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教学案例

西双版纳教学案例
西双版纳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西双版纳》(一课时)

太原62中王致梅

2010.11.27

《西双版纳》教学案例(第一课时)

【背景】2010年5月,我校组织“青年教师岗位成才”教学大赛。要求初中学习清徐二中模式,教材版本为晋教版,学生是平行班学生。

【设计理念】《初中地理新课标》指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改变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构建基于现代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因此,本课的设计着重目标的落实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并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用于课上展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并对其做简要评价;

从气候、地形、植被几方面说明西双版纳被称为“绿宝石”。

过程与方法:运用网络搜集西双版纳的各种动植物图片资料,说明西双版纳动植物资源丰富。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

重点: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难点: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西双版纳

——晶莹透亮的“绿宝石”(绿色)

【课后反思】

优点:1.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校教改的要求,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整合了网络课程资源,环节完整;

2.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对积极发言的小组给予加分奖励,注重了学习过程的评价;

3.在学生展示风雨花的时候,适时的进行了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像风雨花一样勇敢面对,坚守信念;

4.引导学生学会读图,交给其学习方法;

不足:1.教学设计当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体现;

2.学生活动的很积极,但教师控制的不是很好。比如,有的小组展示了很多资料,而有的一个都没有,教师应该鼓励他们都参与进来,关注学生差异;再如,由于学生找的资料很多,活动时间超出预设范围,此时教师应及时收回,把其余资料通过课后张贴等方式展示;

3.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没有充分的解答。如学生提出:“为什么西双版纳动物都是同类中体型较小的?”

4.原本设计的是展示动植物资源之后,学生组内互相检查知识点,然后小组之间互相提问,以巩固。但由于时间没有控制好,这一环节没有实现,没能更好的落实目标。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概况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概况 版纳风情 一、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基本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的北部,云南省的南端。西双版纳有996公里的国境线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具有面临南亚的区位口岸优势。现有磨憨、景洪两个国家级口岩和打洛省级口岸。又有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打开南门、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澜沧江-湄公河被美誉为"东方多瑙河",是条经济贸易的黄金水道,地理优势、自然优势得天独厚。 西双版纳是世界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境内保持完好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举世闻名。是中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区。境内植物密度大,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63.2%,其中药用植物1724种,珍稀、濒临灭绝的植物有50种,橡胶园150万亩,陆栖脊椎动物539种,鸟类429种,鱼类100种,素有“植物王国”与“动物王国”之称。 西双版纳全州面积19125平方公里,世居傣族、哈尼族、汉族、布朗族、彝族、基诺族、瑶族等13个少数民族,西双版纳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神奇的热带雨林、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艳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和丰富奇异的餐饮,使之成为世界上少数具有神奇色彩的地区之一。州内奇异的热带雨林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现有景点140多个,是重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富有吸引力,这就决定了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可发展成为一大骨干经济产业。旅游业是一种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决定旅游事业能否发展的首要条件是旅游资源,这是发展旅游资源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旅游资源,即自然风光,是大自然的杰作,一类是人文资源,即人类劳动与智慧的结晶。西双版纳具有这种资源系统,它以绮丽的热带、亚热带风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野生动物,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特色。 二、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特点 1、自然资源基本概况 西双版纳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距昆明740公里。景区包括景洪县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13平方公里。西双版纳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地区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各个方面别具特色,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中国的西南边疆。 2、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构成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在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之间。土地面积为19124.5平方公里。西双版纳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种类较多的地区。至2002年总人口数达到86.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74.86%,人口密度为37.6人/km 。 3、历史沿革 “西双版纳”一词系傣语,意为“十二个田赋单位”。“西双版纳” 这个名称始于明朝穆宗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1950年2月17日全境解放,普洱专员公署分别在车里、佛海、南峤、镇越四个县成立了人民政府。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辖区除四个县外,还将整董乡、普文、象明、

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

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 发布时间:2010-11-22 作者:万达规划院吕彬锋王光宇 一、区域位置 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景洪市西北部,距市中心约3公里。景洪市是西双版纳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州域中心城市;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最便捷的水、陆、空联系枢纽,是我国云南省到东南亚、南亚旅游和货运的集散地,并有发展为信息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光明前景。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城市外围地带,与市中心的距离适中,生态环境良好,交通区位和生态环境优势十分明显,具有强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二、项目概况 西双版纳项目总占地约6平方公里,由大连万达集团、中国泛海集团、联想集团、大连一方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用友集团六家企业联合投资,是西南地区投资额最大的旅游项 目。 西双版纳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启动不仅可带动景洪市的城市发展,同时也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昆曼国际大通道旅游线等跨区域、跨国界的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区域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度假区将以其高定位、高品质、精品化的发展理念脱颖而出,成为地区旅游度假设施中的排头兵,势必将成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上的璀璨明珠。 三、项目功能分区与规划结构 度假区建设有主题公园、雨林高尔夫球场、高端度假酒店区、“版纳秀”剧院、商业中心、三甲医院、旅游新城七个主要功能区。度假区形成了“一核、两翼”的空间格局。 “一核”:即旅游接待区。结合高档酒店的建筑景观与26万平方米的中央人工湖,成为整个度假区最为精华的核心地段,形成高档次、高品位的公共活动区,从而使东南侧的万达广场成为景洪市新的城市级商业核心。旅游接待区以四星、五星、六星级高档酒店为主,商业中心结合风情酒吧、特色美食、旅游产品、高档日用品等销售,成为特色鲜明的景洪市 次级商业中心。 “两翼”:即南北两翼。规划将度假区大致分为东西两个功能区,东片区为旅游新城,以居住生活和配套功能为主,西片区以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和商业服务为主。 四、各功能区介绍

7.2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__西双版纳 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西双版纳的位置; 2、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二)教学难点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四、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哪一个省的民族最多?(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出名?(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区?(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照片,引导学生边观赏边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为什么每年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观光旅游?(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 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SWOT分析 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有许多特有种群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对象的有亚洲象、懒猴、长臂猿、云豹、野牛、赤颈鹤、犀牛等10种,二、三级保护动物30多种,未列入保护的上万种。所拥有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淡水鱼种类分别是全国已知种类的13.6%、15.6%、34.3%、18.9%和11.8%。西双版纳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大,其中以热带雨林为主。境内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7,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种。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2.立体的气候资源 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既不受寒潮直接威胁,也不受台风袭击。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湿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1℃,最冷的1月的平均气温是16℃。降水丰富,在1200—2400mm之间,雨量多在5—10月,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所以,反季节旅游资源占据极大优势,故西双版纳成为了很多人冬天避寒的圣地。 3.独特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民族文化艺术、节日、宗教活动色彩斑斓。傣族主要的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此外。傣族和其它民族的婚姻、生活等习俗,傣族的艺术壁画、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等,都独具特色,很有魅力。另外,西双版纳还居住着14种少数民族。比如,西双版纳独有的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其独具风格的民族风俗也十分绚丽。 4.当地的佛教文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村中几乎有寨必有缅寺,佛教文化已经很好地融合到傣族文化当中,以景洪市为中心的西双版纳州的建筑风格都深刻体现着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巧妙融合。2007年中国最大的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在西双版纳景洪曼弄枫落成。这为弘扬传统傣族文化。增加西双版纳新亮点发挥了新的品牌效应——“佛在西双版纳,福在西双版纳”。 5.普洱茶文化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最大生产地区,著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而且中国茶城坐落于普洱市,加之傣族传统的贝叶文化和古老的普洱茶文化,所以,茶马古道和澜沧江使得西双版纳与普洱市、临沧市的地域文化秉承相连,为三个地区能形成建立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旅游地区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区位优势 西双版纳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的优势距离、澜沧江——湄公河的丰富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 状s w o t分析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SWOT分析 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西双版纳有许多特有种群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对象的有亚洲象、懒猴、长臂猿、云豹、野牛、赤颈鹤、犀牛等10种,二、三级保护动物30多种,未列入保护的上万种。所拥有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淡水鱼种类分别是全国已知种类的%、%、%、%和%。西双版纳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大,其中以热带雨林为主。境内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7,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种。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 2.立体的气候资源 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既不受寒潮直接威胁,也不受台风袭击。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湿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1℃,最冷的1月的平均气温是16℃。降水丰富,在1200—2400mm之间,雨量多在5—10月,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所以,反季节旅游资源占据极大优势,故西双版纳成为了很多人冬天避寒的圣地。 3.独特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民族文化艺术、节日、宗教活动色彩斑斓。傣族主要的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和关门节。此外。傣族和其它民族的婚姻、生活等习俗,傣族的艺术壁画、神话传说、音乐、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等,都独具特色,很有魅力。另外,西双版纳还居住着14种少数民族。比如,西双版纳独有的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哈尼族、布朗族等),其独具风格的民族风俗也十分绚丽。4.当地的佛教文化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村中几乎有寨必有缅寺,佛教文化已经很好地融合到傣族文化当中,以景洪市为中心的西双版纳州的建筑风格都深刻体现着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的巧妙融合。2007年中国最大的南传上部座佛教寺院在西双版纳景洪曼弄枫落成。这为弘扬传统傣族文化。增加西双版纳新亮点发挥了新的品牌效应——“佛在西双版纳,福在西双版纳”。 5.普洱茶文化 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最大生产地区,着名的普洱茶六大茶山均在西双版纳境内,而且中国茶城坐落于普洱市,加之傣族传统的贝叶文化和古老的普洱茶文化,所以,茶马古道和澜沧江使得西双版纳与普洱市、临沧市的地域文化秉承相连,为三个地区能形成建立西双版纳——普洱——临沧旅游地区的旅游产业价值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6.区位优势

西双版纳旅游业的思考

终于,1997年因为工作关系,我来到了西双版纳,一待就差不多是五年,现在我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很想就西双版纳的旅游谈谈自己的看法。 西双版纳以其独特的热带原始森林风光,浓郁的民族气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来此参观。人说西双版纳是一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我想“美丽”是种普遍性,苏杭美丽,西沙群岛美丽,而“神奇”却是西双版纳所独有的,所以我认为西双版纳的旅游工作的重点应突出这“神奇”二字。 西双版纳什么东西神奇呢?? 一是热带原始森林,它是我国唯一的一块、也是世界上最北的热带原始森林。在地球的同纬度上,其他地区基本上都是沙漠,而偏在这块土地上生长着一片茂密的热带原始森林,你说它能不神奇么?? 所以西双版纳建了不少以原始森林为主题的公园。但最成功的还是原始森林公园。为什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它成功地处理好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点它突出表现在建筑方面,经典之处就是“爱伲”山寨。2、它有丰富的民族活动及表演,这一点在后面会提到。3、就是那一条热带雨林的小道了,这条小道修得十分有特色,使人真的置身于原始森林之中了。 其次就是野象谷了,别的不说,单它的名字就吸引了不少人,我觉得它最有特色就是那一排树上旅馆,但似乎去住的人不太多。1999年冬,我母亲来的时候,我们去住了一晚,但是除了我们就没有别人了。 再数过来就是勐腊的望天树,但可惜因为交通问题,一直未能成为热点。 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资源丰富,但以原始森林为主题的公园不宜过多,因为原始森林不同崇山峻岭,它看的是森林,钻进去就很难见特色了。野象谷以观野象为宣传点,森林公园以民族风情为宣传点,望天树以高达几米的望天树为宣传点,这就与一般的原始森林区开来。西双版纳面积广,交通相对落后,景点分散,游客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逛那么多的原始森林公园。 二、以傣族为代表的奇特的民族风情。云南有25个民族,其中最吸引人的恐怕就是傣族了,为什么?因为他们那优美的舞蹈,因为他们那彰显身材的服装,因为他们那别致的竹楼,因为他们那动人的歌声,因为他们那奇异民俗风情。 所以,这里的民族风情也成了旅游的一大热点,但是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还远远未能挖掘出来,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当属“傣族园”的“傣家乐”项目,但这个项目也仅仅是让游客参加了傣家的一般生活及形式上的文艺表演,内涵不大。没有真正地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民族风情方面,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及建议。 1、首先就提高各民族的整体素质。让各民族在审美、卫生、文化生活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参与旅游服务业的,可以分批派他们去各大宾馆、酒店去学习,参观及培训客房及餐饮技能。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多民族和睦共处。傣、汉、哈尼、彝、拉祜、布朗、基诺、瑶、苗、回、佤、壮、景颇等13个世居民族,世世代代劳作耕耘,生活不断向前延伸。他们依托勤劳、智慧,在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中,拓展了色调斑斓的生活空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直到今天还保留着极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为美丽的西双版纳勾勒了七彩绚丽的图景。 西双版纳各民族节日是这个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它蕴涵了各民族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情感寄托,是展示民族文化的汇集地、多棱镜和万花筒,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平台。傣族泼水节中荡漾出的晶莹剔透、幸福吉祥的水花,哈尼族嘎汤帕节跳竹筒舞飞散出的欢乐激情、动人场景,拉祜族拉祜扩节“三跺脚”展现出的豪迈奔放、自由洒脱,布朗族年节热闹富有特色的赶摆场面,基诺族“特懋克”节那震撼山谷的雄壮鼓点,瑶族盘王节时唱盘王歌、跳盘王舞时狂歌劲舞中的挥洒自如,彝族“百诗佳”节活动的欢乐和动人……。西双版纳各民族风情犹如一幅画,色彩绚丽,多彩迷人;犹如一首诗,意境深邃;犹如百年老酒,甘美醇厚,回味无穷。 凤尾竹掩映的傣家竹楼上传来的悠扬赞哈声,赶摆场上小卜哨(少女)舞姿优美的孔雀舞;高山茶地里采茶哈尼族阿布(少女)婉转动人的山歌;各民族各具特色的婚恋习俗;射弩、荡秋千、打陀螺等特色活动呈现的欢快场景;质朴率真、粗旷豪放、热情真诚的待客礼节……平静、祥和、快乐地生活在西双版纳这片热土上的各民族群众,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多彩的民族服饰】 西双版纳的各少数民族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得到自然界的慷慨恩惠与有益启示,从而唤起丰富的幻想与惊人的灵感。他们就地取材,因材施艺,设计出适合自己生活环境的各种服装。 居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族妇女所戴的三角形尖顶帽来自于创世神话史诗。传说天地混沌之时,水中浮出一头戴白色尖顶帽,身穿素白衣裙的世间万物的创世女神。于是基诺族奉她为始祖母。因为基诺族崇拜太阳,所以妇女喜欢在胸前颈上挂块绣有“太阳”花纹的小肚兜。男子穿背部中间绣着圆形太阳花纹图案的自织麻布“砍刀布”做的紧身短褂。 勐腊县瑶族妇女的挑花服饰在衣襟两边钉着两条红线,象征瑶族崇拜的盘瓠,在狩猎时坠崖而死,从其口中流出鲜血的情景,表示后人不忘前人的丰功伟绩,反映其与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的密切关系。 景颇族妇女的衣服用黑色丝绒布缝成,胸前、背后镶钉着大大小小的银泡。小而半圆形的银泡代表星星,大而扁圆的代表太阳和月亮,太阳、月亮、星星融合为一体,不相分离。下身穿妇女们自己纺线编织的大红色筒裙,筒裙由羊毛线织成。民谚中说,妇女筒裙上织着天下的事,那是祖先写下的字。裙上绣着“蕨菜纹”,传说蕨菜曾养活过景颇族祖先。 哈尼族崇尚黑色,在他们的创世古歌里就有黑色是大地之色的说法,寓示着吉祥。 傣族女子绦带上绣着孔雀翎羽图案,孔雀被傣族视为美丽、吉祥和善良的象征。花腰彝族妇女的刺绣服饰以马樱花纹最为典型。 把马樱花纹绣在服饰上最醒目的位置,马樱花自古以来被视为彝族同胞的吉祥物,彝族以马樱花为美、为贵。 【傣族风情】 西双版纳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目前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口约

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状况SWOT 分析 对西双版纳旅游业的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面临的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 ,有助于政府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正确的旅游业发展战略。 (一)优势分析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西双版纳有许多特有种群和古老的孑遗动物,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对象的有亚洲象、懒猴、长臂猿、云豹、野牛、赤颈鹤、犀牛等10 种,二、三级保护动 物30 多种,未列入保护的上万种。所拥有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和18.9%

11.8%15.6%、34.3%、动物和淡水鱼种类分别是全国已知种类的13.6%、西双版纳有地球北回归线上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雨林。原始森林面积大,其 中以热带雨林为主。境内高等植物种类占全国的 1/7 ,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 种。 2005 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将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评为中国最美的森林之一。云南省被称为我国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2.立体的气候资源西双版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既不受寒潮 直接威胁,也不受台风袭击。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湿分明而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1℃,最冷的 1 月的平均气温是16℃。降水丰富, 在1200—2400mm之间,雨量多在5—10 月,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所以,反季节旅游资源占据极大优势,故西双版纳成为了很多人冬天避寒的圣地。.独特的民族风情3 傣族主要的节日有泼水节日、宗教活动色彩斑斓。西双版纳民族文化艺术、

西双版纳美食全攻略

提起西双版纳,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难忘的,为此还曾经写过一篇《西双版纳浪漫之旅》。其中也提到过西双版纳独具特色的美食,比如记忆犹新的菠萝饭,澜沧江烤鱼等等。于是今天有心情想把西双版纳的美食来个全攻略式的一网打尽。不管吃过的没吃过的,网上搜罗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从菜类 1.冬瓜猪 那是一类很好吃的猪的品类,由于个头小而得此名。其肉量鲜美,肥而不腻,通常的做法是大葱爆炒。 2.竹笋、酸笋 据调查材料显示,西双版纳共有100多类可食用的竹笋。竹笋的做法很多,有炒、煮、烤、生吃等。傣族还用一类特殊的方法制成酸笋,那样能够四季食用。用那类酸笋煮鸡、鱼或排骨,味道独特,鲜美非常。 3.澜沧江鱼 澜沧江外无很多品类的鱼,统称江鱼。大部份江鱼体形较大,肉多刺少,味道鲜美,通常的做法是煮汤或红烧。汤多为白色,甜而鲜。 推荐:清汤巴豪、红烧巴掌浪、酸辣叉尾鱼、酸笋煮大头鱼。 4.爱伲稀饭 那是爱伲人最常做的一道菜。用鸡汤熬的稀饭,鲜香入味,稀饭粘度适外,口感极佳。 5.野生菌类 正在夏秋季节,野生菌类品类最为丰富,无野木耳、扫把菌、鸡枞、牛肝菌、干巴菌、鸡油菌、蚂蚁骨朵菌、青头菌、喇叭菌等。做法多为小炒或煮汤,味道鲜美自是不用说,还无防乱癌症的功效。 6.野菜 据调查,西双版纳共无300多类能够食用的野菜。那些野菜无的能清热解毒,无的利肝明目,富含多类养分成分,不只做法多样,而且常吃常无。 推荐:水蕨菜、苦凉菜、水香菜、野茄女、海船、四棱豆、甜菜、野芹菜、芭蕉花、滴水芋、树皮菜、野蕃茄、刺五加.

7.葛根全席 葛根是一类药用动物,其味略苦,苦外带甘,其性凉,可间接食用,药用可解酒,清热解毒,女人服食可美容养颜。 机场老路上无一家阿卡寨,推出葛根全席,菜肴全是用葛根做料。不只口味独特,而且鲜甜诱人。 推荐:葛根煮鸡,葛根炖排骨,葛根煮粉,炸葛根片,爱伲凉拌,黄焖鸡,清蒸鱼,爱伲稀饭,葛根茶。 二、烧烤类 1.烧烤全席: 首推景洪市区嘎洒镇傣族民居制做的烧烤全席,内容无:什锦烤肉串,烤鸡肉串、鸡纯串,香茅草烤鱼、烤肉、烤排骨,芭蕉叶包烧小鱼、黄笋、江鱼,烤猪脸,火烧干巴,撒撇汤(用猪肝为本料熬的汤,具无清热去毒之功效),纯菜汤,蕃茄煮凉粉,煮米干,各类时鲜蔬菜、野菜蘸喃咪,其外喃咪又无蕃茄喃咪、花生喃咪、嘎里罗喃咪、螃蟹喃咪、茄女喃咪之分(注:喃咪为傣语,意为蘸料),猪血剁生,傣族酸菜,炸牛皮,手捕糯米饭,菠萝饭,傣族年糕,自酿米酒,鲜榨柠檬汁。 2.烧烤点菜: 澜沧江边曼蚌囡寨女的傣家烧烤很好吃,其特色菜是:蒸鸡,烤茄女,芭蕉叶包烧江鱼、鸡脚筋、猪脑、猪心管,油炸青苔,野茄女蘸喃咪。 澜沧江边最热闹的烧烤大排档——金沙滩,最具特色的小吃无:烤竹筒饭,炸蜂蛹,竹虫,臭豆腐,烤干巴,包烧芭蕉花,烤肝,烤鸡,烤猪牙床,炸猪皮,炸紫米粑粑。 3.铁板烧烤: 勐海县久富盛名的铁板烧烤正在独具特色的形似猪圈的房女里收摊设点,吃起来别无一番味道。 听说过那样的名词吗:烤胸膘、儿窝、奶渣,还无常见的猪脸、干巴、茄女、粉肠、牙床、心管、韭菜,只是用的烧烤方法不同,做出来更嫩,更无嚼头,更香。 4.勐海烤鸡: 勐海无两类做法的烤鸡,一类是涂上很多做料腌制后再用火烤而成,一类是本味火烤后蘸做料吃。前者还没吃就香味扑鼻,入口更觉香辣美味;后者特地选用小女鸡做本料,肉量新鲜,清甜,外脆里嫩,口感极好,再辅以鸡肉熬的稀饭,清水煮的青菜,香而不腻,吃时间接用手撕灭吃,别无一番情趣。 三、凉菜类 1.舂鸡脚、黄瓜、干巴

西双版纳景点简介

勐仑植物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景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坐落在勐腊县勐仑镇的葫芦岛上。因它被澜沧江的支流罗梭江环绕着状如葫芦形,故得此名。 植物园是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于50年代带领一批年轻的植物科学工作者创立的。园林占地面积900公顷(13500亩),保留有大片原始森林,已引种栽培热带植物4000多种(其中的100多种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各种植物分类集中养畜,组成错落有致的10多个植物专业区。小巧的兰花园,荟萃了热带、亚热带地生兰等附生兰优良品 种;碧潭映日的水生植物区内,睡莲、王莲争妍比美;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棕榈林中,有120多种棕榈科植物婀娜多姿;200多种粗细不等的秀竹,在百竹园中争荣竞艳。龙脑香林内、羯布罗香、版纳青梅、婆罗双等珍贵树种争相比高。药用芳香林中,有檀香、丁香、龙脑香……等香料植物吐露芬芳。苏铁、水杉、鸡毛松、肉托竹柏等稀有植物在裸子植物林区茁壮生长。珍稀濒危植物林区,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可见到板根大王四数木、林中巨人望天树、巨叶植物海芋、能够灼人的火麻以及老茎生花、树缠树等奇观。热带果木林中,有酸甜可口的当地名柚曼赛龙和勐仑早。林木中还有稀奇的神秘果、跳舞草和猪油瓜……因此,这所植物园荟萃了西双版纳众多的热带植物品种,是“绿色明珠”的巧妙缩影。 在各类植物竞相比美的园林内,建有科研大楼、植物标本馆、展览馆、蔡希陶纪念馆、蔡希陶塑像和民族度假村等人文景观和接待游人的各种服务设施。所以,这片佳木竞秀、繁花似锦的热土是集科学研究,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和开发利用、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勐仑植物园于1996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和科普教育基地。1999年又被省旅游局评选为全省10个名牌景点之一。 原始森林公园 “澜沧江边,莱阳河畔,一颗明珠,闪耀光芒,雨林青翠,泉水潺潺,一道风景天成自然……”在离景洪城8公里的昆洛公路旁,在一片热带雨林中,由浙江金洲集团投资8600万元人民币开发建设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已经建成营业。公园占地18.8平方公里。景区内融汇了独特的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迷人的民族风情。现已开发有热带沟谷雨林、孔雀繁殖基地、野生动物表演、傣家寨、哈尼寨、九龙飞瀑、曼双龙白塔、百米花岗石浮雕、金湖传说、阿拉维风味烧烤场等10大景区、50多个景点。 独特的热带沟谷雨林横亘整个公园区,美丽的莱阳河宛如一条金腰带,流淌在绿色的丛林之中,向游客充分展现了原始森林、野生动物、民俗风情三大主题,为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西双版纳镶上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7.2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 西双版纳 教案3 (人教版八年级下)

第二节西双版纳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西双版纳的位置; 2、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3、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 2、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 2、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 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二)教学难点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四、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哪一个省的民族最多?(云南)云南哪一个少数民族最出名?(傣族)云南的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的什么地区?(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为什么能够吸引国内外许许多多客人纷至沓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美丽的西双版纳。 板书: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讲授新课] 出示投影:展示西双版纳的景观照片,引导学生边观赏边想,位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为什么每年会吸引大批国内外游人观光旅游?(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 板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读图观察: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的同时,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照片。之后,出示投影《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图7.10)引导同学读图析图后,说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缅甸、老挝等国。)

西双版纳州 概况

区域概况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最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她位于北纬21°10'—22°40',东经99°55'—101°5 0',土地面积有1.9万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紧邻泰国。面积1. 97万平方千米。辖1县级市2县,即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州人民政府驻景洪市。2008年底人口106万。有傣、汉、哈尼、布朗、拉祜、基诺、瑶、彝、回、佤等民族。 1953年建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1955年改自治州。处滇西山地南部,澜沧江纵穿境内,多河谷平坝。农产品有稻、玉米、小麦、甘蔗、茶叶、棉花、花生及香蕉、芒果、椰子等水果,产紫胶、橡胶、樟脑、剑麻、胡椒、柚木、金鸡纳、罗芙木等经济植物。 有中国保存得较完好的热带季雨林,景观独特。原始森林中有野象(亚洲象)、犀牛、长臂猿、孔雀和珍禽双角犀鸟等。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矿产有铁、煤、铜等。有采矿、电力、机械、化肥、制茶、制糖、橡胶等工业。有茶叶、药材、槟榔、剑麻等特产。名胜古迹有曼飞龙白塔、热带植物园、景真八角亭等。 自然条件 西双版纳处于东亚和南亚季风交汇的低纬度地带,气候高温、多雨、湿润、静风,大部分地区终年无霜,是“没有冬天的热土”,是世界上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全州有林地面积113.7万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71%,森林覆盖率达63.7%。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面积26.8万公顷。 全州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0.2%,而植物种类却占全国的1/5,动物种类占全国的1/4。在莽莽原始森林中,繁衍着望天树、树蕨、大板根等西双版纳独有的珍稀植物达341种,有野象、白颊长臂猿、棕颈犀鸟等珍稀动物46种;药用植物1715种;花卉植物种类为全国之最。西双版纳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物种基因库”和“森林生态博物馆”。西双版纳还是千百年来誉满神州,风靡全球的中国普洱茶的故乡。境内古六大茶山有六万多亩上百年古栽培型茶园,有1700年树龄的野生型茶树,有力地证明西双版纳是大叶茶的原生地,是古代重要的产茶区。 西双版纳国境线长966.3公里,是我国从陆路通往中南半岛的门户和要冲。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穿州而过,一江连中、老、缅、泰、柬、越六国。从景洪顺江而下可直达缅甸、老挝、泰国,同时可直达柬埔寨和越南。州内现有景洪港、磨憨口岸、西双版纳机场等水、陆、空3个国家一类口岸和一个省级口岸——打洛。在云南能通过水陆空直达老、缅、泰三国的地州仅西双版纳,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物产资源

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自考毕业论文 题目: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专业:旅游管理 学生姓名:肖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刘职称:讲师 日期:2

目录 摘要: 4 关键词: 4 引言 5 一、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 5 1、价值观 5 2、道德观 6 3、资源观 6 4、经济观 6 5、人口观 6 6、全球观 6 7、参与观7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美学条件和社会条件7 1、优越的自然条件7 2、美学条件8 3、社会条件9 三、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问题和建议9 (一)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9 1、旅游行业的宏观和微观管理力度小9 2、旅游导游人员素质差10 3、餐饮服务质量差10 4、城市卫生交通意识差10 5、旅游资源遭破坏,景点设施管理不善10 6、旅游景点单一化,有的品位不高,文化含量不高11 7、旅游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自然景观遭破坏11 (二)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和建议11 1、加快交通、能源、通讯基础设施建设11 2、分期分批完成东环、西环旅游线路的建设工程11 3、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恢复生态12 4、加强领导,提高旅游管理干部素质12 5、整顿导游队伍,提高导游小姐素质12 6、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12 7、建好现有景点,新建有价值的旅游景点12 结论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浅析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 专业:旅游管理姓名:肖 指导教师:刘 摘要: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景区能否保持其生态环境价值,持续为人们所利用,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并采取相应对策,故西双版纳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并结合西双版纳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认清七个观点,即价值观、道德观、资源观、经济观、人口观、全球观和参与观。这七个观点,基本上可归纳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 关键词: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 西双版纳神奇的热带雨林,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毗邻老挝、缅甸的地缘优势组合的旅游资源,以其独特的魅力而享誉国内外,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老良好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万人次,旅游创汇4000万美元,国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亿元人民币。但是,在西双版纳旅游发展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矛盾将成为一种潜在的危机,若不加以重视和研究解决,将有可能因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导致旅游难于健康发展。 一、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提出来的,在她公布《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以后,世界各国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的浪潮,并逐步完善了可持续发展理论。 何谓可持续发展理论?即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应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环境对人类发展的供应能力是有限的。人类要持续发展,要求环境具有持续发展的供应能力。当人类的发展要求超过了环境的供应能力,或者人类过度的活动对环境产生严重的破坏,都会使环境结构失调,功能减退,供应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人类的持续发展。要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必须以环境的持续供应为保证。 西双版纳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并结合西双版纳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认清以下七个观点,即价值观、道德观、资源观、经济观、人口观、全球观和参与观。这七个观点,可归纳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构成,笔者作如下浅析。 1、价值观 传统的价值观将人类与环境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征服和掠夺。宣传“人定胜天”、“向大自然索取财富”、“把资源变成财富”等观点。无视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利用而导致人地关系的失调,最终还是限制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西双版纳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70年代的过度开发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演变、资源的退化、自然灾害的频繁,这种历史的教训,我们是不应该忘记的。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则追求和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既要求人类把自然作为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予以保护,又要求自然在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下,为人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充足的物质和能量,从而使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进化在一种制衡关系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道德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要求人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平。一方面要实现代际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福利共享,决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以牺牲长远利益换取当前利益,以牺牲生态平衡来满足“肚子平衡”;另一方面要实现代内公平、地区公平,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山区与坝区、穷人与富有的人之间实现公平,走共同富裕之路。

西双版纳

带你周游世界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一、教学目标 知道西双版纳的位置;.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熟悉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相互协作能力与分析探究能力。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引导学生懂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民族的大力帮助;.懂得一个区域的旅游业要长盛不衰,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管理,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二)教学难点: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读图观察法、小组合作探讨法等。 四、教具准备:有关彩图、投影片及录像。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云南在全国中的位置图,同时教师引入: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的省区,这里傣族最为著名,傣族主要生活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每年吸引很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地方。 [讲授新课] 一、西双版纳的位置 读图观察:出示投影《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图》(图7.10)引导同学读图析图后,说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云南南部,北回归线以南,缅甸、老挝等国。)(西双版纳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风景旅游资源美丽诱人。)二、西双版纳的气候 投影:“景洪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7.13) 读图7.13,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确定其气候类型。 评价点拨: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两大季节: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降水较多,为雨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北季风,降水很少,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景观。 过渡:受来自印度洋上湿润的西南季风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原始的热带雨

美丽的西双版纳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哪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优美的民歌,质朴的民风,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现在,让我们随着这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一起走进这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二、西双版纳介绍?(幻灯二) 酉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是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三、出示目标 四、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西双版纳?用文中一个词语说说你浏览课文后的感受。 2、文章共写了哪五幅画面?? 明确,齐读小标题。小标题的作用:句式整齐,结构匀称,提示内容,醒目得体。 3、这五幅画面可以分为怎样的两大类?? 明确: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风俗民情。 五、体会美:漫游西双版纳? 过渡:文章表现了西双版纳的景美、人美,这些都通过作者优美的语言来体现。?? 1、挑选你喜欢的画面,试着用你喜欢的语调来朗读。 2、试着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赏析语言:可参考下列句式,其他赏析方式亦可。 我很喜欢文中的,(词语,句子,片段皆可),因为我觉得。? 例:(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 我很喜欢文中的“神奇秀丽”,我觉得作者用此词来概括了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文中的“心驰神往”写出了人们对西双版纳的神往。 (2).我很喜欢“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藤状植物,像蛇一样缠在大树上。” 我觉得这句话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描述藤状植物的形状,给人以神秘感? 竹楼映蓝天:? 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竹楼的外形,点明了小标题,突出了竹楼“映蓝天”的特征。)? 悠悠野象谷: (野象谷:恐怖与大象表演:有趣(拟人)对比 妩媚傣寨水: (“打谷子”风情画: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喜爱对 “水中嬉戏”风情画:五彩斑斓,生活情趣——赞赏比) 笑对生与死: (“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对比,乐观的人生态度) ③学生独立找出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全班交流,朗读,师生共同品味其中蕴涵的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万达西双版纳旅游新城开发建设研究

万达西双版纳旅游新城开发建设研究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形势 1.1.2 国内形势 1.1. 2.1 城镇化建设政策 1.1. 2.2 观光旅游升级为文化旅游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旅游新城开发建设相关概念理解及研究理论 2.1 旅游概念解析 2.1.1 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2.1.2 旅游开发 2.1.3 旅游规划 2.2 旅游新城的概念解析 2.2.1 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 2.2.2 旅游新城的旅游资源承载特点 2.3 旅游新城开发建设相关理论 2.3.1 十八大城镇化建设理论 2.3.2 旅游区位理论和空间布局理论 2.3.3“核心—边缘”理论 2.3.4 旅游系统理论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万达西双版纳旅游新城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3.1 西双版纳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历史文化 3.1.3 政策环境

3.2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分析 3.2.1 自然类旅游资源 3.2.2 人文类旅游资源 3.2.3 旅游行业环境 3.2.4 旅游开发的评价 3.3 西双版纳旅游区位分析 3.3.1 交通区位分析 3.3.2 旅游区位分析 3.4 西双版纳旅游战略市场分析 3.4.1 国外游客市场 3.4.2 国内游客市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万达西双版纳旅游新城开发建设 4.1 万达西双版纳旅游新城开发建设定位 4.1.1 人文之旅定位---东南亚的黄金门户 4.1.2 自然之旅定位---回归线的雨林天堂 4.2 万达西双版纳旅游新城总体设计理念 4.2.1 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 4.2.2 生态为本的人造环境营建 4.2.3 旅游商业与旅游景区住宅的共赢 4.2.4 以交通为依托,促进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多元化发展4.3 万达西双版纳旅游新城细化项目建设 4.3.1 旅游景区建设 4.3.2 高雅娱乐场所的建设 4.3.2.1 雨林高尔夫球场建设 4.3.2.2 版纳剧院建设 4.3.3 主题公园建设 4.3.4 滨湖线建设 4.3.5 主题商业城建设 4.3.6 文化创意小品建设 4.3.7 生态农业建设 4.3.8 温泉景区建设 4.4万达西双版纳旅游新城开发建设升级辅助手段建议 4.4.1 接待体系建设 4.4.2 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