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投资多方案间的比较和选择
企业战略管理 第五章 投资组合分析技术

应用
产品D:正处于扩张期,同时其市场占有 率和竞争地位都很佳。 产品E和F:是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因发 展已达饱和或接近衰退,所以不宜过分 扩大投资规模,而应采取维持战略。 产品G:犹如波士顿矩阵中的“瘦狗类产 品”。
28
五、三种矩阵的选择
1.企业如果考虑测定其总体投资组合,应 该首先选择波士顿矩阵。这个矩阵简单, 所需要的数据也最少。 2.企业如果需要着重分析某项或某些经 营业务,则应该根据企业的类型和经营 业务的集中程度来决定是选择GE矩阵, 还是选择产品/市场演变矩阵。
32
克服劣势 转变或压缩 分离 清理 Ⅱ 创新 集中 市场开发 产品开发 Ⅲ 纵向整合 联合性多种经营 Ⅰ Ⅳ 合营 横向整合 同心圆式多种经营
企业内部调 整资源配置
通过收购或 合并从外部 增强资源
增强优势
战略选择矩阵
33
影响战略选择的行为因素
1、过去战略的影响 2、企业对外界的依赖程度 3、对待风险的态度 4、企业内部的人事和权利因素 5、竞争对手的反应
21
行业吸引力评价步骤
Step 1: 选择一组指标用以比较各行业的吸引力 Step 2:给出每个因素的权重 Step 3: 给出每个因素的量度(模量),最好是 从 1到 10变化。 Step 4: 根据每个领域的具体情况,计算出吸引 力的加权平均值。
22
相对竞争地位评价步骤
Step 1: 选择一组指标用以比较个经营单位的竞 争地位 Step 2:给出每个指标的权重 Step 3: 给出每个因素的量度(模量),最好是 从 1到 10变化。 Step 4: 根据每个经营单位的具体情况,计算出 竞争地位的加权平均值。
(二)动态分析法
净现值法 内部收益率法
工程经济学 第五章 多方案的比选终稿

NAVC=-380(A/P,12%,8)+112=35.57(万元)
∵NAVC>NAVA>NAVB ∴方案C为最优方案。
2. 计算期统一法
若采用现值法(净现值或费用现值),则需对各备选方案的 寿命期做统一处理(即设定一个共同的分析期),使方案满足可 比性的要求。处理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 最小公倍数法:取各备选方案寿命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方案比选
※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方法——差额分析法; (2)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3)独立型方案的比选方法——互斥组合法; (4)层混型方案的比选——净现值排序法。
第一节 方案之间的关系及其解法
一、方案类型
1、互斥方案:各方案间是相互排斥的,采纳某一方案就不能再
N ( N j 1) ( N1 1)(N 2 1)...(N M 1)
j 1 M
问:3个独立项目,每个项目有2个互斥方案, 则可能组成的方案共有多少? (2+1)3=27
问:此种层混型方案可能组合的方案总数为多少?
答案:(2+1)×(3+1)×(2+1)=36(个)
A1 A2 B1 B2 B3 C1 C2
NPVA>NPVB, A优于B
内部收益率法:
计算内部收益率
-30+7.8(P/A,IRRA,10)=0 -20+5.8(P/A,IRRB,10)=0 IRRB>IRRA, B优于A。 ∴两种方法所得结论不一致。 IRRA=23% IRRB=26%
2、差额分析法
(1)差额净现值法(ΔNPV)
1)将方案按投资额由小到大排序,并增设一个“维 持现状”的“0”方案(不投资方案)作为基础方案, 其IRR=ic,NPV(ic)=0; 2)进行相对效果评价,计算各方案的差额净现金流 量ΔNPV; 3)方案的取舍规则: 当ΔNPV ≥0时,保留投资额大的方案; 当ΔNPV ≤0时,则保留投资额小的方案。直到 最后一个被保留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第五章 投资管理 (4)

三、投资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用10年,每年现金净流量1 000万元,计算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
如果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6%,该项目是否可行?根据内含报酬率计算公式,有: 1 000×(P/A,r,10)-4 500=0 (P/A,r,10)=4.5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得: (P/A,18%,10)=4.4941 (P/A,16%,10)=4.8332由于4.4941<4.5<4.8332,采用插值法: r=r 低+[(P/A,r,n )-(P/A,r,n )低]×n)r,(P/A,n)r,(P/A,地高低高--rr =16%+(4.5-4.8332)×8332.4-4941.4%16-%18=17.96%该项目内含报酬率为17.96,高于资本成本16%,项目可行。
【例题2•单选题】某投资方案,当贴现率为16%时,其净现值为338元,当贴现率为18%时,其净现值为-22元。
该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 )。
A.15.88%B.16.12%C.17.88%D.18.14% 【答案】C【解析】利用插补法:内含报酬率=16%+(18%-16%)×[338/(338+22)]=17.88%【例题3·多选题】下列关于投资方案评价的净现值法与现值指数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1年)A.两者都是绝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B.两者都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C.两者都必须按照预定的折现率折算现金流量的现值D.两者都不能反映投资方案的实际投资报酬率E.两者对同一投资方案的评价结果是—致的【答案】CDE【解析】净现值是绝对数指标,现值指数是相对数指标,选项A错误;净现值法和现值指数法都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选项B错误。
【例题4·多选题】对同一投资项目而言,下列关于投资决策方法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2013年)A.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其现值指数一定大于1B.如果净现值小于零,表明该项目将减损股东价值,应予以放弃C.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其内含报酬率一定大于设定的折现率D.如果净现值大于零,其投资回收期一定短于项目经营期的1/2E.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的评价结果可能不一致【答案】DE【解析】净现值的大小和投资回收期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净现值的大小得出来投资回收期一定短于项目经营期的1/2,所以选项D表述不正确;对于同一投资方案,利用净现值、现值指数和内含报酬率评价的结构是一致的,所以选项E表述不正确。
金融经济学第五章 投资组合理论

24.6% 0.4070*24.6%=10.01%
C
0.3605
22.8%
0.3605*22.8%=8.22%
证券组合的期望回报率= r=p22.00%
20
(二)期望效用分析与均值-方差分析的关系
• 一般来说,资产回报的均值和方差并不能完全包含个 体做选择时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 但在一定条件下,个体的期望效用函数能够仅仅表示 为资产回报的均值和方差的函数,从而投资者可以只 把均值和方差作为选择的目标
这等价于,投资者估计三种股票的期末价格分别 为46.48元[因为(46.48-40)/40=16.2%]、 43.61元[因为(43.61-35)/35=24.6%]和76.14 元[因为(76.14-62)/62=22.8%]。
证券组合期望回报率有几种计算方式,每种方式
得到相同的结果。
17
(1)证券和证券组合的值
掌握均值-方差前沿组合的相关性质.
•通过证券市场投资配置资源的两部分工作:
(1)证券与市场的分析,对投资者可能选择的所有 投资工具的风险及预期收益的特性进行评估。 (2)对资产进行最优的资产组合的构建,涉及在可 行的资产组合中决定最佳风险-收益机会,从可行的 资产组合中选择最好的资产组合。
3
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起源
• 投资者事先知道资产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并且收益率满足 正态分布的条件。
• 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是二次的,即u(w)=w-(1/2)αw2, α>0
• 经济主体以期望收益率来衡量未来实际收益率的总体水平, 以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收益率的不确定性(风 险),因而经济主体在决策中只关心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和 方差。
最后,通过求解二次规划,可以算出有效投资组合的集合,计算结果 指明各种资产在投资者的投资中所占份额,以便实现投资组合的有效性— —即对给定的风险使期望回报率最大化,或对于给定的期望回报使风险最 小化。
多方案比选

由于
ΔNPV i 12 c
n
CI
CI
CO
CO
1 i
t
t0
1
2
1
2t
c
n
CI
CO
1 i
t
n
C
I
CO
1 i
t
t0
1
1
c
t0
2
2
c
NPV i NPV i
1c
2c
ΔNPV i 0NPV i NPV i
12 c
1c
2c
所以NPV指标具有可加、可减性
§5.2互斥型方案的比选
因此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求ΔNPV的过程实际 上就变成求NPV2-NPV1的过程。故当在用 NPV指标进行互斥方案比选时,可直接计算各备 选方案的NPV,取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
1 0.1510 1 1 0.1510 0.15
= 5000 1400 (P / A,15%,10)
= 5000 1400 5.0188
=2026.32 (万元)
§5.2互斥型方案的比选
比较方案3与2,根据现金流量差额评价原则, 应有
ΔNPV15 8000 5000 32 1900 1400 P A,15%,10
= -490.6(万元)<0 说明方案2优于3。
§5.2互斥型方案的比选
再比较方案2和4。
ΔNPV 1542 10000 5000
2500 1400 P A,15%,10
=520.68(万元)>0 说明方案4优于2。 因为方案4是最后一个方案,故4是最佳方案。
§5.2互斥型方案的比选
企业在进行项目群选优时,首先必须分析各 项目方案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选择正确的评 价指标,才能以简便的方法做出科学决策。
工程经济学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主要分为()。
A.财务评价B.市场评价C.国民经济评价D.技术评价E.环境评价2.关于经济效益静态评价方法描述正确的有。
()A.静态评价方法是一种简便、直观的评价方法。
B.静态评价方法一般用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C.静态评价方法可以用来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的优劣。
D.静态评价方法没有客观反映方案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效果。
E.静态评价方法必须事先确定相应的基准值。
第二章、基础知识1、下列属于财务费用的是(B C D)。
A.广告费用B.利息支出C.汇兑损失D.金融机构手续费E.工会经费2.固定资产包括()。
A.运输设备B.在建工程C.生产设备D.耕地占用费税E.专利技术购置费3.在工程项目投资中,流动资产包括的项目有()。
A.库存现金B.银行存款C.应收账款D.预付账款E.存货4.无形资产包括( BE )A. 筹建期间的人员工资B. 土地使用权C. 差旅费D. 注册登记费E. 非专利技术5.下列资产属于无形资产的有()。
A.专利权B.商标权C.著作权D.土地使用权E.经营特许权6.工程项目投资形成的无形资产有()。
A.专利权B.商标权C.著作权D.土地使用权E.非专利技术7.属于自有资金投资的有()。
A.固定投资中的自有资金B.流动资金投资中的自有资金C.经营成本D.固定投资本金偿还E.流动资金利息支付8、流转税由(ACD)组成。
A.增值税B.资源税C.消费税D.营业税E.车船使用税9.从营业收入中扣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 abc)。
A: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B: 消费税 C: 资源税 D: 所得税 E: 增值税10.销售税金及附加包括()。
A.消费税B.营业税C.资源税D.所得税E.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11.经营成本是指总成本费用扣除()以后的全部费用。
A.折旧费B.摊销费C.销售税金及附加D.利息支出E.所得税12.经营成本是指总成本费用扣除(abd )。
建筑工程经济第五章 多方案评选

1、增量投资收益率法(续)
• 当对比项目的效益/规模不相同 • 产量等同化处理,处理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1):用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和 单位产品经营成本(Q:年产量)
C1 / Q1 C2 / Q2 R(2 1) 100% I 2 / Q2 I1 / Q1
判别准则: 与Rc比较
方法(2):用扩大系数计算(b:年产量扩大倍数) C1b1 C2b2 判别准则: R(2 1) 100% I 2b2 I1b1 与Rc比较
二、动态评价
【例5.2】某建设项目有A、B两个规划设计方案, 其现金流量表如表所示,试判断其经济可行性。项 目的基准收益率为8%。
表5.2 某项工程方案现金流量表
方案 A B 初始投资 5000 10000 年收入 2400 4000 年支出 1000 1500 寿命 10 10
二、动态评价
【解】(1)采用NPV指标评价三个方案的经济性。
——第j个方案的年经营成本;
3.年折算费用法
评判准则:最多方案比选时,年折算费用最小
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当互斥方案个数较多时,用增量投资收益率法 和增额投资回收期法进行方案经济评价,要进行两 两比较淘汰,计算量很大。而运用年折算费用法, 只需计算各方案的年折算费用,计算简便,评价准 则直观。
3.年折算费用法
一、静态评价
【解】分别计算建设项目A和B的总投资收益率如下。 由式(4.4)计算建设项目A的投资收益率 ROIA=1000〔5000〓100%=20%
建设项目B年平均利润总额
=(1200+2000+2800〓7+3000)〔10= 2580(万元) 由式(4.4)计算建设项目B的投资收益率 ROIB=2580〔30000〓100%=8.6% 有题意知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2%,建设项目A的投资收益 率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所以项目A可行;建设项目B的投资
财务管理第五章投资决策

第五章投资管理一、判断正误题1.现金净流量是指一定期间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差额。
( )2.投资利润率和静态的投资回收期这两个静态指标其优点是计算简单,容易掌握,且均考虑了现金流量。
( )3.多个互斥方案比较,一般应选择净现值大的方案。
( )4.在计算现金净流量时,无形资产摊销额的处理与折旧额相同。
( )5.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通过逐次测试逼近方法计算内含报酬率。
( )6.在不考虑所得税因素情况下,同一投资方案分别采用快速折旧法、直线法计提折旧不会影响各年的现金净流量。
( )二、单项选择题1. 在长期投资决策中,一般来说,属于经营期现金流出项目的有( )。
A.固定资产投资B.开办费C.经营成本D.无形资产投资2. 下列指标的计算中,没有直接利用净现金流量的是( )。
A.内部收益率B.投资利润率C.净现值率D.现值指数3.在评价单一方案的财务可行性时,如果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评价结论发生了矛盾,就应当以主要评价指标的结论为准,如下列项目中的( )。
A.净现值B.静态投资回收期C.投资报酬率D.年平均报酬率4.下列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越好的指标是( )。
A. 净现值B.静态投资回收期C.内部报酬率D.投资报酬率5.某企业计划投资10万元建一生产线,预计投资后每年可获净利1.5万元,年折旧率为10%,则投资回收期为( )。
A.3年B.5年C.4年D.6年6.如果某一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正数,则必然存在的结论是( )。
A.投资回收期在一年以内B.现值指数大于1C.投资报酬率高于100% D.年均现金净流量大于原始投资额三、多项选择题1. 净现值法与现值指数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是相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B.都必须按预定的贴现率折算现金流量的现值C.都不能反映投资方案的实际投资收益率D.都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2. 下列哪些指标属于折现的相对量评价指标( )。
A.净现值率B.现值指数C.投资利润率D.内部收益率3. 若建设期不为零,则建设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可能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差额净现值法
判断增量投资(或差额投资)的经济合理性。
可比性
产量、质量、成本------净现金流 时间-----寿命期相等、寿命期不等
1.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一般有
净现值法、
差额净现值法、 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最小费用法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例题
方案A、B是互斥方案,其各年的现金流分别如下表, 试评价选择。
例:有两个互斥方案A、B,其寿命期相同,有关数据如表35—3 所示,设基准收益率ic = 15%,试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法比较和选择最 优可行方案。
互斥方案A、B的净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方案 A B
投资 50 60
年收入 16 20
年支出 4 6
残值 2 0
寿命期 10 10
解:①首先单方案比选, NPVA = -50 + (16 - 4)(P/A,15%,10) + 2 (P/F,15,10) = 10.72 >0 NPVB = -60 + (20 – 6 ) (P/A,15%,10) = 10.26>0 说明两个方案均是可行方案,再进一步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60 – 50)+ 〔 (20 – 16) – (6 – 4) 〕(P/A, ,10) – 2(P/F, ,10)
=0 得 =13.76%<15%
说明B方案较A方案的追加投资不合算,应选取A方案。
4.最小费用法
假设各方案收益相同,对费用进行比较,费用最小者最 优。它包括费用现值法和费用年值法,在这里我们只介绍 费用现值法。
第五章 投资多方案间的比较和选择
5.1 投资方案之间的关系 5.2 互斥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5.3 独立型方案与一般相关型方案的比较与选优
工程经济分析中用的较多的是方案的比较和选 择。 具有很多备选方案,对经济效益进行比较,选 择最佳投资方案。 投资、费用、收益、寿命周期都不同,比选需 要一定的前提和标准。 比选涉及技术、内外部环境,本章从经济效益 角度分析。
-2317
674
-2346
697
①先把各方案按投资额由小到大排列,并增设一个基础方案A0,
也叫维持现状或不投资方案,作为比选的基础。 ②计算方案A1与维持现状方案A0的投资增额净现值
NPVA1-A0 = -2317 + 674× (P/A,10%,10)
= 1824.46(万元) 由于NPVA1-A0>0,说明方案A1优于方案A0;应保留方案A1作为 下一步继续比较的基础方案。差额净现值大于零,说明追加的投 资是合理的。
③以方案A1作为临时最优方案,A2作为竞赛方案。 NPVA2-A1 = -2346 -(-2317)+ (697-674)× (P/A,10%,10) = 112.33(万元) 由于NPVA2-A1>0,说明追加投资是合理的,去掉方案A1,把方案 A2作为临时最优方案。
④计算方案A2和方案A3的投资增额净现值。 NPVA3-A2
②增设一全不投资方案,计算全不投资方案与A方案的差额内部收益 率,进行取舍:-50+ (16-4)×(P/A, ,10)+(P/F, ,10)= 0 得 =20.42%>15% 说明A方案较全不投资方案的追加投资是合理的,故应保留A方案作
为下一步比较的基础方案,舍去全不投资方案。
③计算B方案较A方案的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决定取舍:
某一方案的采纳并不影响其他方案的采纳,
方案之间不具有排斥性,这种方案关系叫
独立关系。
独立关系中的方案叫独立方案。采纳与否
只自身的可行性有关
由于可能存在的资金约束条件,独立型方案的选择可
能出现两种情况:
(1)企业可利用的资金足够多,即通常所说的无资金限 制条件,这时方案的选择和前面章节所介绍的单方案
的经济评价方法相同。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2)企业可利用的资金是有限制的。在不超出资金限额 的条件下,选择出最佳的方案组合。可能的组合形成 互斥关系。
3.相关关系 相关方案是指在各个投资方案之间,其中某一个方案的 采用与否会对其他方案的现金流量带来一定的影响,进
而影响其他方案的采用或拒绝。
处于相关关系中的方案叫相关方案。
NPV [(CI A CO A ) t (CI B CO B ) t ](1 i0 )
t 0
n
t
(CI A CO A ) t (1 i0 ) t
t 0 n
n
(CI B CO B ) t (1 i0 ) t
t 0
NPVA NPVB
= -3500 - (-2346)+ (454-697)× (P/A,10%,10)
= -2647.14(万元) 由于NPVA3-A2<0,说明再追加投资是不合理的,应保留方案A2。
A2是最后的最优方案。
由此可以看出,用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和差额净现值法分析比选 方案会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
3.. 差额内部收益率法
即:投资大的方案相对于投资小的方案,多投入的 资金能否带来满意的增量收益。
进行方案比较时,注意方案本身绝对经济效果 合理。
此种方法比较的原则是通过对现金流量差额
的评价来比选方案。一般情况下比选方案时
需要有一个基准贴现率,看一看投资大的方
案比投资小的方案所增加的投资是否值得。
1.检验投资小的方案绝对经济效果合理 2.投资大的现金流量减投资小的现金流量,形 成一个差额现金流量 3.计算差额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叫差额净现值 △NPV 比选原则:若△NPV > 0,选投资大的方案; 若△NPV < 0,选投资小的方案
内部收益率指标是项目经济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指标 之一,是衡量项目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但是在进行多方案比选时,必须使用内部收益率法 中的增量分析,即计算差额内部收益率来比选方案。 如果直接按各个方案内部收益率的高低来评选方案 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例:方案A、B是互斥方案,其现金流量如表35—2所示,设ic =
(净现值法)和增量分析(即差额净现值法)两种方
法。
1.净现值法:
单独分析法是多方案比选中最常用的方法,它的基本步骤如
下:
第一,首先计算各个备选方案的净现值,检验各个方 案的绝对经济效果,去掉NPV<0的方案。
第二,对绝对经济效果合格的方案,比较其净现值, 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例:现有A、B、C三个互斥方案,其寿命期相等,内各年的净现
n
(CI A CO A ) t (1 i0 ) t (CI B COB ) t (1 i0 ) t
t 0 t 0
n
n
NPVA NPVB 0 NPVA NPVB NPV 0等价于NPVA NPVB 都表示增量投资合理
现值法(NPV)
在进行多方案比选时,现值法可以分为单独分析
相关方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条件型相关:某些方案的接受是以另一些方案的接受作为前提 条件,后者叫做前提方案,前者叫做从属方案. (2)现金流型相关:在一组方案中,一个方案的取舍会导致其他方案 现金流的变化。 (3)互补型相关:在一组方案中,某一种方案的接受有助于其他方 案的接受,方案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
方案决策的依据,基本要求
收益最大化
5.1 投资方案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
互斥关系
独立关系 相关关系
1.互斥关系
互斥关系是指各方案间存在互不相容、互相 排斥的关系,进行方案比选时,采纳方案中的 某一方案,就会必须放弃其他方案。
处于互斥关系中的一组方案为互斥方案。 互斥方案具有排他性。
2.独立关系
i0 10%
年份
0
1-10 39
A的净现金流A、B方案现金流 -200
B的净现金流
-100
20
寿命相同,投资额不等 的互斥方案比选的实质
判断增量投资(或差额投资)的经济合理性。 投资大的方案相对于投资小的方案多投入的资 金能否带来满意的增量收益。 如果能够带来令人满意的增量收益,则投资额 大的方案优于投资额小的方案。
5.2 互斥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互斥方案:多选一,互不相容 评价方法: 第一:绝对经济效果检验:考察各个方案自身的经济效 果;
净现值大于零 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折现率 投资回收期短于期望值
第二:相对经济效果检验:考察哪那个方案相对最优。 任务:绝对经济效果和相对经济效果比较 结论:至多选一 关键:可比性
10%,试选择出最佳方案。
表35—2 方案A、B的净现金流量表 万元
年末 方案 A B
0 -2000 -1000
1~10 385 200
解:首先用净现值法对方案进行比较;计算A、B方案的NPV。 NPVA = -2000 + 385× (P/A,10%,10)= 365.67 (万元) NPVB = -1000 + 200× (P/A,10%,10)= 228.92 (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两个方案经济上均可行,按照净现值最大的原
金流量如下表所示,已知ic=10%,试用净现值法选择出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