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7)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感受细节
细节描写淑女的吃相
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张开嘴巴,嚼着 食物。(原文)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 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 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 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改文)
描写粗汉的吃相
• 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
1.步步追问法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脸很瘦,穿得也很差
追问: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 ?③穿得有多“差”?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脸瘦瘦 的,好似一层皮敷在面颊的骨头上,颧骨突出, 眼眶凹陷进去,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 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2.类比联想法
方法三: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一名60岁左右、穿着破烂的乞丐来到了爱心捐赠现场,他手 里端着一只破碗,在灾区的图片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两 行浊泪从满是皱纹的脸上悄然落下。老人从贴身衣服的口袋里 掏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纸钞,轻轻抚平后,哆哆嗦嗦地放进了 募捐箱。嘴里念叨了一句:“给灾区人民……”
一名60岁左右、穿着破烂的乞丐来到了爱心捐赠现场。那是一 张怎样的脸啊!千壑纵横,肆意书写着岁月的艰辛。他手里端 着一只破碗,在灾区的图片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两行浊 泪从满是皱纹的脸上悄然落下。老人从贴身衣服的口袋里掏出 一张皱巴巴的5元纸钞,轻轻抚平后,哆哆嗦嗦地放进了募捐箱。 嘴里念叨了一句:“给灾区人民……”
5.运用修辞,画其神韵法
一天晚上,乌云像一群孤魂野鬼一般悄悄 地聚拢过来,接着便是一阵鬼哭狼嚎般的风声, 凄凄地向我扑来。大树说:“暴风雨就要来 了。”我胆怯地摇晃着身子,树叶落下来又被 风撕碎了,最后又被疯狂地卷走。“不!”我 捂住耳朵,像被戳的刺猬一样蜷缩着身子,大 树用它的树枝点了点我的脑袋:“孩子,你必 须经得起风雨的考验!”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表达交流”《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案1.教学目标:(1).如何发掘感动点,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美丽。
(2).观察生活,精心选材,写一篇记叙文2.学情分析: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并且提出了高中生要“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主动吸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
乐于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一写作专题要求学生能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挖掘感动点。
对于高一新生而言,记叙文这一文体并不陌生,但如何在叙述生活经历中写出感动人心的文章就需要教师专业的指导。
因此在教学中,选取“亲情”这一常见的话题,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用学生的习作和视频来指正写作的方向和引起学生创作的欲望。
3.教学重点:观察生活,写一篇表现真情实感的记叙文教学难点:挖掘感动点,运用细节描写,定格瞬间4.课时安排:1课时5.课前预习和练习任务:(1).自学课本《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了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从哪些方面入手?(2).重点阅读黄方国《父亲》选段(3).下面这段文字,不够感人,请运用恰当的方法,加以修改,使之生动感人。
真正感受母亲深沉的爱,是在医院醒来的那个深夜。
那天夜里,我睁开眼睛,看着周围的环境,心里满是慌张。
我知道,这里是医院。
可是,我怎么会在医院呢?转过头,看见母亲侧趴在床边,她的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
心头一阵酸楚,我转过头,眼泪流下来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背景乐:《时间都去哪了》)人情感的爆发,往往有其特定的“感动点”,第一次看到东方喷薄而出的朝阳,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大;读到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生命的美好有了更深的感受;听到纯净柔情的乐曲,内心也变得澄澈宁静。
那么在写作中如何发掘感动点,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美丽?二、写法借鉴与指导(一)检查预习任务1.如何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生回答,师板书)2.学习黄方国《父亲》选段思考:文段哪些语句可见作者被感动?作者借助什么描写手法传达这份感动?(生讨论分析)3.师生共评学生习作,在实践中得出写作理论(多媒体展示)(例文一:转过头,一眼便瞧见母亲。
高中语文优质课件 单元写作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6)前有悬念,后有着落, 前后呼应。
(7)照应开头,点明主题。
【点评】 ①以小见大,时代感强。本文以葡萄园的失而复得为线索,借生活小 事反映重建生态环境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时代主题,表达对绿水青山图的真切呼 唤、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②巧设对话,推进情节发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巧妙设计阿泉与爷爷之间 的对话,简洁明快地推动故事向读者期待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故事环环相扣,首 尾圆合。
那口枯掉的泉几年前重新有了水,他把那个小院改成 了葡萄种植基地,用那口泉的泉水浇灌出的葡萄果然比其 他的都甜。如今的葡萄架上又重新缠满葡萄藤,一串串葡 萄晶莹剔透,好似玉珠一般。(6)
老泉看着满眼的绿,目光却好像透过这层绿,看到了 更远的地方,潺潺不止的,层层叠叠的,是爷爷曾跟他说 过的绿水青山。(7)
“您之前跟上头申请的那些项目都批下来啦,现在人 力和资金都到位了,就等您考察完,整个县的生态计划就 可以搞起来了!”小伙子越说越兴奋,捧起装满葡萄的盆 递给他,“您尝尝这葡萄,可真是甜。”
老泉含笑接过,捻起一颗放进嘴里,葡萄甘甜的汁液 沁润心脾,他突然想起自己的爷爷。(5)
(5) 老泉“笑”食葡萄 , 照应上文;岁月沧桑, 今非昔比,吸引眼球。
(1) 开 头 制 造 悬 念 , 激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 一 叹 一 笑 , 人 物 性 格得以表现,文章主题 自然显露。
阿泉点了点头:“是集市上买的,说是很甜,您尝尝?” 爷爷笑(2)了,却不伸手去拿,只是把目光悠悠地抛向窗外,阿泉知道,他一定 是在想那些葡萄藤。过了好一会儿,爷爷才慢慢地开口:“知道为什么我给你取名 叫阿泉吗?” “您说过,是因为后院那口泉。” “是啊。”爷爷似乎回忆起什么东西,接着说道,“那口泉水可是宝贝,从山 里直接流下来,那个甜啊,连浇出来的葡萄都是最甜的。以前的山多青,水也清, 一到夏天,满眼睛都是绿色,风都是绿的,把葡萄催熟。” 阿泉没有说话。他知道,院子里那口泉早就干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爷爷 不再种葡萄。至于爷爷说的那山,他只能想起这些年不断听人说起的什么山又挖出 了什么矿,什么山又被放火烧了建工厂。可这些,他也不敢跟爷爷搭话。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6、《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观察生活,精心选材,写一篇记叙文。
2、运用细节描写,让动人的瞬间定格。
3、体味人间真情,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2。
教学过程一、导入亲情是一盏灯,能在晦暗的时光里照亮自己;亲情是一个树,在你倦极而归时给你凭依。
纪伯伦曾说:你的朋友是你的土,你在那里怀着爱而播种,含着感谢而收获,从中得到粮食、柴草──亲情、友情是人类生活中最崇高温馨的部分。
十五、六岁的年纪,正是生命中独立意识成长的旺盛期──生活独立、精神独立,所以更需亲情友情的滋养与慰藉。
有爱浇灌的树木才会茁壮,有爱护卫的生命才能健康。
年轻的朋友,你应该正沐浴在亲情友爱的大河中,把你的故事、你的感受记录下来,以回报家人友人对你的爱。
二、阅读文章,讨论交流,营造氛围人的一生中,许多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已忘却,但有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却依然那样清晰、那样动人。
在长河大川般的生命流年里,我有幸看到了生命中许多花开的细节,那样璀璨,那样芬芳,让我们一起回味……1、阅读文章,解读评析:细节郁建民黄昏,一对老年夫妇坐在阳台的摇椅上,面对满天晚霞,回忆起他们的年轻时代。
“你还记得单位组织的那次春游吗?大家一起正说笑着,你忽然在我身边蹲下来。
我一看,原来你在为我系松开的鞋带。
那时,追求我的人很多,可我却选择了你。
因为你是第一个想到为我系鞋带的男孩。
”“没想到这一系便系了一辈子。
”老头接过话头,脸上带着几分当年的“阴谋得逞”的笑意。
“还记得那次吃水饺吗?你坐在我对面,一直微笑地看着我。
还要我慢慢吃,别烫着。
等我吃完水饺,你才告诉我你要去出差了。
这时,离火车进站只有半个小时了,而你还要赶很长的一段路哩!你也真是,干嘛不早说!我多吃几个水饺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老头不搭话,只是微笑着,一如当年看着那个吃水饺的女孩。
“记得那次吵架吗?那是我们婚后的第一次吵架。
我很生气,打开箱子收拾衣服。
我动作很慢,希望你能说几句好话留住我。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第二招:小处着笔 ,深处开掘ຫໍສະໝຸດ (短文赏析)《钉 子》
第二招:小处着笔 ,深处开掘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男孩告诉父亲,他终于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 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
第三招:工笔细描, 绘声绘色
(片段赏析)
背影
第三招:工笔细描, 绘声绘色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捕捉细节,感动心灵
思考:请用一个词语形容三个片段生活场景的共同点。 一个是小时侯和爸爸、兄弟们在一起吃煮豆腐的情景; 一个是和朋友在冬日西湖划船聊天的情景; 一个是妻子、孩子在台州生活的情景。
方法透析
方法透析
典例解析
6
(片段赏析)
第一招:找触发点,抓动情物
她的头发在风里翻飞着,有时候吹上来盖住了她的眼睛,她手上有那么 多东西,几乎没有一点法子拂去脸上的乱发……
第四招:妙笔生辉,巧于抒情
(事例比较)
实践指点
《父亲》片段
《父亲》片段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 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父亲是农民,我
实践练习
当你第一次博得他人的赞许; 当你第一次看到他人对自己感激的微笑; 当你体味亲人关爱的幸福; 当你…… 这些瞬间承载着你的激动、感动与惊喜,在 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心灵底片。 就以上内容,选一个方面立意,来写一段文 字,挖掘心灵的感动,用你的生花妙笔描述一 个感人的生活片段。
第一招:找触发点,抓动情物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行一行的滑落。 这一晚,我不知道目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 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案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案1.教学目标:(1).如何发掘感动点,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美丽。
(2).观察生活,精心选材,写一篇记叙文2.学情分析:新课标要求高中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并且提出了高中生要“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主动吸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
乐于展示和评价各自的写作成果”。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一写作专题要求学生能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挖掘感动点。
对于高一新生而言,记叙文这一文体并不陌生,但如何在叙述生活经历中写出感动人心的文章就需要教师专业的指导。
因此在教学中,选取“亲情”这一常见的话题,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用学生的习作和视频来指正写作的方向和引起学生创作的欲望。
3.教学重点:观察生活,写一篇表现真情实感的记叙文教学难点:挖掘感动点,运用细节描写,定格瞬间4.课时安排:1课时5.课前预习和练习任务:(1).自学课本《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了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从哪些方面入手?(2).重点阅读黄方国《父亲》选段(3).下面这段文字,不够感人,请运用恰当的方法,加以修改,使之生动感人。
真正感受母亲深沉的爱,是在医院醒来的那个深夜。
那天夜里,我睁开眼睛,看着周围的环境,心里满是慌张。
我知道,这里是医院。
可是,我怎么会在医院呢?转过头,看见母亲侧趴在床边,她的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
心头一阵酸楚,我转过头,眼泪流下来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背景乐:《时间都去哪了》)人情感的爆发,往往有其特定的“感动点”,第一次看到东方喷薄而出的朝阳,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大;读到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生命的美好有了更深的感受;听到纯净柔情的乐曲,内心也变得澄澈宁静。
那么在写作中如何发掘感动点,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美丽?二、写法借鉴与指导(一)检查预习任务1.如何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生回答,师板书)2.学习黄方国《父亲》选段思考:文段哪些语句可见作者被感动?作者借助什么描写手法传达这份感动?(生讨论分析)3.师生共评学生习作,在实践中得出写作理论(多媒体展示)(例文一:转过头,一眼便瞧见母亲。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心音共鸣 写触动人心灵的人和事》

写作指导:细节描写
1、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 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 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 人”,“如睹其物”。
2、作用: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 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 动性和真实性。
点评要求:有无细节描写?细节描写 是否打动了你?
写作指导:细节描写
4.怎样写好细节?
(1)细节描写要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的特征。 (2)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描写的细节 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能够通过个别的,细小的物反映 一般与全貌,由现象揭示本质。 (3)语言要精炼传神。要抓住最传神的点去描写, 而其他地方可以一带而过,细节描写不等于啰嗦。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学习目标:
1、练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 2、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 3、培养对生活的感激之心。
说说心声
1、说说生活中最让你感动的人是谁?(或者 最让你感动的事是什么?)为什么感动?
提示: 1、点明感动的原因。 2、感动的过程要 具体。
2、小组成员互相说说,推荐各组最佳代表发 言,然后其他小组对其进行点评。
写作指导:细节描写
3、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
(1)肖像细节描写; (2)语言细节描写; (3)动作细节描写 ;动细节描写; (7)事物细节描写。
写写真情
1、大家把说的内容写成文字,要求描 写具体生动,150字左右。
2、学生写完,各组最佳代表发言,然 后其他小组对其进行点评。
⑷ 巧妙运用修辞。
学以致用
修改习作,展示修改过的习 作。比较修改前和修改后有何不 同。
教师寄语
用审美的眼光审视生活,那么 生活处处充满哲理;用诗意的观点 看待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洋溢着诗 情;用感恩的心灵去感悟生活,那 么生活处处流淌着感动。用我的手 写我的心声,抒发我的真情,记录 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动。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好,好,奶奶给你去买,你在这边
待着。”慈祥的话语随即响起。我
不禁产生了兴趣回头看看那一对祖
孙。可同时,我不禁为那位奶奶担
心起来。那深长的裂缝,对于这样
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是不可能走过
的,她怎么办?
21
2
的确,我的设想没有错,那位 奶奶蹒跚的来到那最深最宽的 裂缝前停住了,她犹豫了,似 乎在不断揣摩是否能走过去, 可这几乎办不到,因为那柏油 黑的裂缝此刻多么狂妄,它似 乎讥笑着那苍老的老人,问她 能不能过来。黑色与老人的白 发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冲击。 22
2
这时,她已经站立了有一会儿的 时间,我想她肯定会回头吧,于 是,转身起步。可此时老人动了, 只见她试探性的伸出右脚,悬在 了空中,接着缓缓的却又有力地 踩到了间隙的低端,然后,一小 步,一小步的挪动着......
23
可我却渐渐看不清了,视野模2 糊了,只 感觉到一道白色的刺眼的光射入眼球, 我轻轻地说了声:“好刺眼的光啊。” 其实我知道那一束光是老人的爱,是每 一个长辈对于后辈真正的情感啊!这一 种爱使得世间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在面临 艰险时奋力的毫不犹豫的选择迈出第一 步,爱的第一步,即使深知,迈出第一 步后,对岸也许会是死亡。真的,那一 步,那一刻,我感动了!
2
表达交流
心灵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
2
如何写出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一、发掘感动点。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
资料,要特别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 曾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要把它挖掘出来,特 别要抓住细节。
二、提炼素材。提炼素材的过程,往往是发
掘主题、深化意蕴的过程。要善于从触动心灵的 人和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它为什么触动你?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要把这些感悟写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矫情
例三:我不相信什么一见钟情,但这次我却
无法不相信它。我的脑中时常出现她的身影, 她的一言一语,特别是那灿烂的笑容,让我 神魂颠倒,整天心神不定,一颗心全然不在 学习上,有时甚至幻想着与她坐在一起谈心, 这时的我更加迷茫,甚至还会脸红。特别是 看到她时,我的心在翻滚,全身发热……这时 的我抬头看着她,心里春波荡漾,的微笑,出现在大家面前。我喜欢这种感 觉。
——茅盾 <<白杨礼赞>>
归纳:选择物象载体
经典回放 (四)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 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 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 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 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的苦难生活。
——巴金《小狗包弟 》
归纳:剖析内心世界
如何抒发真挚感情
1、做一个现实生活的体验者 。 情要真实; 情要健康。
2、找一种恰到好处的抒情方法。 直抒心中真情 借助景物描写 选择物象载体 摄取细小动作 剖析内心世界
此外,还应综合多种表达方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随堂练笔
修改这个语段,使之在感情抒发方面更真挚。
寡情
例二:教室里传来一阵敲打桌子的声音。 这么晚了,谁还在教室里呢?我怀着好 奇心走进去,只见班长满头大汗,正修 理着破桌子。啊!我的心在激动地跳荡, 热泪也涌出来了!多伟大的班长啊!你 那么爱护公物,关心集体,你为了教育 损坏公物的同学,以身作则,埋头苦干, 你的心灵是世界上最美的!你是我们班 里的活雷锋!
这起你 不身感 放的叹 手冷的 的漠是 挚还那 爱是不
多多 么么 可艰 敬辛 !!
写什么:
选取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 人物的精神风貌,寄托自己的深情。
怎么写
经典回放
一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
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
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故都的秋>>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 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 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 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 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 着雨水!
——朱自清《背影》
归纳:摄取细小动作
经典回放
五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
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
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
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
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
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
经典回放
三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 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 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 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 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 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 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 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 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 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对抗着西北风。
修改后的语段
有一次与家里通电话,父亲问我的身体状况, 我说上体育课脚扭了一下。当时也不在意,不料 父亲晚上就到了学校,我问他有什么事,他说: “你早上不是说脚扭了一下吗?”说完就从包中 拿出一瓶“红花油 ”,转过脸来问我:“哪儿 疼?”我指了指脚踝,父亲斜蹲在地上,小心翼 翼地把我穿的袜子拉开,见我脚踝上肿了一块, 父亲倒了一点“红花油 ”在手心帮我反复揉擦, 擦完后他又从衣袋里拿出一块膏药,撕下来,贴 在红肿部位,用手轻轻地把膏药抚平,然后慢慢 地把袜子拉好。父亲说:“自己以后要小心一 点。”我说:“知道了”。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 想到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父亲竟冒着严寒走了 十多里山路赶到学校来,我的眼泪又一次不争气 地掉了下来。父亲——我永远的依靠!
——陆蠡<<囚绿记 >>
归纳:直抒心中真情
经典回放
二 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 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 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 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 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鲁迅<<故乡 >>
归纳:借助景物描写
如何抒发真挚感情
体验生活善共鸣, 直抒胸臆情浓浓, 动作心理可谓妙, 写景咏物更高明, 各种修辞综合用, 叙议描写皆含情。
课外走笔
请以“记暑假里最难忘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 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
祝你们成功!
“险”情
情要真实, 情要健康, 抒发要自然 。
写什么:
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如果她是你奶奶……
父亲为儿子撑伞
她冰 等天 什雪 么地 ?
,
贫穷饥寒
艰辛求学
当年的师生情,同窗谊是否 还记在你的心上?
那一杯水一口饭的养育之恩你是否已 经将它遗忘?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 呵护叮咛,你是否已经习已为常?
例一:有一次与家里通电话,父 亲问我的身体状况,我说上体育课脚 扭了一下。当时也不在意,不料父亲 晚上就步行十几里来到了学校,我问 他有什么事,他说:“你早上说不是 脚扭了一下吗?”说完就从包中拿出 一瓶“红花油 ”,帮我擦了点并贴上 膏药,我说:“你有没有吃饭呢?” 他说:“吃了。”然后父亲就走了。
如何抒发真挚感情
新教材必修1“表达与交流”: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新教材必修2“表达与交流”: 学习抒情
《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 将 “感情真挚”列为基础 等级中的 最高一等。
“感情真挚”
即感情真诚恳切。 “真”即真诚,真切; “挚”即诚恳,恳挚 。
存在什么问题:
例一:有一次与家里通电话,父亲问 我的身体状况,我说上体育课脚扭了 一下。当时也不在意,不料父亲晚上 就步行十几里来到了学校,我问他有 什么事,他说:“你早上说不是脚扭 了一下吗?”说完就从包中拿出一瓶 “红花油 ”,帮我擦了点并贴上膏药, 我说:“你有没有吃饭呢?”他说: “吃了。”然后父亲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