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见王小波阅读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一六三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一六三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消失的舌头徐永辉二丙的舌头没有了。
那天,邻居三婶迎头遇到二丙,招呼他。
二丙的嘴张张合合,却没看到他的舌头,也听不到他说的话。
三婶一惊,忙问:“二丙,你咋回事,舌头没有了?”她不肯相信,走到近前往二丙嘴里一看,只有牙齿。
我们晓庄是远近闻名的雄辩村。
大人、孩子,走路、干活,甚至吃饭睡觉的时候,嘴巴都不闲着:“那是谁家的羊,咋不拴起来?”“为啥说是羊,叫它狗不一样吗?”“羊就是羊,怎么能叫狗呢?”“它叫啥,不过是老辈子传下来的,如果当初叫它猪,你现在还说是羊吗?”据村志记载,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由于世世代代训练,我们的舌头变异了,厚、长,又特别灵活,伸出来,可以轻而易举到达额头。
用它洗脸,画画,写字的,不乏其人。
据说,以前有个人,舌头比象鼻子还长,不仅能擀面、纺车,还能把棍棒舞得虎虎生风。
为了炫耀,我们都把舌头耷拉在下巴底下。
为了激励后代,先人们还自发组织了辩论会,三年举办一次,年满十八周岁的男子必须参加。
先以家庭为单位选出优胜者参加家族辩论,再选出家族中的第一名参加决赛。
一方把另一方驳得哑口无言,算胜出。
凡是在辩论上不发言,或撒谎骗人者,舌头会自动消失。
凡是没有独立见解,跟着别人学舌的,舌头会失去一半。
二丙是几十年来唯一受到惩罚的人。
他是孤儿,老实,木讷。
平时,你问一句,他哼一声。
只要不问,一年半载也难开金口。
在家族辩论会上,也有人试着引导他,徒劳。
半晌午,我们几个蹲在路口上议论二丙的时候,三婶走走停停,东张西望地过来了,还没到近前就问:“谁看见一只公鸡了吗?”她边说边比画,“这么大,毛通红,闺女给拿的,没舍得吃,你看,一转眼不见了。
”我们都安慰她:“不能少,不定跑哪旮旯里去了,再仔细找找。
”我们村古风犹存,好多年没少过东西了。
被三婶一搅合,我才想起来是去找乌木的。
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答案)

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资料(答案)三年级下册暑假练习题单⼀、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打上“√”。
鸳鸯(yān yāng) 蒌蒿(ɡāo hāo) 河豚(dún tún) 伶俐(lín líng) 掠过(lùe lüè) 沾⽔(zhān nián) 闲散(sǎn sàn) 纤细(xiān qiān) 莲蓬(péng peng) 姿势(zī zhī) 琢磨(zhuó zuó) 衬裙(chèn chèng)益⾍(yíyì) 摔晕(yūn yùn) 捏住(niē niū)⿊绸(chóu cóu) 折颈(jǐn jǐng) 擦洗(cā chā)谦虚(qiān xiān) 尘⼟(chén chéng) 捧起(pěn pěng)狮⼦(sīshī) 别致(zì zhì) 欣赏(xīn xīng) 不禁(jīn jìn) 皱(zòu zhòu)眉挣脱(zhēng zhèng) 倒映(yǐng yìng) 遵循(zūn zhūn) 传来(chuán chuáng) 尊敬(zūn zhūn) 碌碌⽆为(lù lǜ) 匀称(chèn chèng) ⼆、给下列多⾳字注⾳组词。
Sǎn 闲散散⽂ɡān⽊杆旗杆āi 挨近挨个散杆挨Sàn 散步散开ɡǎn枪杆秤杆ái 挨打挨饿jīn 不禁禁受 sǎ撒种播撒 chèn匀称称职禁撒称chèng 四称jìn 禁⽌门禁 sā撒娇撒谎 chēng称赞称呼zhēng 挣扎lèi 劳累受累 xiǎn朝鲜鲜见挣累lěi积累累计鲜zhèng 挣脱挣钱 léi 果实累累 xiān鲜艳鲜花zuō作坊chéng乘法乘车 lóng笼⼦灯笼作乘笼zuò作业⼯作 shèng 千乘之国 lǒng 笼罩笼络zhuǎ⽖⼦猫⽖ mó模型模仿 zhé折断折磨⽖模折zhē折腾zhǎo ⽖⽛龙⽖ mú模板模样 shé折本亏折féng 缝补缝合 rǎng 嚷叫 zhǎng涨⽔涨价缝嚷涨fèng 门缝裂缝 rāng 嚷嚷 zhàng头昏脑涨tǔ吐出吐泡dōu 全都hé和平和美吐都和hè应和附和tù吐⾎呕吐dū都市⾸都 huò和弄chā差别 liū溜冰 mà蚂蚱差chà差劲溜蚂chāi 出差 liù⼀溜烟 mǎ蚂蚁三、形近字组词。
2021年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
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
如《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
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
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
(2024-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24-2025)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说明:1、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终得分不得超过120。
一、基础(24分)1.依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将以遗所思。
(《庭中有奇树》)(1分)(2)柴门何萧条,□□□□□。
(曹植《梁甫行》)(1分)(3)李清照在《渔家傲》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宽阔图画的句子是:□□□□□□□,□□□□□□□。
(2分)(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好处的句子是:□□□□□□,□□□□□□。
(2分)(5)请把杜甫的《春望》默写完整。
(4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动作疾如流星,又xiāo sǎ()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好像特殊慷慨。
(2)但他最终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chóu chú()了一会。
(3)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miǎo shǒu ǒu dé(),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
(4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zhāng m ù jié shé()。
3、下面语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森林发生了火灾,火势扩散..很快,必需立刻限制。
B、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争论更是惟妙惟肖....。
C、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乘风破浪、所向无敌....,最终夺得冠军。
D、这件工艺品的造型新颖犹如天女下凡,设计真是奇妙绝伦....。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频频搜罗代表们的看法,听取各方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看法。
2024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6篇(含题目)

2024年中考语文满分作文6篇(含题目)一、2024年浙江省中考语文作文真题+范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50分)假如有人问我:你努力了这么久,似乎并没有获得什么。
我会这样回答:我虽然没有获得什么,但我失掉了懈怠、浮躁、怯懦、无知……结合上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努力学习、劳动、锻炼探索、修身带来的改变。
根据你的体验和思考,就其中一项,或记述经历,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看法。
要求:(1)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500字;(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优秀范文3篇:记叙文范例:阅尽千山,胸有丘壑我自小便体弱,进入初中以后,为了体育中考,我不得不听从医生的建议,不论学业有多繁忙,都要坚持“毅行”。
我所谓的“毅行”,便是利用周末有限的时间,去爬山。
三年来,杭州周边的山差不多都爬了一个遍。
身体倒强健了不少,可这体育成绩似乎仍不够理想。
有同学笑我,“你这三年的努力,看来是白搭了啊!”我不禁默然,真的白费功夫了吗?旋又释然,朗朗笑应道,“也不尽然,至少我已胸有丘壑万千,心有繁花似锦。
”我曾于春日里走进临平山。
在四月璀璨的阳光里与满山的红杜鹃撞了个满怀。
那浩瀚如海的杜鹃花丛,深红浅红无不热辣辣地花枝招展着,毫无保留地燃烧着对春天的熊熊激情。
这激情的火焰噼里啪啦地响彻大地,肆无忌惮地吞噬着周遭一切麻木的情绪。
我一不留神身陷其中,恍如隔世一般醉眼迷离,心智尽失。
我曾于夏日里深入玉皇山。
循着石阶迤逦盘山而上。
举目周视,全是沉沉的绿。
有新绿,有老绿。
新绿嫩黄,老绿苍翠。
层层叠叠,汪洋恣肆。
走在山间,如潜绿海。
头上松涛滚滚,翠浪竞逐。
飞鸟似鱼,翔游碧波。
古木参天,张柯如翼;老藤纵横,蜿蜒似虬。
斑驳日影穿林透叶,箭镞一般射下来,却无嗖嗖声响,扎在地上,更像是一枚枚金色的吻痕。
(获取更多中考满分作文,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我曾于秋日里去临安攀越龙门石滩。
在我眼里,天石滩的嶙峋怪石,也许都是尚未化龙飞去的鱼。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1

文章以一只猪的境遇为例,揭示出我们大多数人的 生存处境: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左右我们的生 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 去取;而我们相当多的时候,却于此浑然不觉,安 然处之。觉悟者们也许会鄙夷说,这不是相当于大 多数“猪”的生活吗?而小波,却隆重推出一只猪, 一只敢于狂奔的猪、一只终于长出獠牙的猪。它的 鸣叫,惊醒了我们,它的潇洒,它的冷静,它的警 惕,比照出我们的浑浑噩噩、躁动不宁,却惘然无 知。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大了易艺可在自运一
赛,的,小霍己的只
”并,终猪吉的奴叫
并深他于小特梦隶贝
在得为成志先想,贝
大霍此为气生。而的
家吉吃一大的猪要小
的特了名,农麦像猪
疑的很“它场与羊来
惑喜多牧拜内很狗到
下爱苦羊牧,多那一
出。头猪羊他其样户
色而,”犬们他生农
请同学用词语形容一下你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动物——猪? 的 且 但 。 大 都 不 活 庄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又融 入了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入真切的思考。作者从 “我”的经历谈起,谈“我”的体会,“我”的想 法,但又超越个人经验,体现出理性的力量。全文 严肃而幽默,平实而活泼,犀利而具温情与善意。 作者极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地方,刺 上一刀,使麻木的神经因疼痛而恢复知觉,显示作 者在写作中,充满智慧和自信。这种写作态度下产 生的文章,才能在表达个人见解的同时,对他人的 心智有所启发,增强人的自信。
这头特立独行的猪到底特别在哪里呢?我们来看文 章。
二、知识识记
1. 王小波 (1952-1997):北 京人。当代著名作家,有《黄金 时代》、《白银时代》、《青铜 时代》三部中长篇小说集(合称 《时代三部曲》)等。
贵州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

贵州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学贵知疑。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疑者,觉悟之机也。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否定中包含肯定B.只有否定才能发展C.否定是自我否定D.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答案】:D2.下列消费者经济行为属于货币流通手段的是()。
A.采购2斤白菜支付了10元B.购买了一辆小车,标价30万元C.老板支付工人5000块工资D.缴纳增值税500元【答案】:A3.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的,该有限合伙人对该笔交易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样的责任。
关于此规定在合伙法原理上的称谓是()。
A.事实合伙B.隐名合伙C.表见普通合伙D.特殊普通合伙【答案】:C4.南京市A区居民刘女士未经规划部门批准,在居住的房屋南侧搭建了一间12. 88平方米的房屋,2011年3月10日,经南京市规划委认定,该处房屋属于违规建筑。
3月16日,A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向刘女士下达了《限期拆除通知书》,要求刘女士在3月23日9点前自行拆除,但刘女士并未拆除。
后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又发出了《拆除决定书》,要强制拆除。
刘女士对A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作出的《拆除决定书》不服,申请了行政复议,复议机关作出1/ 13了维持南京市A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拆除决定书》的决定。
刘女士认为,行政复议机关适用法律错误,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
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A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的《拆除决定书》。
下列选项中属于本案行政复议机关的是()。
A.南京市规划委B.A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C.南京市司法局D.A区人民政府【答案】:D5.流动性陷阱是指下列哪种情况?A.利率上升使得人们想持有更少的货币B.家庭财富掉入资产陷阱中,不容易被转换成现金C.公众强烈偏好把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即货币持有在手中D.经济体系中货币发行过多【答案】:C6.早在1279年,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在南海的测量点是()A.曾母暗沙B.永兴岛C.太平岛D.黄岩岛【答案】:D7.依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一情况可授予专利权?()A.丙发现了某植物新品种B.乙发明了对糖尿病特有的治疗方法C.甲发明了仿真伪钞机D.丁发明了某植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答案】:D8.我们吃米饭咀嚼的时间久了会产生甜味,这是由于咀嚼米饭久了产生了何种物质?()A.淀粉B.蔗糖2/ 13C.葡萄糖D.麦芽糖【答案】:D9.下列成语包含哲理对应错误的是:A.斗转星移——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B.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否极泰来——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D.居安思危——要善于从矛盾的转化方面来看问题【答案】:C10.维生素又名维他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
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33 着眼理解鉴赏冲击语言题 含解析

专项对点练(33)着眼理解鉴赏,冲击语言题一、(2018·广东广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会飞的福字李丰狗娃想起那架纸飞机时,纸飞机正朝着墙头飞去。
狗娃迅速跑到墙根伸手去拦,可还是晚了一步,他眼巴巴地看着纸飞机擦着他的指尖,飘过了半人高的墙头,巧妙地越过一垄柿子架,又快速躲过一只母鸡的飞扑,最终钻进牛棚。
当它一路抵达目的地的当儿,隔壁串秧子家的奶牛毫不客气地上去,用大牛蹄子踩了一脚,之后又转身在上面浇了一泡尿,还把屁股撅得老高,尾巴一甩一甩地向狗娃示威。
随着这泡尿,狗娃的脸色由好看的粉柿子变成了白角瓜,又由白角瓜变成了紫皮茄子,鬓角渗出的豆大汗珠被正午的阳光晃得闪着金星星。
旁边的狗娃媳妇也霎时间明白是咋回事了,她嗷唠一嗓子扑向七岁的儿子豌豆。
“你个养不熟的败家子,看我怎么打你!”豌豆见娘疯了似的扑过来,忙躲到爹的后面:“爹……爹……咋了?咋了?是你让的啊!”豌豆不知道自己咋把娘气成了这样,自己不就用一张福字叠了个小飞机吗?可这又咋了,年早都过完了,这福字留着还有啥用啊?再说,叠飞机是爹同意的,怎么飞机飞到隔壁,娘就疯成了这样了?狗娃一把把媳妇推开,回头瞪了一眼豌豆,又转身抓住媳妇的胳膊把她拽进屋。
豌豆被爹瞪得心里发毛,他想跟进去,可门被爹在里面插上了。
“你咋呼啥,怕隔壁不知道啊?”狗娃连忙捂住媳妇的嘴巴。
“你个葫芦脑袋,你脑子咋不拿事呢?那不是串秧子家给咱打的欠条吗?五千块呀,都让牛尿泡花了,串秧子还能认账吗?”狗娃媳妇急得眼里汪起两团蒙蒙的雾。
“我哪儿知道是那张福字啊,咋这么巧呢?”狗娃背着手在屋里踅着弯弯,他来回走得急,碰倒了椅子,碰翻了米篓,踅了不知多少圈也没能想出个好招儿来。
最后他一跺脚:“唉!该着,没就没了吧,串秧子家也不容易,他得了重病下不了炕,媳妇又是个哑巴。
这两年要不是他媳妇脑筋活,四处借钱买了这奶牛,卖牛奶给串秧子买药维持着,串秧子早就没了,咱就当做善事扶贫了吧!”“放屁!”狗娃媳妇上去给了男人一杵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见王小波阅读答案
我跟王小波见过三面。
无法想象的是,第三次见面的地方,竟然是八宝山殡仪馆的一号大厅——追悼会现场,他躺在那里,与我阴阳相隔。
那一天是1997年4月26日。
4月26日这一天,八宝山一号大厅外,大约来了300多人。
除了少部分是王小波的亲友,大部分是自发的吊唁者。
他们是首都传媒界的年轻人,哲学界、历史学界、社会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学者,还有相当部分是与王小波从未谋面的读者,有的甚至自千里之外赶来。
奇怪的是,当中没有作家协会人员,没有一个小说家。
要知道,王小波是首先将自己看成是小说家,但是,到他死的时候,他的作品还没有进入主流文学的视野之内,今天仍然没有。
上午10点的光景,追悼会开始,大家排成两行,有序地进入大厅,向王小波遗体告别。
大厅里放着的不是哀乐,而是贝多芬的奏鸣曲,据治丧小组的人说,小波爱听这首曲。
艾晓明提醒我,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三本书的封面摆在王小波身上,随他火化,她说:“他惦着这事,让他知道,封面已经做好了。
” 艾晓明是王小波的挚友,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最早关注及评论王小波作品的学者。
于是,我让胡贝将封面摊开,依次摆在覆盖王小波遗体的白色床单上,正好是黄、灰、绿三色,封面图案取自古希腊绘画中人类经历的三个世代,意境悠远古朴。
王小波遗容安祥,只是额头有一块褐色的伤痕。
据说,他是独自于郊外的写作间去世的。
被人发现的时候,他头抵着墙壁,墙上有牙齿刮过的痕迹,地上有墙灰,他是挣扎了一段时间,再孤独地离去的。
王小波没有单位,也没有加入作协,生前他说过:“听说有一个文学圈,我不知道它在哪里。
”他是一个局外人,但却是一个真正的作家,一个为自己的真理观服务的自由撰稿人。
在追悼会上张罗的,我只认得胡贝和线条。
胡贝是王小波从小一块玩大的朋友,某软件公司的总经理,闲时客串过电影,后来,我发现他出现在张扬导演的电影《洗澡》里面。
线条是个秀气高挑的女人,她就是王小波小说《似水流年》里面漂亮而激进的女一号,大家都依小说里的名字叫她“线条”,真名反而不得而知。
追悼会大厅是一个会堂,前方正中的舞台上是湖水蓝的幕布,横匾是黑色的,上面悬挂着几个大字:安息吧,小波。
下面用黑布巾结成了蝴蝶结,围着王小波的遗照。
照片上是青年时代的王小波,小眼睛厚嘴唇,一脸稚拙憨厚。
出发之前,我曾请一位朋友为王小波写了一副挽联,上联是:以独立意志出神入化笑写时代三部曲;下联是:持自由情怀沥血呕心哭说乾坤万年忧;横幅是:小波不死!
我问胡贝,怎么没有用我发来的挽联?胡贝说:我们想让小波平平安安地走。
“平平安安”?我琢磨这四个字。
王小波生前,在《南方周末》等报刊开设专栏,那段时间,他几乎参与了所有的文化论战,引起多方关注,很不平安。
他的随笔机智幽默,文理双修的视野,从容不迫的气度,引来大批年轻读者的追捧。
胡贝说:“他说的都是总结性的东西,特精辟,一锤子砸得你,骨髓都出来了。
”
4月16日前后,王小波的死讯传开,几个城市都有媒体报道此事。
自那天开始,无数电话打到治丧小组和报社。
此时,王小波的兄弟在美国,妻子李银河远在英国,北京只有老迈年高的母亲。
他的好友胡贝说:“小波没单位,也没加入作协,他的事得由我们来办了。
”于是他们就在高教部宿舍(王小波母亲家)大院里面跟人借了一间二楼的房子,拉了两根电话线,接上一部传真机,作为“王小波治丧办公室”。
此后每天24小时热线服务,接收全国各地的吊唁电话和传真。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王小波是在北京西单的一个公共汽车站。
那是1996年8月。
公共汽车站是我们在电话里约好了的碰头地点。
在广州的《岭南文化时报》上,我见过他的照片,并牢牢记住在照片旁附上的一句自白:“我这人老远一看不是好人,走近了还是好人。
”出租车抵达西单时,我坚信我没有看到照片上的王小波,车开过了一段。
等我折回头的时候,已经迟到,仍没发现王小波,我认定是他迟到了。
这时,在一群闲闲散散地站在路边的人里面,走出一个1米90的高个子,他有狂草一样的头发,身上的夹克衫和牛仔裤的皱折
搞纯文学在世界各国都是最穷的。
这点,王小波早有精神准备。
有一次,他对朋友说:“作家就意味着随时有饿死的可能。
”为什么选择了严肃写作——这样一个趋害避利,既冒险又挨穷的反熵过程?他认为,文明的发展也是一个反熵过程。
如果人人都进入趋利避害的熵增过程,随着大流而下,最后准会在一个低洼地汇齐,“挤在一起像粪缸里的蛆”。
因此,王小波认定反熵过程就是他的宿命。
王小波曾经感叹:“出版一本书比写一本书要难得多。
”所以,他说,他若写墓志铭,会在“活过,爱过,写过”后面加上一句,“书都卖掉了”。
从王小波那里,我带走了两只软盘,那是“时代三部曲”的原稿。
1996年11月,我将“时代三部曲”上报。
12月上旬,花城的选题会在湖南张家界召开,讨论到这套书时,有人认为王小波没有知名度,长达99万字的三部曲,存在着发行等方面的风险。
最终社长肖建国拍了板:王小波的作品有鲜明的艺术个性,那怕冒点风险也要试试。
选题会后,12月中旬,我再次到京出差。
第二次见到王小波,是在紫竹园附近的中国企业家协会招待所,我的住处。
晚上匆匆一面,我告诉他“时代三部曲”已经列入1997年度选题。
我看着他,他脸上没有悲喜。
我这才了解到,“时代三部曲”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流浪旅程。
它是在辗转多时,颠簸多地之后,才停泊在花城出版社的。
王小波在1994年已经成功,那一年,《未来世界》获台湾(地区)联合报文学奖,之前《黄金时代》也获过此奖。
面对获奖,王小波说:“我觉得,这个奖不是奖给已经形成的文字,而是奖给对小说这门艺术的理解。
”同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黄金时代》,给文坛一次小小的震动。
敏锐的评论家说:没想到文坛之外有如此高手。
但这些成功未能为他铺砌坦途,他的余作在民间经历了漫长的苦旅。
王小波以及他的朋友曾携着书稿,天南地北,在多家出版社奔走。
部分书稿曾一度以打印件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
打印件是用最老式的24针打印机,打在浅蓝色像一匹布那么长的打印纸上,很多文字有眼睛没鼻子的,奇怪的是,这副样子并未影响它的传播。
在出版社,在研究机构,在大学校园,各种人群传阅着。
嗅觉灵敏的书商还追上门,讲得洋洋洒洒,开口就是几万的印数,然后又音讯全无;出版社往往是今天接纳,明天变卦。
为什么如此反复?皆因艺术与思想上的无视禁忌造成的,用艾晓明的话来解释,就是:“王小波无视禁忌的顽童心,他的幽默反讽才能和想象奇趣,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某种文学理解力。
”
对于出书,王小波起初一惊一乍,折腾几次后便宠辱不惊了。
这天晚上,他外衣的颜色我已经遗忘,只记得他嘴唇乌紫,我以为是冷的,现在想来可能是病征的显现。
记得他还说了一句:“作家有两种,一种是解释自己,像海明威式的;一种是到想象中去营造,像卡尔维诺,像尤瑟纳尔。
我觉得真正的作家应该尝试做后一种。
”
第二天我就回广州。
这个冬天,我体验了编辑生涯中永志难忘的一次经历。
窗外是冬日蓝天,明朗的高空气息使人开怀,我正着手编辑“时代三部曲”。
翻开《青铜时代》,有这样的文字:“思维的快乐是人生乐趣中最重要的一种。
本书就是一本关于智慧,更确切的说,关于智慧的遭遇的书。
”
令我一读一惊心的,是作者凌空飞越的想象力。
看看王小波笔下的泥水洛阳吧:唐朝的洛阳,泥水没膝,人们要过街,就要借助一种叫拐的东西。
在比较窄的街段上,有人借助撑杆一跃而过;有人踩在三尺短拐上蹒跚而行;而伟大的发明家李卫公,就驾着二丈高的双拐凌空而过,他身体前倾,构成飞
这些年里,我的“趣味主义”倾向明晰起来。
我觉得,活在世上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没有趣的人,不交;没有趣的事,不谈;没有趣的书,不出。
这是王小波教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