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环境质量报告书二○○八年度(公众版)【模板】

合集下载

隧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隧道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 2829 号
佛山市南海区海八路隧道工程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简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建设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市政管理局 评价单位:广州市中绿环保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一○年一月


前 言...................................................................................................................................................... 1 1 总则...................................................................................................................................................... 4 1. 1 项目来由...................................................................................................................................... 4 1. 2 编制依据...................................................................................................................................... 5 1.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佛山市南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1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与原因一落实国家和广东省的工作部署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依据我国土地资源国情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深入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2010-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
南海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三月
目录
前 言 ...........................................................................................................................1 第一章 总则 .................................................................................................................2
一、规划调整完善的背景与原因 ....................................................................... 2 二、指导思想 ....................................................................................................... 4 三、规划调整完善的依据 ................................................................................... 5 四、规划调整完善的原则 ................................................................................... 7 五、规划调整完善的任务 ................................................................................... 8 六、规划范围 ....................................................................................................... 9 七、规划期限 ....................................................................................................... 9 第二章 南海区概况 ...................................................................................................10 一、区域概况 ..................................................................................................... 10 二、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13 三、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 .................................................................................22 第三章 主要指标调整情况 .......................................................................................30 一、耕地保有量 ................................................................................................. 30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1 三、建设用地 ..................................................................................................... 31 四、其他指标 ..................................................................................................... 32 第四章 基本农田变化情况 .......................................................................................34 一、基本农田划入 .............................................................................................34 二、基本农田划出 .............................................................................................36 三、基本农田划定结果 .....................................................................................38 第五章 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 ...............................................................................41 一、建设用地调出情况 .....................................................................................41 二、建设用地调入情况 .....................................................................................41 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调整情况 ...................................................................46 一、允许建设区 ................................................................................................. 46 二、有条件建设区 .............................................................................................46 三、禁止建设区 ................................................................................................. 47 四、限制建设区 ................................................................................................. 47 第七章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48

【环评报告】低碳生态技术服务中心污泥脱水处理与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评报告】低碳生态技术服务中心污泥脱水处理与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客服将立即删除!XX低碳生态技术服务中心污泥脱水处理与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查阅简写本)委托单位:XX环保科技XXX编制单位:XX环境科学研究所XXX二○一一年三月I / 571 总论1.1 项目由来为推进XX区“青碧蓝”环保工程,改善生态环境,XX区于2001年开始着手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而《XX市污水处理专项规划方案》的颁布更加快了XX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截止于2009年,XX区10个镇街共建成9座生活污水处理厂。

近几年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城区水质及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另一方面却由于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的逐年增长,使得污泥可能引发的二次污染问题摆在了污水处理厂及相关管理部门面前,因此如何合理处理处置污泥成为XX区城市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污水厂)和环境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有效的解决佛山市XX区城市污泥及工业废水污泥的出路问题,佛山市绿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采用污泥脱水处理与综合利用相结合技术路线,建设XX低碳生态技术服务中心污泥脱水和综合利用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

该项目选址位于佛山市XX区大良街道XX科技工业园A南-6-2,在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旁边,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主要建有污泥脱水车间、污泥市政砖生产车间、综合业务办公区和相应的配套设施,项目生产规模为年处理与综合利用含水率80%的污泥18万吨,年产3000万标块环保烧结砖。

项目所在地理位置见图1.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保护部2008年9月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需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佛山市绿顺环保科技XXX委托佛山市XX环境科学研究所XXX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项目组在接到委托后,即开始着手进行资料收集及分析,现场踏勘,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监测及公众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和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空气质量分析周报模板

环境空气质量分析周报模板

xxxxxxxx区环境空气质量分析周报(xxxx年第xx期)xxxx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xxxx年xx月18日xx月11日—xx月17日污染特征分析及管控建议一、空气质量回顾(一)空气质量分析1.污染物浓度情况本周xxxx区AQI在50—104之间,SO2、NO2、CO、PM2.5、PM10、O3日浓度范围分别为7—11μg/m3、25—35μg/m3、0.5—0.8mg/m3、32—78μg/m3、50—95μg/m3和15—49μg/m3。

xx月11日CO、PM2.5、PM10日浓度达到本周峰值;xx月16日SO2和NO2日浓度达到本周峰值。

图1 本周xxxx区AQI及六参数浓度变化情况与前一周相比,xxxx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其中,综合指数环比下降19.0个百分点,优良天数环比增加2天。

CO、SO2、NO2、PM2.5、PM10浓度环比下降6.7%—26.5%,PM2.5浓度下降幅度最大。

图2 xxxx区空气质量环比变化情况2.综指排名情况本周xxxx综合指数4.06,在全省21市州中排名第6位,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71位,优良天数6天。

xxxx区综合指数4.06,在全省193个区县(经开区)中排名第106位,在全省65个区县(经开区)中排名第15位,优良天数6天。

截至xx月17日xxxx综合指数4.08,在全省21市州中排名第21位,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10位,优良天数275天,同比减少9天。

xxxx区综合指数4.04,在全省193个区县(经开区)中排名第182位,在全省65个区县(经开区)中排名第54位;优良天数277天,优良天数同比增加6天。

表1 xxxx及xxxx区综指及排名情况表xxxx每日综合指数在全省21个市州排名第4位—第11位,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33位—第139位。

xxxx区每日综合指数为2.79—4.93,在全省65个市辖区中排名第8位—第40位,在全省193个区县中排名第80位—第148位。

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试题集

环境监测综合评价试题集

综合评价一、填空题1、五年环境质量报告书中分析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时,应做到_______因素与_______因素相结合。

2、按照《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规定,_______以上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编制环境监测报告。

3、《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中,以_______作为划分酸雨的界限;秦岭、淮河以南城市的降尘量在当地清洁点实测值的基础上增加_______吨/平方公里·月。

4、环境空气监测数据统计时,单一测点监测数据和进行日、月、年平均值计算时应满足_______和_______的要求。

进行区域范围的平均计算,具有监测数据的监测点数应占整个区域内所步监测点总数的_______。

5、计算SO2、NO2、CO日均浓度时,每天至少有_______的采样时间。

6、计算SO2、NO2、CO年平均浓度时,每年至少有_______分布均匀的日均值。

7、评价环境空气时,参与评价的项目中任何一项浓度不达标,则其空气质量为_______。

8、综合污染指数时各项空气污染物的单因子的指数_______。

9、空气污染指数(API)=101~200时,空气质量为_______。

1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分别执行_______类和_______类地表水标准。

11、地表水环境质量定性评价分为:优、_______、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五个等级。

12、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某一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等于_______,则称河流以该类水质为主。

13、在评价河流(包括河段、水系)整体水质状况时,若河流的Ⅰ~Ⅲ类,或Ⅳ~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大于或等于_______,则称河流以Ⅰ~Ⅲ类水质或Ⅳ~Ⅴ类水质为主。

14、地表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3838-2002)的_______类标准;地下水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的_______类标准。

年产20万千升啤酒项目环评

年产20万千升啤酒项目环评

20万千升啤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编制单位: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 (4)1.1建设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单位 (4)1.2项目投资 (4)2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 (4)2.1能源概况 (4)2.2水的用量及污水产生量 (4)2.3污染物的产生及处理 (5)2.3.1.施工期污染物的产生及处理 (5)2.3.2营运期污染物的产生及处理 (6)3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3)3.1污染控制目标 (13)3.2区域环境功能属性及项目周边敏感点 (13)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4)4.1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4)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4)4.3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5)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5)5.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5)5.1.1对平洲污水厂的影响分析 (15)5.1.2事故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预测 (16)5.2空气环境影响预测 (17)5.2.1预测因子 (17)5.2.2预测结果及评价 (17)5.2.3大气影响评价小结 (19)5.2.4卫生防护距离计算 (19)6环境风险评价 (19)6.1液氨泄漏预测结果 (20)6.2石油气泄漏结果分析 (21)7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 (23)7.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述 (23)7.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述 (25)7.2.1废水来源、性质和量 (25)7.2.2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26)7.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述 (28)7.4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分析 (29)8选址合理性及产业政策相容性分析 (32)8.1厂址备选方案论证及其合理性分析 (32)8.2项目建设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33)8.3项目建设与佛山市发展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33)8.4项目选址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34)8.5项目建设与法律、法规和环境的相符性分析 (35)8.6小结 (37)9环境保护投资与措施 (37)10评价结论 (38)10.1建设项目慨况 (38)10.2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概述 (38)10.3污染防治措施 (39)10.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0)为了满足佛山地区及周边人民对啤酒需求量的增长满足,金威啤酒发展战略规划的要求,金威啤酒(佛山)有限公司经过多次考察、论证、研究,决定在三山物流港区三山西大桥北侧建设“金威啤酒(佛山)有限公司年产20万千升啤酒项目”。

南海区环境影响报告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指引

南海区环境影响报告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指引

南海区环境影响报告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指引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指导南海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制定本指引,南海区内环境影响报告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可参照本指引进行编制。

一、评价等级的确定所有的环境影响报告表都应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判定,选择项目污染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源强及排放参数进行核算,对于交通源、扬尘源、装卸粉尘等可不参与评价等级判定;报告表大气评价等级的判定不需要考虑地形参数。

按照工程分析和源强核算的结果进行评价等级判定;同时应说明估算模型计算参数和判定依据,并附污染源参数输入截图、筛选气象参数输入截图、筛选方案参数输入截图、筛选方案结果输出截图等。

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调查一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并列出名称、保护内容、大气功能区划、与项目厂址的相对距离、方位、坐标等信息。

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可不列出坐标信息。

三级评价项目建议按照上款二级评价要求,列出200m 范围内的主要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信息,200m 范围内没有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列出最近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信息。

环境保护目标调查表格式参照导则附录表C.4。

三、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价基准年的筛选:一级评价选择近 3 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高质量和气象资料相对完整的1 个日历年作为评价基准年;二级、三级评价建议选取评价区域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最新公开发布的环境质量公告或报告中年份作为基准年。

一级评价项目应明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结论,提供基准年所在区域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的统计结果,提供估算模型计算结果中占标率大于1%的其他污染物补充监测资料。

二级评价项目应明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结论,提供基准年所在区域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的统计结果,提供估算模型计算结果中占标率大于1%的其他污染物补充监测资料。

酸性除油剂环评报告公示

酸性除油剂环评报告公示

1500 300 750 1500 120 180 1150
25kg 包装 袋
25L 胶桶
25kg 包装 袋
25kg 包装 袋
25kg 包装 袋
25kg 包装 袋
25kg 包装 袋
1 3 2 1 0.5 0.25 0.2 0.25 1
15 山梨醇 固态 900 25L 胶桶
10
16
磷酸三 钠
固态
1740
*
表面活性剂
*
清洗剂
6000
3
香精
*
色素
*
自来水
*
酒石酸
*
着色剂
8000
5
硼酸 氨基磺酸
* *
磺基水杨酸
*
氟化镍
*
醋酸镍
*
粉剂
封孔剂
3000
1.5
硼酸 氟化钠
* *
产品
醋酸钴
*
氟化铵
*
硫酸铵
*
酸蚀剂
3000
1.5
复合肥
*
磷酸氢二铵
*
葡萄糖酸钠
*
碱蚀剂
5000
3
大苏打
*
磷酸三钠
*
注:酸性污水处理剂有 2 个生产配方。
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汇入官窑污水处理厂。生产线用
公用工程
排水工程
水进入产品中。喷淋废水循环使用,定期排入自建污水站 处理。车间地面清洁废水委托有资质环境工程单位落实治
理,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地面清洁,不外排。
供电工程
由市政电网统一供给。
废气治理工 程
硫酸雾和氯化氢: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工单位采用碱液喷淋 塔进行处理;粉尘:委托有资质的环境工程单位采用布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南海区环境质量报告书二○○八年度(公众版)佛山市南海区环境保护局二○○九年六月第一章环境监测工作概况一、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2008年末,我区在除桂城外的七个镇(街)各新增一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成后共11个子站。

由于新增的空气子站于2008年还处于调试阶段,因此我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仍为区气象局、区政协、桂城街道办事处和西樵中学4个监测子站。

这4个监测子站对环境空气进行全年连续自动监测,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共获得日均值有效数据4288个;降尘测点经优化后布设在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上,4个监测点每月采集样品一次进行监测(全年不间断采样)。

酸雨监测点设在桂城环保大厦,逢雨必测,监测项目有pH值、电导率、降雨量及雨水中阴、阳离子成分,全年共测雨样87个,共获1044个有效数据。

二、地表水质监测对桂城水厂和南海第二水厂饮用水源水质进行监测,1年监测12期,监测“三氧”、氨氮、挥发性酚、总氰化物、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等31个项目,全年饮用水源监测共获有效数据1928个。

对我市六大河系共布设14个断面进行监测(下东、平洲断面由佛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监测频率为:市控断面1年6期(单月监测),区控断面1年1期;监测项目有“三氧”、氨氮、挥发性酚、总氰化物、砷、石油类、汞、六价铬、镉、铅、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锌和镍等24项,全年地表水监测共获得2708个有效数据。

三、噪声监测在城区(桂城城区)进行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监测,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网格140个,覆盖14.15平方公里;交通噪声监测路段数43个,总长37.50公里,共获得183个统计数据。

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2个,共获192个统计数据。

四、污染源监督监测废水1年监测2~4次,重点污染源监测每季度1次,并按周期采样,全年监测企业数1433厂次,样品数11433个,发出数据18072个。

废气及燃料含硫量1年监测1至2次,监测企业数466厂次,烟囱584条次,其中烟(粉)尘项目监测550条次,烟气黑度项目监测397条次,燃料含硫量453厂次。

五、其他监测对途经我区车龄在4年以上的公交线路进行机动车尾气抽检,检测公交线路20条,公交车共161辆。

为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验收、污染事故、委托等进行监测,共获得有效数据31496个。

第二章环境质量现状第一节污染源一、工业污染源(一)大气污染状况2008年,我区工业煤炭消费量为369.77万吨,其中燃料煤消费量为361.02万吨,原料煤消费量8.75万吨,重点调查企业煤炭消费量为356.88万吨;重点调查企业燃料油消费量为71.58万吨,其中重油45.68万吨,柴油25.90万吨。

全区废气排放总量********万标立方米,重点调查企业排放二氧化硫38926吨,烟尘8342吨,工业粉尘1835吨,氮氧化物41335吨。

与2007年相比,重点调查企业煤炭消费量增加了64.16万吨,燃料油消费量减少了72.87万吨。

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了7.6%,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7.7%,烟尘排放量增加了4.9%,工业粉尘排放量减少了13.1%,二氧化氮排放量增加了6.1%。

主要排污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主要排放区域是狮山镇、其次是南部的西樵镇。

(二)水环境污染状况2008年我区工业废水产生量为11707.97万吨, 废水重复使用量为6782.17万吨,重复利用率为57.9%。

其中重点调查统计企业的工业废水产生量为8892.97万吨,废水重复使用量为4994.07万吨,重复利用率为56.2%,达标排放率为82.0%。

2008年我区工业废水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2007年相比,整体呈下降趋势。

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排放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1.0%和23.1%,各种污染物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3360.14吨、氨氮325.58吨、石油类12.34吨、挥发酚2.10吨、六价铬0.10吨,铅1.30吨。

2008年,南海区主要废水排放行业是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排放量的分别为2093.64、726.43、292.48万吨。

前两行业废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区重点调查企业废水排放总量的53.7%和18.6%,其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占全区重点调查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68.1%和11.9%。

废水主要纳污河段是西江南海段,占全区重点调查企业排放总量的24.3%,东平-顺德水道、西南涌—水口水道、雅瑶水道和佛山水道也是我区的主要纳污水体,其纳污比例分别为22.5%、8.8%、16.1%和22.0%,化学需氧量主要纳污河段是西江干流,占全区重点调查企业排放总量的31.6%。

氨氮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重点调查企业排放总量的58.7%,其次是纺织业,占重点调查企业排放总量的19.5%。

氨氮纳污最多的是佛山水道和雅瑶水道,分别占重点调查企业排放总量的47.0%和30.1%。

二、生活污染源人类消费活动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居住区是人类消费活动集中地,是主要的生活污染源。

而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携带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等好氧有机物,对地表水的影响尤为显著。

2008年,全区城镇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0023.5万吨,随着我区10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和处理能力的不断加大,全年共处理生活污水3969万吨,处理率为39.6%。

目前南海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2800吨/天,除了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一厂每天能处理桂城、狮山部分地区的400吨生活垃圾外,其余大部分送往外地填埋。

据预测,南海垃圾产生量每年将以8%的增幅增长,这让南海未来面临着更大的垃圾处理压力。

为此,南海垃圾焚烧发电二厂计划动工,总投资约为6.5亿元,建成后将面向南海8个镇(街)收集城镇生活、工业垃圾,该工程设计每日将可处理垃圾约1500吨,一年处理量达到50万吨,年发电约1.69亿度,工程预计将于2010年底投产,届时南海全区垃圾日处理量可达到1900吨,超八成垃圾实现无公害处理,每年可发电约2.65亿度,其中的80%与南海电网实现并网供电。

同时,污染防治方面采用先进工艺,可满足周围环境的特殊要求。

三、农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

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废物,包括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

特别是氮肥和磷肥大量施用或施用不当会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积累等造成影响。

四、流动污染源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城市污染的重要来源。

南海区2008年的机动车尾气抽检根据《关于印发佛山市南海区道路交通运输市场联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南府办[2008]28号)文件精神,落实区委区政府打造“五星级南海”目标,建设“五星级”南海公交,实现节能减排,减少对大气污染,结合我区公共交通的实际情况,制定监测计划。

对途经我区车龄在4年以上的公交线路进行机动车尾气抽检。

检测区域涵盖了我区的7个镇街(包括:桂城、大沥、罗村、里水、丹灶、西樵、九江),检测公交线路20条,共161辆公交车,所抽检车辆的尾气合格率仅为67.7%,对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第二节环境空气一.空气质量1.二氧化硫2008年,全区年平均浓度为0.052毫克/米3,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改后的二级标准要求。

与2007年相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下降了22.4个百分点,其中,西樵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下降明显。

桂城、西樵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及年际变化见图1。

2.二氧化氮2008年,全区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49毫克/米3,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000年修改后的二级标准要求。

与2007年相比,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下降2.2个百分点。

桂城、西樵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及年际变化见图2。

3.可吸入颗粒物2008年,全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为0.056毫克/米3,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000年修改后的二级标准要求。

与2007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轻微下降。

桂城、西樵的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及年际变化见图3。

//////桂城西樵浓度(毫克/米3图1南海区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区域及年际变化///////桂城西樵浓度(毫克/米图2南海区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区域及年际变化4.降尘2008年,全区平均降尘量为5.0吨/公里2·月,符合推荐评价标准(≤8吨/公里2·月)要求,较2007年下降5.7个百分点。

降尘量的区域及年际变化见图4。

二.酸雨2008年,南海区酸雨点共测雨样数87个,pH 值范围为3.68~5.49,酸雨频率为100.0%,酸雨量占总雨量的比率为100.0%,降水平均pH 值为4.38。

与2007年相比,酸雨频率上升6.6个百分点,酸雨量占总雨量的比率上升4.2个百分点,降水平均pH 值下降0.11个pH 单位。

雨水中硫酸根浓度明显高于其它阴离子浓度,表明我区酸雨类型是硫酸型,主要受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而产生的废气污染所致。

综上所述,2008年,我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 10、平均降尘量指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000年修改后的二级标准要求,与2007年度相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和降尘量均有一定降幅,趋势向好。

这与我区2008年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力促产业转型、产业升级,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区内超标排污企业进行限期治理或作关停处理有关。

///////桂城西樵浓度(毫克/米3图3南海区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区域及年际变化//////桂城西樵浓度(毫克/米图4南海区降尘量区域及年际变化第三节地表水一.主要饮用水源水质2008年,从监测的31个项目统计结果表明,我区主要饮用水源——平洲水道石石肯段监测值只有溶解氧项目出现超标,超标率为2.1%,其余各监测指标平均值均未出现超标;东平-顺德水道狮山段监测项目没有超标现象,水质良好。

2008年,我区六大河系中,西江干流、东平—顺德水道、平洲水道上游所监测的5个断面水质均可达到GB3838—2002的Ⅱ类标准,平洲水道中、下游的五斗桥和平洲段达到Ⅲ类标准,这些河段均达到其功能水质要求。

其余河段:官山涌、西南涌下游和顺段和珠江西航道里水上庄段属Ⅴ类水质,西南涌上游凤岗段、水口水道泌冲大桥段、雅瑶水道的雅瑶大桥段和圣堂段均为劣于Ⅴ类水质,这些河涌(段)均达不到其功能水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