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 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 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 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马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答案:A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神答案:B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B. 人们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D. 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A, B, C5. 下列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答案:A, B, D三、判断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

()答案:正确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8.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五、论述题9. 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它们服务于经济基础,并在一定条件下促进或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

六、案例分析题10.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劳动分工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指的是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答: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科学方法,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斗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概念指的是人的主观性,即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

5、什么是唯心主义?答:唯心主义是一种认为精神或思想是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它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精神或思想是世界的本原。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什么区别?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形而上学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精神的或者是思想的。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指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础。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发展”概念指的是事物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马哲期末考试试题答案一、简答题1、请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答案: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概念既不同于唯心主义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也不同于旧唯物主义用纯粹的自然科学来代替哲学上讲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而且包括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

2、请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丝瓜俯视着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结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微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哲理一致的是( )。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近些年来,每当遇到流行性疾病发生,医学专家都会表示可防、可控、可治,不必惊慌。

这是因为( )。

A.追求真理是认识活动的归宿B.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C.人类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造福自身D.人类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3.“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获得成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

①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②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的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④体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趋势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4.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

这一方面表明了唯心主义哲学在一定历中时期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唯心主义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即( )A.把物质看作是感觉或概念的本原B.夸大了运动变化,否定了相对静止C.夸大了感性认识,否定了理性认识D.把感觉或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并且派生物质的本原5.皑皑白雪在中国东北地区,是众多滑雪基地得以开办的自然条件。

而在南方地区,连续的降雪低温却造成了损失巨大的灾害。

这表明,同一现象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这后发我们注意( )。

A.联系的普遍性和统一性B.联系的客观性和主观性C.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D.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6、生产力范畴所反映的关系是( )。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D.劳动者与剥削者的关系7.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运动员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是取得胜利的基础,只要顽强地拼搏,即使失败,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第小题1分,共30分)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a、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d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 c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 c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b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专业知识整理分享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a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思格斯创立时期的经典理论B.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的发展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指(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10.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A. 古希腊哲学B. 近代欧洲哲学C. 德国古典哲学D.英国经验论哲学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A. 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D.奥地利 C. 中国 D.俄国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马哲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题及答案

马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2. 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不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A. 事物内部的矛盾B. 事物之间的矛盾C. 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D. 事物的绝对静止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A. 人的意志B. 地理环境C. 经济基础D. 文化传统4.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下哪项不是实践的特点?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主观性5.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 唯物性B. 辩证性C. 革命性D. 神秘性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A. 政治制度B. 法律规范C. 宗教信仰D. 物质生产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以下哪项不是阶级斗争的表现?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文化斗争D. 个人斗争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 个人财富B. 社会地位C. 自我实现D. 社会贡献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A.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 知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C. 真理与谬误的界限问题D.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10.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意识决定物质答案:1-5 B C D D D;6-10 D C D A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具有能动性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的?A. 经济基础B. 上层建筑C. 阶级斗争D. 科技进步13. 以下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特点?A. 客观性B. 社会性C. 历史性D. 主观性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以下哪些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条件?A.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B. 社会关系的合理化C. 人的全面发展D. 个人财富的积累15.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下哪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A. 教育B. 劳动C. 社会制度的改革D. 个人努力答案:11 ABCD;12 ABC;13 ABC;14 ABC;15 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是____。

①大家自发形成的世界观②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③科学的世界观④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二、双项选择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____。

①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③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④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⑤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三、多项选择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革命变革的表现有____。

①提出了阶级斗争的观点②确立了科学实践观③实现了唯物论与实践论的结合④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⑤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结合四、判断分析1.政治制度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五、简答1.为什么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六、论述1.试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为什么“不谋万世者,难谋一时;不谋全局者,难谋一域”?一、单项选择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____。

①斗争性②同一性③矛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关系④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二、多项选择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____。

①相对论②进化论③经典力学④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⑤细胞学说三、判断分析1.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

四、简答1.关于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五、论述1.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说明:因本次考试由其他教师出题,故只从A卷每种题型中选登一题,其余试题及评分标准省略。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6分。

只有一个选项是对的,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空格):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的是____。

①社会主义学说②自然科学③政治经济学④哲学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是____。

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②矛盾观③一切从实际出发④与时俱进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

①运动②存在性③结构性④客观实在性4.下列关于意识能动性的选项中属于不正确的是____。

①与本能没有关系②能透过现象看本质③有目的性④能指导实践,改造现实5.描述事物发展状态的规律是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公共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正确答案: c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 c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 。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 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正确答案: c4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 ) 。

a.一般方法b. 经验材料c. 理论结论d. 具体方法正确答案: a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 )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正确答案: a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19 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正确答案: d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c.绝对真理的体现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正确答案: d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b.理论基础c.核心部分d.实质和灵魂正确答案: b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 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正确答案: b1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正确答案: b 马克思主义哲学11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 d12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 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正确答案: a13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勤俭节约正确答案: c14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开放性正确答案: a1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正确答案: a16“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正确答案: d17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a.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否认了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c.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了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正确答案: a18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正确答案: d19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b.主观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义经验论d.客观唯心主义的正确答案: b20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正确答案: b21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正确答案: c22“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 d2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正确答案: a2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b.存在性c.客观实在性d.实物性正确答案: c2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a.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正确答案: c26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a.诡辩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唯物主义正确答案: d27“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正确答案: d28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存在性b.物质性c.意识性d.真理性正确答案: b29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主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正确答案: d30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正确答案: d1“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

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答案: d2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同一性和斗争性d.内因和外因正确答案: d3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

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正确答案: d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观点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 c 5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b.同因异果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正确答案: c 6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第小题 1 分,共30 分)在第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2 、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5、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 、事物永恒不变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6、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 c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 、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 b 、事物的一切变化 c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8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 、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10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 、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 、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11 、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a、较差的可能性 b 、微小的可能性 c 、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1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观精神的产物 b 、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4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 d 、真理具有全面性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 c 、众人意见 d 、社会实践16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7 、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a 、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 、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 、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18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19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集资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d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20 、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a、暴力掠夺的产物 b 、社会契约的产物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21 、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a、非决定论 b 、辩证决定论c 、机械决定论d 、唯心主义决定论22 、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a、唯一形式 b 、基本形式 c 、辅助形式 d 、特殊形式23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