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侵略1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中国全面抗战1937-1945

高三一轮:中国全面抗战1937-1945

说法错误 扭转太平洋战局的战役是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
C
与题无关
滇缅公路无关 日军投降是中国军民英勇抗战、苏军出兵中国东
北、美国向日军投放原子弹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
D
说法错误
2.(2012·海南高考)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
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
三、中国全面抗战(1937——1945)
• • • •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 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三、中国全面抗战(1937——1945)
• (一)、兽性——“小”日本进攻“大”中 国,滔天罪行,惨绝人寰 • 1、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的开始
1930
1931 1932 1933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 一二八事变 1932年3月 伪满洲国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5年 1月,遵义会议;8月,八一宣言 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 北
1936年10月 长征结束
1934
1935
1936
中国近现代史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八一三事变(上海) 自卫宣言、 迁都重庆、 占领上海、南京 (大屠杀12月) 淞沪会战、
地位合法(9、23, 统一战线正式形 成)、红军改编 平型关大捷 洛川会议(8月、 开辟敌后战场,建 立抗日根据地)
进攻山西
1938 年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台 儿庄大捷) 武汉会战
进攻徐州 进攻武汉 占领广州、武 汉(10月)
《论持久战》

文化侵略导致民族危亡的例子

文化侵略导致民族危亡的例子

文化侵略导致民族危亡的例子文化侵略指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入侵和影响,可以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身份、价值观和传统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导致民族危亡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的例子:
1.殖民主义时期的非洲:在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下,非洲
许多国家和民族遭受了文化侵略。

欧洲殖民者强行引入自己
的语言、宗教和价值观念,压制和削弱了当地民族的文化身
份和传统。

2.印第安人的殖民化:在美洲大陆,欧洲的殖民者对印第
安人进行了残酷的文化侵略。

他们强制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生
活方式、宗教和语言,破坏了他们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
导致了许多印第安民族的衰落和文化危机。

3.日本帝国主义时期的东亚地区:日本在20世纪上半叶对
东亚地区进行了侵略和殖民统治,对被占领地区的文化进行
了强制性的改造。

他们试图消除被占领国家的语言、宗教和
传统文化,以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和同化。

这些例子都表明,文化侵略可以对民族的身份认同、文化传承和社会结构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导致民族的文化危机和衰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民族通过文化复兴运动和文化保护措施努力恢复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以应对这种危机。

外来文化入侵

外来文化入侵

我国目前面临的外来文化入侵现象在当今中国,每个人都沉浸在一个美好绚丽的中国梦中。

在这个梦里,中国在振兴,中国在雄起。

然而,不知不觉中,外国文化以驾着“铁马”疾驰而来,侵入我们的梦境。

当熊猫也开始满口英文,当孩子们最爱看的已变成日本动漫,当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文化“被入侵”了。

美国文化,现在已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饮食、影视、服饰、价值观和婚姻等。

例如街头,随处可见身穿欧美、日韩嘻哈风格服饰,耳朵上戴着超大式的耳塞,边走边哼;或顶着爆炸头,戴满金属饰品的年青人;肯德基、麦当劳、尊宝批萨等食品吸引了大量的顾客;音像店里,摇滚、嘻哈等流行音乐被放在最显眼的架子上,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被遗忘在了不起眼的地方;电影院里好莱坞大片风头最劲,其惊险的镜头和特技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票房一路飙升;如今的节日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的隆重程度已经赶上了春节。

举例加图片说明文化入侵1、“故宫里的星巴克”的争论,其实早就出现过。

南京夫子庙里的麦当劳、北海公园里的肯德基,都曾经一石激起千层浪。

2、会讲英文的功夫熊猫。

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我们称之为好莱坞文化入侵。

3、中国人的洋节情节4、中韩“申遗”问题。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把饺子、元宵、面条、粽子等传统食物作为系列,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

5、哈韩哈日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下,一些人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错位,国家观念、国民意识淡薄,崇洋媚外、奴化思想回潮,否定历史、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抬头。

这将导致中华民族的文化混乱,民族精神被消解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淡化。

文化入侵(概念以及历史上的两次文化入侵)文化入侵与文化交流文化入侵:分消极入侵和积极入侵两种方式。

文化侵略与文化融合

文化侵略与文化融合

——————社会调查报告——————题目:文化侵略与文化融合———关于星巴克是否该搬出故宫的调查调查人:调查时间:2007年2月调查地点:大连理工大学、互联网调查对象:学生、网民星巴克是美国经营咖啡生意的一所餐饮企业,六年前受故宫之邀在其内开设了一家分店。

而最近央视英语主播芮成钢的一篇博客《请星巴克从故宫里出去》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焦点是外国的俗文化怎么堂而皇之地住进了紫禁城,而且一住就是六载,无人质疑,无人过问。

他还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吉姆·当诺(Jim Donald)发出“抗议”,要求其将店铺撤出故宫。

故宫里的星巴克分店开设在乾清门前广场东侧的九卿朝房里。

这个曾经是明清两代朝廷重臣值班的房间里,如今弥漫着咖啡的香气。

虽然只有十几平米面积,这家分店依然保持了星巴克独有的装修风格和商业标志。

乾清门前广场是故宫的一个休息区,卖方便面、盒饭、饮料商铺集中于此,淹没在这么多的商铺中,星巴克的故宫分店其实并不起眼。

尽管如此,它还是引起了芮成钢的注意。

故宫里的星巴克被芮成钢视作“视觉的污染,不和谐。

”故宫新闻发言人表示,正是有了需求才出现了供应,他们会以游客的合理需求为第一出发点,同时还要考虑故宫所承载的文化导向性作用,目前双方就此事正在交涉当中,争取在今年上半年商讨出一个恰当的解决方法。

故宫的表态并没有终止人们的讨论和争议。

2005年下半年,星巴克故宫分店悄悄地把店外的“星巴克标识”摘了下来,目前从外观上已经看不到任何相关标识,但是营业还在照常继续。

2007年2月,我做了一个调查问卷,在大连各高校学生中征集大家对此事的看法。

截至二月末,参与调查的72名参与者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观点一:这是一种文化侵略。

星巴克之类的国外品牌都应该搬出去,然后卖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比如茶水等。

(占73.2%)观点二:不该搬。

就算两种文化目前看来并不“融洽”,但在旅游景点开家咖啡店并不为过,算不上是文化侵略,只是文化的融合。

文化入侵的影响

文化入侵的影响

文化入侵的影响, 许多传统的复兴是对“全球化”的抗争。

有些弱势文化或地方文化的激烈复兴运动, 正是由于强势文化和多种外来文化的咄咄逼人造成的。

在某种意义上, 前一种“实践”是后一种“实践”的回应, 反之也是如此。

具体到近些年来国内出现的各种“传统”的“复兴”,无疑还有国内本身的政治和历史的原因。

在许许多多的后一种“实践”中, 与其说是传统的复兴, 不如说是传统的再创造。

当认真观察某种民间信仰的复兴时, 往往是可以在其中发现新的现代话语。

如风水重新被“复兴”时, 往往被加上某种非传统的, 或与传统相去甚远的, 诸如“生态保护”的科学话语。

就是在近年来知识精英所复兴的儒学中, 也免不了有西方二元论和人文主义思想的一些影子。

因此这些“传统”往也被外来文化所潜化, 即非地方化。

1.文化入侵使得地方文化被外来文化所潜化,即地方文化非地方化。

如中餐“快餐化”。

2.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热衷(如以美剧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以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文化等),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对文化入侵的恐慌和思考,使得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受关注。

3.文化入侵是文化霸权的一种具体表现,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挟其强势经济之威力,打着“文化无国界”的旗帜,利用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保护上的疏忽与漏洞,攫取发展中国家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宝库,满足自己的商业目的,进而输出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进行文化殖民。

(受文化霸权行径的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我国《红楼梦》等诸多文学名著被国外游戏公司抢注商标牟利,传统中医验方和技艺被国外医药公司抢注专利等情况频频发生,这正是文化霸权主义肆虐,威胁我国文化主权的具体表现形态。

在保护机制短期内不能有效完善的背景下,如何保护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捍卫我国文化主权,已成为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4.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外来文化大量流入,外来的有害文化入侵,导致了中华大地文化生态失衡,造成人文环境下降,社会思想出现混乱。

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

(四)加强文化安全教育,通过各种方式 加强文化安全教育,提升全民的文化安全 意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 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提升全 民的文化安全意识是当前 政府、社会、学 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处理好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与保 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切外 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 经过 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 液、胃液、肠液,把它 分解为精华和糟粕 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 地毫无批判地吸 收。”


台湾一个青年看过《柯南》。按照剧情所 讲的,用同样方法杀死自己的奶奶。可见, 日本某些动漫画对中学生的思想言行起消 极影响。那么,如任其发展,在后一个20 年里,这些不良因素极有可能会在光天化 日之下扫荡整个日本动漫画市场
韩国的文化侵略
韩剧热-大长今
从《大长今》看韩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剽窃
音乐
我们汉语流行音乐近百年的美好发 端迅速被这股洋流淹没,我们已经 很少再 能听到那些有浓浓中国味道 的东西了,甚至汉语都越来越少或 越来越听不懂了, 很多人甚至以能 唱英文歌为骄傲的资本。当我们的 传统戏曲,民族音乐无人问津 的时 候,我们的所谓精英都去交响乐, 西洋歌剧,我们的孩子都去摇滚 RNB, HIP-HOP 的时候,最后的 我们还能剩下什么?
西方文化的侵略
影片
2000年至2004 年,中国从各种渠 道进 口的影片4332 部,其中,美国影 片占 到40%-50%.好 莱坞已经成为美国 对外 进行经济和文 化侵略的主要阵地, 这里 的电影美国的 电影生产量只占世 界总量 的6—7%, 却占据世界总放映 时间的一 半以上。
语言
据统计,互联网上70%-80% 的信 息是英语信息,当前从 国际互联网上可 接收的信息 来自美国的占80%,来自中 国大陆的仅占0.01%,这是 一个令人触 目惊心的数字。 美国的网上书 店亚马逊公司 通过互联网向全球100 多 个 国家销售美国书籍。网络上 的英文资 料远远多于中文资 料 ,关于 中文内容页 面的重 复性比英文的高10倍,这从 侧面 反映了中文资源的稀少 。

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文化侵略”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酝酿出了纷繁复杂的人和事!!!!【文化侵略现象】中国近现代由于改革开放,在经济上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交流和碰撞。

从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用政治对文化进行控制的例子,其根本原因是抵制内在私人世界文化对公共世界文化的侵略;“闭关锁国”和“国学”是抵制外源文化对内部文化的侵略。

因为有侵略所以才有抵制,现在来看看具体的文化侵略现象:节日侵略——圣诞节、感恩节、西方情人节等节日的热度超过了清明节、端午节、七夕情人节、重阳节甚至是春节的热度。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过春节越来越冷清了,反而过别人的什么圣诞节越来越热闹了”;广告入侵——现在电视上、网络等媒体上的广告都倾向于贴“美国原装进口”的标签来显示其所谓的权威性和科技性;公信力入侵——很多实验科研结论都要借助“外国专家”来向中国人彰显其有多么权威;现如今很多学校都高薪聘请一些有外国人长相的人来显示其有多么多么强大的师资力量。

民族信心入侵——军事上总觉得我们有多么多么不足,别人有多么多么强大,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自尊心方面常显底气不足。

(中国在人口为四万万的时候,武器那么落后,科技那么落后可是在所有列强的侵略和欺辱之下依然站了起来;伊朗和朝鲜这样的小国家也不怕美国为首的列强的制裁,可是现如今如此强大的中国却有很多同胞担心这样担心那样,敢问我们到底是不是太崇洋媚外,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语言入侵——由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中国人正在学英语、德语、日语、汉语、俄语等语言。

学的虽是语言,却也被注入了语言中的文化;在和很多年轻人交流时,有一种“懂外国文化为荣,不懂外国文化为耻”的思想贯穿始终;“你out了”、“I love you”、“thank you”、“apple”、“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等语句可能全中国绝大部分人现在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小孩以前的启蒙读物是《三字经》、《弟子规》等书籍,可是现在很多小孩却唱着“A B C D E F G H I……X YZ,X Y Z now you see,I can say my A B C.【知道不知道】可悲的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可叹的事——运用自己不知道,最终变成了不知道;可怜的事——习惯于自己不知道,已经成为不知道却依旧不知道;可笑的事——明明不知道,却装着什么都知道;可恨的事——只管自己知道,想方设法不让别人知道;可庆的事——虽然有人不知道,但依然有人知道。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

昏蛋
放一 把火 烧光
全盘否 定盲目 排斥
大宅子
孱头 拒绝 借鉴
徘徊 不敢 进门
外国文化
欣然 蹩进 去
废物
崇洋媚 外全盘 西化
• 鱼翅: 文化中的精华
• 鸦片: • 文化中的精华和 糟粕并存的部分
大宅子
外国文化
• 烟枪、烟灯:
• 文化中的糟粕
• 姨太太: • 文化中的腐朽落 后的部分
闭关 主义
送去 主义 送来 主义
送来 主义
危害
实质
•文化 侵略
“抛来”、“抛给”、“送来”各是什么意思。
抛给
送来
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 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 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 本主义腐朽文化的阴谋 罪恶。
抛来
把无用的东西抛 弃掉,或无代价 的送人或施舍。
闭关主 义
• 丧权辱 国
送去主 义
• 崇洋媚 外
送来主 义
• 国将不 国
写 作 背 景 2
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 “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 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 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 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 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 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 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 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
PPTX2007
拿来主义
鲁迅
写 作 背 景 1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 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 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 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 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 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 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 生“盲目排外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流感”来袭,中国将如何自处所属学院:理学院学生姓名:资料查找与整理:陈燕、杨茜、王鹏、丛佳论文排版:宋文方、黄玉姣PPT制作:杨茜、陈燕、梁文心演讲人:梁文心“流感”来袭,中国将如何自处近年来,中国文化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受着严重的冲击。

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正有计划有步骤的在文化上对中国的年轻一代进行洗脑。

这正是我们所谓的“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或者叫文化扩张,、文化渗透, 是与经济、政治侵略相平行的一种侵略方式, 是强势国家(或者民族)为了达到同化控制它国(或者民族)的目的, 而采取的对它国(或者民族)文化的排斥和挤压。

它以否定原有文化的核心思想与价值观念、鼓吹自身文化的先进优秀作为主要手段, 并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一系列方式来伪装侵略的本质。

文化入侵意味着是一种狭隘的现实观, 一种固定不变的世界观和把某种世界观强加于另一种文化之上的野蛮行径。

它意味着侵略者的优势和被侵略者的劣势,以及前者占有后者又担心失掉他们而强行灌输自己的观念准则。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的存在也就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形式,中华文明自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历经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时代的酝酿,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发达受到了当时当地的情况制约,可能现在看来很多文明的成分都已不足取,但至少这些文明历经岁月的洗刷和磨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外族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在战争年代,他们的侵略工具是大炮加飞机,在和平年代,他们的侵略工具则是文化。

一、美国的冷暴力近年来美国对中国进行的文化侵略有愈演愈烈之势, 且主要以影视作品作为载体向中国广大青少年输出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观念。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应高度重视这一事实, 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发掘优秀的文化因子, 全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教育, 并注意将有不良引导倾向的影视作品拒之于国门之外。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 由于越战的失利, 自身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等原因, 美国将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方式由显性的军事入侵逐步转向更具有隐蔽性的文化侵略。

这种转变也跟美国中央情报局提出的《对华的十条诫令》中可以看出,美国的浪子野心昭然若揭。

它企图通过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对我国民的思想进行控制,进而使美国的价值观成为我国所追随的价值观。

文化侵略其实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其意图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

由此可见, 美国文化扩张战略可谓一箭双雕, 首先保证了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美式价值消费等观念的输出, 逐渐向全球美国化的目标靠近,与此同时, 相关的产业又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进而实现了经济上的掠夺。

对于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过程当中的中国来说, 具有隐匿性质的这种文化扩张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于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来说, 影响更深。

在文化扩张的诸多形势当中, 通过影视作品达到价值观输出、意识形态灌输目的被认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这也是最应该为我们所警惕的。

在好莱坞美式大片中, 美国总是以救世主的面孔出现, 从《后天》到《彗星撞地球》再到近期在中国风靡一时《阿凡达》《2012》以及《变形金刚3》无不例外。

片中大多讲述地球即将毁灭, 而此时美国的英雄及时出手相救, 终于拯救了整个地球。

不仅电影, 美国制造的电视剧也随着网络、光盘等传播媒介在中国的青少年当中大肆流行.《老友记》,《成长的烦恼》等肥皂剧成了很多中国青少年的“必修”科目。

剧中人物的生活方式成了部分青少年憧憬的理想生活方式, 剧中人物的行为方式也为很多青少年所效仿。

虽然这些美剧当中不乏积极、向上的因素, 但透露出更多是典型的美式的个人至上的价值观, 其表现形式有淡漠疏离的家庭观念, 自由放纵的生活方式等。

这类的片子对于青少年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如果中国的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模仿片中角色的生活方式, 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快餐文化、星巴克文化等等。

二、从日本动漫冲击到文化渗透日本对华的文化渗透也由来已久,二战在华占领期间,日本将文化侵略作为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利用文化手段为军事侵略服务,为了长期统治中国,日本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中国推行奴化教育,要求按照“皇化教育”的理念实施教学,试图通过日语学习来培养中国人的“亲日”情感。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虽然已经没有大规模的文化侵略行为发生,但日本对中国的长期文化渗透不容忽视。

中国的年轻一代,尤其是我们这些80后,几乎就是看日本动漫、玩日本电玩长大的,阿童木,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等卡通形象深入课堂与家庭,同学之间经常谈论的就是日本动画明星、青春偶像。

近些年来,以动漫、音乐、美食、时装、广告等为代表的日本流行文化在中国日渐风行,并以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城市流行文化的热点。

港台歌手翻唱日本歌曲,电视节目克隆日本电视剧风格,《瑞丽伊人风尚》等时尚杂志销量处于中国时尚杂志前列,……,如此等等,中国俨然成为了日本流行文化的最大受众。

不仅如此,日本还将中国文化加以包装,使之以日本文化的风格在世界各地登堂入室。

“女子十二乐坊”签约日本PLATIA公司迅速蹿红后,演奏着日本当下最流行的曲目“杀”回中国大陆及港台,并不断开拓世界市场。

日本还肆意抢注中国四大名著商标,将《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经典名著改编成五花八门的电玩、漫画向全球倾销。

在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同时,日本不忘将这种颇具穿透力的动漫文化向中国乃至全世界推广。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动漫是“文化侵略”的一种潜在手段。

因为在进行动漫制作时,日本总会有意无意地将其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思维混于其中。

于是日本动漫的消费者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日本意志”的渗透与腐蚀。

三、“韩流”的文化侵略近年来,“韩流”不断地席卷全国,韩式烧烤、韩版服饰,放眼望去大街上林林总总的商家店铺,似乎都以冠以“韩式”为时尚。

追根溯源,其实正是因为近年来韩剧在国内的热播引起的。

韩剧的热播,对我们民族的文化渗透,在一定意义上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侵略,而这种侵略绝不仅仅只会停留在文化的层面上。

文化渗透的3个层次分别是:从理论层次上推行价值观;在大众文化层次上,成为精神奴隶;进而物质产品上征服。

笔者对于近年来韩剧在国内的热播,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侵略现象深有感触,笔者认为目前通过韩剧的文化渗透,韩国事实上已经对中华民族造成了一定意义上的文化侵略,进而实现了经济上的侵略。

这里浅谈一下笔者对韩剧文化侵略的一点看法。

从1993 年中国开始引进第一部韩剧《嫉妒》,到这几年的《人鱼小姐》《看了又看》《大长今》《宫》等掀起的一阵又一阵的“韩流”高潮。

韩剧在国内荧屏播出的数量越来越多,其影响力也早已超出了人们原先的预料有数据显示,仅2005 年,央视一家引进的韩剧就多达665 h,相当于当年央视播出引进剧的1/3。

坊间有句笑话“中央八套是韩国电视剧频道”。

有人说,在国内电视荧屏中古装剧、警匪片等等往往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脱节,而韩剧所反映的恰恰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如同一本现实生活的“教科书”。

这恐怕正是韩剧受到人们热烈追捧的重要原因。

作为文化产品,几部电视剧的热播本应无可厚非,然而,韩剧的热播近年来却引起了国内文化界人士的诸多诟病。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韩剧已经对中华的民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侵略。

韩流在中国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韩剧已经不仅是娱乐,而是潜移默化地在输出价值观念、进行文化渗透。

在学校,学生们崇拜韩国,哈韩、媚韩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

学生在韩流的引导下,看电视要看韩剧,买韩国的手机、服装,喜欢韩国食物、电器、汽车、漫画和电动游戏。

最终遭受损失的是自己的民族品牌和文化!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任意由另一个国家的流行文化侵蚀主导本国的市场,影响本国平民百姓和青少年。

全球化的今天,欧美日韩处处保护本国市场,动辄状告中国商品倾销,而韩国却在中国大肆进行文化倾销,中国的有关部门却视若无睹,这是渎职行为,是严重的不作为。

那么具体来讲,韩剧又是怎样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进而进行文化侵略,最终达到经济侵略目的的呢?1.在大众文化层次上,成为精神奴隶在韩剧中,男女演员的服饰和发型都很美,所传递的信息就是,按照他们这样的穿着打扮才是新潮和时尚的。

众所周知,韩国人单眼皮居多,然而,在韩剧中我们看到的女演员却都是双眼皮很漂亮。

看韩剧给人直观的感觉是美的享受,俗话说“养眼”。

至少,看了韩剧的美女俊男,让人感觉韩国的美容整形业也是相当发达。

再加上韩剧堪称现实生活的教科书,所讲述的家长里短之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写照,在韩剧中经常会有主人公丑小鸭变白天鹅,或白马王子痴情马路恋情的故事情节,而这正是很多人逃避现实,心灵梦想所在。

久而久之,看韩剧就成为了一些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在所有媒体中,电视剧是最直观的,电视的影响力量是最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

在一波又一波的韩剧的推波助澜下,导致了我们生活中韩流泛滥的现象。

在校园里甚至不少学生都认为韩国的文化才是最值得推崇的世界主流文化。

因为韩剧都是这样介绍的。

不难看出,在韩剧的影响下,一些人已经自觉成为了它的精神奴隶。

2.物质产品上征服和经济领域的侵略手机在韩剧里必备,而且都是当时最新款,韩剧里很穷的人手机还算蛮好的,随时随地都会拿下手机电池,特别是接到不想接的电话,二话不说就拿电池。

而在中国,大家都知道这样做会损坏手机,减少手机寿命,应该很少有人敢这样吧,这无意中也向人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韩国手机质量比较好。

事实证明这也确实带来了韩国三星等品牌手机在国内的热卖。

再有就是韩国的汽车,韩剧中无论是多么富有的社长,还是普通的市民,出行所驾驶的都是韩国的汽车。

看一部韩剧,眼睛里晃来晃去都是这些元素,这无意中对于韩国的汽车产业,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自从韩剧热播以来,韩国的三星手机其销量连年位居中国品牌手机的前茅,这几年中韩合资的汽车也成为消费市场的新宠。

在“韩潮”影响下,韩式餐饮、韩流服饰都成为了消费者热烈追捧的对象。

对此,笔者体会颇深:到商场买窗帘,可爱的售货小姐说,这个是韩版的,特别漂亮;转到服装柜台,服务员说,这个裙子不错,韩版的,最流行的;甚至在超市拿起一个保鲜盒,旁边的服务员马上说,很好用的,韩国的。

再看淘宝网上那些廉价的东西,处处都要标榜与韩国有关,惟恐落后。

把自己的东西声称为“韩版”,已经成为商家推销商品的尚方宝剑。

导演们的镜头下,韩国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国家,看惯了韩剧的中国观众自然想身临其境地感受韩国的美丽风光。

对于韩国旅游,韩国政府曾巧妙利用影视的影响力,一度掀起了中国游客去韩国的旅游热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