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抛体运动的规律-2
5.4 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第5章抛体运动第4节抛体运动的规律一、教学内容分析《抛体运动的规律》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必修课程必修2模块中“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主题下的内容,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探究并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
会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能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对该内容的解读:要通过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重点是学会运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体会其中蕴含的化繁为简的物理思想。
要求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从知识结构来看,平抛运动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类曲线运动,但区别于对圆周运动的研究,平抛运动采用的是直线运动的研究方法,巧妙地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将其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这两种直线运动,体现了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
同时平抛运动模型也是以后解决机械能守恒问题和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问题中常用的物理模型。
从教材设计思路来看,首先给出了抛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的特征,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分别得出平抛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表达式,最后将结论推广到一般的抛体运动中。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牛顿运动定律、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知道曲线运动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
从能力层面上讲,学生具备一定的模型建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但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这些能力仍需进一步的培养。
从认知难度上讲,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熟练地讲高度抽象的物理模型与实际问题相联系,要求教师注重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体验从实际情境出发建构物理模型的的过程;同时,学生虽然已经知道可以使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曲线运动,但却无法熟练掌握。
三、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体验平抛运动模型建构的过程,发展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掌握并运用平抛运动模型发现和解释生活中的平抛运动。
高一物理抛体运动的规律(2)

斜上抛运动可以分解成哪两个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
水平方向运动规律
速度
vx v0x v0 cos
位移
x v0 cos t
竖直方向运动规律
初速度 速度 位移
v0 y v0 sin
vy v0 y gt v0 sin gt
y 1 gt 2 2
4、小球的合位移的大小
s
x2 y2
(v0t ) 2
(1 2
gt 2
)2
合位移的方向
tan
y
1 2
gt 2
gt
x v0t 2v0
二、平抛运动的轨迹
由 x v0t
消去t可以得到
y 1 gt 2
2
y
g 2v0 2
x2
令
a
g 2v0 2
则
y ax2
(1)420m (3)1498m
(2)t 6 2 2 21 17.65s v 125m / s
;高考补习班 /zhaunti/gk/ ;
艳の目光.陆羽:“...”戏真多.婷玉:“...”现代什么人都有.大家要去の餐厅不远,走路去.可能刚才说话得罪了云非雪,那个洛洛挤开旁人挽着非雪の手臂走在前头,一副聊得很亲热の模样,看得周子叶心里直冒火.因为她就是被挤开の旁人.“陆陆,亭飞,你俩别在意.”她来到陆羽 身边,“那洛洛是本地の,以前仗着家里有几个钱在班里嚣张显摆惯了毛病特别多.我们几个每次聚会都不叫她,没想到她总是有办法跟来,神烦.”周子叶一脸厌恶の说.旁边也凑来一名女生,“她看不惯小雪人缘好,男の女の,所以故意来捣乱拉人气.”“那咱们待会儿坐远点.”婷玉难得 提意见.陆羽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4抛体运动的规律(共38张ppt)

解
v
v
2
x
v
2 y
y
Y轴: 竖直上抛运动
v vy
速度:vy=v0y-gt=v0sin θ-gt
位移:
y
v0t
sin
1 2
gt
2
合速度方向:
tan vy
vx
y s
v0y
0 v0x
vx x
合位移大小: s x2 y2
合位移方向: tan y
x
x
课堂小结
思路:化曲为直
抛
v 水平方向: x v0
方法:运动的分解
x v0t
体平 运抛
v 竖直方向: y gt
y 1 gt2 2
vx v0
v
2 y
0
2 gh
v y 2gh
v0
h vx
x
v
v
2 x
v
2 y
பைடு நூலகம்
v02 2gh
v
y
v
落体的速度 v 由初速度 v0 和下落高度 h 共同决定
1. 平抛运动在空中飞行时间:t 2h
g
与质量和初速度大小无关,只由高度 h 决定
2h
2. 平抛运动的水平最大射程:x v0t v0 g
vx v0
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两个分位移方程联立):
vx
C
θ
vy
v
tan 2tan
y g x2 即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顶点在原点、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2 2v0
典例精析 平抛运动的理解
解析
例1 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BC )
v0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和加速度
抛体运动规律

抛体运动规律概述抛体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体在受到初速度和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抛体运动的规律,包括抛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等方面。
抛体的运动轨迹抛体的运动轨迹通常是一个抛物线。
这是因为抛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匀速直线运动,而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导致其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运动学的知识,我们可以推导出抛体运动的轨迹方程。
抛体运动的轨迹方程假设抛体的初速度为v0,抛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恒定为v0,抛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为0。
根据运动学公式,抛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可以表示为s = v0 * t,其中s为位移,v0为速度,t为时间。
抛体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可以表示为s = 1/2 * g * t^2,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相加,得到整个抛体的位移。
将时间t表示为x轴上的位置,得到抛体的轨迹方程为y = x * tanθ - (g * x^2) / (2v0^2 *cos^2θ),其中θ为抛体的发射角度。
抛体的速度抛体的速度是指抛体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
在抛体运动过程中,抛体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始终保持不变,而在竖直方向上则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抛体的水平速度抛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始终等于其初速度v0,因为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外力的作用,所以抛体的速度保持恒定。
抛体的竖直速度抛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由重力加速度g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根据运动学公式,抛体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可以表示为v = gt,其中v为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由上式可知,抛体的竖直速度是随时间线性增加的,这也是导致抛体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原因之一。
抛体的加速度抛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加速度主要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约等于9.8 m/s^2,在抛体运动中始终指向地面,垂直于抛体的运动方向。
抛体的水平加速度抛体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所以其水平加速度为0。
5.4 抛体运动的规律-平抛和斜抛 课件高一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4.如图,在摩托车越野赛途中的水平路段前方有一个坑,该坑沿摩托车前进方向的水平宽度为3h,
其左边缘a点比右边缘b点高0.5h。若摩托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v1,它会落到坑内c点。c与a的水平
距离和高度差均为h;若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v2,该摩托车恰能越过坑到达b点。v1:v2是多少?
)
A.A、B两箭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3: 1
B.A、B两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3
C.A、B两箭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3
D.A、B两箭速度的增量之比为 3: 1
某同学设计一个测定平抛运动初速度的实验装置,设计示意图如图所示。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O点
有一个点光源。在抛出点的正前方,竖直放置一块毛玻璃,紧贴毛玻璃有一把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当
平抛运动
概念与公式
抛体运动
1.概念:以一定的初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重力
作用的运动。
2.分类: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竖直上抛、竖直下抛(自由落体)
3.运动性质:匀变速运动
平抛运动
1.概念: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只受
重力作用的运动。
C.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4m/s
D.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5m/s
在水平地面上建有相互平行的A、B两竖直墙,墙高h=20m,相距d=1m,墙面光滑。从一高墙上以水平
速度v0=5m/s抛出一个弹性小球,与两墙面反复碰撞后落地(如图所示)。试求:(1)小球的落地点离A
墙多远?小球从抛出到落地与墙面发生的碰撞次数n为多少?(g=10m/s2)(2)小球与墙面发生m次
下落. A、B 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 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
抛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抛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抛体运动是物理学中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加有初速度的运动形式。
其运动轨迹为抛物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并且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抛体运动的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1. 运动规律:抛体运动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在水平方向上速度恒定。
因此,抛体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自由落体加速度为g,而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保持恒定。
由于水平方向上初速度的存在,抛体会沿抛物线运动。
2. 抛体运动的方程:对于一个抛体运动,可以根据运动学知识得到其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抛体运动的方程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方程:x = v₀t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程:y = v₀y t - 1/2gt²其中,x表示抛体的水平位移;y表示抛体的垂直位移;v₀表示抛体的初速度;v₀y表示抛体的垂直初速度;t表示时间;g表示重力加速度。
3. 最大高度和飞行时间:根据抛体运动的加速度方程,在垂直方向上速度v= v ₀y - gt,可以得出抛体运动的垂直最大高度和飞行时间。
最大高度的时候速度为零,即v=0,可得v₀y = gt。
代入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程,可以得到最大高度为H = v₀y²/2g,飞行时间为T = 2v₀y/g。
从以上的运动规律中可以看出,抛体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计算性,可以通过运动方程得到抛体的各种运动参数。
抛体运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1. 抛出物体:在进行运动射击、投掷物体等活动时,我们需要考虑抛体运动的特点。
通过研究抛体运动,可以预测到物体落点的位置和抛出物体的最大射程等信息,从而提高准确性和效果。
2. 运动轨迹分析:抛体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常用于拟合运动物体的轨迹。
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可以通过分析篮球的抛体运动轨迹来研究球员的投篮技术和篮球运动的规律。
3. 导弹和火箭的轨迹研究:在军事领域,研究导弹和火箭的运动轨迹是非常重要的。
5.4抛体运动的规律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

2.如图所示,水平屋顶高H=5 m,围墙高h=3.2 m,围墙到房子 的水平距离L=3 m,围墙外马路宽x=10 m,为使小球从屋顶水平 飞出落在围墙外的马路上,小球离开屋顶时的速度v0的大小的可 能值为(围墙厚度忽略不计,忽略空气阻力,g取10 m/s2)( ) A.6 m/s B.12 m/s C.4 m/s D.2 m/s
斜抛运动是忽略了空气阻力的理想化运动,因此物体仅受重力,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三个小球抛出的初速度竖直分量相等 CD A、B两球都做斜上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即为重力加速度,A项错误;
B.小球在t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2 1.顺着斜面抛:如图所示,物体从斜面上某一点水平抛出以后,又重新落在斜面上,此时平抛运动物体的合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等于斜面的倾角.结论有:
2.5平抛运动的临界问题
分析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时一般运用极限分析的方法,即把 要求的物理量设定为极大或极小,让临界问题突显出来,找出满 足临界状态的条件
随堂练习三 1.一阶梯如图所示,其中每级台阶的高度和宽 度都是0.4 m,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从图示位置 飞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欲打在第4 级台阶上,则v的取值范围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其加速度恒为g,故为匀变速曲线运动,A错误,D正确;
抛体运动分为竖直上抛、竖直下抛,平抛和斜抛。 二者不共线因此做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且向下(加速度向)弯曲。
A.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gttanθ (多选)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θ减小
D.若小球初速度增大,则θ减小 2.竖直方向:vy=gt 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及平抛运动规律,解决平抛运动的基础问题、推论问题、临界问题、斜面抛及其它问题。 2.竖直方向:vy=gt 抛体运动分为竖直上抛、竖直下抛,平抛和斜抛。 (2)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如图所示,水平屋顶高H=5 m,围墙高h=3. 二者不共线因此做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且向下(加速度向)弯曲。 CD A、B两球都做斜上抛运动,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即为重力加速度,A项错误; A.B的加速度比A的大 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Δv=gΔt是相同的,故B错误; C.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是时刻变化的 B.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 A.平抛运动是一种在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 A 甲、乙两球都落在同一斜面上,则隐含做平抛运动的甲、乙的最终位移方向相同,根据位移方向与末速度方向的关系,即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是位移方向与水平 方向夹角的正切值的2倍,可得它们的末速度方向也相同,在速度矢量三角形中,末速度比值等于初速度比值,故A正确 斜抛运动是忽略了空气阻力的理想化运动,因此物体仅受重力,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6平抛运动的斜面抛问题 C.B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在最高点的大 (1)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恒定 (1)平抛运动中的某一时刻,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则tanθ=2tanα
抛体运动规律

抛体运动是指在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和角度将物体抛出后,物体在空中的运动规律。
以下是抛体运动的规律:
1. 水平方向运动:在抛体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速度是恒定的,不受重力的影响。
这是因为重力只对物体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影响。
2. 垂直方向运动:在抛体运动中,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其运动呈自由落体运动。
重力使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加速下落,加速度大小为9.8米/秒²(近似值),方向向下。
3. 轨迹:抛体运动的轨迹是一个抛物线。
当抛体的初速度和发射角度不同时,抛体的轨迹形状会有所不同。
当抛体的发射角度为45度时,抛体的飞行距离最远。
4. 飞行时间:抛体的飞行时间取决于抛体的初速度和发射角度。
飞行时间越长,抛体的水平位移越大。
最大飞行时间发生在发射角度为45度时。
5. 最大高度:抛体的最大高度取决于抛体的初速度和发射角度。
最大高度发生在发射角度为45度时,此时抛体的垂直速度为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抛体运动的规律(2)
【学习目标】
(1)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
(2)掌握抛体运动的位置与速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归纳抛体运动的规律.
【日清检测】
1
.将物体以一定的 沿 抛出,且物体只在 作用下(不计空气阻力)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性质是 ,加速度为 。
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 和竖直方向的 。
3.平抛运动的速度V X =________,V Y =__________,v=___________________。
4.平抛运动的规律X=_________,Y=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
1.决定平抛运动物体飞行时间的因素是( )
A .初速度
B .抛出时的高度
C .抛出时的高度和初速度
D .以上均不对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平抛运动是变速运动
B .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s 仅由初速度v 0决定,v 0越大,s 越大
D .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t 由初速度v 0决定,v 0越大,t 越大
3.以速度v 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此物体的( )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瞬时速度为05v
C .运动时间为02v g
D .发生的位移为2022v 【合作探究】
1.假设飞机每隔一段时间投下一炸弹,则炸弹落地前在空中的排列形状如何?
落地后在地上的排列情况如何? 由于炸弹是间隔一段时间陆续发射出去,所以他们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的位移就会有相同的间隔
2.飞机以150 m/s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让A球落下,相隔1 s又让B球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关于A球与B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取g=10 m/s2)()A.A球在B球前下方 B.A球在B球后下方
C.A球在B球正下方5 m处 D.A球在B球的正下方,距离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3 .一个物体以l0 m/s的速度从10 m的水平高度抛出,落地时速度与地面的夹角θ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
【当堂检测】
l.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是匀变速运动 B.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方向相同C.是变加速运动 D.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小相等
2.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抛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B.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变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3.在不同高度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若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之比为3∶1,则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之比为()
A.1∶1 B.2∶1 C.3∶1 D.4∶1
4.一物体做平抛运动,抛出后1s末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45°,求2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
(g=10 m/s2)
【课堂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