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4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精题精练(鄂教版七年级下)

语文:第14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精题精练(鄂教版七年级下)
语文:第14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精题精练(鄂教版七年级下)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一、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作者。

2.请分别用三个字概括课文的思路和鲁达的性格特征。

3.下列文段各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⑴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却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两个当门牙齿。

⑵鲁达听了道:“呸!俺只道那个郑大官人,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这个腌臜泼才,投托着俺小种经略相公门下做个肉铺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大约是元末明初人。

B、《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C、鲁达是《水浒传》中刻画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他无亲无故,一条光棍,也没有产业,“赤条条往来无牵挂”。这一出身,使他具有打抱不平、酷爱自由的性格特征。

D、拳打镇关西是鲁达在《水浒传》中第一次亮相,也是他生活道路上的转折点,此后,他“风雪山神庙”、“醉打蒋门神”。

5.写人物语言,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及谈话时的心态,同是“屠户”,胡屠户说,“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鲁达说,“却原来是杀猪的郑屠”,想想这是为什么?

6.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过程中,三次提到“那店小二”,对此有如下理解,正确的是()

A、为了表现鲁达的凛凛威风。

B、表明店小二是郑屠的忠实小卒。

C、用店小二串联故事情节。

D、表明店小二是事件的目击者。

7.在潘家酒楼资助金氏父女的情节中,鲁达是摸出五两银子,当发现银子不够时,便向两位朋友借。史进是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李忠是摸出二两来银子。请认真品味作者选词的用心:

⑴鲁达之“摸”是:

⑵史进之“取”是:

⑶李忠之“摸”是:

二、同步解读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进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进出,也似开了个采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饶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8.这段文字描写人物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多选)

A、肖像描写B.语言描写C.行动描写D.心理描写

9.分析理解文中对“三拳”的描写。

①三拳的落点是:第一拳;第二拳;第三拳。

②这三拳的落点颠倒一下行吗?为什么?

③选段中三个比喻句变换了哪三种不同的感觉?

④作者详写鲁达打死郑屠这三拳的作用是什么?

10.郑屠挨了鲁达第一拳,口里只叫“打得好!”这是什么意思?

11.郑屠已讨饶了,鲁达为什么还要狠狠打他?

12.这段文字表现鲁达的性格特点是()

A、慷慨大方,扶危济困。B.率直鲁莽,粗中有细。

C、除暴安良,有勇有谋。D.不畏强暴,嫉恶如仇,见义勇为。

13.选文是情节发展的部分;这几段文字主要通过和描写来刻画鲁达的形象,这几段文字的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14.鲁达每打一拳,都有一个借口,请问这些借口各是什么?而真正的理由又是什么?

15.选文中画线的一句是描写,目的是,更好地突出了鲁达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的性格,同时,也使情节张中有弛,舒缓自如。

三、美文赏读

儿科大夫的手

年轻的讽刺小说作家冷凌抱着出世才20天的儿子,顶着寒风,匆匆来到儿童医院。

诊室靠窗处设两张桌子。一男一女两大夫面对面坐在桌旁。男大夫生得魁伟粗壮,肤色熏黑。“像个铁匠。”冷凌心里说。女大夫生得娇小玲珑,一脸孩子气。“医学院来的实习生。”冷凌判断。他本来希望给儿子看病的大夫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大。

这会儿女大夫正埋头写处方。男大夫刚看完一个患鹅口疮的新生儿。

“下一个——梁虾仔。”黑大夫嗓音洪亮,与他的个头很相配。

一个衣衫单薄的农村妇女赶忙上前就坐。她怀里抱着一个用黑粗布裹着的婴儿。

铁匠模样的大夫朝那妇女看了一眼,皱着眉说:“天这么冷,怎不多穿件衣服?你也病倒怎么办!”语气粗暴,像个摆架子的丈夫。

“不吃奶,……哭了一夜,怎么哄也不行……”妇女开始诉说孩子的病情。

“铁匠”表情平淡“嗯、嗯”地应着,一边搓着手。

“他的手大概患了某种奇痒难熬的皮肤病吧。”冷凌暗想道。

终于,“铁匠”停止了搓手,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夹在两手掌间又搓擦了几下,然后

进病婴的衣服下。听完后,他把听头插回原处,又搓乎掌,才手摸病婴的肚子。

“下一个……”“铁匠”喊完病人的名字,又把手搓起来。搓呀,搓呀……

讽刺小说作家看着眼前这位手掌痒痒的大夫,职业习惯使他马上进入艺术构思。该用什么题目?《搓手》不行,不够尖刻,太一般化……

“铁匠”的大嗓门把作家召回现实,他喊了冷凌儿子的名字。

冷凌抱着儿子在那张就诊椅子上坐定,一边描述儿子的病状,一边注视那双搓动的大手。距离近了,看得真切。那双大手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大概是一种怪癖。这怪癖占了多少时间!假若他急病人之所急,假若他全心全意履行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他肯定不会这样毫无意思地搓手不止!

终于,停止搓手,开始听诊和按摸肚子了。这时“铁匠”的目光离开冷凌儿子的脸,像聆听美妙的小夜曲那样侧扬起头。就在他的目光移到对面女大夫身上的时候,他突然说:“不要这样!你的手指和听头都很凉。会把孩子惊吓的,还会受凉呢。孩子的肚皮又嫩又薄,经不起你的突然袭击……先把手搓暖……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服里……”

女大夫连声应诺,脸也红了。

冷凌的脸也悄悄地红了。儿科大夫的手……自己刚才构思的文章……

“谢谢!”讽刺小说作家临离开诊室的时候向那位铁匠模样的儿科大夫致意,一点也不含讽刺的味儿。16.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动词填人下面的横线上。

①然后进病婴的衣服下。

②才手摸病婴的肚子。

A.插B.探

C.伸D.按

17.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眼前的男大夫与讽刺小说作家冷凌心目中的儿科大夫形象相差甚远?

18.“那双手很正常,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与上文哪句相照应?“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服里”与上文男大夫的哪一个动作描写相照应?

19.“像聆听美妙的小夜曲那样侧扬起头”一句,写出男大夫的神态,与他的外貌特点相反,他的工作特点是。

20.结尾处女大夫“脸红了”是因为,冷凌的脸也“悄悄地红了”是因为。

(参考答案:

1.《水浒传》、施耐庵2.问、救、打;义、粗、细3.⑴动作描写⑵语言描写4.D5.胡屠户这样说是表示对范进的轻视,表明自己的地位;鲁达这样说是表示对郑屠的蔑视。(意近即可6.A7.⑴倾其所有⑵十分爽快⑶很不爽快8.BC9.①鼻、眼眶、际眉梢、太阳穴②不行。三拳三个落点,拳拳落实.一拳比——拳厉害,一拳比一拳更中要害。③三拳三个比喻,三个比喻句分别是从味觉、视觉、听觉去形容的。④一是透彻地表现了鲁达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毫不留情的坚决态度;二是把郑屠被打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后感到特别痛快。10.意在假意奉迎鲁达、显露郑屠的无赖性格。11、鲁达痛恨这种媚强凌弱,欺软怕硬的势利小人。12、D13.高潮;语言;动作;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屠。14.借口略,真正原因是“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15.侧面描写;烘托鲁提辖骇人的气势。16.BC17.眼

前的男大夫“魁伟粗壮”,“像个铁匠”,而冷凌希望给他孩子治病的大夫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太太。18.“他的手大概患了嘉种奇痒难熬的皮肤病吧”。“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19.工作时专注,对孩子耐心、温柔细致、周到、耐心20.女大夫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疏忽,对患儿特点考虑不周;冷凌为自己以貌取人、主观臆断而感到惭愧。)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美猴王》课文全解

14.美猴王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麋m 鹿:哺乳动物,毛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个来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性温顺,吃植物。 瞑m ng目:闭着眼。瞑,闭眼。 遂su :于是。 迸b ng裂:裂开并往四处飞溅。迸,向处溅出或喷射;突然碎裂。 喜不自胜: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 径j ng:直接。 镌ju n:雕刻。 开辟:开天辟地。 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天地日月的灵气。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嘉靖十年,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以后三年内,专心致意地在时文上下了一番苦功,在嘉靖十三年秋的考试中却仍然没有考中。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年冬天,竟病倒了。 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考不取举人,不仅付资无由,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就是藉秋风。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鹧鸪 (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瞧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叶 (唐)郑谷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赠荷花 (唐)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莲 (唐)陆龟蒙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瞧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瞧今朝。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就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就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与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秋天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4.《秋天》学案 教师寄语:语文学习需要联想和想象,就象飞鸟需要翅膀。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或一段优美的文字。 学习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学习难点: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肥硕.() 2、栖.息() 3、寥.阔() 4、枯涸.() 5、清洌.() 6、梦寐.() (二)填空、简答。 1、本诗作者,四川万县人。现代、,代表诗集等。 2、为什么说诗歌所描绘的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答: 3、诗中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 答:⑴⑵⑶ 4、诗歌写出了秋天什么样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二、自主探究 1、找出你喜欢的诗句或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处,写出你的理解和大家分享。 2、“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你的疑惑,有疑问大家帮。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有价值。(1)、 (2)、 (3)、

3、帮老师解疑惑 ⑴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⑵诗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中描绘了几幅画面?发挥想象,给你最喜爱一幅画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说明这样命名的理由。每幅画至少拟三个名字。 ⑶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4、朗读,加深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并展开想象,在脑中描绘出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让自己置身于其中。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1、第一个环节。选取三幅图景中你最喜欢的画面,结合自己的感受,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2、第二个环节。请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优美的文字: 四、拓展延伸(走进来,一起收获成功的喜悦!) 1、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2)秋天梦寐 ..在牧羊女的眼里。 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像其中的意境,及其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把诗歌扩写成一个优美的散文片段。 五、达标检测 (一)基础与理解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肥硕.()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 2.《秋天》选自,作者何其芳,现代、。 3.全诗共三节,结构上很相似,请简单加以说明。 4.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2016-2017学年[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夏天的旋律》教学设计

《夏天的旋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单了解夏季不同节气的物候特点;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3、学习本文细致的观察和形象化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情感; 2、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3、通过对形象化语言的学习,能模仿说话、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观察的兴趣; 2、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和形象化的表达。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形散神聚的散文美。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将和著名作家杨德祥一起走进火热的夏天,高唱《夏天的旋律》,歌唱美丽的大 自然,歌唱美好的生活图景,感悟人生永恒的真谛。(出示标题)在同学们的眼里,夏天又 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换句话说,夏天有什么代表性的景物和人的活动呢?说到夏天,可以 说是个非常非常美好的季节。夏的夜晚,在梧桐树下,驰骋着梦想,许许多多的人们聚集在 一起,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流动着时尚元素的街头,许多的太阳帽,舞动的曲子,漂 亮的姑娘一闪而过,给街头增添了不少的风景。作者杨德祥他不仅看到了夏天的颜色、形象, 而且还感觉到它有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就像一曲美妙的歌曲一样,有动人的旋律。下面我们 一起走进《夏天的旋律》。 二、作者简介 杨德祥,1965年生,安徽广德人。南京诸言绘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民建中央画 院画家、中国经济商务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都南海画院副院长。上世纪九十年代 初移居南京,进南京艺术学院深造。先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李少文 工作室。曾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擅长国画、花鸟、走兽、亦工山水,尤精 画竹与虎。现任等职。先后在黄山、宣城、青岛、南京、香港、北京等地主办个人画展。 三、知识积累 1、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 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大寒。 2、夏至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 ,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

鄂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滋味知识点讲解-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鄂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滋味知识点讲解|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美妙的,它需要我们仔细去品尝,去体味, 滋味知识点与解析具体内容整理如下,赶紧来看看吧~ 一、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出生于杭州市,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 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 二、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总领全文,表明以下叙写的两件事都“同感觉有关”。 第二部分(2~12段)写半夜睡眼惺忪吃杨梅,毫无感觉毫无印象,这种无滋味的痛苦,比吃不到自己想吃的东西更加难受。 文章首先写的是半夜吃杨梅。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我”半夜睡眼惺忪吃杨梅的有趣情景,结果是“我”始终记不起那“个个又圆又大、红里透黑的,带上还有青绿色树叶”的新鲜杨梅的滋味,以至于许多年来虽竭力回忆和想象也一无所获,感悟到“如果一个人明明吃到了盼望已久的某种好东西,却发现自己对此毫无感

觉毫无印象,这种无滋味的痛苦,经吃不到自己想吃的东西,更加难受”。 第三部分(13~30段)写除夕快乐放烟花,无比新鲜、刺激和幸福。 在极简练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后,先写年前买烟花,突出了烟花对“我”的吸引和“我”买烟花后的欣喜。接着写等待放烟花,文章着力表达了“我”的渴望和焦急。最后写除夕放烟花。着重描写了“我”既爱烟花,又怕点燃烟花的情景,描绘了烟花飞舞蹿腾、闪亮的美丽和“我”与大家享受到的欢乐。 两件事,两种滋味:半夜吃杨梅是不知是什么滋味的滋味,除夕放烟花是令人快乐无比的滋味;前者是满心盼望,临了却毫无感觉的懊恼、难受、失望;后者苦熬苦等,终于让人感受到新鲜、刺激、美丽。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情,也是完全不同的滋味。文章正是通过描写“我”对两种不同滋味的品尝过程,表现文章的中心。 三、课后练习 1、给下列字注音: 蠕动( ) 魂不守舍( ) 飞舞蹿腾( ) 端详( ) 粽子( ) 焰火( ) 稻穗( ) 瞌睡(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⑴我还不敢相信他的话,只是(将信将疑疑神疑鬼)。 ⑵昨晚我收看欧洲杯足球赛到很晚,今天起床时还有点(睡眼蒙眬老态龙钟)。 ⑶那些(花花绿绿灯红酒绿)的炮仗吸引了我。 3、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⑴那么,难道昨天夜里我竟然是吃过杨梅吗?

七年级语文上册《猎狐》同步练习 鄂教版

《猎狐》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给下面括号前面的字注音。 竹驽()粗糙()虎啸()冥()思苦想 温馨()毛骨悚()然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贪婪篱笆名誊挺而走险 B.愠怒崇尚玷污钢毅勇敢 C.糯弱唾弃奚落萎靡颓丧 D.轻蔑翱翔恫吓呕心沥血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 ⑴他希望展开一场血腥的厮杀,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和()(勇敢勇武勇猛)。 ⑵他总觉得,当着母狐狸的面射杀它的小宝贝,好像也不太()(道德人道仁义)。 ⑶他觉得阿爸的挖苦还是有点道理的,自己身上确实存在()(柔弱软弱懦弱)的非男子汉的杂质。 ⑷那对小狐狸还()(茫然木然懵然)无知地蹲在前面。 4.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⑴韦老师柔声柔气的话语,清澈忧郁的目光,像一根无形的柔软的绳索,捆住了他猎手的天性……刚烈的野性。() ⑵母狐安详地昂着头,等待他棍子往下落。() ⑶它用它全部的生命在哀求:行行好,快打死我吧!() ⑷这是他雪耻的旗帜,是他勇敢的标记。() 5.文中的环境描写非常动人,而且还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你能找出一两例作点分析吗? 6.本文的结尾,戈文亮并没有抓回那只让他蒙羞的红狐,为什么他的猎手父亲还要为他举行迎接猎手满载而归的庆典仪式? 第二部分: (一) 他终于摸黑赶到了南温河。河水在星光下像匹蓝缎子;潺潺的水流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他顺着河滩向一片灌木丛走去,粗糙的沙砾硌得他脚掌发疼。他在灌木丛前停下来,将捕兽铁夹放在清凉的河水里浸泡了一阵,又抓起一把斑茅草,使劲将捕兽铁夹擦拭了一遍。他不是要清除铁锈,他是要冲洗擦拭净沾在捕兽铁夹上的人的气味。然后,他径直走到一块蛙形的岩石旁,将捕兽铁夹固定置放在两棵小桉树间,没错,这里是那只该死的红狐进出洞穴的必由之路,他早就顺着红狐留下的栀子花形的足迹从曼燕寨跟踪到这儿,昨天和前天,他花了整整两个白天的时间,侦察清楚那只该死的红狐就居住在南温河畔峭壁下某个石洞里。但他不能在白天来置放捕兽铁夹,一方面是为了瞒住阿爸;更重要的是,白天置放的捕兽铁夹只能逮住愚蠢的豪猪,而逮不住狐狸;狐狸是昼伏夜行的动物,和人类的生物钟恰好相反;它黄昏出洞时,经过整整一个白天的养精蓄锐,异常()(灵敏、敏感),来往路上任何可疑的蛛丝马迹都休想瞒过它的眼睛和鼻子;黎明返回时就不一样了,在树林里奔波觅食了一夜,早已精疲力竭,又回窝心切,难免莽莽撞撞。 他把捕兽夹上的铁板支好,拉紧弹簧,安稳插销,然后用斑茅草伪装起来,还把两坨狐狸粪

鄂教初中语文七下word全册教案 (13)

心声 【教学构想】 这是本册教材上出现的第一篇小说,因此把握文章的根本就在于理清小说的思路,即准确梳理情节,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的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部分组成。小主人公京京很喜欢小说《万卡》,很想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真挚感受,但程老师却以京京嗓子沙哑为由拒绝了他的朗读请求,这是故事的开端;京京无法抑制自己想要读书的欲望,并努力感受朗读此义应该具有的思想感情,但当他真心纠正同学在朗读中的错误时,却遭到了同学的嘲讽,京京感到自尊心受到巨大的伤害,故事进人到曲折的发展之中;公开课上,被安排读书的赵小桢临阵怯场,使课堂陷入僵局,关键时刻,京京举手救场,并以感人 至深的朗读征服了所有人,这是故事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即小说的高潮;最后京京有感而发,决定给乡下的爷爷写信,是故事的结局。整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开头埋下伏笔.结尾注意照应,并用比较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串联全文,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准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另外,文章有两个亮点不得不说,那就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描摹和对细节的密切关注。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人物形象变得鲜活起来,通过细节的点缀,小说情节得以更生动再现。在我们跟中,纯洁、善良的少年京京在数次的情感波折中体验着心灵的成长,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赢得他人的认同和尊重,这种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做为也深深震撼着读者的心。所以回过头来,再细细品味一下文章的标题,我们的视野会豁然开朗,原来小说的主题就暗藏其中:渴望理解,渴望尊重,思念爷爷……这些不就是小主人公发自内心的声音吗?鉴于初一的学生善于把握情节性较强的内容,且和文中的主人公年龄相仿,易于引发情感共鸣,我决定在教学中仍应以把握课文梗概作为突破口,将心理活动的分析和小说细节的捕写作为品读的重点,并紧扣“心声”的标题,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成功和真切的生活感受之间的联系。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我想可以采取复述课文,交流感受,个性化创想以及设置对话平台等形式,鼓励学生踊跃思维,积极发表见解,学会互助合作探究质疑,不仅学得一篇好课,更是获得一次心灵的涤荡,在他人的成长中获得启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快速阅读,围绕“心声”理清课文思路,把握“心声”在文章中的几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主人公的成功和真切的生活感受之间的联系;通过学习把握主人公纯洁,善良的思想感

六中上智寄宿部鄂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测试卷

六中上智(寄宿部)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测试卷 题号一(34分) 二(26分) 三(40分) 总分 (一) (二) 得分 亲爱的同学: 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翱翔的雄鹰;如果 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奔驰的骏马。请自信地举起 你的笔,尽情施展你的才华,也许你比雄鹰飞得更高,比骏马跑得更快。 一、积累及运用(34分) 1.抄写下列句子,并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人迹罕.至倜.傥呵.斥祷.告妒.忌哽咽. ()()()()()() 2.根据语境依次选择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油菜子和豌豆的长长荚儿,被圆圆的喜欢了。 ②马尾松的新针和竹林的新叶,把山野的空隙了。 ③黄瓜的绿藤、四季豆的青藤、葡萄的长藤,把瓜棚、豆架、篱笆了。 《夏天的旋律》 备选项:A.挤满爬满装满B.装满挤满爬满 C.装满爬满挤满 D.爬满装满挤满 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销声匿迹惆怅兴致勃勃根深帝固 B.相得益章妥帖暝思苦想林林总 总

C.酣畅淋漓缭亮跌宕起伏致理名言 D.人迹罕至抖擞循循善诱斩钉截 铁 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默而识.之识:认识②居.数月居:过了 B.①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所以②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C.①学而不厌.厌:厌倦②敏而好学敏:勤奋 D.①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惘而无所得②学而不厌厌:满足 5.下列译句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句:见到没有道德才能的人就在内心反省自己。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句: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并以此拿来炫耀。 C.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而。译句:这些条件越好,离楚国越远。 D.近塞之人,死者十九。译句:靠近边塞的人,死了十九个。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4分) (1)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它的内涵。(2)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是否能够正视失败。 (3)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4)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7.将下面句子组成文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打印版

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打印版

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阅读:成长的足迹 1、一起长大的玩具(金波) 2、捅马蜂窝(冯骥才) 3、海鸥乔那坦(张灯) 4、只要翻过那座山(杉美树子) 5、望天树(乔传藻) 诗词诵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夜雨寄北(李商隐) 口语交际:认识新朋友 写作:过去的时光 综合性学习:童年的游戏 第二单元阅读:情感的涟漪 6、诗两首 纸船——寄母亲(冰心)母亲(泰戈尔) 7、短文两篇蝈蝈赵丽宏空山鸟语郭枫 8、故乡的桂花雨(琦君) 9、羚羊木雕(张之路) 10、最后一片藤叶(欧?亨利) 诗词诵读 秋词(刘禹锡)画眉鸟(欧阳修)口语交际:让我来解说 写作:心事 第三单元阅读:光荣与梦想 11、理想(流沙河) 12、袁隆平的“寻梦园”(曲志红) 13、航天女英雄——女教师克里斯塔?麦 考利夫追记(刘绪源) 14、体育颂(皮埃尔?德?顾拜旦) 15、万里长城(刘雨田) 诗词诵读泊秦淮杜牧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写作:喝彩 综合性学习:走近奥运 第四单元阅读:探秘与发现 16、你一定会听见的(桂文亚) 17、牧鹅散记(陈天昌) 18、蒙娜丽莎微笑揭秘(沈致远) 19、尼斯湖怪被抓住啦?(王直华) 20、写在雪地上的书(维?比安基) 诗词诵读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写作:窗外的世界 综合性学习:成语探究 第五单元阅读:月光下的故事 21、猎狐(沈石溪) 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渡荆门送别(李白) 口语交际:成长 写作:书的故事 第六单元阅读:思辨的智慧 22、两小儿辩日(《列子》) 23、短文两篇 枭逢鸠(《说苑》)穿井得人(《吕氏春秋》) 24、晏子使楚(《晏子春秋》) 25、《世说新语》三则(刘义庆)咏雪 道旁李树复裈 26、蜀鄙二僧(彭端淑) 27、河中石兽(纪昀) 28、木兰诗(《乐府诗集》) 诗词诵读黄鹤楼(崔颢)水槛遣心二首(一杜甫)写作:花儿的话

鄂教版语文第七册导学案

鄂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单元要点: 1 在正确琉璃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重视对特殊含义的语言的理解。 2 通过学习,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如何让我们自己说话和写文章更有魅力。 3 收集精彩的格言警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开阔我们的视野。 1、诗人 知识链接: 本文是一篇特殊的说明文。它说明的对象是让人感到神秘与仰慕的诗人,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神奇和诗篇的美丽。 学习目标: 1、掌握12个字,认识9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诗人是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和文学家。 4、通过阅读课文认识诗人、认识诗,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神奇、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创新精神。 学习重难点: 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尝试、创新精神和面对挑战的勇气。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准备:收集资料

2、语言的魅力 知识链接: 《语言的魅力》一课讲述了诗人让·彼浩勒用有魅力的语言帮助一位失明老人的事。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课文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独自感受这句话在文中带来的“波澜”,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课文了描写行人的感情在变,老人的心情在变,在这变化之中,展示了语言所特有的魅力。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复述课文。 3.感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打动人心的原因,说清语言的魅力所在,理解语言产生魅力的原因在于以情动人。 4.联系生活,根据一定的目的尝试写一句有魅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 能抓住课文中重点的词句,说清语言的魅力所在,理解语言产生魅力的原因在于以情动人,打动人心;并练习写一句有美丽的语言。 学习难点: 对语言具有魅力的原因的感悟。 学习准备: 找一段关于“春”的资料片。

鄂教版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鄂教版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不同处境的人读书的目的也不同,有的人__________,常见在独处闲暇时;有的人__________,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有的人__________,这样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①为装饰而读书②为消遣而读书③为增长才干而读书 A.②①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③①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迁;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不要受凉”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B.“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一句中“迂”是名词。 C.“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中谓语是“心里”。 D.“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这个句子是一个反问句。 3 . 找出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A.诅骂截然美不胜收小心翼翼 B.惭愧模仿花团锦簇不求甚解 C.渊博书塾若无其事混为一谈 D.枉然俯视恍然大悟由然而生

4 .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A.兽铤亡群(疾走) 仰之弥高(更加)B.锲而不舍(刻) 刮目相待(擦拭) C.群蚁排衙(衙门) 呕心沥血(滴)D.风悲日曛(昏暗) 平沙无垠(阻挡) 5 . 选出没有运用拟人修辞的一项() A.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动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的“攻击”。 B.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远方。 C.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下面。 D.10级大风足以使墙倒屋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6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青岛依山傍海,风景宜人,花团锦簇(cù)的中山公园、幽静如画的八大关、古色古香的劈柴院……秀丽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遐接。 B.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léi),有教养的人懂得恪守时间。 C.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yīng),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辨过人。 D.闻一多从唐诗下手,目不窥(kuī)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魏源的故居座落在风景怡人的隆回县。 B.“2015年亚洲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队员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激动场面,让现场观众激动不已。 C.11月21日,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隆重举行,众星云集。林嘉欣凭借《百日告别》夺得影后。 D.11月13日,由于法国巴黎遭受史上最惨重恐怖分子袭击,使法国进入最高级戒备状态。 8 . 与鲁智深相关的情节是() A.景阳岗打虎B.醉打蒋门神C.大闹五台山D.误入白虎堂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藤野先生(节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13,14课知识点梳理

第12课《纪念白求恩》 一、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 二、故事背景 白求恩(1889-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于1938年春上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理解词义 派遣: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极端:事物发展所达顶点。热忱:热情。冷清:冷落寂寞;冷静而凄凉。纯粹: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掺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佩服:对某人或某事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崇拜。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鄙薄:鄙视菲薄,轻视。出路: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上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背景及作者介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词语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古地名,在今湖南洪江西。 2、左迁: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3、杨花:柳絮。 4、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浣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7、随风:一作“随君”。 8、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 在树上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武溪,巫溪,酉溪,浣溪,辰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鄂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重点字词读音归纳卡

初中语文第一册重点字词读音归纳卡片(现代文) 【总体把握】 1.总体注意事项: 注意区别平舌与翘舌音,如:四.sì(√)shì(×) 注意区别前鼻音与后鼻音,如:拼.音p?n(√)p?ng(×) 注意区别边音与鼻音,如:两.liǎng(√)niǎng(×) 2.注意变音 汉语拼音在注音时,两个上声(1)相连时,第一个上声变为阳平。三个上声 相连时,一种是将第一个上升变为半上声,第二个变成阳平(如:很勇敢htn yǒng gǎn—htn y?ng gǎn);一种是前两个上升都读阳平(如:展览馆zhǎn lǎn guǎn—zhán lán guǎn)。切记:注音时注原来的读音! 【第一单元】 〖1〗滑稽.j?(√)jì(×) 〖2〗鞭梢.shüo(√)shào(×)〖3〗又轻又薄.báo(√)b?(×) 〖4〗一撮.zuǒ(√)cu?(×) 〖5〗眩.晕xuàn(√)xuán(×)〖6〗眸.子m?u(√)mú(×) 〖7〗瞬.间shùn(√)xùn(×)〖8〗山涧.jiàn(√)jiün(×) 〖9〗蹿.过cuün(√)cuàn(×) 【第二单元】 〖1〗憔.悴qiáo(√)jiüo(×)〖2〗惩.罚ch?ng(√)chtng(×)〖3〗什.物shí(√)sh?n(×) 〖4〗虐.杀n?a(√)l?a(×)〖5〗厌恶.wù(√)a(×)〖6〗馨.香x?n(√)x?ng(×) 〖7〗鹧.鸪zhy(√)zha(×)〖8〗寂寥.liǎo(√)liáo(×)〖9〗笨拙.zhuō(√)zhu?(×) 〖10〗木樨.x?(√)xǐ(×)〖11〗剥.栗子bō(√)büo(×)〖12〗檀.香tán(√)chán(×) 〖13〗满觉陇.l?ng(√)lǒng(×)〖14〗脸颊.jiá(√)xiá(×)〖15〗攥.着zuàn(√)zhuàn(×) 【第三单元】 〖1〗脊.梁jǐ(√)jí(×)〖2〗扒.窃pá(√)bü(×)〖3〗鬓.发bìn(√)b?n(×) 〖4〗祈.求qí(√)qǐ(×)〖5〗不懈.xia(√)jit(×)〖6〗悲恸.t?ng(√)d?ng(×) 〖7〗猝.然cù(√)cuì(×)〖8〗畸.形j?(√)qí(×)〖9〗卑鄙.bǐ(√)bì(×)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测试

希望教育中心七年级语文课堂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酝酿(yùn niàng) 抖擞(sǒu) 蓑(sōu)笠薄(báo)烟 B.铿锵(kēngqiāng) 骈俪(piánlì) 戛(jiá)然而止怅惘(chàngwǎng) C.栀(zhī)子花箬(ruò)叶祭祀(sì) 姗姗(shān) D.啁啾(zhōu jiū) 譬(pì)如伫(zhù)立销声匿(nuò)迹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销声匿迹惆怅兴致勃勃根深帝固 B.相得益章妥帖暝思苦想林林总 总 C.酣畅淋漓缭亮跌宕起伏致理名言 D.人迹罕至抖擞循循善诱斩钉截 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1)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它的内涵。 (2)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是否能够正视失败。 (3)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4)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4.根据语境依次选择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油菜子和豌豆的长长荚儿,被圆圆的喜欢____了。 ②马尾松的新针和竹林的新叶,把山野的空隙____了。 ③黄瓜的绿藤、四季豆的青藤、葡萄的长藤,把瓜棚、豆架、篱笆_____了。 A 挤满爬满装满 B装满挤满爬满 C 装满爬满挤满 D爬满装满挤满 5.将下面句子组成文段,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④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备选项:A.④①②③⑤ B.②④③①⑤ C.①②③④⑤ d. ③(2)①⑤(4) 6.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鄂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语文复习(一)

鄂教版七年级(下)期末语文复习 专项训练(一) 一、课内字音、字形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 ..的一项是() A. 菜畦.(qí)簪.子(zān)稍.微娇.滴滴 B. 撇.嘴(piě)发颤.(zhàn)留.畅软绵绵. C. 酸涩.(sa)倘.若(tǎng)惭.愧笑嘻.嘻 D. 书塾.(shú)连翘.(qiáo)遗漏.孤.零零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 ..的一项是() A. 鸟巢.(cháo)代木丁.丁(zhēng)拂.晓迭.宕起伏 B. 应和.(h?)雪花飞飏.(yáng)芦篷.怨天尤.人 C. 冰碴.(chá)相得益彰.(zhāng)山麓.崇.山峻岭 D. 箬.叶(ru?)酣畅淋.漓(lín)磨炼.恓.恓惶惶 3.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 ..的一项是() A. 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拘.谨心会.神凝 B. 寒噤.(jìn )转弯抹.角(mǒ)疟.疾慷概.淋漓 C. 赫.然(ha)气冲斗.牛(dǒu)聒噪.潜心贯.注 D. 腌.臜(ā) 按捺.不住(nà)霹雳.红装.素裹 4.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 ..的一项是() A. 停滞.(zhì)耽.误(shěn)纪.载粉墨.登场 B. 措.施(cu?)痊.愈(quán)崭.新梦寐以求 C. 渗.透(shan)昏庸.(yōng)免疫.川.流不息 D. 孵.化(fū)缘分.(fan)诚挚.诚言不谬. 5.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 ..的一项是() A. 荒诞.(dàn)拯.救(zhěng)蜷.缩通讯. B. 濒.临(bīn)缝.隙(fang) 浏.览焦距. C. 门槛.(lán)滑稽.(jī)纤.维胁.骨 D. 愚蠢.(chǔn)蹒.跚(pán) 胆怯.涟漪. 6.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无误 ..的一项是() A. 愠.怒(yùn)自省.(xǐng)诲.人不倦(huǐ) B. 御.者(yù)髀.骨(bì)南辕北辙.(zh?) C. 社稷.(jì)汝.曹(nǚ)戮.力一心(lù) D. 汤熨.(yùn)忿.然(fan)晚烟萦.树(yíng)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教案冀教版

《春》 朱自清 【教学目标】 1. 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入语: 同学们,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播放歌曲)好了,同学们在欣赏完这首旋律轻快的歌曲后,老师考考你们了:这首歌歌唱了哪个季节?这个季节有怎样的特点?如果让你用文章来描写这个季节,你会怎样写?(学生各抒己见)好,同学们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现代著名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样描写春天的。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3.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酝酿嘹亮撑伞蓑笠稀疏抖擞安巢 二、整体把握文章。 1.配乐范读课文,朗读时注音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读时展示几幅春天的图画) 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师生互动,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1) 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本课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鄂教版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

鄂教版2020年初中语文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 1. (1 2.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美好的景色让人流连。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一诗中,云淡风轻的一句“采菊东篱下,________”,道出了他对田园的酷爱。 (4)美好的哲理让人谨记。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阐释了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哲理。 (5)美好的情感水远值得赞颂。李白《行路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对前途的乐观自信,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2. (2分)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从内心深处里他一直很不喜欢《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等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的“从内心深处里”充当状语。 B . “阳光明媚”“差得很远”“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 .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 D .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3. (6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因此,我在不停地尝试,不停地努力。②因为我始终坚信着,_____你想,你_____会成功。③我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人,但是我相信心灵的力量。④现在的努力,会变成明天的幸福。⑤我坚信,所以我_____、_____。⑥我会积蓄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夏天的旋律》教案 鄂教版

夏天的旋律 设计指导思想 1.初中学习散文的目的: 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丰富语言文字的积累,提高表达情感的技巧和能力。 2.教材特点: 本册书安排了11篇散文,说明散文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重点,散文是学生积累词汇、陶冶情操的良好素材,是为学生提供写作范例的有效模板。 3.学情特点: 通过上学期对散文的初步感知和前面几篇散文的学习,学生对散文应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缺少基本的阅读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找出中心句、抓住关键词,以整合、概括其中心内容及写作特点。在语言积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在现实生活中,七年级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和生活积累,对于大自然中的众多物象还不了解,对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更是陌生。 4.平中语慧教学思想: 让充满智慧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让高效美感的结构改变教学的思路。 (1)我即语文 (2)以案说法 (3)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单了解夏季不同节气的物候特点;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3.学习本文细致的观察和形象化的语言。 能力目标: 1.学会抓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思路,领会作者情感; 2.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3.通过对形象化语言的学习,能模仿说话、写作。 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对大自然观察的兴趣;

2.启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导入语)前面我们刚刚伴随着林斤澜的春风,和朱自清先生一起深深陶醉在姹紫嫣红的春天里,今天我们又将和著名作家杨德祥一起走进火热的夏天,高唱《夏天的旋律》,歌唱美丽的大自然,歌唱美好的生活图景,感悟人生永恒的真谛。(出示标题)在同学们的眼里,夏天又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换句话说,夏天有什么代表性的景物和人的活动呢?说到夏天,可以说是个非常非常美好的季节。夏的夜晚,在梧桐树下,驰骋着梦想,许许多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流动着时尚元素的街头,许多的太阳帽,舞动的曲子,漂亮的姑娘一闪而过,给街头增添了不少的风景。作者杨德祥他不仅看到了夏天的颜色、形象,而且还感觉到它有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就像一曲美妙的歌曲一样,有动人的旋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夏天的旋律》。 一、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文中描绘的夏日风景。 1.带着对夏天的热爱之情朗读课文,读书时看有哪些不认识的字、词,划一划,然后同学们一起解决。 2.建立每一部分的阅读信息摘录卡片:物像库、音效库、色彩库、百味居、诗词苑(或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二、传授整体感知文章线索和行文思路的方法。要求:快速浏览、跳读。 ①分几个小标题?小标题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方法:抓小标题跳读,了解文章结构线索] ②从标题中的“旋律”入手,抓与“旋律”相呼应的句子,探解“旋律”的含义。[方法:抓标题,找呼应,了解文章行文思路](提示:旋律一般用在音乐上,描写音乐的句子就是)③提问:在作者描写的这些景物当中,有没有特别重点观察描写的一种景物?这种景物刚好反映了夏天旋律的变化过程?[方法:抓着反复出现的事物,了解文章行文思路。] 三、帮助学生掌握抓住关键词句快速理解文本的阅读方法 1.方式:师品读示范,分小分别组阅读六个节气,比一比哪个组获得的信息多,推荐代表交流展示。 2.导语: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先范读,我是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先读、后想,思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