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音乐教案
美术高中苏版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

美术高中苏版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在前面的一课中,学生们对建筑这一概念有了差不多的认识,对建筑艺术的表现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开始探寻如何科学地评价和观赏一座建筑。
然而,专业水准观赏眼光的培养、艺术品位和审美修养的提高,基本上要建立在对大量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不断地实践、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正是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因此,我们配以本课的建筑艺术观赏,旨在尽量多地介绍给学生一些优秀建筑实例,开阔大伙的视野,充实大伙的知识。
这关于建立高层次的观赏水准和艺术趣味、提高评判和分析建筑作品的能力,基本上十分重要的。
本课教学的差不多目标是让学生领会中外建筑经典范例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
课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中外建筑作品的介绍、分析和探讨,归纳了宫殿、庙堂、陵墓、民居等要紧建筑类型的产生背景、艺术风格特征及其形成缘故,盼望借此给学生一个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概括认识,并对各类型建筑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起善于观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
因此关于课本中所介绍的建筑作品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本课教学的显性目标,也是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的差不多要求。
本课教学的扩展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缘故的分析能力。
课本中在对大量建筑实例进行介绍的同时无不对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进展状况等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某一建筑风格形成的内在缘故。
这是比单纯理解和掌握某一类型的建筑艺术风格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即透过现象查找本质。
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背后总有其产生和进展的内在缘故,同时会形成某种规律。
对这种内在缘故和规律的探讨是我们研究艺术进展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而言那么是一种对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对思维的训练。
这种训练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不无裨益,是本课教学的高层次目标。
〔二〕内容结构本课旨在带领学生观赏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并探讨建筑艺术进展。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建筑:凝固的音乐》教学设计

2019-2020年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建筑:凝固的音乐》教学设计知识目标: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赵州桥的设计巧妙,并延伸到世界各地的建筑、家乡的建筑。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的能力;通过小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美育目标:通过欣赏建筑物,亲手制作建筑物,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人民大会堂》课件,赵州桥图片,世界各地建筑图片,两个蛋壳,一支钢笔,两个塑料盒,一张白纸,一元硬币,纸板凳,长江大桥剪贴画,各色卡纸。
教学重、难点:理解拱形的承重力强.激发学生对建筑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美文欣赏1.导入: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旅游。
观看《人民大会堂》课件,欣赏赵州桥图片流水示意图,使学生进入文境,体会现代建筑的伟大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介绍课文相关建筑知识。
过渡: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座座建筑物都体现着设计者的巧妙构思,它们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刚刚我们欣赏了我国古今的两大建筑。
现在,我们再去看看世界各地的建筑物。
二、建筑王国1、听音乐,欣赏古今中外的名建筑画面(双语注释)2、通过实验介绍承重知识。
实验一、蛋壳实验材料:两个蛋壳,一支钢笔。
先把钢笔垂直于开口朝上的蛋壳,(有一段距离)松开钢笔,结果钢笔尖把蛋壳戳了一个洞;再把钢笔垂直于开口朝下的蛋壳,同样的做法,蛋壳却安然无恙。
实验二、拱型桥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盒,一张白纸,一元硬币一枚。
把两个塑料盒看成桥墩,先把白纸平放在桥墩上当桥面,将一元硬币放在桥上,桥被压塌了;再把这张纸弯成拱形,两边靠在桥墩上,将一元硬币放上去,桥没有塌。
实验三、纸板凳承重老师站在纸板凳上,却不会塌。
因为纸板凳内部是用纸做成许多小圆柱。
结论:拱形的结构承重力强,所以悉尼歌剧院造成薄壳形屋顶,赵州桥造成拱形的。
三、七彩视野欣赏家乡美景图。
伴随着优美的歌声,让我们一同来欣赏柳州的特色建筑吧.四、想象空间出示长江大桥剪贴画,介绍几种制作方法,用剪贴、布贴、撕贴的形式表现建筑。
202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壶知道为朋友们整理了10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壶知道将不胜荣幸。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欣常《巴塞罗那》。
2、音乐活动“奔向20xx”。
教学目标:1.了解第25届奥运会主题歌。
2.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
3、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教学重点:了解与奥运会有关的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欣赏《巴塞罗那》教师介绍:《巴塞罗那》原是英国流行音乐家弗雷迪#8226;墨丘里1986年应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卡巴耶的邀请,为歌颂她的家乡巴塞罗那而创作的一首歌曲。
1991年,被选为第25届奥运会主题歌。
歌曲引子由合唱队发出热情的呼唤“巴塞罗那”开始,点明本届奥运会的地点。
“维瓦”在西班牙语中是“万岁’’之意,歌曲抒情婉转而又气势磅礴,表达了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自豪之情。
1、初次听赏《巴塞罗那》,学生看教材提供的歌词。
2、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二、导入:这几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和奥运会有关的内容,今天我们来看看你们搜集的材料。
我们进行一个与奥林匹克运动有关的音乐活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得更充分。
三、分组展示、汇报(1)第一组同学介绍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
欧洲——天蓝色、亚洲——黄色、非洲——黑色、澳洲一一草绿色、美洲——红色(2)第二组同学介绍20xx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馆;齐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3)第三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圣火点燃仪式。
(4)第四组同学介绍奥运会会徽。
①1900年巴黎奥运会会徽;②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③20xx年悉尼奥运会会徽;④20xx年雅典奥运会会徽(5)第五小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6)全班分五个组讨论,为画面选配熟悉的音乐。
初中音乐教案(通用12篇)

初中音乐教案(通用12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中音乐教案(通用12篇)》,快快拿去用吧!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初中音乐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初中音乐教案(通用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音乐教案1教材分析《电子空间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教材内容以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丝绸之路》、电子琴独奏曲《西班牙斗牛舞》以及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橄榄树》为主,让学生对电声乐队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音乐材料、音响,初步认识常见的电声乐器及其音色特征。
2.感受与鉴赏电子琴、电声乐队所演奏的乐曲,扩大艺术视野。
3.体验歌曲《橄榄树》所表达的基本情感并学会演唱歌曲。
教学流程一、导入。
1.课前播放乐曲: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致爱丽丝》。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为导入新课做好准备。
2.介绍电子音乐的发展。
师:现在是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
那么,人们是如何运用这些电子设备制作电子音乐的?电子音乐又是如何发展的?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回去查找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说查找的结果。
生1:大约在70年前,美国人约翰·凯奇利用电子管振荡器和留声机进行音乐创作。
音乐教案设计(通用19篇)

音乐教案设计(通用19篇)音乐教案设计(通用1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教案设计篇1一、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乐曲活泼、跳跃的性质,能听辩出乐曲中的重音部分。
2、能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3、享受游戏的快乐,学习有控制地按规则游戏。
二、活动准备:图形乐谱、大灰狼头饰、cd带、课件背景图三、活动过程:1、听音乐做律动进场。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好吗?2、感受音乐的性质,引导幼儿通过各种形式表现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1)第一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2)第二次欣赏音乐,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的活泼与跳跃。
师:现在我们和小动物跳个舞吧,你们准备学什么小动物跳舞呀?(3)第三次欣赏音乐,幼儿尝试找音乐的强音。
师:现在小动物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找出这段音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第四次欣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示音乐的强音。
师:我们听音乐拍腿,听到有重音的地方,就拍手。
(5)出示图谱。
师:刚才有小动物提醒我说,森林里很黑很黑,路也很难走,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所以它们特意送来了森林地图。
(6)第五次欣赏音乐,看图谱找重音。
师:小鸟给我地图时,还特意关照我,要小心路上有危险。
那危险的地方在哪儿呢?小鸟告诉我们只要听音乐,就会发现哪里有危险了。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如果你听出来了,就拍手来告诉我。
(7)第六次欣赏音乐,老师指挥集体练习。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地图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险了吗?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怎样穿过森林,来到危险的地方,我们的嘴巴就模仿你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
(8)、第七次欣赏音乐,用造型表示音乐的强音。
师:在我们正式到大森林之前,我们要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进行演习。
听到有危险的地方,我们就要停下来,摆一个你喜欢的造型,好吗?3、游戏:聪明孩子和笨老狼。
钢基曲子教案

钢基曲子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钢基曲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了解其特点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对钢基曲子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钢基曲子,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钢基曲子的演奏技巧和特点。
2. 钢基曲子的音乐表达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内容。
1. 钢基曲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钢基曲子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3. 钢基曲子的音乐表达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
1. 钢基曲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钢基曲子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钢基曲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通过听取老师的讲解和观看相关资料,了解钢基曲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增强对钢基曲子的认识和了解。
2. 钢基曲子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钢基曲子的特点是音色清脆悠扬,表现力丰富。
学生通过老师的示范和指导,学习钢基曲子的演奏技巧,包括手指的运用、音符的表达和节奏的掌握等,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 钢基曲子的音乐表达和情感表达。
钢基曲子是一种富有情感表达的音乐形式,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内涵。
学生通过学习钢基曲子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培养自己的音乐情感和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
1. 讲解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解说,让学生了解钢基曲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了解其特点和演奏技巧。
2. 示范法,老师通过示范演奏,让学生学习钢基曲子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
3. 听力法,让学生通过听取钢基曲子的演奏,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表现,评价学生对钢基曲子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演奏表现和音乐表达,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钢基曲子的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篇一:《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学设计——第三师第三中学肖玲玲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18课的内容,这节课属于鉴赏课,内容多,时间紧,加之由于高一鉴赏课已进行了十八课时,虽然我力求让每节课“活”而有趣,但千变万化始终一个欣赏,学生由最初的新鲜感到现在的麻木,针对这一现状,设计本课时我决定转变方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培养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各大建筑体系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地位,能在广泛的文化、历史及地理环境背景下理解建筑艺术所包涵的艺术和文化真谛。
三、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建筑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及其风格。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纷乱复杂的建筑风格产生和演变背后的内在原因。
四、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美术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建筑作品是承载艺术、科学、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表演法,小组合作法。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1号节目主持人提问:这节课我想带领大家一起去旅游,你们愿意吗?学生回答:“愿意”(2)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导入。
学生活动:(1)欣赏,分组讨论,分析建筑的名称及感受(2)抢答(3)知识连连看: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艺术性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文化性建筑是居住的机器科学性师生总结:建筑由于它的易保存的特点,因此记载了人类社会从远古到现代的全部历史,通过对古建筑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感受来自祖先的智慧,给我们以科学的启迪和审美的陶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古建筑的风采。
凝固的音乐美术教案

凝固的音乐美术教案【篇一: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美版六上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凝固的音乐--------建筑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凝固的音乐--建筑”,了解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了解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了解美术的门类有很多,建筑是其中的一个。
使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更新审美观念。
3、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重难点:认识古代建筑的一些建筑特点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有什么变化?能够把自己喜欢的建筑描绘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学生:你觉得美术有哪些门类?学生根据平时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回答。
2、课件展示美术各门类图片,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世界中的氛围,引起学生兴趣,形成美术除绘画外还有许多门类的初步认识。
其中我们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图,大家肯定不陌生。
同学们说是什么建筑?对,是我们的天安门城楼。
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具有音乐美感的建筑艺术。
3、出示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二、讲述新课1、大家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建筑怎么会跟音乐有联系呢?2、欣赏课本中故宫的门、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等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浮雕上的图案的意思么?(2)大门上的门钉、铺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其它的意思么?(3)你留意过古建筑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么?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呢? 3、我们了解了关于古代建筑的一些知识及造型,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外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欣赏凡尔赛宫殿内景及科隆大教堂、泰姬陵等古建筑。
4、回答问题: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教堂是西方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展现着不同的风格。
建筑与音乐的关系。
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具体的建筑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建筑有了巨大的变化,你认为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欣赏现代建筑图片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指导、协助与评议观点
5 40 1 .师生展示、讨论预先收集的
建筑作品图片,归纳其整体感受,
如雄伟、明快、庄重、愉悦等。
2 .导入,展示课题“”。
二、寻找、判断建筑与音乐的对
应关系:
1 .造型·旋律
·金字塔与“小瀑布”
|
旋律行进方向:
( 上行 ) 与 ( 下行 )
·上海体育场与天坛祈年殿
|
( 级进 ) 与 ( 跳进 )
2 .活动一:
想像自己最钟爱的一段音乐,用
薄纸通过折、剪、切、贴实行造
型练习,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3 .学生结合练习谈自己的想法,
师生共同探讨还有没有更好的解
决方法。
4 .材质·音色
布达拉宫与未来高等学校
低沉浑厚的藏号与尖锐、明确的
摇滚。
5 .结构·节奏
杜比公寓与 Max Reinhardt Haus
·师生互动,活跃气氛。
·归纳整体感受,为后面的教学作
铺垫。
·造型是建筑物最直观的外在表
现形式之一,而旋律则是听者所能
感受的最为明显、直接的要素,二
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行表现情
绪的高涨和兴奋,下行则表现情绪
的松弛,与建筑造型相统一。
·级进舒缓,跳进奔放,与造型所
追求的优美及丰富的想像力相谐
调。
·将音乐与造型结合起来,把头脑
中抽象的感觉具象化,让学生寻找
其内在联系。
·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
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培养互
助精神。
·除造型与旋律的关系之外,建筑
物的其他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对应
关系也存有着,协助学生去感觉、
体会非常重要。
·让学生自觉发现其中的规律,并
寻找与之对应的节奏,能协助他们
更好地理解作品。
·窗、门、烟囱、阳台、色彩、图
形等因素极大地丰富了建筑予人
的感受,就像和声是音乐唤起审美
情感反应的最有效的因素一样。
·将前几个因素灵活使用,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