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树绕村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咸阳城东楼》《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行香子(树绕村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优秀课件PPT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 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处于风雨飘摇之 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 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 景,见太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 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 头,交织在一起,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意蕴 别致的七律——《咸阳城东楼》。
课堂检测
2. 阅读《行香子》,回答问题。
(1)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本词上阕移步换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 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B. 本词下阕定点观察,写出了围墙、茅堂、桥、流水 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
C. 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 农家田园景象。
春意之浓
语言浅显 有声有色
上片
树绕村庄,水满Hale Waihona Puke 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
—
百花盛开
以点代面
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移步换景
下片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
莺歌燕舞
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 主旨: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融情于景 尾联 蓬山此去无多路美,好愿青望鸟殷勤为探看。委典婉故含蓄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 主旨: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
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诗歌赏析
无题(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追忆昨夜相会。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写今宵相思之情。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描写宴会情景。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叙述天亮分别。
《咸阳城东楼》《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行香子(树绕村庄)》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优秀课件PPT

读准字音
咸阳城东楼 许浑
jiānjiā tīng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wú yuàn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疏通大意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课堂检测
4、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 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 含有可望不可 即的意思。其间难以逾越的障碍更加体现了 作者对爱人的深长情意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扬州高
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 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 子”之一。
D. 正如词人“倚东风,豪兴徜徉”,本词主要表现了 词人意兴豪迈、旷达洒脱的情怀。
课堂检测
3、请简要感慨《行香子》的主要内容 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行香子》一词,通过记述自己的一 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种大自然的 优美境界,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之情。
课堂检测
4、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
融情于景 尾联 蓬山此去无多路美,好愿青望鸟殷勤为探看。委典婉故含蓄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 主旨: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
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诗歌赏析
无题(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追忆昨夜相会。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写今宵相思之情。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描写宴会情景。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叙述天亮分别。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树绕村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树绕村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咸阳城东楼【作者】许浑【朝代】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写作背景: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
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节奏划分】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⑴咸阳:今属陕西。
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
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
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
⑵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
蒹,荻;葭,芦。
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⑶“溪云”句: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
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⑷“鸟下”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⑸当年:一作“前朝”。
行人:过客。
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⑹“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
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
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译文】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诗词鉴赏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首句“一上”对应“万里”,有力地表现出结的突兀而浓厚。
领联写晚眺远山景,高意深,“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山千古名句,常转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部编本初中九年级上册必背古诗

部编本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咸阳城东楼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商山早行》温庭筠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无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行路难》(其一)李白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香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树绕村庄。
水满坡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菜花黄。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远远围墙。
隐隐茅堂。
扬青旗、流水桥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蝶儿忙。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丑奴尔·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赋新词强说愁。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道天凉好个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月夜忆舍弟》杜甫子由。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统编版九上期末课外古诗词翻译、主题

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部编版九上】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一、咸阳城东楼/许浑二、无题/李商隐三、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四、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一、《咸阳城东楼》许浑【原诗】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之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主旨】本诗开篇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二、《无题》李商隐【原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
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主旨】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三、《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原词】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译文】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
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
部编版九上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

期末课外古诗词赏析【部编版九上】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一、咸阳城东楼/许浑二、无题/李商隐三、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四、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一、《咸阳城东楼》许浑【原诗】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之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作者】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人。
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
成年后移家京口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
【背景】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
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主旨】本诗开篇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名句赏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
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广大。
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课外古诗词诵读 《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丑奴儿》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整体感知
无题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这东风将收 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 油才能滴干。 清晨对镜梳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青春的容颜消失;夜晚 对月自吟,该会觉得月亮太过清冷。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山,却无路可通,希望有青鸟一样 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来往传递消息。
诗歌赏析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首联连用两个“难”字,突出强调“别亦难”,在聚 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 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 与自然达到了精微的契合。
诗歌赏析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颔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 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 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人们常用这两句诗来表达对爱情的 坚贞态度。现在也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无限忠诚的奉献精神。
《无题》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 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 绵的相思之苦。
《行香子》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 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 景象,表现了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首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 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 诉的抑郁,通过对比“少年”时与“而今”,写出了人生的两 种境界,写尽了人生的无奈。
听朗读音频,感受诗词的韵律 美,想象诗词描绘的场景。
反复诵读诗词,读出节奏和韵 味,体会诗词的意境。
诵读诗歌
咸阳城东楼
汀洲:水中的小洲。
部编版九上课外诗词四首(二)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丑奴儿

咸阳城东楼一、作者资料:许浑,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
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
二、翻译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
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
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
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叶间。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三、重点记忆1、“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苍凉伤感的基调。
2、名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
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3、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赏析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视听结合角度):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
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4、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
5、“愁”的是什么?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事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6、主旨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
无题一、作者资料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二、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晚唐的一只多情蝴蝶
(一)柳枝姑娘
第一个成为李啇隐这只蝴蝶采摘的花,是洛阳城一个名叫柳枝的姑娘。她不但有一颗芬芳的心,而且还会吹柳叶,吹得涛涛幽幽忆忆,而且还会嚼花蕊,嚼得一口天真,嚼得一唇烂漫,嚼得一唇殷红。
一天柳枝姑娘在一株柳树下听到有人吟诵写蝴蝶翩翩的《燕台词•春》,不禁惊问:
“谁人有此,谁人为是?”
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飚(yáng)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创作背景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当时作者家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
当时的玉阳山中,有许多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士女:有“过”宫女乃至公主,有名门望族家里的小姐,有看破红尘的富家姖妾……这些唐代的女道士,大多才貌兼备,青春年少,常常耐不住松篁蔽日的清静与花落山溪的撩拨,而与诗人墨客酬唱诗文,甚至有超出一般友谊的交往。当然这样的交往是一种冒险,是一种不容泄密的狭窄道路上的灵魂冒险。
然而,李商隐没有作答,柳枝姑娘转身离去。这个局面的个中原因,也许只有他俩才清楚,给历代诗论家留了一个难解的迷,供后人猜测。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皑皑白雪覆盖了大地,也覆盖了诗人的心。李商隐得到消息,柳枝姑娘已被一位官僚——东诸候“取”走了时,自责、怨恨充满心头,写下了一组《柳枝诗》。
其中一首云: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
诗词鉴赏
1.【做铺垫】“绕”满”显见春意之浓,是春到农村的标志景象,也为下面抒写烂漫春光做了铺垫。
2.“倚东风”二句承上而来,“东风”言明时令,“豪兴”点明心情,“徜样”则写其怡然自得的神态,也表现了词人对农村景色的喜爱。
3,“小国”五句,集中笔墨特写春之一隅。色彩鲜明,暗含香气,绚烂多彩而又充满生机,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
④颈联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⑤尾联写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只好希望青鸟传信,惆怅而又伤感。
【主题思想】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全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树绕村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咸阳城东楼
【作者】许浑【朝代】唐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写作背景:此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大唐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行人莫问当年繁华盛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
诗词鉴赏
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首句 “一上”对应“万里”,有力地表现出结的突兀而浓厚。
领联写晚眺远山景,高意深,“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山千古名句,常转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本联抒发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尾联【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追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成阳,连遗址都寻不道,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熔铸着诗人思乡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⑵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蒹,荻;葭,芦。汀洲:水边之地为汀、水中之地为洲,这里指代诗人在江南的故乡。
⑶“溪云”句:溪,指磻溪;阁,指慈福寺。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对慈福寺阁。”
⑷“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二句: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⑸当年:一作“前朝”。行人:过客。泛指古往今来征人游子,也包括作者在内。
但是,这次李商隐与宋华阳女道士的冒险,不是很成功。他后来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一诗中写道: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供三英同夜赏,玉楼来自水精帘。
这里的“偷桃”,用东方塑事,喻学道;“窃药”,用嫦娥事,喻爱情;“事难艰”,“半天学道,半天迷蝶”之谓也。
有诗论家在解读这首诗时说:月夜中诗人与华阳姐妹同赏,本是快亊,却又被“冰精帘”所隔,喻恋爱不能成功。全诗笼罩着一种灰暗的悲剧情调。
⑹“故国东来渭水流”:一作“渭水寒声昼夜流”,“声”一作“光”。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不是渭水)自东边而来。
【译文】
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
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飒。
秦汉宫苑,一片荒凉。鸟儿落入乱草之中,秋蝉鸣叫枯黄夜间。
【主题思想】
《咸阳城东楼》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
是的,李商隐是悲情的,因为正当他这只翩翩的蝴蝶欲采初绽而芬芳的挑花时,不知何故,宋华阳悄悄离开了玉阳山中,回到了长安,留给他的是满心的伤痛,但仍是念念不忘,在他的诗集中,涉及爱情而又处处透露出道教气息的诗篇,大抵是写这一段爱情经历的。
(三)王姑娘
据说,迷蝶诗人李商隐可能娶过一个妻子,因为他28岁那年是“别娶”了一个姓王的姑娘的。虽然他俩很有感情,彼此相爱,但见面时间不多。诗人那首“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两涨秋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也许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
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蜡炬:蜡烛。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⑸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云鬓(bìn):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⑹应觉:设想之词。月光寒:指夜渐深。
⑺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4.【动静相生】国墙、茅堂、青旗、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退想。
,5.“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力,更加淋漓尽致。比起小国来,是别一种春光。
【主题思想】
《行香子·树绕村庄》,北宋词人秦观的词作。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上阕表现的是一处静态风景,主要是小园和各种色彩缤纷的春花。下阕则描写流水青旗的农家乡院以及莺歌燕舞、蝶影翻飞的迷人春色。上下两阕的风景合起来,便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宋代农村画卷。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反词人其他词中常有的哀怨情调,变为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轻松愉快的美的享受。
【节奏划分】
树绕/村庄。水满/陂(bēi)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飚(yáng)/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释】
①陂(bēi)塘:池塘。
②徜(cháng)徉(yáng):自由自在来回地走动。
五光十色的异性对象,令李商隐有五光十色的情诗。他晚年那首《锦瑟》诗,是他一生的爱情总结。
锦瑟
作者: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行香子·树绕村庄
【作者】秦观【朝代】宋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
当诵者告诉她是李商隐的作品时,姑娘立即吹叶嚼蕊,吹着嚼着拉断腰间的长带,作结托人转赠,向迷蝶的诗人乞讨蝴蝶一样的诗句。那正是公元834年的春天。
李商隐收到柳枝姑娘托人带来的长带,第二天骑马前往,此时柳枝姑娘已一身新妆,亭亭于事先约定的地方恭候。柳枝姑娘问骑马而来的人:“你就是李公子吗?三天后我到小河边让河水溅溅裙子,采遍满山遍野的芬芳待你,怎么样?”
③飚(yáng):飞扬,飘扬。青旗:青色的酒幌子。
【译文】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⑻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探看(kān):探望。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诗词鉴赏
1连用两个“难”字,突出强调了“别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