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之嵇康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一.嵇康嵇康(),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地"竹林七贤"之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人物事略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地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博才嵇康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地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地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地高手.稽康地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他地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地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地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地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从中可见其对生活地潇洒姿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地.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地缠绕.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地,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地办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地药达到了痴迷地程度.五石散地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地药.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地目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地精神压力.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地安定,反而造成了他地性格扭曲.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在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地痛苦之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广陵散绝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与孙登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药,以至留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苏门山中遇见孙登.孙登是大隐士,他对嵇康地提间不做任何回答.最后,稽康要离开了,他再一次间孙登:“先生竟无言乎?”孙登这次开口了,他说:“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孙登承认嵇康有才,但是又认为他识寡.所谓识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孙登是当时地一位很有见识地隐者,其隐逸之举,也是为了避免政治上地猜疑与迫害.嵇康说“今愧孙登”,就是因为没有采纳孙登地意见,未能及早隐居以致自蹈大祸地缘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名家点评(晋)颜延之:中散不偶世,本白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五君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唐)白居易: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杂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宋)李清照:两汉本绍继,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咏史》)(三)素材运用话题:自我认识和别人地期待材料加工:“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地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地肌肉散发出生命地气息,熊熊地烈火陶冶着高尚地情操.嵇康,这个时代地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地生活.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人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地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地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地生活,不要让世俗地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地幽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或许这就是生命地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地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地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地期望,抛开他人地劝阻,向着自己地认识迈进.(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菊花飘香地时节》节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心灵地选择材料加工:历来最为矛盾地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地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地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白己田园隐士地生活.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钟会在临走时,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高高在上地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地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地话,往后则皆大欢喜.他地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来.”……他勇于赴死地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地背景,那已成绝响地《广陵散》余音绕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地抉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地选择!(年高考山东优秀作文《心在刃上选择》节选)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材料加工:沙漠上地狂风刮过古堡地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空中花园地美丽,人们希冀希冀着听到消逝已久古乐地音律,时光带走了古文字地意义.历史地车轮缓缓轧了过去,轧碎了多少文明古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地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昔代“竹林七贤”之一地嵇康,临刑之前叹息:“《广陵散》从此绝矣.”一部名曲就这样失传了.当真是“后不见来者”.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现代人就将再次听到这千古绝唱,嵇先生之记忆即是现代音乐家地曲谱.(北京市满分作文《重现文明再创辉煌》节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包容材料加工:嵇康地死就是在这样地背景下发生地: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地,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地儿子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胸狭隘地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地执着.天性是什么?天性就是包容.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地统治者也没能容得下这样一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家庭教育材料加工:凡人们地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地,就愿意自己地朋友都这样做.但嵇康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嵇康,一看他地《绝交书》就知道他地态度很骄傲地:但我们看他做给儿子看地《家诫》——当嵇康被杀时,其子方十岁,算来当他做这篇文章地时候,他地儿子是未满十岁地——就觉得宛然是两个人.他在《家诫》中教他地儿子做人要小心,还有一条一条地教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告后辈要立志,志之必坚.二告后辈要“见义而作”,赈灾济贫.三告后辈要慎言.四告后辈要少欲,要宽容谦恭,要有涵养.五告后辈不要打探他人隐私.他说:“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私.”六告后辈不要受人之馈.他说:“匹帛之馈,车服之赠,肖深绝之”,因为“常人皆薄义而重利”,别人主动向你破财献礼,则必有所求,必图回报,这是“君子之所大恶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样高傲地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们知道,稚康自己对于他自己地举动也是不满意地.只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地行为,并非他们地本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所以,后来被山涛推荐而做官地嵇绍,成了一个为皇帝忠诚保驾地驯臣.有一次晋惠帝兵败被困,文武百官纷纷逃散,惟有嵇绍衣冠端正地以自己地身躯保护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话题:自虐材料加工:自虐,实际上是精神地流亡,是精神苦闷地象征.魏晋士大夫地一个倾向是服药、喝酒、身上多虱,这与其说是隐逸、潇洒,倒不如说是这些部含有自虐地成分.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地人格,不愿与当时地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地冲突中,生命地能量只能向内转,通过自虐式地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地宣泄和解脱.嵇康作为一位与时代相悖地人,他承受了太多地精神压迫与打击,他别无他法,只有把常常饮酒、服药、装疯等自虐形式作为自我拯救地方式.在精神苦闷之际,用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来浇心中块垒.这也是一种无奈地自我保护方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坚持自我材料加工: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地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地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地,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地性格是很矛盾地,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己认为最好地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地本性看得极其重要地,不容他人干涉.嵇康地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地规矩去行事地,所有地一切都是按照他地本性,所有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地体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路材料加工:嵇康啊嵇康,愤世嫉俗,绝望了这社会地一切而毁坏礼教者是你,“非汤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让司马氏安于枕席?你地一腔忠愤却无人知,只好寄托于手中地铁锤——第一锤,砸平世间不平事;又一锤,大泄胸中之悲郁;再一锤,以警醒生前身后千年万年所有地炎黄子孙: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纪?“砰砰”锤声中,钟会来了,你并不理睬,只抛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于是你抛锤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汤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权柄!”这一笑,惊掉了司马昭手中地玉杯,杀机顿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人说你毁坏礼教,不事孝道.“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没有发出地呼喊,就让我替你喊出吧!或许,这有悖于你不屈地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马心地时代,这是称那个“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地时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是激愤于挂羊头卖狗肉者之流(如司马懿)地胡作非为,激愤之极而转为不言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礼教!其实啊!司马懿何尝是孝子?可司马氏就是以不孝为名杀了你.悲哉!“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屈子几百年前地这一悲吟,不幸却又应验在了你地身上.(《哭嵇康》节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交友材料加工:冤哉!嵇康!再不见你纵酒之豪情,再不闻你打铁地锤声.一壶酒,浇铸成你狂放地本色:一把锤,锻造了你铁样地个性.如此本色,如此个性,才成就了你地一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你“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在你地眼中,这世界应如你杯中之清酒,无尘渣毫粒,无腐臭之气,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甜香赛芝兰之悠长.可遗憾地是,翻遍一卷《中国古代史》,你地名字却印在了最昏晦地那一页:满眼是野蛮地屠戮,满耳是大众地悲鸣.其时,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陋志者.你“常谓之知言”地山涛,此时便弃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饮苦酒:“美酒今以之驱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贵识天性,曲者不以为桷兮,诚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对山涛地诱荐,你嬉笑怒骂,接舆狂歌.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后人敬仰之声名.(《哭嵇康》节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成品展示正义地选择(年高考全国卷)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个遥远地年代.夕阳西下,那个坐在地上,对着夕阳弹琴地影子,赫然印人我地心扉.他地琴声低沉而又高亢,快乐而又悲凉,流露出无限地孤寂.他,一个孤高绝伦地隐士,一个丝毫未被遗忘地才子,在这夕阳下深深地体味人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他内心地焦灼与热烈在这恬淡地竹林中丝毫没有消散,反而在这时起时落地琴声中得到完整地体现.他静静地聆听着自己地琴声,感到无比地欣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那是一曲几成绝响地妙曲:一个年轻地侠客,为报杀父之仇,一剑刺死了仇人——那个不可一世地国王,自己也毁容自刎.听吧,高亢代表着刺客矢志不渝地决心,雄浑流露出毅然赴敌地沉勇,激荡显示了拼死战斗地壮烈,委婉透露出一丝地悲凉与赞叹.这就是嵇康地《广陵散》,那绝世地《广陵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是隐者,但他又是不甘沉沦,不屈地与司马集团斗争地战士.他像一只卓尔不群、傲立鸡群地野鹤,又像那出淤泥而不染地荷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夕阳地余辉,把他地心照得如同明镜:欲隐而不能隐,欲退又不能退地境遇,使他地内心充满了矛盾.他本可以选择退而自全,但文人地良知告诉他不能违背正义.他蔑视权贵,带着一丝嘲讽地口吻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为了这种正义,他可以抛去一切:名与利,甚至于生命和友谊.那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不是最好地证明吗?尽管人生短暂,他不知何时能看到司马氏地没落,然而,他还是义不容辞地卷入了朋友吕安地风波.他本来想什么事都不问,只打他地铁,种他地菜,可是却有人用卑鄙地手法来从他身边夺走帮他种菜地人,他再也不能沉默了,于是他选择了正义,站在了被告一边,自己也成了被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刑场上,他最后一次弹响了《广陵散》,无数地人被他地琴声所感动.而你可知道向秀地思念?夕阳西下,他地小车经过你旧时地小屋,一切如旧,竹子依旧翠绿,夕阳依旧把它地余辉洒满整个庭院,只有那个对着夕阳弹琴地影子,却为何不见?那首感人至深地绝响为何不闻?向秀地孤寂,更向何人说?只有那晚来地凉风夹带着辽远地笛声,吹过残败地墙垣,呜呜作响,似乎在回答他地心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地影子终于在风中找到……。
竹林七贤之嵇康

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连眼珠 也不转过去一些。
——鲁迅
嵇康:“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嵇康在监狱中思绪万千,怀著复杂 的心情,写下了《幽愤诗》。嵇康未 料到自己会有杀身之祸,所以在诗的 结尾说,自己一旦脱离困境就将远离 尘世,
“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咏啸长吟,颐性养寿”。
临刑索弹,神气不变,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一曲《广陵散》,慷慨悲壮, 哀恸人心,终成“千古绝唱”。
有了侠客聂政的拼死刺韩,才有了 千古名曲《广陵散》;有了嵇康的临 刑索弹,才使《广陵散》名声大震; 有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的“演 义”,才使《广陵散》成了《笑傲江 湖》之曲;最终在“鬼才”黄沾的再 次释读下,一般人眼中的《广陵散》 便成了“沧海一声笑”。(慷慨苍凉)
身份:竹林七贤之一
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 刘伶、王戎、阮咸
生活于魏晋时期,是曹芒毕露、 遇事便发、“性烈而才隽”
具有豪迈不羁的侠义精神
生平事迹:
• 隐居百家岩,“七贤”醉酒放歌 • 拒绝官职,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 • 清高孤傲,得罪钟会 • 仗义执言,写下《与吕巽绝交书》 • 钟会进谗,刑场奏《广陵散》
行测考试竹林七贤嵇康常识

行测考试竹林七贤嵇康常识行测对解题速度要求非常高,所以在练习时要分外注意这一点。
你知道行测复习体会有哪些吗?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行测考试竹林七贤嵇康常识,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行测考试竹林七贤嵇康常识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262年),字叔夜,竹林七贤之一,也是竹林七贤在后世影响最大的人。
他是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导。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因得罪钟会,为其诬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年仅三十九岁。
嵇康善文,工于诗,风格清峻。
他重视养生。
曾著《养生论》。
有《嵇康集》传世。
他的作品反应出时期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示。
其人格魅力令他在当时亦属名士,被袁宏称为“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受对于后世的时期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庞大影响。
在他身上集合了政治人物、文化人物等多重属性,后世学者对他的解读也趋于多元化。
嵇康崇尚老庄,曾说:“老庄,吾之师也!”讲求养生服食之道。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养生论》来阐明自己的养生之道。
他歌颂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做官。
嵇康的主要成绩:音乐嵇康知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
他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域,认为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音乐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
嵇康作有《风入松》,相传《孤馆遇神》亦为嵇康所作。
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作“嵇氏四弄”,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隋炀帝曾将弹奏“九弄”作为取仕条件。
书法嵇康善于书法,工于草书。
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云” ,被列为草书妙品。
后人称其书法“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集,群乌乍散”。
绘画嵇康善图画,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其时有嵇康《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俱已失佚文学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
嵇康简介(精选9篇)

嵇康简介(精选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嵇康简介(精选9篇)嵇康是竹林七贤中最著名的人物,他恃才放旷,性情洒脱,那么关于嵇康有什么故事呢?下面是本店铺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嵇康简介(精选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嵇康人物素材

古代名人竹林七贤之嵇康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一)人物事略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远去的骑士走进魏晋的历史,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数嵇康了,这位“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着一袭粗衣,或抱琴行吟,或醉卧竹林,“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成了那个时代的特殊的这“一个”。
这“一个”,适逢曹魏末年。
其时,魏势日衰,而司马氏日兴,王朝的更迭已成为定局。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迫使许多的士人开始人生指向的重新选择,这种选择充满了心灵的匍匐与站立的痛苦的挣扎。
于是,随波逐流者有之,激流勇进者有之,虚以委蛇者有之,敛迹避祸者有之。
即使是阮籍这般的名流,也“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而嵇康则如一匹桀骜不驯的麋鹿,“狂顾顿缨”,悲则哭,怒则骂,以一种生的放恣,成为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
于是,他的存在,无疑成了对当时的一种可怕的侵犯。
司马氏当然不会听之任之。
他左手托着官爵和厚禄,右手则举着滴血的屠刀。
先是由钟会带着随从去察看嵇康的动静。
钟会亦为当时的名士,也曾名噪一时。
依附司马氏后,很快成为司马集团里的重臣。
当钟会昂昂乎来到嵇康的茅屋前,一贫如洗的嵇康正在家门前的老柳树下打铁。
钟会等了好久好久,等到的只是“叮叮当当”的铁锤声和“呼。
啦呼啦”的风箱声。
这些声响,充溢着一种鄙视的轻慢。
在这些声响中,嵇康的脸上飞扬着串串的汗水,钟会的额上也不由自主地渗出滴滴的汗珠。
钟会再也不能忍受这些声响,他只好无趣地走开。
这时候,嵇康才放下铁锤,从他嘴里逸出的是“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的奚落,钟会只得自嘲地回答:“有所闻而来,有所见而去。
竹林七贤——嵇康

竹林七贤——嵇康“矜尚不存乎心, 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 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嵇康《释私论》“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峨若玉山之将崩。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223—262),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其家本姓奚,会稽人,先祖避怨移居谯郡铚县,改为嵇姓。
与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
娶曹操之子曹林之女(一说曹林孙女)长乐亭主为妻,迁郎中,拜中散大夫。
生平经历嵇康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年少求学、竹林交游、卷入纷争。
嵇康少孤,靠母兄抚养长大。
年轻时代的他生活在一个政局稳定,社会安宁的环境中,同时他的家境殷实,这为他提供了很好的成长环境。
他“幼有奇才,博览无所不见”(臧荣绪《晋书》),兼通音律,喜欢与友人抚琴吟诗于山水之间。
竹林的交游始于嵇康与向秀、阮籍等人的结识。
在这段时间里,嵇康或与友人于竹林中饮酒赋诗,放浪形骸;或读书属文,与其他学者就某些话题反复辩难。
这是一段难得的自由时期,嵇康的才思在这段时期恣意奔涌,他一生中一些重要的著作如《养生论》、《声无哀乐论》、《琴赋》等便著于此时。
高平陵政变后,嵇康与向秀铸铁于洛邑,并时常进山求仙访道,开始过起了隐居生活,然而执政者却不肯放过这位当世文坛的灵魂人物。
《世说新语·简傲》载:“钟士季(钟会)……寻康。
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
康扬锤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
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康始见恶于会。
后嵇康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对官场无情地进行批判,言辞之激烈更是让统治者侧目。
钟会曾向司马昭进言:“嵇叔夜,卧龙也。
公无忧天下,但以康为虑耳。
”终于,吕安之案让钟会找到了机会。
他罗织罪名,将嵇康投入了监狱,并不顾三千太学生的请命杀掉了嵇康。
赵孟頫行书《与山巨源绝交书》思想人格嵇康作为魏晋时期一位著名的玄学家,他对于本体论的探讨十分有限,他更关注个体的人,更注重具体事物之理的探索。
嵇康钟会的故事

嵇康钟会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而钟会则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大将,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呢,估计知道的人就少了,今天分享他们之间的一些趣事。
先大概了解一下两位吧。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三国时期曹魏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如果当官时间长的话,应该还是一位政治家。
嵇康为曹操的曾孙女婿,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家族掌权后,辞官隐居。
正史上记载,据说长的也一表人才,有凤仪,土木形骸,不自藻饰,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
钟会,魏国大书法家钟繇之子,少年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
司马氏上台后,即俯首依附,成为司马集团的重要人物,《三国演义》里的戏份还是不少的。
虽说出身高贵,官位显赫,可在文学才情方面,对于仅比他长两岁的嵇康敬佩有加,早些年可能到了自惭形秽的地步。
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更有趣一些,小编试着用当代的语言去讲述一下故事的经过。
故事是这样子的,钟会一直对玄学颇有研究,年轻时专门还写了一本书,叫《四本论》,估计是呕心沥血,颇有一些得意之情。
很多并没有太多才华的人写了点东西后,总以为进步很大,恨不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嗯,好像是在说我自己),和嵇康相比,钟会大概就是这样子的。
钟会肯定是很想让自己的偶像点评一番啊,于是就到嵇康家里拜会。
到了嵇康家后,看到嵇康在院子里的树下光着膀子打铁,没错,嵇康喜欢打铁。
钟会就早门外犹豫要不要进去,嵇康手起锤落,乒乒乓乓,就当没看见钟会似的。
钟会很忐忑啊,紧张坏了,进去也不是,一走了之又不甘,于是在院子外面把书直接扔到院子,掉头就跑,就像当年的中学生给初恋同学手里塞情书一样。
《世说新语》的原文记载是“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
钟会后来做了高官之后就想着再次造访嵇康,也不知道上次从墙外扔进去的那本《四本论》嵇康先生看过没。
不同的是这次他比较自信了,备上贵礼,坐下宝马,而且带了很多文化圈的名仕和随从。
到嵇康家后,发现嵇康又在打铁,和上次不一样了,这次还外加另一个“竹林七贤”给他在拉风箱。
竹林七贤的名人故事

竹林七贤的名人故事竹林七贤分别是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
关于他们的故事,如下:1、嵇康嵇康长的一表人才,为人处世也十分的逍遥。
他出众的才华与对朝廷的不屑为他招来了杀生之祸。
在一些嫉妒嵇康的小人的诽谤下,当权者司马昭下令杀死嵇康。
当时在刑场上出现一盛况,三千学生为嵇康求情。
但是朝廷黑暗,统治者下的命令不能违抗。
嵇康在刑场上不惧死,但他怕他的绝世乐曲《广陵散》后继无人。
他要了一架琴,在刑场上最后一次弹奏《广陵散》。
《广陵散》被称为后世十大名曲之一,当嵇康面对三千学生,在刑场上最后一次弹奏,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
之前有很多学生慕名去求学,希望嵇康能教《广陵散》,但是嵇康都有所保留。
在最后一次的时候,嵇康没有任何的技法和曲调的隐瞒,他希望后世对这首佳世之作能有留存。
后来嵇康的精神对我们后人有许多的警醒。
2、向秀向秀是贫苦农家的孩子,他从小受穷,受苦,挨饿,吃了上顿没下顿。
所以后来就算做了官,也十分节约粮食。
每次吃饭就算有一粒米掉地上都会捡起来吃了,每次出门坐朝廷配的牛车。
当时奢侈之风盛行,同僚们对向秀的这种做法十分不理解,甚至讽刺他为“一国俭”。
但是向秀依旧我行我素。
后来向秀的家乡闹旱灾,农民们颗粒无收,百姓生活难以维持。
向秀知道情况后,多方筹款,而且带领家人和下属去各个饭店收集丢了的馍馍和米饭,回到家后将能食用的馍馍和米饭,拍成饼子。
这些饼子有黄的,有白的,他雇了十几辆车将这些饼子送去家乡。
在这困难的年头,百姓吃上了“金银饼”,解决了百姓们一时的温饱。
3、山涛山涛在竹林七贤里算是个普通人。
但是如果没有他,竹林七贤可能还聚不到一起。
他是个十分朴素,十分大度的人。
他出于好心希望为嵇康谋得一官半职,三番四次的举荐嵇康。
但是当时雅士之风盛行,嵇康十分生气,就写了那篇举世闻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里面的言辞十分激烈。
直到千年后的今天,他依旧背负着无数骂名。
后来嵇康被杀,临终之时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山涛,山涛将他的孩子培养成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嵇康与《广陵散》
•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古代大型琴曲,也 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即古时的《聂政刺韩王曲》。 • 嵇康弹得一手好琴,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但嵇康却 从未将这首琴曲传给别人。 • 公元262年,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有三千太学生 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统治者没有同意。他在 死前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弹毕之后,嵇康从容地引 首就戮。因此,嵇康的名字始终与《广陵散》联系在一起。 青
青 衣
参考资料
• 书目: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 谭蘅君《初中生的文化作文》 :重庆出版社 ,2009年 《世说新语· 文学第四》;《晋书· 嵇康传》
• 视频资料:百家讲坛《竹林七贤》一至十三,主讲刘强; 地址: /20120119/zhulinqixian_PLAY1 0025054
青 衣
谢谢观赏
青 衣
青 衣
主要成就
• 音乐:通晓音律,尤爱弹琴。 • 书法:擅长书法,工于草书。其墨迹“精光照人,气格凌 云”,被列为草书 妙品。 • 绘画:善丹青,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其时有嵇康 《巢由洗耳图》《狮子击象图》传世。 • 文学:嵇康的文学成就尤为突出,文学创作,主要包括诗 歌和散文养生论》
• 养生论文名,是我国古代养生论著中较早的名篇,论述了 养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出养生应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要求养生须持之以恒,通达明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养生 途径。文章论述透彻,富有文采。现存《嵇中散集》、 《昭明文选》等书中。 • 嵇康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进行实践颇有心得,他的 《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 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 想都有借鉴。
青 衣
《琴赋》
• 嵇康善于音律,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 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 “九弄”。其留下的“广陵绝响”的典故被后世传为佳话。 散文《声无哀乐论》《与山巨源绝交书》《琴赋》《养生 论》等是千秋相传的名篇。 • 音乐史上常有“嵇琴阮啸”的说法,但在思想和人格上, 嵇康要比阮籍更高出一筹。
“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嵇康
青 衣
青 衣
青 衣
青 衣
主要内容
• • • • 人物简介 主要成就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
青 衣
姓名: 嵇康,字叔夜,世称嵇中散 所处时期:三国曹魏时期,224年-263年 民族:汉族,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人 职业: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事迹: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为“竹林七贤”的 精神领袖。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曾娶曹操曾孙女。 死因:得罪钟会,为其诬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年仅39岁。
衣
人物评价
• 狂放任性,鄙视权贵,仗义执言,文采风流。留下了许 多文学作品,不仅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 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 其人格魅力令他在当时成为名士,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 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 他身上集合了政治人物、文化人物、宗教人物等多重属性, 后世学者对他的解读也趋于多元化。
《与山巨 源绝交书》
青 衣
《养生论》
《琴赋》
《与山巨源绝交书》
• 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篇真正体现文人独立 性格的讽喻佳作,文风犀利。 • 有人说嵇康这么做是因为想要保全山涛,因为当时的晋朝统治者,已 经对嵇康的不合作态度十分不满意,所以嵇康这么做就会让他们认为山 涛和嵇康没有关系了,这样山涛也可以不必担心什么了。 • 嵇康临死前,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了山涛,并且对自己的儿子说: “山公尚在,汝不孤矣。”嵇康死后,山涛对待嵇康的儿子就像对待自 己的儿子一样,一直把嵇康的儿子养大成才。这是成语“嵇绍不孤”的 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