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概要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概要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概要

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概要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

1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标、研究途径和实施情况

1.1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基本情况

1.1.1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有数的独立起源的古文明之一。但是,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前841年)。夏商周三代在我国古代文明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但其年代学始终是一个学术难题。

在国家的支持下,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力求作出能反映20世纪年代学研究最好水平的成果。

1.1.2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目标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总目标,是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时期年代学年表。根据各历史阶段材料的不同情况,确定以下具体目标:

1)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2)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3)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

4)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1.1.3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途径和课题设置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由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等学科的专家学者联合实施的系统工程。研究途径主要有两条:

1)对传世文献和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进行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对有关的天文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计算推定其年代。

2)对有典型意义的遗址、墓葬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期研究,并作必要的发掘,

取得系列样品,进行常规和AMS(加速器质谱计)的[14]C年代测定。

最后进行综合,得出尽可能合理的年代学年表。

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5月正式启动,经论证当时共设9个课题,下分36个专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需要和新的考古发现,又增设了8个专题。

1.1.4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组织

为了加强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统一领导,国务院成立了由七个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聘任了四位首席科学家,并聘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有关学者组成专家组,负责组织科研工作。直接参与“工程”的专家学者达200人。

1.2文献资料与天文数据的准备

为了提高研究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工程”分别建立了“夏商周年代与天象文献资料库”与“夏商周天文数据计算中心”。

文献资料库建立在对近400种古籍进行普查的基础上,总计30余万字,录入计算机。同时搜集年表9种(宋代4种、清代5种),制成总表,并根据其源流及纪年情况,区分为以今本《竹书纪年》和《通鉴外纪》为代表的两系,供研究者参考使用。

天文数据计算中心配备了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可用于天文年代学研究。

1.3常规法与AMS法[14]C测年的技术准备

1.3.1常规法[14]C测年技术改造与测试研究

专题组研究和确定了木质、骨质样品前处理的实验室操作程序。解决了合成苯本底测量图谱中出现的[14]C谱峰的问题。对从美国进口的液闪仪进行验收并编制循环测量操作程序。应用国产液闪仪测试,规范测试条件,作淬灭校正,保证了数据的精确可比性。做到了仪器长期稳定,测量精度达到0.3%(相当于±24年)。

1.3.2骨质样品制备的研究

专题组对国际上处理骨样品方法作了筛选。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对比,确定选用骨质中的明胶组分测年。实验表明,对于保存较好的样品,能够得到可靠的年代。

1.3.3AMS法技术改造与测试研究

专题组对原有的加速器质谱计设备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并深入进行[14]C测年的方法学研究,使加速器质谱计的运行水平大幅度提高,束流总传输效率较改造前提高一倍,测量精度达到0.5%(相当于±40年)的水平。

1.3.4不同方法、不同实验室[14]C测年结果的比对

在设备改造过程中,[14]C测年课题组织了常规法与AMS法两种方法三个实验室之间[14]C测年结果的比对。首先以沣西系列为样本,选择若干样品分送三个实验室分别测量。比对表明,两个常规法实验室和一个AMS实验室所得到的[14]C年代值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课题还组织过郑州商城、偃师商城、花园庄等系列的比对。

初期还选了7个样品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作比对测量,后期AMS专题对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提供的标准样品进行了比对测量,均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

1.3.5系列样品日历年代校正的扭摆匹配方法研究

“工程”对系列样品日历年代校正的扭摆匹配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相应计算机程序OxCal进行评价,证明其方法与精度都可靠,并探索了该程序应用中的各种模型与条件设置问题,使一般情况下样品的日历年代范围可以大为缩小。

2 西周年代学研究

西周年代学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通过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测年,建立年代学框架,同时构建金文历谱,并对有关天文材料进行计算,排出列王年代。

2.1西周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研究与[14]C测年

2.1.1琉璃河燕国墓地和居址的分期与测年

琉璃河遗址是西周燕国早期都邑遗址,其中M1193等墓出土带有“匽(燕)侯”铭文的青铜器。琉璃河燕国墓地分三期六段,居址区分三期,都进行了系列样品的[14]C测年,得到各期、段的年代范围。

2.1.2琉璃河M1193的测年与研究

琉璃河M1193出土克罍、克盉,铭文记载了燕国的始封。结合文献可以确定,M1193的墓主人“克”,就是成王所封的第一代燕侯。M1193椁木保存良好,经常规[14]C测定,年代为公元前1015~前985年。

2.1.3琉璃河H108的发现与研究

琉璃河H108中发现一片龟甲上刻有“成周”二字。据文献记载,成周营建于成王初,因此,H108的年代不会早于成王时期。H108又是琉璃河遗址中时代最早的西周遗存之一,AMS测年结果为公元前1053~前954年,可与M1193的测年结果对照。

2.1.4天马——曲村遗址的分期与测年

天马——曲村遗址是晋国的早期都邑,80年代以来,在此发掘了大面积的周代居址和中小型墓葬,90年代又在遗址的中心区发现了晋侯墓地。天马——曲村遗址从西周早期到两周之际分为四期七段,作了系列样品AMS法[14]C测年。

2.1.5晋侯墓地的测年

《史记?晋世家》明记西周至春秋初晋侯世系。天马——曲村遗址的晋侯墓地共有大型墓葬八组十七座。经研究,这八组墓葬分属于武侯以下的八代晋侯及其夫人。

晋侯墓地的部分墓葬作了AMS测年,测年结果与《史记?晋世家》所载晋侯在位年代相一致。

琉璃河遗址、天马——曲村遗址和晋侯墓地的系列测年结果为建立西周年代

学标尺提供了依据。

2.2构建金文历谱的基础

2.2.1西周历法的几个要点

1)西周历法采用“朔”或“胐”为月首。“朔”始见于《诗?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其运用当更早于此。认识朔以前,当以“胐”为月首。

2)西周历法的建正多为建子、建丑。

3)西周历法一般采用年终置闰。

4)西周改元的方法有两种,即逾年改元和当年改元。

2.2.2青铜器的考古类型学研究

在西周青铜器中,年、月、纪时词语与日名干支四要素俱全的共约60件,其中有器形图像的51件。经对诸器的出土情况、形制、纹饰等综合研究,并联系其他相关青铜器,按早、中、晚三期六段,对51件青铜器进行了严格的分期断代。

2.3推定西周王年的七个支点

2.3.1吴虎鼎的研究

吴虎鼎历日为十八年十三月既生霸丙戌。因铭中有夷王庙号“夷宫”,又有“剌王”,即厉王,可知此器作于宣王,“惟十有八年”即宣王十八年(前810年)。该年十三月丁丑朔,丙戌为初十,与既生霸相合。此器与其他青铜器联系,证明《史记》纪年的可信。

2.3.2晋侯苏钟与厉王三十三年

晋侯苏编钟出土于晋侯墓地M8中,载王年为三十三年,记有七个历日和五个纪时词语:“正月既生霸戊午,二月既望癸卯,二月既死霸壬寅,三月方生霸,六月初吉戊寅,丁亥,庚寅。”铭文二月干支有误,今取“癸卯”改为“辛卯”说。

对M8墓中的木炭样品进行常规法[14]C年代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816~前

800年。又用AMS法对M8墓中的木炭和祭牲样品测年,其年代分别为公元前814~前796年和公元前810~前794年。《史记?晋世家》载晋侯苏卒于周宣王十六年(前812年),与测年结果吻合,所以晋侯苏钟的“三十三年”当属厉王。

厉王在位年,《史记?周本纪》为三十七年,而《卫世家》、今本《竹书纪年》均不足三十年。今据晋侯苏钟,可知厉王在位应超过三十三年。善夫山鼎的形制、纹饰属厉、宣时期。鼎铭云“唯三十又七年正月初吉庚戌”,不合于宣王,故应属厉王。由此可证《周本纪》载厉王三十七年奔彘说可信。今取共和当年称元说,厉王三十七年为公元前841年,三十三年为公元前845年,该年依建丑:正月乙巳朔,既生霸戊午十四日;

二月甲戌朔,既望癸(辛)卯十八日;

二月甲戌朔,既死霸壬寅二十九日;

六月壬申朔,初吉戊寅初七日。

至此,可定厉王元年为公元前877年。

2.3.3“天再旦”与懿王元年

古本《竹书纪年》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公元前899年4月21日日食的记载。

1997年3月9日的日食,在新疆北部正值天亮之际。经布网实地观测,日出前天色已明,此时日全食发生,天色转黑,几分钟后,全食结束,天色再次放明。实际观测印证了“天再旦”为日全食记录是可信的。

在金文方面,学者一般定师虎簋为懿王器,其历日为元年六月既望甲戌。以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该年六月丙辰朔,甲戌为十九日,与“既望”月相正合。

2.3.4虎簋盖与穆王三十年

虎簋盖载历日为三十年四月初吉甲戌。该器与师虎簋当为同一人所作,可以确定为穆王器。

据三年卫盉、五祀卫鼎、九年卫鼎、十五年趞曹鼎等排谱结果,共王元年应为公元前922年。《史记?周本纪》穆王在位55年,按共王当年改元计算,穆王元年为公元前976年,三十年为公元前947年,该年四月丙寅朔,甲戌为初九,虎簋盖历日正可排入。

2.3.5鲜簋与穆王三十四年

鲜簋历日为三十四年五月既望戊午。从器形、纹饰、王年、铭文内容等方面综合判断,鲜簋当为穆王器。按虎簋盖,穆王元年为公元前976年,则穆王三十四年为公元前943年,五月壬寅朔,戊午为十七日,与既望相合。

2.3.6静方鼎与古本《竹书纪年》昭王之年

静方鼎属西周早期偏晚,铭文开首云:“唯十月甲子,王在宗周,令师中暨静省南国相,设居。八月初吉庚申至,告于成周。月既望丁丑,王在成周大室,……”

据古本《竹书纪年》等文献,昭王十六年南伐楚荆,十九年丧六师于汉,卒于汉水中。与此事有关的青铜器,有明记十九年的睘卣、析尊等,以之系连排比,可知静方鼎的“十月甲子”在昭王十八年,“八月初吉庚申”与“月既望丁丑”在昭王十九年。以穆王元年为公元前976年上推,昭王十八年为公元前978年,十月癸亥朔,甲子初二日;十九年为公元前977年,八月戊午朔,庚申初三日,合于初吉,丁丑二十日,合于既望。

2.3.7《召诰》、《毕命》历日与成、康之年

据文献记载,成王、康王总年数应不少于40年。前已推定昭王元年为公元前995年,则成王元年当不晚于公元前1035年。

《尚书》中的《召诰》与《洛诰》为同时所作,有成王七年历日“唯二月既望,粤六日乙未”和“唯三月丙午胐”。《汉书?律历志》引古文《尚书》的《毕命》有康王时历日“唯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胐”,康王十二年历日合于公元前1009年,该年六月丙寅朔,庚午胐为初五日。成王七年历日合于公元前1036年,二月乙亥朔,既望在庚寅十六日,乙未在二十一日,三月甲辰朔,丙午为初三日。

据此,成王元年在公元前1042年,康王元年在公元前1020年。

2.4西周金文历谱的排定

2.4.1西周金文历谱方案

通过西周晚期金文材料归纳得出金文纪时词语的涵义,以西周青铜器的类型学研究为基础,以上述七个支点为框架,利用66条年、月、纪时词语、日干支俱全的文献和金文材料,排出了西周金文历谱。由于对西周历法的若干细节目前尚有未能掌握之处,金文历谱实际上是一个西周王年表。

在排谱中,只有懿、孝、夷三王的在位年不能确定。前已论定,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厉王元年为公元前877年,懿、孝、夷三王共22年。属于这一阶段的青铜器可排出三王年数不同的几种方案。结合文献记载和青铜器铭文中的人物关系,以懿、孝、夷分别在位8年、6年、8年为最佳方案,孝、夷元年分别为公元前891年和公元前885年。

表一西周金文历谱王年与考古[14]C测年的参照

考古[14]C测年

时金文历谱王年在位年数单位拟合后日历

代(公元前)(年)年代(BC) 西武王1046~1043 4 琉璃河早期1段M509人骨1040~1006

周成王1042~1021 22 琉璃河早期1段M503人骨1040~1007

早康王1020~996 25 琉璃河燕侯墓M1193木椁

1015~985

期昭王995~977 19 沣西T1④下层木炭

1040~980

沣西T1H16木炭

1000~940

穆王976~922 55 晋武侯墓M9人骨

935~855

(共王当琉璃河LG11H49④木炭

979~899

西年改元)曲村J7H23羊骨

914~853

周共王922~900 23 晋厉侯陪葬墓M108人骨

880~831

中懿王

期孝王899~878 22

夷王

厉王877~841 37 琉璃河LH11H86②木炭

879~830

(共和当曲村IVH402鹿骨

860~817

年改元)晋献侯墓M8木炭 816~800

西共和841~828 14 曲村IVH326猪骨

812~785

周宣王827~782 46 晋侯邦父墓M64人骨

804~789

晚曲村J2M5217人骨

790~771

期幽王781~771 11

2.4.2金文纪时词语含义的归纳

根据西周晚期厉、共和、宣、幽时期金文进行归纳,对金文纪时词语涵义得到如下认识:

1)初吉,出现在初一至初十。

2)既生霸、既望、既死霸顺序明确,均为月相。“既”表已经,“望”即满月,“霸”指月球的光面。

3)既生霸:从新月初见到满月。

4)既望:满月后月的光面尚未显著亏缺。

5)既死霸:从月面亏缺到月光消失。

以上界说尚不完善,有待新材料的发现和继续研究。

2.5[14]C测年与金文历谱王年的参照

将西周考古遗址重要的[14]C测年数据与西周金文历谱所得结果互相参照,见表一。

3 武王克商年的研究

武王克商之年是商、周的分界,也是三代年代学的关键。

3.1武王克商年研究的思路

3.1.1武王克商年研究的回顾

两千年来,历代学者根据各自对文献和西周历法的理解立说,形成了至少44种武王克商年的结论,跨度从公元前1130至公元前1018年。

3.1.2推求克商年的技术路线

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求克商年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关键性考古遗址的[14]C

测年、甲骨文日月食以及文献记载的综合研究,缩小武王克商年的范围:二是在以上范围内,通过金文的排谱和对武王克商的天文学推算,寻找克商的可能年代,最后加以整合,选定最佳年代。

3.2文献所见克商年的年代范围

3.2.1《左传》、《孟子》所见西周始年的范围

《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自武王至显王共30世、31王(不计哀王、思王)。自周显王三十三年起,六国次第称王,《左传》语当指是时,显王卒于公元前321年,自此上溯700年,为公元前1020年,再加上定鼎以前的成王、武王之年,则西周积年约270年左右。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时说:“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年矣。”孟子去齐在周赧王三年(前312年),则西周始年在公元前1020年以上。

3.2.2古本《竹书纪年》的西周积年

古本《竹书纪年》载:“自武王灭殷,以至于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依此则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27年。

3.2.3用古历所推克商之年

古今都有学者用古历推求武王克商之年的,但所用之古历不早于战国秦汉,并非夏、商、西周的真实历法。

3.3克商年范围的缩小

3.3.1沣西H18的发现及[14]C测年

陕西长安沣西地区是周人旧都丰京的所在,初为文王所迁。自50年代以来,经多次发掘,确立了以张家坡遗址为代表的沣西考古年代序列。

1997年发掘的沣西H18,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重要发现。沣西97SCMT1探方,由一组系列地层单位构成,其中最底层的H18,由4个小层构成,属先周文化晚期单位,出有木炭、兽骨和炭化小米等可供测年的标本。叠压在H18之上的,是T1第四层,时代相当于西周初期;叠压或打破第四层和H18的有H16、H11和H8、

H3、T1第三层等。其中H16、H11属西周早期,H8、H3、T1第三层属西周中期。H18和T1第四层为从考古学上划分商周界限,提供了理想的地层依据。

从这一组地层中采集了系列含碳样品进行测年,常规法测年得到先周到西周初的转变当发生在公元前1050年~前1010年的时间段内,AMS法测年得到先周到西周初的转变发生在公元前1060~前995年的时间段内。

3.3.2由相关系列[14]C测年推定克商年的范围

殷墟四期的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080~前1040年左右。琉璃河一期一段墓葬的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040~前1006年,其中值为公元前1020年左右。曲村一期一段的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020~前970年左右。考虑到殷墟文化四期的年代有可能延续到西周初,故克商年范围的上限取为公元前1050年,下限则根据琉璃河与曲村遗址的测年结果取为公元前1020年,由此得出克商年的范围为公元前1050~前1020年。

3.3.3由甲骨月食推定克商年的范围

经对宾组卜辞中五次月食的年代进行证认,参照文献所见商代积年和武丁及其后诸王年代的记载以及由周祭卜辞对商末三王年祀的研究,得出的克商年范围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之间。

3.3.4克商年范围的确定

由四个考古遗址的系列测年和由甲骨月食计算结合文献中商后期诸王年代的记载,最终确定武王克商的年代范围为公元前1050~前1020年。

3.4克商年的天文史料

文献和出土资料中武王克商时的天象记载,有下面一些可供回推。

3.4.1利簋铭文“岁鼎”的一种解释

利簋铭文记载武王克商在甲子日,证明传世文献所记克商之日的干支是正确的。其中“岁鼎克闻夙有商”一句,有学者认为是岁星早晨上中天。

3.4.2《武成》、《世俘》历日

刘歆《世经》所引古文《尚书》之《武成》与《逸周书?世俘》应为同一篇,是可信的史料。文中涉及伐商前后的月份、干支、月相,与《召诰》、《洛诰》、《顾命》、《毕命》记载之周公营洛、反政以及成王临终等大事的月日干支及月相等前后呼应,是公认的检验克商年的主要依据。

3.4.3《周语》伶州鸠语

《国语?周语下》伶州鸠说:“昔武王克商,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这段话当有基本的史实为依据。

3.5克商年的天文推算

在克商年的可能范围之内,通过现代天文方法回推克商天象,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三个克商年的方案。

3.5.1公元前1046年

此说从研究《武成》历日入手,逐一排比不同的月相说与克商年的对应关系。又用《国语》伶州鸠语日月星辰位置,“工程”关于金文纪时词语的理解(生霸在望前、死霸在望后),以及《国语》伶州鸠语“岁在鹑火”进行筛选,结合文献、考古信息以及天文条件的符合程度,选出克商日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

3.5.2公元前1044年

此说将利簋“岁鼎”、《国语》伶州鸠语等7个历日天象作为克商年应满足的条件,在公元前1122~前1021年之间逐项筛选,并用《武成》历日检验,得到在克商年可能的范围内,公元前1044年1月9日为惟一解。

3.5.3公元前1027年

此说通过对甲骨五次月食年代的计算,得出武丁在位年的范围。据古本《竹书纪年》,盘庚迁殷至商灭273年,考虑到盘庚迁殷到武丁即位前年数不能过长,西周积年取古本《纪年》257年说为好,克商年为公元前1027年。

3.6武王克商年的选定

三个克商年方案各有得失。但因公元前1027年说与“工程”所定金文历谱难以整合,也不能与天象记录相合,公元前1044年说对金文纪时词语的理解与“工程”金文历谱研究所得结果不一致,而公元前1046年说与金文历谱衔接较好,与《武成》、《召诰》、《洛诰》历日、《国语》伶州鸠语等也能相容,是三说中符合条件最多的一种,故选公元前1046年为武王克商之年。

4 商代后期的年代学研究

商代后期年代学研究以殷墟文化的分期和[14]C测年为基础,以甲骨分期和测年与殷墟分期相印证,结合文献记载、甲骨文天象记录和历法材料的研究来完成。

4.1殷墟文化分期与[14]C测年

殷墟文化分为四期(根据最新发现,洹北花园庄早段遗存早于第一期),一期到四期对应的商王如下:

殷墟一期:约当盘庚、小辛、小乙和武丁早期。

殷墟二期:本期早段年代约当武丁晚期,晚段尚未发现可以定年的材料,估计与祖庚、祖甲时代相当。

殷墟三期:约当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代。

殷墟四期:约当帝乙、帝辛时代。

对殷墟各期采集的样品作了常规[14]C测年,经树轮曲线校正,得到24个系列样品的日历年代,一期至四期的年代范围分别为公元前1370~前1239年,公元前1255~前1195年,公元前1205~前1070年,公元前1087~前1036年。这为商后期年代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4.2殷墟甲骨分期与[14]C测年

4.2.1殷墟甲骨分期

1933年,董作宾提出甲骨文分期断代的十个标准,将甲骨文分为五期。近年甲骨学者在五期分法的基础上,将甲骨文进一步分组,并建立了区分其年代先

后的学说。

4.2.2殷墟甲骨测年

甲骨测年的目标,是用AMS法对各期、各组有字卜骨测年,通过系列样品拟合,排出武丁至帝辛的年代序列。“工程”共采集到107片有字卜骨样品,此外还选取了9片殷墟文化一至四期无字卜骨的样品。

目前已对37个有字卜骨样品和9个无字卜骨样品进行了明胶提取,其中31个有字卜骨样品和8个无字卜骨样品制备成石墨,作了AMS法[14]C测量。31

个有字卜骨样品的测年数据,有22个在合理的年代范围之内,另外9个明显偏老。8个无字卜骨样品的测年数据,有2个明显偏老。专门的实验研究表明,偏老的主要原因当是样品受到老碳的污染。

除去分期尚有争议的历组等卜骨,将剩余的15片有字卜骨、6片无字卜骨和2个层位清楚的同期骨样纳入拟合系列,所得日历年代与既有的商后期年代框架基本一致。

用AMS法进行甲骨测年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已有的结果表明,通过甲骨测年来研究商后期的年代,在方法上是成功的。待全部样品测完之后,当能得到更为完整的年代系列。

4.3殷墟甲骨文日月食与武丁年代

4.3.1甲骨文中的日月食记录

甲骨文中过去被认为是可计算的日月食记录有:①宾组卜辞中的五次月食记录。②宾组卜辞中一条被释读为“三焰食日”、并认为是日全食见日珥的记录。

③历组卜辞中5条带有干支、可能是日月食的记录。因历组卜辞时代有争议,“工程”暂不采用历组日月食的计算结果。

4.3.2“三焰食日”的排除

经对原释读为“三焰食日”的这版卜辞重新研究,发现过去“三焰”等字释读有误,“食日”应为时段名称,卜辞内容与日食无关。

4.3.3宾组月食年代的证认

宾组卜辞中的五次月食干支为:壬申夕,癸未夕,甲午夕,乙酉夕,己未夕皿(向)庚申。五次月食的年代已有至少22家证认结果。

根据新的卜辞分期分类,对五次月食的先后顺序取得共识。从字体分析,五次月食历时不会很长。天文计算表明,在公元前1500~前1000年间只有一组既符合卜辞干支、又符合月食顺序、且历时不超过60年的结果,癸未、甲午、己未夕向庚申、壬申、乙酉月食依次在公元前1201年、公元前1198年、公元前1192年、公元前1189年、公元前1181年。

4.3.4武丁年代的推定

根据《尚书?无逸》,武丁在位59年。如果乙酉夕月食当武丁末年,则武丁在位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239~1181年;如果壬申夕、乙酉夕月食下延至祖庚,则武丁在位的年代约为公元前1250~前1192年。从甲骨分期看,壬申、乙酉月食放在祖庚世比较好。

4.4周祭祀谱与帝乙、帝辛年代

4.4.1黄组周祭的三个系统

商代晚期,商王用五种祭祀方法按固定顺序祭祀先王及其配偶,一个周期约当一个太阳年,称为周祭,有纪时作用。研究表明,商末黄组卜辞和金文周祭材料必分属三个系统,当与文丁、帝乙、帝辛三王相对应。周祭卜辞和商末青铜器铭文中有两个字过去释读为“廿祀”,经研究,有的“廿”字当是“曰”字之误。

4.4.2帝辛祀谱与帝辛在位年

帝辛元至十一祀有6件青铜器,联系清楚,依之排出祀谱,在历法和周祭上都合理,所以应属可信。经研究确定了这段祀谱二祀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再考虑当时岁首和月首的可能情况,以及记有廿五祀的青铜器应入帝辛祀谱,定帝辛元年在公元前1075年。

4.4.3帝乙祀谱与帝乙在位年

按照过去的认识,从帝乙二祀到十祀材料密集,依之可以排出这段时间的周祭祀谱和月份。将帝乙祀谱与帝辛祀谱连接,得到合理的帝乙在位年为26年,由此推定帝乙元年在公元前1101年。

4.5文献中的商后期王年

4.5.1《无逸》商王年数的研究

《尚书?无逸》述及商王年代,云:“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这一段文字在汉代《无逸》今古文经中有异,古文经与今本《无逸》同,而今文经所述三宗依次是太宗、中宗、高宗。高宗是武丁、中宗是祖乙已经论定。古文经中“祖甲”列于高宗之后,注家多以为是武丁子祖甲,今文经无祖甲而有太宗,即成汤之孙太甲。所以祖甲有否33年尚难定论。

因古本《竹书纪年》有武乙三十五年和文丁十一年的记事,晚商青铜器中有廿五祀铭文,所以若以《无逸》中“自时厥后”为武丁子祖甲后,显然不合史实,“自时厥后”当是兼指中宗、高宗、祖甲三王之后的某些王。

4.5.2盘庚迁殷年的估计

盘庚迁殷到商亡的总年数,见于《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云: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七百七十三年”其他版本有“二百五十三”和“二百七十五”之别。七百七十三年显然有误,大多数学者改作“二百七十三年”,但这样改动亦乏依据。从文献上看,273、275、253三说无优劣之分。

因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046年,武丁元年为公元前1250年,考虑到盘庚、小辛、小乙一代三王总年数的合理性,253说较妥,盘庚迁殷在公元前1298年,取整为公元前1300年。

4.6商代后期年代的整合

盘庚迁殷在公元前1300年。据宾组月食,武丁元年在公元前1250年,则武丁以前有50年。据《无逸》,武丁在位59年。据古本《竹书纪年》,武乙取35年,文丁取11年。据商末周祭祀谱,帝乙为26年,帝辛为30年。由此可得商后期王年的大致情况如下:

盘庚迁殷:公元前1300年。

盘庚(迁殷后)、小辛、小乙:共50年。公元前1300~前1251年。

武丁:59年。公元前1250~前1192年。

祖庚、祖甲、廪辛、康丁:共44年。公元前1191~前1148年。

武乙:35年。公元前1147~前1113年。

文丁:11年。公元前1112~前1102年。

帝乙:26年。公元前1101~前1076年。

帝辛:30年。公元前1075~前1046年。

以上得到的商后期王年大致情况与殷墟文化相应各期的测年结果基本吻合。

5 商代前期的年代学研究

建立商前期年代学框架的主要依据是商前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测年,以及商前期都城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和古代文献有关商年记载的研究。

5.1商代前期考古学文化分期与[14]C测年

属于商前期的遗址主要有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遗址、洹北花园庄遗址、邢台曹演庄遗址和东先贤遗址等。以上述遗址的发掘和分期研究为基础,可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商前期考古学文化序列。

第一期:以郑州商城C1H9、偃师商城宫城北部灰沟最底层(如96YSJ1T28⑧~⑩)为代表。

第二期:以郑州商城C1H17、偃师商城86J1D5H25为代表。

第三期:以郑州商城C1H1、C1H2乙、偃师商城85YS5T1H3?为代表。

第四期:以郑州白家庄第二层、小双桥遗址的主体遗存为代表。

第五期:以安阳洹北花园庄早段97G4、98AHDH11、98AHDM10和邢台东先贤遗址一期98H15、H34为代表。

5.1.1郑州商城的分期与测年

郑州商城的商前期文化可分为四期,被直接压在商城城墙下的有属于二里头文化的洛达庙类型遗存。对各期的系列样品作了[14]C年代测定。常规法与AMS 法测得郑州商城二里岗下层一期早的年代范围分别为公元前1580~前1490年和公元前1600~前1515年。关于郑州商城的性质,目前主要有成汤所居之亳和仲丁所都之隞两种意见。另外,对属于二里岗上层一期的郑州商城T1J3保存完好的井框圆木进行了常规[14]C系列测年,得出其最外轮年代为公元前1408~前1392年,这应是该井的建造年代。

5.1.2偃师商城的分期与测年

偃师商城有外城、内城和宫城。偃师商城的商前期文化可分为三期六段,对各期、段的系列样品作了[14]C年代测定,常规法和AMS法得到偃师商城一期一段的年代范围分别为公元前1600~前1505年和公元前1605~前1515年。关于偃师商城的性质,目前有西亳、商初的陪都桐宫、汤灭夏后建的军事重镇几种意见。

5.1.3小双桥、花园庄和东先贤遗址的分期与测年

小双桥遗址发现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祭祀坑和青铜冶铸遗存,遗址延续时间较短,在年代上相当于郑州二里岗上层二期,即通常所说的白家庄期。关于小双桥遗址的性质,主要有仲丁所都之隞和郑州商城使用期后期商王室的祭祀场所两种意见。

1996年以来在安阳洹河以北的董王度、三家庄和花园庄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钻探,现已经发现一座面积达四百多万平方米的商代城址。城内发现多处夯土基址和文化堆积,其中花园庄晚段遗存属于原来所分的殷墟文化一期偏早,约当盘庚、小辛、小乙时代,早段遗存则略晚于小双桥遗址。

东先贤遗址商文化遗存可分为五期,一期的年代晚于小双桥遗址,而与安阳洹北花园庄早段的年代大体相当。

对小双桥、花园庄和东先贤遗址出土的系列样品都进行了[14]C测年。

据《竹书纪年》、《尚书序》和《史记?殷本纪》等文献,盘庚迁殷之前的商代前期,尚有成汤居亳、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乙迁邢以及南庚迁奄等都城变迁。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基本同时或略有先后,是商代最早的两处具有都邑规模的遗址,推断其分别为汤所居之亳和汤灭夏后在下洛之阳所建之“宫邑”亦即“西亳”的意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其他如小双桥、洹北花园庄和邢台曹演庄、东先贤等大规模商前期遗址的发现,为推定仲丁迁隞等都城的地望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5.2文献所见商代积年

先秦及汉代文献关于商代积年的记载主要有:

《左传》宣公三年言商“载祀六百”,《孟子?尽心下》载:“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鬻子?汤政天下至纣》载:“汤之治天下也,……积岁五百七十六岁至纣。”《史记?殷本纪》集解引《汲冢纪年》:“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易纬?稽览图》记“殷四百九十六年”。《汉书?律历志》引《世纪》称:“自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年。”

629年不见于先秦文献,是刘歆据三统历推算出来的,不足凭信。496年说因《竹书纪年》明记是29王之积年,不足《史记?殷本纪》商代30王之数(如计入未立而卒之太丁为31王),陈梦家认为可能是自汤至文丁。若此,因晚商祀谱的排比定帝乙、帝辛共在位56年,则商代总积年当为552年(今1046)。另有学者认为“汤灭夏以至于受”是指从汤至帝辛即位,如是,则商积年为526年。

5.3商代前期年代框架的估定

商前期年代框架的构建依靠两个定点,一是盘庚迁殷之年;二是夏商分界。

课题最终成果结果说明介绍

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最终成果简介 张秋凤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高度重视,并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入党的教育方针。我们提出了“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的研究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探索劳技教育的创新理论。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符合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技能教育工作体系和理论框架,切实加强和改进本校的德育工作,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通过研究和实践,使学生确立“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信念,达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促技,以劳强体,以劳益美,以劳创新的目的。 3、通过理性的科学管理和非理性的人文管理的实践,有效地转变教师观念,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一切学生发展”的思想理念;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观念、新途径,为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培养一支具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研究意义 1、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能促进学校强化、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切实强化“与时俱进”的理念,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形成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综合合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 2、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能促使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看、说、做中去认识,去体验,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在劳动技能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树立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促进学生认知和行为的统一;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学会交往,承受挫折等综合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 1、更新教育观念,激起学生参与劳动欲望。 沾益县水桥小学有小学生2785人,招生范围涉及城镇和附近广大农村,还有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组成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不爱劳动,不爱惜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汇报(精选多篇)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汇报(精选多篇) 第一篇: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汇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学校在加强教科研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需要引进外面的一些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教科研成果,也需要将本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予以推广应用,来营造学校教科研氛围,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科研兴校”的品位。现将我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介绍如下:一.从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1.召开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每学期开一次。研讨会的举行,采取分组学习方式(如分文理科组),在研讨会上,先让获得课题或论文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着重介绍自己的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绍时不照论文原稿读,而辅之以讲解,并有时间限制,然后围绕着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体会,分组展开研讨,着重谈自己对教科研成果的体会,说说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鉴,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议。研讨时有记录人做好研讨情况汇总,并由代表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作汇报。这种做法能提高教师的参与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学校得以有效推广应用。2.借助校本培训的有效方式推广成果。(1)校级教研制度化,校际教研经常化。学校专门制订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计划,提倡教师

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继续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要求:每个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方法: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3)实施“蓝青工程”,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三年成型,六年成才,九年成名”的奋斗目标,每个学年都为教龄未满三年的新教师举行隆重的新老教师结对仪式。平时通过听课、学习、交流、指导,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提高。期末,学校组织首席教师从课堂教学、听课、汇报课、教学成绩、获奖及特色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核。3.每年召开一次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我校把召开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年召开一次,由教科室直接负责。对于在推广会上交流、推广的课题成果和获奖发表的论文,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认真筛选。做到先布置,认真准备,印好交流材料,人手一册。同时,学校还举行课题成果汇报课。就是让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师上成果实践课(指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成果),一般把上课放在开会之前进行,那些能充分体现教师教科研成效,又能结合课堂教学得以展示的课题实践课,是教科研成果推广最有效的见证。4.创办校

教科研成果创新典型材料概要

典型交流材料及获奖课题主体报告 二〇一三年十月 1 目录 全心付出全新收获 ............................................................................... 乳山市第一中学 1 抓实课题研究过程推进教师与学校共发展 ....................................... 乳山市实验中学 4 立足创新,深入推进课题研究 ................................................... 乳山市下初镇中心小学 8 决策驱动,管理推动,向教育科研要效益 ....................................... 乳山市府前路学校 12 用心,做一名课题研究的掌灯人 ................................................... 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 16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第一中学 19 《构建学校教学资源库内容和途径方法研究》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实验中学 25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段递进式”方法指导的研究》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下初镇中心小学 40

《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变式教学》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第九中学 50 《初中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和习惯培养的实践与探究》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怡园中学 56 《微粒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途径》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府前路学校 63 《体育大课间“1+3”模式的研究与探索》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 69 《三大课型学案设计及实施》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 78 《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教学研究中心 85 《初中思品素材置换与情境再生应用策略探究》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府前路学校 92 《主题班会资源建设及其序列化研究》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府前路学校 99 《基于良好习惯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成果主体报告 ............................... 乳山市黄山路学校 106 2 全心付出全新收获 乳山一中课题组主持人李振梅

数据中心技术指针

中国数据中心技术指针 前言 第一章数据中心概述 本章节简介 随着世界向更加智能化、物联化、感知化的方向发展,数据正在以爆炸性的方式增长,大数据的出现正迫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以数据中心为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正不断为数据中心的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并正在改变传统数据中心的模式。因此,企业需要关注优化IT和基础设施,应用灵活设计与自动化工具以及制定规划保证数据中心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推动企业数据中心从为业务提供基础应用支持向提供战略性支持转变。数据中心(data center)通常是指对电子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等功能和服务的物理空间。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通常被认为是数据中心的关键IT设备。关键IT设备安全运行所需要的物理支持,如供配电、制冷、机柜、消防、监控等系统通常被认为是数据中心关键物理基础设施。 本章节结构 1.1 数据中心功能的演进 1.2数据中心的建设基本内容 1. 3 数据中心建设原则与目标 1.4 参考法规 第二章数据中心分级与总体要求 本章节简介 数据中心是为数据信息提供传递、处理、存储服务的,因此必须非常可靠和安全,并可适应不断的增长与变化的要求。数据中心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与多个因素有关:地点、电源保证、网络连接、周边产业情况等,这些均与可靠性相关。可靠性是数据中心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了满足企业高效运作对于正常运行时间的要求,通信、电源、冷却、线缆与安全都是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个完整的、符合现在及将来要求的高标准数据中心,应满足需要一个满足进行数据计算、数据存储和安全联网设备安装的地方,并为所有设备运转提供所需的保障电力;在满足设备技术参数要求下,为设备运转提供一个温度受控的环境,并为所有数据中心内部和外部的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连接,同时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各种各样的危害,并具有足够坚固的安全防范设施和防灾设施。 本章节结构 2.1 概述 2.2 数据中心的组成、分类和分级 2.3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的特点及要求 2.4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特点及环境要求 2.5 数据中心的其他相关要求 2.6 数据中心网络规划设计方法论

项目成果简介版式(1页)

项目成果简介版式(1页) 持续低温后次日不同光强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项目负责人:曾庆梅(女,1987年8月生,2006级生物技术本科专业)项目参与人:殷志华、冯文明、郭征恒、黄慧燕、吴章一、谢文峰 指导教师:胡文海教授 研究时间:2008年1月~2009年12月

论文格式要求及参考版式(不超过6页): 持续低温后次日不同光强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曾庆梅,殷志华,冯文明,郭征恒,黄慧燕,吴章一,谢文峰 指导教师:胡文海 关键词:黄瓜;低温弱光;恢复;光强。 我国冬春季节设施栽培中常出现低温弱光胁迫后伴随着一段时间晴朗天气,这种情况下作物极易受到强光伤害,但有关的研究却较少。研究表明植物在低温胁迫下叶片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部分受阻,导致PSⅡ过剩激发能增加,引起光合电子传递链过度还原,最终导致叶片光抑制伤害。因此在低温弱光胁迫后的恢复期,减少叶片吸收光能将有利于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的恢复。 为此我们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为材料,研究遮荫保护作物免受低温后强光伤害的光合机制,主要开展遮荫对低温弱光后强光下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的研究。在黄瓜幼苗5叶1心时进行低温弱光(8℃∕5℃,100μmol m-2 s-1)处理5d后,置于全光照(100%透光率)、一层遮荫(40%透光率)和二层遮荫(20%透光率)条件恢复处理5d,分别于处理第0、1、5d和恢复第1、3、5d测定其成长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于恢复第1d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于恢复第2d测定光合作用光响应和CO2响应曲线。 低温弱光1d即导致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迅速下降,但并未导致暗适应下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的大幅降低,直到处理第5d才显著下降。恢复过程中,全光照下恢复第1d使得叶片Pn、Fv/Fm和ΦPSII保持较低水平,随后光合和荧光参数可缓慢恢复至对照水平;而遮荫则有利于Pn、Fv/Fm和ΦPSII的上升,并且一层遮荫恢复效果更好。恢复第1d黄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结果表明,全光照加剧了光抑制的发生程度,而遮荫有利于光抑制的恢复。光合碳同化对低温弱光的敏感性大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并且在恢复第1d时植株光合作用仍被严重抑制,此时强光照下由于叶片吸收光能远大于其能利用的光能,从而造成叶片更严重的光抑制,但遮荫则通过减弱植株叶片吸收光能,使得叶绿体内能量平衡得以保持,从而有利于光合机构和光合作用的恢复。恢复2d后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和CO2响应曲线则表明,一层遮荫恢复有利于叶片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但二层遮荫则会导致恢复后期叶片对光能和CO2利用能力的降低。综上所述,持续低温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机构产生了伤害,恢复期强光加剧了黄瓜叶片光能吸收与利用失衡,导致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和光合机构伤害程度的加剧;恢复期一层遮荫(40%透光率)减少了黄瓜叶片光能的吸收,减轻了强光对黄瓜叶片的伤害程度,有利于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恢复,其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得到显著恢复;恢复期二层遮荫(20%透光率)虽然有利于保护低温后强光对黄瓜叶片光合机构的伤害,但不利于其光合作用的恢复,其对光能和CO2的利用能力并未得到明显恢复。 参考文献: [1] Allen D.J. & Ort D.R. Impact of chilling temperatures on photosynthesis in warm climate plant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2001, 6, 36-42.

如何推销自己的科研成果概要

浅谈科研成果的推广 ——关于科技报道的推销意识 世界已进人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然而信息也像商品流通一样,需要有传播渠道,需要有人推销。高校的科研成果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或商品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传播渠道就是科技新闻报道。因此,加强科技报道的推销意识,对于高校科技成果尽快投人市场,提高其商品化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把主要精力投人到经济建设主战场。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产地之一,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却为数不多。 高校科研成果应用率低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传播渠道不畅通,宣传的范围较窄。有的科技报道即使报出去,但推销意识不强,也不引人注意。有些报道无论是写一种新理论,一个软件程序,还是一项比较实用的新技术,都用一个经验式的框架一框到底,即“套话?研制过程十专家评语”,生硬、呆板,外行的看不懂,内行的也不感兴趣。这种陈旧的以专业术语为主的报道形式让人生厌,即使其成果水平再高,报社编辑们也往往不屑一顾。科技报道推销意识不强、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科研成果的转让。因此, 为疏通渠道,我国科技界已有人发表“呼唤科技经纪人”的文章,呼吁社会各方为高校与企业架桥, 促进成果的转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报纸已由过去的内向性、封闭型逐渐向外向性、开放型转化。就校报记者而言,面对校内大批科研成果的问世,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要通过报道把信息向外传播、推销。怎样用科学的、通俗的语言,把科技成果变成使人易于接受、诱人的信息,传送给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读者群,这已是摆在包括校报在内的所有记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搞科技报道的记者驾驭科技报道这种体裁,其发挥功能,应像产品推销员一样有强烈的推销意识。高校在当前的改革中只有和产业界结合,高科技打入市场,才能给科学研究注入活力,给学校带来生机。那么成果打入市场也需要推销战略。 哈建工学院研制的给水管道清洗技术和利用粉煤灰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等成果,是通过科技新闻报道出去的。一些急需厂家看到信息后,打长途、来信函联系。由于信息传播较广,这项技术在全国许多自来水公司得到推广和应用,有的成果一见报, 当天就有十几个厂家纷纷前来洽谈。一些科研人员看到科技报道的优势,成果一通过鉴定,就主动找到编辑部,要求见报。 由此可见,在信息竞争、商品竞争的时代,科技成果的推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渠道。因此,强调科技报道的推销意识,对促进高校的科学研究,增加社会效益有着深远的意义。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发布时间:2012-03-06 14:33 浏览量: 2076 一、数据中心的概念 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而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通常认为是网络核心机房的关键设备。 关键设备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因素,如供电系统、制冷系统、机柜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通常被认为是关键物理基础设施。 二、机房工程(数据中心)的类型及特点 电子机房主要有计算机机房、电信机房、控制机房、屏蔽机房等。这些机房既有电子机房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其所涵盖的内容不同,功能也各异。 (一)计算机机房 计算机机房内放置重要的数据处理设备、存储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及机房保障设备。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应考虑以上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需要。 大型计算机机房一般由无人区机房、有人区机房组成。无人区机房一般包括小型机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网络机房、介质存储间、空调设备间、UPS设备间、配电间等;有人区机房一般包括总控中心机房、研发机房、测试机房、设备测试间、设备维修存储间、缓冲间、更衣室、休息室等。 中、小型计算机机房可将小型机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等合并为一个主机房。 (二)电信机房 电信机房是每个电信运营商的宝贵资源,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电信机房,对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快速处理设备故障、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信机房一般是按不同的功能和专业来区分和布局的,通常分为设备机房、配套机房和辅助机房。 设备机房是用于安装某一类通信设备,实现某一种特定通信功能的建筑空间,便于完成相应专业内的操作、维护和生产,一般由传输机房、交换机房、网络机房等组成。配套机房是用于安装保证通信设施正常、安全和稳定运行设备的建筑空间,一般由计费中心、网管监控室、电力电池室、变配电室和油机室等组成。 辅助机房是除通信设施机房以外,保障生产、办公、生活需要的用房,一般由运维办公室、运维值班室、资料室、备品备件库、消防保安室、新风机房、钢瓶间和卫生间等组成。在一般智能建筑中通信机房经常与计算机网络机房合建。 (三)控制机房 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为实现对建筑中智能化楼宇设备的控制,必需设立控制机房。控制机房相对于数据机房、电信机房而言,机房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对环境要求稍低。但却关系到智能化建筑的安全运行及设备、设施的正常便用。

课题研究成果及概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兴隆县第一中心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是兴隆县第一小学主持的承德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2008年2月正式立项为市级重点课题后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本课题侧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阅读教学和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选材与主题要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出发。通过本题研究,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意,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束缚,普遍存在重读写而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说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经常与别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那么,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就直接关第到交流的效果。由于小学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能务得不到重视,这样下去,我们的学生能力得不到培养,语文素质得不到提高,势必影响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课题就是根据以上情况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而提出的。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因此,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探索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口语训练方法,培养他们认真倾听、会表达,是现代小学生的关键。本研究课题培养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从国外看,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培养口语表达的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1)美国、英国的口头、听力作业非常重视,不只重视书面作业。(2)他们还很重视表演作业。这些作业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2、从国内看。致力于此,研究的教师也很多。特别是从新课改以来,教师认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教师意识到“听”“说”“互动交际”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要素。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培养训练应该与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题研究,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会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二)主要内容

科研成果介绍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农村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的研究” 关于农村高中生学习动力方面研究的经验总结 巴彦县第三高中刘晓峰 在我从教的几年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不断的思考学生学习的动力究竟来自于什么?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学校将此问题提到一个教育科研的高度上,2006年我参与了省级重点课题《农村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的研究》使我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性及意义,也促成我对此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主要负责学习动力方面的究。下面是我对学生学习动力方面问题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看法。 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8份,有效问卷394份,涉及三个学年,调查数据分析如下:对于学习目的这一问题有54%学生认为是提高自身素质,41%学生认为是上大学;70%的学生学习热情中等,而热情较高者只占14%;56%的学生能够自觉地主动学习,而42%的学生极少主动学习;78%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的打算是上大学;80%的学生能制定学习计划;52%的学生认为不想上大学是因为考不上大学,而38%的学生认为家庭负担无法实现大学梦;83%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压力来自家庭。 根据以上调查统计,课题组认为目前农村高中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是来自于家庭的外部动力,而由学生个体的兴趣、好奇心、自尊心、求知欲望等所引起的内部动力则是目前高中生学习的次要动力,而由学生的人生价

值观、世界观、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所引起的第三动力即任务动力只体现极少数学生身上,因此课题组认为在学习动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习比较被动,因此我们下一步通过家长会、讨论、辩论、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学习动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 措施一:家校沟通共同研究对策,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展示了学生的调查问卷说明了83%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压力来自家庭。会上我们达成了共识,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家长应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树立远大的理想;(三)表达方式不能太粗暴专制,应多一些理解多进行思想交流。 措施二:在讨论、辩论、班会等形式中我们师生得出这样几点结论:(一)认识学习的意义它是最持久的学习动力来源; (二)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根本保证; 措施三:老师为提高学习兴趣且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随着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多媒体电脑,更是以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采的演示效果,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热情。利用信息知识丰富的表现力及其极大的共享性特点,寻找一些计算机教育相关的素材(如声音、图象、动画等)给学生观看,既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又能过程吸引学生。如在教学中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把一些微观反应,化学放应机里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观看,旨在能激发学

成果简介参考模板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评审表》第二部分成果简介填写提示:1.成果主要内容概述:提炼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2.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反映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获奖、媒体报道及反映教学改革实证效果的应用、证明材料等)。以下三份成果简介模板仅供参考。 《XXXXXXXXXXXXX》成果简介 一、成果主要内容概述 以地方院校五年制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强能力、应用型的医学人才为目标,通过对影响医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临床能力培养内容。改革并探索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探索解决前期基础和后期临床脱节的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探索为临床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的途径。进行了“前期和后期结合,课堂内外结合,全程临床能力培养。”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1.引入早期接触临床理念,设置《医学综合》临床实践活动课程 在第一学期开设《临床医学导论》课的基础上,从第二学期开始,按“四了解”(了解医院、了解病人、了解临床、了解社区)的目标,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要求每生每周参加2学时的临床实践活动,直至进入临床期。 2.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有机整合,为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⑴将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合并为《手术局部解剖学》,构建了以尸体解剖为中心环节的“三段式、综合型、操作性”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即动物实验阶段、尸体解剖阶段和手术观摩阶段。 ⑵将组织学与病理学实验课合并为《组织病理实验学》。整合教学内容,在组织学教学中注意与病理学知识的联系,病理学适当的回归组织学,使疾病发生机理更加明确。 3.、构建“三阶段式”临床教学形式,强化了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数据中心联调流程概述

数据中心联调(Commissioning)流程概述 数据中心是一个承载关键IT负载的空间,IT设备一旦投入运行数据中心就难以停顿下来。一个符合运行使用要求的数据中心,应该是安全可靠、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基础设施。因此,数据中心投产上线之前,内部所有系统必须接受完整的系统联调测试,对系统性能进行充分的验证。 基于数据中心项目的最佳实践,IBM主张采用“五步法”流程对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进行联调测试。即, 第一步(Level 1)——图纸资料评审与调试计划制订 第二步(Level 2)——工厂验收测试 第三步(Level 3)——现场检查 第四步(Level 4)——单系统验收测试 第五步(Level 5)——综合系统性能联动调试验证 “五步法”流程也是国际公认的数据中心专业调试验证工作流程规范: 第一步(Level 1)——图纸资料评审与调试计划制订 ?调试验证工作团队架构与分工 ?图纸资料所反映的系统是否具备“可测试性” ?图纸资料是否已经明确操作顺序 ?测试验证所需资源(人员、时间、能源、负载、仪器)是否落实 ?调试总体计划的制订 第二步(Level 2)——工厂验收测试 ?对电力系统、空调系统的核心设备在出厂前进行性能验证 ?就测试与验证发现的问题在工厂进行整改纠正 ?避免或减少设备故障对现场施工的延误 ?业主设备采购合同验收的重要标志 第三步(Level 3)——现场检查 ?检查现场安装情况与设计图纸相符 ?检查现场电源条件安全可用 ?检查现场安全状况符合运行调试工作的要求 ?运行调试验证用的设备设施到场就绪 第四步(Level 4)——单系统验收测试 ?设备上电,系统启动测试 ?在设计负载水平下测试系统功能,空调系统负荷不低于30%,电力系统负荷不 少于单台设备的额定容量 ?在各冗余系统内验证故障切换模式 ?在各系统的计量点、控制点和数据收集点进行验证校准 ?记录备案测试结果与系统效率 第五步(Level 5)——综合系统性能联动调试验证 ?模拟电、水等外部资源供应中断,检验系统响应与切换模式 ?空调系统热负荷模拟测试,空调系统负荷从0逐步增加到100%,检验空调系 统各部分的性能 ?系统集成测试,综合测试电气、空调、消防与智能化控制等多个系统的接口性

教科研情况简介概要

教科研情况简介 我校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核心,以提高为重点,以服务为方向,以实践为根本。以教育科研促教育质量的有效提高,以教育科研促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教育科研促学校的均衡发展。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 坚持“科研先行,科教兴教”理念,结合打造“书香校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让学习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爱好。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以“教师专业化、信息化培训”为抓手,典型引路,全面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学历、专业学识水平。要以校本培训为重点, 从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入手,建立校本培训机制,形成序列,选择适合教育教学需要、来自教育教学实践的材料和内容, 使教师充分认识个人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进一步完善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使用、考核制度,进一步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实现教育科研的实践效应和引领效应,使教育科研更具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和全面性。使学校成为研究基地,课堂成为研究阵地,教师成为研究成员。以校本研究为基本模式,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 以构建适应课程改革进程,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新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为研究重点,着力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整体发展、快速发展。以课堂教学为阵地的教改实践研究, 壮大群众性科研队伍, 加快骨干教师提高教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 加快科研型人才培养, 提升教育科研的发展活力,提高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科研含金量。 扎实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积极发挥各级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的骨干示范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互开展优质课展示等方式引领课堂教学 改革,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新模式中考方案, 调整思路, 调整策略, 落实措施,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以课题为抓手,紧密地与教育教学、课改实验结合起来,开展特色强、主题明、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方案介绍

数据中心项目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概述 1.1项目背景 1.2项目意义 2建设目标与任务 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为了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数据共享,促进太原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具体目标如下: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一)建立数据中心的系统平台。完成相应的应用软件和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社会保障数据的交换、保存、更新、共享、备份、分发和存证等功能,并扩展容灾、备份、挖掘、分析等功能。 (二)建立全市自然人、法人、公共信息库等共享数据库,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对基础数据进行集中管理,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建立数据交换共享和更新维护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以及基础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保证相关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安全管理,方便业务部门开展工作;

(四)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换技术标准和相关管理规范,实现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规范建设和业务协同; (五)为公共服务中心提供数据服务支持,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一站式服务; (六)根据统计数据标准汇集各业务部门的原始个案或统计数据,根据决策支持的需要,整理相关数据,并提供统计分析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七)为监督部门提供提供必要的数据通道,方便实现对业务部门以及业务对象的监管,逐步实现有效的业务监管支持; (八)为业务数据库的备份提供存储和备份手段支持,提高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性。 3需求分析 3.1用户需求 从与数据中心交互的组织机构、人员方面进行说明。

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附件2: 《关于农村初中七年级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批准立项时间 2017年10月30日 2、立项级别沧州市规划课题 3、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4、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1、问题的提出 沧州市农村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比重较大,而农村学生中,学困生的比重又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我校位于偏远农村,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习惯也不好,学困生比较多,甚至有很大比例是从七年级就跟不上学习进度,导致初中三年的学习都很困难。农村经济水平提高了,教育水平也亟待提高,再者,农村孩子多为留守儿童,为农村教育增加了新难度。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不能放弃学困生,研究七年级学困生的学困原因,对症制定提高学困生成绩的策略,探索学困生心理的变化等,就成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2、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创新点 课题研究目标: 1、七年级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因素(智力、非智力、身心素质等)、外部因素(教师、教材、家庭、班级文化等)。

2、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七年级学困生,研究学校教育中的七年级学困生转化策略。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七年级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策略。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七年级学生学习困难现状的调查; 2、对学困生特点、类型进行心理学分析、探讨; 3、七年级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分析; 4、对学困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培养; 5、转化七年级学困生的教育对策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本课题结合学困生在小学所形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来进行研究,并且整合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做七年级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们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是对转化学困生理论的有力补充,也为推广素质教育做出了一份贡献。 3、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研究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现象,在确保研究对策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学习困难的方法措施更为有效。 (2)行动研究法:注重案例分析,采用教育激励,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措施促进学生顺利克服学习障碍,进行有效学习。 (3)案例研究法:对具有典型特点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观察、教育、谈话、家访等,摸清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指导效果,为研究和提升经验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4、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的主要观点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汇报

学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汇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学校在加强教科研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需要引进外面的一些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教科研成果,也需要将本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予以推广应用,来营造学校教科研氛围,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科研兴校”的品位。现将我校教科研成果推广情况介绍如下: 一.从本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 1.召开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 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每学期开一次。研讨会的举行,采取分组学习方式(如分文理科组),在研讨会上,先让获得课题或论文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着重介绍自己的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绍时不照论文原稿读,而辅之以讲解,并有时间限制,然后围绕着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体会,分组展开研讨,着重谈自己对教科研成果的体会,说说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鉴,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议。研讨时有记录人做好研讨情况汇总,并由代表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作汇报。这种做法能提高教师的参与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学校得以有效推广应用。 2.借助校本培训的有效方式推广成果。 (1)校级教研制度化,校际教研经常化。学校专门制订了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计划,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继续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要求:每个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方法: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3)实施“蓝青工程”,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培训为突破口,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三年成

2020-2021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洞察

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洞察 2020-2021年

摘要 独立第三方数据中心优势渐显:相比于电信运营商,独立第三方数据中心建设速度 更快、客户定制性更强、重视程度更高,且PUE大多更低,受到客户青睐。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是过去数据中心增长的主要动因:过去5年,需求端,网民数 量和移动流量增长迅速;供给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存储和计算提出更高需求。 因素叠加,导致数据中心增长迅速。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传统企业上云是未来增长的主要动因:5G的传输带宽 显著高于4G,且原生标准支持企业独立组网,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奠定基础。因 素叠加,会持续利好数据中心行业。 一线城市资源紧俏,节能成为硬性指标:因数据中心的高能耗特点,北上广深等均 对数据中心建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一般要求PUE<1.4),但这些城市需 求旺盛,既有数据中心成为紧俏资源。 智能运维被更多应用: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提升、人工成本的上涨以及客户对资源 动态增减需求的日益增多,传统人工运维已难适应。基于传感器、DCIM和自动巡 检机器人的整体智能运维渐被得到更多应用。

核心观点 ? 数据中心运营企业会因客户需求和追求更高毛利率,更多向云计算方向发展,具体实践路径包括:代维公有云、进军公有云、主打专有云和混合云,或重点发展云MSP 业务。 与“云”终难舍难分 04 ? 数据中心的本身特点致使资金更加充足、整合能力更强的企业,对一些机房甚至企业进行收购,成为必然。而一些原本规模较小的,尤其是两千机柜以下的数据中心不进则退, 被收购可能性较大。 横向整合成为趋势 03 ? 随着国家对新基建的重视, 已有越来越多其他行业的 企业跨界进入数据中心行 业,这会客观上加剧数据 中心的竞争。但数据中心 不等同于地产,拥有更强 IT 属性,拥有更丰富运营 经验的企业将优势渐显。 资本跨界进入 02 ? 随着一线城市指标的收紧以及骨干网络结构的逐渐改变,一线城市周边以及能源更充足地区成为互联网自建数据中心的首选。但因传输的物理距离、客户需求等,独立第三方数据中心更愿恪守一线。 一线、边远双向发展 01

教师培养成果简介

教师培养成果简介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拥有德才兼备、充满爱心、甘于奉献的青年教师群体,才能办出最好的学校,所以,我校把青年教师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我校按照引进优秀的人、用好现在的人、留住关键的人、培养未来的人的培养思路,加强领导,周密组织,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近年来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科学规划,确定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几年来,学校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抢占教师队伍建设的制高点,建设青年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制定了《教师评定标准》、《教师管理办法》,明确了青年教师的标准和培养目标,鼓励教师拔尖、成名成家,打造我校教师队伍。 本学期在全校进行中小学青年教师培训对象的选拔。按照县教育局制定的具体选拔条件,遵循公开推荐,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并且兼顾不同学历和学科的合理分布,拟筛选中小学县级青年教师培养对象2名,镇级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0名,校级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5名,共30名各级青年教师培训对象。 二、积极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素质。 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培养是学校工作重点,同时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按上级要求,学校要本着选好对象、培养青年、分层培训、讲究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师徒结对等形式,继续组织好青年教师的校级培训。同时,还要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青年教师培训活动,为参训教师提供经费保障,着力打造一批名符其实的不同等级的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一是在结对帮扶工作中,采取青年教师上公开课—青年教师上公开课—青年教师点评—青年教师反思--修改教案--再上汇报课的双向互动的方法互助互促,共同提高,得到了青年教师的普遍欢迎。 二是举办职业道德辅导讲座,围绕思想建设、理论素质建设、师德建设、自身修养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狠抓师德建设,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多年来,学校坚持年年评选师德标兵,提出永远让爱洒满校园,使青

教科研工作反思概要

麻师附小2011秋季学期教科妍工作反思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教科室在各位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强科研工作力度,加快科研兴校步伐”这一目标,认真努力地搞好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我们在感受工作紧张忙碌的疲惫之时,更为工作有突破、有成绩而深感兴奋。现将本学期教育科研工作反思小结如下:教育科研与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在我校教育科研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 1、科研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在所完成的校内和对外参赛项目和所发表的论文中,省级项目和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极为短缺,相当一部分论文为“短、平、快”应付之作,与真正的学术论文要求相距尚远。 2、教育科研工作,应更好的与课堂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应更好的体现教育科研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应加大教育科研介入课堂教学实践的力度,努力形成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不断促进儿童成长的现代课堂观。 3、教科研课题研究的思路还有待清晰明确,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课题考核还没有跟上,相应的激励机制还急需建立。 问题的存在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坚信,有了校长的高度重视,在分管教学校长的正确带领下,有着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支持,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就一定会在现有基础上,有新的进步,新的发展。只要我们遵循“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的课题研究的原则,从严抓自身,求提高;从实抓调研,求深入;从新抓思路,求发展;从创抓重点,求突破,规范教育科研的管理力度,提高科研实效与推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就一定能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附小的老师与孩子们就一定能打造起自己的教育品牌。 附:九月份教务主要工作 1.组织参加湖北省科普示范校的申报工作,并获得“湖北省科普示范校”的

数据中心产品介绍

(大)数据中心 1系统概述 **公司,秉承“致力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让人们生活更美好,工作更轻松”的使命,以地理信息技术为主线,依托规则引擎技术、数据ETL技术、大数据挖掘等技术,结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构建行业内的数据中心乃至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中心。实现各级应用系统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融合及统一组织管理;将各行业多源异构数据,进行统一标准的质检、分类转换和关联,为各部门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的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实现各级应用系统之间数据访问、共享和交换;支持流程化动态建模、应用模型及应用系统快速搭建,满足各应用系统对应用模型、辅助决策模型及灵活多变的业务模型的需求。 技术优势: 跨GIS平台开发框架 基于云平台构建 规则引擎技术 数据ETL技术 流程化动态建模 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一体化挖掘 2系统应用场景 随着电子政务的建设各行业应用系统越来越多,但这些应用系统都处于孤立运行状态,数据管理分散,“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应用之间难以进行数据的交换与资源的共享。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业务的丰富,应用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多、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共享需求日益增加,急需建设数据中心来满足以下业务应用场景的需求: (1)对数据进行统一标准质检和管理

(2)实现应用系统中数据的整合梳理 (3)实现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 (4)实现应用系统之间数据资源交换共享 (5)快速搭建应用模板响应业务需求 (6)挖掘数据价值进行辅助决策分析 3系统架构 基础层:大数据中心的基础层采用虚拟化及资源池技术,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及网络资源进行虚拟化,在资源池中进行管理。 平台层:基于跨平台开发框架及分布式存储与索引、并行式计算架构构建高性能云GIS平台及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海量数据管理及共享。 数据层:将空间数据(矢量、影像、三维等)及非空间数据(表、文档、视频等)在数据中心进行数据整合及数据管理。主要构件系统有规则引擎管理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