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的合理固定完整版本
合集下载
操作技术规范(八)引流管固定技术

9.中间一条胶布於从左边由上往下螺旋固定与引流管上,固定在管道上胶布末端打0.3厘米的小褶;最后抚压胶布使之与管道与皮肤充分粘合
10.重复5—9步骤,由引流管下部对卡固定
10.整理用物归位
11,洗手
操作技术规范(八)引流管固定技术
准备相关用品
1.选用的胶布(3M管路固定胶布)膠帶
2.选用胶带尺寸(7.6CM或引流管专用敷料)
3.棉球
4.酒精
操作步骤
1.洗手
2.站到病人右侧,将用物放置在至病人床位旁
3.走近病人5.撕取12--15公分的管路固定胶布
6.由中央撕3等分,成”Y字型
7.从上部固定引流管,首先开叉口固定于引流管出口处,没撕开胶布部分固定好Y纱,其中固定Y纱胶布直接与皮肤的粘贴部分不少于2二指宽,指压固定好的胶布部分.
8.撕开的3条胶布,先将其左边2条搭放在引流管上,右边的1条固定在同侧Y纱上,与皮肤直接粘贴部分不少于1指宽;同法固定最左边的一条胶布。
10.重复5—9步骤,由引流管下部对卡固定
10.整理用物归位
11,洗手
操作技术规范(八)引流管固定技术
准备相关用品
1.选用的胶布(3M管路固定胶布)膠帶
2.选用胶带尺寸(7.6CM或引流管专用敷料)
3.棉球
4.酒精
操作步骤
1.洗手
2.站到病人右侧,将用物放置在至病人床位旁
3.走近病人5.撕取12--15公分的管路固定胶布
6.由中央撕3等分,成”Y字型
7.从上部固定引流管,首先开叉口固定于引流管出口处,没撕开胶布部分固定好Y纱,其中固定Y纱胶布直接与皮肤的粘贴部分不少于2二指宽,指压固定好的胶布部分.
8.撕开的3条胶布,先将其左边2条搭放在引流管上,右边的1条固定在同侧Y纱上,与皮肤直接粘贴部分不少于1指宽;同法固定最左边的一条胶布。
导管固定常用方法完结

6.同样方法,将“T”型胶布左翼自胃管下方按逆时针方向无缝隙 螺旋缠绕于胃管上,尾端反折;
7.将“1”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的离型纸;
8.胃管自然弯曲后,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固定于面颊处;
9.“1”型胶布中间全部包裹胃管,另一部分固定于面颊,并塑形。
线绳固定
一次性头皮针、线绳
1.根据患者情况,取一定长度的线绳
“H'型胶布 固定
11.取两条14cmx 3cm大小弹力胶带(可根据患 者情况适当调整尺寸);
2.从弹力胶带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各裁剪6cm开 口;
1.去掉一侧离型纸,贴于患者嘴唇上方;
2.去掉剩余的离型纸,将中间未裁剪的2cm与插管和牙垫粘贴;
3.将左右两侧胶布弹性拉直,按逆时针方向螺旋缠绕于插管和牙 垫上
2.将“1”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离型纸;
3.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固定于大腿内侧;
4.将尿管分叉口前端放于“1”型胶带中间,并全部包裹尿管,塑 形;
5.将1型胶布另一部分固定于大腿内侧;
引流管
螺旋形固定
7.取两条15cmK6cm大小弹力胶带;
2.左右旁开2cm剪开两条10cm的开口;
1.去掉未裁剪的5cm处离型纸,并粘贴于皮肤上(粘贴部分需超过 敷料部分);
1.将“1”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的离型纸;
2.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粘贴于弓流管开口下方10cm左右处;
3.将引流管放于“1”型胶带中间,并全部包裹管路,塑形;
气管插管
“Y'型胶布 固定
9.取两条15cmK3cm大小弹力胶带(可根据患 者情况适当调整尺寸);
10.从中间1.5cm处剪开10cm长的开口;
2.双“1”型胶布第一开口处先全部包裹胃管,中间1/3胶布固定
7.将“1”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的离型纸;
8.胃管自然弯曲后,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固定于面颊处;
9.“1”型胶布中间全部包裹胃管,另一部分固定于面颊,并塑形。
线绳固定
一次性头皮针、线绳
1.根据患者情况,取一定长度的线绳
“H'型胶布 固定
11.取两条14cmx 3cm大小弹力胶带(可根据患 者情况适当调整尺寸);
2.从弹力胶带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各裁剪6cm开 口;
1.去掉一侧离型纸,贴于患者嘴唇上方;
2.去掉剩余的离型纸,将中间未裁剪的2cm与插管和牙垫粘贴;
3.将左右两侧胶布弹性拉直,按逆时针方向螺旋缠绕于插管和牙 垫上
2.将“1”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离型纸;
3.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固定于大腿内侧;
4.将尿管分叉口前端放于“1”型胶带中间,并全部包裹尿管,塑 形;
5.将1型胶布另一部分固定于大腿内侧;
引流管
螺旋形固定
7.取两条15cmK6cm大小弹力胶带;
2.左右旁开2cm剪开两条10cm的开口;
1.去掉未裁剪的5cm处离型纸,并粘贴于皮肤上(粘贴部分需超过 敷料部分);
1.将“1”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的离型纸;
2.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粘贴于弓流管开口下方10cm左右处;
3.将引流管放于“1”型胶带中间,并全部包裹管路,塑形;
气管插管
“Y'型胶布 固定
9.取两条15cmK3cm大小弹力胶带(可根据患 者情况适当调整尺寸);
10.从中间1.5cm处剪开10cm长的开口;
2.双“1”型胶布第一开口处先全部包裹胃管,中间1/3胶布固定
临床各类引流管的固定及规范管理

Education-教育
护士教育“四化”
引流管专科理论“普及化” 引流管专科护理操作“标准化” 引流管护理交班 “常规化” 引流管的异常情况上报“制度化”
护士教育: 常用固定工具-胶带使用注意事项:
皮肤处理
清洁皮肤皮脂,适当处理渗液、唾液 必要时去除毛发,避免刮除 确保皮肤充分干燥 使用皮肤保护措施:液体敷料
各类引流管道固定
鼻胃管的固定
用高举平台 法固定
不一样的剪裁 一样的效果
鼻胃管的固定方法
• “人”字型
裁剪胶带: a.“人”字型胶带:长7cm,宽2.5cm b.加固的胶带:长8cm,宽1.5cm
胃管的固定方法
鼻胃管的固定
• “R”型固定贴 白扁带固定 • 平台法二次固定
常见固定方法
双高举 平台法
将பைடு நூலகம்布贴在透明敷贴上,左右贴 合皮肤面积各为2cm*5cm,中 间平台处为1cm*5cm;
系带穿过小孔,绑在尿管分叉 处或尿管与尿袋连接处系活结。
尿管的固定
• 高举平台法
选择合适的位置, 运用高举平台法 对尿管进行黏贴 固定;
高举平台法:将3M 胶 布 裁 剪 成 长 89cm,宽2cm;
为固定更紧, 可采用双高 举平台法固 定尿管;
鼻胃管
鼻胆管
T管
腹腔引流管
空肠造瘘管
尿管
感谢聆听!
Accurately-精确
• 位置 • 刻度 • 颜色描述 • 量的评估 • 标识准确
Accurately-精确
引流液颜色对照卡
Accurately-精确 记对颜色
Accurately-精确
记 对 量
有冲管时: 引流液量=引流量-冲入量
引流管的固定课件

患者及家属的教育
教育内容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引流管的作用 、固定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日常 护理等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水
平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方式
通过宣传册、视频、讲座等多种形 式进行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能够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引流管固定的相关 知识。
教育周期
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初次教育,并在 治疗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持续教育 和提醒。
告知患者在活动时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扭曲、压迫引流管,以免影响引流 效果。
指导患者在改变体位或活动时,缓慢移动,避免突然用力或大幅度动作。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如发现引流管有移位、脱落、 堵塞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对于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的异常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 并协助处理。
如发现引流管附近皮肤有渗漏 、红肿、疼痛等情况,应及时 处理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02
正确的固定方法应确保引流管在 体内稳定,不易受到外力牵拉而 脱落。
防止逆行感染
引流管的脱落可能导致外界细菌逆行进入体内,引发感染。
固定引流管可以减少细菌逆行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的安全 。
保证引流效果
引流管的固定可以确保引流管在正确 的位置,避免移位或扭曲,从而保证 引流效果。
引流效果的保证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 重要,因此引流管的固定是必要的护 理措施。
2023
引流管的固定课件
REPORTING
2023
目录
• 引流管固定的重要性 • 引流管固定的方法 • 引流管固定的注意事项 • 引流管固定的培训与教育 • 引流管固定的发展趋势
2023
PART 01
引流管固定的重要性
REPORTING
防止引流管脱落
01
管道的固定

保持导管良好的弧度
鼻胃管的固定:工字型
1、将离型纸从中间撕开
2、撕除上端离型纸,粘帖于 鼻翼处
3、撕除下端离型纸,末端反 折,缠绕导管
如图,两根导管固定
鼻胃管二次固定:大“Ⅰ” 固定法
1、根据管径剪取适合尺寸
2、将离型纸从中间撕开
3、撕除一侧离型纸, 粘帖在皮肤上
4、撕除另一侧离型纸, 塑形导管,粘帖在皮肤上
管道的固定
主要内容
留置鼻胃管的固定 留置尿管的固定 引流管的固定 气管插管的固定 CVC的固定
鼻胃管的固定:人字型
1、将离型纸从中间撕开
2、撕除上端离型纸,粘贴于鼻翼处
1.绕管时导管内送少许。 2.不要过度依赖胶带的 弹性来获, 4、高举平台法固定延长管 缠绕导管,另一条反向放进行相同操 作
留置尿管的二次固定:高举平台法
如图,离型纸撕开
两条胶带固定在皮肤上
高举平台发固定导管
导尿管的“结绳固定法”
弹性柔棉宽胶带剪洞 透明敷料保护皮肤 用塑料绳或无纺布细绳穿洞打结固定
引流管出口固定:螺旋固定法
1、出口“Y”型敷料
2、Y纱布覆盖引流管出口 3、将胶带剪成“E”字型,
从中间撕开离型纸
4、如图,撕除离型纸
5、上下固定,中间绕管
6、相同方法,对侧固定
气管口插管的固定: Y型
气管口插管的固定:H型
透明敷料固定CVC的流程
谢谢!
鼻胃管的固定:工字型
1、将离型纸从中间撕开
2、撕除上端离型纸,粘帖于 鼻翼处
3、撕除下端离型纸,末端反 折,缠绕导管
如图,两根导管固定
鼻胃管二次固定:大“Ⅰ” 固定法
1、根据管径剪取适合尺寸
2、将离型纸从中间撕开
3、撕除一侧离型纸, 粘帖在皮肤上
4、撕除另一侧离型纸, 塑形导管,粘帖在皮肤上
管道的固定
主要内容
留置鼻胃管的固定 留置尿管的固定 引流管的固定 气管插管的固定 CVC的固定
鼻胃管的固定:人字型
1、将离型纸从中间撕开
2、撕除上端离型纸,粘贴于鼻翼处
1.绕管时导管内送少许。 2.不要过度依赖胶带的 弹性来获, 4、高举平台法固定延长管 缠绕导管,另一条反向放进行相同操 作
留置尿管的二次固定:高举平台法
如图,离型纸撕开
两条胶带固定在皮肤上
高举平台发固定导管
导尿管的“结绳固定法”
弹性柔棉宽胶带剪洞 透明敷料保护皮肤 用塑料绳或无纺布细绳穿洞打结固定
引流管出口固定:螺旋固定法
1、出口“Y”型敷料
2、Y纱布覆盖引流管出口 3、将胶带剪成“E”字型,
从中间撕开离型纸
4、如图,撕除离型纸
5、上下固定,中间绕管
6、相同方法,对侧固定
气管口插管的固定: Y型
气管口插管的固定:H型
透明敷料固定CVC的流程
谢谢!
引流管的护理和固定方法

胃管固定法: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流袋使用的注意事项
• 1. 临床医生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合适规格的引流袋。 • 2. 去除包装后,先将引流管上保护帽拔出,用引流管接头与导
尿管体外接头链接,将引流袋上端的吊带或绑带固定,即可使用。 • 3. 注意观察引流袋的液面,及时更换引流袋或是排液。 • 4. 引流袋需由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医师操作。 • 5. 使用时必须遵守医院的医护规范和引流袋使用说明书。 • 6. 本品一次性使用,切勿重复使用 • 7. 包装破损,请勿使用 • 8. 注意包装袋上的消毒失效期,超过期限禁止使用 • 9. 本品用后请勿随意丢弃,按国家医用垃圾处理法规统一处理。
• 3. 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适宜的长度,嘱患者翻 身活动时避免引流管脱出。
• 4. 保持有效引流。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给予离心方向挤 捏,保持引流通畅,防止阻塞。
• 5. 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
• 6. 及时发现与积极预防处理与引流管相关的并发症。
• 7. 做好拔管后处理,拔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引流管口周围皮 肤及伤口的护理
小讲课
引流袋的护理和 固定方法
普外科 杨蓉 2019.07.11
• 常用的引流 袋为一次性引流 袋,是手术之后 身体内部或局部 手术深处的渗血、 积液等需要用管 道引出,引流管 末端接的一个专 门盛引流出来液 体的透明塑料袋。
引流袋的护理
• 1. 遵循无菌技术原则、标准预防原则。
• 2. 告知患者及家属放置引流的目的、放置位置,需停留的时间、引流期 间的注意事项及自我观察技巧等,取得患者的配合。
腹腔引流管巧妙固定法

3 4 5
材料
之前患者引流管固定方法
缺点:
1.引流管过长,活动 不便。 2、重力的原因,活动 时患者有疼痛感。 3、引流管多为橡胶管, 反复更换容易松动, 造成引流管与引流袋 脱落。
改良后的引流管固定方法
方法:1、选用
两根有弹性的橡 皮筋,分别从引 流管的穿出,拉 紧。2、一根皮筋 固定于引流管与 引流袋的衔接处, 另一根固定于引 流袋的长管上。3、 别针固定于腹带 或衣服上。
橡皮筋的用法
改良后的优点
1
2
减少了腹腔引流 管活动范围,减轻 疼痛,有利于充分 引流
防止腹腔引 流管的脱落
改良后的优点
3
4
容易取材,经济 实用
有利于患者户 外活动,防肠手术术后患者均带有腹腔引流 管,因我院腹腔引流管均为硅胶管,长度 40~60cm,术后缝合后遗留体外约20~ 40cm,加大了引流管活动范围,对术后患 者翻身、活动时带来很多不便,现对我 科胃肠术后带有引流管实施此方法效 果显著、经济实用,具体方法如下。
材料
1 橡皮筋大小一样两根 2 别针一枚
材料
之前患者引流管固定方法
缺点:
1.引流管过长,活动 不便。 2、重力的原因,活动 时患者有疼痛感。 3、引流管多为橡胶管, 反复更换容易松动, 造成引流管与引流袋 脱落。
改良后的引流管固定方法
方法:1、选用
两根有弹性的橡 皮筋,分别从引 流管的穿出,拉 紧。2、一根皮筋 固定于引流管与 引流袋的衔接处, 另一根固定于引 流袋的长管上。3、 别针固定于腹带 或衣服上。
橡皮筋的用法
改良后的优点
1
2
减少了腹腔引流 管活动范围,减轻 疼痛,有利于充分 引流
防止腹腔引 流管的脱落
改良后的优点
3
4
容易取材,经济 实用
有利于患者户 外活动,防肠手术术后患者均带有腹腔引流 管,因我院腹腔引流管均为硅胶管,长度 40~60cm,术后缝合后遗留体外约20~ 40cm,加大了引流管活动范围,对术后患 者翻身、活动时带来很多不便,现对我 科胃肠术后带有引流管实施此方法效 果显著、经济实用,具体方法如下。
材料
1 橡皮筋大小一样两根 2 别针一枚
导管固定常用方法完结

2.先将上面一条胶带在开口处对折2cm的粘性部分,然后从气管插管上方弹性拉直按顺时针方向螺旋缠绕气管套管及牙垫;再将下面一条胶布在开口处对折2cm的粘性部分,然后从气管插管下方弹性拉直按顺时针方向螺旋缠绕气管套管及牙垫;
3.一侧固定妥善,将另一条弹力胶带粘于对侧面颊部,胶布开口距嘴角1-2cm;
4.先将上面一条胶布在开口处对折2cm的粘性部分,然后从气管
2.去掉边缘两条胶布粘贴于敷料上同样需盖过敷料紧贴于皮肤;
3.中间一条胶布先与引流管塑形,后拉直方向螺旋式缠绕固定;
4.同样方法用另一条胶布对侧固定引流管;
“I”型胶布固定
8.取一条7cm×6cm大小弹力胶带;
2.将弹力胶布裁剪成为“I”型(左右两边的中间分别剪开长1.5cm宽2cm的开口);
1.将“I”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的离型纸;
6.同样方法,将“T”型胶布左翼自胃管下方按逆时针方向无缝隙螺旋缠绕于胃管上,尾端反折;
7.将“I”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的离型纸;
8.胃管自然弯曲后,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固定于面颊处;
9.“I”型胶布中间全部包裹胃管,另一部分固定于面颊,并塑形。
线绳固定
一次性头皮针、线绳
1.根据患者情况,取一定长度的线绳
2.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粘贴于引流管开口下方10cm左右处;
3.将引流管放于“I”型胶带中间,并全部包裹管路,塑形;
气管插管
“Y”型胶布固定
9.取两条15cm×3cm大小弹力胶带(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尺寸);
10.从中间1.5cm处剪开10cm长的开口;
1.去掉未剪裁的5cm处离型纸,(双人合作),1人固定气管插管至门齿刻度,另1人将弹力胶带粘于面颊部,胶带开口距嘴角1-2cm。
3.一侧固定妥善,将另一条弹力胶带粘于对侧面颊部,胶布开口距嘴角1-2cm;
4.先将上面一条胶布在开口处对折2cm的粘性部分,然后从气管
2.去掉边缘两条胶布粘贴于敷料上同样需盖过敷料紧贴于皮肤;
3.中间一条胶布先与引流管塑形,后拉直方向螺旋式缠绕固定;
4.同样方法用另一条胶布对侧固定引流管;
“I”型胶布固定
8.取一条7cm×6cm大小弹力胶带;
2.将弹力胶布裁剪成为“I”型(左右两边的中间分别剪开长1.5cm宽2cm的开口);
1.将“I”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的离型纸;
6.同样方法,将“T”型胶布左翼自胃管下方按逆时针方向无缝隙螺旋缠绕于胃管上,尾端反折;
7.将“I”型胶布一分为二,去掉一侧背面的离型纸;
8.胃管自然弯曲后,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固定于面颊处;
9.“I”型胶布中间全部包裹胃管,另一部分固定于面颊,并塑形。
线绳固定
一次性头皮针、线绳
1.根据患者情况,取一定长度的线绳
2.将去掉离型纸的部分粘贴于引流管开口下方10cm左右处;
3.将引流管放于“I”型胶带中间,并全部包裹管路,塑形;
气管插管
“Y”型胶布固定
9.取两条15cm×3cm大小弹力胶带(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尺寸);
10.从中间1.5cm处剪开10cm长的开口;
1.去掉未剪裁的5cm处离型纸,(双人合作),1人固定气管插管至门齿刻度,另1人将弹力胶带粘于面颊部,胶带开口距嘴角1-2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用胶带将导尿管固定 于腹部或大腿内侧 (二次固定)。
腹腔引流管—T管
妥善固定
• 将T管用缝线固定于腹部皮肤 • 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T管短于其
他腹腔引流管) • 用胶带将T管固定于腹部,避开伤
口敷料,保持引流管通畅(二次 固定)。
• 二次固定胶贴应贴于引流管末端 3cm处,便于更换引流袋时消毒引
—— THANK YOU! ——
2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引流管的有效固定
毕晨韡 2017.05.21
临床意外脱管并不少见
2016年我院非计划性拔管的种类和数量
种类
数量
占比
胃管
尿管
气管插管
腹腔引流管
意外脱管的原因多种多样
原因分类 固定不到位 患者自行拔管 滑脱 宣教不到位 牵拉脱出
发生例次
占比
您的工作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未进行二次固定,固定不合理,对皮肤造成压力性损伤。 。。)
流管末端。
平抬高举法
• T型胶贴
H型胶贴
• 工型胶贴
• 螺旋固定法
• H型固定-
引流管的固定方法 • 加强二次固定
三、小结
1、清醒患者加强宣教,说明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并 告诉患者保护导管的方法,脱衣或活动时防止拉出 ;对意识不清,躁动患者用约束带适当约束。
2、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在开放、更换各管 道时,注意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避免院内感染。
三、小结
• 3、固定牢靠,随时查看各管道是否打折、移位、堵塞、脱落 、受压;
• 管道衔接处有无分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血液污染; • 查看引流管固定用缝针针眼处有无脓液,缝线有无脱落,如有
脱落及时提醒医生; • 观察贴膜、胶布及固定带,受潮、松脱时应及时更换处理。
• 4、对于同时留置多管道、多用途输注的液体,床头悬挂警示 标识,做好区分。
二、常见管路的固定方法
鼻胃管固定:多些用心,多些安全
-将胶带剪成“人”字型
-螺旋状缠绕,末端反折
-鼻翼处塑性 高举平台延长管固定-
• 鼻导管固定重点-塑性;
• 塑性可以有效的保护 鼻粘膜及皮肤,防止 引导管压迫产生的粘 膜损伤。
鼻胃管“工”字形固定
导尿管固定
• 固定导尿管及集尿袋,防止牵拉 和滑脱。气囊注水10~20ml可起 到固定作用;
三、小结
• 5、患者翻身、排便、下床时因体位改变,应注意 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污染。
• 高危管道患者协助更换体位时应两人或两人以上操 作,先确认导管情况(包括外露长度等),由专人 负责固定导管,操作后再全面确认导管固定情况。
梳理通畅,合理放置 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腹腔引流管—T管
妥善固定
• 将T管用缝线固定于腹部皮肤 • 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T管短于其
他腹腔引流管) • 用胶带将T管固定于腹部,避开伤
口敷料,保持引流管通畅(二次 固定)。
• 二次固定胶贴应贴于引流管末端 3cm处,便于更换引流袋时消毒引
—— THANK YOU! ——
2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引流管的有效固定
毕晨韡 2017.05.21
临床意外脱管并不少见
2016年我院非计划性拔管的种类和数量
种类
数量
占比
胃管
尿管
气管插管
腹腔引流管
意外脱管的原因多种多样
原因分类 固定不到位 患者自行拔管 滑脱 宣教不到位 牵拉脱出
发生例次
占比
您的工作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未进行二次固定,固定不合理,对皮肤造成压力性损伤。 。。)
流管末端。
平抬高举法
• T型胶贴
H型胶贴
• 工型胶贴
• 螺旋固定法
• H型固定-
引流管的固定方法 • 加强二次固定
三、小结
1、清醒患者加强宣教,说明置管的目的和重要性,并 告诉患者保护导管的方法,脱衣或活动时防止拉出 ;对意识不清,躁动患者用约束带适当约束。
2、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在开放、更换各管 道时,注意无菌操作,严格消毒,避免院内感染。
三、小结
• 3、固定牢靠,随时查看各管道是否打折、移位、堵塞、脱落 、受压;
• 管道衔接处有无分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血液污染; • 查看引流管固定用缝针针眼处有无脓液,缝线有无脱落,如有
脱落及时提醒医生; • 观察贴膜、胶布及固定带,受潮、松脱时应及时更换处理。
• 4、对于同时留置多管道、多用途输注的液体,床头悬挂警示 标识,做好区分。
二、常见管路的固定方法
鼻胃管固定:多些用心,多些安全
-将胶带剪成“人”字型
-螺旋状缠绕,末端反折
-鼻翼处塑性 高举平台延长管固定-
• 鼻导管固定重点-塑性;
• 塑性可以有效的保护 鼻粘膜及皮肤,防止 引导管压迫产生的粘 膜损伤。
鼻胃管“工”字形固定
导尿管固定
• 固定导尿管及集尿袋,防止牵拉 和滑脱。气囊注水10~20ml可起 到固定作用;
三、小结
• 5、患者翻身、排便、下床时因体位改变,应注意 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污染。
• 高危管道患者协助更换体位时应两人或两人以上操 作,先确认导管情况(包括外露长度等),由专人 负责固定导管,操作后再全面确认导管固定情况。
梳理通畅,合理放置 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严密观察,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