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探讨

连云港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探讨
连云港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探讨

学术申明

目录

【内容提要】 ........................................................................................................................ VI 【关键词】连云港市服务性政府对策建议...................................................................... VI 一、引言 ............................................................................................................................. - 1 -

(一)选题背景.......................................................................................................... - 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 2 -

1.国外研究现状................................................................................................... - 2 -

2.国内研究现状................................................................................................... - 6 -

(三)研究意义.......................................................................................................... - 8 - 二、服务型政府的概述 ........................................................................................................ - 9 -

(一)服务型政府 ..................................................................................................... - 9 -

1.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 9 -

2. 地方服务型政府特点........................................................................................- 10 -

(二)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模式 ....................................................................- 13 -

1. 广州的“依法行政”型 .................................................................................- 13 -

2. 南京的“公众参与”型 .................................................................................- 15 -

3.重庆的“共同治理”型 ...................................................................................- 16 -

4. 成都的“规范化”型 .....................................................................................- 17 -

5. 上海的“电子政务推进”型..........................................................................- 17 -

6. 大连的“全面质量管理”型..........................................................................- 18 -

7. 香港的“顾客导向”型 .................................................................................- 19 -

三、连云港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状 ..................................................................................- 19 -

(一)连云港市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阶段划分.................................................................- 19 - (二)连云港市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 20 -

1. 削减了行政审批事项,转变了管理方式 .......................................................- 20 -

2. 实行了政务公开,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 .......................................................- 20 -

3. 推行严格的层级责任目标管理和问责机制 ...................................................- 21 -

4. 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 21 -

5. 建立以公众评价为主的目标绩效考核机制 ...................................................- 21 -

(三)连云港市构建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2 -

1. 连云港市构建服务型政府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 -

2. 连云港市构建服务型政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3 -

四、连云港市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对策分析 ...........................................................................- 25 -

(一)重塑政府执政理念.............................................................................................- 25 -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 26 -

2.“有限政府”依法行政的观念。....................................................................- 26 -

3.从保密政府向阳光政府的观念转变。 ............................................................- 26 -

4.树立服务对象平等对待的观念。....................................................................- 27 -

(二)落实政府执政行动.............................................................................................- 27 -

1.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27 -

2. 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 27 -

3. 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 28 -

4. 加强法制建设,不断规范政府行为...................................................................- 28 -

(三)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28 -

五、结语 ............................................................................................................................- 29 -

六、参考文献 .....................................................................................................................- 31 -

论文

连云港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探讨

二〇一一年三月

连云港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路径探讨

【内容提要】

古往今来,凡是有作为的大家都致力于文以志道和学以致用。现在我们进行公共管理研究,同样有一个“志道”与“致用”的问题。其“道”,要用于探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的规律;其“用”,则是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服务,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增强政府活力服务,为建设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政府来服务。这一“道”一“用”应是我们行政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行政管理学者要为政府当好参谋,发挥好咨询智囊作用。因此,我们既要想政府之所想、急政府之所急,在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久攻不下的难点问题和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上深入开展研究;也要正确预测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的趋势,注意并超前研究那些尚不被人们重视而又可能引发多种事变的冷点问题。服务型政府建设就是这样一个事关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久攻不下的难点问题、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具有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

服务型政府理论是当前行政理论研究的前沿,也是世界各国政府改革大的趋势。连云港市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但是由于目前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研究并不完善,对单个地区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研究更是缺乏,连云港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方案和实践中还有一些不足,限制了连云港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发展。本论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了连云港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环境背景。最后,本文提出了自己对于连云港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对于连云港市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连云港市服务性政府对策建议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我国的国家与社会高度同构,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以社会政治关系为基础的,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全能型和管制型的政府行政模式。1998年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第四次机构改革的启动,“服务行政”的概念被引入到行政模式的建构之中,“服务型政府”的概念顺理成章地诞生,并成为行政改革的目标模式。从90年代开始,上海、南京、北京和重庆等地率先倡导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随后,许多地方政府也进行了独创性的政府管理新变革,开始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政府改革和政府建设运动。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从管理方式、部门协调、政务公开、群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具体部署,从此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风起云涌。

服务行政作为一种新的行政理念,己成世界各国政府行政改革的热潮。政府将“服务”作为一种精神,体现在政府职能设计和政府行政之中,政府不再是管制主体,而是平易近人、脚踏实地的服务者。新一届中国政府确立了服务型政府的行政追求目标,其迅速的推广多依赖于政府的强势行政命令与行政干预,这使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制度建设上,对服务型政府建设在很多方面尚未制度化,政府工作的随意性很强;行政体制上,政府职能转变尚未真正到位,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政府角色不清,造成了机构冗繁,财政负担重,服务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弊端;思想认识上,一些领导和公务人员全新的服务理念尚未真正树立起来,把服务型政府建设等同于建设行政服务中心,或者片面地认为在工作中增加一点笑容;行为方式上,许多便民化的手段、先进的电子政务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地应用等诸多问题,而且有些问题还相当尖锐和突出。如果任其发展,会导致人们对服务型政府建设产生怀疑和丧失信心,从而阻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最终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服务型政府的顺利建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探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学术界对服务型政府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关注,

但主要侧重于探讨为什么建设服务型政府、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而且多停留在谈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抽象地谈论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对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面临的困难研究不够,有待提高和完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服务型政府研究集中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中.国外服务行政的研究中,尚未明确“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但其相关的思想理论,却是丰富而完善。“政府服务”作为政府行为的必然视角,受到各理论流派广泛的关注。在明确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与服务的质量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流派提出了各具独特的见解和理论基础。在《作为服务主体的行政》中,德国学者厄斯特·福斯多夫,首次提出服务行政概念,他认为:自由人权思想、个人主义、司法自治以及契约自由这些观念都已经过时,是令人无法忍受的过去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基本人权,而是依赖于新的人权:经济上分享权。时代已由个人照顾自己的“自力负责”,转变为由社会力量来解决的“团体负责”,进而发展为由党和国家政治力量提供个人生存保障的“政治负责”,由此提出了服务行政。①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的政府管理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政府失败”论占据主导地位:政府机构庞大臃肿、财政危机四伏、社会福利政策难以为继、政府服务效率低下,民众对政府失去了信心。对于政府的管理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新公共学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了应对政府的信任危机、绩效危机和财政危机,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由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称为: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②这场改革最先是英国撒切尔的私有化运动,随后是美国的里根革命,以及克林顿“重塑政府”运动。上世纪90年代,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深入,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进行了

①张书克.“服务行政”理论批判.行政法学研究.2002(2)

②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1

一场声势浩大的世界性行政改革浪潮。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融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创立了政府管理的新范式。“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将市场原则用于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①它尊崇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市场机制,主张通过引进市场机制,来改造和完善政府公共组织。特别注重于政府公共组织内部,正如一位德国学者所总结的,“当代行政改革中存在两种发展趋势:一是物质私有化(material privatization)--行动责任从国家向市场的转移;二是内部理性化(internal rationalization)--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经济效率。尽管新公共管理也主张政府活动向外部转移如合同出租,但更关注的是公共部门的内部理性化。②1991年,英国著名学者胡德总结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七个特征:推行职业化管理;标准化和绩效管理;结果而非过程的控制;权力分散化;竞争;引入私人部门管理技术;节约和效率。③

在《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一书中,萨瓦斯认为,“新公共管理是一系列创造性改革的通用标签,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将市场机制引入政治领域。……民营化显然属于新公共管理的主流,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所有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民营化就是新公共管理。④

在《行政过程的政治》一书中,詹姆斯·W·费斯勒和唐纳德·F·凯特尔认为,新公共管理改革具有三个典型特征:重建、不断改进、精简。重建--来自私人部门对重建组织过程和组织结构的努力;不断改进--来自质量运动;精简--来自世界范围内缩小政府规模的举措。⑤

在《面向21世纪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一书中,劳伦斯R 琼斯和弗雷德.汤普逊提出了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五个“R”战略:Restructuring(重构)、Reengineering(重建)、Reinventing(重塑)、Realigning(重组)、Rethinking(重思)。“这五个R提供了理解构成新公共管理的分散概念的一个框架。”⑥

①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7

②转引自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28

③C .A. hood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91(69) 3--- 9

④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41一342

⑤.James W. Fesler and Donald F. Kettl The Politics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eess. Chatham NewJerse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Inc. 1996.68--81

⑥Lawrence R Johnes & Fred Thompson,Public Management Renewal for the twenty—First Cenrury.

Stamford Connecticut: JAI Press Inc. 1999 32.

新共服务理论由美国学者罗伯特.B.登哈特和珍妮特.V.登哈特首次正式系统地提出,它是一套行政理念,是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公共行政所扮演的角色的理念。公共行政官员在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既不是“掌舵”,也不是“划桨”,强调全心全意为民众服务,与公民分权,减少控制,力求建立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新公共服务源于对管理主义的批判,摈弃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固有缺陷,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改善公共管理的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传承了宪政主义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更有利于公民社会发展,更关注公共利益和民主价值,适应当今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理论。在理论探索和实践革新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要的、切实可行的替代性的选择方案。新公共服务理论来源于社区和市民社会理论、民主公民权理论、组织人本主义与新公共行政、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从社会资本、公民权利、公共对话三个维度,确立了公共行政发展的标尺,建立了政府与市民互动合作、平等对话和沟通协商的公共管理的新模式。“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充分重视民主公民权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理论框架”。

①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一文中,登哈特指出,“即使在一种思想占据支配地位的时期里,其他思想也从来不会被完全忽略。在民主社会里,当我们思考治理制度时,对民主价值观的关注应该是极为重要的。效率和生产力等价值观不应丧失,但应当被置于民主、社区和公共利益这一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争论肯定还会持续若干年。但新公共服务理论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的观点,围绕这个观点,我们可以展望公共服务的前景。未来的公共服务将以公民对话协商和公共利益为基础,并与后两者充分结合。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治理和善治理论开始流行起来。其有两个来源:一个方面是部分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者,总结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政府行政改革和创新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地方政府改革的成果,得出的创新理论;另一个是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研究总结了对发展中国家援助项目的成功验和失败教训,提出了治理和善治理论。“1989年世界银

①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64

②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行政管理2002(l0)

行在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此后‘治理’一词便广泛地被用于政治发展研究中,联合国有关机构还成立了一个“全球治理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并出版了一份名为《全球治理》的杂志(Global Governance)。①

治理理论的基本前提:“国家的作用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反对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或市场机制来进行协调,强调多中心治理,多元主体的互动,以及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多样化,主张管理对象的参与,追求广泛的共识与参与,形成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提倡平等协商与合作,通过对话和谈判,达到协调增效,主张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组织之间,形成一种彼此合作和相互补充的关系。

格里·斯托克(Gerry Stoker)提出了五种关于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一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它对传统的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挑战,认为政府并不是国家唯一的权力中心。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就可能成为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第二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线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它表明在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这样,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和责任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第三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进一步说,致力于集体行动的组织必须依靠其他组织;为达到目的,各个组织必须交换资源、谈判共同的目标;交换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各参与者的资源,而且也取决于游戏规则以及进行交换的环境。第四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这一自主的网络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拥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它与政府在特定的领域中进行合作,分担政府的行政管理责任。第五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有责任使用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来更好地对公共事务进行控制和引导。②

①俞可平引论:“治理与善治”,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

②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 五个论点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5

一45

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不仅存在国家的失效和市场的失效,也存在着治理失效。杰索普认为,“治理的失败可以理解成是由于有关各方对原定目标是否仍然有效发生争议而未能重新界定目标所致。”①由此学术界提出了善治(good governance)的概念。善治的本质特征,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俞可平总结了善治的十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稳定性、法治、参与、廉洁、公正。

综上所述,国外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丰富。尽管没有直接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但其诸多理论和观点中,饱含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精义,对于我们现阶段认识和研究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有着重要借鉴和巨大的指导意义。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98年我国学者张康之第一次提出了“服务行政模式”建构的问题。在《行政道德的制度保障》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应当既不同于传统的统治行政模式,也不同于近代的管理行政模式,而是一个全新的服务行政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一种行政观念,而且是通过立法的形式被确立下来的一种制度,公共权力的运行机制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约,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监督。当然,服务行政必然会继承管理行政中的全部社会管理职能,但在实施这种管理时,公共权力与行政职位的结合,是从属于管理的需要。这种管理与以往的管理不同,它是建立在为社会服务的原则基础上的,管理是手段,服务是目的”。②

我国学者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一是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并作一定的总结。主要从西方公共管理理论起源与发展、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经验借鉴等各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所有

①巧鲍勃.杰索普“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 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载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72

②张康之“行政道德的制度保障”《浙江社会科学》1998(4)

的这些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研究领域中,专家们更多关注三个重点:即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理论和价值取向;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背景和动力以及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具体做法和操作步骤。

二是联系我国的实际,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构”出谋划策,其中包括:厦门大学的陈振明教授的《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中详细介绍了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概况并阐释了对于中国的启示。在2004年2月温家宝总理也开始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后,关于服务型政府的论文数量和论著突增,“服务型政府”在我国政府改革中取得了强势的话语权。出版了一系列专著:李军鹏副教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指南》和《责任政府与政府问责制》,井敏博士的《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李传军博士的《管理主义的终结--服务型政府兴起的历史与逻辑》等等。

另外,对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学者:曹闻民(2004)指出我国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是服务;冯驰(2005)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了重庆市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了这些问题产生的环境背景;左昌盛,周雪莲,常志霄(2006)的研究中反映了地方政府研究中的多学科特征,不仅对地方政府经济学研究中普遍涉及的话题,如“收入来源和支出”、“财政压力”和“公共选择理论”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而且详细地阐述了“退出与意愿表达”、“捕蝇纸效应”、“中间选民模型”等理论课题,还提到了地方政府改革、基于服务质量的竞争效力等问题;赵新峰,宋立根(2007)确立了地方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的新思路,提出了地方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的新模式,科学设计出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分类技术标准及相应领域的具体技术指标体系,在理论上廓清了人们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改革方面的模糊认识与偏差,更重要的是从实践层面上了回答和完成了当前亟待解决的地方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问题,经过长达一年多基层调研,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大量令人信服的数据完成了地方公共服务部门投入需求量的测算。

从我国学者研究的内容上看,他们都离不开界定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至于到底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由于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

学科背景出发,学者们莫衷一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说法:一是“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从经济层面上说,政府存在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制定公平的规则,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竞争的有效性,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政治层面上说,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要确保为社会各阶层,包括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环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有效的治理;从社会层面上说,政府要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调节贫富差距、打击违法犯罪等,确保社会健康发展。”①二是“服务型政府就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②也有学者从政府模式的历史演进角度进行探讨,例如,张康之认为:政府从统治型向管理型再向服务型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趋势,相应地行政模式也由“统治行政”向“管理行政”再向“服务行政”转变。三是那些工作中注重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法和服务态度、增加服务项目,设立“阳光大厅”、“一站式服务”、“审批中心”等的政府,就是服务型政府。

综上所述,我国国内学者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起步虽晚,但成果丰硕。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学者们在此方面的研究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尤其是对地方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方面的研究就显得相对不足,研究者往往把更多的目光投放了一般意义的政府上。这样使得有关地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过于偏重于理论,对实践操作的研究也比较少;且令人遗憾的是对某个地区的全面研究很少。这些都造成了我国目前服务型政府研究过于泛化和不切实际。为此,本文结合连云港市案例来探讨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研究有助于为当前蓬勃开展的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三)研究意义

目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的共识,并认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当前政府行政改革的目标和基本价值取向,

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研究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5(2)

②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7)

9

因此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研究顺应了行政理论研究潮流,并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需要。同时,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经济全球化及WTO

规则的要求,研究地方政府如何“管理”企业,企业发展的诉求、政府的策略和行为效能,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和角色定位、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政企关系并推动经济社会和谐稳步发展都具备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服务型政府的概述

(一)服务型政府

1.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何谓“服务型政府”?当前,我国政府突出强调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这是人民政府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体现。①传统地方政府模式显然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并且时而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合法性基础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时而变,我国地方政府方能赢得民众最大的支持。进而,我们抉择了与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相适应的“服务型政府”模式。服务型政府建设浪潮在我国的出现,既是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政治一体化的突出表现,更是我国现代化背景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互动的结果。②服务型政府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公民权利的第一性。服务型政府的社会利益协调方式只能采用公共性的办法,在合法化、规范化的制度框架内,通过政府与公民社会、公民社会间平等地对话、沟通,采取协商、解释、劝说的方式进行协调。构建服务型政府、实现社会阶层的和谐,还要依赖于公民社会自治组织的建立与完善。③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的一个新概念。它是一个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众客观需求为尺度,努力为全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其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1)它是一个民主和责任的政府;(2)它是一个法治和高效的政府;(3)它是一个实现合理分权的政府;(4)它是一个为全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政府。④服务型政府,简单地说就是‘以民为本’的政府。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

①沈荣华,沈志荣.服务型政府论要[J].行政法学研究.2008(4):43

②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77

③罗杰群.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社会阶层和谐的实现[J].中国行政管理.2007(11):38

④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5(5):69

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愿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它意味着政府施政目标由政府单方面自主决定转为由民众希望和合法期待来决定,政府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传输服务为要务,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转移扩展到公共服务领域。①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社会和公众为主体,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特征的政府行政模式。它以提高公共管理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以发展为主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的一种新模式②、服务型政府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现实的制度设计、路径选择。服务型政府是传统管制型政府的对称和替代,它摒弃了管制型政府下的政府本位、权力本位旧观念,强调公民本位、权利本位新理念,主张弱化政府维护政治统治和微观经济干预的职能,强化政府对社会的宏观调控及向公众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主导职能。③服务型政府是从传统消极模式向积极模式转变,推崇公共服务精神,提升公共服务的尊严与价值,重视公民和公民身份,重视政府与社区、公民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共治④等等。

通过一定的缕析和梳理,我们发现学界多从政府与公民关系角度、政府行为模式角度及围绕政府职能重塑角度等三大方面来界定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及内涵。不过,我们认为,服务型政府与服务行政有莫大的联系。这种服务行政的法治架构下才能保证政府服务行为的规范性,减少主观随意性,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⑤于是,服务型政府可以被界定为一种政府与公民互动政府服务行政模式,它始终围绕着政府职能重塑来构建。服务型政府意味着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宗旨,在体制和机制上的真正兑现和落实。因此,服务型政府也是一种制度规范框架。同时,现代服务型政府自然以社会公平正义为理念追求,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和公开性的价值取向。进而言之,所谓地方服务型政府就是法治框架下,以服务社会公众为核心价值理念追求的现代政府类型和模式。

2. 地方服务型政府特点

①裴蓓.建设服务型政府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07(8):15

②罗德刚.论全面推进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4(7):23

③秦绪娜.宪政视域下的服务型政府建构[J].齐鲁学刊,2009(6):101

④沈荣华,钟伟军.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路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出版社,2009:77

⑤沈荣华.论服务行政的法治架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4(1):28

地方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职能模式,其建设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地方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

民主政府是相对于专制政府而言的。它要求我国地方政府在提供服务并行使权力时应该是民主的,民主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我国人民的授予。它要求:一是民主决策。地方政府要深入并完善决策机制,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树立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职;二是政府的施政目标需要征得广大人民的同意,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使人民有权参与政府决策和执行的过程。

②地方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是服务型政府的行为准则。政府提供服务的质和量都应该以法律为基础,政府不能随便决定哪些需要服务,哪些不需要服务,也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服务的范围,增强与减弱服务的强度。人民让渡了权力,政府须担负起为公民与社会服务的职责和义务,政府应根据人民的意愿,主动地为公民和社会提供良好服务,若政府不服务或不提供良好而有效的服务,政府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地方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

政府的有限性主要体现在政府能力与政府权力这两个方面。从政府能力方面看,如存在市场失灵一样,实际上也存在着政府失灵。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时代,政府是服务型政府,为市场服务,为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服务。政府不再是无所不为的全能型管理,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型管理和服务。公共行政系统中,政府并不是全部公共行政机构,它与其他公共机构共同行使社会公共权力,并提供公共服务,其责任以及权力也不是无限的。为此,政府的能力与权力是有限的,政府不可能是“全能政府”或“无限责任政府”。建设一个有限职能和有限责任政府,退出政府不应该服务的领域,强化那些本应属于政府管理范围的职能,是实现政府管理体制高效运转的根本途径。按照这一规律,政府须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基础上,明确界定政府职能,来实现政府

职能和管理手段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切实解决与清理政府管理职能中“越位”、“缺位”及“错位”的现象。

④地方服务型政府是透明政府

透明政府是指政治信息的公开性,以及政治运作过程的可视性。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和自己的利益有关政策的信息,如政策制定、立法活动、法律条款、行政预算、政策实施、公共开支以及其他有关的政治信息。一是政治信息的公开,使公民能了解到公共决策的相关信息,有效地参与到公共决策,提高公共决策的效率与质量。二是政治运作过程的可视性,是与政治“暗箱”操作相对立的。通过政治运作过程的可视公开,落实政府和公民的监督和被监督关系,破除“寻租”行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为此,透明性是实现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基本要求。

⑤地方服务型政府是合作政府

现代政府面临着复杂性、动态性以及多元性的环境,公共问题日趋复杂,社会行动之间日趋依赖,地方政府的不可治理性的问题日趋突出。面对这样的环境,政府已无法成为唯一的治理者,需要与民众、社会一起共同治理。政府不是唯一的“元话语”,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种力量之间的互动,形成共同治理,通过社会责任的共负,让更多的民间力量释放出来,整合民间不同领域的力量,导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行列,形成国家建设的协作网络,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治理。

⑥地方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

政府责任是指政府滥用权力、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很好地履行服务义务,政府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政府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所提供的服务负责,对人民的利益负责。对政府的失职行为,人民有权对政府提出质询和追究,直至罢免政府官员。政府的责任体现在其主动责任、被动责任两个方面。政府需要回应社会和民众的要求,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满足,从而履行政府在整个社会中的法律义务,并承担一定的责任。政府行使的每项权力都连带着责任,拒绝行使法定的权力也要承担责任。对于政府服务得怎样、达到人民期望值程度,人民有权评判;对政府违法服务与过失服务造成的后果,人民有权追究。为此,

一个责任政府,不但需要在公民对其提出直接的诉求时,被动地有所作为,更需要在公民尚未直接诉求时,主动地有所作为,创造性地履行对公民的各种责任。

⑦地方服务型政府是亲民政府

《管子·形势篇》中有这样一句话:“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日‘吾亲民’,而民亲矣。”其意思是:为政者对待百姓,只要纯厚治理,多办实事,虽不说自己亲民,而百姓却会亲近他。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是要牢固树立“为民、亲民、爱民”思想,积极实施“服务亲民”工程,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努力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全面具体、方便快捷、热情周到的服务。

⑧地方服务型政府是绩效政府

绩效即政府的业绩和效率。政府是否高效运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绩效是判断一个公共管理体制是否优良的基本标准,同时也是判断政府是否有能力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标准。公共行政依靠公共税收支撑,就必须核算行政成本,讲究行政投入、行政产出、行政绩效。因此,政府须想法设法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公共利益,但同时需要杜绝铺张浪费,杜绝所谓“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促进政府管理绩效。

综上所述,地方服务型政府是一个民主的、有限的、法治的、合作的、责任的、亲民的以及绩效的政府。他们不仅仅是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更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二)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模式

1. 广州的“依法行政”型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积极促进管理职能、管理体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使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强化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广州市政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解决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全面履行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其主要措施有四:一是积极谋划城市发展的方略,明确了打造经济中心、山水之都和文化名城的发展目标。二是在经济管理上,政府职责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实施“两手抓”战略,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一手抓软环境建设。“广州市招商服务管理网络平台”的建立是广州市政府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重要举措,深化招商引资,提高外资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程度。三是把城市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实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新体制。四是坚持以民为本,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广泛开展,网上服务范围涵盖城市规划、房屋管理、公安、司法、工商、税务、社保、民政、医疗卫生、交通、旅游等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改善了投资环境,树立了政府“为民、便民、亲民”的良好形象。

创新管理方式,完善政府运作机制,促进依法行政。广州市在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积极探索。其主要措施有六:一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合理配置行政权力。2002年初,对市67个部门和单位的1377个事项进行第一轮清理,取消了202项。2009年9月2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二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在全国率先推行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评审专家信息化管理系统、招标评标信息发布系统和网上采购询价系统,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政府采购管理。在全国率先出台《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审核制度、预公开制度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开通“中国广州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专栏,有600多个单位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三是改进政府立法,扩大立法的公众参与度。广州市政府规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在作出决策之前,要向群众公示和听证,征求、倾听群众的意见。1998年,在价格体制改革中积极创新,广州市率先就地铁一号线票价收费进行价格听证,在全国较早地实行了价格收费听证制度。价格听证成为广州市政府部门制定收费价格、征求民众意见的一个程序。四是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五是规范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明确规制定了公务员执行公务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工作程序、办事规则、行政纪律、言行标准和行政责任。六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善依法行政

(完整版)建设服务型政府举措

“建设服务型政府”背景: 近年来,“政务超市”、“行政审批大厅”、“一站式服务”等政府便民行动,有如春风拂面,细雨润田,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涉及民生的一些重要决策由政府组织听证会;搞企业的,觉得红头文件少了,行政审批环节少了;市民要反映生活问题,有“市长电话”、有“市长电子信箱”等等。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 其实,虽然这些做法确实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不能看作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全部内容。并不是政府为公民做了多少好事,多提供一些服务,多开设几个服务大厅,就是服务型政府了。那么,到底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呢? 一、服务型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接受人民的监督。过去,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更多的是从“官本位”的角度来看待手中的权力,来对待群众,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其实,服务型政府从本质上更应该是一个“服务员”角色。在政府这艘大船的航程中,是人民的意志而不是政府的意志决定着航向,怎样提供服务、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什么时候提供服务都是由人民来决定。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政策,制定的每一个举措,都应该尊重人民意愿,体现人民要求,为人民利益服务;衡量政府一切工作的尺度,都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 二、服务型政府是透明政府。经历过非典等各类灾难事件后,人们发现,在这个社会生活深刻变革、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时代,只有政务公开透明才能进一步实现政府与民心、民意、民情的联动,保障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近年来,我国在政务公开方面确实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比如,我国的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8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等对相关政府信息的公开做了规定,使政务更公开更透明。其实,人民的政府,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时就应当是透明的。政府透明了,人民知情权才有保障,才能随时观察政府是不是在为实现人民利益努力;政府透明了,人民才会积极参政议政,充分表达民意,防止不当决策损害人民利益;政府透明了,政府官员才不敢懈怠,注重体察民情,顺应民意,接受监督,人民群众才会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近年来许多事实表明,群众知情有助于化解疑虑,政务公开有利于处理危机。因此,一个服务型政府,必然也是透明政府。 三、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所谓法治政府,主要是指政府根据人民意志依法组建而成;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必须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行政违法必须承担责任。简单说,政府必须依法产生、受法律约束、依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试想,如果一个政府不是按照人民意志和法律程序组建而成,不能依照法律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不能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不接受人民监督,就不能保证它对人民负责,就不能保证它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它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服务型政府。 四、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问责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近几年,“引咎辞职”、“问责制”逐渐为人们所熟悉。从2003年非典事件、中石油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当前各地应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明晰政府职能为基础,以调适层级关系为核心,以优化政府组织为重点,以创新管理方式为手段,以健全财政制度为保障,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地方;服务型政府;思路;对策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4-0072-04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何 水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明确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那么,各地应当如何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呢?笔者以为,当前各地应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以明晰政府职能为基础 政府职能是政府管理活动的核心,决定着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向。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为企业、市场和社会服务的新体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各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以明晰政府职能为基础。 首先,理顺四方面关系,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我国政府的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鉴此,当前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实现由全能政府、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克服越位、纠正错位、弥补缺位,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上来,同时突出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而为了顺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目标,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理顺政企、政资、政事、政中四方面关系。 其次,结合政府工作实际,明晰地方政府职能总体构成。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字”的政府职能定位及地方的实际,我们认为,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各级地方政府应 当履行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6+1”:“6”即规划管理、经济管理、国资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六个方面,“1”是指城市管理。一般来说,省、县政府主要为前六方面职能,城市政府如市、区政府因城市管理任务较重,故应在此六方面职能之外单列出城市管理职能。具体来说:(1)规划管理,即研究和制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有效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区域开发、功能布局的规划管理。(2)经济管理,即根据中央统一要求和地区实际情况,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同时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指导、发布信息以及规范市场准入,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辖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运用财政手段调节地区间、社会阶层间的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3)国资管理,即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依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对国有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4)市场监管,即依法组织实施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和活动的监督检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服务;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侵犯知识产权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5)社会管理,即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协调社会的各种矛盾,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严肃处理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做好民族、宗教和侨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7&ZD030)“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研究”;河南省教育厅人 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ZX-169)“服务型政府建设模式研究”成果。

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

如何样建设服务型政府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治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那么,如何样建设服务型政府呢?在我国现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应把握以下几个差不多方面。 全然动身点:从公共利益动身。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全然标志,也是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准则。从公共利益动身,强调的是“公共的、公用的、公众的”。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确实是少数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存在着部门利益化的现象,行使职权并不完全是从公共利益动身,而是从部门利益动身。这是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背离的。老子在《道德经》里讲:“我无欲,而民

自朴。”那个地点的“我”,指的确实是执政者。其意思是讲,执政者假如没有私欲,老百姓自然就会淳朴;否则,就会败坏社会风气。另一个问题是,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样把握公共利益?或者讲,公共利益在哪里?就在多元利益关系的那个“均衡点”。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应在多元利益关系表达和博弈的基础上,寻求社会多元利益关系的均衡点。 职能定位: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前提是要明确政府应当承担什么职能。党的十六大对政府职能作了四项界定: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党的十七大要求“强化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强调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我国在过去相当长时期,政府差不多上是“经济建设型”政府,要紧精力用在了参与或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不是公共服务上。时至今日,这种惯性依旧存在,有些地点和部门的政府职能还没有转到公共服务上来。针对那个问题,中央强调,各级政府抓经济进展,要紧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制造良好进展环境,不能包办企业投资决策,不能代替企业招商引资,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这“三不”,是力求摆脱过去干预经济的惯性羁绊、真正转变政府职能的具体要求。

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 全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全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着力满足人民的诉求变化。为响应新时期老百姓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我国各级政府新一轮治理改革的重要目标。如何定义服务型政府,为何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服务型政府的由来、定义及特征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由德国行政法学者厄斯特·福斯多夫首先提出来的。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和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求政府不仅要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还要求政府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中国学术界与1998年提出此概念。2001年,成都,南京,上海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2004年,国务院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首要目标。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要求各

级政府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至此,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当前政府改革的重点之一。 在我国,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之上的,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以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为基本职能的政府模型。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在人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中国转型的需要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具备五个特征:一是以人为本,它是服务型政府的本质特征,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服务型政府是在人民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指导下,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主动为人民和社会谋利的亲民的机构。服务型政府的施政目标是由人民的希望和合法期待来决定的,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为出发点和归宿提供服务项目。二是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它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服务型政府的收入来源于人民缴纳的赋税,故税收必须用于为人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具体而言,包括三方面:其一是提供良好的制度供给服务。政府作为秩序化的机构,必须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权威的、最基本、最

(完整版)浅议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浅议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摘要:当今中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如何更好的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政界和理论界的共识。 关键字: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概述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内容 1、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第一,政府的作用集中于公共领域。第二,政府管理的基本哲学是实现社会正义。第三,政府是公共利益的鲜明代表。第四,政府权力是有限权力。第五,现代政府是法治政府。 2、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容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从政府的本质属性方面对政府所下的定义,从政府管理的本质属性来讲,现代政府的实质是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只有通过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合法性。没有服务就没有现代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从政府职能方面来讲,政府示是为了市场、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应该将服务融于管理之中,为市场、社会和公民提供维护性公共服务。第三,

从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来讲,政府应鼓励市场、社会和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同时,要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建设一个高绩效的政府。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标准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标准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公共服务的投入标准;二是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标准;三是公共服务的体系完善程度标准;四是政府公共服务的规范化标准与绩效标准。 1、公共服务的投入标准 公共服务型政府间成与否,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公共服务投入是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服务投入标准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5.4%;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6.1%;公共退休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7.2%。 2、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标准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成与否的第二个标准是覆盖面标准,也就是说,公共服务是否普及,其普及的程度如何。简单的说,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覆盖面标准就是:让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其含义是:要使每一个学龄人口都享有12年制义务教育、使每一个劳动者都享有基本社会保险、每一个老年人都享有基本养老保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享有最低生活保障、人人都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只有实现了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才能说普及了公共服务。 3、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标准

什么是服务型政府以及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什么是服务型政府以及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什么是服务型政府 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四个方面: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项比经济体制改革更为艰巨的任务,要求政府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内涵至少应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政府的管理理念决定着政府的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条件。各级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政务活动中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做到保障民权、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开发民智。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职能问题是政府管理的核心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明确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向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这应成为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三是形成有效制度安排。没有制度保证,“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通过制度设计,加快形成政府服务运行机制。严格依法行政,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政务公开机制、群众监督和参与机制。 四是改进政府管理手段和行为方式。政府应成为经济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经济关系的协调者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做“精明的导航员”、“公正的裁判员”和“忠实的服务员”。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服务型政府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民主责任。民主是服务型政府的前提。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公民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社会管理,表达自己的愿望。民主政治与民主行政在本质上必然是对社会和公众尽职尽责。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在提供服务时必须对服务对象负责。 法治信用。法治是现代行政的基本手段、发展趋向和根本标志,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前提,因而也是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法治的实质是秩序,政府既是秩序的建立者,也是秩序的遵守者。权力意味着责任,法治意味着信用。一个法治政府必然是一个信用政府,必须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_政府创新

收稿日期:2004-12-01 作者简介:谢庆奎(1943—  ),男,安徽省全椒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01Z DX M810003。 重点研究基地论坛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 谢庆奎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北京100871) 摘 要:服务型政府是针对中国传统的管制型政府而提出的新概念。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绩效政府。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形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实现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政府创新。政府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标语口号。政府创新是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只有通过政府创新,才能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才能最终建成服务型政府。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府创新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5)0120126207 一、服务型政府与政府创新 何谓服务型政府?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服务型政府首先是民主政府,即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政府的施政目标必须征得人民的同意,人民有权参与政府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天职,而且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以符合“人民政府”的神圣称号,并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其次,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即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是管制型政府,其权力是无限的,无孔不入,无限膨胀;而市场经济时代的政府应该就是服务型政府,为市场服务,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服务。政府服务的内容是提供维护性的公共服务与完成为数不多的管制任务,并提供社会性的公共服务与必 要的公共设施。提供维护性公共服务和完成为数 不多的管制任务,是服务型政府的基石;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与必要的公共设施,是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体现。第三,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即政府 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所提供的服务负责,对人民的利益负责。对于政府的失职行为,人民有权对政府提出质询,追究责任,直至罢免政府官员。这与管制性政府的责任不清和责任心不强,以及人民的利益即使受到损害也无权并无法追究政府的责任形成鲜明的对照。第四,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即依法行政的政府。第五,服务型政府是绩效政府,即有效率和效益的政府。[1] 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绩效政府。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形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更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被提上了日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观念更新、政府职能转变、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42卷第1期2005年1月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V ol.42,N o.1 Jan.2005

论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109186467.html, 论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南京市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就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好公共服务”进行了大量而且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分析,并以南京市为例,重点提出针对目前南京市服务型政府建设所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以后在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字: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对策 1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开始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不尽如人意、政府职能转变未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明确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政府改革的目标确定主要回答政府施政过程中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服务型政府,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和实施更是从法律层面强化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倾向[1]。近年来南京市人民政府也就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更好公共服务”进行了大量而且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许多积极的经验,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由于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导致许南京市政府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局限于形式中。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研究分析,就目前南京市地方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以后在我国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2]。

对于建设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构想

2010年第1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Spring Journal o f Huazho ng N or mal U niver sity (H umanities and So cial Sciences)Jun. 2010 收稿日期 2010 01 19 对于建设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几点构想 黄 昕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文秘系,北京100102) 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 服务型政府 已成为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从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理论基础、职能范围、行为方式、组织及其治理机制等方面对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进行了多维度的探究和描述,以期为我国政府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价值取向;职能范围;行为方式;组织治理结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标志着 服务型政府 的理念已从多年的理论探讨转向了实践,成为中国政府改革的明确目标。什么是服务型政府?怎样在当前的行政环境下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些问题成为我国政府改革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命题,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课题。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综述 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是在1998年的行政改革过程中提出的,至今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概念和丰富内涵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描述。 张康之是最早提出服务型政府的学者之一,他认为: 服务型的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服务是以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 !。他对服务型政府进行了一些原则性的构想:第一,服务型政府应当实现从控制导向向服务导向的转变;第二,服务型政府应当实现从效率导向向公正导向的转变;第三,服务型政府应当实现从政府及其行政的工具定位向价值定位的转变;第四,服务型政府需要确立起一个合作和信任的整合机制;第五,服务型政府需要谋求德治与法制的统一;第六,服务型政府需要用行政程序的灵活性来取代行政程序的合理性;第七,服务型政府需要 用前瞻性取代回应性?。 刘熙瑞认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 在公民本 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他认为管制型政府虽然也提供公共服务,但这种服务与服务型政府所提供的服务是完全不同的。服务型政府是完全从人民需要出发,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宗旨;这种服务的实现过程是人民与服务者一种互动的过程,双方可以交流信息,相互协商,达成一致;这种服务的成立,必须以被服务者的同意为基准;而且被服务者具有对服务内容、类别、服务机构与人员的选择权。同时,服务型政府也有管制。服务型政府的管制是为服务而管制,其管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保证社会公平,保护广大群众不受少数不法分子侵害,促进社会发展;管制的依据是体现公民意志的,通过严密程序制定的一套完整的法律和法规;这种管制有固定的范围,且内容明确;在管制程序上,有固定的程序和方式方法;在管制的后果上,服务型政府承担着后果责任,并且有一套纠错机制、补救机制和后果追究机制#。 吴玉宗对服务型政府的界定是: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中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服务,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主体是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服务对象是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的宗旨是为民兴利, 11

服务型政府_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服务型政府: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郑振宇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的政府治理模式或政府类型经历了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现在随着环境的变化,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政府正向第三个阶段--服务型政府阶段发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政府治理模式或政府类型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新的形势要求政府对自身的行政体制和行为方式即政府治理方式进行适应性改革。而政府治理方式改革的目标取向即是要从过去长期采用的管理型政府模式向服务型政府模式转变,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党和国家顺应了这股时代潮流。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现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选择。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及内涵 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学者较早就提出了公共服务型政府概念。如法国行政法学者狄骥在20世纪20年代[1]、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20世纪70年代[2],都率先对公共服务的概念及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政府行政与公共服务的关系问题作过论述,但在那时这些概念的提出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直到20世纪80、9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的背景下,“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后该概念又得到多次修正。直到目前,理论界对于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尚无定论。但就一般意义而言,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以民主、人文关怀、责任、透明、法制等价值为基础,以“管理就是服务”为根本理念,向社会提供私人或者社会组织不愿意提供或者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形态。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具体指出在我国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3]这里,服务型政府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首先,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自我服务”的封闭官僚机构,而是为广大人民主动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服务的管理组织。政府工作应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工作出发点,以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为导向,全面彰显政府的人文关怀,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为此,政府需要发扬民主,为公众参与提供渠道。这一方面有利于政府了解公民需要什么,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大众对政府实施监督,维护公众利益。 其次,服务型政府是“有限”的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办,政府职能无限扩大,这种管理型政府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现出相当的弊端。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必须将其职能严格限定某些领域,既不“越位”,

英国政府改革及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

英国政府改革及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 阐述了英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通过阐述英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几项重要举措,论述了英国政府改革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启示。 标签: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启示 0引言 目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强化,正处于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关键时期,政府改革在不同的时代背景,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涉及的改革措施和模式也不同。学习国外尤其是发达的国家的政府改革经验,借鉴其理论、方法及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英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涉及范围广泛,从政府结构、政府职能、服务理念等多方面都有重大调整。英国执政的保守党采取的一系列以非管制化、服务质量、分权化、竞争机制、私有化、企业精神为主题的改革措施,对当前我国改革公共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定的启示意义。 1英国政府改革经验 英国政府改革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崇尚市场的机制和力量;主张节省政府开支,减少税收;怀疑政府官僚化导致效率低下及浪费,主张消减公务员规模,欣赏私营部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雷纳评审、财务管理新方案、“下几布行动”方案、“公民宪章”运动、合作政府等阶段。 1.1雷纳评审雷纳评审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对政府部门行政改革进行的调查、研究、审视和评价,其目的是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水平。在雷纳评审中效率小组主要起催化剂作用,它促进、鼓励、协调和指导有关部门积极推行行政改革,发挥各部门革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雷纳评审首先,要选择评审对象,其次,要对现在活动进行质疑即为什么要从事正在从事的工作?为什么要按照目前的方式从事这些工作?怎样才能使这些工作更富有成效且降低成本?再次,推动争论式辩论。最后,形成共识并实施改革措施。雷纳评审发现了英国公共行政部门的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政府开支过大及政府工作效率低下问题。在此基础上,雷纳评审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对英国政府行政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1.2“下几步行动”方案“下几步行动”方案是英国为推动政府再造实施的行政改革,最重要的行政改革措施之一,被学者称为中央政府全面转换管理和责任机制的重大努力。“下几步行动”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方案提出应设立执行机构,负责履行政府的政策执行

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心得体会)

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政府实现和谐公共治理的内在要求。服务型政府是民主政府、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公正政府、廉洁高效政府、学习创新型政府、资源管理型政府。这是服务型政府的特征,也是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定位。政府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转型的必然趋向。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弄清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目标取向。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提供公共服务于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或模式。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需要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转型创新的必然趋向 在经济建设型政府的定位下,构建和谐社会必将遇到强大的体制性障碍。只有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才能彻底打破体制性障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这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对管制型政府实行彻底变革的决心,而服务型政府就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的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二、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目标定位 “服务型政府”,简单说就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提供公共服务于社会的政府管理体制或模式。从经济层面上说,政府主要为社会提供市场不能够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制定公平的规则,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竞争的有效性,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政治层面上说,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要确保为社会各阶层,包括弱势群体提供一个安全、平等和民主的制度环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有效治理;从社会层面上说,政府要从社会长远发展出发,提供稳定的就业、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调节贫富差距,打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健康发展。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要有准确的目标定位。一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民主政府,即代表人民利益,以民为本的政府。二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这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点和关键所在。法治政府的核心在于依法治国。三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即由以往“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四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诚信的政府。政府的诚信状况,关系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关系到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也就从根本上决定着和谐社会建设。五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公正的政府。六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当是廉洁高效政府。廉洁高效是政府搞好服务的本质要求,只有廉洁

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问题分析

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问题分析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方向,也是地方政府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从日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方面的现状看,应把改革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支持民间组织发展等方面作为建设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思路。 标签:地方政府;公共服务 地方政府是与中央政府相对应的术语,代表中央政府对地方实施管理。地方政府是一个国家结构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却有多个地方政府,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在国内设有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的地方政府。〔1〕地方政府能否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公共行政的效能。 一、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现状分析 近来,我国理论界与学术界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与争鸣,形成许多共识与创新。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顺应时代潮流和政府转型的浪潮,开始积极投身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实践中。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改革实践,大体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入世之后广泛兴起,在2003年提出新的发展观后全面铺开。〔2〕在中央政府的宏观指导、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以及学术界的大力支持倡导下,我国地方政府构建服务型政府从理论到实践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为构建公共服务型地方政府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为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我国地方政府探索服务型政府是伴随经济体制改革过程而进行的,这既是出于对环境的刺激回应,也是地方政府自主发展的需要,更是地方政府为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的自觉过程。正是在上述动因下,地方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了“服务行政”和建设“服务型政府”概念。入世后,地方政府为迎接入世挑战,开始自觉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这一阶段服务政府建设主要是围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实行国民待遇、完善投资软环境等展开。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公共服务型地方政府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级地方政府特别是省政府纷纷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施政目标。这一阶段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心是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3〕正是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服务型政府的积极探索,使得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表现出了清晰的发展轨迹,这为我国地方政府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和水平有所提高 政府是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更了解和掌握本地方民众的实际需求和具体偏好,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方政府比

论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论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构建服务型政府是近年来中国新一轮政府改革的目标,也是中国政治学、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服务型政府是要求坚持公民本位、以人为本的现代政府,坚持主权在民的民主政府,是服务公共利益、捍卫公民尊严的公共政府,更是权力受约束的法治政府和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有利于保障公民的自由与权力,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正,捍卫公民尊严,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繁荣。本文通过对服务型政府进行理论概括,介绍迄今为止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有关文章,得出中国服务型政府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所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中国;服务型政府;现状;发展趋势 1、导言 建立一个运转良好的政府始终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理想。人们为了安全、秩序和有尊严的生活而建立政府,但是,并不是所有政府都能实现人类的美好愿景。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不同的历史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政府模式,其中一些能够实现人类的期待,满足人类的公共需求;而另一些非但不能实现是,甚至与人类建立政府的初衷背道而驰。人类政治生活文明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在这些不同政府模式之间进行“优胜劣汰”的过程。 上世纪70年代末,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西方,这场改革运动被看作是一场“重塑政府”和“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简而言之,就是改变政府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转变政府的职能。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主线是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解决新时代背景下政府管理社会和自身事务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直至上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范式实现了转变,公共服务理论也不断发展成熟。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经济、效率和效能为基本价值,提出“重塑政府”的观点,要求建立以服务为导向、以公众为顾客的新政府治理理念,重新部署政府的公共服务方式,增强政府与公共消费者之间的联系1。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2、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 (1)中国服务型政府发展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一个“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政府长期主导资源配置,并将掌握的资源主要运用在经济领域,这使政府充当了经济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这种模式造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失衡等等现象。所以,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公共服务型政府并没有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抛弃了政府把主要精力用来直接搞投资建设的做法,主张政府为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谢庆魁教授指出,服务型政府的提出适应三大需要: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二是社会转型的需要;三是政府改革的需要。官僚型政府发展的下一步就是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要求行政体制和机制转变,也就是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转变,强调政府为所有人服务,为一切对象服务”3。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有着实在的实践基础,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 1王欣欣.《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的新定位—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看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学刊》.2008.10.第10期(总第176期) 2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政府”的基本涵义》.《人民论坛》.2006年5月 3魏爱云.《服务型政府: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人民论坛》.2006年5月

建设服务型政府调查报告

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调查报告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升政府管理能力的切入点,是新时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取向,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点。最近,我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到市政府部门咨询、与机关工作人员座谈等形式,对我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开展了深入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七台河市政府坚持树立现代公共管理的行政理念,不断强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念,把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贯穿到每个工作环节中,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市政府施政的每一个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公共决策机制。市政府坚持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每次决策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重大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每年坚持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并对新的一年各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年度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草案和财政预决算草案都必须经过人代会审议通过,市政府组成人员和政府部门主要领导调整时,必须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市人大常委会供职,并进行司法考试。市政府在决策桃山水库北岸拆迁、双叶公司工业用地、全市取暖费收缴标准等问题上,充分征求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并及时召开了听证会议,不仅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还保证了决策的顺利实施。 二是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公开。市政府注重强化“阳光政务”,在市、县区和部门建立了政务公开机构,开设了政务信息网站,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内容外,各级政府下发的政务文件、召开的各种会议、做出的重大决策,都在信息网上公之于众。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七台河日报、市电视台、市电台等对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领导的重大活动进行全程报道。切实强化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市政府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行政许可法等落实情况,先后开展了14次专项视察,不仅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还对基层抓工作落实进行了有效监督。 三是构建信访全新体制机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首次在全市召开了群众工作会议,并在全省率先组建了市委群众工作部、市政府群众工作局、市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先后为群众解决了信访疑难问题3200多件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今年又在健全市、区县场、乡镇和街道、村和社区四级群众工作网络的基础上,开展了三级视频联动接访试点、信访代理试点,还推行了领导干部“四个一”群众工作制度,即每旬开展一次领导接访,每月坚持一个群众工作日,每季解决一个信访疑难问题,每年帮扶一个贫困户,全市呈现出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四是建立便民服务保障平台。市政府学习借鉴成都、大连等地先进经验,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政务服务中心,把48个行政审批部门、7个中介机构、306项审批事项、29个便民服务项目、86项服务收费,集中到政务中心办理,实现了一门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解。又在22个街道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将民政、劳动、公安等10个部门28个便民服务项目延伸到社区,市纪委派驻干部现场监察,还投入370万元建成了先进的电子监察系统,市监察局可随时对政务服务窗口进行网上监督,先后查处了102起工作时间脱岗、上网玩游戏等问题,有效带动了便民服务质量的明显提高。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