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

概括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
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
中心思想是指一个文本或一个观点所要传达的核心内容或主旨。
它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力图表达和传达的重点观点,是整个文章或观点的精髓所在。
归纳总结中心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或观点的核心概念,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文章或观点的内容。
通读全文,仔细了解其中的细节、论证和观点。
对于较长的文章,可以先阅读开头和结尾,再通过扫读中间部分,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帮助理解整个篇章的意义和主旨。
第二步,找出文章或观点的关键句。
关键句通常是作者在文章中用来表达中心思想的重要句子。
它们可以是文章的主题句、论点句或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关键句往往包含着作者的观点和意图,通过分析关键句,可以初步了解到整个文章或观点的中心思想。
第三步,抓住文章或观点的主旨信息。
主旨信息是整个文章或观点的核心概念,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最重要的内容。
通过归纳和总结关键句,理解其中的共同点和共同主题,可以找到文章或观点的主旨信息。
第四步,进行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
根据找到的关键句和主旨信息,对文章或观点的中心思想进行概括和总结。
可以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用自己的话语来概述文章或观点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总而言之,中心思想的归纳总结是通过理解、分析和概括文章或观点的核心内容来把握其主旨和观点的过程。
通过归纳总结中心思想,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章的意义和针对观点的中心概念。
这种能力在阅读理解和文学分析等领域中非常重要,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读内容。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什么是中心思想作者写一篇文章总要有一个目的,或说明一个问题,或宣传一种思想,或表彰一个人物,或传播一个经验……这种目的,就是中心思想。
(二)中心思想的表达方式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因此中心思想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叙述主要内容,后一部分写出要表达的思想。
例如《草地夜行》这篇课文通过写老红军战士把一名小红军战士送出草地,自己却被草地夺去了生命的事,表现了老红军战士忠于革命,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一般写人记事文章的中心思想多是通过叙述谁的什么事情,来歌颂或赞扬什么精神。
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叙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表现了董存瑞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革命精神。
一般的写景状物文章的中心思想多是通过描写什么景什么物,来抒发作者的什么感情。
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描写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三)概括中心思想的步骤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大体可分四步:第一步,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拿到一篇文章后,要通读一遍,大体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该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这是初步的统观全文。
第二步,精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这一步要边读边想,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安排材料的,可以分为几段,每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步是通过概括段意,帮助我们准确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统观全文,整理自己的感受。
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要整理一下自己读文后有什么感受,有什么体会:如我们应该向文中的主人公学习什么呢?这篇课文中使我受到了什么教育呢?去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就是中心思想后一部分内容。
第四步,组织语言,概括中心思想。
组织语言时,可以回答两个问题:[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叙述了(介绍了)……[中心思想]表现了(赞扬了,抒发了)……这就形成了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根据中心思想的不同表现形式,有的明显,有的暗含,可以有以下几种体会中心思想的方法:1.题目揭示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由题目可窥探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阅读时要认真审题。
概括中心思想练习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什么是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任何人写文章总有一个目的:或是为了宣传某一种思想,或是为了表扬某一个人物,或是为了介绍某一件事情,或是为了传播一个什么观点,表明自己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判什么的思想倾向,就叫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几种方法:1、审题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或“窗户”,它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思想或包含着中心思想,如《伟大的友谊》、《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为人民服务》、《视死如归》等。
学习这类文章时,先要认真默读思考: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把中心思想拎出来;接着,进一步了解中心思想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顺理法这是一种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方法。
先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抓段法——有些文章通过重点段概括了中心思想。
(1).根据开头段。
如《詹天佑》、《为人民服务》等课文的开头,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根据结尾段。
《冀中的地道战》、《马》、《大理石街》等课,都在尾段点明了中心思想。
(3).根据重点段。
重点段是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安排的,抓注重点段分析概括,就理解了中心思想。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第二段,《狼牙山五壮士》的第二、四段,《老水牛爷爷》的第三段等。
(4).根据议论段。
记叙文中的抒情或议论部分,往往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可抓住篇末的抒情部分来概括中心思想。
(5).根据人物事件。
记叙文中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分析来概括中心思想。
如《忆铁人》一课,可通过分析铁人的形象和他去托儿所这一典型事件概括出中心思想来。
中心思想的表述是有规律可循的。
中心思想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揭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习惯的表述形式有两种(不是绝对的):(1)本文通过对....... 的描述(或记叙、回忆),歌颂了(或说明了、反映了、表现了、提倡了)....... 。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1、明确什么是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由写什么(主要内容)和为什么写(写作目的)两部分组成。
写什么是指作者叙述的事件、描述的人物、景物、物体也即主要内容。
为什么写是指作者的写作目的及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感情等。
2、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表达形式和语言特点。
写人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本文记叙了……表现(赞扬)了……品质(精神)”。
写事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本文记叙了……(事),说明了……(道理)”。
写景状物的记叙文的表达形式是“文章描述了……抒发了……(思想感情)”。
即: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记叙(什么)事情+ 歌颂(什么)高尚品质。
揭露或反映(什么)罪恶或不良风气。
反映(什么)问题。
3、怎样写文章的写作目的。
(1)、写人记叙文写作目的的概括方法。
写人的文章,一般是歌颂人物的思想品质的,那么我们概括这类文章的写作目的就应该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词语或者词组、语句。
概括人物思想品质的词语有:关心他人、见义勇为、不怕邪恶,敢于斗争,自我批评、舍己为人、乐于助人、帮助同学、爱护集体、爱护公物、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爱岗敬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关心群众疾苦,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大义灭亲、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舍小家为大家、质朴诚实、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团结互助、勤劳勇敢、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刻苦钻研、好学深思、科学精神、杰出才能、同情劳动人民、尊老爱幼、尊敬师长、钢铁般的意志,坚韧不跋等等。
当然,也有揭露和批判有些人的错误行为的文章,写作目的就应该是选择批判某些人的错误思想行为的词语,选用的词语一般是:自私自利、欺负弱小、好强霸占、贪婪自私、心胸狭窄、嫉妒别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利益熏心、丧尽天良、骄傲自大、好高务远、图虚名等等。
(2)、记事记叙文写作目的概括方法。
记事的文章,一般是通过记叙某件事,得到一个新的认识,懂得一个道理,明白一个事理,或者歌颂什么新风貌,赞扬什么新风气,或者揭露什么丑恶本质等等。
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五大技巧阅读文章是从整体-部分-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第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
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三,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标题追溯法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第五,内容借助法这种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来总结方要内容。
如《养花》一课,结尾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读文章是从整体——部分——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小学生概括总结中心思想

小学生概括总结中心思想小学生概括总结中心思想,按照字数要求为1000字。
首先需要说明中心思想是指文章或文本的主旨、核心观点、主要内容等。
小学生的概括总结中心思想,一般来说是指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于所学知识、读过的故事、课本内容等进行概括总结,突出主题,表达的观点以及传达作者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信息。
下面是一个关于小学生概括总结中心思想的1000字的文章:我觉得小学生是一群可爱又天真无邪的孩子。
他们充满了好奇心,渴望知道更多关于世界的一切。
他们对待学习充满热情,并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学习的道路上,他们碰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也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
通过我的观察和思考,我总结了小学生的中心思想,即学知识,做好人。
首先,学知识是小学生的中心思想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在学校里面学到了很多知识。
他们学习科学、数学、语文、外语等各个学科,获取了关于世界、数学、文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他们学会了观察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存环境。
他们理解了数学的加减乘除,学会了用数学解决问题。
他们阅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学会了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通过学习知识,小学生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头脑,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做好人是小学生的中心思想之一。
小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做一个好人。
他们明白了做好人的重要性,懂得了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等价值观念。
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友谊,乐于助人,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
他们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自己的过错,懂得诚实守信。
通过做好人,小学生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够塑造自己的品格,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正直的人。
总之,学知识,做好人是小学生的中心思想。
学习知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知识,他们丰富了自己的头脑、培养了自己的能力。
同时,做好人是小学生的价值观,小学生们懂得尊重他人、友善待人,通过做好人,他们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融入社会。
语文概括中心的方法有哪些

语文概括中心的方法有哪些1学语文概括中心的方法(1)根据题目,概括中心思想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提示了中心,这样的题目,人们通常称作“题眼”,即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在拟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时,就可以从题目入手进行概括。
(2)抓中心句,归纳中心思想中心句,就是文章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
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是抒情议论的句子,它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的感情,与中心思想有密切的关系。
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开头总结全文,起揭示中心思想的作用;有的中心句在文章的结尾,起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有些中心句出现在文章的中间,还有些中心句在文章会反复出现几次,阅读文章时,只要紧紧抓住这些关键的中心句,就不难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了。
(3)分析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概括中心思想最基本的方法。
多数文章,它的中心思想不是直接点出来,而是通过具体记叙的人和事去理解,去体会概括出来的。
因此,归纳这样一类文章的中心思想,需要在认真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先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写了什么,然后再分析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最后才能从中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4)通过重点段的分析,概括中心思想文章的重点段是最详细的地方,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主要意思在重点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阅读时仔细地进行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能很快地领悟出来。
(5)其他1问题概括法。
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抓住几个问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
读写一篇文章,我们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说明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穷人》一文,读后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娜在等丈夫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一一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标题追溯法。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追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叫“标题追溯法”。
如《伟大的友谊》一课,我们抓住标题便可追溯到主要内容。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一)什么是中心思想作者写一篇文章总要有一个目的,或说明一个问题,或宣传一种思想,或表彰一个人物,或传播一个经验……这种目的,就是中心思想。
(二)中心思想的表达方式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因此中心思想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叙述主要内容,后一部分写出要表达的思想。
例如《草地夜行》这篇课文通过写老红军战士把一名小红军战士送出草地,自己却被草地夺去了生命的事,表现了老红军战士忠于革命,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一般写人记事文章的中心思想多是通过叙述谁的什么事情,来歌颂或赞扬什么精神。
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叙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表现了董存瑞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革命精神。
一般的写景状物文章的中心思想多是通过描写什么景什么物,来抒发作者的什么感情。
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描写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三)概括中心思想的步骤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大体可分四步:第一步,先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拿到一篇文章后,要通读一遍,大体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该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这是初步的统观全文。
第二步,精读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这一步要边读边想,作者是根据什么来安排材料的,可以分为几段,每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一步是通过概括段意,帮助我们准确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统观全文,整理自己的感受。
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之后,要整理一下自己读文后有什么感受,有什么体会:如我们应该向文中的主人公学习什么呢?这篇课文中使我受到了什么教育呢?去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就是中心思想后一部分内容。
第四步,组织语言,概括中心思想。
组织语言时,可以回答两个问题:[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叙述了(介绍了)……[中心思想]表现了(赞扬了,抒发了)……这就形成了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根据中心思想的不同表现形式,有的明显,有的暗含,可以有以下几种体会中心思想的方法:1.题目揭示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由题目可窥探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阅读时要认真审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中心思想一、阅读理解。
(共8小题,共100分)(一)阅读《滴水的地板》回答下列问题(共1小题,共12分)滴水的地板乡下一间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闭目倾听楼上优美的钢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上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我去关照一下,让他不要让水流下来?”“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先生正全神贯注地弹着。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好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努力啊!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1.(12分)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二)阅读《搬煤》回答下列问题(共1小题,共12分)搬煤这件事虽然过去半年多了,但至今仍然令我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临时有事出门了,把我留下看家。
大约9点钟时,爸爸的好朋友赵叔叔推门走进来,他给我家送来了半车蜂窝煤。
“快去叫些人来!你看,马上要下雨了!”这可怎么办呢?叫人?叫谁呢?邻居张阿姨倒是在家,可昨天她家来了客人,求我替她跑一趟买点儿面条,我却找借口推辞了。
隔壁的王大叔也在家,可他儿子多少回捧着数学本求我讲应用题,我总是不耐烦地说:“这我也不会。
”乌云越压越低,一场大雨就要来了。
眼看半车煤就要被雨水“泡汤”,正在这时,张阿姨一边跑一边喊着出门:“哎呀,怎么也不招呼一声?”紧接着,王大叔来了,芳姐姐也来了,左邻右舍都来了。
大家一起动手,不一会儿就把车上的煤都搬进了我家的仓库里。
几道闪电、几声炸雷,大滴雨点敲打着地面,我望着安然无恙的蜂窝煤,望着邻居们脸上的汗水、身上沾有煤迹的衣服,感到非常惭愧。
人与人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可我过去呢?我的脸热辣辣的。
2.(12分)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
(三)阅读《苏珊的帽子》回答下列问题(共1小题,共12分)苏珊的帽子苏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
可是,当她念一年级时,她那小小的身体里竟长了肿瘤,并住院接受3个月的化学治疗。
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神情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
更可怕的是,原先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快掉光了。
虽然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和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
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班上的老师海伦热情而郑重地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
所有同学都要戴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
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通,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
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3.(12分)通过这篇文章我们明白的道理是什么?正确答案是()A.我们上学都要戴帽子B.老师的话我们要听C.生活中要学会友善地对待别人(四)阅读《“乐圣”的故事》回答下列问题(共1小题,共12分)“乐圣”的故事“乐圣”贝多芬成名后,许多贵族拼命想结识他。
但是他性格倔强,对那些仗势欺人的贵族格外鄙视。
一次,受一位亲王的邀请,贝多芬参加一个音乐会,并演奏自己的作品。
音乐会在亲王的庄园里举行。
那天天气十分寒冷,并且下着倾盆大雨。
贝多芬坐在钢琴旁熟练而深情地弹奏起著名的《月光曲》。
沉静幽雅的旋律在大厅里回荡,优美的乐曲使人们陶醉,大家停止了谈话,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似乎他们不是在风雨中演奏,而是沐浴在明亮的日光中。
这时,有一位伯爵旁若无人地说起话来,声音越来越大。
贝多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声音的干扰,他愤怒地停止了演奏,站起来高声道:“我绝不能为这些猪们演奏。
”举办音乐会的亲王不但不制止那位伯爵,反而大声训斥贝多芬。
面对这种侮辱,贝多芬怒不可遏,对亲王说:“亲王,你成为亲王,只不过因为你的出身而已,而我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功的。
亲王有成千上万个,而我——贝多芬,却只有一个!”贝多芬说完,离开了音乐厅,顶着风雨,拂袖而去。
4.(12分)本文的中心句是()A.但是他性格倔强,对那些仗势欺人的贵族格外鄙视。
B.“乐圣”贝多芬成名后,许多贵族拼命想结识他。
C.贝多芬说完,离开了音乐厅,顶着风雨,拂袖而去。
(五)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回答下列问题(共1小题,共13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很像样的小村庄。
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家家都有一两把很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子,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树木变成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
在一个雨水奇多的8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5天5夜,到第6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向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5.(13分)这个小村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六)阅读《小松鼠》回答下列问题(共1小题,共13分)小松鼠今天,我高高兴兴地回家,看见两只可爱的小松鼠。
它们那玲珑的小面孔镶着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脑袋上长着对三角形的小耳朵。
它俩全身黑黑的,但有几条白色花纹。
它俩一个叫奇奇,一个叫菁菁。
小松鼠吃饭时很有趣,它们总是下半身坐着,把食物拿在手中,送进嘴里。
吃玉米时,它们手脚并用把玉米粒拿下来一粒一粒慢慢吃,还只吃肉不吃皮。
并且它们这吃一点那吃一点,真是猴子掰包谷的写照。
小松鼠睡觉时就更有趣了,它们一个像小狗一样躺着,一个像小刺猬一样蜷着。
你走过去只要发出一点声音它们便会立即醒来。
“它们警惕性真高!”我总是这样对妈妈说。
妈妈总是回答说:“因为大自然是一个适者生存的地方。
小松鼠如果不提高警惕那就会被吃掉的。
”“那小松鼠不是不能睡好觉?真是好可怜!”妈妈总是淡淡一笑。
6.(13分)本文表达了作者对小松鼠什么样的感情?(七)阅读《我爱椰子树》回答下列问题(共1小题,共13分)我爱椰子树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一排排高耸入云、挺拔秀丽的四季常绿树木,这就是我最爱的椰子树。
椰子树多在春天开花,夏天结果。
椰果是圆圆的,也有椭圆的。
椰果在未成熟时,是嫩绿色的,成熟后就成木黄色了。
椰果的汁水是特好的饮料,在炎日如火时,喝一杯新鲜的椰汁,嗨!那滋味可别提多好了,甘甜甘甜的。
现在我想起来,还不由得舔舌,甚至流口水哩!椰汁能解渴,而椰壳的用处也不小,驰名中外的工艺品“海南椰雕”,就是用椰壳制作的,它还能做酒杯和碗;椰子肉可以做糖和一些精美的点心,椰子糖可好吃了,比巧克力还甜呢;椰根可以做药。
椰子树全身都是宝啊!椰子树并不需要人们去特别培育,只要有土,它就能生存,它经得起狂风暴雨。
椰子树凭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往上长。
椰子树是平凡的,它把自己熬风熬雨辛苦得来的果实,无私地奉献给人们。
椰子树这种精神,不正象征着我国人民为了灿烂的明天,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高尚品质吗?啊!椰子树,我爱您,我爱您的品质,我爱您的精神,我爱您的风格,我要高声歌唱您!7.(13分)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八)阅读《正直的品格》回答下列问题(共1小题,共13分)正直的品格在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中,一位年轻的女护士第一次担任助手,而且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的助手。
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进行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专家说:“大夫,我们用的12块纱布,您只取出11块。
”“我已经都取出来了。
”专家断言道,“手术已经一整天了,立即开始缝合伤口。
”“不,不行。
”女护士高声抗议,“我记得清清楚楚,我们准备了12块纱布。
”外科大夫毫不理睬她,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女护士毫不示弱,她几乎是大声叫起来:“您是医生,您不能这样做!”这时外科大夫冷漠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左手手心里握着的第12块纱布,向所有人宣布:“她是我最合格的助手。
”女护士以自己正直的品格,不仅赢得了外科专家的信任,而且以“最合格的助手”名扬于瑞典医护界。
8.(13分)最能概括短文中心的句子()A.反映了年轻护士的表现值得赞扬。
B.记叙了外科专家考验年轻女护士的办法高明。
C.赞扬了正直的品格是最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