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_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_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_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第25卷第5期V o l.25 NO.5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 rnal of P ingx iang Co llege

2008年10月

O ct.2008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

——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

郭名华,赵 玲

(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 要:穿越小说是近来盛行的一个网络小说门类。穿越小说是现代女性穿越时空编织出来的女性生活、情感、事业的白日梦。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穿越小说所展现的现代女性心理的症候。一是容貌使现代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很多无奈;二是现代女性沉迷于穿越小说的虚拟世界中,逃遁现实情感的空洞乏味;三是现代女性自立自强追求事业的梦想,也在穿越小说中得到演绎。穿越小说给我们带来了现代女性的对美丽、对情感、对事业方面的思考,引人深思。关键词:穿越小说;女性白日梦;女性心理症候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49(2008)05-0081-04

目前,“穿越小说”大概是一种最时尚的读物。有人甚至声称:“网络阅读,不知道‘穿越’的人已经过时了。”

“穿越小说”眼下已成为各大原创文学网站的热门和头牌,图书市场上也已出现了多种“穿越小说”作品,其中较为知名的有《绾青丝》、《梦回大清》、《步步惊心》、《清宫情空净空》等,大多拥有不错的销量。作家出版社更是一气推出了“四大穿越奇书”——《木槿花西月锦绣》、《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迷途》、《末世朱颜》,将这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推向了极致。由于网络的流行与追捧,更多的女白领步其后尘,“穿越小说”居然演变为一种“文学现象”。

何谓“穿越小说”?穿越小说是指当下网络小说最热门题材的一种。“穿越”,即穿越时空的简称。从其内容来看,其情节通常是一个当代青年遭逢变故,由于某种机缘巧合,进入古代,以在场的方式参与见证了种种众所周知又知之不详的历史事件。其基本要点是,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

当代中国文学里面,黄易的《寻秦记》可算是影响最大的穿越文学作品,也可以被视为当代华语文学穿越类型的滥觞之作。最早的穿越言情代表,应该算是十年前红过一阵的席绢,《交错时光的爱恋》就是一部典型的穿越小说。[1]而网络上近一两年兴起的穿越文学其特点又有所不同,基本上都是青年女性回到古代谈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同时经历种种宫闱秘事及权力斗争。这类小说借穿越的形式装饰一个时空倒转、回到古代、带入自身的精致的“壳”,也就是借此曲折地圆一把现代女性“与古人谈恋爱”的白日梦。

“在新时期文学中,由于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女性自身作为写作关注的对象。女性写作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2]女性穿越小说的出现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试图从穿越小说中去探寻现代女性心理的症候。

一、容貌——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现代女性最受困扰的问题恐怕就是女性的容貌问题。这个似乎微不足道的问题,却包含了别有意味的性别政治。穿越小说中强调女性容貌是取得幸福爱情和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女性的容貌被笼罩在男权主义的阴影之下。男性对女性魅力判断标准,首要就是女性的容颜。在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现

收稿日期:2008-06-28

作者简介:郭名华(1973-),男,江西遂川人,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代女性的压力可以说是有增无减。不单要有“人才”还得有“人材”(貌美)。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较轻松地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对现代女性来说是一种悲哀。犹如《绾青丝》中女主角在经历前世的爱情挫折后说的“我不相信爱情,爱情充满了谎言和欺骗,充满了市侩和算计,那之后相亲无数,男人挑剔你的长相,你的身材,……你的思想,你的才艺,你的品性对男人而言都是多余的东西。”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在现代社会中,理想的爱情都是奢侈品,容貌是现代女性的梦魇。

穿越文中的女主角都是清一色的年轻貌美的女性。把她们穿越前后的容貌进行对比,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现代生活中资质平平,貌不惊人,家世普通,工作上默默无闻,感情上饱受挫折,受够了人间冷暖。穿越后,往往占据了一位绝代佳人或豪门贵族小姐的身体,又有机会体验前世感受不到的帅哥关注和奴仆成群。最终都由于她们美丽的容颜和特别的个性,使得王公贵族们爱上她们。如《绾青丝》中的女主角叶海花,在前世由于外貌不出众,资质也一般,在经历了无数次相亲终于和一个男的要谈婚论嫁了,却得了乳腺癌,要割掉一只乳房,吓得那男的跑比飞还快。穿越后,摇身变成权相千金,还一反传统成了被人不齿的艳妓——卡门,拥有在现代生活中她所没有的美貌和窈窕身材。从而吸引了一大堆王公帅哥。另一类女性对自己的容颜还是满意的。如《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中的女主角在前半生中生穿越到苏麻喇姑身上,和康熙发生缠绵的爱情。后半生中,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在康熙面前,同样赢得康熙的爱怜,甚至比苏麻更胜一筹。作者刻意地去描写女主角的外貌,把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和穿越后作对比,往往是穿越后更令人欣喜若狂。

很多女性读者承认,她们在读小说时,都把自己当作是女主角了,彻底满足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现代女性在生存压力之下,在幻想的女性穿越小说世界中得到满足,找回自信,释放一下心中的委屈与无奈。不过,阅读得越多,就越是感到失落,让现实生活中不怎么美的女孩子会更加感到自卑。实际上,像韩国电影《丑女大翻身》中女主角那样的幸运,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概率是极少的。对女貌推崇备至的思想和男权主义是相契合的,如此下去,独立的女性意识就难以健康地发展。从这角度讲,女性穿越小说不是摆脱男权阴影,而是加重了这种影响,成了男权主义的帮凶,这大概是女性穿越小说作者始料不及的。

二、在“穿越”中逃遁现实情感的匮乏

穿越小说女作者毫无例外地以“言情”为重点。“穿越小说”的盛行——包括创作和阅读——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现实的迷茫与逃避,对日趋世俗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望与反思,从而幻想到另一时空去追求更为理想化的纯粹爱情。但总的来说,穿越小说不过是在形式上显得新奇而另类,披上了一件华丽而诡异的外衣,骨子里与通俗言情小说一脉相承。女性作者将希望放在了爱的乌托邦上,于是,一个个高大,英俊,对女性怀有柔情的男子被幻想出来。穿越小说更多的从感情出发,偏重于描写主人公与古代人物之间的情感故事,女性爱情诉求在小说中抒写得酣畅淋漓。这实在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默契,一个合谋,或者是一个共同狂欢的派对。

在穿越小说当中,女主人公大多赢得了甜美的爱情。穿越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女性,穿越后常常被一群优秀出众的王子、公爵、阿哥、皇帝不约而同地喜爱,从而展开了一段或侠骨柔情的、或缠绵悱恻的、或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女主角形象都惊人的相似:她们凭着现代人对历史的了解,有着现代女性的不羁,成熟又不失可爱的她们总是吸引着地位高又富有的男性围绕在她身边。她们不愿意再做男性的附属品。不再只让男人挑女人,女人也有挑剔男人的权利。从而有了“众星拱月”的爱情模式。女主角可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那个人。这和金庸小说“一男多女”的模式堪成对比。

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往往是现代女性穿越到另一时空去追求更为理想化的爱情。如《梦回大清》,女主角蔷薇有着较好的容貌,有着较好的家世,凭着现代女性特有的个性,幽默,智慧,让古代人眼前一亮,让康熙所有的儿子都不约而同的喜欢她。这些性格迥异的阿哥们,对她都死心塌地。女主角最终选择了十三阿哥,她只想找一个喜欢自己,自己也喜欢的男人,平平凡凡过一辈子。四川在线栏目采访了《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的作者,当记者问到写穿越小说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吗?与古代男子恋爱,是否是对现实男性的失望?该作者回答:但凡一个内心还柔软的女性,都会渴望童话般的爱情。[3]女性穿越小说受热捧也正是体现了女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女性穿越小说表达了现代女性的情感诉求,是对现实生活空洞乏味的感情生活的逃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和职业女性,更深刻的体会到女性的迷茫与痛苦。女性穿越小说尤如前两年的“超级女声”,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女性为自己实现梦想构建的舞台,不只是读者的舞台,也是创作者本身的舞台。“穿越小说”的作者均为年轻的白领女性,她们大多受过良好教育,不少人甚至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女性穿越小说的读者群一般是22岁以下女生或者都市白领,她们大多认为穿越到古代去经历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可以满足自己的爱情幻想。

?

2

8

?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 

然而,掩卷而思,这种时空的穿越,它的逻辑基础本身就证明了它的虚幻性。“写作和阅读穿越小说的女性其实和那些在游戏空间里一路厮杀,过关斩将的玩家,同那些神奇活现的CO SPLA Y迷们没什么两样,在现实里迷失自我,却在虚拟世界里找回自己。”[4]仅仅能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得到情感抚慰,仅仅停留在白日梦状态,现实生活中,女性越来越和真实生活疏远,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不适应症。不过,只要现代女性情感匮乏的现实没有改变,那么,即使没有穿越小说来表达这种情感诉求,也一定会出现另外类型的小说来满足女性读者的内心渴望。从这个角度来说,穿越小说可谓是对上世纪琼瑶爱情小说的一次世纪性遥相呼应。

三、女性自立自强追求事业的“穿越”之旅

“现代社会文明倡导女性走向社会,追求自身的社会价值。特别是职业女性,考虑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要在竞争激烈的年代干一番事业,展现自身能力,留下自己的人生轨迹,她们认为“女性不失去事业才有价值”。[4]现代社会女性的在面对现实社会的压力与竞争,对工作的不顺,爱情的为难,希望找到一个突破口,冲出压抑和束缚。这表现出女性心理经验与男权中心意识的区别。女性的事业却被男人有意无意地给忽略了。而事业心强的女性往往要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身的人生意义。

在女性穿越小说中,女主角大多聪慧,总的来说好些女主角始终是一女超人。由于作者的社会角色、经历、知识结构、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穿越的虚幻时空当中,很多女主人公和男人一争高下。她们基本上都能够赢得中意的男子,并且在人生和事业上步入巅峰。

其中,有一类女主角穿越后不依附当时的势力,独立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以点及面的扩张,最后取得政权。如《木槿花西月锦绣》女主角凭在前世当白领训练出来的特有的精明头脑,穿越后,由一个王府的洗衣丫头逐步变成了皇后。她在王府韬光养晦了一段时期后,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慢慢显示了自己强大的力量,引起男主角的关注,从而帮助男主角打天下。自己也成了巾帼英雄,人人崇拜的对象。

另一类就是女主角以自己的专长吸引当时的统治者,成为其左膀右臂,进而左右国家的发展方向,最后达到目的。在小说中,现代平凡的女性,穿越后她们都成了全才,而且年纪轻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从默默无名发展到跻身高位。她们能和一堆官场老油条斗智斗勇,而且百战不殆。把身边的人都收为心腹。如《绾青丝》中的卡门,架空历史后,一开始作为艳妓不被人接受,但凭着出众的诗词歌赋,和现代人的新鲜玩意,硬是征服了故事中所有的人。她的卡通绒毛玩

具、旗袍、吉他、火锅,无一不刺激着古代人的感官享受。她把这些发展成个人私有产业,与云家的产业分开来管理。她的想法是,女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好,走到那里都不会受欺负。正是她事业的成功,才引起了云老爷对她的关注。从而使她在政治上一展拳脚。再如,《木槿花西月锦绣》女主角也是在遭遇变故后,白手起家,建起了富甲一方的事业。在穿越小说中,女性的强势就充分体现了出来,她们追求更广阔的空间与更多的自我独立意识。可以说,这是女性在长期的男权社会的压抑和束缚下所寻求的一种解放,使得作家向我们讲述女性体验故事时,有意无意中透露出对社会和政治的极度敏感和强烈兴趣。与此恰成对比的是,传统言情小说中的女性不是被塑造成男性心目的理想女性,就是成为男性的附庸、玩具,任由男性摆布玩弄。

与其批判“穿越小说”是女性的白日梦,还不如说“穿越小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女性对自身反省后,对这个社会深刻认识后,意识觉醒的另一体现,是女性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从这点来说,女性穿越小说作为研究女性心理的资料价值要超过小说艺术上的价值。

穿越小说本身在小说创作艺术追求上,让我们看到了小说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一方面,时空转换,主人公在不同时空自由穿越,另一方面,在时空转换的同时,注入不同时代的经典元素,这样,艺术产品的内容丰富了,满足了观众或是读者的审美需求。电影(《时间机器》、《大话西游》之类),甚至是电视剧(如最近的《魔幻手机》),都是如此。时空的穿梭可以带来新奇的感觉,可以解放艺术想象力。不过我们也遗憾地看到,“穿越小说”一窝蜂地走红后,因题材撞车、跟风严重、类型单一,其新奇程度将急剧下降。我们感到了原创力的匮乏。毕竟,这样的艺术品只是一种拼贴杂糅组合,能够满足读者的一时好奇心,却缺少了给予读者直面人生的勇气和精神震撼力量。“穿越小说”还存在先天不足,作为一种类型化、商业化的消遣性读物,“穿越小说”倚赖于虚构想象,情节荒诞不经甚至是“无厘头”,譬如女主人公穿越时空的恋爱对象总是皇帝、宰相一类,历史人物和事件沦为演绎风花雪月恋爱经历的配角和工具,这较之于有宏大视角的《寻秦记》实在是一种萎缩和退步。如果穿越小说能够给女性读者带来更多的人生思考,带来更多获得幸福生活的密码,而不是那种浅层次的抚慰,那么穿越小说理应比现在更加大有可为。

继玄幻小说、轻松历史读物、盗墓小说之后,“穿越文学”成为网络小说第四个原创热点。女性穿越小说大体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促使我们思考现代女性的生活处境和精神处境。

?

3

8

?

 第4期 郭名华,赵玲: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

参 考 文 献

[1] 穿越时空当-回神仙姐姐[N ].文汇读书周报,2008-03

-04.

[2] 王琳.新时期女性文学若干心理症结的梳理[J ].社会科学研究,1997,(1).

[3] 在线收听语音新闻.四川在线,2008-08-17.

[4] 穿越小说成青春文学“头牌”[N ].文学报,2008-2-21.[5] “女性写作发展迅速”的多重解读[EB OL ].h ttp :

www .rednet .cn 2007-11-03.

〔责任编校:吴侃民〕

W eav i ng M odern W om en ’s Day D ream Beyond T i m e and Space

-Ana lysis on W om en Psycholog ica l Sy m ptom s by the Sen ti m en ta l Novels

Guo m inghua 1,Zhao ling

2

(Schoo l of Jou rnalis m &Comm un icati on of M ianyang N o rm al U n iversity ,M ianyang 621000,Ch ina )Abstract :T he Chuan -yue ficti on is a pop u lar catego ry netw o rk ficti on s invo lving life ,feeling as w ell as daydream fo r en terp rise of m odern w om en .It happ ened w hen they w en t beyond ti m e and sp ace by their i m aginati on .T he p ap er ,from th ree p ersp ectives ,analyzes the m odern w om en’s

p sycho 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icti on s

.F irstly ,they encoun ter a lo t of help lessness becau se of their app earance .Secondly ,they abandon them selves to the ficti onal w o rld .B y do ing that ,they escap e the em p ty w o rld of em o ti on .T h irdly ,their dream fo r self -indep endence and p u rsu it of career has been show n in the ficti on s .T hey are great food fo r though t ,p roviding u s w ith view s on beau ty ,feeling and career .

Keywords :Chuanyue ficti on ;Fem ales ’d aydream ;Fem ale p sycho logical ;sym p tom s

(上接77页)

参 考 文 献

[1] 王军伟.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与教材体系改

革的研究与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 ].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l .[3] 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l .

[4] 迪尔克斯、张新华等.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1.

[5] 雷正光.职业教育现代教学特点研究.[J ]中国职业技

术教育,2003,1.

[6] F ischer ,M .V on der A rbeitserfah rung zum A rbeits ~

p rozess w issen .Op laden :L eske +Budrich ,2000.

〔责任编校:李成山〕

On Problem s and Coun term ea sures

Ex isti ng i n the Teach i ng of Secondary Voca tiona l Educa tion

W ei X ianglian 1,X iao Ke

2

(1.P ingxiang Comm erce Secondary V ocati onal Schoo l ;2.L uxi Seni o r M iddle schoo l ,P ingxiang 337000China )Abstract :T h is thesis ,from the p ersp ectives of studen ts ,teachers ,teach ing m ethods and teach ing m anagem en t ,analyzes the p rob lem s ex isting in secondary vocati onal educati on and p u ts fo rw ard som e strategies on teach ing refo rm .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 onal educati on ;T each ing refo rm ;T each ing m ethod ;P rob lem s ;Strategies

?

48?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 

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

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 【专题说明】 高考小说阅读中分析和括人物形象是重要考点,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是高考常见题型之一。对考生来说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类试题是对人物形的局部考查,通常就某一细节探求人物心理,或者就某一事件理人物心的变化过程。 小说说中人物的感态度,是在特定的情节和细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梳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是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物的情感态度蕴含在情节发展的各个过程之中,因此作为读懂小说的一个切入点,梳理小说中人物情感度的变化,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考点。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寻访“画儿韩” 邓友梅 望着陶然亭的湖水,甘子千着实犯愁——上哪儿去找“画儿韩”呢?画儿韩是搞“四化”用得着的人,自己不在有生之年把他找回来,闭不上眼呀。 甘子千跟画儿韩有过节儿,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那日画儿韩作寿,请甘子千赴宴。酒过三巡,画儿韩吆喝两学徒捧来一幅画,作了个揖对众人说:“今天惊动各位,可不单为兄弟的寿日,兄弟我六百大洋收了幅假画。”甘子千一看画,心中大惊,那竟是自己一时兴起,用一张宋纸、半块古墨仿张择端的画而作的《寒食图》。 众人齐说:“造假能这样乱真,也算开眼了。”画儿韩说:“大家别叫它吓住,还是先挑毛病,好从这里学点道眼。”他一眼扫在甘子千身上,笑道:“子千眼力不凡,你先挑挑破绽,让大家开开窍!” 甘子千脸早已红了,幸亏有酒盖着。他走到画前,看看左下角,找到一个淡淡的拇指指纹印,确认是自己的作品,但承认笔力终究不如真品,就说:“还是腕子软些;纸是宋纸,墨是宋墨,难怪连韩先生也蒙过去了!”画儿韩爽朗地笑了两声说:“今天我要劝诸位的就是人万不可忘了谨慎二字。这画看来维妙维肖,其实只要细心审视,破绽还是挺明显的。《寒食图》画的自然是清明时节,中州的清明该穿夹袄了,画中这小孩居然还戴捂耳风帽!再细看,这小孩在张择端的《瑞雪图》见过。《瑞雪图》画年关景象,自然要戴风帽。所以单看小孩,单看背景,都是张择端的;可放一块,就不是张择端画的了。” 大家一片惊叹,甘子千心中也暗自佩服。言毕,画儿韩往画上泼了杯酒,划了根火,当场点着,笑道:“把它烧了罢,省得留在世上害人!” 甘子千越想越不安。那日没有阻止那个不长进的那五把自己仿的画儿拿去作旧、又拿去画儿韩处当了,才落下今日这场无声的奚落。他决定明天一早去访画儿韩,把事儿说破。 第二天甘子千到了画儿韩处。画儿韩才把他让到屋里,却见账房先生满脸慌张地跑进来说:“出事了!有人赎画儿来了!要赎昨天烧的那幅《寒食图》!” 甘子千顾不上规矩礼节,跟着画儿韩到了前柜。只听见那五细声细气地说:“有画儿拿画儿,没画儿呢,咱们找个地方说说……” 甘子千正想找句合适的话劝那五罢手,画儿韩往前一挤说道:“您急呀,我比您还急呢!我算计着一开门你就该来的,怎么到这钟点才来呀,不是赎画吗?拿走!” 那五两手哆哆嗦嗦去接包,“画儿昨天不是烧了吗?” 画儿韩说:“昨天不烧你今天能来赎吗?你想要,今晚上我再给你作一幅!” 甘子千不敢相信眼前的奇迹。他把视线投在画的左下角,那个拇指印端端印在那里,跟

当代著名女作家

当代著名女作家有哪些 龙应台(台湾散文作家),毕淑敏,萧红,林海音,林徽因,林白,亦舒(香港人,主写言情小说,亦舒的作品以情节取胜,故事往往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结局受欧·亨利的影响,常常出乎意料,富有传奇色彩。在语言形式上,亦舒小说都是以一、两句话为一个段落:跳跃性大,节奏感强,这各香港惜时如金的紧张生活很吻合。)须兰(多历史小说,如《仿佛》《红檀板》《宋朝故事》《武则天》) 琼瑶,原名陈吉吉,1938年出生于四川,后随家人来到台湾。琼瑶是言情小说界名家,在华人读者中享有盛名。 虽然已经过了看琼瑶的年龄,并且开始难以忍受老年琼瑶的媚俗,但我却无法否认在少年时自己曾经迷恋过她的童话爱情世界,并且曾经为《窗外》而流泪。因此,我不愿全盘否定琼瑶,正如我不愿全盘否定过去的自己。 三毛: 原名陈平,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现已辞世。其作品介于自传性散文与小说之间,描写一个女子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将传奇的浪漫与别样的面对世界的态度结合一处,吸引许多读者的关切。三毛的世界也许带有某种虚幻的成分,但她带给读者的却是真实的阅读乐趣,而穷究作品内容是否真实,也实在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情。 席慕容 席慕蓉,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一位来察哈尔盟明安旗的蒙古姑娘,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张晓风 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曾执教于该校及他处,现任台湾阳明医学院教授。她笃信宗教,喜爱创作,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有三、四十种,并曾一版再版,并译成各种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管管称“她的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学分: 2 总学时:36 说明 【课程性质】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是汉语言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教学目的】 1.了解并掌握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基本规律和主要特征; 2.了解各位女作家的生平与创作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3.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及思辨能力。 【教学任务】 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共36课时,主要完成以下教学任务:女性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脉络,女作家们作品的个案研究。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以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论述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从女性文学所关注的女性命运、爱情、家庭、人文的主题类型入手,探讨“五四”以来女性解放所提出的社会命题,并通过对冰心、凌叔华、丁玲、白薇、张爱玲、苏青等重要女性作家的论评,讨论女性作家的精神特质及其审美倾向。 【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原则:宏观与微观结合。学习与科研相结合。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结合。坚持自学为主。 【先修课程要求】 中国现代文学史。 【学时分配】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乔以钢《多彩的旋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 徐岱《边缘叙事》学林出版社,2002年。 李少群《追寻与创建——现代女性文学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游友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审美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 大纲内容 第一章现代女性文学的诞生及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并把握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及演变脉络,注意作家的生活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现状、时代变迁及文学思潮对作家的影响;阅读作家作品,从总体上把握女作家创作主题与风格的演变。 【内容提要】 第一节现代女性文学与“五四”新文化思潮 一、女性“失语”与“女性的发现” 二、现代女性文学的时代精神 第二节现代女性文学主题类型 一、社会性主题 二、女性主题 三、哲学性主题 第三节女性主体意识的进展 一、女性话语及其双声语境 二、女性性爱意识的觉醒与深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不同时期文学思潮对女作家创作的影响。 教学难点:探究现代女性文学发展的历程;女性主体意识的进展。 【复习思考题】 1.结合史料,探究女性文学诞生的文化语境和历史土壤。 2.请结合女作家的创作梳理出女性主体意识的进展轨迹。 3.五四新文化思潮对现代女作家的创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4.试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现代女性文学的局限。 5.查找资料,了解目前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新动态。 第二章时代精神与女性文学革命(1917年——1929年)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各位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历程,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不足。 教学要求:详细把握课堂讲过的每一部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创新。注意宏观的梳理透视与微观的学习探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

对大学生小说成瘾的心理分析

对大学生小说成瘾心理的分析 作者:许猛(PB04000818)指导老师:杨映秋 概要 网络,电脑游戏和小说的成瘾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大陷阱。其中网络和电脑游戏的成瘾广泛地受到关注,而对小说的成瘾很大程度上却被忽视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小说成瘾的心理过程,并提出了可能的矫正方案。 前言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各高校学生退学数量明显增加,而最主要的退学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不合格。引起它的头号原因是网络成瘾(包括计算机网络游戏)(约80%),第二是小说成瘾(约13%)。国际和国内对网络成瘾的关注研究已经很多,但对小说成瘾的关注还很少。这里提到的使人成瘾的小说并非那些驰誉世界的文学名著,而是流传于因特网或街头渠道上的,富有刺激性的“大众”文学作品。 成瘾的起源在于动机与行为的正反馈效应。成瘾并非都是消极有害的,也有积极有益的成瘾,如很多科学家对学术研究的成瘾。可以说,是积极的成瘾性帮助了人类超过其他的生物,并创造伟大的文明。但是,消极的成瘾危害极大,危害最大的便是对毒品的成瘾,其次是烟酒。在大学生群体中,对网络、游戏和小说的成瘾危害是最大的。 怎样界定小说成瘾呢?笔者经过对网络成瘾的类比与区别,总结如下:1.全神贯注于小说,停止阅读后还想着小说中的内容;

2.觉得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小说才能获得满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阅读小说,但总是失败; 4.当企图减少或停止阅读小说时,觉得情绪低落,易发脾气;5.阅读小说的时间总比预期的要久; 6.为了阅读小说,宁愿逃课; 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阅读小说的实际时间;8.阅读小说是为逃避问题或释放情感,如无助、罪恶或焦虑沮丧。其中满足五条或以上,即可以判断为小说成瘾。 成瘾者的心理,主线是“正反馈效应”,但是并不是十分简单。小说瘾实际是经过了多次反复和强化后才形成的。成瘾者大多并非厌学或不知道痴迷小说对学习有巨大负面影响,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不能自拔。小说成瘾,还经常和网络成瘾相互引起、促进。 成瘾的一般机制 人类研究成瘾是从毒品开始的。究发现,大脑内存在一个奖赏通路,主要结构包括:腹侧被盖区、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含多巴胺递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在受到自然奖赏刺激,如进食、饮水、性交和哺育行为时,该通路被激活,机体同时也出现好的感受和体验。电刺激该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效果,但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所有成瘾性物质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该通路,说明成瘾与该通路被激活关系密切。目前,已了解到许多脑奖赏通路与成瘾的生物化学、细

穿越小说社会心理分析

失落的自我 ——穿越小说背后的社会心理摘要 丢下现在面临的一切烦恼,只身前往另一个时空,开始一段新的人生,用全部的想象力营造任何期望的成功,不在乎现实的羁绊,只求想象得精彩洒脱、激情四射,这就是穿越小说的魅力。时空的交汇、价值观的碰撞、超能力的世界,拥有这些奇异思想的穿越小说俨然成了小说界的一朵奇葩。然而在风光无限的背后,一定也有某些被隐藏的失落,一个时代的文学喜好其实更加反映出现实社会的状态。本文试图通过对穿越小说的内容、穿越小说的读者、以及穿越小说与其他类型小说对比的分析,来展现穿越小说背后的社会心理,寻找失落的自我。 关键词穿越小说、现实压力、英雄情结、女性意识 穿越小说承载了乌托邦梦想,不管是什么题材、什么人物,都摆脱不了主人公独领风骚的情节设置。穿越之后,一定会是俊男美女,一定会有别人望尘莫及的能力,一定围绕着一帮生死相随的好友……玩的那是风生水起。而对于那些得以严惩所有贪官污吏、建立完全平等民主政治的“次要情节”,作者们更是发挥将YY(意淫)进行到底的精神,彻底投入了乌托邦的怀抱。广大读者就在跟随作者YY的过程中,淡忘了现实的残酷以至无法面对现实的残酷,最终停留在幻想的世界,迷失在穿越小说中。 一、简述穿越小说 (一)穿越小说的内涵、分类及发展 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是指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B时空)①。穿越小说就是依据这个基本设定展开的。 在穿越小说中,小说主角可以穿越到历史时空或未来时空。故事可以依据真实的历史展开,也可以只是借用穿越的形式。前一类故事相对比较尊重历史,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交代也比较清楚,这类小说对作者的文史知识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一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故事依托于历史,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改变了历史,如《清新悦目》、《今天过后》等,这种改变可能是无伤大雅的,也有颠覆性的,甚至恶搞的;另一种则是与历史无关的,比如《妃来横祸》讲述的就是穿越到僵尸王朝的故事,这类小说是穿越小说中一个更贴近于科幻或魔幻的类型,亦即“架空”小说。 穿越小说的发起源于1993年席绢的《交错时光的爱恋》。这部作品在当时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之后出现了大量的跟风作品,穿越小说遍地开花,如今在现有网络文学中,穿越小说约有3万5千本左右②。穿越小说盛产地当属晋江原创网,网友戏称穿越事件为“百年难得一见,晋江天天见”。 爱好、迷恋穿越类小说,喜欢探讨穿越技术的一族,叫“船帆”,即穿越粉丝。他们大多是初、高中生,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并且多为女性。“穿越小说热”还催生了专门出版穿越小说的“悦读记”。 (二)穿越小说火热的原因分析 存在即为合理。穿越小说自产生至今热度不减,不但小说数量飙涨,还出现众多改编自小说的穿越电视剧,如收视率超高的《宫》,如此受欢迎的背后自有原因。 首部穿越小说《交错时光的爱恋》的作者席绢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会写小说的原因 ①引用自“百度百科”对穿越的定义。 ②数据引自文章《穿越类小说和历史小说的分析,各个朝代的受欢迎度》

0504 韩国史诗级教科书:我只是在描述普通女子的一生

May.04·2020 The heroine of this Korean bestseller is extremely ordinary.That’s the point. Kim Jiyoung,the exceptionally average protagonist of Cho Nam-Joo's novel,is33,living on the outskirts of Seoul with her husband and infant daughter.She is exhausted by the monotony of cooking,cleaning and child-rearing,and vaguely resentful that she gave up her job at a marketing agency. There's nothing especially dramatic about her story,which is precisely Cho's point.Cho wrote"Kim Jiyoung"in2015.At the time, misogynistic trolls were becoming a greater presence online. Derogatory slang targeting housewives,like the term"mum-roach," was becoming more prevalent. "I wanted to write about issues that women could not speak about before,because they were taken for granted,"Cho said last month during a Skype interview."I wanted to make this into a public debate." Her strategy worked.When"Kim Jiyoung,Born1982,"was published in Korea in2016,it was received as a cultural call to arms. Celebrated and criticized in almost equal measure,the novel ignited a nationwide conversation about gender inequality.K-pop stars like

现当代女性作家及作品

现当代女性作家及作品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很经典 李轻松《心碎》,也很经典,但很少有人看过当代80后 明晓溪《泡沫之夏》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擅长背景刻画与环境白描,以受到现代文明侵袭的大都市为背景,透露了闺阁妇女的凄凉、痛苦与悲哀,深深分析了她们身上无形的精神枷锁给她们带来的惨痛伤害。文字秀美,如密线刺绣,如工笔细绘。作品读后常有一种无奈、悲凉的感觉,还有着些许的感伤。 冰心: 作品以蕴涵哲理为主,如徐来掠面的轻风,把形散神不散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极至,没有特别鲜明的人物或重大事件,与同时期众多现实主义作品相比,她更多地是用一种刻画真、善、美的理想状态反衬出现实的昏聩与局限性。 铁凝: 一个经历了转型的当代女作家。早期作品沉浸在白洋淀的清新和对进步文明生活的向往中;后期作品重新扎根乡镇农村,刻画人物的野性与自然力,体现出一群曾受精神奴役者思想解放的强烈要求,从而表现出关注精神创伤与治疗的思考。 毕淑敏:

一个学者型作家,文风平实,讲究情节的合理性,注重叙述的照应,心理描写为主,在个人思想、伦理道德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的复杂性,夹杂部分学术性观点。所以作品紧凑但激情稍逊。陈丹燕:1958年12月18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祖籍广西平乐。 1966年移居上海,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少年》上发表少年习作。1978年2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是关于西方儿童幻想文学的研究,获文学学士学位,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同时开始小说和散文创作和儿童文学翻译。1991年访问日本,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受到极大的吸引。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向国际书展推荐介绍中文图书,并演讲中国独生子女问题。三个月的欧洲生活,极大地冲击和开阔了思想。写作长篇小说《一个女孩》,对自己的童年时代做第一次全面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写作一系列欧洲的生活,知识分子采访记。1994年游学美国,在新泽西小镇上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咖啡馆里写作长篇小说《纽约假日》,实现了在一家异国咖啡馆里写一部小说的心愿。

社会心理学案例

1、案例:某超市原定感恩节清晨5时开门,但约2,000名经已等得不耐 烦的顾客,在4时55分强行一涌而进,混乱中一名职员被推倒在 地,从后涌上的人潮更将他踩至重伤。该名34岁的职员送院后,在早上6时证实不治。据报其他职员曾试图营救达穆尔,但顾客却无视职员劝阻。甚至当职员表示有人死亡而要暂停营业时,更有顾客怒哮:“我由昨天早上已开始排队了!”并继续“扫货”。超市保安及警方到场后,始能驱散人潮。惨剧中还有4人受伤送院,包括一名怀孕8个月的妇人,据报已经流产。 1)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文中提到的2000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2)攻击行为:企图伤害那些不愿被伤害的个体。 文中提到的应该是“工具性攻击”:不以伤害为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赢得商品)。 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是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反应。 3、美国一家公司曾研制成一种猪皮便鞋,该鞋特点是轻便、舒适、走路无声,故起名为“安静的小狗”。为了解市场反映,公司采用了免费试穿的方式,规定试穿8周后将鞋收回,也可在8周后付5美元将鞋留下。结果大多数试穿者都选择了将鞋留下。此后,公司将这种鞋全面投放市场并大获成功。几年后,美国成年消费者中90%的人都熟知该品牌产品。 这公司推出这种方法的人太有才了,首先将鞋以免费试穿的方式放出去,这样会有一定的人回去试穿的,这样就有了群众基础,这是利用人爱占小便宜的心里。即使不满意也没什么损失最多就是在8周后在送回去。而在穿了8周,在加上鞋本身的特点,能引起人们的热评也不是难事。有人群众基础后,在将这种鞋全面投放市场,取得成功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东西要卖出去,得让人们熟知才行,与其花大代价去做广告,在广告中说这鞋有多好还不如让人们自己去发现鞋的好。这其实比做广告的效果好多了。人们总是不会轻易相信广告中所说的。而是有从众心里,用葛优的话来说就是,哪人多我去哪,我相信群众。

崔仁勋论文:崔仁勋广场韩国小说

崔仁勳论文:崔仁勳广场韩国小说 【中文摘要】崔仁勳的成名作《广场》,发表于一九六零年四一九革命之后,被誉为韩国战后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作品,是韩国 六十年代里程碑式的作品。这部小说打破了韩国五十年代战后小说反共基调的束缚,第一次客观直面南北分裂现实,通过主人公李明俊的 南北生活体验,对当时南北韩的社会现实与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批判,引发了当时文坛对政治虚无主义的大论争。《广场》的时代背景是从韩国解放到朝鲜战争结束这段时期,这也是南北韩社会意识对立最尖锐、人民思想最混乱的时期。主人公李明俊是一位精神主义哲学者,他希望找到一个广场与密室相互共存的地方,既有享受真正 民主自由氛围的广场,又有能够保障自身自由的密室。但当时南北韩的社会体制与意识形态却让李明俊无法实现这一美好的生活追求。在他看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南韩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与自由,不仅没有公众的广场,更因意识形态问题连本应受到保护的个人密室也消失了。为实现真正的理想,毅然选择逃亡北韩的李明俊赫然发现,北韩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也只是对革命的模仿和传播信仰的风闻,公众所拥有的广场只是一个虚伪的假象,人民更是无法拥有自己可以独自思索的密窒。他为寻求广场而来,但北韩只有风闻的广场和无法拥有密室的大众却又一次让他失望。小说中另一条不可缺少的主线便是主人公与两位女性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了暂时摆脱南北韩社会体制与意识理念带来的压抑,李明俊把希望转向女性交流主体。但由于缺乏

对女性的正确认识,南韩的允爱拒绝了他求爱的请求,而北韩的恩惠也因战争而死去,扭曲的爱情观并没有给他带来暂时的解脱,却最终导致了爱情的失败。经历体制压抑与爱情失败的主人公在战后企图前往中立国去寻找超越意识形态的平凡生活,但最终,他还是意识到中立国的生活也将是没有意义的生命延续,于是他选择了跳海身亡关于这部作品的主题定位,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这是一部反映政治理念的作品,也有学者认为爱情才是这部作品真正的主题。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作品的内部结构和价值意义两方面入手,通过文本细读对作品主题进行全面的梳理和阐释。一方面,运用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分解作品内部叙述结构,将作品分为精神哲学者的自我确认、南北韩体制与意识形态批判、女性体验与绝望、第三国选择与死亡:四大部分,通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照应重新诠释作品主题:另一方面,通过运用历史批评方法分析作品的文学史地位,结合作品的几次修改的内容及其文学评论,从作品的文学史意义重新确认主题。笔者认为,这部作品的主题并不是单纯的分裂、理念、爱情,而应该是理念与爱情。作品完美地将理念与爱情结合在一起,通过主人公在南北韩挫折经历的叙述,旨在揭露理念的对立给人们带来的肉体上与精神上的创伤,批判那些践踏尊严和破坏幸福的理念,从而歌颂给人以力量和希望的博大爱情,从而赋予了作品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广场》虽已发表四十多年了,但它所具有的现实性和历史意义却不容置疑。南北韩分裂状态依旧存在,南北双方政治理念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可以说,这部作品是对韩民族这段历史的证言,具有十分

张莉: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绪言:现代妇女写作的中国式发生 张莉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作家――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代女大学生,是本论文所关注的主角。 女学生与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渊源,只有借助于梳理第一批女作家们的教育史、生活史及写作史,才有可能被充分阐明。为此,我想要借助的是“社会性别”这一历史范畴。只有当研究者进入历史情境,采取“共时”的讲述,“社会性别”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视角,研究也才会具有意义。换言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关注“中国环境下妇女写作的发生”,而不是时下妇女文学研究中通用的借“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中国妇女写作”。 导论将勾勒出本论文的主旨,并阐释社会性别与女作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我的结论是,通过重视社会性别及妇女写作实践,中国妇女写作的独特性将得到呈现,进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妇女写作之间的关系将获得反思。有关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研究,会为我们业已熟知的“女性写作”带来某种修正和调整,进而丰富我们对现代文学发生史的理解。 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历史条件 1898年到1925年,有关妇女的一切价值判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妇女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她们的身体被凝视、讨论、批评,也被试图进行改造,她们从来没有这样地被举国重视。在这之前,中国妇女们普遍都生活在家内,遵从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的行为规则。但是,在1840年后,情况逐渐发生改变――妇女们逐渐被知识分子发现,妇女问题被认为是国家衰弱的原因之一。正是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开启了晚清民初以来有关妇女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变革。 事实上,“妇女问题”经过自晚清以来近百年的使用,早已被常识化、本质化了。妇女为什么会被讲述为问题、如何被讲述是值得关注的,但同时,“妇女作为问题”这个事件本身就值得关注。它提示我们,要求妇女走出家庭,其动机是把妇女作为“问题”看待和解决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使她们放足、进入学堂读书――双足的解放为妇女们生育出健康、强壮的后代提供身体保证,进女校读书则使她们自食其力,以免成为男人的负担,另外,这样的经历也为将来的国民成长提供一位知书识理的母亲。女学生的出现,其实是民族国家运动“福荫”的产物,换言之,借由民族国家的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与劳伦斯的_虹_

收稿日期:2001-12-02 作者简介:李志斌(1963 ),男,湖北省应城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闵云童(1981 ),男,湖北省仙桃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第22卷第2期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Vol.22N o.22002年4月Jour nal of Huang gang Normal U niversity A pr.2002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与劳伦斯的 虹 李志斌,闵云童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本文提出了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 的概念。分析了它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了心理分析小说具有在 无意识 心理分析层面与社会批判的文化内涵层面相结合的典型特征,并对心理分析小说的发展史作了大致回顾。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英国心理分析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 虹 ,并从现代小说发展史的角度对劳伦斯及其心理分析小说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英国心理分析小说;劳伦斯; 虹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02)02-0045-04 一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英国在帝国主义的竞争中发展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危机又给英国社会带来一片萧条的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激化了国际国内的各种矛盾。对比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强盛,人们对现存秩序与传统制度的信心日渐丧失,精神与信仰的危机和对传统的反叛成为 这一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主潮,反映在文学上则表现为它的 心理状态、道德理想和精神价值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态度、理想和价值几乎是背道而驰的。 [1](P4)另一方面工业化极大地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导致人与大自然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并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英国社会进入一个 崩溃的个人与退步的整体、个人的 绝对孤独 及其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 的阶段。 [2](P300) 文学开 始更多地转向人的内心,对人的心灵进行观照。心理分析小说便是通过对人的内心的探讨,力图在传统道德观念丧失的同时建立新的符合自然人性的道德观。 对心理分析小说影响最大的要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他提出的 无意识 更是成为 心理分析小说关注的焦点。弗洛伊德将人的无意识视为一种本能 主要是性本能的冲动。在伊德(又译为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说中,与 无意识相应的是伊德,它总是处于受压抑的地位。构成伊德的主要是 性力 ,弗洛伊德称之为 力比多 (Libido),这种本能驱使人去寻找快乐,尤其是性快乐。所以弗洛伊德视性本能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把人的无意识的生物性本能提高到首位,正如霍兰德所说: 弗洛伊德将他的心理学固系在人的动物性的生物学和精神病学上。他 把人看作一个性欲存在。 [3]因此,弗洛伊德也把性欲看作文艺创作的动因。这对整个现代主义文学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心理分析小说更是侧重于对这种无意识和性欲望的分析与解剖。此外,他提出的 俄狄浦斯情结 (Oedipus Complex )在文艺批评与创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理分析小说的代表作家劳伦斯的 儿子与情人 可以视作是对这一理论的极好的阐释。同一时期的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侧重于艺术是心灵的感知,强调无意识和非理性,也成为影响心理分析小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正是因为处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之中,所以心理分析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的同时也具有十

中国禁毁小说在韩国(1)

中国禁毁小说在韩国(1) 关于《中国禁毁小说在韩国(1)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国禁毁小说在韩国传播的记载 韩国古称高丽、朝鲜,自古以来向往中华文化,对中国刊行的文献典籍十分爱好,中国文人多次提到朝鲜人好书的习惯,如明末陈继儒(1558-1639)在《太平清话》中就说: 朝鲜人最好书,凡使臣入贡限五六十人,或旧典新书稗官小说在彼所缺者,日出市中,各写书目,逢人遍问,不惜重直购回,故彼国反有异书藏本。 购买书籍,往往是朝鲜赴华使臣的主要活动之一,中国刊行之古书在中国已佚,反而在韩国找到的例子,古今共有。譬如最近在韩国学者和海外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发现失传四百年的明末话本小说集《型世言》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中国小说流传到韩国的历史比较早,在高丽时代以前有些古代文言小说集如《太平广记》、《搜神记》等已经流行,到了朝鲜时

代初期《剪灯新话》大量流传于朝鲜各地,其影响力非常大,至今在韩国各图书馆还藏有《剪灯新话》多种,《剪灯新话》是明初瞿佑的文言小说集,明正统七年(1442年)国子监祭酒李时勉上书查禁此书,该书被列入禁毁小说之列,这是也禁毁小说的最早的文字记载,李时人的《中国禁毁小说大全》(1992年)和李梦生的《中国禁毁小说百话》中都著录有《剪灯新话》。这部书在朝鲜的流传可能很早,朝鲜时代初期文人金时习(1435-1493)就已经看到此书,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创作了类似此书的《金鳌新话》。《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卷六三(1506年)中有记载说,光海君(1495-1506)下令赴燕的使臣(谢恩使)购买《剪灯新话》、《剪灯余话》、《效颦集》、《娇红记》、《西厢记》等作品。 二、朝鲜对中国小说的禁止和当时爱好小说的风气 朝鲜的卫道文人,坚持正统儒家思想,主张这些迷惑人心,坏乱风俗的小说应被禁止,因此对于《剪灯新话》的内容,在朝鲜朝廷起了不少的论争。《宣祖实录》(1569年)中有一条长文,专门讨论小说问题。当时的大臣奇大升说: 《剪灯新话》鄙亵可愕之甚者,校书馆私给材料,至于刻板,有识之人莫不痛心。或欲去其板本,而因循至今,闾巷之间争相印见。其间男女会淫,神怪不经之说,亦多有之矣。《三国志衍义》则怪诞如是,而至于印出,其时之人岂不无识,观其文字亦皆常谈,只见怪僻而已。……当禁不正之书,此其为害,与小人无异也。

现当代女性作家及作品

现当代女性作家及作品 导读: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很经典 李轻松《心碎》,也很经典,但很少有人看过当代80后 明晓溪《泡沫之夏》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擅长背景刻画与环境白描,以受到现代文明侵袭的大都市为背景,透露了闺阁妇女的凄凉、痛苦与悲哀,深深分析了她们身上无形的精神枷锁给她们带来的惨痛伤害。文字秀美,如密线刺绣,如工笔细绘。作品读后常有一种无奈、悲凉的感觉,还有着些许的感伤。 冰心: 作品以蕴涵哲理为主,如徐来掠面的轻风,把“形散神不散”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极至,没有特别鲜明的人物或重大事件,与同时期众多现实主义作品相比,她更多地是用一种刻画“真、善、美”的理想状态反衬出现实的昏聩与局限性。 铁凝: 一个经历了“转型”的当代女作家。早期作品沉浸在“白洋淀”的清新和对进步文明生活的向往中;后期作品重新扎根乡镇农村,刻画人物的“野性”与自然力,体现出一群曾受精神奴役者思想解放的强烈要求,从而表现出关注精神创伤与治疗的思考。 毕淑敏: 一个学者型作家,文风平实,讲究情节的合理性,注重叙述的.照应,心理描写为主,在个人思想、伦理道德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的

复杂性,夹杂部分学术性观点。所以作品紧凑但激情稍逊。陈丹燕:1958年12月18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祖籍广西平乐。 1966年移居上海,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少年》上发表少年习作。1978年2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是关于西方儿童幻想文学的研究,获文学学士学位,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同时开始小说和散文创作和儿童文学翻译。1991年访问日本,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受到极大的吸引。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向国际书展推荐介绍中文图书,并演讲中国独生子女问题。三个月的欧洲生活,极大地冲击和开阔了思想。写作长篇小说《一个女孩》,对自己的童年时代做第一次全面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写作一系列欧洲的生活,知识分子采访记。1994年游学美国,在新泽西小镇上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咖啡馆里写作长篇小说《纽约假日》,实现了在一家异国咖啡馆里写一部小说的心愿。 【现当代女性作家及作品】 1.文学常识之作家与作品 2.作家三毛作品 3.中国作家与作品汇总 4.文学常识之作家与作品精选 5.中国古代作家作品文学常识 6.文学常识之作家与作品集合

爱伦_坡短篇小说的精神心理分析

令批评家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爱伦·坡对活埋题材和对活埋他人的有罪之人感兴趣。为什么作家早在他妻子逝世之前就那么热中于描写美女之死?为什么在他的有些短篇小说不是写某人折磨某人,就是写某人被某人折磨。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得回顾他的早期生活经历,这对其后来的创作影响极大。 爱伦·坡于1809年19日生在波士顿的一个流浪艺人的家庭里。艾德加是第二个儿子。由于父母关系不和,母亲携子出走,在1811年,她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就此凄然与世长辞。当时,爱伦·坡只有3岁。一位叫约翰·爱伦的商人收养了他。对他关怀备至,他的童年生活是幸福的。和其他孩子一样读书上学。我们并不完全知道他少年时代的恋爱经历,中学时代居然爱上一个玩伴的母亲简·斯蒂恩·斯塔那德,未几,她就病故。他伤心之余,写了一首悼诗:《致海伦》,流传至今。17岁时,坡进弗吉尼亚大学,就此结束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时代。他在大学里还没念满一年,就回到里奇蒙,当发现少年时代的恋人莎拉·爱弥拉·罗埃丝特已经准备另嫁他人,受的刺激就更大了。原来他俩早就相爱并私订终身,坡上大学后,两人不断有情书来往,但都被养父扣留,双方产生误会,才酿成悲剧。在他20岁左右时,爱上了表妹伊丽莎白·海尔林,还为之写过好些诗。他3岁时,母亲死了,他的受挫开始了;15岁时,他心目中的“第一个纯洁而理想的女人”斯塔那德,即他朋友的母亲死了;20岁时,他从小依恋养母爱伦夫人也死了。“而到23岁,他又先后被三个情人抛弃。这三个情人既然都弃他而去,他便觉得她们也死了”[1]。这一切无不表明,是早年生活的强烈影响导致爱伦·坡“里比多”受阻。所以说,他对死亡题材感兴趣并不是像众多的评论家所说的是因为弗吉尼亚的生病和去世,而是因为他在22岁之前就失去了六个女人。他对这一题材的兴趣继而又使他能克服或延迟死亡。“20世纪30年代波拿巴特(Marie Bonarparte,弗洛依德的学生)的心理分析以及60年代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前者认为坡的作品意义在于,它是作者本人心理作用的外化,而这一心理活动又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坡在作品中以情节、人物等置换了他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相应经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坡的小说作为‘心理自传’来解读”[2] 爱伦·坡对活埋题材和对活埋他人的有罪之人感兴趣。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的一条注释里说:“我知道评价有关子宫内生活的幻想和潜意识的重要性还为时不久。它们包括了许多人对活埋感到极度恐惧的解释。也成了深刻信仰死后复生的基础。这不过是对出生前这种奇怪生活的未来的揣测。此外分娩行为是焦虑的第一次体验,因此,也是焦虑的来源和原型。”[3]王齐建先生在《试论爱伦·坡》一文中说:“坡几乎是兴信奉弗洛依德主义的人可拒以引证的最好例子:他的‘俄狄浦斯情欲综合体’所引起的仇父倾向和恋母情结,他的纵饮和吸毒所导致的性行为的不可能,他的被压抑的性力升华为文艺作品等等,无一不‘印证了’弗洛依德的理论。”[4]“认为坡是患了‘尸体恐怖症’、‘异性虐待狂症’者有之;认为《捧名士》里那不同凡响的鼻子是‘阴茎’的标记者有之;就连坡为赚钱而写的而且自己承认是‘一本愚蠢透顶的书’的海上冒险故事《亚瑟·戈登·皮姆》,竟也被人发现了灵性,认定是‘对自我的本性和自我达到认识的依赖方式的探讨’”[4]。变态恐惧或焦虑在爱伦·坡笔下—— —特别是在其《鄂榭府崩溃记》里—— —被描述的淋漓尽致。根据精神分析学,我们知道,变态恐惧即受阻的性欲;这是对“里比多”的一种抵制。一个人的性欲冲动不可能在受到压抑的同时而不以某些变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变化形式如果相互不协调,相互冲突,便产生恐惧。变态恐惧和一般恐惧不同,它是持续不断的,而非一时一事的,因为它的真正起因是一个人的无意识,而非现实生活中的某人某事。爱伦·坡从小饱受“里比多”受阻之苦,他就是《鄂榭府崩溃记》中的劳德立克·鄂榭,而且是在描写他自己的变态恐惧。读者不免觉得,小说里的故事叙述者“我”就是个神经错乱的人,因为他看见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他想象的那栋房子被一股致命的毒气围绕着。他告诉我们说,劳德立克的状态影响了他,因而劳德立克那些胡思乱想也慢慢地出现在他心里。他当时肯定是神经错乱了,因为劳德立克的妹妹玛德琳死后已被钉进棺材,他却说他看见她从地窖里爬出来,还死死地拖住劳德立克。他还说他后来看见那房子裂成了碎片,并沉入水池。他的叙述,不说通篇都是幻觉,就是这些,也够虚玄了。 不过,真正的变态恐惧症患者是劳德立克。他生来脾气古怪,而且显得精神抑郁。他把自己的病因归之于他妹妹玛德琳,因为她生病而使他忧虑。其实,病因在他的无意识里。熟悉精神分析学和爱伦·坡生平的人都会觉得劳德立克肯定有和爱伦·坡一样的生活经历;早年失去母亲,后来又失去一个朋友的母亲,后来又失去养母。毫无疑问,他也和爱伦·坡一样失恋过三次,也可能酗过酒。同样,他始终生活在恐惧中,而且总觉得自己很快就会在恐惧的挣扎中死去;他惧怕未来,读一些希奇古怪的书,同时想象一些荒诞不经的事情。他妹妹死了,他竟然要“我”帮他一起把他葬在家里的地窖里。随后,他又陷入幻想,觉得他妹妹是被他活埋的,因而极度害怕,担心她会报复。所以,当“我”为他朗诵一个传奇故事时,就他把故事中的有些事情和他妹妹玛德琳联系在一起,说他听到她的棺材裂开来了,棺材上的铁链还在嘎嘎作响。他仿佛觉得她从地窖里爬了出来,然后又抓住他不放,还拼命掐他的脖子。就这样,他在恐惧中死去。显然,这一切是劳德立克和“我”的想象,因为玛德琳小姐是不可能从从上了钉的棺材和地窖里逃出来的,再说她躺在那里已有好几天没进食了,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掐死她哥哥。劳德立克·鄂榭是死于他自己制造的变态恐惧。 爱伦·坡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虐待癖。这可以解释他的许多短篇小说,如《陷坑与钟摆》和《一桶白葡萄酒》等,不是写某人折磨某人,就是写某人被某人折磨。此外,任何人都能从另一方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精神心理分析 张永怀 (黄山学院外语系安徽黄山245041) 摘要:结合精神分析学方法,以爱伦·坡的生活为依据,通过研读其作品,我们发现爱伦·坡的有些短篇小说的女主人公常常经历恐怖的死亡,她们或被活埋,或被损毁,或遭受精神吞噬;男主人公都经历了变态恐惧和焦虑,其作品中充分展现了爱伦·坡的虐待癖和受虐癖。 关键词:爱伦·坡精神分析变态恐惧焦虑虐待癖受虐癖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0-0057-02

100部经典好看的韩国电影大全

100部经典好看的韩国电影大全 系列 1、杀人回忆(它证明了电影可以做到零缺憾) 2、老男孩(惊人的黑色惊人的暴力惊人的浪漫) 3、薄荷糖(以完全倒叙的方式将残酷最大化) 4、收件人不详(金基德式的草木含悲) 5、八月照相馆(你会遭遇有生以来最温柔的夏天) 6、共同警备区JSA(朴赞郁把主旋律拍出了另类的气质) 7、朋友(找回看港产江湖片的感觉) 8、实尾岛(亚洲商业大片完全范本) 9、孝子洞理发师(韩国版《阿甘正传》) 10、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媲美《浅坟》) 11、加油站袭击案(焊接愤怒与有趣) 12、生活的发现(所谓生活所谓男人) 13、春夏秋冬又一春(拍出了很多人理想的人生境界) 14、美丽秘语(如初恋般简约,打字者注:动画电影) 15、生死谍变(有佳句、佳人、遂成佳章) 16、六人视线(韩国风情画。打字者注:由6个导演应政府要求拍摄关于人权短片集) 17、快乐到死(看伦理片如何演变成犯罪片) 18、醉画仙(美就是这部影片的全部内涵) 19、我的野蛮女友(人人都爱全智贤) 20、回家(温柔一刀) 21、我要复仇(残酷而且绝望,但不像《割》那样否定人性。打字者注:割就是CUT) 22、春逝(哀而不伤,平而不淡,诞生了又一个有关巴士的爱情理论) 23、追访有情人(风格化的爱情电影,兼负探讨电影本质的使命) 24、情事(清洁属于通俗理论范畴,但情欲心理的营造扣人心弦) 25、周末同床(最轻松愉快的韩国色情电影) 26、蔷花红莲(标志着金知云恐怖美学已经完全成熟) 27、萨玛利亚女孩(金基德风格全面内敛的第一部作品) 28、漂流欲室(用一种毁灭一切的方式,证明了爱是唯一崇高的东西 29、绿洲(某些过于直白的镜头让人几度遮掩蒙混,看过却无法忘却) 30、嫉妒是我的力量(其实片中谁都没有力量,导演以平实的手法赋予故事哲学思考) 31、塑料树(几乎没有裸露镜头,但暗潮汹涌的性角力,让人觉得心悸与危险) 32、爱的肢解(开放式悬疑,看似漏洞百出,对它真相的讨论至今未休) 33、春香传(林泽权把一个传统戏剧故事拍得活泼且可爱) 34、夏雨灯(关于梦想和梦想的不可挽留) 35、无处藏身(片中“四十台阶”杀人案拍得诗意昂然,成为韩国电影经典一幕) 36、绑架门口狗(相信片名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一部不让人失望的黑色幽默电影) 37、猪坠井的那天(危险的日常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