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汽油机燃烧与准维燃烧模型分析
第七章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不正常燃烧
1.爆燃
3)减轻爆燃的措施: *降低水温和进气温度 *降低末端混合气的温度 *降低压缩比 *推迟点火 *增多残余废气
Ⅰ—滞燃期 Ⅱ—急燃期 Ⅲ—后燃期
—点火提前角
*各阶段的划分 *各阶段的特点 *影响各阶段的因素
思 考 点3到达时刻对发动机的影响?
影响汽油机燃烧过程各阶段的因素
1.影响滞燃期的长短的因素有:
*开始点火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力、温度(ε) *过量空气系数Øa *残余废气量 *气缸内混合气的气体流动 *火花能量
第七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本章学习的目的和重点内容 1.汽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 2.燃烧过程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3.汽油机燃烧过程各阶段的划分 4.影响汽油机燃烧过程各阶段的因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方式?
第一类是利用化油器在气缸外部形成均匀可燃混合气。 靠控制节气门开度调节混合气数量。
另一类是利用喷油器向进气管、进气歧管或气缸内喷 射汽油形成混合气。
喷油器 1—燃油滤网2—电接线3—电磁线圈
4—弹簧5—衔铁6—针阀7—轴针
可燃混合气的成分对发动机的影响
概念:过量空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
燃烧1kg 燃料所实际供给给的空气质 完全燃烧1kg 燃料所需的理 论料所需 量
一般用符号Øa来表示
思考
Øa =1、 Øa <1、 Øa >1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1.属于预混合燃烧,具有定容燃烧的形式。燃烧持续期 约为25~40℃A(柴油机约为50~70℃A) 2.压缩比小,一般为7~9(柴油机约为12~22)。热效率 低,排温高。
汽油机燃烧过程的计算模拟及优化

汽油机燃烧过程的计算模拟及优化汽油机发动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内燃机,它以汽油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活塞工作,从而产生动力。
但是,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进行计算模拟才能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并进行优化工作。
本文将介绍汽油机燃烧过程的计算模拟及优化的方法和技术。
1. 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基础知识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指汽油被点燃后,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的过程。
汽油机燃烧的基本反应可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C8H18 + 12.5O2 → 8CO2 + 9H2O其中,C8H18为汽油分子式,O2为氧气,CO2和H2O是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反应产生的热能进一步转化为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工作,驱动汽车。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其中包含着燃料喷射、点火、点燃延迟、燃烧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变化,同时还涉及到流体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2. 汽油机燃烧过程的计算模拟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可以采用计算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计算模拟通常是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即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利用数值方法模拟汽油机燃烧室内气体的流动状态、燃料的喷射过程、火花塞的点火等。
通过计算模拟,可以得到燃烧室内的压力、温度、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过程,进而得到整个燃烧过程的状态。
汽油机燃烧过程计算模拟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完成,常用的汽油机燃烧过程计算软件有ANSYS、FLUENT等。
这些软件基于数值方法,对汽油机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能够得到燃烧室内气体的速度、压力、温度和化学物种等参数,可精确地描绘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模拟计算的过程是将各种物理学和化学反应模型输入计算机软件中,进行计算,统计出各参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但是,计算模拟仍然需要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汽油机燃烧过程的优化汽油机燃烧过程的优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燃烧稳定性稳定的燃烧是保证汽油机性能优异的必要条件,稳定的燃烧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燃料混合均匀、火焰传播速度快、火焰传播方向和速度不受燃烧室内流动的影响等。
汽车发动机燃烧过程模拟与优化设计

汽车发动机燃烧过程模拟与优化设计汽车发动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燃烧过程对于汽车的性能和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使汽车发动机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行,许多工程师和科学家致力于开展燃烧过程的模拟与优化设计。
燃烧过程模拟是指利用计算机等工具对汽车发动机中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建立燃烧模型,模拟燃料的喷射、混合、燃烧以及排放等过程,可以预测燃烧情况和性能指标,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燃烧过程模拟已经成为汽车发动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燃烧过程模拟的核心是燃烧模型的建立。
燃烧模型是描述燃料和气体混合物在汽缸内燃烧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的数学模型。
其中最常用的燃烧模型是反应动力学模型和湍流模型。
反应动力学模型用于描述燃料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燃烧速率,而湍流模型则用于描述气体和燃料混合物的运动和混合过程。
这些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燃烧过程模拟的精度和可信度。
在燃烧过程模拟中,还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发动机的几何结构、喷油系统、气缸壁传热、燃料的物理特性等等。
这些因素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计算来获取相关的数据,并将其与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校准。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比对,才能够不断提高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除了燃烧过程的模拟,优化设计也是提高汽车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手段。
优化设计是指通过对发动机的结构和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其工作效率、降低排放和噪音等方面的性能。
在优化设计中,燃烧过程模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模拟不同设计方案下的燃烧过程,并对比分析其性能指标,可以找到最优设计方案。
例如,在减少排放和提高燃烧效率方面,可以通过优化喷油系统和气缸壁冷却等措施来实现。
燃烧过程模拟与优化设计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汽车领域,还广泛应用于航空、能源等领域。
例如,飞机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模拟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燃油的利用率和减少排放,从而提高航空器的性能和经济性。
《内燃机学》习题集

《内燃机学》习题集第一部分内燃机学(Ⅰ)(理论学时:72学时)第一章概论(2学时)一、内容1. 内燃机简史2. 内燃机的发展第二章内燃机的工作指标(5学时)一、内容1. 内燃机指标体系2. 内燃机指示性能指标3. 内燃机有效性能指标4. 内燃机热平衡5. 提高内燃机动力性能与经济性能的途径二、填空题1.内燃机指标体系中主要有⎽⎽⎽⎽⎽⎽⎽⎽⎽⎽⎽⎽⎽⎽⎽⎽、⎽⎽⎽⎽⎽⎽⎽⎽⎽⎽⎽⎽⎽⎽⎽⎽、⎽⎽⎽⎽⎽⎽⎽⎽⎽⎽⎽⎽⎽⎽、⎽⎽⎽⎽⎽⎽⎽⎽⎽⎽⎽⎽⎽⎽⎽⎽⎽⎽⎽⎽、⎽⎽⎽⎽⎽⎽⎽⎽⎽⎽⎽⎽⎽⎽⎽⎽⎽⎽、⎽⎽⎽⎽⎽⎽⎽⎽⎽⎽⎽⎽⎽⎽⎽⎽⎽等几类指标。
2.内燃机强化指标主要有:⎽⎽⎽⎽⎽⎽⎽⎽⎽⎽⎽⎽⎽⎽⎽、⎽⎽⎽⎽⎽⎽⎽⎽⎽⎽⎽⎽⎽⎽⎽、⎽⎽⎽⎽⎽⎽⎽⎽⎽⎽⎽⎽⎽⎽⎽等。
3.造成内燃机有效指标与指示指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4.平均有效压力可以看作是一个假想不变的力作用在活塞顶上,使活塞移动一个冲程所做的⎽⎽⎽⎽⎽⎽⎽⎽⎽⎽。
5.在标定工况下,高速四冲程柴油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的一般范围为g/kW.h。
6.汽油机有效效率的一般区间为:⎽⎽⎽⎽⎽⎽⎽⎽⎽;柴油机有效效率的一般区间为:⎽⎽⎽⎽⎽⎽⎽⎽⎽⎽。
7.从内燃机示功图上可以得到的信息包括:、、等。
8.增压柴油机的示功图与非增压相比,主要不同点有:、等。
9.什么动力机械应该用持续功率?;什么动力机械应该用十五分钟功率?。
10.给出几个能反映普通汽油机特点的性能指标值:、、等。
11.内燃机的指示指标是指工质对做功为基础的指标;指示功减有效功等于。
12.平均指示压力是一个假想不变的压力,这个压力作用在活塞顶上,使活塞所做的功。
13.发动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机械效率。
14.测量机械损失的方法主要有几种。
15.内燃机中机械损失最大的是:。
16.活塞和活塞环的摩擦损失大约占机械损失功率的%。
17.机械损失的测量方法有:、、等。
燃烧理论分析及相应计算

燃烧机理分析林树军浙江温岭燃烧过程高速摄影1燃料和空气混合气缸混合气残余废气过程湍流火焰燃气混合物燃料空气点火TDC@1430r/min&部分负荷Lamberda=1.30喷油角度为30CRA BTC出现火焰达到离火花塞最远的气缸壁理论温度最高点燃烧阶段划分火焰高速传播期火焰传播火焰扩散期早期火焰传播火焰终止火花点燃2燃烧机理解释内燃机的燃烧过程是湍流燃烧,而湍流燃烧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带化学反应的流动现象,湍流与燃烧的相互作用涉及许多因素,流动参数与化学动力学参数之间的耦合的机理极其复杂,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和预测湍流燃烧现象的关键问题是正确模拟平均化学反应率,即燃料的湍流燃烧速率。
3燃烧湍流模型Eddy Break up(涡团破碎模型)Spalding的涡团破碎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对预燃火焰、湍流燃烧区中的已燃气体和未燃气体都是以大小不等并作随机运动的涡团形式存在。
化学反应在这两种涡团的交界面上发生。
化学反应的速率取决于未燃气体涡团在湍动能作用下破碎成更小的涡团的速率,而此破碎速率正比于湍流脉动动能k的耗散率,其基本表达方式如下:该模型是AVL公司fire软件里面计算燃烧的基础计算模型。
4缸内传热模型5内燃机的传热既是与燃烧现象密切耦合的一个子过程,又是整个燃烧循环模拟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内燃机的传热问题又被认为热问题中最复杂的一个,这是因为由于内燃机工作过程强烈非定温度变化的高度瞬变性,以致在毫秒量级的时间内,燃烧室表面的热流量从零变化到10MW/m2,同时温度和热流的空变化也非常剧烈。
在1cm 的位置上,热流峰值相差可达5MW/m2。
一般而言,发动机的传热计算包括3个方面:(1)工质与燃烧室热量的交换(包括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2)燃烧室壁内部的热传导;(3)燃烧室外壁与冷却对流和沸腾传热。
对于内燃机燃烧过程来说,主要考虑的第一项,因而对于内燃机传热模型方面主要考虑两个方面:1、工质与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模型,2、是辐射换热模型。
一种简化的发动机准维燃烧分析模型

. !&!% !&
/
’0$
.1/
式中:!2 —燃烧起始角;!3 —燃烧持续角;’—燃烧
品质因数,汽油机 ’%!。
假 设 () 为 每 循 环 吸 入 燃 油 量 , 则 已 燃 烧 燃 油 质 量 为 ($%()$!, 未 燃 燃 油 质 量 (!%()*($, 燃 料 燃 烧 百 分 比 随 曲 轴转角的变化率为:
$ 分 , 可 得 火 焰 扩 散 半 径 .)%
! 0/ 4!, 其 中 ! 为 曲 轴 转
*: !<8
=
角,!<8 为开始点火时曲轴转角。对于气缸部分,燃烧室是
规则的柱体,已燃区的体积可用积分方法求得。如图 $ 所
#! !
示,火焰半径 .) 在活塞表面上的投影为 9% .) &> ,根据
=!+9!* 5!
$?$
焰 前 锋 面 积 ; ) %! 9#4>, 由 于 气 缸 盖 的 形 状 比 较 复 杂 , ?"
为了简化计算,本文没有考虑气缸盖部分的体积。
从气缸总的容积和气缸壁总的面积里减掉已燃区的体
#$
研究与开发
机电工程技术 !""# 年第 #! 卷第 $ 期
积和传热面积,就可得未燃区的体积和传热面积。 图 ! 所 示 为 转 速 为 !"""% & ’()、 空 气 过 量 系 数 为 $*"
流燃烧速度,可用经验公式表示:
01 %
!+7!78$"7
&"+",-9
-
. ,"" 0 $"""" / 7+,#-
第七章 汽油机燃烧与准维燃烧模型

30
u2
2
上式说明,湍能的衰减或耗散与脉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湍 流小尺度的平方成反比,湍能越强,其耗散也越大。 λ越小, 表示小尺度的涡团产生越多,因此通过分子粘性耗散的湍能也 越多。
内容提要
湍流基本概念 内燃机缸内湍流流动特点 湍流火焰结构 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实验观察 湍流燃烧模型 点燃式发动机非正常燃烧 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烧模型 汽油机燃烧技术发展
2
略去高阶项,
x 2 1 u 2 f ( x) 1 ( ) x 0 2 2! u x
1 1 u 2 ( ) x 0 2 2 2! u x 1
f ( x) 1
1
x2
2
将上式对求两次导数
1 2 f ( 2 ) x 0 2 2 x
在x=0处,曲率半径为:
k 1 2 1 (u x u y2 u z2 ) u i2 2 2
1 ~2 1 2 1 2 ui U i ui 2 2 2
即湍流的总动能(瞬时流动能的平均值)等于平均流动能与湍能之和。 湍能的耗散率 在不可压缩粘性流体中,由于分子粘性而引起的机械能(动能)耗散 为:
U j U i D 2S ij S ij 2 x j xi U i U j 1 为平均流之应变张量。湍流脉动动能的耗散率 S ij 2 x j xi 类似地定义为:
u x 2 2 u x 3 3u u ( x0 x) u ( x0 ) x ..... 2 3 x 2! x 3! x
2 2 3 3 u x u x u u( x0 )u( x0 x) u 2 ( x0 ) xu u 2 u 3 ...... x 2! x 3! x
发动机燃烧行为的模拟与分析

发动机燃烧行为的模拟与分析现代汽车的发动机燃烧行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需要考虑润滑、进气、燃油混合和点火控制等多方面因素。
因此,在发动机的设计和调试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模拟和分析,以确保汽车的性能和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发动机燃烧行为的模拟与分析是建立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础上的。
现代汽车制造商通常会建立一个虚拟的动力学测试台,也叫虚拟发动机。
这个虚拟发动机可以模拟真实发动机各个部件的特性,以及各种工况下的行为。
这样,汽车制造商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试,避免了在现实世界中进行试验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在虚拟发动机中,一个关键的组件是燃烧室模型。
燃烧室模型模拟了燃烧室中空气、燃油和火花的行为,并预测了燃烧过程中能够产生的能量和排放物的类型和数量。
这个模型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气缸形状、喷油器位置和定位器等。
对于某些特殊的引擎类型,例如旋转活塞发动机,模型需要更为复杂的处理。
在燃烧室模型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影响因素,例如点火控制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排气系统等。
这些因素都对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也需要进行精细的建模和模拟。
除了燃烧室模型和各种系统的模型之外,还需要考虑发动机的压力和温度变化,以及在不同负载和转速条件下的行为。
这些因素也需要被建模和模拟,以确保模拟结果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当虚拟发动机被构建完成之后,汽车制造商就可以使用它来进行各种模拟和分析,包括燃油经济性、性能、排放物的类型和数量等。
通过模拟和分析,制造商可以通过优化发动机设计、控制算法和运行状态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虚拟发动机的模拟和分析时,需要使用尽可能精确的参数和模型。
这些参数和模型需要经过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和计算机上的行为一致。
如果模型和参数不准确,那么最终的模拟结果也会相应的不准确。
总之,发动机燃烧行为的模拟与分析是现代汽车工业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方法,制造商可以大幅度减少试验成本和风险,并且可以更加精细和准确地进行优化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湍流的产生
湍流是由大雷诺数引起流动不稳定性而产生 的 ,层流管流在雷诺数大约2000时变成湍流 ;
湍流不能依靠自身来维持,需要从周围不断吸 取能量。
在层流中,绝大多数的不稳定性理论都是线性 理论,仅对非常小的扰动是适有的,它不能解 决湍流中的大脉动问题。另一方面,几乎所有 的湍流理论都是渐近的理论,在大雷诺数流动 中是相当精确的,但当雷诺数较低,湍流不能 自身维持时,理论就不可不完全精确了。
第七章 火花点燃式内燃机燃 烧与准维燃烧模型
尧命发
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烧
火焰传播是点燃式发动机燃烧的重要特征, 强烈地受缸内气流湍流运动的影响,决定性 地影响到火焰结构和火焰传播。 湍流特性影响燃烧过程,点火式发动机实质 上是湍流燃烧。 湍流燃烧模型就是建立描述湍流、点火、火 焰传播等燃烧特征参数及其相互间的一组数 学表达式,并与内燃机参数和运行参数联系 起来,可以预测内燃机结构参数、运行参数 变化后的燃烧特性。
从层流到湍流的转变开始于最早的不稳定机理。
湍流的性质
➢ 不规则性 :湍流不以能用定数的方法描述,只能求助于统计的方法。 ➢ 扩散性 :扩散加速了混合,增加了动量、热和质量的传递速率。 ➢ 大雷诺数 :当雷诺数很大时,层流流动首先变得不稳定,而后产生湍
流。 ➢ 三维的涡量脉动 :湍流是一个有旋的三维的运动。湍流以很强的涡量
脉动为其特征。 ➢ 耗散性 :粘性切应力克服应变率作用导致流体的内能增加,湍流的动
能随之减小。为了补偿粘性损耗,湍流需要不断补充能量。如果没有能 量补充,湍流将很快衰减。 ➢ 连续性 :湍流是满足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连续现象。 ➢ 湍流是一种流动 :湍流是流体流动的特性. ➢ 湍流的大尺度涡团具有拟序性和间歇性:湍流大尺度涡团的运动并非是 完全随机的,而是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有序(拟序)性,时间上表 现出一定的周期(间歇性)性。
A' B' A' B'C'
分别称为脉动量的二阶相关矩和三阶相关矩。它们通常都不等 于零。其大小取决于两个或三个随机量之间互相关联的程度。 由此可见非线性的随机量(两或多个随机量的乘积)实施雷诺平 均后,会产生新的未知量-脉动量的相关矩。这表明,湍流的 的起源正是在于控制方程中的非线性项。
为了描述湍流脉动的平均强度,一般采用脉动速度的均方根值, 称为湍流强度,流速U和湍流强度u’定义如下:
统计平均法满足几个基本的雷诺平均法则:
f g f g
cf c f
fg fg
lim f lim f
fds f ds
(f ) f s s
AB (A A')(B B') AB AB' A' B A' B' AB A' B'
ABC ABC AB'C' B A'C' C A' B' A' B'C'
U (t) U u(t)
lim U
1 t0 U (t)dt
t0
lim u
1 t0 u(t)dt
t0
u(t)为流速的脉动分量;
lim u'
[1 t0 u 2 (t)dt]0.5
t0
湍流尺度
从湍流统计理论的观点看,流场中某点的脉动量可以视为各 种不同尺度(或不同频率)的涡团经过该点所造成的涨落。大 尺度涡频率低,小尺度涡频率高。最大的涡与固体边界或平 均流场的宏观尺寸同阶,而最小的涡则向分子无规则运动尺 度的方向延伸。由于涡团的尺度是一个随机量,所以只能用 统计力学的方法,借助所谓相关系数的概念来定义湍流尺度。
湍流统计理论的若干基本概念
统计理论采用严格的统计力学的方法,着重研究湍流的内部 结构(即脉动结构)。 描述湍流的统计平均法 ➢ 按照雷诺的观点,随机变化的湍流瞬时量 φ可以分解成平均 值和脉动值,平均值可以用不同的平均方式得出。对宏观定 常或准定常的湍流,一般采用时间平均;对于空间上均匀的 流场,可以采用空间平均,而对内燃机缸内湍流这类既不定 常又不均匀的湍流系,则以采用在同样条件下的大量重复的 实测为依据的系综平均为宜(对于内燃机而言,则以采用在 同样曲轴转位置下从大量循环次数获取的相位平均)脉动值 定义为瞬时值对平均值的偏离。因此,湍流参数瞬时值等于 平均值与脉动值的线性迭加 ,即为所谓湍流的雷诺分解。
2
内容提要
湍流基本概念 内燃机缸内湍流流动特点 湍流火焰结构 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实验观察 湍流燃烧模型 点燃式发动机非正常燃烧 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烧模型 汽油机燃流,是自然界广泛出现的流体运动。在自然界的流 体运动,几乎都属于紊流这个范畴。目前关于紊流或湍流这个词 在流体力学中已普遍采用,但是对它下一个全面确切的的定义, 却不太容易。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常常将紊动定义为“紊乱无 序的流体运动”。当然,紊乱无序是紊流的一个重要特征。正是 由于这个特性,才无法用简单的空间和时间函数对紊流进行全面 描述。但这决不是说紊流运动无规律可循,它完全可以为机率理 论所描述。应用统计概念,完全可以给出各种量,如流速、压力、 温度等准确的平均值,从而有可能对紊流的运动规律进行数学上 的描述。所以,紊流一方面具有随机性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做 紊乱无秩序的变化,另一方面又具有准确的统计平均值,完全符 合流体力学基本规律。
L f ( x)dx
0
f(x)为湍流纵向自相关系数,其定义为:
f (x) u(x0 )u(x0 x) u 2 (x0 ) u 2 (x0 x)
➢对于相距很小的两点(x取值较小),处于同一涡团的机会多, 故两点的相关就大。当两点相距较大(x取值较大),两点处于 同一涡团机会就少,而处于互不相关的不同涡团中的机会增多, 故两点的相关小。引入湍流尺度L后,当两点距离小于或等于L 时,则认为两点落在同一个平均涡团内,是相关的,否则是不 相关的。可见L给出了总体涡团的平均大小。 ➢为了确定L,需要同时测定流场中两个点的速度脉动值,这就 增加了实验工作的困难,因此,一般先求出积分时间尺度然后 计算出L。 ➢在统计定常湍流场中,空间某固定点在不同时间的速度间的相 互关联定义为积分时间尺度:
考虑两个相邻固定距离的两个空间点A和B,如涡团平均尺 度大,则两点经常处于同一涡团内,这两点上物理量的脉动 规律就很接近,用统计学的语言来说,这二点脉动量的相关 就大;如涡团平均尺度小,则它们经常分别处于两个涡团之 中,两点脉动量相差就小,因而空间相关系数能较好地反映 涡团的平均尺度。积分长度尺度或湍流尺度可用任意两个相 邻点脉动速度的脉动相关系数的积分值表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