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认识11到20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认识11到20教学课件25

认识11到20教学课件25
) 写一写: (1 6
说一说: 1个(十 十七 )和7个(一 )合起来是( )。 写一写: 1 7
说一说: 1个(十 )和8个(一 )合起来是 十八。
) 写一写: ( 1 8
说一说: 1个(十 )和9个(一 )合起来是十九。 写一写: (1 9 )
1个十
1个十
2个十是二十
20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 学习,你学到 了什么?
抢答
(1) 15是由( 1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
(2) ( 1)个十和( 7 )个一合起来是17。 (3) 16前面一个数是(15 ),后面一个数是(17 )。 (4) 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 18)和( 20)。
11~20各数的认识
第1课时
先数出十根小棒,捆成一捆。
10个一
1个十
1
捆一捆:
说一说: 1个(十 )和1个(一 )合起来是 十一。 写一写: (1 1 )
1
说一说:1个( 十)和3个(一 )合起来是 十三。
写一合作。
2.边摆边说。
• 课堂活动
• 打电话游戏 • 要求:先老师打,学生接。 • 然后同桌相互打。
等你来挑战
• • • • • • • • 1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14)。 1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17)。 9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19 )。 15是由( )个十组成。 5 )个一和( 1 12是由(1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 6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16)。 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18)。 13是由(3 )个一和( 1 )个十组成。
怎样摆可以让 别人一眼看出 来有几根?
说一说: 1个(十 )和2个(一 )合起来是 十二。
) 写一写: (1 2

认识数字11-20

认识数字11-20

教案认识数字11-20一、引言1.1背景介绍学生已掌握1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字11-20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日常生活和深入学习数学有重要意义。

1.2教学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数字11-20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数学思维能力。

1.3教学氛围营造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字11-20的兴趣。

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字11-20的大小和顺序。

二、知识点讲解2.1数字11-20的认识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数字11-20的形状和特征。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11-20之间的规律和联系,如相邻数字之间的差值。

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识别和记忆能力。

2.2数字11-20的读写教授学生数字11-20的正确读法和写法,如“十一”、“十二”等。

通过练习和游戏,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11-20的读写技能。

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3数字11-20的排序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动手操作,将数字11-20按顺序排列。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11-20之间的顺序关系,如“十一”在“十二”前面。

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排序和比较能力。

三、教学内容3.1数字11-20的认识与读写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数字11-20的形状和特征。

教授学生数字11-20的正确读法和写法,如“十一”、“十二”等。

通过练习和游戏,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11-20的读写技能。

3.2数字11-20的排序与比较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动手操作,将数字11-20按顺序排列。

引导学生发现数字11-20之间的顺序关系,如“十一”在“十二”前面。

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排序和比较能力。

3.3数字11-20的应用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数字11-20解决实际问题,如数数、购物等。

引导学生将数字11-20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字11-20的运用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读写数字11-20。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11-20各数的认识》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11-20的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1. 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11-20的数。

3. 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 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11-20的数。

3. 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10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老师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要学习更大的数,你们猜猜是什么数呢?二、探究(15分钟)1.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11-20的数的规律。

2. 学生尝试读出11-20的数,并讨论如何写这些数。

3.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11-2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实践(15分钟)1. 老师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用11-20的数进行描述。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11-20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3. 老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巩固(15分钟)1. 老师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11-20的数进行简单计算。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3. 老师选取几道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11-2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3. 老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生活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11-2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同时,通过运用11-20的数进行描述和计算,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6.1 数与运算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6.1 数与运算

9 11
14
17
第9行 9 11 12 15 17 18 个十和( 5 )个一组成的。
第10行 10 12 14 16
出口
选自教材第106页应用提升第1题
入口
第1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3)填写空格中的数,你
6+0
6+2 6+3 6+4 6+5
6+7
6+9 6+10
7+0 8+0 9+0
7+1 8+1 8+2 9+1
7+3 98+加47等87++于55 781++666。8+7
9+3 9+4
9+6 9+7
7+8
7+10
9+849289加+加+9967598等等+ +11于00于多多少少??
10+1 10+2 10+3
7+8
7+10
8+0 8+1 8+2
8+4 8+5 8+6 8+7
8+9 8+10
9+0 9+1
9+3 9+4
9+6 9+7 9+8 9+9 9+10
10+1 10+2 10+3
10+5 10+6
10+8 10+9
选自教材第106页应用提升第2题
1+0
1+1 10+ +222加01+ +5等33 01于++447。01++55
4.在 里填上“>”“<”或“=”。
11 17-6 < 14
17
17

6+11 17-0

14 6+8 13
10 19-9
11 4+7 10 4+6



9
11 10 6+4
2+8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11-20各数的认识》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各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进行数的排列和比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10各数的读写方法,对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的顺序和比较还不是很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读写11-20各数,理解各数之间的关系,能正确进行数的排列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理解各数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数的排列和比较,以及对于数序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实物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11-20各数的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1-20各数,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1-10各数,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小动物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识11-20各数,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11-20各数的读写,培养学生对数的顺序和比较的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11-20各数的问题,让学生抢答,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小奖品。

通过这种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11-20各数,如用小木棒、贴纸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政治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11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11新人教版必修4
方法论:①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②重视 认识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认识,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原则,发挥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1、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
A 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告诉我。们( )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 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6-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甲:“不会游泳怎么下水?” 乙:“不下水怎么掌握游泳技能?”
学习目标
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 2、实践有哪些特点? 3、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思考: (1)是谁在做? (2)做的对象是什么?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 (3)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
①认识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③实践的观点是马哲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 的起点,又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其公式:实践—认识—实践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 学以致用 ➢ 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 求,推动新的探索和研究
材料: 病毒是如何产生的?传染性有多高?致死 率多强?如何有效防止更大范围扩散?连日来,对 新型冠状病毒的发问从未停止,也让这个新传实染践性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 病毒的样貌不断清晰;人类最早发现人体内的具冠,状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病毒的历史源自于1967年,借助电子显微镜,生物 学家阿尔梅达等人可观察到其外膜上有明显的棒状 粒子突起,使其形态看上去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的皇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 冠,因此命名为“冠状病毒”;随着国内外科研人 人的认识能力 员的研究,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1 路程、速度、时间 ︳青岛版 (共11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1 路程、速度、时间  ︳青岛版  (共11张PPT)

时”表示这列火车每时行 110 千米。
()
2 、速度÷时间=路程。
()
3 、飞机飞行的速度为 12 千米/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80 千米/时,、理解速度的意义和简便表示方法。 2、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
并利用这个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小明 小丽 小华
路程 30米 30米 30米
时间 10秒 10秒11 10秒01
老师44米跑了11秒,小明30米跑了10秒, 我俩谁跑得快?
老师每秒跑4米。 小明每秒跑3米。
神舟十号每秒飞行8千米. 摩托车每小时行40千米.
轮船每分钟航行300米. 物体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 叫做速度。
蜗牛全速爬10小时才能爬完30米, 它每小时爬多少米?
每分钟行225米 可写作:225米/分 读作:225米每分
每小时行160千米 可写作:160千米 / 时
读作:160千米每时
合作探究
从下列信息中选择两条信息,再根据所选 信息提问题并解答:
①高铁的速度是300千米/时。
②蝴蝶飞了2000米。
③从郑州到上海乘高铁3小时能到达。
④蝴蝶的速度是500米/分。
我们选的信息是 和

提的问题是:

列的算式是:
我们发现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是:
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 10分钟可以行多少米?
请你用手势“ ”或“ ”表示。
1 、一列火车行驶的速度为 110 千米/时“ 110 千米/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6.1交流(21)-苏教版(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6.1交流(21)-苏教版(11张PPT)
些交流方式呢? 其实,电话的发明我们还应该想到另外一个默默无闻的意大利人,1845年,移居到美国的安东尼奥、梅乌奇。
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在生活中遇到以下几种情况你用什么方式交流? 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其实,电话的发明我们还应该想到另外一个默默无闻的意大利人,1845年,移居到美国的安东尼奥、梅乌奇。 进行交流时,虚心、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讲述是重要的,耐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样也很重要。 2、课间活动时候与同学有哪些交流方式? 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 另外,梅乌奇的英语水平不高,无法融入上层社会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发明,随后,梅乌奇患上了重病,不得不以区区6美元的低价卖掉 了自己发明的通话设备,1874年,梅乌奇寄了几个“远距离传话筒”给美国电报公司,希望能将这项发明卖给他们,但是他并没有得 到答复,当请求归还原件时,他被告之这些机器不翼而飞了! 5、当你的爸爸妈妈出差到外地,你用什么方式与他们交流? 为什么世人都认为电话的发明者是贝尔而不是梅乌奇呢? 其实,电话的发明我们还应该想到另外一个默默无闻的意大利人,1845年,移居到美国的安东尼奥、梅乌奇。 进行交流时,虚心、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讲述是重要的,耐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样也很重要。 梅乌奇制作了“远距离传话筒”,可惜的是梅乌奇生活贫困潦倒,无力保护他的发明,当时申报专利需要交纳250美元的申报费用,而 长时间的研究工作,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积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位 个位
1
1
新课讲解

摆一摆,拨一拨
十位 1
个位 7
十位 2
个位 0
几个十十位就放几;几个一个位就放几。
新课讲解
根据计数器写数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1
3
1
1
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对应几个珠就写几
练一练

1、写一写,读一读。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 14 )
( 20 )
新课讲解
11
读作:十一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
新课讲解
12
读作:十二 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十二
新课讲解
13
读作:十三 1个十和3个一组成
14
读作:十四 1个十和4个一组成
新课讲解
15
读作:十五 1个十和5个一组成
16
读作:十六
1个十和6个一组成
新课讲解
17
读作:十七 1个十和7个一组成
的顺序和你的发现 ? 比13大。 14 13的后一个数是 14。
从1读到20,说一说数 13比14小;
直尺上数从左到右的顺序是从小到大的顺序。
练一练
1、数一数,写一写。
写作:( 12 )
写作:( 13 )
读作:( 十三)
读作:( 十二)
组成:( ) 1个十和2个一
组成:( ) 1个十和3个一
练一练
18
读作:十八
1个十和8个一组成
新课讲解
19
读作:十九
20
读作:二十 2个十组成
1个十和9个一组成
课前复习
你能从小到大写出下面数的顺序吗?
1
2
3
5
6
8
10
12
(4 )
11 12 13 ( ?)
( 7 ) ( 9) ( 11)
15 16 18 20
( ) ?) (?
课前复习
13的前一个数是12,
认识11到20
人教版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
课前复习
你能写出1到10嘛?
1 2 3 4 5 6 7 8 9 10
新课引入
2 1 2 102 以后的数字是多少呢?请你数一数 图中的水果。 1 1 这几个是多 少?怎么数?
2
新课讲解
请你用小棒摆一摆10,说一说它的组成?
10个1根
1捆10根
10个一是1个十。
2、 读一读,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二十
2个十
十三
1个十和 3个一
十五
1个十和 5个一
十八
1个十和 8个一
十一
1个十和 1个一
练一练

3、将下面各数从小到大连一连。 2 8 6
3
11 14
12
10
15
新课讲解
认识计数器
个位:右数第一位,表示几个一。
十位:右数第二位, 表示几个十。
( 10 )
( 16 )
练一练
2、圈一圈,写出数字并读一读。
15读作十五,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
练一练

3、根据数字摆一摆计数器。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1
9
31Leabharlann 4课堂小结 教学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1)11到20各数的读写与组成。
2)数的大小顺序。 3)计数器与数位的认识。
谢 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