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

合集下载

梁板柱手算公式

梁板柱手算公式

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长度=梁全长—2×保护层+2×15d;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建筑制图P221)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4、支座锚固判断: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5、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梁全长—2×保护层抗扭钢筋:同上。

6、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建筑制图P211)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7、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例:加密区箍筋根数=(1.5Hc/100)+1,非加密区=(跨长-50×2-2×1.5Hc)/200+1;<二级抗震,@100/200> 8、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梁板柱钢筋计算详

梁板柱钢筋计算详

梁板柱钢筋计算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1)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2)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3)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图一4、腰筋(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抗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下部纵筋。

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板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

板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
板的演变
独立基础
板的演变
板分布筋长
3、分布筋长度=布筋范围长度+弯勾×2
板分布筋根数
负筋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向上取整) 负筋分布筋根数 =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向上取整)
板中负筋分布筋
分布筋长度计算同前 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
范围2÷间距(向上取整)
温度筋长度
为了防止板受热胀冷缩 而产生裂缝,通常在板 的上部负筋中间位置布 置温度筋。
回总目录
板配筋计算
目录
1.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2.板钢筋的识别 3.板钢筋计算规则 4.板钢筋计算实例
B:下部 T:上部 X:从左到右 Y:从上到下
板底筋长度
钢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钩*2

钢筋长度
=净跨+伸进长度*2 +弯钩*2
伸进长度=按上图计算
板底筋长度
钢筋长度
=净跨+伸进长度*2 +弯钩*2
伸进长度=按上图计算
板底筋根数
底板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净跨-50*2 布筋范围=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
+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
板面筋长度
按标注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锚入长度+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锚固长度La+弯勾
按标注计算
板厚-保护层*2 或(板厚-保护层)
面筋钢筋根数=布筋范围÷板筋间距+1
布筋范围=净跨-50*2
布筋范围=净跨+保护层×2+左梁角筋1/2直径 +右梁角筋1/2直径-板筋间距
板中负筋
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我们将通过等截面抗震框架柱平法施工图,绘制框架柱的里面钢筋排布图 和截面钢筋排布图,学习关键不问钢筋锚固长度计算,以进一步深入掌握平法 知识,提高抗震框架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能力。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任务
右图为某办公楼柱平法施工图。 试计算2号和B号定位轴线交接
的KZ1的钢筋工程量。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根据图纸内容归纳工程信息见下表。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根据图纸的信息计算钢筋非连接区和箍筋加密区见下表。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根据图纸的信息、h边立面 钢筋排布图见右图。
3270 3270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L=2×(0.4+0.4)- 8×0.025 + 19.8×0.008
170 93228
柱箍筋计算公式
1.柱箍筋根数计算公式 (1)基础内箍筋根数:
n max2,hj 100 基c 基d x 基d y / 500 1
式中
hj——基础高度; 基c——基础保护层厚度; 基dx——基础底板x方向钢筋; 基dy——基础底板y方向钢筋。
柱箍筋计算公式
1.柱箍筋根数计算公式
=1558.4 一层:n=(1100-50)/100+1620/200 +(550+400)/100+1=11+9+10+1=31根 二层到顶层:n=2×[(550-50)/100+ 2100/200 + (550+400)/100+1] =2×(5+11+10+1)=54根
85 132464
L=0.4- 2×0.025 + 24.8×0.008 =548.4 一层:n=2×31=62根 二层到顶层:n=2×54=108根

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

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
非连接区=max (1/6Hn、500、Hc)
顶层边柱主筋长度
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 +1.5锚固长度(65%) 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锚
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8d )
基础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焊接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 度-50)/加密间距+1
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 /加密间距+1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 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 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 根数计算也可以加密区/间距+非加密/间距 • 逢小数进一
变截面
c/hb≤1/6情况 主筋计算同前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 -首层非连接区 Hn/3+max(Hn/6, hc,500)+搭接长度 LlE
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 高-当前层非连接区+ (当前层+1)非连接 区+搭接长度LlE
非连接区=max (1/6Hn、500、Hc)
顶层中柱主筋长度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 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 +12d
变截面
c/hb>1/6情况 上筋下插1.5LaE 下筋上弯折如图
回总目录
柱配筋计算
目录
1.柱的平面表示方法 2.柱钢筋的识别 3.柱钢筋计算规则
柱子基础插筋长度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1层层 高—1层非连接区 Hn/3+1层非连接区 Hn/3+搭接长度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 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 层顶面是1/3净高其余 均为(1/6净高、500、 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运用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运用

计算量大
01
对于大型工程或复杂结构,手算的计算量非常大,耗时耗力。
易出错
02
手算过程中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或遗漏,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难以保存和共享
03
手算结果通常以纸质形式保存,不便于保存和共享。
02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原理
钢筋工程量的构成
钢筋长度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钢筋布置情况 ,计算各种规格钢筋的总长度。
钢筋实际重量计算
根据实际称量的钢筋重量和根数,计 算每根钢筋的实际重量。
工程量的汇总与核对
工程量汇总
将计算得到的梁、板、柱等各部位的钢 筋长度、根数和重量等工程量进行汇总 。
VS
工程量核对
将汇总后的工程量与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进行核对,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
04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实例
掌握图纸中钢筋的标注方法,包括钢筋的直径、级别、间距、排数 、弯钩长度等,确保准确理解设计意图。
熟练掌握计算规则
梁钢筋计算规则
根据梁的受力特点和配筋要求,熟练掌握梁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 筋、支座负筋、架立筋、构造筋等的计算规则。
板钢筋计算规则
了解板的受力特点和配筋要求,掌握板底筋、面筋、温度筋、分布 筋等的计算方法。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 算运用
汇报人:XX
• 钢筋工程量手算概述 •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原理 •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方法 •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实例 •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的注意事
项 • 梁板柱钢筋工程量手算的未来发

目录
01
钢筋工程量手算概述
手算的目的与意义
01
02
03
提高计算准确性

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工程量计算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工程量计算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工程量计算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墙分别计算,执行各自相应的定额子目、和墙连在一起的暗梁、暗柱并人墙的工程量中,执行墙的定额子目;突出墙或梁外的装饰线,并人墙或梁的工程量中。

压型钢板或模壳上现浇混凝土,均执行板的相应定额子目.柱(l)柱按图示断面面积乘以柱高,以立方米计算。

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①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②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③ 构造柱的柱高从柱基或地梁上表面算至柱顶面。

④ 混凝土芯柱的高度按孔的图示高度计算。

(2)构造柱与砖墙嵌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3)依附于柱上的牛腿,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并人柱工程量中。

(4)柱帽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并入板的工程量中。

(5)预制框架柱接头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梁(1)按图示断面面积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

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①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②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③ 梁与墙连接时,梁长算至墙侧面。

如墙为砌块(砖)墙时,伸入墙内的梁头和梁垫的体积并入梁的工程量中。

④ 圈梁的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⑤ 过梁按图示尺寸计算.(2)圈梁代过梁,其过梁的体积并入圈梁工程量中.(3)叠合梁按设计图示二次浇注部分的体积计算。

板(1)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轻质隔墙、垛、柱及0。

3m2以内的孔洞所占的体积。

板的图示面积按下列规定确定:① 有梁板按梁与梁之间的净尺寸计算。

② 无梁板按板外边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③ 平板按主墙间的净面积计算。

④ 板与圈梁连接时,算至圈梁侧面;板与砖墙连接时,伸入墙内板头体积并入板工程量中。

(2)斜板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3)迭合板按图示尺寸将板和肋(板缝)合并计算。

(4)补板缝按预制板长度乘以板缝宽度再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预制板边八字角部分的体积不另行计算。

梁、板、柱、楼梯工程量计算方法

梁、板、柱、楼梯工程量计算方法

柱子、梁、板、楼梯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一、柱子1、柱子工程量(1)柱子体积:砖柱;砼柱。

(2)砼柱模板。

(3)、砼柱高度超过3.6m 增价;(4)、独立柱装修(5)柱侧装修2、柱子工程量计算方法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其中马牙槎体积=马牙槎与墙相交宽度*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②构造柱模板=构造柱模板+马牙差模板马牙槎模板面积=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⑵、构造柱工程量计算的难点①、构造柱的马牙差算起来很麻烦,必须考虑柱子与几个墙面相交。

②、模板计算难点同体积。

⑶、框架柱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其中柱高:a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b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c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②框架柱的模板=框架柱周长*框架柱支模高度天津2004计算规则: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按照设计施工图示混凝土体积计算。

③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柱上的钢牛腿按铁件计算.⑷、砼柱高度超过3.6m增价=砼柱高度超过3.6m的墙体体积总和⑸、独立柱装修=框架柱周长*装修高度⑹、柱侧装修=柱外露长度*装修高度二、梁1、梁工程量 (1)梁体积。

(2)梁模板。

(3)、梁高度超过3.6m增价;(4)梁侧装修2、梁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梁的体积=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 现浇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①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②圈梁与梁连接时,圈梁体积应扣除伸入圈梁内的梁的体积。

③在圈梁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12cm以内时,并入圈梁体积内计算;挑出部分在12cm以外时,以圈梁外皮为界限,挑出部分为挑檐天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梁上部支座两边的纵向筋规格不同时,须在支 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上部支座两边纵筋相同时,可 仅在支座一边标注,另一边可省略标注。
②梁下部纵向钢筋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用“/”号将各排纵向钢筋 自下而上分开。 例如梁下部注写为6φ25(2/4)表示梁下部 纵向钢筋为两排,上排为2φ25,下排为4φ25,全部钢筋伸 入支座。
φ8@100/200(2) — 箍筋直径、加密区间距/非加密
区间距(箍筋肢数)。
2Φ25
—— 通长筋根数、直径。
G2φ12
—— 构造钢筋根数、直径。
(-0.05) —— 梁顶标高与结构层标高的差值,
负号表示低于结构层标高。
集中注写的形式
2)梁原位标注法 ①梁支座上部纵筋 该部位标注包括梁上部的所有纵筋,即包括通长
(2)梁的截面注写方式 梁的截面注写方式是在按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 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 并在剖面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表示梁的施工 图。采用这种表达方式,适用于表达异形截面梁的尺寸与 配筋,或平面图上梁距较密的情况。
梁的钢筋布置
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
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的形式:
①梁截面标准规则。当梁为等截面时,用b×h 表示。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示,其中 c1为腋长,c2为腋高(图)。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 端部不同时,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即b×h1/h2。
加腋梁 悬挑梁
②箍筋的标柱规则 当箍筋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时, 用斜线“/”分隔,肢数写在括号内。当抗震结构中的框架 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和肢数时,也可用斜线“/”将其分 隔开表示。
若梁上部仅有架立筋无通长钢筋,则全部写入括 号内。当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均为通长 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此时可将标准写在梁的下侧, 并用分号“;”隔开。
④梁侧钢筋的标注规则。 梁侧钢筋分为构造配筋和受扭纵筋。当梁的腹 板高度≥450mm时,就需要配置构造梁侧钢筋,构 造钢筋用大写字母G打头,接着标注梁两侧的总配 筋量,且对称配置。例如G4φ12,表示在梁的每 侧各配2φ12构造钢筋。 受扭纵筋用N打头。例如N6φ18,表示梁的每 侧配置3φ18的纵向受扭钢筋。
筋。 当梁上部纵筋不止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
从上自下分开 。如 6φ25(4/2),表示梁支 座的上一排钢筋为4φ25,下排钢用加号“+”将两种规 格的纵筋相联表示,并将角部钢筋写在“+”号前面。 例如2φ25+2φ22 表示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顶 梁的中部。

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 构造腰筋=净跨+15d*2+(弯勾*2)

抗扭腰筋=净跨+锚固长度*2+(弯勾*2)

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

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
计算公式: 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
③附加箍筋和吊筋的标注 当多数附加箍筋和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 统一注明,否则直接画在平面图的主梁上,用引出线标注 总配筋数(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见图13.2.12。
图13.2.11 附加箍筋和吊筋的标注
④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不适用于某跨时,则采用 原位标注的方法标注此跨内容,施工时原位标注优先采用
例如 13φ8@150/200(4),表示梁的两端各有13个φ8 箍筋,间距为150;梁跨中箍的间距为200,全部为4肢箍。 又如 13φ8@150(4)/150(2),表示梁两端各有13个φ8的4 肢箍,间距150;梁跨中为φ8双肢箍箍筋间距为150。
③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标注规则
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 相联标柱,并将通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 “+”号后面并加括号。例如,当梁配置四肢箍时, 用 2φ22+ ( 2φ12 ) 表 示 , 其 中 2φ22 为 通 长 筋 , (2φ12)为架立钢筋。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 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 计算公式 钢筋工程量=钢筋设计展开长度(m)×相应 钢筋每米重量(kg/m) 保护层厚度和锚固长度符合规范
钢筋平法配筋计算
谁是谁的支座
基础(或者基础 梁)是柱子的支座
柱子是梁的支座
特点: 支座内箍筋连续通
⑤梁顶高差的标柱规则
梁顶高差是指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的高 度差值,当梁顶与相应的结构层标高一致时, 则不标此项,若梁顶与结构层存在高差时, 者将高差值标入括号内。例如(-0.05)表 示梁顶低于结构层0.05m;若为(0.05)表 示梁顶高于结构层0.05m。
————————————
KL-1(3)300×600 — 梁编号(跨数)截面宽×高。
过,基础板同理
谁是谁的支座
梁(或墙)是 板的支座
与梁平行的钢 筋不进入梁内
回总目录
平法梁配筋计算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柱与原位标注两部分。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 将该项数值进行原位标柱,施工时原位标柱取值优先。
当梁下部纵向钢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 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如梁下部注写为6φ25 2(2)/4 表 示 梁 下 部 为 双 排 配 筋 , 其 中 上 排 2φ25 不 伸 入 支 座 , 下 排 4φ25全部伸入支座。
当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钢筋,而在集中标注时已经 注明,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1
1
常见的梁钢筋

抗震锚固 长度
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支座锚固

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 =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
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 =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