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二)》导学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导学案
一、核心要点
1.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本课时主要内容:进一步掌握数据整理方法,包括分组、排序等。

3.学习目标:掌握更复杂的数据整理技巧,能够独立进行数据整理和分
析。

二、引入
老师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数据集合,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引导
他们发现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和技巧。

三、学习内容
1.分组整理数据
–学习按不同属性或特征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比如按颜色、形状等。

2.排序整理数据
–学习根据数据的大小或其他特征对数据进行排序整理,比如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等。

四、实践操作
1.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数据集合,并按照课上所学方法进行整理和排序。

2.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整理过程中的困难和技巧,形成自己的数据整理方
法。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对数据整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
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数据整理方法,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案内容,希最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数据整理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

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

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
学习时间:2月12日上午14:30到16:10
学习内容:学习《数据收集整理二》
学习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学习流程:
1、组织学生用手机、电脑等工具观看“一起学”网的教学直播网课。

2、通过班级QQ群发布班级作业。

作业要求:
(1)不需要画图,但是要标清楚题号!
(2)按时提交作业,超过时间提交的作业不再进行批改,自行核对答案。

(3)请将作业图片拍清晰,作业要摆正,否则会导致老师看不清或者看不全答案!!!
(4)作业要及时完成,不要只发部分题目给老师。

(5)作业改正要规范,字要端正,大题之间要隔行,不要写的密密麻麻。

(6)请用铅笔书写并且迹要清晰。

3、学生线上提交作业,老师进行批阅评价。

4、老师在班级群中线上答疑(在今天的学习中,如遇到不懂或不会的问题,请在晚上19:00—19:30在线答疑。

) 学习评价:
今天提交作业的学生共26人,完成人数一半,参与进来的同学还是很认真的,其余同学条件不允许或者家长孩子不重视,每晚会在QQ 班级群里总结一天的线上学习!。

七年级数《数据的收集》导学案

七年级数《数据的收集》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流程
探究四:收集数据的方式
(1)如果想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你打算怎样获得
这些数据呢?
(2)为了得到“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次数”,你
打算如何收集这个数据?
(3)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归纳结论】我们经常通过调查、试验等方式获得数据信息,当调查或试
验项目很大,我们个人无法完成时,还可以通过查阅报纸、相关文献或上网的
方式,获得数据信息.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157页“随堂练习”.
五、谈收获
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
学生通过
思考、分析,
然后与同伴进
行交流.
学生自主
完成,加深对
新学知识的理
解,检测学生
对本节课有关
于知识的掌握
情况,对学生
的疑惑教师应
及时指导.
课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公布答案,最终评定等级。

(7分钟)
教后反思。

《数据收集整理(二)》导学案(公开课获奖)人教版小学数学导学案

《数据收集整理(二)》导学案(公开课获奖)人教版小学数学导学案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导学指导案(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课题:数据收集整理(二)课型:新授探究课课时:第2课时本资源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比例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什么叫做比?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一说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2.你会分类么?试一试,能不能把下面几个比按照比值的不同分分类呢?2:3 4.5:2.7 10:680:4 4:6 10:21二、自主探究(一)探究比例的意义1.看课本图完成下表。

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即:: = ;: = 小组讨论:根据求出的比值,和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 :小结: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2.4∶1.6 = 60∶40像这样由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2. 在图上这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3.判断:2:3和6:4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4.比较:想一想,“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三、课堂达标1.2.3.判断:①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②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③8:2 和1:4能组成比例。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1《数据的收集(1)》导学案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1《数据的收集(1)》导学案

课题 15.1数据的收集课标要求:体会数据在解决实践现实生活中问题中的作用,【导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学会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试图让学生经过观察、归纳猜测的过程,开展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积累,从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导学核心点】导学重点:数据的收集、分析导学难点:能说出图表所反映的信息。

导学关键:数据的收集【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喜欢看球赛吗?_____NBA,CBA.有没有注意过讲解员是怎样点评一场球赛的?二、自学提问:阅读课本130——131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1、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门学科?2、如何选举我们班的班干部?3、班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年级全体学生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三、合作交流: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科目科目语数外社会地音体美政劳技人数四、知识的运用 <<赢在哪里>>这是一张2021~2021年赛委CBA总决赛新疆队对广东队一场比赛后公布的比赛统计表,请你从表中进展分析,上海东方队赢在哪里从整场比赛来看,新疆队最终以118比85的比分战胜对方,靠的是高于对方的投篮命中率、较少失望以及后卫的出色发挥,新疆队2分球、3分球、发蓝的命中率以及后卫助攻的次数都胜过对方。

五、课堂测评:1、我们班推选谁当学校学生会委员的候选人?2、我们班同学喜欢哪些体育活动?3、你会做哪些家务?一周累计花多少时间做家务?4、班里有同月同日出生的同学吗?5、历届奥运会男子100m短跑的成绩怎样?6、玩飞行棋时要投掷骰子,有没有那个的点数不太容易出现?7、豌豆荚里有几粒豆子不确定,那么豆子的粒数有规律吗?请你从上述问题中选一个,进展调查,并记录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

六、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七、布置作业:课本135页1、2、3题。

《数据的收集》导学案1

《数据的收集》导学案1
预习案
温故知新
预习课本《数据的收集》这一节内容。
1.收集我们所在地区的用水情况的数据,本地的水资源问题。
2.数学兴趣学习小组对某校七年级全校学生每天到校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数据如下表:
步行
骑自行车
坐公共汽车
其它方式
50人
100人
140人
10人
(1)这个学校七年级有__________名学生;
(2)采用_______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最多,有______人;
A.谁在2002年世界杯赛中进球最多月1日是什么节日
C.谁在入学考试中取得第一名D.谁最适合当班长
2.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动物名称



鸽子
火鸡
孵化时间
21天
30天
30天
16天
26天
(1)孵化期最短是_________天,是___________动物;
(2)孵化期最长是_________天,是___________动物。
3.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
活动探究二:
为了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我们班开展一个调查。
调查问卷
1.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着水龙头吗
A.经常这样B.有时这样C.从不这样
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B.有时这样C.从不这样
问题1的调查结果
选项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人数
问题2的调查结果
选项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人数
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班级同学节约用水方面做的怎样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

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

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如何通过图表来展示数据,包括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等;二是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数据背后的信息,例如数量的多少、增减趋势、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制作简单的图表,并能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用的信息。

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和重点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展示数据,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数据背后的信息。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白板、彩笔、条形图模板、折线图模板、饼图模板等。

接着,我会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展示数据,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数据背后的信息。

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这些概念,并让大家进行随堂练习,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适时地进行板书设计,将重要的概念和步骤写在白板上,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我会设计一些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例如,让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收集相关数据,然后制作相应的图表,并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思考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技能。

这就是我对于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时,数据收集整理(2)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学生们在这节课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展示数据,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数据背后的信息,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点。

如何设计实践情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难点。

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

数据收集整理导学案

导学案导学设计1.1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习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初步认识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难点】: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探究活动一】引入新课 一、情境引入新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红 黄 蓝 白 二、互动新授1. 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2.统计表。

3.解决问题。

颜色 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导学流程一、课件导入新课并解读学习目标(5分钟)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5分钟)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全校学生那么多,怎么样调查呢?学生小组自由讨论回答 1.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

)2.师生活动“用举手数一数”(1)全班共()人。

分析:应该把喜欢()颜色的人数加在一起。

(2)最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分析: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适。

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4.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四、过关检测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篮球组的有( )人。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我最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EEPO备课方式:板块结构Ⅱ型
学习卡
1、下列各题是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1.了解某市学生的视力情况()
2. 了解某市百岁以上老人的健康情况()
3. 了解某市老年人参加晨练的情况()
4. 要了解你所在学校数学教师的学历程度()
二、选择题:
1.下列调查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A. 了解七(1)班“500米跑”的成绩.
B.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C. 了解一批导弹的杀伤半径.
D. 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
2.下列调查中必须用抽样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有()
①调查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②调查某大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情况.
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④调查某池塘中现有鱼的数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请以你最熟悉或最感兴趣的题材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