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__以美国为例学案用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案(3课时)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了解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能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水源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1)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2)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3)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总结:二.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何为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2.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是什么?3.美国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意义是什么?1、课本52页活动问题。
2、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成为美国最大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1.下列叙述中属于美国发展农业生产有利条件的是()①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②中部的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③交通运输便利④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美国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的农业生产地区分布类型是()A.乳畜带B.小麦带C.玉米带D.棉花带读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据此回答3-4题。
3.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A.黄河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珠江三角洲D.太湖平原4.该农业的好处是()A.可以少占耕地B.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C.可实现农产品的自给D.便于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1、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异同比较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美国中部平原都是玉米的集中产区,两者比较如下:(1)相同点。
我国的“玉米带”和美国的“玉米带”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的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都较高。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中部: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大规模经营。
西部:高原山地海拔高,热量不足,降水较少,适宜发展以牧牛为主的畜牧业。
3、农业生产布局与市场要求相适应,增加资金、科北部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适宜种植小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中美农业现状的对比,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强心,增强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一般规律的学习,强化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思想。
3、通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
教学难点
3、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因地制宜布局小区域农业
4、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教学反思
板
书
设
计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自然条件
一.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教
研
组
长
评
价
共案:
个案:
等级:
签字:时间:
引导启发
学生回答:
美国农业的特点:现代化水平高、专业化。
依据: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给出美国一些农产品图片,让学生了解美国主要的出口产品。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2019-2020年高二地理《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案

2019-2020年高二地理《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案状元笔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市场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突出。
美国农业生产有两大特点:一是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二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的形成和分布都是综合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人口、经济等多种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结果。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有:实行限耕政策;实行休耕政策;实行补贴政策;实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基础整理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二是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三是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综合探究1.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共自然条件可以与美国的玉米带相媲美,被称为中国的“玉米部”,比较中美两国“玉米带”在生产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究:(1)首先查阅资料,了解两国“玉米带”的位置、地形、气候、产量等基本情况。
表2-4-2 中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比较表项目纬度地形土壤有机质无霜期(天)降雨量(㎜)玉米面积比重玉米单产(千克/公顷)美国玉米带370N~450N平原台地3%~6% 160~200 500~700 50% 7500中国玉米带420N~460N平原台吉2% 130~145 450~650 50%~60% 6750(2)根据表中资料,分析中美两国“玉米带”生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者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较高。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大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价格低。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陕西省省级优课)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土地、气候、水等资源密切相关。
因此,本内容相关“课标”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二、教材分析: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很高,在世界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教材选取以美国农业为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通过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美国农业的布局特点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让学生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通过知识迁移能对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农业的区位分析,但缺乏相应的美国区域地理知识,本课在教材P51——美国地形、气候图的基础上,提供两幅内容更为详细、更易获得信息的美国农业图,以降低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的难度,以便达成课标要求。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降水和农业分区略图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学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教学重点:农业分布的地区专业化特点。
六、教学难点:农业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七、教法方法:1.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特别是归纳和演绎的过程。
2.读图分析法:通过读图引导学生探究。
3.多媒体辅助法:展示图片、问题、资料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文)

位次
第一 第二 第四 第一 第一 第二 第一 第一
出口量(%)
65 33 16 67 24 14 3 9
位次
第一 第一 第三 第一 第一 第一 第七 第二
世界农业大国
世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800 600
760
• 美国农业人口占 全国人口的2.2 %,平均每个劳 动力可供76人消 费,不仅满足本 国需要,还可以 有1/3~2/5的农 产品用于出口。 美国
纬度 土壤有机质 无霜期(天) 160~200 37°N~40°N 3%~6% 降雨量(mm) 500~700
(1)A地区的农业地 商品谷物农业 域类型是__________, 说明该种农业地域类 型的主要特点。
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2)A地区的大豆是与一种重要粮食作物轮 玉米 种的,该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
滴灌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休耕与轮作 基因工程 免耕
本节小结: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 2.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效益、交通运输、国家政策与法规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图)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问题: 2. 对策:
课堂练习:读资料和相关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美国的经济作物以大豆、棉花等为主, 其中大豆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1 2 左右,并主 / 要分布在图中的A地区,A地区的相关资料如表。
想一想 美国是依靠什么做到的?
400
200 0 2.5
中国
50
每10个农民可以养活的人口数
资料:
美国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农业区,每个农业 区生产一两种主要农产品,如乳畜带内拥有全国 奶牛的1/3,生产全国牛奶、乳制品的1/2;玉米 带生产的玉米占全国的3/4、大豆占60%,这里 还利用玉米做饲料,饲养占全国2/3的生猪和1/4 的肉牛。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 自然资源的优势,同时能更有效地发挥农业机械 的作用,并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而提高劳 动生产率。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尝试方式 (1)目的 (2)方式: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 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 生态农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保护生态 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持续发展模 式。这是依据生态学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类 型,它的本质是依靠提高生物能的转化率,转化 过程中废弃物再循环利用,以生物有机质来提高 农业产量,从而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得尽量多的产 出,其最大优点是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成本, 保护了生态环境。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 区专门化。 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 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依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 产的客观要求。 目的: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 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美国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在西部落基山脉与东部阿 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分布着约占本土面积1/2的中央平原, 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 规模经营。
3.美国的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在落基山脉与阿巴拉契 亚山脉之间为广阔的中央平原,中央平原贯通南北,冬季 来自北方的极地冷气流可以长驱南下,直达墨西哥湾沿岸, 甚至可达佛罗里达州南部,短时间内气温骤降(可达 20℃),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对南方的亚热带作物造 成冻害。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对农业的影响 经济效益(首 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和土地利用方 要) 式的转变,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 交通运输 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农业生产 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政策与法规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条件 (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追求效益成为影响农业生 产发展的首要因素。)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科目: 地理 课型: 新授 教学时间:2017年9月25日 序号:9执笔者:姜宁 审核者:王永国 梁加粉【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和分析材料,学会分析某地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方法。
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特点。
3.通过学习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学会分析某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学习质量标准】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关于美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核心素养标准】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分析,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课前预习】填右图:1.画出北纬30和北纬40度的纬线2.农业带:A B CD E3、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新知探究一】读右图,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 从水热条件分析,美国哪些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2、北方冷空气可以侵袭到墨西哥湾沿岸,甚至可达佛罗里达州南部,使气温骤降,亚热带作物遭受冻害。
为什么冷空气的影响范围如些广大?3、分析地形对美国农业的影响4、读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思考:分别指出美国的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和棉花带的大体范围并分析它们各自的区位优势?【新知探究二】1、材料:在美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过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如20世纪30年代,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导致“黑风暴”大规模的袭击和破坏。
思考:请将下列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其最适宜的解决措施组合起来。
问题:①水资源缺乏②水土流失③农产品农药超标④土壤肥力下降⑤土壤侵蚀⑥粮食短缺措施:A 植树造林 B滴灌 C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D休工与轮作 E基因工程 F免耕2、针对上述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美国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从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政策方面回答)3、通过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美国的农业政策对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学以致用】1、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评价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高二】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高二】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j.Co M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2.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3.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关于美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4.通过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分析,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方案第一课时一.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以种植业为例)1.读《美国农业分布图》,找出种植业(小麦、玉米、棉花等)的分布位置。
2.读《美国地形图》、《美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美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纬度位置与美国年降水量分布?? ______________平原面积占全美的二分之一,有利机械化作业??______________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密西西比冲积平原的沃土??______________密西比河流经,五大淡水湖附近,美国年降水量分布??______________国土面积约93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2.3亿??______________3.读课文P52,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农业生产的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
2.从书中找出“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是( )
读图,回答3~6题。
正确的是( )
以畜牧业为主②甲、乙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
④丁地区的
.③④
.乙地区花卉种植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势有( )
③低廉的劳动力价格④先进的保鲜技术
.③④
)
(1)描述该国的地势地形特征。
(2)试分析左图所示区域主要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
黄……”诗中描写的这种农作物在美国也得到广泛种植,其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右图中的
:高考调研相关题,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