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与维护对等网

合集下载

实训一组建对等网

实训一组建对等网

实训一组建对等网一、实训目的1.通过此实验,理解对等网的基本概念、特点。

2.掌握对等网的组建方法和对等网中资源共享的设置方法。

二、实训内容1.组建由2台计算机构成的对等网。

2.组建由3台计算机构成的对等网。

3.测试对等网的连通性、对等网中的资源共享。

三、实训设备1.RJ45交叉线1根:2.RJ45直通线交叉线3根:3.四口交换机1台,本例使用D-link;4.实验用计算机3台(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且安装有网卡):四、预备知识1.对等网对等网也称工作组网,在这种体系架构下,网内成员地位都是对等的,网络中不存在管理或服务核心的主机,即各个主机间无主从之分,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区別。

在对等网中没有域,只有工作组。

由于工作组的概念没有域的概念那样广,因此在对等网组建时不需要进行域的配苣,而只需对工作组进行配置。

对等网中所包含的计算机数量一般不多,通常限制在一个小型机构或部门内部,各主机之间的对等交换数据和信息。

网络中任一台计算机既可作为网络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共享资源,也可作为工作站,用来分享英它网络服务器所共享的资源。

通过对等网可以实现部门或组织内部数据资源、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的共享。

对等网网络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网络成本低, 网络建设和维护简单,网络组建方式灵活,可选用的传输介质较多等优点。

英不足之处在于网络支持的用户数量较少,网络性能较低,网络安全及保密性差,文件管理分散,计算机资源占用大。

2.TCP/IP 协议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也称为网络通讯协议。

该协议是一个四层的分层体系结构,是一组由TCP协议和IP协议以及其他的协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协议族,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之一。

TCP/IP协议左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在网络之间传输的标准。

在该协议中,传输控制协议(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 1)是而向连接的,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该协议负责收集文件信息或者将大的文件拆分成适合在网络上传输的包,当数据通过网络传到达接收端的TCP层,接收端的TCP层根据协议规泄将包还原为原始文件。

对等网的组建与使用

对等网的组建与使用

对等网的组建与使用一.实训目的1.掌握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

2.掌握对等网络配置方法。

3.掌握对等网络的使用方法。

二.实训器材及环境1.安装Windows 2003操作系统的计算机2台。

2.网卡及其网卡驱动程序。

3.交叉双绞线一根(或不少于2口的集线器一个,直通双绞线二根)。

三.实训理论基础1.对等网的概念可以从网络中每台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或资源分布或作业的集中程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解。

(1)从网络计算机的从属关系来看对等网中每台计算机都是平等的,没有主从之分。

也就是说每台计算机在网络中即是客户机也是服务器。

而其他不同类型的局域网中,一般都有一台或者几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其他计算机作为客户机,客户机则是以服务器为中心建立的。

(2)从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对等网中的资源分布是在每一台计算机上的。

其他类型的网络中,资源一般分布在服务器上,客户机主要是使用资源而不是提供资源。

(3)从作业的集中角度来看对等网中的每一台计算机都是客户机,所以它要完成自身的作业,同时由于他们又都是服务器,就都要满足其他计算机的作业要求。

从整体角度来看,对等网中作业也是平均分布的,没有一个作业相对集中的节点。

其他类型网络中,作为中心和资源集中节点的服务器要承担所有其他客户机的作业要求,而客户机不提供资源,相对来说,服务器的作业集中程度远大于客户机综上所述:对等网就是每一台网络计算机与其他连网的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对等,没有层次的划分,资源和作业都相对平均分布的局域网类型。

2.对等网的优点(1)对等网容易建立和维护;(2)对等网建立和维护成本比较低;(3)对等网可以实现多种服务应用。

3.对等网的缺点(1)对等网的管理性差;(2)对等网络中资源查找困难;(3)对等网中同步使用的计算机性能下降。

4.对等网的使用范围对等网主要用于建立小型网络以及在大型网络中作为一个小的子网络。

用在有限信息技术预算和有限信息共享需求的地方,例如:学生宿舍内、住宅区、邻居之间等地方。

组建对等局域网

组建对等局域网

2.2 添加协议
图4.25 【网络拨号连接】窗口 图4.26 本地连接属性
2.2 添加协议
图4.27 选择网络组件类型
图4.28 选择网络协议
2.3 配置TCP/IP协议
Windows 2000虽然默认安装了TCP/IP协议, 但TCP/IP协议一般都需要经过配置才能使用。配 置方法如下。 (1)【网上邻居】 → 【属性】 → 【网络和拨号 连接】 → 【本地连接】 → 【属性】 → 【本地连 接 属性】。如图4.29所示。 (2)【Internet协议(TCP/IP)】 → 【属性】 → 【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如图4.30所示。 (3)【使用下面的IP地址】 → 【IP地址】 “192.168.0.1” →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其他栏目不用填写。 (4)【确定】
2.4 标识计算机
(5)如果用户使用的是带有服务器的域的网络,应该 选择【公司使用带有域的网络】,这样的对等网能够 实现域和工作组的互访;如果使用的是无服务器的域 的网络,则选择【公司使用没有域的网络】。我们选 择后者,然后单击【下一步】,显示设置工作组名对 话框。
(6)在工作组名文本框中输入工作组名,或采用默认 的工作组名WORKGROUP。单击【下一步】,显示 【网络访问标识完成】对话框。
2.3 配置TCP/IP协议
图4.29 【本地连接 属性】对话框 图4.30 【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对话框
2.4 标识计算机
标识Windows 2000计算机的操作如下。
(1)【我的电脑】 → 【属性】 → 【系统特性】 →
【网络标识】,如图4.31所示。
(2)【网络ID】 → 【网络标识向导】,如图4.32所示。 (3)【下一步】 → 【正在连接网络】,如图4.33所示。

第05课 组建对等网

第05课 组建对等网
河南郑州长城计算机学校
新郑教学基地
网络组建与管理教程
5.2.2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Windows XP是目前主流的、功能最强 大的操作系统,特别是增强了网络功能, 因此Windows XP操作系统也适合作对 等网中的操作系统。
河南郑州长城计算机学校
新郑教学基地
网络组建与管理教程
5.2.3 网络的搭建
河南郑州长城计算机学校
新郑教学基地
网络组建与管理教程
5.4 习题
(1)什么是对等网,对等网有哪些作用? (2)组建对等网时应该怎样选择网络拓扑结构? (3)怎样安装网卡? (4)在Windows 98和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怎样 配置网络进行配置? (5)在网络中怎样共享文件和打印机? (6)使用映射的网络驱动器有什么作用?怎样映 射网络驱动器? (7)怎样配置NetMeeting使其在局域网中工作?
2. 网络布线
在网络架设中,正确规范地进行网络布 线是保证网络稳定、正常运行的必要条 件。在布线时,需要考虑与传输介质相 关的几个参数以确保网络性能达到最佳 状态。
河南郑州长城计算机学校
新郑教学基地
网络组建与管理教程
2. 网络布线
1)衰减(Attenuation) 2)近端串扰(Near End Cross TalkNEXT) 3)噪声(Noise)
1. 网卡的安装
网卡的安装包括网卡硬件安装和网卡驱 动程序安装两个部分。只将网卡安装在 电脑上网卡是不会正常工作的,还需为 网卡安装其驱动程序。
河南郑州长城计算机学校
新郑教学基地
网络组建与管理教程
1. 网卡的安装
1) 网卡的硬件安装 2) 安装网卡的驱动程序
河南郑州长城计算机学校

建立和使用对等网

建立和使用对等网

3.建立和使用对等网知识背景用户可以利用Windows2000设置网络,以便将网络上的资源给其他用户共享。

Windows2000支持以下两种网络类型:•工作组(对等网)•域(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其中工作组结构采用分布式管理模式,适用于小型的网络;而域为集中式管理模式,适用于较大型的网络。

工作组由一群用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组成,网络上每台计算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是对等系统,它们将计算机内的资源(例如,文件与打印机)给其他计算机共享。

即每台计算机都具有管理资源、提供服务、申请服务的功能。

对等网的用户使用方便,但安全性不强。

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局域网应用环境,一般可使用对等网。

对等网的特性:对等网网络上不一定需要有Windows2000 Server,也就是说,任何Windows操作系统,如Windows2000 Professional、WindowsNT Workstation、Windows98、WindowsXP 等都能构建一个工作组结构的网络。

Windows2000的对等网网络上每台计算机都有自己的本地安全数据库,如果用户要访问某台计算机内的资源,则必须在这台计算机的本地安全数据库内建立该用户的帐户。

例如,若用户Peter要访问工作组中四台计算机内的资源,则必须在每台计算机的本地安全数据库内建立Peter这个帐户。

因此,当用户帐户的数据有所更改时(例如,改变密码),那就必须将每台计算机内的帐户数据进行更新,比较麻烦。

Windows95、Windows98计算机内并没有“本地安全数据库”,因而任何帐户均可访问它们的资源。

在Windows2000 Server,Windows2000 Professional,WindowsXP上,如果将Guest帐户启用,则任何帐户都可访问Guest帐户的资源(具有EveryOne的权限)。

在基于Windows的对等网中,实现共享的主要资源是:文件系统,存储设备(包括硬盘、软盘、光盘),打印机。

局域网组建和维护案例教程电子教案03组建对等网

局域网组建和维护案例教程电子教案03组建对等网
准备传输介质和连接器材
根据网络规模和覆盖范围,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如双绞 线、光纤等)和连接器材(如网线、水晶头等),确保网 络的物理连接畅通。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
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规模,选择适合对等网的拓扑结构,如星型、 总线型、环型或网状结构。
设计网络布局和连接方式
根据选择的拓扑结构,设计网络的布局和连接方式,明确各个节点 之间的连接关系和通信方式。
过程。
配置网络参数
03
在操作系统中配置网络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等,确保计算机能够正确连接到网络。
配置网络参数及测试连通性
配置IP地址
配置子网掩码
为每台计算机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确保 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识别。
根据网络规模和实际需求,配置合适的子 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段。
配置默认网关
优化文件传输设置
调整文件传输的参数设置,如传输协议、缓冲区大小等,以提高传输速度。
升级网络设备
如果网络设备性能较低,可以考虑升级设备以提高网络性能。
考虑使用专业工具
可以使用专业的网络性能测试和优化工具,对网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优化。
05 安全性考虑及防 护措施建议
加强账户密码管理策略
实施强密码策略
管理策略。
性能不稳定
03
由于对等网中节点的性能和带宽差异较大,可能导致网络性能
的不稳定。
02 组建对等网前期 准备
需求分析
确定网络规模和覆盖范围
根据实际需求,明确对等网的规模和需要覆 盖的范围,例如家庭、办公室或小型企业网 络。
评估数据传输需求
了解用户的数据传输需求,包括文件共享、打印机 共享、多媒体传输等,以便选择合适的设备和配置 。

第5讲 组建对等网

第5讲 组建对等网

5.1.3 对等网的组建及配置
3.网络组建及配置 网络组建及配置
•(1)网线制作及测试 •(2)硬件连接 •(3)配置网络 •(4)网络测试
5.1.3 对等网的组建及配置
4.排除对等网常见故障 排除对等网常见故障
•(1)网线不通 •(2)系统找不到网卡 •(3)网卡驱动程序未安装或安装错误 •(4)网络组件不完整 •(5)IP地址未配置或冲突
5.1.2 对等网组网规划
3. 网卡的选择
•10MB/S网卡 •10/100MB/S网卡 •100MB/S网卡 •1000MB/S网卡
5.1.2 对等网组网规划
4.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总线型 •星型 •混合型
5.1.2 对等网组网规划
5.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网络操作系统的选择
5.1.3 对等网的组建及配置
2.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
•组网硬件:
•(1)交换机1台(端口速率:10/100MB/S;端口数:24个) •(2)网卡24块(接口类型:RJ-45接口;带宽:10/100MB/S)。 •(3)5类或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若干。 •(4)水晶头若干(每台计算机至少2个)。 •(5)网线钳1把。 •(6)测线仪1个。
唐涛概概述述??对等网简介对等网简介对等网组网规划??对等网组网规划对等网的组建及配置??对等网的组建及配置常见故障排除??常见故障排除5
第5讲 组建对等网 讲
主网的组建及配置 常见故障排除

5.1 组建对等网
1.对等网简介 1.对等网简介
•概括起来,对等网有如下特点: •(1)所有计算机是平等的,没有专门的计算机作服 务器。 •(2)每台计算机各自保存配置信息,在管理时必须 分别管理,不能集中统一管理。 •(3)对等网主要用于规模较小,安全要求不高的网 络环境。

局域网组建(对等网)

局域网组建(对等网)

局域网组建(对等网)局域网组建(对等网)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局域网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由多个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的网络系统。

而对等网则是一种特殊的局域网组建方式,它允许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具有相同的权限和地位,实现资源共享与互通。

在本文中,将探讨局域网组建中的对等网,并介绍其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对等网的概念和特点对等网即Peer-to-Peer网络,是指由相互平等的终端节点构成的网络系统,每个计算机都可以作为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进行通信和文件共享。

在对等网中,没有中央服务器来控制资源的分配和管理,而是由每个节点共同参与网络管理和维护。

这种组网方式的特点是灵活性强、系统构建简单、资源共享方便,因此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和应用。

二、局域网组建(对等网)步骤1. 确定网络规模和需求:在组建对等网前,需要明确网络规模和需求,包括参与的计算机数量、物理拓扑结构、网络带宽要求等。

这有助于制定正确的组网计划和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

2. 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基于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等。

这些设备应支持对等网的组建和功能。

3. 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对等网中,需要为每台计算机设置唯一的IP地址和相应的子网掩码,以实现节点之间的通信。

确保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的正确性和统一性。

4. 安装共享文件系统:对等网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文件共享,可以通过安装适当的共享文件系统来实现。

例如,可以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文件共享功能或者第三方共享软件。

5. 配置网络共享权限:为了确保对等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共享的文件和打印机进行权限管理是必要的。

在每台计算机上设置访问权限,并定期更新和维护这些权限。

6. 测试和调整:组建对等网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资源的顺利共享。

可以进行网络传输速度测试、文件共享测试等,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等网容易建立和维护;
对等网建立和维护成本比较低;
对等网可以实现多种服务应用
(3)对等网的使用范围
对等网主要用于建立小型网络以及在大型网络中作为一个小的子网络。用在有限信息技术预算和有限信息共享需求的地方
(4)什么样的条件下适合组建对等网
用户数不超过10个。
所有用户在地理位置上都相距较近,之前他们各自管理自己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可以共享,或至少部分可以共享。
将进入对等网的用户均有共享资源(如文件、打印机、光驱等)的要求。
用户们的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
使用方便性的需求优先于自定义需求。
讲授
10
案例
网络教研室的刘老师经常要用到计算机名为“W”的计算机上的驱动器C:上存储的“授课计划”“教学任务安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日常管理”“每天的授课教案”等共享文件夹,天天共享连接很麻烦,如果能像访问自己的驱动器一样的方便就好啦。驱动器C:的磁盘名为sharedisc。
实例法
30
课堂
实践
课堂实践1:配置单台计算机接入互联网
练习
知识
讲解
薛主任家中的所有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网卡、驱动程序和相关协议等均已安装并进行了配置,设备连接和网络连接也顺利完成。根据薛主任的要求,接下来的任务是:
(1)安装网络客户端
(2)配置共享网络环境
(3)实现资源共享
讲授
15
课堂
实践
课堂实践2:组建最简单的对等网,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与设计
教学
方式
时间
新课
引入
询问学生家用电脑的使用情况,若存在有二台以上的电脑,需要资源共享时,该如何处理?
提问
5
知识
讲解
(1)对等网的概念
对等网就是每一台网络计算机与其他连网的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对等,没有层次的划分,资源和作业都相对平均分布的局域网类型。
(2)对等网的优点
课 程 教 学 设 计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师姓名:授课时数:2累计课时:54
授课日期
班级名称
授课地点
教学课题
第27讲 组建与维护家庭对等网
知识目标
(1)了解家庭局域网的组成
(2)掌握家庭局域网需求
(3)掌握家庭局域网的配置方法
技能目标
(1)能正确安装网络组件
(2)能正确配置IP地址
(3)能够利用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总结
5
课外习题
教材章末习题一(7、8);三(1、2)
课外拓展
训练
新建的一个共享文件夹,为什么任何用户都具有完全控制的权限,如何解除完全控制的权限?
课后小结
说 明
态度目标
(1)培养自主、探究、协作性的学习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逐步提高学生与人合作,讨论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网络体系分层原理
教学难点
对等层之间通信
课 型
讲授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例法等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任务驱动
教参
《计算机网络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练习
25
教师点评
教师指出学生实践过程中可能出错和已经出错的知识点,对学生点评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评析,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评析,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分析
提问
总结
6S管理
与考核
安排学生值日;考核学生上机态度;
检查学生实践作业;
设备整理、归位、保养。
检查
全程
课堂
小结
教师对本次课堂学习态度、纪律的简单小结,指出容易出问题的地方,重点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学习方法做切实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