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每单元导读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每单元导读教案一、第一单元《小学生活》本单元的导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小学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树立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方式。
本单元主要学习《小学生活》、《天、地、人》、《伦敦桥》、《打电话》、《常读常新》、《健康歌》等课文。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小学生活的基本内容,包括作业、放学、日常生活和健康,学习到基本的礼仪知识和健康知识,让学生掌握写作句式的方法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第二单元《日常生活》本单元的导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生活常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和健康知识,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
本单元主要学习《晚餐时间》、《干净的指甲》、《一千个苹果》、《植树节》、《我想成为》等课文。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生活常识,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和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第三单元《动物和土地》本单元的导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动物和土地的特点和生活习惯,了解生物链和环境保护的概念。
本单元主要学习《春天的猫》、《小狗找东西》、《水牛和马》、《捉迷藏》等课文。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和土地的特点和生活习惯,了解生物链和环境保护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第四单元《成长》本单元的导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成长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掌握正确的成长观念和思维方法。
本单元主要学习《自己的书包》、《大石头和小石头》、《自己的花盆》、《眼睛》、《计算器》等课文。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成长所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掌握正确的成长观念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第五单元《防火安全》本单元的导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防火安全知识,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巧。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语文园地一教案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上一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课件:课文,练习题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0分钟)1.教师通过引用诗词,歌曲或演示相关视频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词或歌曲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二、学习和掌握新知识(20分钟)1.教师呈现新的课文,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
2.通过整体阅读,齐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教师分段讲解课文的内容,包括词语解释,句子理解等。
4.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巩固和拓展(30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他们的答案和观点。
3.教师适时给学生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答案。
4.通过纠错和总结,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学以致用(30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活动,包括角色扮演,小组展示等。
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展示课文的内容和精神。
3.教师给予学生一些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五、总结和展望(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一个小结,总结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和收获。
2.展望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和兴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得到了激发。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等活动,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中需要多方面的关心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优势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判断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反思)

1.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会认“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写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中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走进春天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景物,图中的人物都在做什么。
2.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清代诗人高鼎是怎样来描绘图中春天的景色的。
(板书课题:古诗二首村居,范写“村”字)3.齐读课题,读准字音。
4.教师解释“村居”。
(居住在乡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听配乐朗读,圈出文中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3.玩放风筝的识字游戏,掌握生字读音。
4.学生交流识记方法,教师重点指导。
(1)对比识记:拂—佛堤—提(2)重点指导:“柳”是边鼻音;“醉”是平舌音;“纸鸢”的“鸢”要读准(出示风筝图)。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1.教师朗读,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1)借助书上的插图想象:孩子们在干什么?他们脸上的表情会是怎样的?(2)除了看到一群孩子正趁着春风开心地放风筝,你还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事物想象画面,如“草、莺、堤、杨柳”等。
2.出示第一、二句诗,早春二月的乡村有怎样的美景?(1)边读边想象,你发现了哪些美景?分组交流。
(指名回答,教师补充)(2)你能把你看到的事物,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学生互评)重点引导学生重读“长、飞、醉”字,用轻缓的语气读“草、莺、拂堤、春烟”,来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再次配图、配乐,师范读,再齐读)3.出示第三、四句诗,孩子们在干什么呢?(1)边读边想象,图中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快乐)(2)你能读出孩子们放风筝时快乐的心情吗?重点引导学生重读“归来早、忙趁”,读得快而重,来体会欢畅、快乐的心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

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究。
教学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歌。
准备
预习 提示
1 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2 读: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3 画:圈出本课生字和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 找:找出生字在课文中的组词,用括号括起来,并借助字典再组几个词记下来。
引入,导 一幅多姿多彩的画,今天就让我们伴着 春天里的美丽景色。
入主题 优美的音乐,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唐朝
诗人贺知章,仅用了短短 2 句话,就把
这春天美好的一切描绘出来了,让我们
一起到诗中去找一找春的气息吧!
二、预习
1.自由读一读古诗。
1.自主读一读古诗。
指导
2.画出古诗中的生字。说说是怎么记住 2. 画 出 古 诗 中 的 生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 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 能够理解古诗意思。
难点
学情 《咏柳》一诗,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
分析 生通过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语用训练 通过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大体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态度 感受春天的美好 与价值观
教学 重点 读熟古诗,写好生字“忙”。
教学 入情入境,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难点
《村居》将春日的景致描绘得非常美,反映的也恰是孩子们的生活内容,可谓是有人有景,有动
学情 有静,有情有趣。学生对于春天并不陌生,有一些切实的感受,部分学生也曾有过放风筝的体验,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

教学课题:1、古诗两首教案内容修订栏古诗两首之《村居》教学目标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
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
(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教案内容修订栏(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指名配乐朗诵)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
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含反思第一单元: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生字,会补充描写春天的词语,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
2、过提问的不同,读出同一个句子句子不同的语气。
3、左半包围的字的书写要点。
4、背诵古诗,阅读短文,理解文本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掌握汉字书写规律。
难点:朗读背诵古诗,体会小草的坚韧不拔。
流利朗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小导游1、生字卡,指名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
2、自由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看图认字:亭、厕所、宝塔分析字形特点认字:餐根据字义理解识字:管理、咨询3、读词语,互相评价校音。
4、读生词,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5、当小导游。
我们今天去中心公园玩儿,公园可真大,同学们可得认清楚指示牌,可别走丢了。
谁来当小导游,带领着我们一起游览一下公园呢?简单的介绍一下公园里有什么。
6、:这张图就是我们在公园里经常见到的导览图,看到这张图,我们就知道这个公园里有什么设施,我们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认识这些指示牌,我们在公园里就能更好的游玩了,下次与家长去公园玩,你们也给家长讲讲这个导览图吧。
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
二、写写1、春天的图片,说说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观察春天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
2、课本的练习题,举两个例子。
______的天空 _______的阳光______的田野 _______的微风______的柳条 _______的草坪示例:我看到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
暖暖的阳光让我感到春天来了。
同学们,你们还想到了什么,把你感受到的说一说。
(指名说自己的想法)微风:轻柔的、温柔的草坪:嫩绿的、细软的、充满生机的天空:蓝蓝的、广阔的、一望无际的言之有理即可。
2、你喜欢的词语填在课本划横线的地方,字迹工整。
4、句子“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指名读句子。
根据教师的提问读这个句子。
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重读“种子”)种子睡在哪里?(重读“泥土里”)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重读“松软的”)问的侧重点不同,读的过程中,重读的地方也不一样,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提问所问的要点。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与天气有关的常见词语,能主动在生活中识字。
2.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一一对应。
3.能正确认读“见、万”等8个生字,能将它们按照韵母“an、ang”准确分类并书写。
4.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诗歌《祖国多么广大》,了解诗歌大意,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谁和谁好》,感受与朋友友好相处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读与天气有关的词语,学习字母表,认读生字并书写,朗读诗歌。
2.难点:将大小写字母一一对应,将“见、万”等8个生字按照韵母“an、ang”准确分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语文园地一。
2.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二)识字加油站1.教师展示与天气有关的词语卡片,如“阴、晴、雾、雷、电、雨、雪”等。
2.学生认读词语,教师纠正发音。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词语的特点,发现它们都与天气有关。
4.教师拓展:除了这些词语,你还知道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词语?学生分享。
5.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字。
(三)字词句运用1.教师出示字母表,介绍字母表的作用和重要性。
2.学生认读字母表,教师纠正发音。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母表的大小写形式,发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大小写字母配对游戏,巩固对字母表的认识。
(四)书写提示1.教师出示“见、万、全、王”等8个生字卡片。
2.学生认读生字,教师纠正发音。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随模仿。
5.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日积月累1.教师出示诗歌《祖国多么广大》,学生尝试朗读。
2.教师领读诗歌,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3.教师讲解诗歌的大意,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的广袤和美丽。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案
研究目标
1. 了解课文《小石头》的情节和主要角色。
2. 掌握课文中的核心词汇和短语。
3. 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研究内容
1. 阅读课文《小石头》。
2. 讨论课文中的情节、角色和故事主线。
3. 研究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4. 进行语音语调训练,朗读课文。
研究步骤
步骤一:预读和介绍
在课前,教师对课文《小石头》进行预读,并简要介绍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步骤二:阅读和讨论
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角色和故事主线,并记录下来。
步骤三:词汇和短语研究
1. 教师引导学生研究课文中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如“小石头”、“河底”、“流淌”等。
2.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游戏等方式巩固相关词汇和短语的记忆。
步骤四:语音语调训练
1. 教师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跟读。
2. 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练,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和自然流畅。
研究评价
根据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理解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进行研究评价。
家庭作业
1. 复并默写课文中的核心词汇和短语。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简短的小故事,使用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
研究辅助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的动画版本,引起学生的兴
趣和注意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扩展活动
1. 学生可自由创作一幅与课文有关的插图,并进行展示和描述。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课文情节进行演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下第一单元课题 1古诗二首第 1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二下第一单元课题1古诗二首第2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二下第二单元课题2 找春天第1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二下第二单元课题2 找春天第2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二下第一单元课题3 开满鲜花的小路第1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二下第一单元课题 3 开满鲜花的小路第2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二下第一单元课题4邓小平爷爷植树第1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二下第一单元课题4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2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二下第一单元课题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第1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
二下第一单元课题语文园地一第1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二下第一单元课题语文园地一第2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二下第一单元课题语文园地一第3 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