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货币与信用剖析
《货币与信用》PPT课件

4
二、货币的层次
➢ M0=流通中的现金(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钞) ➢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现实的购买力)
➢ M2=M1+准货币
(广义货币、现实和潜在的购买力)
➢ 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 M4=M3+L(各种流动性高的非金融部门发行的负债)
5
(二)流动性
➢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 银行体系流动性: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
25
2、银行信用: (Banker’s Credit)
• 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与企业、 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 银行信用的特点:
• 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是间接信用。 • 是以货币形体提供的信用,既独立于商品买卖活动,
又有广泛的授信对象。 • 其提供的存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期限可长可短,
46
补充:利率市场化
一、含义:主要指利率决定方式上的市场化,即金 融市场利率或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管制利率或限 制利率转化为市场决定利率,利率决定方式的市 场化是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终极目标。
• 从货币控制的角度,利率市场化是货币当局对利率的调 控从直接管制方式转为间接调控方式的过程。
✓ 判断标准: M2的增长速度 与(经济增长的速度+通胀率) 对比
7
三、货币的价值
(一)货币的购买力 ➢与物价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二)货币的对内外价值
➢ 对外价值:汇率水平 ➢ 对内价值:一国的物价水平。(CPI)
8
四、货币本位制度
1、定义 ➢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
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为币制。 ➢ 币制的核心是:货币的标准和计量单位,即所谓
金 融 学第一章货币与信用(2006春)

2016/5/3
32
关于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1
我国的货币制度是信用货币制度。 其内容主要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发 行、流通、黄金外汇储备、汇率以 及保护国家货币的规定等。
2016/5/3
33
关于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2
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 的能力。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辅币单位为角、分。 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 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我国具有“一国多币”的特征,但是国家规定, 在我国大陆境内流通的货币,只能是人民币。 严禁伪造、变造人民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 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2016/5/3
20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在货币制度演进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银本位
金银复本位
金本位
金铸币本位 金块本位 金汇兑本位
信用货币
21
2016/5/3
银本位制:
也称银单本位制,是以白银作本位币的一 种货币制度。银币自由铸造,自由流通, 自由输出入。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金属的生产决定了货币 金属—银。 中世纪的欧洲,许多国家实行银本位制,这是 符合当时欧洲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和欧洲贵金属 生产情况的。
2016/5/3
26
现金物价流动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黄金流出—国内货币量收缩— 物价的下跌—CA改善—国际收支改善 自动的平衡机制的代价: 承受着国内经济过分衰退或膨胀的压力。但事 实上,一国往往不愿牺牲国内利益来维持国际 收支的平衡,而用各种手段来限制黄金的输出 入。若是各国都采取这种对策,就会使黄金在 各国之间分布不均。一些国家无法实行金本位 制,必然导致金本位制在世界范围的消失。
课程《货币银行学》课件第1章货币与信用课件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个人 等。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市场,企业则 通过融资和投资活动参与市场。金融机构是市场的中 介,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个人则通过储蓄和投资参与 市场。
详细描述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各方的行为都会对市场产生 影响。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市场的利率 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决策。企 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融资,并使用这些资金 进行投资活动。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等作为市 场的中介,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如贷款、证券交易等 。个人则通过储蓄和投资参与市场,实现财富的保值 和增值。
币和电子货币等。
货币的职能
03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衡 量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能够使商 品和服务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 间流通。
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的支付工具,能 够用于清偿债务、缴纳税款等 经济活动。
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 ppt课件第1章货币与信用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货币的起源、定义与职能 • 货币的形态与制度 • 信用与金融市场 • 利息与利率的决定 • 货币供给与需求
01 货币的起源、定义与职能
货币的起源
货币起源于物物交
换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们通过物物 交换来满足各自需求。随着交换 的频繁,某些物品逐渐成为交换 媒介,货币由此产生。
贮藏手段
货币作为财富的象征,能够被 人们贮藏以备未来使用或传承
给下一代。
02 货币的形态与制度
货币的形态
01
实物货币
货币与信用-精品课件

11
有些单词可以看出货币的最初币材: 譬如“fee”(费) ←高地古德语中的“faihu”(牛); “pecuniary”(金钱的) ←拉丁文中的“pecu”(一个人的 牛群及羊群) ; “buck”(一块钱) ←鹿皮; “rupee”(卢比) ←古文中的牲畜 “rupya” 。
12
2、金属货币
BT.;Tc.
K. S.Re. 复数:S.Rs.
M.R.R; MAL.Rs.
KHR PHP MYR SGD THP BUK LKR MVR
Rps.
IDR
Pak.Re.;P.Re. 数:P.Rs.
复 PRK
Re.复数:Rs.
INR
N.Re.复数:N.Rs. NPR
Af.
AFA
辅币进位制
1HKD=100cents(分) 1MOP=100avos(分) 1CNY=10 jao ( 角 ) 1 jao=10 fen(分) 1KPW=100分 1VND=10角=100分 1JPY=100 sen(钱) 1LAK 1LAK=100 ats(阿 特) 1KHR=100 sen(仙) 1PHP=100 centavos(分) 1MYR=100 cents(分) 1SGD=100 cents(分) 1THP=100 satang(萨当) 1BUK=100 pyas(分) 1LKR=100 cents(分) 1MVR=100 larees ( 拉 雷 )
外郭代表天,孔代表地,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哲学观。 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为
历代沿袭,直至清末。
18
我国货币的形态演变--代用货币
北宋以前,历代流通的贷币都是“硬币”,从贝 壳、铁钱、铜钱到白银。到了商品经济繁荣的北宋中 期,为了携带方便,在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由商人发 行的纸币,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子可以在市场上流通,又可以兑换钱银,使用十分方 便。
信用与货币的联系教学课件ppt

金融市场中的信用与货币的联系
1
信用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其中借贷双方 之间存在信用关系。
2
货币是交换的媒介,同时也是价值的尺度。
3
在金融市场中,信用和货币相互联系,为经济 发展提供支持。
货币政策对信用市场的影响
01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经济目标而采用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展。
03
货币政策对信用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信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信用与货币的相互作用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的推动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信用和货币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银行的贷款和投资 ,可以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经济周期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信用与货币关系发展报告.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信用与货币的联系教学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引言 • 信用与货币的基础概念 • 信用与货币的联系及影响 • 信用与货币的联系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信用与货币的定义
信用
指借款人向债权人借款时,凭借其信誉或财产为担保,在约 定时间内偿还贷款并支付利息。
货币
是经济中交换的媒介,可以是硬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信用与货币的联系
信用可以创造货币
例如,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创造存款,从而增加货币供应。
货币在信用交易中起到媒介作用
例如,借款人通过使用货币来偿还债权人的贷款。
第一篇 货币与信用篇

第一篇货币与信用篇第一章货币【引言】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货币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人们对货币的认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加深,英国有位国会议员曾经说过:“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研究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1只有深刻了解了货币,才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
本章将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学习目标】了解货币起源的不同观点,进而理解货币的不同定义。
掌握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以及世界货币的五大职能。
了解货币形态的历史发展和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第一节货币的定义与职能一、货币的定义在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没有人不知道货币,社会上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经济单位几乎天天都在和货币打交道。
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货币这一概念有着深刻而全面的了解。
正如同一位经济学家所说的:在一万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懂得货币问题。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著名的独白就以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描绘了货币的威力:“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一点点,就可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
于是,人们禁不住要问:货币到底从何处而来,又向何处而去?它有多大作用?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作用?(一)货币的起源货币是个历史范畴,不是从来就有的。
货币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五千年左右的历史了。
我国的货币文化灿烂辉煌,有三四千年的货币史。
我国的古代货币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货币之一,货币体系具有鲜明的东方色彩,在世界货币史上独树一帜。
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各个国家的学者、研究人员众说纷纭,存在争议,由此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货币起源学说。
1.货币名目论货币名目论认为,货币是人们(类)思考、协议(商)或国家政权的结果和产物;认为货币只是计量商品价值的一种符号,否认货币必须是具有内在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从而认为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无关。
货币和信用理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货币和信用理论的重要性。它不仅为我们理解 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同时也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指导。通过米 塞斯的视角,我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世界,一个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理 解的世界。
《货币和信用理论》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书籍,它让我对货币和信用理 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相信,无论是对 经济学的研究者,还是对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都将带来深刻的启示和收获。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目标。哈耶克认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是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他分析了这些工具如何影响物价水平、就业和经济增长。 他还探讨了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等。
这一章主要讨论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的问题。哈耶克认为,过度的货币供应会导 致通货膨胀,而失业则是由货币政策不当引起的。他分析了通货膨胀和失业的 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内容摘要
哈耶克还讨论了经济周期的问题。他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信用的扩张和收缩引起的。在经济繁荣 期,信用扩张导致货币供应增加,进而推动物价上涨和生产扩大。然而,当信用收缩时,货币供 应减少,导致物价下跌和生产萎缩。哈耶克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避免信用的过度扩张,以 防止经济周期的波动。 哈耶克提出了他对货币和信用政策的建议。他主张实行竞争性货币制度,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 展。他认为,中央银行应该独立运作,并根据经济状况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政府应该限制对特 定行业的贷款支持,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货币和信用理论》一书对货币、信用、经济周期等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独特的 见解和理论。哈耶克的观点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我们理解当前的经济现象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浅析传统货币和信用货币的联系与区别

浅析传统货币和信用货币的联系与区别本文从货币的概念、本质、发展着手,分别从货币的本质属性及不同观点等视角分别对传统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阐述。
标签:货币;传统货币;信用货币;联系;区别一、货币的定义关于货币的定义,经济学家各有观点,但大致共同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最近新理论认为,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
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二、货币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货币起源于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然后发展到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市场交换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一些交换频率较高的商品被分离出来成为其他商品价值的物质载体。
黄金和白银由于其本身属性的特点长时间充当着一般等价物的角色;后来,国家发行纸币作为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取代了贵金属执行其货币职能,国家信用成为了货币交易的基础。
三、关于货币的本质的观点关于货币的本质的观点:一是货币金属论;二是货币名目论。
货币金属论者从货币的价值尺度、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出发,认为货币与贵金属等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贵金属的价值。
货币名目论者从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出发,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一种名目上的存在,否定货币的实质价值。
目前在西方货币学说中,占统治地位的是货币名目论,这从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对货币的定义中可见一斑。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将货币定义为:“货币或货币供给是任何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或在偿还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
”四、传统货币和信用货币的联系与区别(一)传统货币传统货币又可分为实物货币(商品货币)和代用货币。
(1)实物货币或商品货币,兼具了货币与商品的双重身份,在执行货币职能时是货币,在没有执行货币职能时是商品,作为货币用途时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货币与信用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产生与-------直接相关。
A.人类的进化B.社会的进化C.商品的交换D.财富的积累2.货币起源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货币在发挥-------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4.纸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5.“劣币驱良币”现象发生于———制度。
A.银本位B.金本位C.金银复本位D.纸币本位6.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计量商品价值量时,发挥————的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7.一种商品的价值要求由许多不同商品来表现的现象属于————。
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8.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态是————。
A.纸币B.银行券C.金属条块或金属铸币D.银行票据9.企业之间的货币支付基本用————方式进行。
A.现金B.挂账C.信用卡D.转账10.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A.银本位制B.金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块本位制11.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A.金银复本位制B.金币本位制C.金块本位制D.金汇兑本位制12.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
A.金本位制B.黄金准备制C.外汇准备制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13.货币在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
A.观念的货币B.现实的货币C.足值的货币D.货币符号14.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是————。
A.金属货币B.货币符号C.本位币D.辅币15.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16.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A.分期付款购房B.饭馆就餐付账C.交纳房租水电费D.企业发放职工工资17. 下述行为中,哪个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A.企业纳税B.超市购物C.买票逛公园D.医院挂号看病18.现代信用是指————。
A.商品买卖B.商品借贷C.货币买卖D. 货币借贷19.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主动借钱负债说明————。
A.穷困潦倒,难以度日B.很不光彩C.有较高的信誉D.有市场经济意识20.现代信用体系的基础是————。
A.银行信用B.商业信用C.消费信用D. 国家信用21.在商业信用关系中,提供信用的方向一般是————。
A.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B.下游企业向上游企业C.企业之间相互提供D.实力强的企业向实力弱的企业22.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的角色是————。
A.债权人B.债务人C.债权人兼债务人D.既非债权人也非债务人23.信用最本质的特征是————。
A.偿还性B.期限性C.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D.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24.直接为企业的生产流通服务,与生产过程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国际信用B. 国家信用C.银行信用D. 商业信用25.我国信用的主体是————。
A.银行信用B.商业信用C. 国家信用D. 消费信用26.消费信用的对象通常是————。
A.个人B.企业C.单位D. 政府27.国家信用主要指————。
A.对国外负债B.对国内负债C.国家负债D. 国家投资28.在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的“三角债”状况,本质上属于————。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二.多项选择题A. 简单价值形式B. 扩大价值形式C. 一般价值形式1.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
D. 特殊价值形式E. 货币价值形式2.人民币是————。
A.纸制的信用货币B.货币的符号或代表C.起一般等价物作用D.我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E.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3.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交换手段4.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可以是————。
A.现实的货币B.观念上的货币C.价值符号D.足值货币E.信用货币5.从货币的职能上定义货币,哪两种职能的统一就是货币?————。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6.信用货币作为货币发挥职能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国家法令强制流通B.中央银行合理控制其供给量C.为社会所广泛接受D.无人反对E.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稳定7.属于货币符号的有——————。
A.金属条块B.不足值的金属铸币C.可以自由兑换金银的银行券D.政府发行并强制流通,不能自由兑换的纸币E.商业票据8.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
A.货币金属B.货币单位C.货币的发行与流通D.准备制度E.货币发行主体9.本位币是------A.是一国的基本通货B.是一国的唯一通货C.可以自由铸造D.具有无限法偿能力E.是足值的货币10.信用货币产生的原因有————。
A.生产力的发展B.金属产量增长缓慢C.金属货币不适用D.发行不需要准备金E.可以节省流通费用11.目前,货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贵金属B.现金C.银行存款D.股票E.金融债券12.下述行为,哪些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标价B.企业亏损额C.公务员工资标准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E.国家税收总额13.下述行为,哪些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A.超市购物B.饭馆就餐付账C.企业缴纳税款D.买票逛公园E.买卖股票14.下述行为,哪些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A.分期付款购房B. 交纳房租水电费C.居民去银行办理存款D.企业发放职工工资E.预售火车票15.信用的基本特征包括————。
A.所有权转移B.使用权让渡C.到期偿还本金D.支付利息E.债权债务关系16.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有————。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企业信用E.消费信用17.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着下述角色。
————A.债权人B.债务人C.中介人D.资金所有者E.资金使用者18.目前我国消费信用所涉及的消费内容主要有————。
A.住房B.汽车C.耐用消费品D.旅游E.医疗药品19.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于————。
A.须伴随商品交易B.严格的方向性C.信用由企业提供D.信用规模受产业规模限制E.信用链条不稳定20.国债的购买者包括————。
A.个人B.企业C.事业单位D.商业银行E.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填空题(直接在每个空中填入一个答案)1.货币在其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四个价值形式阶段。
2.货币具有()、()、()和()四种职能。
3.纵观货币发展史,货币由最初的——形式发展为用纸币替代,最后演变为现代的——货币。
4.货币本位制有()、()和()三种形式。
5.信用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纸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
6.在信用关系中,一方是()人,另一方是()人。
7.信用关系一旦建立,债务人将承担()的义务,债权人将拥有()的权利。
8.现代信用有四种基本形式,即()、()、()、()。
9.从融资方式的角度讲,商业信用是直接融资,银行信用是()间接(),国家信用是()直接()。
四.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的货币。
( )2.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3.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
( )4.辅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 )5.根据格雷欣法则,银币必然取代金币。
( )6.人民币是人民政府发行的可兑现的纸币。
( )7.各国的法定货币都可以在中国境内使用。
( )8.信用制度越发达,现金在货币流通中的比重越小,存款通货的比重越大。
( )9.在金银复本位制下,会产生劣币驱良币现象。
( )10.纸币可以流通,是国家法律赋予的能力。
( )11.买票乘公共汽车,体现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 )12.企业缴纳税款,体现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 )13.债权是指对借出款项必须收回的权利。
( )14.债务是指对借入资金必须偿还的义务。
( )15.信用关系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 )16.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发生商品交易时提供的信用。
( )17.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都是银行信用。
( )18.在发行国债中,政府是债务人,企业个人是债权人。
( )19.商业信用是直接融资,银行信用是间接融资。
( )20.消费信用是银行向消费者提供贷款购买消费品的一种信用形式。
( )21.国家信用是国家对企业和个人的负债,例如税收。
( )五.名词解释1.货币2.货币制度3.信用货币4.价值尺度5.流通手段6.支付手段7.贮藏手段8.货币单位9.铸币 10.本位币 11.辅币 12.无限法偿 13.有限法偿 14.银行券 15.纸币 16.银本位制 17.金本位制 18.金银复本位制19.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20.信用 21.信用形式 22.债权人 23.债务人 24.商业信用 25.银行信用 26.国家信用 27.消费信用 28.国际信用六.简答题1.简述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2.什么是货币本质?3.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哪些职能?4.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5.简述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6.简述信用存在的基础。
7.商业信用有哪些局限性?8.银行信用有什么特点?9.从经济角度分析借钱消费的利弊。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A4.B5.C6.A7.B8.C9.D 10.A 11.B 12.D 13.B 14.C 15.A 16.B 17.A 18.D 19.C 20.B 21.A 22.C 23.A 24.D 25.A 26.A 27.C28.A(二)多项选择题1.ABCE2.ABCDE3.ABCD4.ACDE5.AB6.ABCE7. BCD8.ABCDE9.AD 10.ABE 11. BC 12.ABCE 13.ABDE 14. ABCDE 15.BCDE 16.ABCE 17.ABC 18.ABCD19.BDE 20.ABCDE(三)填空题1.简单扩大一般货币2.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3.实物信用4.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5.支付手段流通手段6. 债权债务7.按期还本付息按期收回本息8.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9.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四)判断题1.√2.√3. √4. ×5.×6. ×7. ×8.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21. ×(五)名词解释1.货币:指商品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2.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有关货币本位、货币单位、货币发行与流通、货币准备与管理等内容的金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