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告对比
中外广告对比

中外广告鉴赏广告是一种现代社会中颇具品味并具有鲜明艺术色彩的文化现象。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广告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趋势,中西方广告界的交流不断增加。
由于各国历史条件、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再加上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中外广告作品总是存在一些差异。
一、中外广告整体风格的差异中国人素有的含蓄内敛、沉稳的传统道德,以及追求群体认同的观念,崇尚中庸和平的思想,这与西方注重个人本位和崇尚力争开放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差异,这表现在广告作品中,即中国人重家重国、重情重义、重团圆,对家国有着强烈的眷恋情结,给人一种凝重和温馨的感觉;而国外的广告则往往幽默、风趣,带给人轻松随和的感觉。
大多数中国广告,总是爱家爱国,思乡,在友情亲情上大做文章。
如舒肤佳的一则广告,画面上最初被几条彩色粗线条覆盖,接着是一个刚出生婴儿啼哭的画面然后是一家人(父母和祖母)围着婴儿用舒肤佳肥皂给他洗澡。
这时画面右上方出现一个“家”(一家三代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家);第二场景是父辈们在忙碌着建房子,画面的右上方出现了“成家”同样伴随着一个洗澡的画面;第三个场景是姐姐在给弟弟洗澡,画面显现的是“当家”;第四个场景是稍长大的小男孩春节坐着车回家以及到家时欢乐的场面,画面显现“回家”;最后又是儿子躺在爸爸怀里泡澡和母亲们忙着做团圆饭的画面,此时画面出现的是“舒服家”。
最终结束语:有舒肤佳,就有舒服家。
广告通过几组温馨的画面展现“舒肤佳”给每个家庭带来的和谐欢乐。
同时运用谐音“有舒肤佳,就有舒服家”让人深刻记住了舒肤佳这个品牌。
西方广告则以一种幽默和滑稽的方式表现产品的个性,让消费者在轻松一笑之后,记住产品。
如 Philco音响蚂蚁篇,广告通过一群带着头盔的小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欢快的歌,飞快的跑向一台音响并爬上去,然后它们利用音响超强的音量产生的震动被弹击撞向一个柜子,在它们分分落地的同时一些面包屑也掉落了接着自然是它们开心的将战利品搬回巢穴去了。
中外广告文化对比

中外广告文化对比一、中外广告差异从广告形式上来看,国外广告多是以画面语言为主,广告词精炼简洁,常常在结尾处用言简意赅的语言点名广告的寓意;国内广告则常使用大段的解说词和字幕渲染气氛,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举例:1、丰田汽车广告。
汽车中的部件都变成了人体结构,汽车就像活人一样服务于驾驶员。
整个广告只有最后有一句Human Touch的字幕,点明人性化设计的主旨。
2、小时候电视上常播的南方黑芝麻糊广告。
“小时候,一听见芝麻糊的叫卖声,我就再也坐不住了。
那亲切而悠长的吆喝,那夕阳下摇曳的芝麻糊担子。
”解说词充满了亲切感。
1、日清经典的原始人拉面广告。
几个原始人的默剧表演,让人捧腹不以,最后用“饿了吗?日清拉面!”结尾,让人印象深刻。
2、国内的拉面广告,通常用大面积的泡面的特写,吃面吃的满头大汗的人的特写,以及挑逗人食欲的解说词构成。
简单直接。
从广告创意上来看,国外广告常采取非常规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常常采取正话反说的方法;而国内广告则以平铺直叙居多。
举例:1、国外一则劝止吸毒的公益广告,一个还之后爬的婴孩把一把刀当做了玩具,最后还差点把刀放进了嘴里,看了让人很心塞。
2、国内类似的公益广告则常常用吸毒的恶果为内容,直接阐明吸毒的危害。
有时也会请演艺明星做宣传,不过最近好像效果不怎么样。
1、国外一则劝止随意丢弃动物的公益广告,镜头从一个狗的第一视角记述了主人如何劝导它到一条河边,然后被淹死在河中的全过程。
2、国内例如姚明代言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公益广告,全程平铺直叙,说明每年有多少野生动物被杀害,以此达到其广告目的。
从广告内容上来看,国外广告价值观上更倡导西方个人主义的立场,关注受众的个性需求;而国内广告则更加关注社群关系,强调家庭,朋友,邻里的和谐。
但是,有很多时候,国内广告并不在意其是否携带了价值倡导,而更多的采取了洗脑式的,广场舞歌曲式的,精神污染式的广告模式。
其代表就是恒源祥“羊羊羊”和脑白金系列。
中西方同类食品广告中的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同类食品广告中的文化差异比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愈加频繁,食品广告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载体,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中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同类食品广告中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广告手法、主题表述、文化价值观等。
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广告手法比较1.视觉呈现中西方食品广告的视觉呈现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广告注重表现食品的外观、颜色和纹理,通过高质量的摄影手法和后期制作,使产品看上去更诱人、更美味。
而在中国的食品广告中,则倾向于利用绚丽的色彩、明亮的灯光、雕塑般的食品形象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2.背景环境在广告的背景环境呈现上,中西方食品广告也存在明显差异。
西方国家的广告更注重展示食品与时尚、高品质生活的联系,常常将食品与优雅的场景、高档的餐厅、豪华的酒店相结合。
而中国的食品广告则更加注重展示家庭、团圆和温馨的氛围,常常将食品与丰盛的宴席、热闹的聚餐场面相结合。
3.情感营销西方国家的食品广告往往注重情感、故事化的营销手法,通过温情、感人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的共鸣。
例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朋友间的情谊等。
而中国的食品广告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常常通过幽默、搞笑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记忆。
二、主题表述比较1.食品文化食品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习俗。
西方国家的食品广告往往强调食材的新鲜、原汁原味,强调健康、天然的食品生产和制作过程。
而中国的食品广告则更倾向于呈现食品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强调家庭团圆、传统节日等。
2.消费观念中西方的消费观念也在食品广告中表现出差异。
西方国家的食品广告更注重个人享受、个性品味的满足,倾向于强调个体化的消费概念。
而中国的食品广告更加注重家庭消费、家庭团聚的意义,强调家庭幸福和亲情的传递。
3.文化符号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食品广告,在文化符号的运用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国家的广告倾向于运用西方文化符号,如美国国旗、西方节日等来增加品牌的吸引力和辨识度。
初中语文教案:比较中外电视广告,探究文化差异

这篇文章旨在比较中外电视广告,探究文化差异。
本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中外广告对比、文化特点的剖析、文化差异引发的分析、以及如何撰写与展示文化差异的分析。
相信这些内容将为您提供非常宝贵的参考。
一、中外广告对比中国与西方在广告制作上的方式可能存在明显的不同,因为每个文化都有其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社会背景。
在中国,一般会选择以商业邀请(一般以特价推销为主)的方式来进行广告的推广。
而西方广告则普遍以情感营销为主要战略,试图将产品与品牌形象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中西方在广告领域的文化焦点有所不同。
在电视广告的表现形式方面,中方广告通常采用快速切换镜头的方法以求引起观众的注意,但其文化传达方式还很直率、普通,以突出产品作为广告的主题。
而西方广告则通常以情感表现力把品牌形象与产品融为一体,以此创造一个更简洁、代码化、精美的效果。
通常在演示广告中,西方广告会用愉悦和值得信任的情感状态引人注目。
这种状态能够增加观众的构想力,收集品牌和正在推销的产品,以促进行动的思考。
可以说,中西方在广告类型,审美和文化符号的运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二、文化特点的剖析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威望、权利、让步的敏感程度比较高。
在电视广告中,中国经常使用明星和知名人士作为代言人来表达产品的美好可信的性质。
这一往往可以是中国广告中重要的习惯和传统的表现形式。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注重自身的权利,愿意表现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在广告制作方面,西方广告很少采用大明星和知名人物来代言,因为这可能会让人感到做作和不真实。
这一特点是西方广告的文化传承和表现形式。
在音乐和语言方面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和语言之间有较强的联系。
电视广告往往采用长久的旋律,并以清晰的语言表达和深刻的寓意为特色。
相反,西方广告常采用简短的旋律和比较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旨在改善观众的思维,激发他们参与和解释。
三、文化差异引发的分析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同文化和审美影响,广告制作方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中外广告发展史时间对比轴列

中外广告发展史时间对比轴列外国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诞生(城市文明)。
广告形式:悬挂、吆喝。
公元前3100~1500年,古埃及文明(帝国文明)。
特点:稳定而保守。
广告形式:文字(草纸)、叫喊、商品标签等。
公元前13~前11世纪,腓尼基(酱紫色的国度):广告形式:三明治广告人。
公元前10世纪~前7世纪,古罗马(城市文明):广告形式:叫喊、招牌、每日纪闻。
公元前800~前146年,古希腊(城邦文明):广告形式:叫喊、海港广告、铸币广告。
中世纪,西方:背景:○1手工业作坊,工业处于萌芽阶段,庄园经济;○2出现了集市,如法国的“香槟集市”;○3行会有所发展;○4城市复兴:a罗马以前的城市;b大封建主、国王、教会新建的城市;c商业、手工业城市。
广告形式:○1叫喊人、叫卖(成立叫喊人协会);○2招牌(实物、图案、纹章);○3标记。
1445年,德国人约翰·古登堡制作了印刷机器,成为了现代印刷术的奠基人。
早起印刷广告由此兴起。
地理大发现时期(15~18世纪):背景:○1经过达·伽马、麦哲伦、哥伦布等航海家的探索,美洲大陆等地区登上了世界历史的舞台;○2商业中心由内陆转移到沿海、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3价格革命的爆发;○4新的商业组织形式的兴起(合伙制和特许公司);○5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广告形式:商业传单、小册子、新闻书(近代报刊的雏形,近代印刷广告的主要载体)、报纸广告等。
广告中介和机构:1611年,商业公共登记所、广告局;1649年,亨利·沃克事务所;1657年,尼德姆公众广告事务中心(将广告费作为报纸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本人也被视作近代报纸广告体系的开拓者)。
报纸的产生于广告:德国最早的刊物,《法兰克福报》。
专门刊发广告的报纸:《贸易总评》、《每日广告报》、《大众广告报》、《贝尔环球广告报》、《泰晤士报》等。
美国广告之父——本杰明·富兰克林,《宾夕法尼亚公报》。
论述中外广告的异同点

论述中外广告的异同点一.相同点:1.中外广告都注重广告的广泛信息传达,而不仅仅在乎经济效果。
2中外广告都体现出传统人格的广告化、民族精神的商业化、私人领地的公共化以及广告创意的人性化。
3中外广告在表现方式上都注重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官体验,以比较能为大众接受的方式表现。
二.不同点(一)中外广告形态的宏观差异西方的广告是外向型的,具有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
中国的广告是内敛型的,含蓄、沉稳、凝重。
1、广告诉求点:中国广告目前的主流创意是一种创意的表层模式,大多是直接地推荐。
而外国的广告则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往往具备一定的生动的故事情节,重视情感性诉求。
2、广告心理倾向: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是中国人的心态,但西方人则比较注重个体。
3、广告承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上而下的绝对权威”,在广告中通常以奖章作为承诺的依据。
西方广告更为注重事实的权威。
(二)中外广告形态的微观差异西方广告一般比较直接地表现商品信息,在形式上往往追求新奇,风格较为粗犷。
竞争性较强。
中国广告很多广告讲究以情动人,讲究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性,产生了很多以亲情和爱情为创意主题同时意味深长的优秀作品。
(三)中外广告表达方法比较中国广告语注重解说词等声音造型,表意性强,比较侧重感性认识。
外国广告则通常比较客观,广告语精短。
强调语言的精准.概括以及画面造型语言的推理和联想。
(四)中外广告文化思想比较中国传统思想提倡含蓄,中国广告多以含蓄为美,讲究以情动人和表达的含蓄性,适应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需求。
而国外广告则善于直抒胸臆,且往往都很幽默、风趣,接受起来很轻松、惬意。
具体从以下几点来谈:1中国广告崇尚集体思想,外国广告注重个人思想2“和”与“争”在中外广告中的不同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和”.乃和平,和谐,和美,之谓也。
西方广告崇尚自由,张扬个性,强调与众不同的特征尤为显著。
3中外广告中的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对比:中国广告注重直觉思维。
而西方文化则崇尚逻辑思维。
中西方广告文化对比

中西广告文化对比在一间小屋子里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透明的玻璃缸,里面悠然自得地游着一条金鱼;突然,一只硕大的猫破门而入,朝金鱼走了过来;这时气氛由闲适变得紧张起来,鱼缸里的金鱼慌张的游动着;正当猫准备扑向鱼缸的时候,金鱼发出严厉的“汪汪”声,猫闻声而逃;其实这是西方一则广告,在上述画面结束以后,屏幕中出现了一行字“学门外语很重要”“某某语言学校”;且不说这个故事的逻辑性,因为在我们家永远狗狗都只有被猫欺负的份,更谈不上害怕了;今天我要讲的就是广告;提起广告,有一个重量级的奖项就不得不提了,戛纳广告节,在2011年正式更名为戛纳国际创意节;首先给大家看几个获奖的作品;1瑞士关于酒后驾车的公益广告文案:Alcohol created new realities.酒精作用下的现实体验没有血腥和惨痛的场面,却很好的传达出本广告的主旨;2 Bridgestone普利司通轮胎文案:Premium tyres备胎每一款普利司通轮胎都如同宝石一般,好创意3 Bronze Bodies Tanning Center都晒堂,又译古铜日晒中心文案:还是黑的比较引人注目4 雷达杀虫剂广告创意:杀虫乐章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是乐章的名字,译名野蜂飞舞;The Flight of the Bumblebee,野蜂飞舞;是俄国着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幕间曲;音乐描写的是王子变成了一只野蜂,不停的飞舞,追叮他所厌恶的人;由于此曲的非凡表现力和所具有的简捷明快的节奏,也常作为音乐会的独立曲目;并有多种形式的改编曲;以上这些广告都是出自西方设计师之手;如果是相同内容的话,我们中国的广告表现形式也许是这样的,酒驾的广告可能是家人的痛苦和眼泪,杀虫剂广告可能是满地的死去的虫子,轮胎广告可能是车子绝尘而去;对比而言,中国广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家”字首位,重视亲情、友情、百善孝为先;可口可乐过年广告2.重视民间习俗春晚筷子广告3.“和谐”,通常故事性广告都有美好结局洗脚与丑小鸭的故事而西方广告相比较而言:1.突出个人价值,彰显个性;解放思想,跳跃式思维2.善用夸张、幽默百威啤酒广告3.注重矛盾,创意中以极端形式表现;在广告创意的表现下,中国广告是直叙性表白,反复诉说的方式经典脑白金而西方广告则充满故事性开头语言学校的广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电视广告往往重在解说,而不再画面,侧重于声音在传播中的作用,观众不用看就听得出来广告所要表达的意思;汽车广告利用大热的流行歌曲宣传而西方广告情节性强,不看应该不容易理解;广告如果想要与观众产生良好的沟通,就要求创意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文化始终贯穿并影响创意的酝酿和实施过程;因此正确认识广告差异,利用差异,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沟通作用;将中西广告对比来讲不失为说明西方的先进和我们的比上不足,不同广告依附于不同的文化,如果中国广告未来想要进军世界,那从文化下手, 将是最有效的办法;。
国内外广告差异

中外广告在文化上的差异我国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广告水平的差异就更突显文化背景,尤其对一个具有五干年历史文化背景的民族来说,广告的整体风格、广告观念、广告语等方面与外国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广告的整体风格中国观众大多喜欢看西方广告,因为它们往往都很幽默、风趣,接受起来很轻松、惬意。
相反,国内的广告则显得有些拘谨、放不开,给人的整体印象是过于凝重。
国外广告,特别是那些在国际广告节上获奖的广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跳出商品本身,不拘泥于商品,但又能在准确把握商品的某一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示商品魅力,似乎是在不经意之间就已经征服了消费者。
幽默风趣、诙谐逗笑、轻松快乐,是构成西方广告的主调。
而大多数中国广告,总是习惯于抓住商品的某一特点,然后将这一特点用非常实在、非常直接的方式展现出来,很难超越商品本身,很难给受众带来接受的轻松与愉‘院。
比如做药品广告,就一定要通过推荐者把某种药品的功能、疗效一一说出来;做洗发液的广告,似乎只有通过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才能烘托产品的品质。
(二)广告观念的差异在科学、理性的广告观念的指导下,西方广告很早就确立了广告经营规范,人们都自觉地按照这些规范行事,以共同维护广告市场的健康、有序。
首先,从整个行业的经营来说,西方国家普遍遵从的是广告代理制。
广告代理制使广告客户、广告公司、广告媒介机构三方能在一个共同的市场内各处其位、各司其职,不至于因各自功能、职责的错位而引发恶性竞争、不正当竞争。
其次,广告公司在具体的业务代理过程中,严格、认真地按照行业规范、运作流程进行,很少随意删减其中的某个环节,或有意漏掉某一步骤。
中国人的处理方法则相当“灵活”。
这种“灵活”更多的是一种认识不到位、考虑不周全的“灵活”,是一种自身能力有限、根本无暇顾及其它的“灵活”。
从整体而言,中国广告市场与国外相比,显得比较混乱。
因为参与市场的三方都将广告作为一个赚钱的工具或途径,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牺牲市场规范为代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户外广告对比
---------以公交广告为例
广告12-3班
李梦媛
学号:1209550311
户外媒体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广告媒体,从城墙壁上的告示到酒家门前的幌子,伴随着商业逐渐出现的旗帜、店招等都算是户外媒体产生之后最初的方式。
现如今,日益繁多的广告媒体形式,除大众传播四大媒体以外,户外媒体也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强势媒体之一,而公交广告便是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户外媒体形式。
公交车是我国大部分人首选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进行广告宣传很有优势的有效平台。
城市公交色彩因为有了公交广告的出现而变得多元化,给城市的建设发展带来了一片色彩斑斓的世界。
近年来,我国的公交广告在户外广告中发展明显,是我国最常见的户外广告形式。
本文以公交广告为例,就我国的公交广告和国外的公交广告作对比,内容如下:
上图为可口可乐在国外的公交站牌广告和中国的公交站牌广告,通过对比可以直观的看到,同样的品牌在中国和国外的宣传差异,从图片可以看出,我国的可口可乐广告相对比较保守且价格较低,以赠品作为宣传噱头,直观但是毫无创意。
相比之下,国外的可口可乐广告更加有创意,很能引起路过的人的注意,且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以及产品体验,有利于促进消费。
这组公交车广告,中国的以可口可乐传统宣传为主,以运动员为代言人,采用经典红色宣传与消费者互动较少,吸引眼球的能力较差。
反观国外的车身广告,风趣幽默,与消费者互动性强,吸引人注意给人印象深刻。
此图是麦当劳在国外公交站牌和我国公交站牌的广告,从图片可以看出,中国广告直白而且以价格宣传为主。
而国外的更注重体验与沟通,用拼图的方式来引起注意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从而使消费者更容易的记住品牌。
从户外广告形式来看,国外的广告形式更加丰富,创意更加多样,相比之下,中国的广告形式就较少,样式较单一以公交广告最为流行。
由上可知,中国的户外广告需要在形式上,内容上,表现上进行多元化,创意化的调整。
应该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沟通,增加产品的体验,增加户外广告投资,以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效果,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