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头颈部影像诊断学PPT
头颈部影像学总PPT课件

T1WI
炎性假瘤
T2WI
增强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诊断要点
● X线平片诊断难度极大 ● 临床以眼球突出 ● CT或MRI显示眶内不规则肿块、眼肌增
粗、视神经增粗及泪腺增大, ● 激素治疗症状减轻者可以确定诊断。
★眼眶血管瘤
头颈部疾病影像诊断
范围:颅底-----胸廓入口
器官:眼、耳、鼻腔鼻窦、咽、喉、涎腺、 颌面部、甲状腺、旁腺、淋巴结及颈部间 隙
特点:头体部神经血管的交通枢纽、解剖 结构精细,生理功能重要
眼及眼眶
适应证:
1 眼球及眼眶外伤: 2 眼眶炎性疾病 3 眼球疾病 4 眶内肿瘤 5 眼眶血管畸形 6 突眼查因 7 眶周及全身疾病累及眼眶
分型
弥漫炎症型、泪腺炎型、血管炎型、肌 炎型、脂肪坏死型、肉芽肿型、纤维硬 化型。
X线
1、常无异常发现。 2、严重病例可有眼眶内密度增高及眼球
受压前突。
CT
·眼环增厚,眼球后形态不规则中等密度肿块包 绕眼球。 ·眼外肌增粗,肌腹及肌附着点均增粗,肌边缘不 光滑。 ·视神经增粗,视神经与眼球连续处呈三角形。 ·眶内弥漫性密度增高。 ·泪腺肿大,形态不规则。 ·CT增强见病变呈不均匀轻度强化。
正常眼眶横断面 T1WI
正常眼部(冠状面)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概述
为原因不明的眼眶内软组织非特异 性慢性炎症所形成的肉芽肿病变,占突 眼性病变50%左右。 亦称假性淋巴瘤、瘤样淋巴组织增生、 慢性肉芽肿等
病理
早期病理改变为水肿、渗出和少量炎细 胞浸润,后期病变部位纤维化。
头颈部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ppt课件

肿块在MRI 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中高 信号,强化显著。
可编辑课件PPT
58
可编辑课件PPT
59
可编辑课件PPT
60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上颌窦内肿块、周围骨 质破坏、增强有明显强化可以 确诊。
CT:乳突气房密度增高,鼓室及乳突腔 可见液平。
MRI:在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 信号。
可编辑课件PPT
39
2. 慢性中耳乳突炎
(1)单纯型:乳突呈板障型或硬化型, 一侧或双侧中耳乳突密度增高,骨质增生 硬化,无骨质破坏。
HRCT:中耳乳突粘膜增厚和积液,乳 突气房间隔增厚,一般无听小骨破坏。
CT:显示大小不等的低密度气腔。
MRI: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
可编辑课件PPT
13
可编辑课件PPT
14
可编辑课件PPT
15
六、X线平片 中耳乳突小房内有气体,有
自然对比,X线平片可以显示。 现在几乎被CT所取代。
可编辑课件PPT
16
可编辑课件PPT
17
三、鼻与鼻窦
(一)CT、MRI表现
1、鼻腔 呈梨形或三角形,上窄下宽, 中间鼻中隔将其分开,鼻中隔由软骨部和 骨部组成。
鼻腔外侧壁有上鼻甲、中鼻甲、下鼻 甲骨性结构,以及相对应的上鼻道、中鼻 道、下鼻道。
可编辑课件PPT
18
2、鼻窦
额窦:位于额骨内,分为左右两侧,中 间有骨性分隔将其分开。
筛窦:位于鼻腔两侧,由筛窦气房组成, 分为前后两组。
可以发生于一侧眼球或两侧眼球,肿瘤常沿视 神经蔓延侵犯颅内。
头颈部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148
149
口腔颌面部-牙源性囊肿 临床与病理
含牙囊肿多发生在上颌尖牙或下颌后磨 牙区
持续生长形成面部畸形
150
口腔颌面部-牙源性囊肿 X线与CT
圆形或卵圆形囊状透光区 边缘锐利 内含牙齿
151
152
153
口腔颌面部-腮腺混合瘤
临床与病理
多形性腺瘤 病程较长,生长缓慢,常无意中发现 表面光滑,界清
120
耳部-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CT
单纯型:鼓室粘膜增厚,可出现液平 肉芽肿型:上鼓室、乳突窦入口和乳突
窦可见骨壁破坏,模糊,肉芽组织显示 为高密度软组织影
121
122
中耳炎
123
双侧乳突炎
124
中耳炎 脑脓肿
125
耳部-中耳乳突胆脂瘤
临床与病理
中耳乳突腔内的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团块, 属慢性中耳炎
位
138
139
正常CT表现
口腔颌面部
上颌骨,下颌骨 腮腺 颞颌关节
140
141
142
143
异常X线表现
口腔颌面部
下颌骨骨结构的改变 颞颌关节形态与功能的改变
144
145
146
异常CT表现
口腔颌面部
腺体形态、大小和密度的变化 骨质及关节的变化
147
上鼓室是最常见发病部位 长期持续性流脓
126
耳部-中耳乳突胆脂瘤
X线
上鼓室,乳突窦入口,乳突窦扩大,乳突部出现 骨质破坏区,边缘锐利、完整,有硬化边
CT
软组织肿块影 骨质破坏,边缘光滑并有骨质增生硬化 无强化
头颈部影像学PPT课件

56
.
57
眼部外伤及异物定位
眼部异物分类:
①按位置分:眼内异物,球壁异物,眶内异物
②按种类:金属异物:
磁性:铁、钢、合金
非磁性:铜、铝、铅
非金属异物:玻璃、碎石、木
屑等。
③按吸收X线程度:
不透光异物(阳性):铁屑,矿石
半透光异物:铅矿砂,石片及玻璃屑
透光异物(阴性.):木屑、竹刺
58
.
59
.
3 肉芽型:以炎性肉芽增生和骨质吸收为主要表现。 肉芽组织表现为软组织样等密度;鼓窦入口和鼓 窦密度增高,边缘骨质吸收、模糊,窦腔无明显 扩大。增强扫描肉芽组织明显强化。
.
40
★泪腺肿瘤
Tumor of lacrimal gland
一、X线
泪腺肿瘤均可见泪腺窝扩大。 良性肿瘤呈压迫凹陷,无骨质破坏。 恶性肿瘤常见骨质呈蜂窝状破坏。
.
41
CT表现
★泪腺肿瘤
Tumor of lacrimal gland
眼眶外上方象限泪腺窝内边界清楚结节 状肿块,边界清楚,
平扫均匀等密度,增强后均匀强化
.
耳部 69
正
常
乳
突
气
房
,
内
听
道
.
70
耳部
正常耳部高分辨率CT表现
.
71
耳部
正常耳部高分辨率CT表现
.
72
耳部
正常耳部高分辨率CT表现
.
73
正常耳部MRI表现
.
74
内耳的三维 重建图像
.
75
.
76
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and mastioditis
医学影像学:第三章头颈部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及
鼓室内的听骨链。 内耳迷路由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组成,膜
迷路内外含淋巴液,骨迷路包。 内耳道位于颞骨岩锥内,含面、听神经。
32
33
34
35
• 4、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 (1)临床与病理
• 眼眶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由胚胎表皮陷于眶 骨间隙内没有萎缩退化形成,可无定期地潜伏, 儿童期发病多见。
• 临床表现为缓慢进行性无痛性肿物,伴眼球突 出、眼球运动障碍等。
• 皮样囊肿:含毛发、汗腺、皮脂腺。 • 表皮样囊肿:也称胆脂瘤和珍珠瘤。可由后天
45
46
47
右眼环破裂,右眼内侧壁骨折伴右侧筛窦积液
48
49
第二节 耳部
50
一、检查技术 • X线检查:分析乳突类型、部分疾病 • HRCT: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了解骨质细微结
构、了解外、中及内耳发育情况,显示各种疾病 的表现及邻近解剖关系。 • MRI:了解内耳迷路及面、听神经情况
51
41
42
43
2、眼眶和视神经管骨折 【临床与病理】
–眼眶爆裂骨折: –眼眶直接骨折: –眼眶复合型骨折:
44
【影像学表现】(CT) • 直接征象:眶壁凹陷、成角、中断、移位或粉碎 • 间接征象:邻近窦腔积液、黏膜肿胀,脂肪密度
增高或疝入、眼肌增粗扭曲及嵌顿、眶内积气, 眶内容物脱出如“泪滴征”
第三章 头颈部
头颈部:指颅底至胸廓入口的区域,包括眼、 耳、鼻和鼻窦、咽部、喉部、口腔颌面部、 甲状腺等。
1
第一节 眼部
2
一、检查技术 • 1、X线:了解眼眶形态和眶骨的改变,了解钙
医学影像学头颈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头颈影像学检查技术
X线检查
包括平片、造影等, 能够提供头颈部的初 步影像学资料。
CT检查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 图像清晰度,能够发 现微小病变。
MRI检查
具有多序列、多方位 成像的特点,对软组 织的显示效果较好。
超声检查
具有无创、无辐射的 优点,适用于孕妇和 儿童等特殊人群。
核医学检查
包括PET/CT、 SPECT等,能够提供 功能代谢信息,有助 于早期发现病变。
颅脑外伤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影像学比较
• 总结词:通过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医学影像,医生可以观 察到不同治疗方式对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
• 详细描述:颅脑外伤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为了比较两种 治疗方式的效果,医生可以通过医学影像检查来观察患者的颅脑情况。 例如,通过对比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CT或MRI图像,医生可以 观察到脑部的血肿、骨折等变化情况。如果保守治疗后的影像显示血肿 明显减少或骨折愈合良好,那么可以认为保守治疗是有效的;如果手术 治疗后的影像显示血肿消除或骨折愈合不良,那么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手 术治疗。此外,医生还可以根据这些影像学证据来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 和预后。
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估
总结词
介入治疗后,医学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治疗的效果 和血管的畅通情况,帮助医生制定进一步的诊疗计划 。
详细描述
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医生可以通过医学影像检查 来评估治疗效果。例如,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CTA或 MRA图像,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血管的畅通情况。如 果治疗后血管仍然堵塞或者狭窄,那么可能需要进一 步的介入治疗或者药物治疗;如果治疗后血管畅通情 况良好,那么可以继续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此外,医生还可以根据这些影像学证据来评估患者的 康复情况和预后。
医学影像学头颈课件

医学影像学头颈课件xx年xx月xx日•头颈部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头颈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头颈部影像学检查技术•头颈部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目•头颈部影像学诊断思路与流程•头颈部影像学典型病例分析录01头颈部的正常影像学表现颅骨骨质结构致密,骨皮质厚实,骨缝间可见低密度缝影。
X线表现颅骨形态脑组织密度均匀,脑室系统对称,脑池及脑沟形态自然。
脑组织结构颞骨及乳突正常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均匀,轮廓清晰。
颞骨及乳突脑组织密度脑组织密度均匀,脑室系统对称,脑池及脑沟形态自然。
颅骨及颞骨颅骨骨质结构无明显异常,颞骨轮廓清晰,无骨质破坏。
眼及鼻窦眼内结构清晰,鼻窦内未见明显积液。
CT表现脑实质信号均匀,脑室系统对称,脑池及脑沟形态自然。
颅脑MRI表现颞骨及乳突眼及鼻窦颞骨及乳突骨质结构无明显异常,信号均匀。
眼内结构清晰,鼻窦内未见明显积液信号。
03MRI表现020102头颈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炎症性疾病CT表现为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模糊不清,黏膜增厚。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急性喉炎慢性喉炎CT表现为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黏膜增厚,窦口堵塞。
CT表现为喉部黏膜肿胀,喉腔狭窄,喉软骨钙化。
CT表现为喉部黏膜增厚,喉腔狭窄,喉软骨钙化。
肿瘤性疾病CT表现为鼻咽部软组织肿块,颅底骨质破坏,淋巴结肿大。
鼻咽癌CT表现为喉部软组织肿块,喉腔狭窄,淋巴结肿大。
喉癌CT表现为下颌骨骨质破坏,肿块突出,淋巴结肿大。
下颌骨肿瘤CT表现为腮腺内肿块,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肿大。
腮腺肿瘤CTA表现为颈动脉管腔狭窄,斑块形成,管壁钙化。
颈动脉狭窄CTA表现为椎动脉管腔狭窄,斑块形成,管壁钙化。
椎动脉狭窄CTA表现为脑血管明显扩张,呈囊状或梭形。
脑动脉瘤CTA表现为脑血管结构异常,密度不均匀,供血动脉增粗、扭曲。
脑血管畸形血管性疾病03头颈部影像学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头颈部的病变和疾病。
总结词CT检查技术通过X线束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头颈部的解剖结构和病变位置,尤其是对于颅内病变和细微骨折等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医学影像学PPT课件】头颈部影像诊断学

临床特征
胆质瘤屑
听力下降 耳鸣、眩晕
单纯型:
鼓室、鼓窦粘膜增厚、纤维粘连 鼓膜穿孔 听小骨破坏 乳突小房粘膜炎症 骨壁反应性硬化
影像学表现
鼓室、鼓窦粘膜增厚 乳突小房密度增高
听小骨破坏
肉芽肿型:
影像学表现
鼓室、鼓窦粘膜增厚、纤维粘连 鼓膜穿孔 听小骨破坏
鼓室、鼓窦粘膜增厚 乳突小房密度增高
血管袢
二、正常影像解剖 Anatomy
耳部: 外耳 External ear 中耳 Middle ear 内耳 Inner ear
大部分居颞骨内, 为听觉和平衡器官
Anatomy
外耳:外1/3为软骨部,内1/3为骨部 中耳:鼓膜、鼓室、咽鼓管和乳突 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
中耳
鼓膜:CT、MR可显示 鼓室:听小骨、韧带、肌肉、神经 咽鼓管:软骨部和骨部,自鼓室前方向前内下走行
临床特征
长期耳流脓 鼓膜穿孔 听力下降
耳鸣、眩晕
肉芽肿型:
鼓室、鼓窦粘膜增厚、纤维粘连 鼓膜穿孔 听小骨破坏 乳突小房粘膜炎症 骨壁反应性硬化 鼓室、鼓窦、乳突气房内有肉芽组织 明显骨质破坏
临床特征
长期耳流脓 鼓膜穿孔 听力下降
耳鸣、眩晕
胆质瘤型:
鼓室、鼓窦、乳突气房内胆质瘤形成 鼓室、鼓窦、乳突气房骨质破坏 乳突骨髓炎
耳部检查方法包括:X线、CT、MRI
(一)X线检查 X-ray Examination
(1)乳突双15度侧位: 乳突气房、乳突窦、鼓室盖、乙状窦。
(2)乳突双25度—30度侧位: 乳突气房、乳突窦、鼓室盖、乙状窦。
(3)颞骨岩部轴位: 鼓室、乳突窦、岩骨尖、岩锥前后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壁反应性硬化
骨壁反应性硬化
MR:T1低信号 T2高信号
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肉芽肿型
双侧中耳乳突炎并左侧胆脂瘤形成
Bilateral otitis media and mastoiditis ,Cholesteatoma
胆脂瘤
MASTOIDITIS 乳突炎
诊断、鉴别诊断
典型临床特征诊断 + 影像学表现
内耳畸形
MONDINI
MONDINI
蜗神经异常
卵圆窗异常
前庭导水管扩大
思考题
听神经瘤有何影像学表现?与何种疾 病鉴别?
第三节:鼻和鼻窦
一、检查方法 Methods 二、正常影像解剖 Anatomy 三、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Diseases
一、Methods
(一)X-ray 1、Plain film A 华氏位:显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鼻腔 B 柯氏位:显示额窦和前组筛窦 C 侧位:显示蝶窦、蝶鞍、前中颅凹、鼻咽、鼻骨 D 颅底位:显示蝶窦、后组筛窦 2、特殊检查 A 体层检查: B造影检查:
X线:骨迷路 CT:细微解剖 MR:前庭、耳蜗神经
内淋巴液
断层解剖 Sectional anatomy
轴位 axial section 冠状位 coronal section
上半规管层面
上半规管 鼓窦(乳突窦)
Axial section
Ossicular chain
什么是MPR?
Multi-planner reformation
耳科检查:外耳道内有肉芽或息肉样组织,质 脆易出血。
病理
影像学表现
中耳结构明显破坏, 被肿瘤占据
中耳结构明显破坏
(听小骨、乳突、鼓室、外耳道壁)
肿瘤组织强化
颈上淋巴结转移
颈上淋巴结肿大
可侵及5、6、 9-12对颅神经
肿瘤累及岩骨尖 颈静脉孔
MR:T1低或中等信号;T2高信号 肿瘤强化明显
影像学比较
Plain film
(二)CT scanning
1、Plain scan:
扫描平面:横断面、冠状面 扫描基线:人体基线 层厚:3-5mm 范围:包括额窦上壁、上颌窦下 壁 摄片:软组织窗、骨窗 螺旋CT容积扫描可获得任意层面的图像
2、Contrast enhancement:
观察病灶的血供情况,明确病变的范围、性质; 主要用于血供丰富的病变或肿瘤、疑颅内或眶内侵犯。
(二)CT检查 CT scanning
1、平扫 常规行轴位扫描(冠状位和/或轴位显示) 层厚:0.5mm-1mm(教科书2mm) 范围:外耳道下缘至岩锥上缘 摄片:高分辨力骨窗和软组织窗。
2、增强 观察耳、颞骨、乳突的肿瘤侵犯程度。
(三)MRI检查 MRI Examination
1、MRI平扫 2、MRI增强 3、特殊检查:水成像
1、X线检查可显示其病理改变 2、HRCT明显优于X线检查 3、MR对颅神经的显示优于CT 4、首先HRCT
颞骨骨折
Temporal bone fracture 颞骨骨折占颅底骨折的30% ,多为线形骨折。
分类:
•纵行骨折:多见,占70~80% • 横行骨折:较少 占15~20% • 混合骨折:少见
乳突小房粘膜炎症
听小骨破坏明显
骨壁反应性硬化
鼓室、鼓窦、乳突气房内有肉芽组织 鼓窦入口扩大
明显骨质破坏
MR:T1低信号 T2高信号
胆质瘤型:
影像学表现
鼓室、鼓窦、乳突气房内胆质瘤形成 鼓室上隐窝、鼓窦入口 扩大破坏
鼓室、鼓窦、乳突气房骨质破坏 乳突骨髓炎
乳突小房密度增高
听小骨破坏明显
听小骨破坏明显 盾板破坏
扩大,明显强化。 ➢ MR表现:桥小脑角池肿块,可囊变,内听道
扩大,长T1WI,长T2WI信号。明显强 化,MR显示小听神经瘤好。
听神经瘤 acoustic neuroma
平扫
强化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
T1WI
T1WI C+
听神经瘤
T1WI C+
听神经瘤
鉴别
桥小脑脚脑膜瘤
听神经瘤
鉴别
听神经瘤
锤砧骨同显
上半规管
Semicircular ducts
后半规管
水平半规管
面神经斜矢状位
Mufee首次应用
常见疾病
感染 创伤 畸形 肿瘤
中耳乳突炎 Otomastoiditis
急性、慢性
病因 病理 临床特征 影像学表现 诊断、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病因:
鼻腔或鼻咽炎症
咽鼓管
中耳炎
病理
MR:T2高信号
乳突小房破坏、 积脓、肿胀
X线、CT:乳突小房破坏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诊断、鉴别诊断
典型临床特征诊断 + 影像学表现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病因: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未治愈
病理:
根据病变的性质何程度: 单纯型、
肉芽肿型、 胆质瘤型
单纯型:
鼓室、鼓窦粘膜增厚、纤维粘连 鼓膜穿孔 听小骨破坏 乳突小房粘膜炎症 骨壁反应性硬化
听小骨破坏 骨壁反应性硬化
临床特征
胆质瘤屑
听力下降 耳鸣、眩晕
单纯型:
鼓室、鼓窦粘膜增厚、纤维粘连 鼓膜穿孔 听小骨破坏 乳突小房粘膜炎症 骨壁反应性硬化
影像学表现
鼓室、鼓窦粘膜增厚 乳突小房密度增高
听小骨破坏
肉芽肿型:
影像学表现
鼓室、鼓窦粘膜增厚、纤维粘连 鼓膜穿孔 听小骨破坏
鼓室、鼓窦粘膜增厚 乳突小房密度增高
影像表现
急性:
CT、X线表现: 密度增加、浑浊,腔内气-液平; CT可见骨髓炎、 眶内和颅内的并发症;
MRI少用, 黏膜炎症和窦腔积液,T2高信号, 窦壁受累T1骨髓信号减低。
急性病毒性鼻炎
慢性:
CT、X线表现:
窦壁骨质增生硬化。
临床特征
长期耳流脓 鼓膜穿孔 听力下降
耳鸣、眩晕
肉芽肿型:
鼓室、鼓窦粘膜增厚、纤维粘连 鼓膜穿孔 听小骨破坏 乳突小房粘膜炎症 骨壁反应性硬化 鼓室、鼓窦、乳突气房内有肉芽组织 明显骨质破坏
临床特征
长期耳流脓 鼓膜穿孔 听力下降
耳鸣、眩晕
胆质瘤型:
鼓室、鼓窦、乳突气房内胆质瘤形成 鼓室、鼓窦、乳突气房骨质破坏 乳突骨髓炎
合并硬脑膜、蛛网膜撕裂,出现颅内血肿
影像学表现
Imaging Findings
直接征象 direct signs 骨折线、听小骨移位
间接征象 indirect signs 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 渗出、出血(鼓室、乳突气房)
膝状神经窝扩大、变形
纵行骨折
直接征象 间接征象
横行骨折
混合骨折
骨折累及的重要结构
(三)MRI
检查层面: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 检查序列:T1WI、T2WI、脂肪抑制 层厚:1-5mm 增强检查:鉴别诊断
AXIAL 轴位
SAGITAL 矢状
CORONAL 冠状
二、正常影像解剖 ANATOMY
主要正常结构 Main Structures •鼻:鼻中隔,左右鼻腔,3个鼻甲; •鼻窦: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
结核性乳突炎:结核中毒症状;骨质 破坏弥漫,可见死骨。
中耳乳突癌:破坏范围大
影像学比较
1、X线检查可显示其病理改变 2、HRCT明显优于X线检查 3、MR对颅内脓肿的显示优于CT 4、首先HRCT
听神经瘤 acoustic neuroma
➢ 多为神经鞘瘤。 ➢ CT表现:桥小脑角池肿块,可囊变,内听道
咽鼓管、鼓室粘膜 肿胀、渗出
鼓窦、乳突小房 粘膜肿胀、渗出
乳突小房破坏、 积脓、肿胀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临床特征
耳内耳后疼痛 耳后软组织肿胀
体温升高
耳道流脓
病理
咽鼓管、鼓室粘膜 肿胀、渗出
急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影像学表现
CT:鼓室粘膜肿胀、鼓室积液 MR:T2高信号
鼓窦、乳突小房 粘膜肿胀、渗出
X线:乳突密度增高 CT:鼓室、鼓窦粘膜肿胀、乳突小房积液
血管袢
二、正常影像解剖 Anatomy
耳部: 外耳 External ear 中耳 Middle ear 内耳 Inner ear
大部分居颞骨内, 为听觉和平衡器官
Anatomy
外耳:外1/3为软骨部,内1/3为骨部 中耳:鼓膜、鼓室、咽鼓管和乳突 内耳:前庭、耳蜗、半规管
中耳
鼓膜:CT、MR可显示 鼓室:听小骨、韧带、肌肉、神经 咽鼓管:软骨部和骨部,自鼓室前方向前内下走行
膝状神经节 和颈动脉管
复合骨折累及内听道、耳蜗源自纵行骨折累及膝状神经窝
了解骨折位置数量
间接征象的价值
右侧锤砧关节脱位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先天性畸形
1、外耳畸形(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2、中耳畸形(鼓室较小和听小骨异常),
如听小骨发育不全、融合或粘连固定。 3、内耳畸形(迷路结构)
纵行骨折
横行骨折
骨折线走行:与岩锥长轴平行 常见累及结构:鼓室盖、乳突
外耳道、中耳 骨迷路少见
岩锥长轴垂直 前庭、耳蜗、内耳道
骨迷路骨折的特点:骨折后不愈合,易感染。 骨迷路无成骨能力
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外耳道出血,头痛 位置不同,症状各异
鼓室盖:脑脊液漏出 听小骨:听力下降 前庭、耳蜗:眩晕 面神经管:面瘫
: 血管球瘤 典型的椒盐征及明显强化
T1WI横断层 T2WI横断层
T1WI冠状断层 T1WI+C冠断层
中耳癌
病理:起源于中耳粘膜上皮,多为鳞癌, 少数为基底细胞癌或腺癌。 中耳结构明显破坏,被肿瘤占据。 可侵及5、6、9-12对颅神经。 颈上淋巴结转移。 摘除后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