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一、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命运

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前景展望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赢得世人瞩目;20世纪末,社会主义又因苏东国家的剧变而使世人困惑。作为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整整88年。毋庸讳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目前仍处于低潮。对于这一现象,众说纷纭。但是,我们环顾全球,用冷静而清醒的目光审视世界大势,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非但不会“终结”,反而会在逆境中逐步复兴。

一、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

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有不少人声称社会主义是20世纪最大的“乌托邦”,而资本主义在与社会主义的较量中取得了“终结”性的胜利。其实,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80多年来上述声音有时细若游丝,有时盖地铺天,但从未间断。而真正代表全人类平等、公正、进步、文明的社会主义像被资本主义巨大顽石压迫下新生的嫩芽,在重压、挫折中不断抗争并不断显现出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历史是客观公正的评判者。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各种学说层出不穷,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更是多如繁星。但是,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严谨科学而又博大精深,也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武装了一代又一代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更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崇高的历史地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严整科学的,是因为其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同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所蕴涵的科学与价值的力量,已为并正为一百多年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社会实践所反复证明。

社会主义事业的暂时受挫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有些是人类实践本身难以避免的曲折,有些则是偏离甚至背叛马克思主义的恶果。我们坚信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可以预言,颠扑不破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依然是新世纪人们开辟正义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依然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再度振兴的理论基础。向往光明和美好的人类进步力量,决不会因暂时的挫折而一瓶不振,更不会停止对人类最高理想的追求与奋斗。他们在马克思主义这座思想灯塔的指引下,正继续艰辛探索、聚合力量,校正航向,前仆后继,昂首前行。

二、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加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使社会主义运动处于空前的低潮,资本主义则处于二战之后的峰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利用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军事诸方面的优势,竭力推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极大地拓展资本主义的发展空间。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主导的高新科技革命也极大地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对于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世界性问题,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四点认识。

第一,在当今世界,以美国领衔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资本所雇佣的人数愈来愈少而产品价格和质量却愈具竞争力,因而产品的市场便愈具全球性。从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产品到牙膏、洗衣粉等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在全球处于垄断地位的大都是那几家国际知名品牌,这就使国际垄断资本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第二,因特网的广泛使用,使国际资本流动速度以几何级数加快。国际资本可以脱离实物经济和生产环节在金融及其大量的金融衍生品领域,仅仅通过小小的鼠标轻轻地一点,在瞬间就能掠夺别国和他人的大量财富,从而实现自己价值的成几何级数的增长。产品市场的全球化和国际金融的高度垄断,使得在全球范围内,与其说必然,不如说已经出现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经济现象:穷国、穷人愈来愈穷,富国、富人愈来愈富。

第三,先进的生产工具历来是积累财富和产生、发展先进的革命思想的决定性的物质力量。生产的变化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从一定意义上讲,石器时代决定原始社会形态,青铜器时代决定奴隶社会形态,铁器时代决定封建社会时代,蒸汽机和电力时代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科技革命即信息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极有可能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新的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大发展的最新生产工具。它的产生和迅猛发展,一方面为新的社会形态积累丰厚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富国、富人愈来愈富,穷国、穷人愈来愈穷这一基本的经济现象的产生和加剧,必然使得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一铁的历史法则表现得愈加充分,必然使得马克思主义这一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先进的思想理论得以极大的创新与发展。第四,因特网作为高新技术革命的标志之一,还会使先进的革命理论的传播变得如同国际金融资本掠夺别国和他人财富一样便捷和迅疾,使全球各地零散的“社会主义复兴的幽灵”长上在全球迅速传播和集聚的翅膀,这无疑有助于推动全球工人阶级的反抗和斗争,并进一步更加紧密地团结和联合起来。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和高新科技革命,对于国际垄断资产阶级而言,无疑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在一段时日内,可以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另一方面,我们在充分估计资本主义生命力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科技革命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不但不可能消解反而会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剧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随着这一矛盾的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垄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西方发达国家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以及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等世界性难题,也将进一步趋向激化。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进一步强化,只会使这些矛盾与难题进一步加剧。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言,“蒸汽机、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恩格斯也指出:“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市场的任何扩大都吸收不了过多的产品,因此生活资料和福利资料的丰富本身成了工商业停滞、失业乃至千百万劳动者贫困的原因,既然如此,这种制度就是可以被消灭的。”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必然造成富国、富人愈来愈富,穷国、穷人愈来愈穷这一状况的加剧,就必然会造就一批又一批对于国际垄断资本来说“比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思想家、理论家、政治家、革命家,并进而发展壮大由先进理论武装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队伍。随着资产阶级掘墓者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本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则是可想而知的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上说,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但不是距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越来越远,而恰恰相反,应是日趋接近。当然,谁也不否认,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其中还可能有较大甚至更大的曲折。

三、21世纪社会主义必将再度蓬勃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高新科技革命,只能为加速另一种全球化的替代创设更多更充足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制度在全球范围内走出低谷并走向高潮,加速资本主义为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历史进程。这是目前社会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复兴的历史依据,是21世纪社会主义必将再度蓬勃发展的历史依据。

在西方世界的诱导下,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纷纷走上了私有化改革道路,但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经济繁荣。此外,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西欧和北欧各国为摆脱经济困境,轮翻调整经济政策,也始终未见大的起色。

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仅顶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一是中国、古巴、越南、朝鲜、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苏东剧变后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马克思主义的重新传播成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在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正在重新集聚。四是亚洲非洲特别是拉美一些国家在饱尝新自由主义的苦果之后,左翼政府纷纷上台执政。

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在曲折中螺旋式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走过80多年的历程,创造过一系列辉煌的业绩,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同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较为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仍处于艰辛的成长过程之中。正是从这个意义说,2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还只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序幕。社会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斗争——失败——再斗争,高潮——低潮——更高潮,这是社会主义全球化实现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替代的必经历程。

虽然实现社会主义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最终替代有一段十分艰辛而又较长远的路要走,但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开始走出低谷,并逐步走向复兴。我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新时期以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生动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就必定产生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就必定取得巨大成就。

新时期29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小康,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国际影响显著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赋予我们国家和民族以强大生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和现代化理想展现出灿烂的前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伟大的历史性成就,来之不易,彪炳史册,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历史经验表明,新道路的开辟不可能一帆风顺,新事业的发展难免会遇到风险和挑战。我们应当看到,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面对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面临新课题新矛盾。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前进中的矛盾,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前进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这就更加需要我们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我国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工作,关键就在于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念,增强信心,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0世纪即将结束。站在世纪之交,瞻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我们以什么为依据呢?我以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世界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新的阶段——全球化阶段。其特征包括: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和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为标志,一个囊括全球的、统一的、规范化的世界市场正在形成;全球资本的流动达到空前的规模和速度,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变动的中心;地区性的经济共同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遍及全球各地,欧洲联盟的建立和欧元即将启动,标志它们迈向全球化的一个新的重大步骤等。总之,世界各国经济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依赖,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国家(即使如墨西哥、泰国这样的中小国家)经济发生动荡,立即会引起本地区甚至世界的经济动荡。这一切迹象表明,资本主义进入到全球化的新阶段。

2.资本主义全球化新阶段的到来,不是偶然的,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主要是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世界科技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信息革命为中心的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潮迭起。信息革命和近半个世纪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全球化进程是与世界科技革命进程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

第二个因素,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及到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主要内容是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改善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这种自我调整,普遍缓解了社会矛盾,重新获得一定的生命力,为实施科技革命创造了一些必要的社会条件,从而使资本主义获得新一轮发展,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

第三个因素,是苏东剧变。与西方资本主义对立的苏东体系瓦解,汇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加速资本主义全球化

的一个重要因素。

3.世界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进入全球化阶段,将给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以深刻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资本主义,在这一阶段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第二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在这一阶段产生了列宁主义;现在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它的第三阶段——全球资本主义阶段,这就呼唤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现代社会主义运动的条件、基础、动力和目标,对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路线、战略和策略,均做出新的解释,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崭新的阶段。

第二点,苏东剧变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深刻影响。

苏东剧变宣告了苏联模式的结束。与苏联模式相应的传统苏联社会主义理论,曾在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长期占着主导地位,它的许多内容和观点,将被修改、扬弃和进一步发展。

与苏东剧变形成鲜明对照,中国经过改革,突破了苏联模式,成功地实现了模式转换,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并提出了相应的一整套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一个苏东剧变,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毫无疑问,这将给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以深刻的影响。

第三点,世界各流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

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列举了十几个不同社会主义流派;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大发展过程中,涌现了更多的社会主义流派;现在可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流派。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它们的社会基础不同,阶级背景不同,斗争目标不同,历史作用不同,但都以不同的形式,或者以相当曲折的形式反映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

的向往,在某种程度上或某些方面反映人民群众谋求解放、争取自身利益斗争的实践经验。

2.对待社会主义流派,要像《共产党宣言》那样,采取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态度,把它们分类,区别对待。第一,区别不同派别;第二,区别每一派别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列宁曾经把空想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之一,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也必然从各流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在这一基础上发展。

二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特点

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将会有什么特点?依据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些轮廓,可能会有以下

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社会主义与本国具体情况结合,实现模式多样化,成为“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20世纪无比丰富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光辉思想已深入人心。科学社会主义的

基本原则和基本目标,如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公正、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人民民主、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一定要坚持,但这些原则和目标实行到什么程度,采取些什么形式和分什么步骤,都将从本国国情出发。“有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将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二个特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20世纪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证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社会主义产品经济是不现实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仍然应起基础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由之路。把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重大发展,这将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得到普遍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区别,但市场经济固有的一些规律是共同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运作的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新

生事物。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如何既保持社会主义特性,又吸收

资本主义的有益经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采取什么样的实现形式,非公有经济将处于什么地位和起什么作用等,这将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课题。

第三个特点,社会主义与蓬勃发展的世界科技革命结合,将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带来一系列新特点。首先,在科技

革命条件下,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迅速。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将是未来社会主

义的突出特征。其次,在科技革命条件下,生态环境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不仅要实现“解放全人类”,协调人与人的关系,而且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未来的社会主义必然是重视生态环境的社会主义。再次,科技革命带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人阶级中体力劳动阶层日益缩小,而在很大程度上从事智力劳动的“白领阶层”日益扩大。这个阶层与原来的“无产阶级”的概念不完全一样,这必将给未来的社会主义产生影响。

第四个特点,社会主义与世界发展的潮流结合,它不仅带有本国特色,而且对外开放,成为对外开放的社会主义。在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在世界发展潮流外。

因此未来的社会主义必然是对外开放,与世界发展潮流是结合在一起的。

三展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形势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苏东剧变,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何时才能走出低谷,走向新的高潮?我认为,主要依赖于三个条件:(1)马克思主义力量的重新调整和组合;(2)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展;(3)现代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发展。

2.苏东剧变之后,世界马克思主义力量开始了重新调整和组合。首先,是理论调整。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依赖着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的丰富的历史经验,以苏东国家的兴衰作为历史的镜子,正在进行一场认真的大辩论、大总结。这个工作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结合,将会使社会主义理论有新的突破,把马克思主义发展

到崭新的阶段。这种适应当代历史条件、在各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高涨

的理论准备。其次,是组织调整。各种马克思主义力量将在这种调整中改造和建立适合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条件的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组织。再次,是战略和策略调整,重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动力、同盟军和斗争目标,即敌友我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在

西方国家的劳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力量要对他们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

成“大左翼”,这是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新高潮的一个重要因素。

理论调整、组织调整、战略调整,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力量的调整和组

合将要经历较长时间,大概到21世纪初我们可以看清楚它的轮廓。

3.苏东剧变之后,中国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大国屹立于东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在发展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正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建立相应的日渐完善的体制。然而中国的改革仍然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仍然处于攻坚的关键时期。这一关卡突破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可以预期,21世纪初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中国将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新高潮的强大的推动力。

4.现代世界科技革命使垄断资本主义变成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加尖锐了,因为生产社会化的规模正从一国水

平扩大为全球水平,走向巅峰。物极必反,应该说,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资

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主义因素正在日益增多,如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节日益完善,面向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普遍

推广,现代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曾把“生产力的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把共产主义一般看做“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现在资本主义加速全球

化这一历史趋势,与当年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产生条件是一致的。

5.站在世纪之交,瞻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我们是乐观的、充满信心的。我们的主要依据,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观条件(马克思主义力量的调整和重新组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和客观条件(现代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发展)的分析。从种种迹象看来,21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有可能逐渐走出低谷。21世纪中叶,以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为主要标志,世界社会主义可能出现新的高潮。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三、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反思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五、当代民主社会主义透析。在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报告分别从6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执政党建设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

一个个新思路、新论断、新举措,引起党内外、国内外高度关注。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透过十七大报告,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扩大民主成为全面小康新目标

十七大报告在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五项新要求之一,成为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勾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等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新的更高的期待。十七大报告紧扣社会脉搏,顺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情况,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之一,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更加丰富、更加完备。

十七大报告还充满激情地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的情景:届时的中国,将成为一个“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从“积极稳妥”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相较此前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提法,这一表述的变化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稳妥,又要不断深化,才能与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的形势相适应。

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如何深化?十七大报告明确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一个方向、一个根本、一个目标,即:——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扩大人民民主提出多项举措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把人民当家作主界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明确提出要“扩大人民民主”。报告还从多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使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3项措施。报告提出,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这一重要举措,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这必将使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更加规范和顺畅。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必将消除选举中的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扩大他们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发言权。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将使人大常委会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代表人民制定法律法规、监督“一府两院”。

“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十七大报告中的这一原则性要求让代表们感到十分兴奋。这意味着,我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将更透明,只要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重大政策,百姓将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发言权。

“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增强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

人民将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十七大报告的这一提法,让人眼睛一亮。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十七大报告引人注目地提出,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进一步凸显了基层民主的重要性,让人们对未来基层民主发展充满了期待。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并要求推进厂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根据十七大报告的要求,政府公权力的范围有望被进一步界定;政府管理越位、缺位、不到位的状况有望进一步改变;不属于政府行政管理范畴的社会生活、社会事务都由群众自治,从而扩大群众自治范围,以更好地发挥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步伐加快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十七大报告就全面落实这一基本方略进行了部署——

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

报告突出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这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对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

“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并用20个字概括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报告作出了未来一个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部署--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引人关注的是,针对我国行政管理领域广泛存在的部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出多门等问题,报告鲜明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这是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的重大举措,为未来政府机构的进一步科学整合与设置、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指明了方向。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突出强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的目标并作出具体部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权力运行上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坚强决心。

为了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报告提出了若干具体措施: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等。报告还要求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同时突出强调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一条主线、五大建设执政党建设总体布局更加明晰

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对应、相配套,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这就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这“一条主线、五大建设”,使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路径更加明晰完整。

报告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强调了“五大建设”的各自重点:思想建设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组织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作风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制度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反腐倡廉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86年,在全国执政58年。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在新时期以来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的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十七大报告的这一导向性论述,发展了此前的相关认识,指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民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积极探索。十七大报告对这些新探索、新尝试、新经验进行提炼、概括,充分加以吸纳,对发展党内民主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等等。

引人关注的是,报告还突出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党员主体地位”这一重大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未来的党内民主、党内生活充满期待。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历程和显著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而继续奋斗的重要思想观点。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在根本上是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系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搞多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搞多久。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党历来是高度重视的。胡锦涛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紧密结合新的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我们党以往奋斗实践的一个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党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庄严承诺。我们党从诞生那天起,自己的一切奋斗就是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延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全面规划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出目标任务,并带领人民为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而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政治发展成就,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人民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政治保障。面向未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然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继续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和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正确把握政治体制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与全面改革的内在关系以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要求和社会基础,为我们正确处理政治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的关系、正确把握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政策指导,对我们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回顾改革开放29年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同整个改革进程相协调,扎实地向前推进的。我们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不断推进,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在不断加强,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胜枚举。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是由政治体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人民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决定的。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既是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进程,而必须同这个总进程相协调、同步伐。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推进。必须清醒看到,无论是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相比,还是同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的新期待新要求相比,我国政治体制都还有不少亟待加强和改进的环节。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对政治体制改革作出的部署,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总结和科学运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让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一以贯之强调和坚持的重要思想观点和重要指导方针。胡锦涛同志强调,我们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盲目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这方面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为警戒。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能够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不是保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关键就是要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是不是得到巩固和提高,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是不是得到保持和发展,人民群众创造自己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积极性是不是得到有效调动和发挥,社会主义民主是不是在有序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是不是在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不是在不断发展。只有正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了以上要求,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持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正确方向,开辟了广阔空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路径,就是大力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要保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善于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并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完善选举制度,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

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调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三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总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四是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基层直接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五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要求。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划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道德标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政治素质。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应当加强民主政治方面的公民意识教育,从法制、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三个环节入手,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一是加强公民的法制教育。公民意识的法制教育,核心是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权利义务机制实现的。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够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二是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一般认为,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是最低道德标准,道德属于法定义务以上行为规范。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通过加强公民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公民政治道德素质,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政治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政治道德目标,更为理性地对待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诉求,做有政治责任感的公民。

三是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以此来引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在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高度重视,顺应了扩大广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客观要求,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基层民主在社会主义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管理层次较多,人民生产生活的重心在基层,基层公共事业的发展和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民主同保证人民合法权益密

切相关,这一切决定了,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是我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一条成功经验。事实证明,发展基层民主,是提高人民群众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的重要平台,是人民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扩大民主意愿的准确把握。必须看到,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虽然已取得很大进步,但与扩大人民民主包括扩大基层民主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全面做好发展基层民主的工作,扎扎实实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并强调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从制度上保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如果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不解决,政府与企业的行政关系和资产关系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就不可能完全确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不可能真正形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加强,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群众文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不增加,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将受到很大制约。政府财税体制不完善,税收调节不健全,转移支付不规范,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就难以完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政治领域各项改革的重要推动因素。如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搞好,不仅直接影响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诸多方面,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能否顺利展开,关系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切实充分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机构改革,政治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特别是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基本要求相比,政府机构和政府职能仍然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一个举措就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实行大部门体制,是指把政府相同或者比较相近的职能加以整合,归入一个部门为主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如“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或者把职能相同或者比较相近的机构归并成一个较大的部门,如能源、交通、农业、信息、社会保障、知识产权等部门都有整合的必要和可能。所谓大部门、小部门,也是相对而言,关键是部门职能配置上实现有机统一,有利于明确责权,有利于协调配合,有利于行政问责。在我国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涉及行政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必须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规范权力运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探索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方面的重要经验和实践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的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对于深化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当前完善权力结构、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的客观需要。这些年来,我们在强化权力监督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在加强权力制约方面,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主要领导的权力仍然得不到有效制约。按照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要求,通过适当分解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使决策职能、执行职能、监督职能由不同部门相对独立行使,努力形成不同性质的权力既相互制约、相互把关,又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做到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从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

第二,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一些进展。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要按照权力制约的特点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强调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在党内决策权方面,通过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扩大在市县进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的试点,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减少地方党委副书记职数等,以更有效地发挥党代会和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在党内监督权方面,通过制定并颁布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健全巡视制度,对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制定并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

度,进一步强化了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权。政府机关把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并以此来部署和开展行政工作。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的,是经过努力可以行得通、办得到的。

第三,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落实。当前,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巩固以往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在党坚持依法执政、扩大党代会和全委会的决策权、强化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权,在发挥人大对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制约监督作用,在规范和公开行政权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二是要健全各部门各系统内部权力的合理配置,严格划分不同权力的使用边界,加强对权力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形成部门内部的权力制约与协调机制。三是要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把不同权力的行使通过法律和规章确定下来,纳入法制化、程序化轨道,保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四是要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以及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五是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六、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充分就业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它主要是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制度组成。

一社会保障制度定义: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为主体,一句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于物质帮助,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生活需要,它的意义并不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施行社会保障,不是为了共同富裕,只是为了安定社会,缓解资本主义矛盾)。

二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其中社会保险是最重要的部分.

三社会保障制度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方面发挥着特有作用

1 它能弥补市场分配存在的不足,维护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对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 它能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为他们创造安心工作的心理环境.

3 只有建立健全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

4 有利于扩大内需→经济发展→就业扩大→收入增加→扩大内需的良性循环.

"低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群众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改革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最近又在"6·25"重要讲话中明确强调,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29年的实践证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概括起来,社会保障制度有以下4个作用。

一是"安全网"的作用。社会保障,民安所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功能就是保障人民群众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收入和基本医疗不受影响,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人民群众有生活来源,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需求,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网"。

二是"平衡器"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减少贫困,适当缩小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其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我国目前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能够增加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

三是"助推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既有利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一定程度上激发我国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又可以避免社会消费的过度膨胀,引导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平衡社会供需的总量,有利于防止经济发展出现波动,实现更好地发展。

四是"稳定器"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为劳动者建立各种风险保障措施,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避免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一系列的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此外,积极鼓励先富的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帮助那些困难群体,也可以融洽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使社会不同阶层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怎样看待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监察执法不严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主要是针对城镇居民的,即使在城镇,也有不少居民依然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的范围之外。到2006年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职工,分别只占到城镇就业人员的66.3%和55.6%。而且,从长远来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将承受来自三个方面的巨大压力。

一是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1%,预计到2020年比重将升至16%,达到2.4亿人。我国养老保险长期实行现收现付制,没有留出积累资金。老龄化提前到来,意味着"未富先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养老负担重、筹集资金难和医疗费用大等诸多挑战。

二是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使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问题更为凸显。近几年,我国就业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全国职工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浙江、广东、江苏等省的比例还要高。然而,长期以来,相当数量的非公有制职工没有享受社会保障。在当前情况下,如何把这些人纳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是我们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是城镇化进程加速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新问题。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已达到57706万人,未来15年城镇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将年均增加1300万人,这些新增城镇人口亟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另外,目前失地农民有4000多万人,每年还有1亿多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已成为产业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而我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是一个重大课题。

如何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007年7月,国务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并将在3年内全面推开,2亿多城镇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将可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实施和推开,意味着我国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向实现城镇居民人人享有医保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是我们党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

应该说,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目前有许多有利条件。经过29年的改革开放,到2006年年底我国经济总量超过了20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近4万亿元,这为我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实事求是地讲,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艰巨任务,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等各方面的作用。

从世界其他国家来看,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政府首先要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模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逐步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发展目标。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目前,我国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偏少,2006年的比重不到13%,低于许多国家。二是科学规划,使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加快的特点,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有计划地把应该纳入而未纳入的人切实纳入进来,真正实现"应保尽保";探索新的制度建设,针对不同群体增加新的保障项目,如建立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三是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鼓励社会捐赠,扩大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不断做大做强全国社保基金。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2006年的上海社保基金案,以及国家审计署查出省级社保基金违规金额70多亿元,都暴露出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提升基金的统筹层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促进基金管理的公开、透明,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企业要切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逐年增加养老金积累,建立健全福利集体协商机制。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要积极行动起来,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家庭和个人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发挥好赡养、自助、互助等功能,推动形成团结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虽然是一种经济行为,与保障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差别,但在减少危险、补偿损失、保障生活、安定社会上与社会保障制度又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商业保险投保水平可高可低,多投保多受益,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因而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此外,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加快出台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慈善法等法律,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医疗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等法规。同时要严格执法,依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范企业用工、清理社会保险关系等方面的监察执法,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八、政治文明的现代构建

所谓政治文明,指的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政治发展程度的标志。所谓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以往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政治。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首先要搞清楚我们有哪些现有的思想、制度资源可供挖掘利用,又有哪些历史的外来的思想、制度资源可供借鉴利用?笔者试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构建和谐社会须不断发展民主政治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随着整个改革发展进程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同一定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可以说,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和经验教训,又要坚持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历史经验证明,那种不顾本国实际情况,盲目照搬他人模式的做法,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性选择。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切实改善党的领导,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原则,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按照执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依法治国。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我们党要加强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从制度和体制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关于民主、自由、平等以及人的解放的实现程度的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在政治方面的集中反映。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型的以人民民主为核心的政治文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结合、辩证统一,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优势。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本质,人民民主的发展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和重要措施,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法制保证。我们要借鉴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不断推动我国的政治建设稳步、健康、和谐发展,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意识、观念,而且是一种以法律为支撑的制度体系。只有通过法律规定人民的民主权利及其实现的程序和方法,才能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侵犯。

没有规则和秩序的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没有法治,人民的民主权利就得不到行使和保障。因此,发展民主必须同健全法治紧密结合,民主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法治是实现民主的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民主精神,必须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进步的理想。一方面,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动;另一方面,它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因此,社会主义法治是包含社会主义民主的法治;社会主义民主是包含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把最广

大的人民利益和意志法律化、制度化,才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经过民主的程序对法律进行制定和修改,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最广大的人民利益和意志。当然,每项法律制度一经出台,就要成为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要具有“权威性”,即:任何超越法律的行为都不容许,任何破坏法律的行为都要受到必要的和应有的制裁。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有法治上的保证。因此,社会主义法治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法治要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特权阶级或阶层服务。对于社会主义的公民来说,民主和法治是保证自己合法权益的手段。毫无疑问,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民主将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法治将进一步完善。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培育和扩大基层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过程。我们只有立足国情,稳步推进,务求实效,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培养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权利意识、法治观念,不断完善各项民主制度,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进一步扩大基层的民主权利。由于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造成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淡薄,这就决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大力培养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意识和政治文明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和各项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使他们在民主政治的实践中进一步建立起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信任感;通过使广大人民群众明确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使他们树立起科学的政治文明观;通过逐步提高公民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民主权利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的政治文明素质。同时,要通过社会教育、大众传播等方式,营造有利于培育公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意识的良好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政治权力是政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共意志的象征.监督的缺失,是政治权力经济化的原因.加强对权力的监督,要完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政治制度文明;要科学构建政治权力运行机制,以权利制约权力,建设政治权力文明;要把对政治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以德制权,建设政治意识文

政治文明应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党在理论上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已有20多年的历史,而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式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则是近几年的事。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搞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遵守这条规律。由此,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已相对滞后。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者相辅相成,但在一定程度上政治文明制约或影响着其它文明的发展进程。首先,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基本的政治方向和必要的政治环境。历史上,凡是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的时代,都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反之,凡是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必定是经济衰退、文化扭曲发展的时代。其次,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相互交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立在一定历史阶段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又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的上层建筑。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三个文明”一起抓,社会现实表明,政治文明建设更是任重道远。

第二,政治文明有利于破除我国传统政治体制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为和谐社会建立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正如民主是我们破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律的法宝一样,政治文明也是我们消融“王者至尊”人治思想的尚方宝剑。和谐是我国古代圣贤倡导的治世理念,也是部分圣君良臣追求的社会目标,但从未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这固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局限性,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传统政治体制固有的种种制度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官本位、家长制、任人为亲、宗族观念和封建迷信。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封建主义思想残余还严重地存在于我们的政治生活之中,正如邓小平同志曾尖锐地指出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只有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才能对传统政治体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彻底铲除官僚主义和官本位思想残余的影响,肃清封建的狭隘民族主义、封建特权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封建人身依附思想、重伦理轻法制思想的影响,才能为体现民主与法制、公正与有序的和谐社会铺就光明大道。

第三,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人民民主。在高度政治文明的社会,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政治昌明、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马克思曾把集权制或等级制作为政治文明的对立物,从传统的集权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化,即政治权力的民主化,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建设政治文明的一大特色。党内民主与政治文明是密不可分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目前情况来说,最重要最紧迫的就是,要进一步弘扬传统的优良党内的民主。党内民主,是推进政治文明的前提和关键。没有执政党内部的民主,根本不可能有社会现实中的政治文明。没有党内民主,奢谈政治文明,无异于缘木求鱼。在中国特殊的政治体制下,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党和政府需要充当“掌舵人”和“护航员”的角色。

第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民主与法制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两大历史任务。只有民主健全、法制完善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法治全面地体现了现代政治文明的理念,因而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为理想、最为优越的政治。人类政治史表明,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没有法治,就不可能有文明的政治。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直接体现了该国政治文明的程度和水平。它集中反映了这个国家政治生活的合理化程度、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合理化程度、权力运作的合理化程度以及政治权威产生的合理化程度。

第五,政治文明是社会利益均衡机制建立的主导型推动力量。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在利益关系变动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体制转型中的社会和谐问题。创设利益均衡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表现为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政治意识、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其中,政治意识与精神文明相交叉;政治制度包含国家制定的制度、法律、政策,以及法律和政策措施及其运行方式,政党等政治团体活动的方式和特点;政治行为指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政治文明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在一种文明祥和的政治状态下各得其所,互爱互信,共存共荣,而这离不开公民的民主和法制意识以及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目标必须在“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实施。其中,政治文明是其保障,而要真正发挥保障的功能,必须加强主流政治文化建设,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强化政治意识文明;必须规范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构建政党行为文明,加强政治行为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化政治制度文明。同时,还必须选择正确的实现路径,张扬宪政主义、培育民主法制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等,都应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中相对于政治蒙昧和政治野蛮而表现出的一种政治进步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的和谐必须首先基于一定的社会正义,依靠民主法治,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把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实现人类社会生活诸要素的融洽互动与协调发展。而这些都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学者们展开了初步的探讨。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应该说胡锦涛所概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但在具体理解和把握上,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达到和谐境界,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发展变化的,所以不同时期对和谐社会就有不同的理解,应当用动态的历史的观点来理解和谐社会。

(二)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三)社会的和谐不是消灭矛盾与冲突,而是通过制度化手段将冲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彭庆军认为,所谓和谐社会,是指基于一定的社会正义与共识,能通过有效的制度化途径化解社会冲突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从而达到平等与效率相对平衡的良性社会发展状态。

( 四) 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是指社会处于一种协调、有序、均衡的状态之下。王惠岩教授特别强调,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中“充满活力”是核心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则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政治、法律和道德保障;而“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是这一目标实现后的状态,和谐社会是人们按一定的规则形成的“充满活力”的社会。

二、政治文明的内涵

目前理论界和学术界关于政治文明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但无一例外都认为政治文明表现的是人类政治进步的实现程度,是政治生活的一种进步状态。

(一)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状态。虞崇胜指出:政治文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和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是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政治文明的三维结构中,每一个部分都有体现其内在精神的可称之为灵魂的因素。具体而言,政治意识文明之魂是“有容”,政治制度文明之魂是“有衡”,政治行为文明之魂是“有序”。

(二)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范畴。政治文明表现为建立在一定生产关系上的政治制度、政治运行机制及人们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政治文明的基础。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政治文明主要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法治化的程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文化的状态。也有人认为政治文明是人类在一定经济基础尚未建立公共秩序、推动社会进步而形成的用于调节公共权力与私人利益关系的价值规范、组织体系和制度安排的有机综合。(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型政治文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最新发展阶段。有学者强调我们现在建设的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民主政治方面的发展水平,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变化和进步状态。它表现为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达到政府廉洁高效、社会稳定有序、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三、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成果很少。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对这一观点的论述,学者是在狭义的和谐社会,即当前阶段的社会和谐前提下进行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很显然,建设和谐社会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小康社会的两大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即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布局在物质与精神基础上的进一步明确化,其根本目标是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胜利实现。(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是对这一总目标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通过和谐社会建设,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秩序、社会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保证社会处于既有活力又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为其他文明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二)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共同的价值内涵——和而不同。虞崇胜认为在政治文明体系中,有一种可以称之

为精髓的东西,这就是和而不同。所谓“和而不同”,意思是说首先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而就政治文明本身的内在构成——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来看,无论是其不同部分的关系抑或是各个部分的内在要求来看,都内涵了和谐精神和“和而不同”的意蕴。“和”是政治文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前提,是政治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来自于它的宽容性。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和而不同”。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抓住了“和而不同”,就是抓住了政治文明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髓。

(三)政治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有着共同的价值使命——人的全面发展。“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即以人为本。而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指向。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政治文明建设是推进政治生活进步的系统工程。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千条万绪,但归根到底无非是人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因为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起源是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开始的,政治存在的理由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前提,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归宿。

(四)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有学者认为社会和谐是政治文明的社会基础。因为:(1)和谐社会首先基于一定的社会正义,而现代社会正义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平等的自由优先原则,而平等地保障公民的各项平等自由权利,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应有之义;(2)和谐社会的形成基于多元主义的共识,而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共识的达成与共同利益的促进必须借助于民主,而民主政治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所在;(3)和谐社会的形成基于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制度化解决途径,法治则是最好的手段,而法治是政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政治文明本质的根本体现。另有学者指出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前提:营造了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服务和高效顺畅的社会运行机制,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五)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学者一致认为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但在具体论述角度上有些差异。彭庆军认为政治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的保障,是因为(1)政治文明有助于调控社会内部冲突,政治文明是调控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必然产物,和谐社会的形成依赖于政治文明的进步。(2)政治文明有助于缓解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和谐社会的形成不仅是指社会内部的和谐,也包括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刘应君、杨美新则从社会结构理论的独特视角出发,认为政治文明在社会发展的内涵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在社会发展的机理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结构,在社会发展的目标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条件,政治文明在社会发展的功能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整合机制。有学者则认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导引政治方向、提供政治动力、营造政治生态与制度环境。(六)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有学者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英国19世纪下半期政治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中国的历史发展,指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社会和谐有序都需要政治文明为其提供政治前提和政治保障。政治文明同时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首先是这个社会具有较高发展程度的政治文明,具体表现为政治意识的宽容、包容,政治制度的规范、衡平,政治行为的协调、有序,政治局面的稳定、和谐。同样在社会主义中国,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追求的重要目标。

(七)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构成要件。和谐社会表征着社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 而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的构成要件, 它以其独特的作用显示出其对于和谐社会的极端重要性。政治文明是和谐社会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政治文明就谈上社会的整体和谐,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政治文明建设。首先,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由经济决定, 政治文明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之上; 然而政治必然反作用于经济, 政治文明对物质文明具有重大影响。其次, 政治对文化具有重要的制约性。最后, 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介。

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是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现状,说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在政治意识文明建设中,基本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法治型政治文化正在取代人治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正在逐步取代服从型政治文化;宽容型政治文化正在取代斗争型政治文化。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形成了新与旧、现代与传统、本国的与外国的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冲突。在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法律制度已经基本形成;政治权力结构从一元向多元过渡、从高度集权向合理的分权过渡;间接民主制与直接民主制并存,以间接民主制为主。但也存在问题: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与渐进性、长期性存在矛盾;民主制度的本质与形式存在矛盾;政治权力运行双轨制所产生的矛盾。在政治行为文明在建设中,公民政治参与及其基本模式正在发生替代性的变化:从以阶级斗争为核心内容的政治参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符合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的政治参与转换;从以政治动员为主要方式的政治参与向以公民自主参与为主要方式的政治参与转换;从情绪型政治参与向注重参与功效的理智型政治参与转换。但也存在政治参与发展不平衡、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政治参与方式的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

五、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建设

(一)特殊的历史背景,新的时代特征,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有学者在总结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今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展开的,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有着新时代的特征,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特殊要求。第一,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为社会成员提供人人平等的体制基础。第二,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为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提供合理的体制保障。第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为社会提供充足的法制资源。第四,建设政治文明必须不断改革和调整体制与政策。另有学者指出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并不是追求同而无异的政治和社会模式,而是追求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形态。和而不同,和而以进,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这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最高境界。

(二)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政治文明从来都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逐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一种状态。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建设,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要建设的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次,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必须立足国情,坚持三大支点,放眼全球,大胆借鉴吸收。有学者认为任何政治文明都受特定民族和国家政治环境、历史传统、民族特征的深刻影响,因而各个

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寻找自己的模式、途径和道路。所以,一方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三大支点。另一方面在保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根本性质与方向的前提下,必须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政治文明成果,包括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中合乎现时代要求的优秀成果和西方政治文明中合乎中华民族特性的优秀内容。

(三)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有学者认为我国长期实行的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为标志的经济非均衡性发展,是积贫积弱的中国经济实现腾飞的必然选择,其历史功绩不容置疑。但这种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社会的“三大差别”,成为我国新时期社会结构过渡分化和公民权力失衡的重要诱因,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严重阻碍。以等级化的国家权力为手段,在非均衡的社会中保持政治上的相对均衡,是传统国家实现政治稳定的惯用方式,梯度发展的中国必须依靠这种秩序的政治均衡手段,消解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一系列不良政治后果,秩序型的政治均衡保证经济梯度发展中国家的整合,国家自身也应在这种发展中逐渐转型,即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逐渐从“命令——服从”到“服务——合作”转变,由此达成的政治均衡逐渐由单纯的秩序型向合作型均衡的方向发展,从而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

(四)和谐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具体途径。有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就是在追求民主和法治的过程中逐步前进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和法治,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其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增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其二,要统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普遍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以公平促平安、促和谐、促稳定。其三,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和纠纷。其四,要加强法律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其五,要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广泛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加强社会管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的治安防控能力,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当然在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总结目前国内对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问题的研究,侧重于分析政治文明建设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影响,却较少涉及和谐社会构建对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影响。在分析政治文明建设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影响时,也一般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现状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及原因没有深入分析,在以后的研究探讨中还需要努力结合我国国情全面而深刻地分析。

九、企业改革与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成,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

产权与企业制度

企业是在一定的财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的行为倾向与企业产权结构之间有着某种对应关系,企业在市场上所进行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实质上也是产权的交易。因此了解企业制度,必须从产权这一概念入手。

1、产权

所谓产权,是财产权利的简称,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

产权的基本内涵包含了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等,是涵盖一组权利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产权的总和相当于所有权的概念。但是,产权和所有权并不是对等的关系。在所有权的内在权能发生分离的情况下,所有权就只是产权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产权代表着与产权客体处置有关的一组财产权利。在这组财产权利中,所有权处于核心地位,其他一切财产权利都是从所有权中派生出来的。

2、产权的经济功能

(1)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产权具有排他性,产权所有者的权益受法律的保护,他人不得侵犯。产权的这种功能是维护社会的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法权支柱和基础。

(2)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产权具有可让渡性和可分性。任何一项交易活动实质上就是不同产权之间的交易,明确界定的产权可以提供一种对经济行为的规范或约束。

(3)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产权强调的是规则或行为规范,它规定了财产的存在及其使用过程中不同权利主体的行为权利界限和约束关系。产权关系的复杂化和明晰化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顺利运行的法权基础。

(4)有助于解决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经济当事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他诸方利益造成的损失或提供的便利不

能用价格来准确衡量,也难以通过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或支付。对一些外部性问题,通过明晰产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当事人有可能找到各自利益损失最小化的合约安排。

3、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是以产权制度为基础的,三者分别构成企业制度的不同层次。企业制度是一个动态的范畴,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演进的。

从企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制度有以下三种:

(1)业主制。这一企业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即通常所说的独资企业。在业主制企业中,出资人既是财产的唯一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企业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并独自获得全部经营收益。这种企业形式一般规模小,经营灵活。正是这些优点,使得业主制这一古老的企业制度一直延续至今。但业主制也有其缺陷,如资本来源有限,企业发展受限制;企业主要对企业的全部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经营风险大;企业的存在与解散完全取决于企业主,企业存续期限短等。因此业主制难以适应社会化商品经济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2)合伙制。这是一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制度。合伙企业的资本由合伙人共同筹集,扩大了资金来源;合伙人共同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合伙人共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决策能力。但是合伙人在经营决策上也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合伙人之间可能出现偷懒的道德风险。所以合伙制企业一般都局限于较小的合伙范围,以小规模企业居多。

(3)公司制。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的特点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广泛,使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出资人对公司只负有限责任,投资风险相对降低;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保证了企业决策的独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从企业制度演变的过程看,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企业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六个字。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并重申了对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十六字”的总体要求。

1、产权清晰

所谓“产权清晰”,主要有两层含义:

(1)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代表国家对某些国有资产行使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等权利。

(2)国有资产的边界要“清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摸清家底”。首先要搞清实物形态国有资产的边界,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其次要搞清国有资产的价值和权利边界,包括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价值量,国有资产的权利形态(股权或债权,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的分布等),总资产减去债务后净资产数量等。

2、权责明确

“权责明确”是指合理区分和确定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不同的。

权利。所有者按其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破产时则对企业债务承担相应的有限责任。企业在其存续期间,对由各个投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法人财产拥有占有、使用、处置和收益的权利,并以企业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经营者受所有者的委托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拥有经营企业资产及其他生产要素并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劳动者按照与企业的合约拥有就业和获取相应收益的权利。

责任。与上述权利相对应的是责任。严格意义上说,责任也包含了通常所说的承担风险的内容。要做到“权责明确”,除了明确界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外,还必须使权利和责任相对应或相平衡。此外,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应当建立起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这是因为他们之间是不同的利益主体,既有共同利益的一面,也有不同乃至冲突的一面。相互制衡就要求明确彼此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要求相互监督。

3、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的基本含义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宏观和行业管理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分开。

(1)政企分开要求政府将原来与政府职能合一的企业经营职能分开后还给企业,改革以来进行的“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等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2)政企分开还要求企业将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分离后交还给政府和社会,如住房、医疗、养老、社区服务等。应注意的是,政府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对其拥有股份的企业行使所有者职能是理所当然的,不能因为强调“政企分开”而改变这一点。当然,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政府如何才能正确地行使而不是滥用其拥有的所有权。

4、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一个含义宽泛的概念。从较宽的意义上说,它包括了企业组织合理化的含义;从较窄的意义上说,“管理科学”要求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研究开发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化。管理致力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其核心是激励、约束机制。要使“管理科学”,当然要学习、创造,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包括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是否科学,虽然可以从企业所采取的具体管理方式的“先进性”上来判断,但最终还要从管理的经济效率上,即管理成本和管理收益的比较上做出评判。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在较为具体的层面,现代企业制度大体可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资产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2、企业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

4、企业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5、企业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

现代企业制度与以往企业制度的区别

现代企业制度与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不同,与改革以来形成的过渡性企业制度也不同。这种不同绝不是形式上的、次要方面的,而是实质性的、主要方面的,表现在:

1.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家依其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支配其法人财产,从而改变以往政企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则全面依赖于政府的状况;

2.企业内部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党组织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监督保证作用,从而改变以往企业领导体制上权利不明、责任不清、要么“一元化”领导,缺少监督制约,要么相互扯皮摩擦、内耗过大的状况;

3.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责,有明确的盈利目标,改变以往企业办社会,职工全面依赖企业,企业对职工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

4.企业按照市场竞争的要求,形成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改变以往作为政府行政体系附属物,大而全,小而全,内部管理落后的状况;

5.企业各种生产要素有足够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与外部的资本市场、经营者市场、劳动力市场及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相配合,通过资产的收购、兼并、联合、破产,通过经营者的选择和再选择,通过劳动者的合理流动,使企业结构得以优化,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改变以往生产要素条块分割、封闭呆滞,优不胜、劣不汰,行政性重复建设严重的状况。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途径

1、改革企业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1)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处理好国家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关系。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应该是国家是国有企业财产所有权的唯一主体,拥有对企业财产的最终支配权,但政府和监督机构不得直接经营或支配企业的法人财产。企业拥有独立行使的法人财产权,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2)建立经营者的所有权制约机制。两权分离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利益仍要在企业经营者那里得到实现。为此必须建立一套能保证国有资产在真正具有经营才能的人手上经营、能明晰企业应负的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责任、能对经营者“用脚投票”等所有权相制约的机制。

(3)明确产权关系上的自负盈亏责任。目前国有企业的自负盈亏主要限于收入分配上,而在产权关系上仍有许多亏损企业把债务包袱推给国家或者拖欠其他企业的债务,国家实际上为企业承担着无限责任。产权制度改革是要在产权关系上明确企业承担的债务责任和破产责任。当企业破产时,国家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4)在明晰企业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产权市场。国有企业进人产权市场可以使一定量的国有资产吸收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产的产权功能,提高其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同时又能使国有企业经营受到更多国有产权的制约,以保证国有资产营运效益的提高。

此外,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产权市场实现产权转让和流动,推动国有资产存量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流向国民经济需要重点发展的部门,实现国有资产存量的优化配置。

2、改革企业组织制度

(1)要改革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体制,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可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可以依据法律制定各种必要的规章制度,培育和促进市场体系的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规则和社会秩序。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可以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和运用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和协调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政府不能再用行政管理的方法使国有企业运行行政化,否则国有企业组织制度的改革将流于形式。

(2)国有企业组织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公司制企业,为此,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即建立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内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处理好党委会、职代会和工会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关系;建立由国务院向大型国有企业派驻稽查特派员制度,地方政府向所属大中型企业派财务总监制度。再次,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即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改变国有资产过度分散的状况,集中力量发展和加强国家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扩大企业组织规模。

3、加强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1)要更新企业经营管理上旧的思想观念,确立以市场为中心和依托的现代化管理观念。

(2)要实现管理组织现代化建立市场适应性能力强的组织命令系统,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

(3)要建立高水平的科研开发机构和高效率的决策机构,加强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和实施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

(4)要广泛采用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用于决策与预测的、用于生产组织和计划的、用于技术和设计的现代管理方法,以及采取包括电子计算机在内的各种先进管理手段。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除就企业制度本身这三方面进行改革外,还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进行金融、财政、税收、投资、计划等方面的改革为企业进人市场自主经营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大力培育市场体系、建立市场中介组织和加强市场经济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市场条件;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福利分配社会化、市场化步伐等。

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保障

企业失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成功的原因则差不多。永煤集团的成功,正是由于它做了一个优秀企业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进行了比较规范的企业改制,在改制中引进了多元投资者;较好地实施了以煤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在技术创新、内部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等等。把这些因素归结为一点就是,永煤集团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可以说,这是成功的国有企业带有普遍性的特点: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决定了企业的成功。那么,一个企业怎样才能永远保持成功呢?

如果企业的竞争力仅仅维系在一个领导者身上,这种发展是难以持久的。一个优秀企业要实现永续发展,就要使企业管理者的岗位上永远屹立着优秀的管理者,这就要靠制度。从企业来讲,这个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它的核心是资产结构,或者叫产权结构。解决了制度问题,创新精神、经营管理变革等就会随之而来;有了好的制度,企业

管理者的岗位上就可以永远屹立着优秀的管理者。

要使企业真正建立起以产权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既需要改善企业内部环境,也需要改善企业外部环境。

第一,应在企业中形成一个合理的制度,营造一个使企业管理者能够与时俱进、因事而变的内部环境。

第二,应为企业创造一个靠市场机制选择管理者的外部环境。

十、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仅应当是全面的,而且应当是自由的。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教育学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贡献是他们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

这里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以下两个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

(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因此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克服由于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智力和体力的分离,避免“某种智力上和身体上的畸形化”,摆脱那种“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一切自由活动”的劳动状况。所以,“片面发展”首先是劳动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和对立,而“全面发展”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显然,在现代社会,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但这个过程的完成,则有待于社会生产更高度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更高水平的完善。

(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迫使个人奴隶般服从分工的状况已经消失,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也已不再存在的情况下,社会成员能够自由和全面地发挥他所拥有的各方面的才能。这种人通晓整个生产系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或个人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这样生动地描述过共产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憧憬虽然是指向共产主义阶段的,但是马克思同时坚定地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所以,不同历史阶段应当理解为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逐步实现的过程。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20世纪末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仅在理论建设上有重要的贡献,而且对于所有有关人的分析的思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对全面发展的人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所有论述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都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其他社会历史条件的客观分析基础之上的。所以,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就不能不看到这一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生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机器大工业时代到来,生产的知识含量和生产岗位的流动性增加,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和客观的需求,才具有一定的可能性。而只有当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消灭一切分工的基础,个人和整个人类的真正的全面发展才会彻底实现。当然,马克思也指出,机器大工业在资本主义社会也会导致工人阶级的片面发展,所以仅仅凭借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解决全面发展的所有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彻底性的主要表现是揭示出了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这就是说,仅仅依靠精神的力量去解除精神上的束缚是徒劳的。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物质基础的变革,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关系之中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不仅表现在生产关系决定了谁掌握着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条件使哪一部分人得到发展上,也表现在生产关系还决定了使有条件得到发展的人朝什么方向发展上。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自己的统治地位把生产力发展所创造的一切条件据为己有,总是将从事社会管理、科学文化和精神生活的权利以及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据为己有,从而占有优先发展自己的特殊权利。所以,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谈到了机器大工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可能性,要求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为工人子女提供较为全面的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又清楚地洞察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与意识形态联系紧密的德育和美育等价值观教育方面,对资产阶级的学校教育不抱任何幻想。正如真正的全面发展要求生产力上的根本变革一样,人的全面发展同样需要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

(三)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的全面发展是整个人类全面发展的总趋势和总目标,也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在社会生产发展允许的条件下,教育只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