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词语翻译练习
《桃花源记》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专项过关练习(含答案)

《桃花源记》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专项过关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一、重点字词解释: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________________2.落英..缤纷落英:________________3.仿佛..若有光仿佛:________________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___________5.悉.如外人悉:________________6.具.答之具:________________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________________8.便扶向..路扶:________________ 向:________________9.及.郡下,诣.太守及:________________ 诣:________________10.处处志.之志:________________11.寻向所志..所志:________________12.欣然规.往规:________________13.未果..,寻病终未果:________________ 寻:________________14.后遂无问津.者津:________________15.豁然开朗....豁然:________________ 开朗:________________16.屋舍俨然..俨然:________________17.阡陌交通....阡陌:________________交通:________________18.黄发垂髫....黄发:________________ 垂髫:________________二、重点字词归纳:(一)一词多义1.寻:①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_②寻.病终________________2.舍:①便舍.船________________②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3.中:①中.无杂树 ________________②晋太元中.________________③其中.往来种作________________4.志:①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_②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_5.之:①忘路之.远近________________②闻之.,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__③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④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___6.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________________②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___7.遂:①遂.迷,不复得路________________②遂.与外人间隔________________8.向:①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_②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___9.得:①便得.一山________________②得.其船________________10.闻:①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_②闻.有此人________________11.穷:①欲穷.其林________________②穷.冬烈风________________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___12.属: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_②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______③属.(zhǔ)引凄异________________④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__13.其:①欲穷其.林 ________________②其.中往来种作________________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__(二)古今异义1.率妻子..。
桃花源记中的四字成语及翻译

桃花源记中的四字成语及翻译相关成语——【世外桃源】晋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
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课文中的成语——【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宽广;开朗:宽广光亮。
从黑暗窄小显得宽敞明亮。
比喻忽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鸡犬相闻】名家鸡和狗的叫声都能互相听见,指人烟稠密。
【怡然自乐】悠悠:欢欣的样子。
形容高兴而满足用户。
【黄发垂髫】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
黄发垂髫,指老人与儿童。
世外桃源shìwàitáoyuán〖表述〗原指与现实社会阻隔、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
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原文〗晋·陶潜《桃花园记》叙述的一个与世隔绝,没遭祸乱的幸福地方。
怡然自乐yíránzìlè〖表述〗悠悠:欢欣的样子。
形容高兴而满足。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豁然开朗huòránkāilǎng〖表述〗豁然:形容宽广;开朗:宽广光亮。
从黑暗窄小显得宽敞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出处〗晋·陶潜《桃花园记》:“极初狭,才通人。
立义数十步,豁然开朗。
”黄发垂髫huángfàchuítiáo〖表述〗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垂髫:古时单童子未冠者头发弯曲。
指老人与儿童。
鸡犬相闻jīquǎnxiāngwén〖解释〗指人烟稠密。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阡陌交通、屋舍摇身一变、黄发垂髫一、落英缤纷[luòyīngbīnfēn]【表述】:形容落花纷纷飞舞的美丽情景。
【出自】: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八年级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课后练习

八年级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课后练习《桃花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
下面是《桃花源记》的原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捷为桃源县吏。
县閤多峭壁,桑竹之间,可数百步,及其上者弗中道而藏者,晦冥而盗贼处之。
捷谓县人,前辈有富民者,告利涉此者,人不能苟中,大都疑狡而贼请起。
乃命署当地缉捕,毁桑、竹、县閤以数百步,则曰:“村民不告时,终不能出。
”注释:太元:晋代的年号,指太元年间。
武陵:古代地名,今湖南长沙一带。
桃源县:县名,位于武陵之间。
捷:指陶渊明自己。
桑竹:桑和竹林,指桃花源的自然景观。
弗中道:不是正中的路。
而:表示转折。
晦冥:昏暗、阴暗。
处之:指盗贼居住。
人不能苟中:人们不能很容易地找到中间的路。
大都:一般。
疑狡:怀疑有狡诈计谋。
请起:发动了偷盗之事。
命署当地缉捕:派遣官员到当地搜捕。
毁桑、竹、县閤:摧毁桑和竹林以及县城城墙。
终不能出:长久下去肯定找不出来。
初,捷自桃源谒缁山人,问:有余之虑,愿得所闻。
人曰:“有汉末陈留人,姓石名舫者,以商至吴,见水火衙门旁有道士,遂注著,自谓长生,游历诸方,今五十馀年,衣食不求,无恶居处。
”化继孙子。
注释:缁山人:指老石,他最后去了缁山隐居。
有余之虑:特别关心的问题。
所闻:要听到的答案。
陈留:古代地名,今河南开封一带。
姓石名舫:石舫是一个具体的人名。
商:指商人。
遂:于是。
注著:指他跟随道士学习修炼。
长生:指长寿。
五十馀年:五十多年。
衣食不求:指不担心生活的物质需求。
无恶居处:没有不好的居住地。
化继孙子:传授道法给他后人。
捷么思行中,往,未至,道逢二人。
问其家,要投之。
语其仓库,声闻约言:“此间,物穷巷陋,不足你行。
”一人曰:“吾於此,三往而不值一漏粟。
昨日,亦有三往者,至晡,方可去。
”捷过阳城山,见衡者追掊役人。
人曰:“山北不远有乡,曰大泽乡,乡中有桃园,兔毛猪羊之间,杂种往还,无完大园在乡,数百家居之。
”捷喜向之,至大泽,果得桃园不百步,愿留中焉。
桃花源 2013中考题 词语 译句 选择拓展答问集锦

《桃花源记》模拟中考题一、解释词语:(一)通假字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便要还家。
2. 具答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二)古今异义词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在文中的意思。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古:。
今:芳香。
2.复前行,欲穷其林。
古:。
今:资财缺乏。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
今:泛指邮电和交通运输。
4.问所从来。
古:。
今:从过去到现在。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
今:男子的配偶。
古:。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魏晋。
古:。
今:条件关系连词。
7.便扶向路。
古:。
今:搀扶。
8.诣太守,说如此。
古:。
今:这样。
9.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
今:不够。
10.屋舍俨然。
古:。
今:形容很像。
11.缘溪行。
古:。
今:缘分。
12.延至其家。
古:。
今:延伸,延长。
13.无人问津。
古:。
今:唾液。
14.寻向所志。
古:。
今:方向;朝。
(三)一词多义解释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1.寻:①寻向所志() ②寻病终()2.舍:①便舍船() ②屋舍俨然()3.志: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4.之:①忘路之远近() ②闻之() ③处处志之()5.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6.遂:①遂迷,不复得路() ②遂与外人间隔()7.得:①便得一山() ②得其船()8.闻:①鸡犬相闻() ②闻有此人()9.乃:①见渔人,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10.其:①欲穷其林() ②其中往来种作()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四) 词类活用写出下列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尽(林尽水源):2.异(渔人甚异之):3.前(复前行):4.穷(欲穷其林):5.焉(不复出焉):6.志(处处志之):7.果(未果):(五)标出相同意义的词语,并解释。
1.缘溪行、便扶向路:2.便要还家、延至其家: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5.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六)了解本文中的成语: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无人问津二、翻译句子: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课文、字词翻译及全文翻译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7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字词翻译。
1、缘.溪行顺着、沿着。
2、夹岸..数百步两岸。
3、芳草鲜.美鲜嫩美丽。
4、落英..缤纷落花。
5、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6、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
(意动用法)7、复.前行又,再。
8、复前.行向前。
9、欲穷.其林走到……的尽头。
(形容词作动词)10、便.得一山于是,就。
11、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12、便舍.船舍弃,丢弃。
13、才.通人仅。
14、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15、土地平旷..平坦宽广。
1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1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8、阡陌..交通田间小路。
19、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20、鸡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21、悉.如外人全,都。
22、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23、黄发..垂髫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24、黄发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25、并.怡然自乐全,全都。
26、并怡然..自乐愉快、高兴的样子。
《桃花源记》字词及句子翻译

《桃花源记》字词及句子翻译一、、译下列加点的字词1缘溪行()2、芳草鲜美()3、落英缤纷()、4、渔人甚异之(、)5、复前行,欲穷其林(、)6、便舍船()7、才通人()、8、屋舍俨然(、、)9、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0、阡陌交通()11阡陌交通(、、)12、悉如外人(、、)13、黄发垂髫(、)13、黄发垂髫(、)15、便要还家(、、、、)16、咸来问讯()1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8、遂与外人间隔()19、乃不知有汉()20、无论魏晋(21、此人为具言所闻(2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3、皆出酒食(、、)24、不足为外人道也(、)25、便扶向路(、)26、处处志之(、)27、诣太守(、)28、便扶向路()29、、寻向所志()30、欣然规往()31、未果()31、寻病终()33、后遂无人问津()二、翻译下列句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尽水源。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译:—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_________________4、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_________________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____________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文段,完成问题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及原文翻译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重点句子翻译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能够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桃花源记》【原文】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部编版八下语文 《桃花源记》词语解释复习(含答案)

第9课《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一.基础强化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1为.()业。
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3鲜美..(),4落.英.()5缤纷..()。
渔人甚6异.()之,复7前.()行,欲8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9仿佛..()10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11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12豁然..开朗..(),有良田美池..()。
土地平旷,屋舍13俨然桑竹14之.()15属.()。
16阡陌..(),..()17交通鸡犬18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19悉.()20如.()外人,21黄发..()22垂髫..(),23并.()24怡然..()自乐。
见渔人,25乃()大惊,问所从来,26具.()答之,便27要.()还家。
村中闻有此人,28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29妻子..()来此31绝境..(),..()30邑人不复出焉,32遂.()与外人33间隔..()。
问今是何世,34乃.()不知有汉,35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36为.()具言所闻,皆37叹惋..()。
余人各复38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39语.()40云.():“41不足..()42为.()外人43道.()也。
”44既.()出,得其船,便45扶.()46向.()路,处处47志.()之。
48及.()郡下,49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50遣.()人随其往,寻向所51志.(),52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53规.()往,54未果..(,..(),55寻.()病终,后遂无56问津57津:)者。
二.背诵并默写全文第9课《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答案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1为.(作为)业。
2缘.(沿着,顺着)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3鲜美..(新鲜美好),4落英..(繁多的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
作者朝代
阅读《桃花源记》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缘:(2)行:
(3)逢:(4)落英:
(5)缤纷:(6)异:
(7)复:(8)穷: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复前行,欲穷其林。
阅读《桃花源记》第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仿佛:(2)若:
(3)才:(4)俨然:
(5)豁然开朗:
(6)属:(7)阡陌:
(8)相闻:(9)外人: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2)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阅读《桃花源记》第三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要:(2)咸:
(3)妻子:(4)绝境:
(5)间隔:(6)乃:
(7)无论:(8)具言:
(9) 叹惋: (10) 延:
(11)去:(12)不足: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5)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阅读《桃花源记》第四、五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便扶向路:(2)及郡下:
(3)诣:(4)遂:
(5)寻向所志:
(6)规:(7)未果:
(8)寻:(9)问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5)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