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第2版 教学课件 主编 实验二十九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的测定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资料

4 -1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调试一、实验目的1.熟悉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工作原理及调速系统对其提出的要求。
2.掌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部件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1.调节器的调试2.电平检测器的调试3.反号器的调试4.逻辑控制器的调试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 . DKSZ 一l 型实验装置主控制屏DK012 . DK02 、DK03、DK04挂箱3 .二踪扫描示波器4 .万用电表四、实验方法实验中所用的各控制单元的原理图见第二章有关内容。
1 .调节器(AsR 、ACR )的调试合上低压直流电源开关,观察各指示灯指示是否正常。
( l )调零.将调节器输入端接地,把串联反馈网络中的电容短接,使调节器变为P调节器,再调节面板上的调零电位器,使调节器的输出为零。
( 2 )调整输出正、负限幅值. 将反馈电容短接线去掉,使调节器变为PI 调节器,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调整正、负限幅电位器,使输出正负最大值为所需的数值。
( 3 )测定输入输出特性.向调节器输入端逐渐加入正负电压,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直至输出限幅值,并画出曲线。
( 4 )观察PI 特性.突加给定电压UG,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反馈电容,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
反馈电容由外接电容箱改变数值。
2 .电平检测器的调试1)测定转矩极性鉴别器DPT的环宽,要求环宽为0.4-0.6V,记录高电平值,调节RP1使环宽对称纵坐标。
2)测定零电流检测器DPZ的环宽,要求环宽也为0.4-0.6V,调节RP1使回环向纵坐标右侧偏离0.1-0.2V。
3)按测得数据,画出两个电平检测器的回环。
3 .反号器(AR)的调试( l )调零(2)测定输入输出比例.调节RP2使USC=-U Sr 。
4.逻辑控制器(DLC )的调试(1)测试逻辑功能,列出真值表,真值表应符合下表(2)调试时的阶跃信号可从给定器和低压直流电源输出端得到。
可按下图进行连线测试。
直流电机调速控制ppt课件

参考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 维修电工 电机与变压器 p半pt精导选体版变流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元器件手册 上21 网
④反馈信号用光电耦合电路取样。
参考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 维修电工(技师 高级技师) 半导体变流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 自动控制原
理 上网
ppt精选版
22
⑤可控整流电路和电机励磁电源的 改进
调速系统分交流和直流调速系统, 由于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广,静 差率小、稳定性好以及具有良好的动 态性能。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高 性能的调速系统几乎都采用了直流调 速系统。
ppt精选版
8
这就是所谓的电 源—电动机调速 系统(V—M) 系统,它属于开 环系统。
用晶闸管触发可控整流电路 实现电枢电压可调,从而达到改 变电机转速的目的。
参考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 维修电工(技 师 高级技师) 半导体变流技 术 电力电子技术 自动控制原 理 电机与变压器 上网
ppt精选版
23
⑥调速旋纽的改进
1、触摸式音量控制器代替RP22速度控制电位 器。
2、将电路改动后试运行。
参考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 上网
场效应管增强型N-MOS
ppt精选版
24
⑦全电路测量与调试
④电路中反馈信号直接在主电路取样,设备维护和检修 时有安全隐患,建议用光电耦合器隔离取样。
⑤可控整流电路和电机励磁电源有改进空间。
⑥手动调速旋纽使用时间长了会接触不良,影响系统稳 定,建议用触摸式电压调节器来改进。
ppt精选版
17
2、在原电路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并重新绘
制系统原理图。
①用比例调节器代替原来的放大和比 较节。
他励直流电机的调速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实验

第一章DJDK-1 型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简介1-1 控制屏介绍及操作说明一、特点(1)实验装置采用挂件结构,可根据不同实验内容进行自由组合,故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综合性能好,能在一套装置上完成《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直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电机控制》及《控制理论》等课程所开设的主要实验项目。
(2)实验装置占地面积小,节约实验室用地,无需设置电源控制屏、电缆沟、水泥墩等,可减少基建投资;实验装置只需三相四线的电源即可投入使用,实验室建设周期短、见效快。
(3)实验机组容量小,耗电小,配置齐全;装置使用的电机经过特殊设计,其参数特性能模拟3KW左右的通用实验机组。
(4)装置布局合理,外形美观,面板示意图明确、清晰、直观;实验连接线采用强、弱电分开的手枪式插头,两者不能互插,避免强电接入弱电设备,造成该设备损坏;电路连接方式安全、可靠、迅速、简便;除电源控制屏和挂件外,还设置有实验桌,桌面上可放置机组、示波器等实验仪器,操作舒适、方便。
电机采用导轨式安装,更换机组简捷、方便;实验台底部安装有轮子和不锈钢固定调节机构,便于移动和固定。
(5)控制屏供电采用三相隔离变压器隔离,设有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和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切实有效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为开放性的实验室创造了前提条件。
(6)挂件面板分为三种接线孔,强电、弱电及波形观测孔,三者有明显的区别,不能互插。
(7)实验线路选择紧跟教材的变化,完全配合教学内容,满足教学大纲要求。
图1-1 DJDK-1 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外形图二、技术参数(1)输入电压三相四线制 380V±10% 50±1Hz(2)工作环境环境温度范围为-5~40℃,相对湿度≤75%,海拔≤1000m(3)装置容量:≤1.5kVA(4)电机输出功率:≤200W(5)外形尺寸:长×宽×高=1870㎜×730㎜×1600㎜1-2 DJK01电源控制屏电源控制屏主要为实验提供各种电源,如三相交流电源、直流励磁电源等;同时为实验提供所需的仪表,如直流电压、电流表,交流电压、电流表。
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课件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结词
未来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更高频率的电能转换、更高效的能量管理和系统集成、 以及更智能的控制策略。
详细描述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能转换将向更高频率的方向发展,这将有助于减小设备体积和重量, 提高系统效率。同时,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更高效的能量管理和系统集成成为电力电子技 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推动电力电子技术向更智能的控制策
VS
详细描述
交流调压电路主要由自耦变压器或接触器 组成,通过控制自耦变压器或接触器的通 断状态,改变交流电的电压波形,从而实 现交流电压的调节。交流调压电路广泛应 用于灯光调节、电机调速、加热器控制等 场合。
04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控制
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
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电 压、电流、频率等的精确控制,提高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课件
• 电力电子技术概述 • 电力电子器件 • 电力电子电路 •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 电力电子技术的未来展望
01
电力电子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电力电子技术是利用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进行电能转换和控制的学科领域。
详细描述
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将电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例如从交流(AC)转换为直流(DC),或从一个 电压级别转换到另一个电压级别。它涉及的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包括晶体管、可控硅整流器(SCR)、可关断晶 闸管(GTO)等。
节能控制
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实现设备的节能控制,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智能家居与楼宇自动化
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智能家居和楼宇自动化,提高居住环境的舒 适度和节能性。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结构。
2.掌握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参数测试及反馈环节测定方法和测试条件。
二、实验内容1.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总电阻 R。
2.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总电感 L。
3.测定直流电动机 - 发电机 - 测速发电机飞轮惯量 GD2。
4.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磁时间常数 T d。
5.测定直流发电机电动势常数C e和转矩常数 C T。
6.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机电时间常数 T m。
7.测定晶闸管触发及整流装置特性 U d =ƒ(U ct)。
8.测定测速发电机特性 U TG =ƒ(n)。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原理五、实验步骤(一)测定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电阻。
伏安比较法测量1. 测量电枢回路总电阻RR=R a + R L + R n (电枢电阻R a、平波电抗器电阻R L 、整流装置内阻R n )(1)不加励磁、电机堵转(2)合上S1和S2,调节给定,使输出电压到30%-70%的额定电压调节电阻,使枢电流80%-90%的额定电流测定U1和I1。
(3)断开S2测定U2和I2。
(4)计算电枢回路总电阻R=(U2-U1)/( I1 - I2)合上S1和S2测得U1=100V, I1=0.95A;断开S2测得U2=103V,I2=0.63A;R=(U2-U1)/( I1 - I2)=(103V-100V)/(0.95A-0.63A)=9.375Ω2. 电枢电阻 R a(1)短接电机电枢(2)不加励磁、电机堵转(3)合上S1和S2,调节给定,使输出电压到30%-70%的额定电压调节电阻,使枢电流80%-90%的额定电流测定U1’和I1’。
(4)断开S2测定U2’和I2’。
(5)计算平波电抗器电阻R L和整流装置内阻R n: R L + R n =(U2’-U1’)/(I2’-I1’) 电枢电阻R a :R a =R-(R L + R n)合上S1和S2测得U1’=95V,I1’=1.15A断开S2测得U2’=97V,I2’=0.80AR L + R n =(U2’-U1’)/(I2’-I1’)=(97V-95V)/(1.15A-0.8A)=5.714ΩR a =R-(R L + R n)=9.375Ω-5.714Ω=3.661Ω3. 平波电抗器电阻 R L(1)短接电抗器两端(2)不加励磁、电机堵转(3)合上S1和S2,调节给定,使输出电压到30%-70%的额定电压调节电阻,使枢电流80%-90%的额定电流测定U1’ ’和I1’ ’ 。
电力电子技术(第2版)课件绪论

四、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电化学工业大量使用直流电源,电解铝、电解食盐水 等都需要大容量整流电源。电镀装置也需要整流电源。 电力电子技术还大量用于冶金工业中的高频或中频感 应加热电源、淬火电源等场合。
四、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2)交通运输。电气化铁道中广泛采用电力电子技术。电 力机车中的直流机车采用整流装置,交流机车采用变频装置。 直流斩波器也广泛用于铁道车辆。在未来的磁悬浮列车中, 电力电子技术更是一项关键技术。除牵引电动机传动外,车 辆中的各种辅助电源也都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 电动汽车的电机靠电力电子装置进行电力变换和驱动控制, 其蓄电池的充电也离不开电力电子装置。一辆高级汽车中需 要许多控制电机,它们也要靠变频器和斩波器驱动并控制。
四、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4)电子装置用于电源。各种电子装置一般都需要不同电 压等级的直流电源供电。通信设备中的程控交换机所用的直 流电源采用全控型器件的高频开关电源。大型计算机所需的 工作电源、微型计算机内部的电源也都采用高频开关电源。 在各种电子装置中,以前大量采用线性稳压电源供电,由于 开关电源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现在已逐步取代了线性 电源。因为各种信息技术装置都需要电力电子装置提供电源, 所以可以说信息电子技术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
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由场控和双极型合成的新一代电力电子器件,如绝缘栅双 极型晶体管(IGT或IGBT)和MOS控制晶闸管(MCT) 也正在兴起,容量也已相当大。这些新器件均具有门极关 断能力,且工作频率可以大大提高,使电力电子电路更加 简单,使电力电子装置的体积、重量、效率、性能等各方 面指标不断提高,它将使电力电子技术发展到一个更新的 阶段。与此同时,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和电力电 子装置的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电力电子技术及自动控制系统实验指导书: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

实验三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一、实验目的1.分析晶闸管半控桥式整流电路电机负载(反电动势负载)时的电压、电流波形。
2.熟悉典型小功率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直流调速系统的整定与调试。
3.测定直流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
二、实验设备高自EAD —I 型电力电子与自控系统实验装置 万用表 双踪示波器 滑动变阻器直流电机机组,带涡流制动和机械制动负载,并有光电数字测速计及转速反馈模拟量输出。
机组的直流电机为SZD01型稀土高性能永磁直流电动机,电机的额定值为P nom =100W ,U nom =90V ,I nom =1.5A ,n nom =1000,T nom =1Nm ,Ω=11a R 。
三、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具体接线如图3-1所示 四、实验原理此调速系统是小容量晶闸管直流调速装置,适用于4kW 以下直流电动机无级调速。
装置的主回路采用单相半控桥式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触发电路采用电压控制的单结晶体管移相触发电路。
具有电压负反馈和电流正反馈及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电路均为分离元件,用于要求不太高的小功率传动调速场合。
1.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虽然采用转速负反馈可以有效地保持转速的近似恒定,但安装测速发电机比较麻烦,费用也多。
所以在要求不太高的场合,往往以电压负反馈加电流正反馈来代替转速负反馈。
这是由于当负载转矩变化(设转矩增加)而使转速降低时,电动机的电枢电流将增加,而电流的增加,整流装置的内阻和平波电抗器上的电压降落也成正比地增加,这样,电动机电枢两端的电压将减小,转速也因此要下降,因而可考虑引入电压负反馈,使电压保持不变。
另一方面,电枢电流(d I )的大小也间接地反映了负载转矩l T (扰动量)的大小(d T m l I K T T Φ=≈),因此可考虑采用扰动顺馈补偿,引入电流正反馈,以补偿因负载转矩l T (扰动)增加而形成的转速降。
电压负反馈不能弥补电枢压降所造成的转速降落,调速性能不太理想。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1.引言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电力调速装置。
了解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参数和环节特性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测定的方式获得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参数和环节特性,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
2.实验设备和原理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由晶闸管单元、电机、测速装置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系统的调速性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比例增益、积分时间常数、微分时间常数等。
3.实验步骤3.1参数测定首先调节信号发生器产生脉冲信号,并连接至晶闸管控制器的脉冲控制口。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记录下晶闸管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脉冲宽度。
通过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重复上述步骤,获得晶闸管控制器的不同输出电压和输出脉冲宽度。
3.2环节特性测定将信号发生器的正弦波信号连接至晶闸管控制器的控制口,设置不同频率的信号,并记录下晶闸管控制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通过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重复上述步骤,获得晶闸管控制器的不同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4.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测得的参数和环节特性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得出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参数和环节特性。
参数包括比例增益、积分时间常数、微分时间常数等;环节特性包括传递函数、开环增益和相位等。
5.结果及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得出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参数和环节特性。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优化的方法,如调节比例增益、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等参数的取值。
讨论实验结果的局限性和可能存在的误差。
6.结论通过实验测定和结果分析,得出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参数和环节特性,并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优化提出了建议。
实验结果有助于理解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