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题:热平衡方程(含解析)

2020学年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题:热平衡方程(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1. 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A. 4:9B. 3:5C. 2:3D. 1:22. 冷水的温度为t1,热水的温度为t2,现要把冷水和热水混合成温度为t3)的温水,若不计热量损失,冷水和热水的质量比应为(A. B. C. D.3.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平衡后水温降低10℃,把甲捞出后(设水与热均未损失),再投入乙,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10℃由此可得出( )A. 甲的比热容大B. 乙的比热容大C. 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D. 无法确定4. 如图所示,是冷水与热水混合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假设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那么,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冷水与热水的质量、冷水吸收热量与热水放出的热量之比分别是( )A. 1:2;1:1B. 1:1;2:1C. 1:1;1:2D. 2:1;1:15. 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放在一起,已知铜的比热容比铝的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从铜块传到铝块B. 热量从铝块传到铜块C. 不发生热传递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 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1,吸收一定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另有质量为2m的热水,放出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为(A. B. C. D.7. 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A.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B. 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C.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D. 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8. 两块质量相同的不同种金属在沸水里加热。

2020-2021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为2cm ,用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时杠杆的动力臂为0.08mB .此时为省力杠杆C .当弹簧测力计向左移至竖直位置时,其示数为1ND .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2N【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当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所以动力臂11142cm 4cm=0.04m 22l OA ==⨯⨯= 故A 错误;B .由图知,钩码对杠杆拉力为阻力,阻力臂的大小l 2=3×2cm=6cm >l 1杠杆为费力杠杆,故错误;CD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Gl 2可得1123N 4cm =2N 6cmF lG l ⨯== 竖直向上拉A 点时,力臂大小等于OA ,由杠杆平衡条有'12F OA Gl ⋅= ,所以测力计的示数212N 6cm =1.5N 2cm 4Gl F OA '⨯==⨯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杠杆挂上钩码后刚好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在下列情况中,杠杆还能平衡的是A.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一格B.左右各减少一个钩码C.左右各减少一半钩码D.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答案】C【解析】设杠杆的分度值为 L,一个钩码的重为G.原来4G×2L=2G×4L;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动一格,左边=4G×L=4GL,右边=2G×3L=6GL,左边<右边,杠杆向右端下沉,A不符合题意;左右各减少一个钩码,左边=3G×2L=6GL,右边=G×4L=4GL,左边>右边,杠杆向左下沉,B 不符合题意;左、右钩码各减少一半法码,左边=2G×2L=4GL,右边=G×4L=4GL,左边=右边,杠杆平衡;C符合题意;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左边=6G×2L=12GL,右边=4G×4L=16GL,左边<右边,杠杆右边下沉,D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A上悬挂着一重物G,O为支点,在A端用力使杠杆平衡。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专题四十一:简单机械计算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专题四十一:简单机械计算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专题四十一:简单机械计算1.(2020本溪,8)小鹏家购买了一箱重960N 的装修材料,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装修材料匀速提高9m ,用时3min ,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箱子重、绳重和摩擦)。

小鹏计算的下列物理量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05m/sB.做的有用功为8640JC.拉力为240ND.拉力的功率为48W2.(2020天门,1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此时测力计示数为680N 。已知人的质量为50kg ,每个滑轮的重力为20N ,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的拉力大小为340NB. 物体的重力为420N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1.8%D. 人能够拉起的最大物重为980N3.(2020丹东,7)如图,在斜面上将一个重为15N 的物体匀速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沿斜面向上的拉力6N F =,斜面长 1.2m s =、斜面高0.3m 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克服物体重力做功7.2JB. 额外功为1.8J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25ND.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37.5%4.(2020广安,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建筑人利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提升2m 。工人对绳子直向下的拉力为500N ,自身重力为700N ,不计绳重和摩擦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700NB. 拉力的功率为150W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D. 动滑轮的自重为100N 5.(2020宁夏,6)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一质量为50kg 的物体,在10s 内匀速向上提升2m ,已知拉力300N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B. 拉力F 的功率为60WC. 人所做的额外功为300J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6.(2020巴中,11)如图所示,物体重为50N ,小明用这个滑轮组3s 内将物体匀速提升0.3m 。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0 温度 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0 温度 物态变化(含解析)

专题10 温度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 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它的内能不变D. 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小【来源】广东省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 如图,BC段吸热温度不变,是熔化过程,物体是固液共存状态,故A错误;B. 冰的融化过程温度不变,但熔化过程要不断吸热,故B错误;C. 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但沸腾要不断吸热,所以内能是增大的,故C错误;D. 由图可判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升温比水快,根据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小,故D正确;故选D。

点睛:重点是晶体的熔化特征和比热容的知识,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且液体沸腾时温度也是不变的,也要不断的吸收热量,牢记这些特点。

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 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液化现象D. 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来源】四川省自贡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属于汽化现象。

故A错误;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

故B错误;C、冬天驾车时挡风玻璃上起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故C正确;D、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3.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 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一液化B.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一凝固C. 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白气”一汽化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一升华【来源】江苏省2018年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水蒸气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C、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白气”,气态水蒸气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固态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B卷培优专练(7)滑轮组综合Word含答案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B卷培优专练(7)滑轮组综合Word含答案

一、单选题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 B卷培优专练(7)滑轮组综合1.如图所示,甲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 m,乙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 0.5m,用甲、乙滑轮组分别使重力均为 G 的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h,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 F1 、F2 。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拉力 F1 小于 F2B. 拉力 F1 的功率小于 F2 的功率C. 拉力 F1 做的功小于拉力 F2 做的功D.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乙:A.若,拉力做的有用功相同B.若,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3.用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竖直向上提升物体A,要求滑轮的个数要用完(未画出),实验中,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物体A上升的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在1~2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甲:乙:A.物体A的重为1500NB.动滑轮的重为400NC.物体A从静止开始上升1s后,拉力的功率为500WD.若将物体A换成重为900N的物体B,则在匀速提升物体B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为75%4.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改变,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与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 2NB.当=6N 时,机械效率约为η=66.7%C.同一滑轮组随的增大而增大,最终将超过 100%D.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改变5.如图所示,滑轮重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均不计。

向上拉绳的速度是1.2m/s,拉绳的力F是9N。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2020年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3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2020年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第3章物质的简单运动—2020年中考真题汇编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0•常州)2020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

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A.相对太阳静止B.相对火星静止C.相对地球静止D.相对月球静止2.(2020•黄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3.(2020•镇江)以图中哪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正在下降的跳伞员是静止的()A.地面B.降落伞C.地面上行驶的汽车D.正在上升的无人机4.(2020•株洲)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6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一列高铁以3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与高铁相比,磁悬浮列车()A.一定运动更快B.一定运动更远C.运动时间一定更短D.可能运动更慢5.(2020•大庆)某物体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其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据图可知()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做匀速运动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大小相等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运动方向相同6.(2020•宜昌)小明乘坐爸爸驾驶的汽车停在路口等红灯,他看着右侧窗外并排停着的汽车,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向后退去了,对这个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产生了幻觉B.一定是小明爸爸突然在“倒车”C.以右侧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汽车向后运动D.小明的汽车与右侧的汽车始终相对静止7.(2020•恩施州)我们描述一颗“北斗”卫星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可能是()A.太阳B.月球C.地面D.都可以8.(2020•郴州)如图是物体运动的s﹣t,v﹣t图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9.(2020•湘西州)外卖小哥正骑着电动车穿行于大街小巷,相对于什么参照物而言,可以认为他是静止的()A.来来往往的行人B.迎面而来的车辆C.他所骑的电动车D.街道两边的房屋10.(2020•自贡)2020年5月,一同学乘坐公交车去观看第26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暨2020全民抗疫主题灯会,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边树木B.远处高山C.公路路面D.乘坐的公交车11.(2020•泰安)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12.(2020•成都)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如图),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

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成都市二〇一八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中毕业会考)物理A卷(共90分>第I卷(选择题,共2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因汽车紧急刹车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时人的惯性会消失B.刹车时人的惯性会增大C.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D.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2.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B. 1.5km/minC.15m/sD. 40m/s3.在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4.图1所示的“吸引”现象中,由大气压强引起的是A.拔火罐赶玻璃灌吸在皮肤上B.塑料梳子吸引干燥的头发C.条形磁铁吸引小磁针D.两个铅块挤压在一起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B“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调猜出歌手的C.声呐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图2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安全锤一端做成锥形B.坦克的履带非常宽大C.铁轨下铺放很多轨枕D.滑雪板的面积比较7.关于材料和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铁、铝都是磁性材料,可以被磁化B.玻璃、橡胶制品在常温下是导体C.光缆通信中光在光纤里一直沿直线传播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电磁波提供定位服务8.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手机充电器的工作电流约为20AB接口的输出电压约为5VC.家用微波炉的额定功率约为10WD.家用空调工作一晚消耗约100度电9.图3所示的串联和并联电路,两个灯泡阻值不等,开关S闭合,关于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电路中,U=U1=U2B.甲电路中,U>U1=U2C.乙电路中,I=I l+I2D.乙电路中,I>I1=I210.关于原子、原子核、核能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质于组成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内部的核裂变D.石油、风能、可燃冰属于可再生能源11.小册在家煮汤圆,有关煮汤圆过程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从冰箱冰冻室取出的速冻汤圆没有内能B.汤圆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来实现的C.汤圆在煮的过程中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汤圆煮熟关火后水不冉沸腾是因为为水分子停止运动12.关于图4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该装置可探宄“让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动起来”B.法拉第根据该实验揭示的原理发明了电动机C.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D.导体ab水平向左运动时,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13.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控制各灯具的开关都应该安装在零线上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都使用两脚插头C.应该定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例行试验D.不接触高压设备就不会引起触电事故14.如图5所示,小邦在国色天乡玩蹦极,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他在下降过程中的能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性绳绷直前,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B.弹性绳绷直前,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C.下降到最低点,动能最小,弹性势能最大D.下降到最低点,重力势能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第II卷(非选择题,共62分)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5.小付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13 内能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13 内能

2020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13 内能一.分子的热运动(共2小题)1.(2020•上海)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现象是()A.雪花纷飞B.树叶飘落C.花香扑鼻D.水波荡漾2.(2020•河北)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公园里花香四溢B.春天里柳絮飞扬C.海面上浪花飞溅D.天空中乌云翻滚二.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共6小题)3.(2020•铜仁市)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喷洒精清毒液能闻到浓浓的气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冬天,室外盆中的水结成冰的物态变化是凝华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4.(2020•巴中)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0℃的冰内能为零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5.(2020•凉山州)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和做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B.某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C.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6.(2020•临沂)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的方向由内能大小决定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7.(2020•常德)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8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8.(2020•黑龙江)有关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温度一定降低B.热量都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C.把热水倒入碗里,碗变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D.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三.热传递的概念与方式(共1小题)9.(2020•盐城)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2分)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智能机器人只能通过声音信号控制B.北斗卫星导航是通过光纤传递信息C.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行驶不需要消耗能量D.用5G手机上网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解答】解:A、智能机器人具备形形色色的内部信息传感器和外部信息传感器,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除具有感受器外,它还有效应器,作为作用于周围环境的手段,故A 错误;B、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故B错误;C、无人自动驾驶汽车行驶也需要消耗能量,故C错误;D、5G手机上网属于移动电话,所以它传递信息是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故D正确。

故选:D。

2.(2分)如图所示,将手机充电器插入家庭电路插座中,即可为手机充电。

充电器为手机充电时的输出电压约为()A.1.5V B.5V C.110V D.220V【解答】解:充电器为手机充电时的输出电压较小,在5V左右。

故选:B。

3.(2分)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

此现象可以说明()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解答】解:A、一个音叉被敲击发声时,另一个没有被敲击的音叉也会跟着振动发声,即两音叉产生了共鸣现象,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该实验中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速度,因此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故C错误;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此实验不能证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故D错误。

故选:A。

4.(2分)关于原子核和核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B.核能的使用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C.现有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D.氢弹爆炸时的链式反应是可控的【解答】解: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故A错误;B、核能的使用会对人类产生危害,如核辐射、核泄漏等危害很大,故B错误;C、现有核电站是利用可控制的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故C正确;D、氢弹爆炸是核聚变的结果,核聚变是不可控的,故D错误。

故选:C。

5.(2分)如图是汽车四冲程发动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冲程是做功冲程B.该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这种汽车对环境没有污染D.此发动机的效率可达90%【解答】解:AB、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所以该冲程是做功冲程,其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正确,B错误;C、该汽车的燃料是汽油,排放的尾气会污染空气,故C错误;D、汽油机的效率在20%﹣30%左右,不可能达到90%,故D错误。

故选:A。

6.(2分)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B.用吸管吸饮料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D.马德堡半球实验【解答】解: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而水的沸点越低造成的,与大气压强有关,故A不合题意;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走管内空气,使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流入口中,故B不合题意;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是压力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使月球表面发生了形变,与大气压强无关,故C符合题意;D、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2分)如图所示,“和谐号”动车满载旅客从成都东站缓缓驶出前在西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B.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惯性减小了C.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D.列车加速前进时,它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解答】解:A.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来说其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运动的,故A错误;B.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列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列车的质量没有改变,惯性大小也不变,故B错误;C.列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方向也不是相反的,所以二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列车加速前进时,合力向前,则它受到的牵引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故D正确。

故选:D。

8.(2分)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只要低于36V的电压,人体都可接触B.三脚插头较长的那只脚无用,可以去掉C.用布擦台灯前将其插头从插座中拔出D.发现有人触电时,可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解答】解: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通常是不高于36V,指的是在正常状况下;但是人如果用潮湿的手触碰接近36V的电源时候也有触电的危险,因为潮湿状态下,人体的电阻大大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就会变大,尽管是低于36V的电压,人体触碰也有安全隐患,故A错误。

B.三角插座中间的长脚是为了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能有效防止触电,不能去掉三脚插头较长的那只脚,故B错误。

C.为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用布擦台灯时,应该断开开关或者把插头从插座拔出,故C正确。

D.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不应该直接用手拉触电者,因为人体是导体,直接用手拉会让施救者也触电;正确做法是:切断电源,如果找不到电路开关的情况下可以用绝缘棒把导线挑开,故D错误。

故选:C。

9.(2分)将一枚重为0.5N的蛋放入一杯均匀盐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然后向杯子里加入一些清水,则()A.鸡蛋会下沉B.鸡蛋的重力增加C.鸡蛋所受浮力变大D.鸡蛋所受浮力为0.5N【解答】解:由图知,鸡蛋静止时悬浮在盐水中,鸡蛋所受浮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即F浮=G=0.5N;向杯子里加入一些清水,盐水的密度减小,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小(即此时鸡蛋所受浮力小于0.5N),鸡蛋的重力不变,鸡蛋的重力大于受到盐水的浮力,所以鸡蛋会下沉;综上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2分)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力发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在空中飞行的C919,只具有重力势能C.张弓待发,弓静止,所以没有能量D.过山车冲上高处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解答】解:A、水力发电,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在空中飞行的C919,由于是运动的,所以具有动能,由于在空中,所以还具有重力势能,故B错误;C、张弓待发,弓静止,但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弓具有弹性势能,故C错误;D、过山车冲上高处的过程中,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11.(2分)1738年伯努利发现了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以下选项利用伯努利这一发现的是()A.机翼受升力使飞机飞上蓝天B.火箭受推力飞向太空C.轮船经船闸从下游开到上游D.潜水艇从海底上浮【解答】解:A、飞机的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当飞机运动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方就有了向上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利用了伯努利这一发现,故A符合题意。

B、火箭的燃料燃烧时高速向后喷出热气流,从而获得向前的推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轮船过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C不符合题意。

D、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者下潜。

当潜水艇把水排出水舱后潜水艇上浮;当潜水艇往水舱充水时潜水艇下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2分)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解答】解: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具有流动性,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故A错误;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该过程中冰吸收热量,其内能会增加,故C错误;D、用力搓手,由于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手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13.(2分)实验小组为医院病房设计呼叫电路,在病人需要护理时,闭合床头开关,就能及时通知值班室里的护土,图中最合理的设计方案是()A.B.C.D.【解答】解:AC、各病床的灯为并联,电铃在干路上,故AC错误;B、各病床的灯为并联,电铃在干路上,无论哪个房间闭合床头开关,所控制的灯与电铃连通,电铃响,灯发光,就能及时通知值班室里的护土,B正确;D、虽然也能满足要求,但用了三个电铃,不够合理;D错误。

故选:B。

14.(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反映电动机基本原理的是()A.B.C.D.【解答】解:A、将通电导线放在小磁针之上,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B、该图反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与电动机的原理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若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有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分)15.(4分)以镜正衣冠,如图所示,小红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是因为光照到小红身上,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与物距的大小无关,所以小红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虚像,当小红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周围的同学都能看见小红,是因为光照到小红身上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所以周围同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这是漫反射。

故答案为:不变;漫。

分)学校排球联赛中,小婷迎面而来的球扣向了对方场地,如图所示,说明力可以。

排球上有许多花纹,是采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解答】解:(1)小婷将迎面而来的球扣向了对方场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排球上有许多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采用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摩擦力。

17.(4分)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会(选填会”或“不会)汽化。

【解答】解: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不会沸腾,但蒸发不会停止,蒸发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故水还会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