验室中唯一的标识,并打印出条码。所有与样品有关的信息在样品登录时都将被记录下来,如送样单位付款单位接收报告单位的信息、需要出报告的日期、检测的项目及要求、样品的状态及描述、接收样品的日期部门及人员等。样品登陆后,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会自动给相关的技术小组下达工作任务,即自动分配样品。检测结果可以从仪器直接传输或者人工键盘输入,并且会有三级审核认可的过程,只有通过认可的结果才可以进行发布和产生分析证书。 2) 质量控制的管理(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LIMS 应该提供相关的功能模块为实验室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影响实验室质量的诸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严格规范实验室的标准操作流程(SOP)。为了保证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监测测试仪器的稳定性,过程质量控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对质控样品的数据分析,自动评价实验室总体或者个体的质量状况。通过对一定时间内样品关键质量数据的分析,预测其质量的趋势。 3) 仪器集成(Instrument Interface) 将测试仪器跟LIMS 集成,实现从测试仪器到LIMS 的自动数据传输代替测试和质量控制结果的键盘输入,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减少错误率,缩短样品在实验室中的生命周期。 4)统计报表。 提供报表软件,生成准确反应实验室需求的报表,包括统计、计算等。通过开放式数据库连接,同时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5) 厂家的管理。 包括厂家基本信息、厂家意见反馈、厂家送样历史记录、厂家样品监测信息、厂家与实验室业务往来统计、费用统计和厂家信誉额度等信息。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10.13

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1、为了使企业在管理上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及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公司的工作及管理效率,必须借助于网络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环境及工具,这就要求企业本身要注重信息化的发展,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籍以创造及巩固企业好的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及硬环境,因此,特制定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2、信息化工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管理工程,必须做好系统测试,运行及维护工作,使系统得以持续改善。 第二章信息化管理工作 1、严格按公司发展规划及年度信息化发展计划开展工作。 2、销售部负责按公司年度宣传计划,搞好公司信息化宣传材料的准备工作,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同时负责办好企业网站,维护企业网页。 3、经理部负责按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搞好培训材料及培训环境的准备工作,同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4、经营部负责搞好企业各应用系统的选型、采购工作。 其中软件的选型要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多比较,强调软件原厂商及实施商的技术实力与发展软件产品的适应性,追求软件的性价比。实施时,与软件原厂商、实施商、技术依托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多交流思想认识,克服各种阻力。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以

业务部门为主,树立服务的思想。硬件的采购要货比三家,追求性价比、实用性、安全性及扩充性等等。签订有效合同,搞好验收等把关工作。 5、经营部负责系统的软、硬件维护,管理及调配工作。维护工作做到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工作做到账物一致,调配工作做到按需分配,充分发挥系统软,硬件的效率。 6、经营部负责搞好网络管理工作,企业内部网必须把好用户名及密码,合理分配IP地址,搞好局域网的划分及管理,同时做好网络防毒工作。 7、经营部负责信息系统的引进或开发工作,尽量减少信息化孤岛,应用的平台应结合网络系统实际来定,避免孤立行事。 8、经理部负责组织对业务部门人员就有关系统的应用进行指导和培训,保证业务部门人员能正确使用系统。 9、经营部负责搞好公司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软,硬件)的调研,选型,采购,实施,管理,维护(修),调配等工作。 10、经营部负责解答业务部门在使用网络及计算机过程中碰到的任何问题并协助处理好问题。 11、财务部负责设备的入库或转固定资产工作,任何采购件必须转固定资产或入库后才能到财务部报账,报账时持相关发票及入库单办理。

企业具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企业具备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管理是当代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己成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企业信息化就是围绕提高企收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和服务,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于2007年10月18日,建设部颁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及《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标准考评表》,考试表就建筑特级资质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业务范围和具体要求都说了明细说明。要求在2010年前必须全部上线实施完毕。面对建筑企业现今的状况,市建筑业管理局特邀请软件公司作了相关研讨,提出了如何推进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关问题。 一、促进观念的转变,以信息化推动企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是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大大缩小了人们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而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在新形势下,工程处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关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 转变观念,提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 有步骤地开展技术和管理十部的信息知识培训,小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3) 制订周密的“九五”及“十五”“十一五”信息化建设规划。 在规划中,首先确定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其核心就是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循序渐进,就是要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工作不能操之过急,要有一个逐步消化、普及的过程;注重实效,就是要结合企业实际,确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及关键所在,选择投入较少、成效明显的工作为突破口。 二、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效益来源于工程项目。因此,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为突破口,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捷径。 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坚持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逐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可分为几个阶段和模块实施,项目前期是施工企业业务流程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对工程项目信息的搜集、整理、筛选,对工程项目可行性的分析研究,实现信息共享;投标阶段是施工企业真正参与市场竞争、争取市场份额的阶段,体现企业的综合实力,它成功的每一步运作需要企业各方而的配合、协调和强大的后台支持。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阶段是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公司“以需求为导向,提升运营监控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信息化目标,建立和完善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信息化管理,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信息化工作是指涉及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在内的所有相关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二章工作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综合管理部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责部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完成信息化建设,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主要职责包括: 1、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2、组织信息化采购。 3、开展信息化实施。 4、负责信息化运维。 5、组织信息化培训。 第四条综合管理部根据公司战略需要,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周期为 3-5年,根据信息化发展情况,可以对其进行修订。 第五条综合管理部依据公司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书,制定年度信息化目标任务书。 第六条年度信息化目标任务书内的专项信息化项目,可成立临时性信息化项目领导小组,由综合管理部主管领导或相关业务线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综合管理部人员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验收后,项目小组解散,由综合管理部负责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 第七条公司全体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公司的各种信息设备设施,任何个人不得利用公司信息设备设施从事违反法律法规、违背公司规章制度、危害公司利益以及与工作无关的各项活动。 第三章硬件设备与耗材的管理 第八条硬件设备主要指以计算机设备为主的智能化设备,主要包含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智能化办公设备、数码设备等。耗材主要包括硒鼓、墨盒、色带、光盘、墨粉、易消耗配件等低值易耗品。 第九条硬件设备及耗材的采购和发放 1、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信息化硬件的采购、调整及发放工作。各部门购买信息化硬件均应向综合管理部提交购置申请,由综合管理部统一采购。如其他部门自行采购,须按公司《内控手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执行,采购后到综合管理部备案。 2、固定资产硬件设备采购审批权限:单笔合同金额5万元(含)以下,由综合管理部主管领导审批;单笔合同金额5万元以上,须经公司财务总监或以上领导

信息化管理平台施工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目的 为了从根本上加快我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公司从“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自上而下的全透明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 整性;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手段和依据;进而让信息化建设成为引领、带动、帮助全公司各科室工作走向良性健康发展的“助推剂”,现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出信息化建设方案。 二、信息化建设意义 一是通过建立公司管理业务信息化平台,对公司人、财、物、信息资源进 行全面整合,促进“公司→区总公司”更好的沟通和协调,满足公司及时管理的 需求,使公司的整体运作能力及整体对外响应力获得提高,强化公司执行力。 二是建立公司高效的项目管理平台,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完善各个 环节的成本控制手段,进行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及差异分析,辅助公司提高成本核算及控制的能力,降低公司整体运营成本。 三是建立公司统一的风险监控平台,加强异常和重大事项的监控与反馈机 制,帮助公司更有效地对所属各县网点进行监控,降低公司整体运营风险。 三、信息化建设目标 根据公司要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为“一个平台、二大系统”,即建立集成系统应用平台;建立和完善以进度管理为主线、以成本、安全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群件、WEB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局公司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建立并开通局(公司)外部网络连接;使用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业务销售与财务相关软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司信息门户、综合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业务销售管理、档案资料管理、财务资 金管理等的现代化、透明化、节约化和快速化。 四、我公司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信息化办公滞后,设备已安装但仍未投入使用,部分科室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 二、工程方网络布线存在问题,办公大楼一楼模块不通,一楼交换机无法使用。

2018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汇编(全)

2018年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设备管理制度 1. 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 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 全的物品。 2. 非本单位技术人员对我单位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信息中心负责人批准。 3. 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公司信息中心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本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 4、为加强公司计算机及网络的管理,保障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5、禁止上班时间在内部局域网或INTERNET网上聊天、游戏、娱乐、购物、证券、收发非工作邮件、浏览与工作无关的信息,禁止从INTERNET网上下载游戏或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工作软件的下载需经IT室系统管理员同意。公司将定期检查每台计算机使用日志,若发现以上情况,将提交公司进行严肃处理。 6、每个部门都应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严禁在电子邮件中涉及与泄露公司商业信息,若发现,将提交公司进行严肃处理。 7、设计部应对CAD图纸资料进行严格管理,若因客户需求而将其带出公司须经设计部部长和公司领导批准并填写相关记录表格,再由CAD图纸管理员统一出图或拷贝方可。 8、在通过INTERNET收发电子邮件时,为防止外界病毒的侵袭,不打开、点击和阅读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若接到可疑邮件,请自行删除或与IT室联系解决。 9、不得任意删除、修改与安装计算机的应用软件与系统文件。

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XX局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随着大集中系统应用推广、随着我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及计算机装备水平的提高,为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的管理工作和税收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计算机应用,保障网络系统和业务数据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提高科技管税水平,促进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原有《XX市地方税务局计算机系统管理办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信息化建设管理需要。结合我局的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根据《计算机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家税务局总局税务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管理办法(试行)》、《昆明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监察暂行办法》、《昆明市地方税务局计算机管理试行办法》、《XX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现将原来《办法》修订为《XX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第二条XX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的法律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在省、市地税局的领导下进行。 第三条信息化系统管理含盖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业务电子数据管理、设备及耗材管理,等四个方面。 第四条各科室、分局、稽查局(以下统称各部门)。各部门的计算机运用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地方税务局有关规定,在局计算机管理部门授权范围内按照本办法规范运作。 页脚内容1

第五条我局设立计算机管理部门负责全局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工作,研究制定相关的工作规划、措施,监督、检查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运行情况,传达、协调、制定有关技术和应用标准。使用计算机的各部门,负责相关业务应用程序的操作、日常维护及安全保密工作。及时向计算机管理部门报告应用中发现的有关问题。 第六条XX市地税局计算机管理部门内设专职系统维护员职位,负责软件、硬件、数据库和业务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操作员是指经局计算机管理部门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我局计算机系统相关功能的操作人员。 第七条本办法适用于XX市地税局使用计算机的各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含协管员)。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 第八条根据省、市地方税务局的规定与要求设置计算机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系统维护员负责全局的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系统维护、管理工作;各部门指定即兼职计算机管理员员(信息安全员)负责本部门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对本部门其他人员计算机应用的辅导。 第九条 XX市地税局专职系统管理人员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按照省、市地方税务局的要求和本局实际情况,负责对全局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 二、负责起草全局计算机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配合省、市地方税务局的总体业务目标,制定技术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协助各部门对单行业务应用软件的维护工作,并为各部门业务应用软件及基础数据资料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五、保障全局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六、负责监督、检查、协调,并从技术上指导各部门的计算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页脚内容2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 HS-LIMP实验室管理平台是超越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LIMS)的实验室管理软件,它不仅涵盖了传统LIMS系统的所有功能,并增加了协同办公管理中所需要的其他功能。 一、特点: 基于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 使用先进的技术实现跨数据库跨平台运行。 实现以实验室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的全方位管理。 数据共享,分析台帐无纸化。 质量保证体系,成本控制,人员量化考核。 加强协同工作能力,减少混乱和纠纷。 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实验室的形象,提升国际化竞争能力。 通用性,易用性,稳定性,安全性、用户参与、灵活和可扩展性的原则,HS-LIMP系统设计创新,技术领先、稳定可靠。 技术手段: 产品结构:B/S结构 二、产品功能简介: 1.检验流程管理 1.1.检测申请 检测申请是进行常规检测合同登记、包括计划样品登记、非计划样品登记,如委托、抽检、复检、比对和客户抱怨等检测类型。 1.2.样品登记 指样品到实验室的验收登记(对于委托类样品在合同签定时录入),包括样品的名称、样品量、外观、状态、规格等信息的登记,以及详细的地点,现场抽样情况的登记,及商品的生产厂家,批次,生产日期等情况的登记。 1.3.指定方法标准 指样品验收登记后对于要检测的样品,指定方法标准,以及检测项目。 1.4.工作任务分配 包括:采样的具体安排和任务分配,分析方法的选择和测试路径的安排和测试任务的分配,包括自动分配和手工的任务分配。

1.5.做样 “做样”是分析者记录实验过程的界面,同时“做样”也是帮助管理者规范实验的重要过程,充分体现了自动、智能、规范、方便的特点。包括数据的自动录入和手工录入。 1.6.审核 数据和报告的审核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这里审核人需要对实验过程是否规范,记录的质量依据是否完整和确认有效等进行审核,以决定是否放行或退回。 1.7.报告编辑 报告编辑不仅指的是对报告内容的编辑,同时也可以进行对报告格式的编辑,HS-LIMP能自动形成检验报表、日报、月报、季报和年报等。 报告可以输出到EXCLE、超文本的格式,也可以打印输出;对审核回退的报告有明显的标识;如果一个样品的不同检验内容要在数个实验室完成,则每个实验室产生的报告自动汇集,并根据分报告结果汇总出最终报告的结果和意见;电子签名和电子图章等。 1.8.样品跟踪 有关样品的系列问题,如样品在哪里?结果怎么样?是否被签署等等,都能通过样品浏览,轻松获取样品的跟踪和报告。并且你还能获得有关该样品实际所做的所有实验项目的费用计算和费用总和。 1.9.丰富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 根据实验室的要求可以定制各种查询、统计功能。同时HS-LIMP还提供了万能查询工具,能够满足使用者更加随意的查询的要求。查询和统计结果以及各种报表可以输出到Excel文件。 1.10.仪器及其他系统接口 * 主机RS232输出,485输出。 * 有PC工作站的,提供TXT(或者其它可编程操作的标准文件格式,如XLS、DBF、MDB 等文件格式)的结果输出文档。 * 开放的其他系统的接口。 2.资源管理 规范的管理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整体水平。HS-LIMP协助用户管理一切纳入管理目标的对象。包括人员管理、仪器设备管理、样品管理、药品和标准品管理、文档管理、存储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库管理等等。 系统能够对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监测,生成质量控制图、质量趋势统计、质量评价、质量预测。 2.1.人员管理

信息化管理制度

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 信息化管理制度 公司名称: 批 准 人: 批准依据: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生效日期: 体系名称:信息化管理 编 码:IT-01 版 本:2013-1 发布范围:普发

目录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编制依据 (1) 4 主要应对的风险 (1) 5 释义 (2) 6 职责分工 (3) 7 政策与要求 (4) 8 附则 (7)

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1 目的 明确公司的信息化管理职能、主要内容、相关的工作流程和基本要求,在信息化管理体系下规范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和基本业务,使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能够适应和支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公司及所属单位。 3 编制依据 3.1 《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中共中央,国务院。 3.2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2007,国务院国资委。 3.3 《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暂行办法》,2008,国务院国资委。 3.4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IT-01,2011,总公司。 4 主要应对的风险 4.1 信息化规划管理应对的风险 a)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目标不清,不能很好地支持公司的发展战略; b)信息系统缺乏规划或规划不合理,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 c)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原则和策略不当,实现目标的不明确; d)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规划的执行和滚动不力,与实际情况脱节; e)信息化过程中的战略风险、流程风险、管理风险。 4.2 信息化投资和计划管理应对的风险 a)盲目投资,不符合低成本战略的要求; b)资源共享不当,造成浪费; c)计划和预算过程不科学、不合理、不严肃。 4.3 公司信息化管理应对的风险 a)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b)公司组织架构变化、治理模式多样化对信息化的影响。 4.4 信息化建设管理应对的风险 a)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流程不清晰,项目组织不落实,职责不明确; 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第1 页共7 页

工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工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9-09-21T23:45:44.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薛修海 [导读] 摘要:由于企业员工数量多,人员流动大,业务工作复杂,工会组织管理工作难度大,传统管理方式需占用大量人力时间。 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0028 摘要:由于企业员工数量多,人员流动大,业务工作复杂,工会组织管理工作难度大,传统管理方式需占用大量人力时间。将工会工作过程管理纳入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并不多见。通过建立工会信息化管理系统,变革工会工作管理方式,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员工满意度大幅提高。 关键词:工会;信息化管;管理系统;系统建设 前言: 国内各大企事业单位员工数量多,人员流动大,业务工作复杂,工会工作管理任务重,涵盖请假、会费、慰问、互助金、慰问金、班组建设等,事务申请种类多。多数属异地办公,传统的管理方式申请时间长;岗位轮换调动,工会管理人员变动性大;历史工会资料无法快速查询,到时工作管理效率不高,将工会工作管理纳入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并不多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的员工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工会管理模式满足不了员工的工作需求。目前,工会工作管理及时性不够、系统性不强,在帮困救助、活动组织、团队协作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因此,借助互联网与信息化,搭建一套服务员工、满足工会信息化管理需求的软件系统,解决工会管理实际问题,实现创新管理。 1当前工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整体推进,国内工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力促进了工会工作开展。但从整体上看,工会的信息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程度不高,平台较为单一,整合力度不够。工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于网站的开发与维护等方面,大部分网站具有数据库,并使用建站模板,属于动态网站。但数据库的应用范围较为局限,在电子提案系统、会员管理系统、业务申请、工作平台等方面尚未全面应用。其次,网站及数据库的信息更新比较滞后,大多数工会的信息化建设侧重于网站界面的维护,忽视网站内容的更新,且缺乏专业人员维护。第三,多数网站信息量少,功能单一,主要发挥宣传作用,缺乏交互式栏目,难以实现工会与会员之间的实时互动;网站宣传的内容多为工会工作动态,涉及企业事务公开、维权帮扶等方面的内容较少。第四,信息化建设手段较为单一,虽然少部分工会建立了微信公众号,但主要用于发布通知公告和新闻报道,业务申请等方面的应用尚未展开,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2工会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研究 2.1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工会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spring+MVC模式架构设计,平台耦合性低、重用性高、可维护性高;采用Java、XML开发语言技术,具有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式、安全性、平台独立与可移植性、多线程、动态性、易用性等优点。通过开发数据接口,与腾讯通数据对接,实现消息实时提醒;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采用SOAP协议和TCP/IP协议。系统采用公司统一认证,严格按照用户的部门和邮箱名设置用户权限,确保用户信息的正确和安全。 2.2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互助金管理、请假管理、会费管理、慰问管理、婚育状况证明等模块,每个模块都具有流程申请、流程审批、信息查询、报表打印、统计等功能,功能框架。 2.3系统审批流程设计 为标准化工作流程,系统建设前期调研时,对各类申请流程进行统一,并在系统中定制流程,只有在流程正确的情况下申请才能继续进行。以一般员工的疗养假申请为例,首先由各基层工作干事进行员工疗养假申请,流程进行发起,基层工会主席为第一级的审批人员,审批通过后流程流转至二级审批人员处,即人事科社保管理人员审批,审批通过流程流转至三级审批人员处,即工会管理人员办结登记。 2.4工会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开发 2.4.1台账集成管理功能开发,具体信息一点即得 通过建立统一的工会工作管理平台,各基层单位工会工作人员均通过登录系统完成相关台账的录入及申请信息填写、上传相关附件,支持随时调用查看,工会管理人员及相关领导在网上进行信息核对、流程审核,所有人员的任何操作在系统中留痕保存,支持历史操作记录查询,所有信息的获得均在鼠标点击之间。再不需要通过纸质进行申请,审批通过后再由人工进行汇总。 2.4.2流程在线审核功能开发,审核结果一目了然 通过开发流程在线审批功能,申请人员及审批人员在办公室即可完成所有办公事务的申请审批操作,且系统提供逐个审批以及批量审批的功能。批量审批功能有助于审批人员快速完成审批工作,减少重复性工作,且申请审批状态通过页面一目了然,通过或者不通过,流程是否结束,显示直观清楚。 2.4.3经费使用明细功能开发,经费额度一键查询 按照工会会费管理办法第二条及第三条规定,工会会费的60%返还至各基层工会,用于基层单位工会组织各项活动。要求各单位开展文体活动一年不少二次。即60%的会费应最少分二次申请使用,不能一次全部使用完。为更好的对会费使用进行管控,系统开发费用使用明细跟踪功能,实时显示各单位每次活动经费使用情况、活动方案及奖励方案,使经费的使用有据可查,经费使用公开透明,真正做到事务公开化管理。 2.4.4统计分析功能开发,使用情况一看即清 为了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各类工会工作的业务申请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在在工会无纸化管理系统里面开发大量报表,通过报表的自动生成,帮助管理人员汇总统计,大量减少手工工作,减少人力的同时有效提高分析效率,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1]。通过此类功能的开发,使得工会工作管理者能够全方位多维度的了解作业区各单位各项申请、资金使用、慰问等管理的状况。 3系统应用效果 (1)建立了工会管理电子化台账,准确记录工会管理各项工作流程的申请人、申请时间、申请原因、审批人、审批时间、审批意见等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汇编

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规范信息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结合公司实际和发展战略,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特制定此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硬件、软件、耗材、系统、数据和安全等管理工作,指导公司的网络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规范设备和耗材采购配置引进流程,为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健全完善和数据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 第三条公司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项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管理分工及职责 第四条综合部是公司信息化管理常设机构,职责是: (一)负责组织拟定公司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二)承办公司信息化设备的采购、调配与回收; (三)组织信息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技术支持; (四)负责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0A系统)建设、运营、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五)统筹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公司信息化管理的知识

培训; (六)负责公司硬件、网络设备维护维修工作。 第五条各部门的职责是: (一)?保证公司信息化工作任务在本部门的执行; (二)上报本部门年度信息化需求; (三)负责本部门所使用的信息化设施日常维护和保管工作. 第六条公司各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信息化管 理工作。 第七条信息化人员管理: (一)对信息技术管理机构实行定岗、定编、定责,明确各岗位的人员素质要求; (二)建立重要岗位的双人负责制,并加强对单人单岗的监控; (三)建立完善的保密制度,重要岗位应签订保密协议书; (四)建立信息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和考核制度. 第三章信息化系统管理 第八条服务器管理 (一)公司所有信息化系统涉及到的服务器主机应按照国家服务器设备的管理标准,保障服务器主机在合适的环境中运行。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保障本中心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规定,结合信息统计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目的: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化进行,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使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信息化建设。 第三条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中心管理效率低下。 (二)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 (三)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漏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第四条职责: (一)信息统计中心负责中心信息化管理总体规划,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负责中心各科(所)信息化项目总体协调及中心办公自动化网络和系统软硬件的维护工作。 (二)各科(所)负责指定专人担任本专业信息化网络工作,并负责本科(所)日常信息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作要求: (一)各科(所)在开展涉及信息化建设及申报信息化建设项目之前,需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将业务需求、建设规划等报信息统计中心,信息统计中心应按照中心信息化建设规划及相关要求进行审核。 (二)经信息统计中心审核同意后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信息中心提出信息化技术要求及软硬件需求,同意规划整合后报市卫生局信息中心。 (三)各科(所)申报的信息化项目批准后,信息统计中心技术人员全程参与项目的招标、实施、验收。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开发 第六条信息统计中心根据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提出项目建设方案,明确建设目标、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经费保障和进度安排等相关内容,按照规定的流程报批通过后配合相关公司实施。 信息统计中心负责监督开发流程,明确系统设计、安装调试、验收、上线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 第七条信息统计中心需要深入了解各个业务科(所)的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处理规则、用户范围以及手工环境下难以实现的控制功能等较为核心的信息系统需求点。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当按照不同业务的控制要求,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权限管理功能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避免将不相容职责的处理权限授予同一用户。 应当针对不同数据的输入方式,考虑对进入系统数据的检查和校验功能。对于必需的后台操作,应当加强管理,建立规范的流程制度,对操作情况进行监控或者审计。 应当在信息系统中设置操作日志功能,确保操作的可审计性。对异常的或者违背内部控制要求的操作,应当设计系统自动报告并设置跟踪处理机制。 第八条信息统计中心需要组织开发单位或开发人员与各科(所)的日常沟通和协调,督促开发单位或开发人员按照建设方案、计划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编程工作。 第九条统计中心应根据配备的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的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相应的硬件厂家或软件开发商的技术人员入场安装调试。对于关键的软硬件设备,应安排专人负责跟踪、记录整个安装调试过程;在完成软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后,应注意做好有关文档的验收及归档保存工作。 第十条信息系统上线前,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等保定级,没有定级的信息系统不能正式上线。另外,信息统计中心都应当切实做好上线的各项准备工作,应查验设备厂商或软件开发商或开发人员提交的有关运行维护资料,包括技术手册、操作手册等,并负责监督设备厂商或软件开发商提供对相关岗位人员的技术培训。制定科学的上线计划和新旧系统转换方案,考虑应急预案,确保新旧系统顺利切换和平稳衔接。系统上线涉及数据迁移的,还应制定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

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38276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介绍: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即LIMS的概念: LIMS是英文单词Laboratory 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的缩写。它是由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组成,能够完成实验室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LIMS基于计算机局域网,专门针对一个实验室的整体环境而设计,是一个包括了信号采集设备、数据通讯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在内的高效集成系统。 它以实验室为中心,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标物标液、化学试剂、标准方法、图书资料、文件记录、科研管理、项目管理、客户管理等等影响分析数据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组成一个全面、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实现分析数据网上调度、分析数据自动采集、快速分布、信息共享、分析报告无纸化、质量保证体系顺利实施、成本严格控制、人员量化考核、实验室管理水平整体提高等各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是连接实验室、生产车间、质管部门及客户的信息平台,同时引入先进的数理统计技术,如方差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累积和控制图、抽样检验等,协助职能部门发现和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2、与LIMS相关的国际标准 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体现了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成熟的标志。为提高分析数据质量,已将其纳入法制轨道,七十年代提出了质量管理(QC)概念,九十年代,各行业的标准化组织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各种管理标准,质量保证规范和各种技术协议,对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产生了重大影响。 实验室的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如下: 由于计算机在实验室普遍应用,增订了优良的自动化实验室规范(GALP) ,它对实验室的方法、职责、管理和使用计算机处理实验室数据等,都制订了技术细则。美国环保局(EPA)制订了有关健康和环境产品的管理规范。美国材料测试协会ASTM, 官方分析化学协会(AOAC), 美国实验室联合委员会(ACIL), 制订了许多相关的标准和协议。欧共体(EEC)颁布了实验室认证指南, 促使欧共体成员国成为 (EEC) 认证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出示的证书,为欧共体各国认可,打开了商品流通的渠道。国际标准化机构ISO, 制订的ISO-9000系列规范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国内一些企业已通过ISO认证,或正在努力实施。 由于分析仪器的计算机硬软件各不相同,尤其是分析数据缺乏标准,制约了实验室的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这已成为科学仪器厂商和分析化学家的共识。AST M颁布了分析化学技术有关的规范,其中有1998年公布的色谱分析数据交换协议(AI A),协议制订了原始数据文件和结果文件的标准化格式和结构,其目的是1〕有利于各厂商的仪器之间传输数据,2〕为LIMS提供了通信接口,3〕可将数据链接到文档环境和电子表格中,4〕数据存档。还有分析数据交换和信息存储标准(ADISS),这是一种面向分析数据对象的标准,已被分析仪器与数据通信标准委员会,美国质谱协会、

企业信息化运行管理制度

企业信息化运行管理制度 1、为了使企业在管理适应信息社会及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工作及管理效率,必须借助于网络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环境及工具,这就要求企业本身要注重信息化的发展与运作,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籍以创造及巩固企业好的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及硬环境。信息化工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管理工程,必须做好系统测试、运行及维护工作,系统持续改进完善。因此,特制定《鄢陵电业公司信息化运行管理制度》。 2、按企业年度计划,协助相关部门搞好企业信息化运作材料的准备工作,针对不同层次做到由浅入深,为企业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技术支持。 3、搞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与信息部门及组织保持良好的关系,尽力争取经济政策上的支持。 4、系统的软、硬件维护、管理及调配由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归口管理,维护工作做到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工作做到账物一致,调配工作做到按需分配,充分发挥系统软、硬件的效率。 5、办好企业局域网,维护企业局域网的安全运行,同时对与internet 的连接把好安全关(防火墙)。 6、搞好企业内部网的防毒作用,网络用机严禁私接光软驱,私自安装软件,尤其是游戏软件。 7、严禁拆换网络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零部件。

8、把好企业上internet关,各部门确因工作需上网查询、发布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填写申请书,需经局领导或规划发展部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 9、信息中心搞好网络管理工作,企业内部网必须把好用户及密码的关,合理分配IP地址,搞好虚网划分及管理。 10、各部门对硬件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相关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严禁带电拨插计算机及相关设备,不得私拉网线,软件的使用严格按操作指南进行,不得任意删改系统文件及别人的文件。 11、各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实行单位领导负责制,由各单位主管领导负责,并指定人员真心专管,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涉密的计算机要经严格审查,并由经岗位保密培训的人员专门负责,其计算机要设置口令。 12、网络及其他单元系统用机的软件安装及维护必须由信息中心相关管理人员确认以后进行。 13、信息系统的开发由规划发展部主持进行,尽量减少信息化孤岛,开发的平台应结合网络系统实际来定,避免孤立行事,将开发纳入信息化发展正常渠道,对于有难度的开发由信息中心确认后可派专人进行。 14、规划发展部人员应指导、教授业务部门人员有关系统的应用,保证业务部门人员能正确使用系统。 15、信息管理人员搞好自己理论学习工作,平常有时间多看书,多交流,作好学习总结。

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制度.doc

信息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公司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有效地保护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防范风险,保障公司经营管理信息安全。根据《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司信息化系统,是指公司所使用的“集团管理软件”所覆盖的使用单位、使用人、以及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具体有财务管理系统、物资供应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地磅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所有使用信息系统的操作员和系统管理员。 第二章职责描述 第四条公司企管信息部 1、根据国家和行业的发展制定公司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有关规章制度; 2、负责组织实施公司信息化建设; 3、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维护及软件管理; 4、负责对各单位信息系统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公司信息化系统负责人 1、协调公司各种资源,及时处理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种异常

情况及突发事件; 2、负责督促检查本制度的执行; 第六条公司系统管理员 1、负责应用系统及相关数据的正常使用和安全保障; 2、负责解答各所属单位人员的问题咨询,处理日常问题; 第七条各单位系统管理员 1、熟悉掌握系统,能够处理系统应用中的问题; 2、要及时建立问题处理情况汇总表,并定期上报给公司系统管理员,由公司系统管理员汇编成册,定期下发给所有操作人员,以做到最大程度的知识共享; 3、负责本单位新进员工的信息系统技能培训;监督本单位操作人员进行规范操作; 第八条操作员 1、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和系统运行规定进行操作、不越权操作、不做违规业务; 2、保证自己的密码不泄密,定期更换密码; 第三章内部支持体系管理 第九条为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运行,问题的提交与处理必须按照逐级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1、各单位操作人员发现问题填写“日常操作问题记录单”先提交给各自所属单位的系统管理员归集与处理; 2、在各单位系统管理员不能处理的情况下再提交到公司系统管理员处理;

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一、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介绍: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即LIMS的概念: LIMS是英文单词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的缩写。它是由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组成,能够完成实验室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LIMS基于计算机局域网,专门针对一个实验室的整体环境而设计,是一个包括了信号采集设备、数据通讯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在内的高效集成系统。 它以实验室为中心,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标物标液、化学试剂、标准方法、图书资料、文件记录、科研管理、项目管理、客户管理等等影响分析数据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思想,组成一个全面、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实现分析数据网上调度、分析数据自动采集、快速分布、信息共享、分析报告无纸化、质量保证体系顺利实施、成本严格控制、人员量化考核、实验室管理水平整体提高等各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是连接实验室、生产车间、质管部门及客户的信息平台,同时引入先进的数理统计技术,如方差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显著性检验、累积和控制图、抽样检验等,协助职能部门发现和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2、与LIMS相关的国际标准 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体现了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成熟的标志。为提高分析数据质量,已将其纳入法制轨道,七十年代提出了质量管理(QC)概念,九十年代,各行业的标准化组织相继制定和颁布了各种管理标准,质量保证规范和各种技术协议,对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产生了重大影响。 实验室的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如下: 由于计算机在实验室普遍应用,增订了优良的自动化实验室规范(GALP) ,它对实验室的方法、职责、管理和使用计算机处理实验室数据等,都制订了技术细则。美国环保局(EPA)制订了有关健康和环境产品的管理规范。美国材料测试协会ASTM, 官方分析化学协会(AOAC), 美国实验室联合委员会(ACIL), 制订了许多相关的标准和协议。欧共体(EEC)颁布了实验室认证指南, 促使欧共体成员国成为(EEC) 认证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出示的证书,为欧共体各国认可,打开了商品流通的渠道。国际标准化机构ISO, 制订的ISO-9000系列规范成为国际公认的标准,国内一些企业已通过ISO认证,或正在努力实施。 由于分析仪器的计算机硬软件各不相同,尤其是分析数据缺乏标准,制约了实验室的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这已成为科学仪器厂商和分析化学家的共识。ASTM颁布了分析化学技术有关的规范,其中有1998年公布的色谱分析数据交换协议(AIA),协议制订了原始数据文件和结果文件的标准化格式和结构,其目的是1〕有利于各厂商的仪器之间传输数据,2〕为LIMS提供了通信接口,3〕可将数据链接到文档环境和电子表格中,4〕数据存档。还有分析数据交换和信息存储标准(ADISS),这是一种面向分析数据对象的标准,已被分析仪器与数据通信标准委员会,美国质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