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合集下载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二)初步复苏
2.体位:
置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
3.吸引:
必要时(分泌物量多或有气道梗阻)用吸球或吸管(12 F或14 F) 先口咽后鼻清理分泌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过度用力吸引可导致喉痉挛,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动过缓, 并可延迟自主呼吸出现。
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10 s),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
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 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三、在卫生行政领导参与下将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地 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 员、产 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新生儿复苏领导小 组。 四、在ABCD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 (1)快速评估(或有 无活力评估)和初步复苏;(2)正压通气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3)气管插 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4)药物和(或)扩容。 五、参考2015年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推出的复苏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和新 生儿复苏培训进展及现 状,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制定本指南。
2016由的/8/2于需4 提要供 。恒 本定 装一 置致容的易P操E作EP、及使P用IP灵,活维、持压功x力x能输残出气稳量定,、更操适作合者早不产易儿疲复劳苏。时正压
通气 19
第二部分新生儿复苏指南
(四)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
1.指征:
(1)需要气管内吸引清除胎粪时;
(2) 气囊面罩正压通气无效或要延长时;
(1)插入喉镜:
左手持喉镜,使用带直镜片(早产儿用0号,足月儿用1号) 的喉镜进行经口气管插管。
将喉镜柄夹在拇指与前3个手指间,镜片朝前。

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

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
当前第46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三\23点
复苏效果的评估
心率仍然是评估是否需要复苏和复苏效果的首要 指标
评估方法: 心前区听诊
脐动脉搏动触诊
脉搏氧饱和度检测仪(需要持续复苏或呼吸支持的患 儿)
当前第47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三\23点
SPO2 评估
呼吸系统
当前第17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三\23点
血液生化和代谢改变
PaO2↓、pH↓及混合性酸中毒 糖代谢紊乱 早期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释放↑→血糖正常或↑ 继之糖原耗竭血糖↓
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肝酶活力↓→未结合胆红素↑
低钠血症 心钠素、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稀释性低钠
低钙血症 钙通道开放、钙泵失灵→钙内流
重度 0 ——3 分 脐血 PH↓(pH ≤7.0) 轻度 4 ——7 分 正常 8 ——10 分 意义 1分钟评分 诊断、分度的依据 5分钟评分 判断复苏效果、预后 如婴儿需复苏,10、15…分钟仍需评分
当前第23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三\23点
并发症 — 多器官受损
中枢神经系统 →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颅内出血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由6.32%下降至2.94%
建立新生儿复苏培训长效机制 提高新生儿复苏技能和复苏后管理
当前第30页\共有74页\编于星期三\23点
新生儿复苏指南
2010年美国儿科学会和心脏协会制定了第六版新生儿 复苏指南
参考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复苏教程》(第六版)和新生
儿复苏指南(2010版) 2011年5月23日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修订中国新
Apgar 评分
皮肤颜色 (appearance) 心 率 (pulse) 对刺激反应 (grimace) 肌张力 (activity) 呼 吸 (respiration)

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救治步骤

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救治步骤

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救治步骤在新生儿窒息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救治步骤可以挽救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窒息的紧急救治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并采取合适的措施。

一、紧急情况判断及叫救援首先,在发现新生儿出现窒息迹象时,父母或照看者应立即进行判断。

如果新生儿无法呼吸、哭声微弱或消失,并出现青紫色、面色苍白,即为窒息紧急情况。

此时,应立即叫救援。

二、清除气道阻塞1. 仰卧位头后仰:将新生儿放置于平坦、安全的表面上,并将其头部向后仰。

2. 手指探查:小心地用食指和拇指打开新生儿的口腔,检查是否有任何明显阻塞物质如分泌物或异物。

3. 拍击背部:用力轻拍新生儿的背部约5次,这有助于帮助清除气道中潴留的分泌物。

三、进行人工通气如果以上步骤无效,即新生儿仍然没有呼吸,则需要进行人工通气。

以下是相关步骤:1. 恢复自主呼吸:将婴儿放置在胸肌平坦位置上并保持颈部后伸,用一只手控制其下颚,另一只手在腹部施加较轻压力以支持呼吸。

2. 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通气:在玩自主呼吸的同时,在新生儿口唇或口腔和您的嘴之间形成密封,通过快速而口算舒缓地吹气(约每分钟40~60次),以帮助恢复正常呼吸。

3. 使用面罩通气:若新生儿无法维持自主呼吸,可以使用适当尺寸的面罩与呼吸设备连接,并按照医护人员指示做出相应操作。

确保应用正确强度和频率的人工通气。

四、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新生儿窒息情况仍未解决,并且无法恢复自主呼吸或心跳停止,请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下面是相关步骤:1. 开始心肺复苏:在叫救援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2. 进行按压:采用适合的手法,在新生儿的胸骨下方进行按压,并设定正确的频率和深度。

通常情况下,每分钟进行100至120次按压,并确保每次按压能够使胸廓下陷约1/3。

3. 进行人工通气:每做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通气。

确保进行正确的口对口或口对鼻通气,并观察胸廓上升以确认通气有效。

4. 持续心肺复苏:一旦急救团队到达现场,交接给专业人员,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措施直到情况有所改善或获得进一步医疗帮助。

新生儿窒息的初步复苏步骤

新生儿窒息的初步复苏步骤

《新生儿窒息的初步复苏步骤》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全身多脏器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及时、正确地进行新生儿窒息的初步复苏,对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至关重要。

一、引言新生命的诞生总是充满着喜悦和希望,但有时也会面临风险。

新生儿窒息就是其中一种可能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紧急情况。

在这种关键时刻,医护人员的正确操作和迅速反应可以为新生儿赢得宝贵的生存机会。

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初步复苏步骤,不仅对医护人员至关重要,对于准父母和家庭成员来说,也能增加对新生儿健康的认识和保障。

二、初步复苏的准备1. 人员准备组建专业的复苏团队,包括儿科医生、助产士、护士等。

团队成员应熟悉复苏流程和操作技能,能够密切配合,迅速有效地进行复苏。

2. 物品准备准备好复苏设备和药品,如保暖设施、氧气源、复苏气囊、面罩、吸引器、气管插管设备、肾上腺素等。

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药品在有效期内。

三、初步复苏的步骤1. 保暖将新生儿放在预热的辐射保暖台上,以减少热量散失。

保持新生儿的体温在36.5℃-37.5℃之间,这对于维持新生儿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2. 体位将新生儿置于轻度仰伸位,即“鼻吸气”位。

这种体位可以使气道通畅,便于清理呼吸道和进行正压通气。

3. 清理呼吸道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用吸球或吸管清理其口腔、鼻腔和咽部的黏液和羊水。

先吸口腔,再吸鼻腔,避免过度吸引导致黏膜损伤。

吸引的压力应适中,一般不超过 100mmHg。

4. 刺激清理呼吸道后,用手轻拍或摩擦新生儿的足底或背部,以刺激其呼吸。

如果新生儿仍无呼吸或哭声,应立即进行正压通气。

四、正压通气1. 选择合适的面罩和气囊根据新生儿的体重和面部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罩和气囊。

面罩应覆盖新生儿的口鼻,边缘与面部贴合紧密,无漏气。

气囊的容量应适中,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和潮气量。

2. 正确的操作方法将面罩紧贴新生儿的口鼻,用拇指和食指按压气囊,使空气进入新生儿的肺部。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新生儿窒息复苏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窒息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急救措施来恢复婴儿的呼吸和心跳功能。

以下是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基本指南:
1. 确认窒息:判断婴儿是否呼吸或有心跳。

如果婴儿没有呼吸、无心跳或仅有不规则的呼吸,即为窒息。

2. 呼救: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告知情况。

若有其他人在场,让其帮你呼救。

3. 确定原因:如果窒息原因明确(如窒息物、溺水等),请尽快排除。

4. 清理呼吸道:小心地将婴儿放置在坚硬的表面上,然后利用手指或软质物品(如湿布)轻轻清理婴儿口腔、鼻腔内的任何积液或异物。

同时,注意不要过度扩张婴儿的颈部。

5. 人工呼吸:翻动婴儿,使其平躺在背上,然后用口对婴
儿口腔进行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应该持续1秒钟,观察婴
儿是否有胸部起伏。

每2次呼吸后,检查婴儿的心跳情况。

6. 心肺复苏:如果婴儿没有心跳,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在30:2的频率下,给予30次胸部按压(胸骨中央位置上按下),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并确
保急救人员已经到达。

7. 监测:一旦婴儿恢复呼吸和心跳,仍然需要持续监测其
生命体征,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请注意,在实施任何急救措施时,需小心轻柔,避免过度
施力或伤害婴儿。

此外,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步骤根据不同
的指南和培训而有所不同,所以上述指南仅供参考。

在紧
急情况下,最好立即呼叫急救人员,他们会提供更准确的
指导和处理措施。

完整版)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完整版)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完整版)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应急预案及程序1、在临产时,如果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或宫内窘迫,应立即向家属说明病情,并通知二线值班医生采取适当措施纠正缺氧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尽快结束分娩。

二线值班医生应在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到场。

2、在分娩准备接生时,应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

新生儿科医生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到场,并做好窒息复苏准备工作。

3、如果在剖宫产术中预计新生儿会发生窒息,应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医生。

新生儿科医生应在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到达手术室,并做好窒息准备工作。

4、新生儿科医生到达产房或手术室后,应立即组织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小组,并做好备用。

抢救小组应由至少3人组成,包括新生儿科医生,并应分工,由新生儿科医生领导。

5、如果病房发生窒息,护士应立即抱入产房进行初步复苏,并同时通知产科值班医生及新生儿科医生。

6、如果发生新生儿窒息,应严格按窒息复苏抢救流程实施抢救。

如果新生儿出生5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应立即通知新生儿科主任到场指挥抢救,并再次向家属说明病情。

7、如果窒息复苏10分钟仍未建立自主呼吸,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组织我院抢救小组到场,并再次向家属说明病情。

必要时,应联系转院。

8、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应转入儿科进一步诊治。

应急预案及程序:1、立即通知医师,组成抢救小组进行抢救。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如果心率小于100次/分,应给予正压人工通气;如果心率小于6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30秒;如果心率小于60次/分,应遵医嘱给予药物复苏;如果心率大于60次/分,应停止胸外按压,继续正压通气。

同时,应评价皮肤颜色、四肢青紫或红润,观察紫绀、给氧、病情变化。

3、准备各种抢救药物器械。

4、复苏后,应严密观察生命征及病情变化,加强保暖,并做好记录。

程序:1、发现患儿呼吸暂停或心率小于100次/分。

2、检查,呼叫医生,摆好体位,垫高头肩部1.5—2cm,置于鼻吸气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3、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先口后鼻。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图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图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新生儿窒息复苏的详细步骤和图解说明。

以下是窒息复苏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一:判断儿童意识和反应- 观察儿童是否有呼吸或发出声音。

- 轻轻触摸儿童的肩膀,观察是否有响应。

- 如果儿童没有任何反应,进入步骤二。

步骤二:紧急呼叫- 立即呼叫紧急救护电话。

- 告知医务人员儿童的情况并请求急救。

步骤三:开放气道- 将儿童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

- 轻轻后仰儿童的头部,使口腔与喉咙保持通畅。

步骤四:清除呼吸道阻塞物- 轻轻倾斜儿童的头部,用手指从口腔中取出任何可见的阻塞物。

- 避免使用力量过大的方法,以免损伤儿童。

步骤五:观察呼吸- 仔细观察儿童的胸部是否有起伏。

- 听儿童的口鼻部是否有呼吸声。

- 如果儿童没有呼吸,进入步骤六。

步骤六:进行心肺复苏- 在儿童的胸骨下方,找到适当位置进行心肺复苏。

- 使用手掌根部,按压胸骨,每分钟按压速度为100-120次。

- 每次按压后让胸部完全复原。

步骤七:进行人工呼吸- 在进行两次胸部按压后,进行人工呼吸。

- 用嘴对儿童的口腔进行密封,吹气1-2秒钟,观察胸部是否抬起。

- 每次人工呼吸后让胸部自然下降。

步骤八:继续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按照4:1的比例连续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 每过2分钟检查一次儿童的反应和呼吸情况。

- 在专业人员到达之前继续进行复苏。

请医务人员在复苏过程中密切注意儿童的状况,并随时进行适当的操作调整。

以上指南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注意:本指南旨在提供简单的窒息复苏指南。

对于复杂或有特殊情况的情况,请追寻更详细的指南并咨询专业医务人员的意见。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规范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规范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规范
1.确认窒息情况:观察新生儿是否有自主呼吸,若无自主呼吸,确定
为窒息情况。

2.快速报警:立即向医护人员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相关人员赶到现场。

3.快速评估:迅速评估新生儿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指标。

4.开放气道:采取正确的气道开放方法,抬头向后仰,使气道保持通畅。

5.观察呼吸:重新观察新生儿是否有自主呼吸,若无自主呼吸,进入
下一步操作。

6.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操作人员捏住新生儿鼻孔,用嘴对婴儿口
唇进行包住,进行连续的口对口吹气。

7.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口对口吹气的同时,操作人员用手掌放在新生
儿胸骨下方,以固定点按压方式按压,每分钟进行120-140次。

8.接通氧气:尽快接通氧气,为新生儿提供氧气供应,保证高浓度氧
气输入。

9.恢复自主呼吸: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口对口吹气,直至新生儿恢复
自主呼吸或医护人员赶到接手,调动新生儿的家属协助。

10.检查循环功能:新生儿恢复自主呼吸后,立即检查新生儿的心跳、血压等循环功能,确保循环正常。

11.及时抢救:如果新生儿的循环功能还没有恢复,应立即考虑进行深部按压、气管插管、给药等抢救措施,及时转送至专科医院。

12.记录数据:及时记录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整个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指标,包括开始时间、复苏时间、复苏方式、复苏药物等。

13.术后处理:复苏过程结束后,对新生儿进行仔细观察和监测,保持温暖,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支持。

14.家属安抚:对新生儿的家属进行及时安抚,告知复苏情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4
6
新生儿复苏指南(2011)
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 1 第一部分 指南目标和原则 2 第二部分 新生儿复苏指南 3 第三部分 正压通气特殊复苏情况
4 第四部分 复苏后监护
5 第五部分 早产儿复苏需关注的问题
2020/11/14
7
指南目标和原则
& 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 医护人员在场
2020/11/14
9
指南目标和原则
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 (1)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 (2)正压通气和氧饱和度监测 (3)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 (4)药物和(或)扩容
2020/11/14
10
一、复苏准备
1.每次分娩时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 在场,其职责是照顾新生儿。
2020/11/14
5
新生儿复苏指南
美国心脏协会每隔5年左右就会根据各类 医学研究数据,更新心肺复苏指南,今 年的指南在2015年10月份新鲜出炉,为 此,本文特就该最新指南,与2011年我 国的指南的主要更新变化,希望和大家 一起学习,共同提高。
新生儿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是缺氧引起
的,故心肺复苏的重点依然在于肺部通 气方面。
12
三.复苏的基本程序
2020/11/14
13
2020/11/14

14
复苏的基本程序
三个评估问题顺序调整为:足月吗?肌张力好 吗?呼吸/哭声好吗?
在60秒钟内快速完成初步评估、再次评估、启 动机械通气(必要的情况下),依然是新生儿 复苏的要点,(黄金1分钟)避免一切不必要 的延迟和时间的浪费。
2020/11/14
15
复苏的步骤
(一)快速评估
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3项指标:
(1)足月吗? (2)肌张力好吗? (3)哭声/呼吸好吗?
如以上3项中有1项为“否",则进行以下初步复苏
2020/11/14
16
复苏的步骤
(二)初步复苏
1.保暖:放在辐射保暖台上或采取 其他保温措施减少热量散失等。 对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 儿可将其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放 在清洁的塑料袋内,或盖以塑料 薄膜置于辐射保暖台上,摆好体 位后继续初步复苏的其他步骤。
2020/11/14
19
2.体位:置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
建立通畅的呼吸道:摆正体位
仰卧体位、头略后仰, “鼻吸气” 位 “鼻吸气” 位使咽后壁、喉和气管成一直线 颈部伸仰过度及不足均阻碍气体进入,而体位正确则使呼吸道保 持最佳开放状态
2020/11/14
20
3.吸引:在肩娩出前用手将新生儿口咽、鼻中的分泌物挤 出。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12 F或14 F)先口咽后鼻腔 清理分泌物过度用力吸引可能导致喉痉挛和迷走神经性 心动过缓并使自主呼吸出现延迟。 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 吸引时间(<10 s), 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00mmHg
�☆ 为了降低我国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和伤残率,2004 年由我国卫生部主导,建立了新生儿窒息复苏项 目。取得了很大成绩,降低了我国新生儿窒息的 发生率和死亡率
☆ 在 2010 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新生儿窒息复苏 项目总结大会”上,决定我们的项目再继续进行 5年
2020/11/14
4
新生儿复苏指南
�2011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 会,参考国际的新指南和共识,结合中国国情,修 订了我国的新生儿复苏指南(2004年制定,2007年 第一次修订,2011年第二次修订)
& 加强产儿科合作,在高危产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 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 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 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2020/11/14
8
指南目标和原则
& 在卫生行政领导干预下将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 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 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 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复苏领导小组
2020/11/14
2
前言

# 近年来,国际上对新生儿复苏的许多有争议 的问题进行了大量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在 许多方面取得了共识,2009年美国儿科学会
和心脏学会又制订了2010年新生儿指南 � # (Pediatrics 2010; 126: e1400-e1413)
2020/11/14
3
前言
2020/11/14
21
4.擦干:快速擦干全身,拿掉湿毛巾
全身擦干 清理呼吸道在前,擦干在后 拿走湿毛巾
2020/11/14
22
5.刺激:用手拍打或手指轻弹新生儿的足底或摩擦背 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如这些努力无效表明新生儿处 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
2020/11/14
17
早产儿保温
早产儿(<1500g),如采取以下措施可降低发生 体温过低的风险 从脚趾到肩部放入一个塑料袋中 立即装入无须擦干 置于辐射加热装置上
2020/11/14
18
复苏的步骤
体温是复苏成功与否的预测指标之一,也是复苏质量 的指标。 无窒息新生儿体温应该维持在36.5——37.5℃之间。 避免早产儿出现低体温,可采取多种方式,如辐射保 暖台、塑料膜包裹、热床垫、暖湿化空气、提高室内 温度等等;高体温可出现潜在的相关风险,也要避免 (>38℃)。 在资源有限的地方,采用一切可能方式,在出生后第 一个1小时,尽量避免低体温,可能降低死亡率。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前言
★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 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统 计数字表明,每年400万的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 死于新生儿窒息,占1/4
★ 1987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心脏协会(AHA) 开发了新生儿复苏项目(NRP)并向全世界推广, 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2.复苏1名严重窒息儿需要儿科医师和助产士(师)各1名 3.多胎分娩的每名新生儿都应有专人负责。 4.复苏小组每个成员需有明确的分工,均应具备熟练的复
苏技能。 5.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
2020/11/14
11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
评估
措施
决策
2020/11/14
■ 评估—决策—措施的 程序在整个复苏中不断 重复 ■ 3个体征:呼吸、心 率、氧饱和度 ■通过评估这3个体征中 的每一项来确定每一步 骤是否有效。其中对心 率的评估最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