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必背公式大全
公务员行测必备数学公式总结(全)

一、基础公式1.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2.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4.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5. 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二、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值不变。
2.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数值相应地乘以或除以10。
三、百分比和比例1. 百分比的基本性质:百分比可以表示为分数或小数,例如50% = 0.5 = 1/2。
2.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是两个分数的等价关系,例如a:b =c:d可以表示为a/b = c/d。
四、代数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其中a和b是常数,x是未知数。
2. 二元一次方程组:ax + = c,dx + ey = f,其中a、b、c、d、e、f是常数,x和y是未知数。
3.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b、c是常数,x是未知数。
五、几何1.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 底高2. 矩形面积公式:S = 长宽3. 圆面积公式:S = π r^2,其中r是圆的半径4. 球体积公式:V = 4/3 π r^3,其中r是球的半径六、概率1. 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值介于0和1之间,包括0和1。
2. 独立事件的概率: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3. 条件概率:在已知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七、统计学1. 平均数: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的个数。
2. 中位数:一组数值按照大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3. 众数:一组数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八、其他1. 对数的基本性质:对数可以表示为指数的倒数,例如log_a(b) = c等价于a^c = b。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精典版

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汇总(精华版)一、基础代数公式1. 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2. 完全平方公式:(a±b)2=a 2±2ab+b 2完全立方公式:(a±b)3=(a±b)(a 2 ab+b 2)3. 同底数幂相乘: a m ×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同底数幂相除:a m ÷a n =a m -n (m 、n 为正整数,a≠0)a 0=1(a≠0)a -p = a 1p(a≠0,p 为正整数)4. 等差数列:(1)s n =(a 1 ? a n ) ? n =na 1+ 1 n(n-1)d ; 2 2(2)a n =a 1+(n -1)d ;(3)n = a n d ? a1 +1;(4)若 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5)若 m+n=k+i ,则:a m +a n =a k +a i ;(其中:n 为项数,a 1 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 n 项的和) 5. 等比数列:(1)a n =a 1q -1;(2)s n = a 1(·1-q n )(q ? 1)1 ? q(3)若 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 ;(4)若 m+n=k+i ,则:a m ·a n =a k ·a i ;第 1 页 共 23 页(5)a m -a n =(m-n)d(6) a m =q (m-n) a n(其中:n 为项数,a 1 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 n 项的和)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bx+c=a(x-x 1)(x-x 2)其中: x 1 = ? b ? b 2 ? 4ac ; x 2 = ? b ? b 2 ? 4ac (b 2 -4ac ? 0 ) 2a 2a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b a ,x 1·x 2= a c二、基础几何公式1. 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三角形中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的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汇总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是考察考生的基础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其中涉及到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
掌握这些公式,对于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公式进行汇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数学相关公式1. 百分数转化公式(1)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化:百分数 = 小数× 100%,小数= 百分数÷ 100%。
(2)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百分数 = 分子÷分母×100%。
2. 相关系数公式(1)两组数X和Y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 = Σ[(X - X') × (Y -Y')] ÷ [√(Σ(X - X')²) ×√(Σ(Y - Y')²)] (其中,X'和Y'分别代表X和Y的平均数)。
3. 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公式(1)平均数:平均数 = 总和÷个数。
(2)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 = (数值1 ×权数1 + 数值2 ×权数2 + ……)÷(权数1 + 权数2 + ……)。
4. 利率和利息公式(1)简单利息: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
(2)复合利息:利息 = 本金× (1 + 利率) ^ 时间 - 本金。
5. 平方和立方公式(1)平方公式:(a + b)² = a² +2ab + b²。
(2)立方公式:(a + 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
二、逻辑推理相关公式1. 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公式(1)正确率:正确率 = (TP + TN)÷总数。
(2)灵敏度:灵敏度 = TP ÷(TP + FN)。
(3)特异度:特异度 = TN ÷(TN + FP)。
2024公务员考试常用数学公式大全(精华版)

(1)利润=销售价(卖出价)-成本;
利润率= 利润= 销售价-成本= 销售价-1;
成本
成本
成本
销售价=成本×(1+利润率);成本= 销售价 。 1+利润率
(2)利息=本金×利率×时期;
本金=本利和÷(1+利率×时期)。
推广: x x x ... x nn x x ...x
123
n
12 n
4 一阶导为零法:连续可导函数,在其内部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其导数
为零。
(5)两项分母列项公式: b =( 1 — 1 )× b m(m a) m m a a
三项分母裂项公式:
b
=[ 1 —
1
]× b
m(m a)(m 2a) m(m a) (m a)(m 2a) 2a
(1)排列公式:P
m n
=n(n-1)(n-2)…(n-m+1),(m≤n)。
A73 7 6 5
(2)组合公式:C
m n
=P
m n
÷
P
m m
=(规
定
C
0 n
=1)。c
3 5
543 3 2 1
(3)错位排列(装错信封)问题:D1=0,D2=1,D3=2,D4=9,D5=44
3 若a,G,b成等比数列,则:G2=ab;
4 若m+n=k+i,则:am·an=ak·ai ;
5 am-an=(m-n)d
6
am =q(m-n)
an
(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n为末项,q为公比,sn为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 四、不等式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需要背诵的全部公式汇总1单一数据一、求基期值1.已知现期值和增长量:基期值=现期值一增长量2.已知现期值和增长率: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3.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二、求现期值1.已知基期值和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2.已知基期值和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x(1+增长率)3.已知增长量和增长率:现期值=增长量÷增长率x(1+增长率)三、求增长率1.已知基期值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2.已知基期值和现期值: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基期值3.已知增长量和现期值: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增长量)四、求增长量1.已知现期值和基期值: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2.已知现期值和增长率:增长量=现期值÷(1+增长率)x增长率3.已知基期值和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x增长率五、年均公式1.已知初期值和末期值,求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年份差2.已知初期值和末期值,求年均增长率:六、隔年公式1.已知现期值、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求隔年基期值:隔年基期值=现期值÷(1+现期增长率)÷(1+基期增长率)2.已知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求隔年增长率:隔年增长率=(1+现期增长率)x(1+基期增长率)-12两数之比一、比重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部分(用a表示),现期整体(用b表示),现期部分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整体的增长率(用qb表示)。
1.已知a、b,求现期比重:2.已知a、b、qa、qb,求基期比重:3.已知a、b、qa、qb,求比重的变化量:二、平均数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总量(用a表示),现期份数(用b表示),现期总量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份数的增长率(用qb表示)。
1.已知a、b,求现期平均数:2.已知a、b、qa、qb,求基期平均数:3.已知a、b、qa、qb,求平均数的变化量:4.已知a、b、qa、qb,求平均数的变化率:三、倍数为了简化记忆,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不同的量:现期A(用a表示),现期B(用b表示),现期A的增长率(用qa表示),现期B的增长率(用qb表示)。
国考前必备公式

国考前必备公式
国考前需要掌握的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公式:
1. 增长公式:增长量 = 现期值 - 基期值,增长量 = 基期值× 增长率。
2. 倍数公式:倍数 = 基期值 / 现期值,倍数 = 基期值× 增长率 / 现期值。
3. 比重公式:比重 = 部分量 / 总量,比重 = 部分增长率 / 总量增长率。
4. 平均数公式:平均数 = 总和 / 个数,平均数 = 现期值 / (1 + 增长率)的n次方(n为时间长度)。
5. 指数公式:指数 = 报告期值 / 基期值,指数 = 报告期值 / (1 + 增长率)的n次方(n为时间长度)。
6. 比例公式:比例 = 部分量 / 总量,比例 = 部分 / 总。
7. 百分数公式:百分数 = (部分量 / 总量) × 100%,百分数 = 部分增长率 / 总增长率× 100%。
8. 加权平均数公式:加权平均数 = (a1x1 + a2x2 + ... + anxn) / (a1 + a2 + ... + an),其中a1,a2,...,an表示各组数据的组权,x1,x2,...,xn表示各组数据的组值。
9. 排列组合公式:C(n, k) = n! / (k!(n-k)!),其中n是总的“项数”,k是“项”中要取的“个数”。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国考前必备公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记忆。
同时,也要注意理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场景,以便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1、现期与基期(1)现期量=基期量×(1+r)(2)基期量=现期量1+r,当|r|<5%时,基期量≈现期量—现期量×r(3)基期量的比较:当1+r未出现成倍变化而现期量有明显倍数关系时,则着重比较现期量。
2、增长量与增长率(1)增长率(r)=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 =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2)增长率的比较:增长率(r)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因此增长率大小只需比较现期量基期量即可。
(3)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r=现期量×r1+r ,当r≈1n时,增长量≈现期量x1n+1(4)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n(5)增长量的比较: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百化分。
3、特殊增长率(1)间隔增长率:间隔增长率r=r1+r2+r1xr2,当r1xr2<0.01时可忽略,r≈r1+r2。
(2)年均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r)n,估算技巧,(1+r)n≈1+n·r,当|r|≤5%时,误差较小。
(3)混合增速:混合增速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更加靠近于基数较大的所对应的增长率。
4、比重相关:(1)现期比重:比重=部分÷整体(2)基期比重:BA x1+a1+b,其中部分量为B,部分对应的同比增速为b,整体量为A,整体对应的同比增速为a。
(3)两期比重: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的差值为BA x b−a1+b,结论:①b-a的正负决定升降;②上升或下降的具体的数值应该小于|b-a|。
5、平均数与倍数(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2)倍数,B是A的多少倍,计算公式为:B÷A;如果是多几倍则是B—1;A,其中b代表总数的增长率,a代表总份数的增长率。
(3)平均数的增长率:b−a1+a如人均收入=总收入÷总人数,在计算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时,b即对应总收入的增长率,a对应总人数的增长率。
国考行测常用公式汇总

国考行测常用公式汇总行测中常用的公式汇总如下:1.面积公式:-矩形的面积公式: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半径2.周长公式:-矩形的周长公式:周长=2×(长+宽)-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4×边长-圆的周长公式:周长=2×π×半径3.速度公式:-速度=路程÷时间4.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5.利率公式:-简单利率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复利公式:总利息=本金×(1+利率)^时间-本金6.百分数公式:-数值=百分数×基数-百分数=数值÷基数×1007.利率换算公式:-年利率=月利率×12-年利率=日利率×3658.容积公式:-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边长×边长×边长-矩形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体积=π×半径×半径×高9.等差数列公式:- 第 n 项公式:an = a1 + (n - 1) × d- 前 n 项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10.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11.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 × cosC12.排列组合公式:-排列公式:n个不同的物体中,选择r个的排列数为:A(n,r)=n!÷(n-r)!-组合公式:n个不同的物体中,选择r个的组合数为:C(n,r)=n!÷(r!×(n-r)!)以上是常用的行测公式汇总,在备考行测时,重要的是理解公式的应用场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在实践中多加练习,运用灵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考试必背公式大全
1. 分数比例形式整除:若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若a=m/n×b,则a=m/(m+n)×(a+b),即a+b是m+n的倍数
2. 尾数法(1)选项尾数不同,且运算法则为加、减、乘、乘方运算,优先使用尾数进行判定;
(2)所需计算数据多,计算复杂时考虑尾数判断快速得到答案。
常用在容斥原理中。
3. 等差数列相关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
项数=(末项-首项)÷项数+1。
从1开始,连续的n个奇数相加,总和=n×n,如:1+3+5+7=4×4=16,……
4. 几何边端问题相关公式:(1)单边线型植树公式(两头植树):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
(2)植树不移动公式:在一条路的一侧等距离栽种m棵树,然后要调整为种n棵树,则不需要移动的树木棵树为:(m-1)与(n-1)的最大公约数+1棵;(3)单边环型植树公式(环型植树):棵树=总长÷间隔,总长=棵树×间隔(4)单边楼间植树公式(两头不植):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5)方阵问题:最外层总人数=4×(N-1),相邻两层人数相差8人,n阶方阵的总人数为n²。
5-10:行程问题
5. 火车过桥核心公式:路程=桥长+车长(火车过桥过的不是桥,而是桥长+车长)
6. 相遇追及问题公式:相遇距离=(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追及距离=(速度1-速度2)×追
及时间
7. 队伍行进问题公式:队首→队尾: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队尾→队首: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
8. 流水行船问题公式:顺速=船速+水速,逆速=船速-水速
9. 往返相遇问题公式:两岸型两次相遇:S=3S1-S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B为S2)单岸型两次相遇:S=(3S1+S2)/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A为S2);左右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1)×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1)×全程。
同一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全程。
10. 等距离平均速度公式:与所经历的路程相同,求解平均速度,平均速度=2 × /( + )。
11-12:几何问题
11. 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2.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常用勾股数:(3、4、5);(5、12、13);(6、8、10)。
13. 经济利润问题常用公式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总利润=单利润×销量售价=进价+利润=原价×折扣
14. 溶液问题基本公式溶液=溶质+溶剂,浓度=溶质÷溶液,溶质=溶液×浓度混合溶液的浓度=(溶质1+溶质2)÷(溶液1+溶液2)
资料分析公式基期量相关
增长量相关
增长率相关
比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