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一.叙述:交代人物活动,事件发展情况。
明确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全貌有解。
使读者了解事物的全貌和来龙去脉。
点明怎么样地做了什么事情。
具体叙述:对什么事情再具体化。
二.描写(包括环境:自然、社会,人物:语言、行动、外貌、心理、神态):它常常与叙述结合在一起,用生动的语言,对人、事和景物加以具体形象的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叙述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记叙文中的议论常有如下的作用:1、用在开头的作用: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2、用在中间的作用:承上启下,突出人物形象,点染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使人物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使文章锦上添花。
3、结尾的作用:点明中心;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对全文总结,发出号召;深化主题。
答题套路:卒章显志/引出下文,画龙点睛,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现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
抒情,就是抒发、表述自己的感情。
抒情可分为:一是直接抒情: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
二是间接抒情是作者把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感情渗透到叙述和描写之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自然地流露出来。
一般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用间接抒情。
分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理三种。
作用:1、开头:构成意境,增强文章感染力。
2、中间:有助于理解作品思路,增强文章意脉;增强文章感染力;过渡。
3、结尾:增强文章感染力;表现和深化主题;点明中心。
答题格式: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动人心弦,引起读者的共鸣。
说明,就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平实的、科学的解说和介绍。
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分:叙述重过程,议论重观点,描写重印象,说明重介绍,抒情重情感。
常用五种表达方式

常用表达方式但店小学贺珍文章的表达方式指文章表情达意、反映社会生活内容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五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叙述1、“叙述”的概念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件发展、情景转换所做的叙说和交代。
叙述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叙述”的人称叙述的人称可以分为“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力。
3、“叙述”的方法(1)顺叙和倒叙顺叙: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
它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条理清晰,有头有尾,文气连贯,环环相扣,读者易于接受。
倒叙:先写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后写事件经过的叙述方法。
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埋下伏线,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2)插叙和补叙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的叙述手法。
它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等。
插叙有助于延展文章叙述的时间和空间,扩大文章的表现内容。
补叙:在叙述过程中,对前面事件作某些补充叙述。
它实际上是插叙的一种。
它可以使文章内容完整,周密,不留破绽。
(3)总叙和分叙总叙,总的轮廓性叙述。
它常常在人物或事件的具体叙述之前,先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给人一个整体印象。
分叙,又称“平叙”,在总叙述之后,对若干人物或事件的并列叙述手法。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这种叙述能展开多条线索,把头绪纷繁的人与事表现得有条不紊,打破时空限制,使事件呈现立体化,扩大文章的表现内容。
(4)详叙和略叙详叙,具体而详尽的叙述手法。
它常常用于叙述人物或事件的传神部分、典型的言行细节等,以加深主题内涵的深度。
略叙,简略、概括的叙述手法。
它往往用于概括介绍人物或事件,叙述人物或事件中的非重点部分,或表达言外之意等,以拓宽文章叙述的广度。
详叙和略叙的交叉使用能有效调节叙述的快慢节奏,使文章张弛有度。
尤其是一些长篇的叙述性文章,尤其要注意详、略的合理搭配。
[初一语文]五种表达方式及区分
![[初一语文]五种表达方式及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5d4fd72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4.png)
▪ 根据描写对象把描写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 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 1、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描写人物的容貌、 姿态、神情、服饰、气质等。
▪ 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对话)。 ▪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行为、举止。 ▪ 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
▪ 侧面描写:描写所要表现的人物和 事件周围的事物,使所要表现的人物、 事件更鲜明突出。(也叫间接描写)
▪ (五)、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
表现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 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2)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 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和景象。 例: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例: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 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种表现手法。 2、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 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举例说明5种表达方式

举例说明5种表达方式三味课堂一、记叙: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转变进程用文字表达出来。
如:(1)、麦克去看电影,他买了票走进了电影院。
可是,过了一会儿,他走出来又从头买了一张票,再走进电影院。
过了一分钟,麦克又走了出来,第三次走到售票处,售票小姐很惊讶地问:“你不是已经买过票了吗?为何还要买啊?”麦克很生气地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何,我每次走进电影院,就有一个人把我的票撕掉!”(2)、那年冬季,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朱自清《背影》)(3)、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念书。
(胡适《我的母亲》)作用: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址及其发展进程;③归纳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二、描述: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等具体特征描画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如: (1)、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好像从睡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犹如珍珠闪烁着光华。
(2)、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带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鲁迅《藤野先生》)(3)、突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儿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感觉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可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打字:“法兰西万岁!”(都德《最后一课》)描述的作用是:①展现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心里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
④使描写形象传神传神,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议论:就是作者对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如:(1)、抽烟是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行为。
常见表达方式

有五种1、叙述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通过饱含感情的景物描写和联想议论,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采用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先概括后具体的叙述方法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
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

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背诵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有哪些:从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从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XXX、象征从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阅读的答题技巧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某种特性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或突出,答题格式:强调了……或突出了……5.重复:加强语气,答题格式:强调了……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可。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XXX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背诵作用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意味: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详细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用:首先是它把笼统的事理表现为详细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面前之物,依靠深远之意。
作用是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性。
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

一、语言的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一)、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例:1、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又过了九日,是我们启程的日期。
闰土早晨便到了,水生没有同来,却只带着一个五岁的女儿管船只。
(二)、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
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例:1、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
2、我们这里煮饭是烧稻草的,那灰,可以做沙地的肥料。
(三)、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四)、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划。
例: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五)、抒情: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作者和作品中的主人公公开表白爱憎,直接抒发、倾吐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例: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二、五种表达方式的区分叙述重过程,议论重观点,描写重印象,说明重介绍,抒情重情感。
五种表达方式怎么辨别

五种表达方式怎么辨别?1、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2、区别它们的最好方式就是要了解每种表达方式的特点:(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怎么辨别?1、表达方式主要有五种: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2、区别它们的最好方式就是要了解每种表达方式的特点:(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力求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
鲁迅的《伤逝》: 她脸色突然变得灰黄,死了似的;瞬间又苏生, 眼里又发出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眼花射向四处, 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 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睛。[书95] 评析:从子君的脸色变化,表现了子君刹那间的 痛苦、希冀、幻灭以至绝望的复杂的内心活动。
表达方式
BIAODAFANGSHI
康家珑教授世界表达 思想情感时,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和手段。 常见的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一、叙述 (一)什么是叙述 叙述的要素:有6种:人物、时间、地点、 事件、原因、结果。这些要素有时可以有变 化,但是前面4个要素是不能省的。(德庆 226)
21
(2)语言描写 语言有个性,这是语言描写最基本最高的要求。 如:《水浒传》林冲和老军对换工作,老军临走时 对林冲说:‚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 听了便对他说:‚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 便拿了去。‛ 评析:对话中:一个是‚借与你‛,一个是 ‚你拿了去‛,这就反映了两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个 性方面的差异: 老军是一个小私有者,一个善良的老人;林冲是 一个见过大世面的禁军教头,一个粗手大脚的人, 所以,老军对林冲虽然友好,但火盆之类只能借, 不能拿,而林冲却根本不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随 22 便的很。
使用倒叙的目的:为了突出主题或制造悬念 或适应结构的变化。 注意:要把倒叙的起止点交代清楚,要有 明显的界限和必要的过渡,衔接要自然。 3、插叙:是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线索插入有 关的事件。如赵树理《田寡妇看瓜》那些是插叙?
孩子们告诉她说:“今年不用看了,大家都 有了。”她总是不信。 也难怪她不信,她有她的经验。前几年,秋生 他们一伙专给她开玩笑,她一离开园子就会丢东 西。有一次…… 因此,孩子们说:“今年不用看了”她总是听 10 不进去。 [孟宇60]
20
第三,要写出肖像的发展变化,如: 《祝福》对祥林嫂外貌变化的描写:
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里做女工的外貌:“头上扎着白头绳,乌 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龄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 是红的。” 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里做女工的外貌:“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 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已经消失了血 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后来的外貌:“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 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 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 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根比 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肖像的变化反映了她的精神变化、命运的悲惨]
3、人称的变换:也叫“混合人称”,即,两种人称交替使用。使 用要有交代、有过渡。如:鲁迅的《祝福》,开头结尾是用第一人 称,中间使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 到新年的气象来……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开 头这部分用第一人称写]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这是过渡衔接]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 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月白背心,年龄大 约二十六七,脸色清黄,但两颊还是红的。……[由第一人称转用 第三人称写] 然而她总是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 她走,教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 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形,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从四叔家 出去就成了乞丐?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 不知道。[结尾用第一人称写](胡文淑106) 6
2
(二)叙述的人称是指作者在叙述中的身份 和位置,确定了人称也就确定了叙述者在文 章中的角色和立足点。3种
1、第一人称:‚我‛在文章中一定要出现。
有几种情况: a.“我‛是作者自己,如:《纪念刘和珍君》; b.“我‛不是作者自己,如《狂人日记》; c.“我‛是主人公,如《社戏》; d.“我‛是当事人,如《一件小事》; e.“我‛是证人,如《孔乙己》; f.“我‛是线索人物,如《祝福》。优点:具有 真实感、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缺点:反映生活受 3 时空限制。如:
清的《春》对‚雨‛的写法: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叙述)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的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描写)
17
(二)描写的种类:[3种]
1、人物描写:有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 (1)肖像描写:描写人物容貌、姿态、神情、衣 饰等特征。
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 心中的感情,形体表达内在的精神。
(3)行动描写:如方纪《挥手之间》写毛泽东在 机场告别延安人民的动作: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 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 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 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 不动。‛
23
(4)心理描写:[有两种] 第一种:直接表现:[有3种] 一是,心理概述或说心理剖析:是作者对人物内心 的直接叙述。 二是,独白默想: 三是,梦境幻觉:用梦境幻觉错觉潜意识来表现人物心
4、波澜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有波澜, 才能吸引人。叙述中要灵活穿插多种手法,巧设悬 念写出波澜。
16
二、描写
(一)什么是描写:即,描绘和摹写。是作者对人 物、景象作出具体的刻画和生动的描绘。 描写与叙述不同: 叙述在于向读者介绍人或事物的变化过程。 描写旨在显示事物的状貌,用形象感人。如朱自
补叙与插叙的区别: 补叙一般无情节,其前后无过渡文字。如 果删去补叙,上下文能够衔接,不影响行文 脉络。 插叙则不同。
13
5、分叙又叫平叙:平列叙述同时发生的多件事情。
古代小说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水到山尖 分两股,话到嘴边分两头”就是指这一方法。如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14
北京特种药店工人王英浦骑车奔驰在从广安门 到八面槽这段30来里路上,去拉‚二巯(qiu)基 丙醇‛;这个商店的支书田忱和党员何思鲁,正 在地图上找平陆的位置;卫生部打电话通知他们, 空军答应派飞机送药,让他们作好准备;张村公 社的社员给伤员送慰问品;山西省医院、临汾医 院派医生支援;医生们想方设法进行抢救;县委 打电话通知公社医院,飞机今晚送药…… 注意:运用时要注意顺序,不能忽东忽西;把 握详略分寸。
第一人称有局限的例子: 剩下最后几秒钟了,场上的比分是80平。我紧 紧地盯着对方的神投手4号:他向左,我跟着向左; 他向右,我跟着向右。这时球越过我的头顶,传到 对方的3号,3号跳投,小宋狠狠地拍了一下他的手 肘。听见裁判的哨声,我急忙转过头来,球已进了 蓝圈,还追罚一球。小宋懊悔极了,低头远远站着, 心想,这次又输在我的手里![孟宇56-57] 评析: 错在:‚我‛当场怎么能够知道身后的事和小宋的 心理呢?
7
优点:来龙去脉容易交代清楚;符合认识 习惯,作者易把握。它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叙 述法。 注意:防止平均用力、平铺直叙,要详略 得当、主次分明。
8
2、倒叙:把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写。
然后再按发生发展的顺叙写。如《铁税官》: 8月9日一大早,奉新县税务局副局长涂兢被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原来是自己 在农村种田的小舅子。只见他满头大汗,开口就 向姐夫求情。 原来,头天深夜,这位小舅子与人合伙贩卖一 车价值5200多元的门窗木料,偷税310元,凌晨被 税务检查站查获,除补税外还要处以3倍的罚款。 他见状不妙,急忙来找当税官的姐夫求情。 听完事情的原委涂局长沉思片刻对他说:“在 我家吃住可以,但这税不可不交。”……小舅子 9 无奈只好按按规定认罚税款。 [于冰279]
插叙与倒叙的区别: 插叙的内容是片段的不是文章的主要部 分;位置安排在顺叙的过程中。 倒叙的内容是完整的是主要部分;位置 安排在主要内容之前。 注意:插叙不能游离内容之外,变成节 外生枝;插叙前后要有恰当的过渡。
11
4、补叙:在叙述中用少量文字对人物事件做 简短的补充说明。如
《雕塑家传奇》:在写到邹鼎丁夫妻在日本神户结婚 后因战乱离散一别15年,前面详写了邹鼎丁与她失去了联 系,流浪巴黎,漂泊欧洲坎坷返回中国,而对妻子一直未 言,杜静淑怎么样,为解读者疑问,作者在写了他们见面 团圆后,就补叙了下面一段: 现在请看一下杜静淑吧,算来她还不过33岁,可是她 的脸已经有了些皱折,眼睛也陷了进去,怪不得人家认不 得她了。……你不知道她在邹鼎丁离开后,在神户,她的 生活过得有多惨。妈妈一年后就死了,只让他一个人靠着 针线过活。她千方百计地找寻着在欧洲流浪的丈夫,但无 能为力。战争结束,满以为可以在自己的祖国找到 他,……但没有找到。当她跑遍全国名城巨埠,找不到邹 12 鼎丁以后,她只好回到湖南乡下,投靠远方乡亲。[德庆
理。如安徒生《卖火柴的女孩》:‚又擦了一根。火柴烧 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变得象薄纱 那么透明,她可以从那儿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 台布。摆着精致的盘碗,填满了苹果和葡萄干的烤鹅正在 冒着热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 刀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一直向女孩走来——这时 候火柴就灭了,面前没有别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 墙。‛[她流落街头冻饿时檫火柴产生的幻觉] 24
4
2、第三人称:作者立身作品以外,从旁向读者叙述他
人他事。即,用局外人的口吻来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经 过告诉读者。如: 魏巍《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当部队冲上 又高又陡的山头,跟敌人展开了激战,他还在山脚下蹲着。 这时象一般初上战场的的人一样,他觉得敌人的每一颗炮 弹,每一颗子弹,都像冲着自己飞来。但是他想:‚他能 这样害怕战争吗?我为什么老蹲在这儿呢?我不是在决心 书上写过,要迎接祖国对我的锻炼和考验吗?‛他这样想 着,就站起来,往山上爬。(家太113) 这里用第三人称来写青年团员戴笃伯初上战场的心理 活动。 优点:能够突破“我”的局限,反映的事物更灵活、自由, 作品的内容可以更广阔、丰富、复杂。 缺点:缺少第一人称的优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