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合集下载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一篇: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本试卷共4页。

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自考资料V1297755429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A.确定性B.特殊性C.实体性D.开放性2.达尔文认为,雄鸟有能力欣赏雌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A.游戏说B.劳动说C.生物本能说D.巫术说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人开始直立行走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C.人开始使用语言D.人开始分工合作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A.情感与想象B.知识与信念C.判断与推论D.概括与反思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这句话中的“美”是指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既()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A.民族性与世界性B.生成性与历史性C.稳定性与当代性D.连续性与阶段性8.下利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荒国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剧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A.理性主义B.神秘主义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我的欣赏。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

【导语】寒窗苦读⼗余载,今朝考试展锋芒;思维冷静不慌乱,下笔如神才华展;⼼平⽓和信⼼⾜,过关斩将如流⽔;细⼼⽤⼼加耐⼼,努⼒备考,定会考⼊理想院校。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2018年⾃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四篇】》供您查阅。

篇⼀ 1.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的学科。

(A)A.低级的感性认识B.⼈的意志C.理性D.意念1.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D)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1.23.马克思认为社会⽣活在本质上是(B)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 1.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解放的性质”的是(B)A.柏拉图B.⿊格尔C.康德D.席勒 1.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A)A.⾃由B.实践C.劳动D.阅读 1.26.被马克思称为“⾃由⼈的联合体”的是(C)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 1.27.在现代社会,⼈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B)A.多向度的⼈B.单⾯⼈C.双重性格的⼈D.多重性格的⼈ 1.28.⼈⽣境界的提⾼,关键是(B)A.学习B.觉解C.实践D.艺术 1.29.⼈⽣境界的特点是它的(C)A.⾃发性B.内在性C.个体内在性和⽣成性D.动态性 1.30.冯友兰先⽣认为,⼈⽣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A)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然境界 1.31.宗⽩华认为在⼈⽣境界中主于美的是(C)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1.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种⾃⾝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B)A.知识B.体验C.美D.存在 1.33.审美关系是⼈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A.⾃由B.限制C.必然D.可能 1.34.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B)A.毫⽆⽠葛B.⼀个硬币的两⾯,不可分割C.同⼀个概念D.包含关系 1.35.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C)A.同时的B.在后的C.在前的D.⽆所谓先后 1.36.下列审美形态属于中国的是(D)A.崇⾼B.荒诞C.喜剧D.⽓韵 1.37.审美经验是⼀种(A)A.感性体验B.感官体验C.认识D.感官快感 1.38.艺术活动的全过程不包括(D)A.艺术创造B.艺术作品C.艺术接受D.艺术欣赏 1.39.通过有意识的审美活动,增强⼈的审美能⼒。

2020年4月全国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4月全国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运用的是()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关系联想3.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4.游戏说和集体无意识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A.艺术的功能B.艺术的本质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存在5.把艺术品的结构划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客体层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A.英伽登B.布隆博格C.汉斯立克D.克罗齐6.王国维所划分的意境的两种类型是()A.物态之境和宇宙之境B.有物之境和无物之境C.仁达之境和至善之境D.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7.商业广告所表现的艺术功能是()A.教化功能B.核心功能C.外围功能D.启迪功能8.艺术品之所以是艺术品的关键是()A.艺术形式B.艺术意象C.艺术的思想内容D.创作主体9.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1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10.千百年来人们不否认艺术的存在,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就是()A.艺术存在论B.艺术形式论C.艺术行动论D.艺术功能论11.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狄德罗C.鲍姆加登D.黑格尔12.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A.形式B.无形式C.质地D.体积13.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A.《诗学》B.《理想国》C.《诗艺》D.《论崇高》1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长河落日圆”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观”。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导读:本文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

(C)A.图式化结构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C.意象世界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A.艺术创造过程B.艺术品中C.艺术接受过程D.艺术传播过程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

(D)A.集体无意识B.普遍的互相联系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A.创作冲动B.主体的灵感C.艺术操作D.意象生成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A.不期而至的惊讶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D.完全的精神升华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

(C)A.精神层面B.初步C.物态化和物化D.形而上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

(B)A.实质上不存在B.客观存在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D.完全不存在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B.突破客观的规律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D.将其融会和整合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

(D)A.《法律篇》B.《克力同篇》C.《巴门尼德篇》D.《伊安篇》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A.艺术的形式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D.败笔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D.审美特性的差异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A.黑格尔B.布托C.刘勰D.柏拉图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三篇】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三篇】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三篇】导读:本文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4.1.人本主义美学4.2.审美经验4.3.本质直观4.4.超验世界4.5.感知4.6.同化——调节律4.7.审美态度4.8.先验想象力4.9.审美距离4.10.反思判断力4.11.准主体参考答案4.1.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两大类型之一。

它把关学建立在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其中包括直观主义和解释学两大传统。

代表人物有柏格森、海德格尔等。

4.2.审美经验指的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当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4.3.本质直观是审美经验直观性的一个方面,审美经验能够有效地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既能够把握事物的现象,又能构揭示事物的本质。

4.4.审美经验中的超验世界是通过本质直观认识的,通过象征的方式来把握的世界,超越了“再现客体”这一层面,体现了艺术创造者的终极关怀,震撼着主体的精神世界,实现了艺术的纵向超越。

4.5.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感觉是对于对象的个别属性的把握,知觉则能够通过对于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把握。

感觉本身是社会化的产物,其中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尤其大。

4.6.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旦一种结构形成认知图式,就试图用它来同化对象,但无法同化时,就设法调节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图式。

个体和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发展部是同化——调节辩证关系的产物,它是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

4.7.审美态度指的是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

4.8.先验想象力在根本上为审美对象的构成提供了前提条件,提供了对事物观察必需的时间与空间的能力,打破了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的状态。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1)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1)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1)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

(C)A.图式化结构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C.意象世界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A.艺术创造过程B.艺术品中C.艺术接受过程D.艺术传播过程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

(D)A.集体无意识B.普遍的互相联系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 A.创作冲动B.主体的灵感C.艺术操作D.意象生成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A.不期而至的惊讶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D.完全的精神升华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

(C)A.精神层面B.初步C.物态化和物化D.形而上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

(B)A.实质上不存在B.客观存在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D.完全不存在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B.突破客观的规律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D.将其融会和整合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

(D)A.《法律篇》B.《克力同篇》C.《巴门尼德篇》D.《伊安篇》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A.艺术的形式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D.败笔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D.审美特性的差异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A.黑格尔B.布托C.刘勰D.柏拉图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409)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409)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04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亚里士多德提倡A.和谐教育B.素质教育C.人文教育D.科学教育2.“寓教于乐”是诗人贺拉斯提出的著名论点,它出现在A.《文艺对话集》B.《诗学》C.《诗艺》 D.《判断力批判》3.审美教育能够将人从异常麻木、迟钝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它的这个作用在梁启超那里被称为A. “熏”B.“浸”C.“刺”D.“提”4.《局外人》的作者是A.加缪B.萨特C.卡夫卡 D.昆德拉5.提出“趣味无可争辩,但是可以修养”这—观点的是A.王国维B.李泽厚C.宗白华 D.朱光潜6.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是A.生殖系统B.神经系统C.消化系统D.思维系统7.席勒认为,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会从事A.学习B.工作C.游戏D.锻炼8.鲁迅曾说过,《红楼梦》里的焦大是绝不会爱林妹妹的。

这反映出审美观具有A.民族}生B.时代性C.地域性D.阶级性9.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A.知识教育B.审美教育C.道德教育D.通识教育10.“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欣赏最大限度的美。

”这一论断出自A.雨果B.桑塔耶纳C.歌德D.席勒11.认为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解放的是A.比德说B.畅神说C.比情说D.解放说12.在人的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A.心灵美B.语言美C.行为美D.相貌美13.美的集中体现的形态是A.自然美B.艺术美C.社会美D.科技美14.美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的,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A.审美发展B.道德发展C.精神发展D.心智发展15.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我表现方式,它既无强制性也无A.惩罚性B.鼓励性C.反射性D.象征性16.为了更好地发挥景观美育的作用,应该加强景观的A.特色美、造型美和整体美B.特色美、比例美和和谐美C.个性美、比例美和整体美 D.个性美、造型美和和谐美17.“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202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卷子(课程代码00037)本卷子共4页,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一局部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A.社会学方法B.人类学方法C.哲学方法D.心理学方法2.美学的哲学根底是马克思主义的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认识论C.科学社会主义D.意识形态论3.蒋孔阳主张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A.审美经验B.艺术C,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D.美和美的规律4.人类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标志是A.原始巫术活动的出现B.原始劳动分工的出现C.史前彩陶纹饰的出现D,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5.审美活动的两个根本要素是A.审美主体和审美制造B.审美客体和审美接受C.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D.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6.席勒认为人摆脱动物状态到达人性的主要标志是A,巫术B.音乐C.游戏I).舞蹈7.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这说明审美活动具有A.自律性B.因果律C.他律性D.三一律8.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X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里所说的美主要是指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9.首先把辩证思维的方法引进悲剧理论的美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 B.黑格尔C.尼采ID.马克思10.审美经验是A.纯粹的感性活动B.纯粹的理性活动C. 一种理性直观活动D.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的统一11.《萄子•乐论》云:“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

"这句话涉及到审美经验中A.感情与想象的关系B.感情与理智的关系C.想象与感知的关系D.想象与理智的关系12.《礼记•乐记》中的“心生说",从艺术本质论的角度来说,大致可以划入A.符号说B.游戏说C.模仿说I).表现说13.古希腊语中的“艺术〃一词指的是A.模仿B.技艺C.制造D.审美14.艺术品结构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层次是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意象世界层ID.物质实在层15.苏珊-朗格主张艺术作为符号形式应当表现A.人类感情B.绝对精神C.无意识D.意识形态16.宗自华认为,中国美学史上X有世界奉献的范畴是A.境地B.意象C.神韵D.意境17.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是A.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B.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思C.主客体间的感激关系D.主客体间的反映关系18.在生产意象的过程中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制造力是A.想象力B,艺术敏感C.灵感 D.推断力19.将小说对人的感化作用看成熏、浸、刺、提四种力的学者是A.王国维B.蔡元培C.梁启超D,朱光潜20.古罗马的贺拉斯对于美育理论的主要奉献在于提出了A. “寓教于乐”B. “三一律"C. “上帝即是美〃D. “诗应该离开教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本试卷共4页。

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自考资料V12977554291.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A. 确定性B. 特殊性C. 实体性D. 开放性2.达尔文认为,雄鸟有能力欣赏雌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A. 游戏说B. 劳动说C.生物本能说D.巫术说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人开始直立行走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C.人开始使用语言D.人开始分工合作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A. 情感与想象B. 知识与信念C.判断与推论D.概括与反思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这句话中的“美”是指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既()A. 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B. 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C. 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D. 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A. 民族性与世界性B. 生成性与历史性C. 稳定性与当代性D. 连续性与阶段性8.下利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 荒国是人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 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 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剧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A. 理性主义B. 神秘主义C. 科学主义D. 人本主义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我的欣赏。

”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观是A. 内在感官说B. 移情说C. 比德说D. 畅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 模仿说B. 游戏说C. 劳动说D. 集体无意识说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A. 形式B. 意象C. 主题D. 情感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A. 艺术欣赏B. 艺术品D. 艺术技巧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A. 艺术想象B. 艺术鉴赏C. 艺术体验D. 艺术敏感自考论文V129775542915.和“艺术搡作与技巧”相关的是A.手中竹B. 眼中竹C. 胸中竹D. 山中竹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A. 抽象型B. 原始型C. 写实型D. 浪漫型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D. 庄子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A. 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B. 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C. 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D. 提出“寓教于乐”19.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A. 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B. 音乐是古希腊最流行的艺术形式C. 只有音乐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D. 音乐比其他艺术更易于普及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0.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思想家是A.亚里士多德B. 席勒C. 马克思D. 恩格斯21.关于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A、审美活动能够满足人的心灵需要B、审美活动能够帮助人们领悟人生真谛C、审美活动包含着对“美”的追求D、审美活动包含着对“善”的追求E、审美活动是对主体存在的充分肯定22、“模仿说”的缺陷忽视了()A、艺术与现实的关系B、艺术创造的主体性C、艺术创造的表现性D、艺术自身的审美特性E、艺术自身的创造性23、对“自然天才”表述正确的是 ()A、凭借自然才华B、按规则行亊C、无需技艺和学识D、重视技艺和学识E、强调模仿与借鉴24、对“以道制欲”表述正确的是 ()A、是对人的感性欲望的束缚B、是理性对感性的节制和净化C、弘扬人的感性欲望D、有助于心灵的和谐健康E、体现了美育情与理的统一25、接受者在美育过程中的能动性表现为 ()A、通过道德约束自己B、无条件接受C、有自觉的追求D、体现着一定的制造性E、能获得广博的知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交感巫术27、崇高28、超验意境层29、期待视野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31、简述黑格尔的悲剧理论32、简述符号层在艺术品层次结构中的作用33、简述划分艺术形态的三种标准34、简述美育化性起伪的功能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5、为什么美学应当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36、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唐阎立本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定虚得名尔'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乎? ’明日又往,曰:‘名下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

”自考资料V1297755429试以这段话为例,说明审美经验中评价活动的特点。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0037)—、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毎小题1分,共20分。

1. D2. C3. B4. A5. B6. C7. A8. D9. C 10. B11. D 12. B 13. B 14. D 15. A16. D 17. A 18. C 19. A 20. 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毎小题2分,共10分。

21. ABCDE 22. BCD 23. AC 24. ABDE 25. CD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毎想3分,28、29小题毎题4分,共 14分。

26.(1)弗雷泽在《金枝》中提出的的概念。

(1分)(2)指通过信念来使物体不受时空限制而相互作用。

(2分)27.(1)是一种基本的审美形态。

(1分)(2)崇高的对象具有粗犷、博大的形态,劲健的力量,雄伟的气势。

(1分)(3)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能让人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1分)28.(1)是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之一。

(1分)(2)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的形而上的人生哲理。

(2分)(3)能够把艺水品推向更高层次。

(1分)29.(1)是接受美学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

(1分)(2)是指接受者的接受眼光和特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1分)(3)是在接受者的生理素质、文化教育、传统积淀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等基础上形成的。

(2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毎小题 6分,共30分。

30.(1)劳动先于艺术。

(2分)(2)人的心理本性中潜在地包含着审美的要求,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使之转化为现实。

(2分)(3)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并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2分)31.(1)把辩证思维的方法运用到悲剧现象的分析之中,提出了悲剧冲突的概念。

(2分)(2)悲剧的产生源于理念的分裂,体现为人们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理想之间的冲突。

(2分)(3)悲剧冲突的双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分)32.(1)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

(2分)(2)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2分)(3)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

(2分)33.(1)根据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2分)(2)根据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2分)(3)报据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2分)34.(1)是荀子提出的美育思想。

(1分)(2)性是人生就有的自然本质,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

(2分)(3)“化性起伪”是指通过艺术与环境对人进行塑造,使人的自然本性转化为人性。

(3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3分,共26分。

35.(1)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实践论为根基的,而马克思的实践论则内在地包含着存在论维度,实践论与存在论的结合,构成了美学的哲学基础。

(2)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

(3)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也是从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

【评分参考】以上3点各占3分,论述充分,酌情加1-4分,共13分。

36.(1) 审美评价是一种反思判断,需要主体从特殊对象出发寻找到普遍的原则。

(2)审美主体在评价活动中所把握的意义来自于对象的深度,这种深度隐藏在对象的外现背后;(3)对于审类对象的深度体验需要借助于交感思考,这种思考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双向交流。

【评分参考】以上3点各占3分,视其与具体例证结合的紧密程度,酌情加1-4分,共1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