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综合练习题一
中考数学总复习《圆的综合题》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圆的综合题》练习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点(3,4)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A.与x轴相交,与y轴相切B.与x轴相离,与y轴相交C.与x轴相切,与y轴相交D.与x轴相切,与y轴相离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原点O为圆心的圆过点A(13,0)直线y=kx-3k+4与⊙O交于B、C两点,则弦BC的长的最小值为()A.22B.24C.10√5D.12√3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OD=100°,则∠DCB等于()A.90°B.100°C.130°D.140°4.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连接AD,则∠DAE的度数为()A.46°B.56°C.36°D.26°5.如图,PA、PB为∠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PO交AB于点C,PO的延长线交∠O 于点D.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BPA为等腰三角形B.AB与PD相互垂直平分C.点A,B都在以PO为直径的圆上D.PC为△BPA的边AB上的中线6.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半径为6的∠O中连接AC,若AB=CD,∠ACB=45°,∠ACD=12∠BAC,则BC的长度为()A.6 √3B.6 √2C.9 √3D.9 √27.如图,点A,B,D,C是∠O上的四个点,连结AB,CD并延长,相交于点E,若∠BOD=20°,∠AOC=90°,则∠E的度数为()A.30°B.35°C.45°D.55°8.∠ABC中∠C=Rt∠,AC=3,BC=4,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与AB,BC分别交于点E,D,则AE的长为()A.95B.125C.185D.3659.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若∠B=60°,则∠A等于()A.80°B.50°C.40°D.30°10.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cm和7cm,圆心距是5cm,则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A.外离B.内切C.相交D.外切11.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2,则这个正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是()A.B.C.D.12.一个扇形的弧长为4π,半径长为4,则该扇形的面积为()A.4πB.6πC.8πD.12π二、填空题13.在Rt∠ABC中∠C=90°,AB=5,BC=4,求内切圆半径14.如图,∠C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点B,点A的坐标为(0,3),M是第三象限内弧OB上一点,∠BMO=120°,则∠C的半径为.15.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求得这个立体图形的侧面积为.16.一个半径为5cm的球形容器内装有水,若水面所在圆的直径为8cm,则容器内水的高度为cm.17.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点P为圆心的圆弧与x轴交于A,B两点,已知P(4,2)和A(2,0),则点B的坐标是.18.下面是“作一个30°角”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平面内一点A.求作:∠A,使得∠A=30°.作法:如图①作射线AB;②在射线AB取一点O,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与射线AB相交于点C;③以C为圆心,OC C为半径作弧,与⊙O交于点D,作射线AD.则∠DAB即为所求的角.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三、综合题19.如图,在△ABC中AC=BC=BD,点O在AC边上,OC为⊙O的半径,AB是⊙O 的切线,切点为点D,OC=2,OA=2√2.(1)求证:BC是⊙O的切线;(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0.如图,△ABC内接于⊙O,CD是直径,∠CBG=∠BAC,CD与AB相交于点E,过点E作EF⊥BC,垂足为F,过点O作OH⊥AC,垂足为H,连接BD、OA.(1)求证:直线BG与⊙O相切;(2)若BEOD=54,求EFAC的值.21.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BD是∠O的直径,过点A作∠O的切线AE交CD的延长线于点E,DA平分∠BDE.(1)求证:AE∠CD;(2)已知AE=4cm,CD=6cm,求∠O的半径.2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为∠O的直径,点E为∠ABC的内心,连接AE并延长交∠O 于D点,连接BD并延长至F,使得BD=DF,连接CF、BE.(1)求证:DB=DE;(2)求证:直线CF为∠O的切线.23.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因“亵渎神灵罪”而被投人监狱,在狱中他对方铁窗和圆月亮产生了兴趣.他不断变换观察的位置,一会儿看见圆比正方形大,一会儿看见正方形比圆大,于是伟大的古希腊尺规作图几何三大问题之--的化圆为方问题诞生了: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1)设有一个半径为√3的圆,则这个圆的周长为,面积为,作化圆为方得到的正方形的边长为(计算结果保留π)(2)由于对尺规作图的限制(只能有限次地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包括化圆为方在内的几何三大问题都已被证明是不可能的.但若不受标尺的限制,化圆为方并非难事。
初三数学圆的综合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初三数学圆的综合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一、圆的综合1.如图,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D ,延长AO 交O 于E ,连接CD ,CE ,若CE 是⊙O 的切线,解答下列问题:(1)求证:CD 是⊙O 的切线;(2)若BC=4,CD=6,求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OD ,求出∠EOC=∠DOC ,根据SAS 推出△EOC ≌△DOC ,推出∠ODC=∠OEC=90°,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2)根据切线长定理求出CE=CD=4,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求出OA=OD=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COD 的面积即可求解.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OD ,∵OD=OA ,∴∠ODA=∠A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OC ∥AB ,∴∠EOC=∠A ,∠COD=∠ODA ,∴∠EOC=∠DOC ,在△EOC 和△DOC 中,OE OD EOC DOC OC OC =⎧⎪∠=∠⎨⎪=⎩∴△EOC ≌△DOC (SAS ),∴∠ODC=∠OEC=90°,即OD ⊥DC ,∴CD 是⊙O 的切线;(2)由(1)知CD 是圆O 的切线,∴△CDO 为直角三角形,∵S △CDO =12CD•OD , 又∵OA=BC=OD=4,∴S△CDO=12×6×4=12,∴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S=2S△CDO=24.2.如图,⊙M交x轴于B、C两点,交y轴于A,点M的纵坐标为2.B(﹣33,O),C(3,O).(1)求⊙M的半径;(2)若CE⊥AB于H,交y轴于F,求证:EH=FH.(3)在(2)的条件下求AF的长.【答案】(1)4;(2)见解析;(3)4.【解析】【分析】(1)过M作MT⊥BC于T连BM,由垂径定理可求出BT的长,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M的长;(2)连接AE,由圆周角定理可得出∠AEC=∠ABC,再由AAS定理得出△AEH≌△AFH,进而可得出结论;(3)先由(1)中△BMT的边长确定出∠BMT的度数,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G 的长,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出四边形AFCG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可求出答案.【详解】(1)如图(一),过M作MT⊥BC于T连BM,∵BC是⊙O的一条弦,MT是垂直于BC的直径,∴BT=TC=123∴124;(2)如图(二),连接AE,则∠AEC=∠ABC,∵CE⊥AB,∴∠HBC+∠BCH=90°在△COF中,∵∠OFC+∠OCF=90°,∴∠HBC=∠OFC=∠AFH,在△AEH和△AFH中,∵AFH AEHAHF AHE AH AH∠=∠⎧⎪∠=∠⎨⎪=⎩,∴△AEH≌△AFH(AAS),∴EH=FH;(3)由(1)易知,∠BMT=∠BAC=60°,作直径BG,连CG,则∠BGC=∠BAC=60°,∵⊙O的半径为4,∴CG=4,连AG,∵∠BCG=90°,∴CG⊥x轴,∴CG∥AF,∵∠BAG=90°,∴AG⊥AB,∵CE⊥AB,∴AG∥CE,∴四边形AFCG为平行四边形,∴AF=CG=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如图,⊙O的半径为6cm,经过⊙O上一点C作⊙O的切线交半径OA的延长于点B,作∠ACO的平分线交⊙O于点D,交OA于点F,延长DA交BC于点E.(1)求证:AC∥OD;(2)如果DE⊥BC,求»AC的长度.【答案】(1)证明见解析;(2)2π.【解析】试题分析:(1)由OC=OD,CD平分∠ACO,易证得∠ACD=∠ODC,即可证得AC∥OD;(2)BC切⊙O于点C,DE⊥BC,易证得平行四边形ADOC是菱形,继而可证得△AOC是等边三角形,则可得:∠AOC=60°,继而求得弧AC的长度.试题解析:(1)证明:∵OC=OD,∴∠OCD=∠ODC.∵CD平分∠ACO,∴∠OCD=∠ACD,∴∠ACD=∠ODC,∴AC∥OD;(2)∵BC切⊙O于点C,∴BC⊥OC.∵DE⊥BC,∴OC∥DE.∵AC∥OD,∴四边形ADOC 是平行四边形.∵OC=OD,∴平行四边形ADOC是菱形,∴OC=AC=OA,∴△AOC是等边三角形,∴∠AOC=60°,∴弧AC的长度=606180π⨯=2π.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弧长公式.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4.如图,△ABC内接于⊙O,∠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交BC于点E(BE>EC),且BD=23.过点D作DF∥BC,交AB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F为⊙O的切线;(2)若∠BAC=60°,DE=7,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1)详见解析;(2)32π.【解析】【分析】(1)连结OD,根据垂径定理得到OD⊥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OD⊥DF,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2)连结OB,连结OD交BC于P,作BH⊥DF于H,证明△OBD为等边三角形,得到∠ODB=60°,3PE,证明△ABE∽△AF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E,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BDF的面积-弓形BD的面积计算.【详解】证明:(1)连结OD,∵AD平分∠BAC交⊙O于D,∴∠BAD=∠CAD,∴»»BD CD=,∴OD⊥BC,∵BC∥DF,∴OD⊥DF,∴DF为⊙O的切线;(2)连结OB,连结OD交BC于P,作BH⊥DF于H,∵∠BAC=60°,AD平分∠BAC,∴∠BAD=30°,∴∠BOD=2∠BAD=60°,∴△OBD为等边三角形,∴∠ODB=60°,3,∴∠BDF=30°,∵BC∥DF,∴∠DBP=30°,在Rt△DBP中,PD=123,3,在Rt△DEP中,∵37∴22(7)(3)=2,∵OP⊥BC,∴BP=CP=3,∴CE=3﹣2=1,∵∠DBE=∠CAE,∠BED=∠AEC,∴△BDE∽△ACE,∴AE:BE=CE:DE,即AE:5=17,∴57∵BE∥DF,∴△ABE∽△AFD,∴BE AE DF AD=,即5757125DF=,解得DF=12,在Rt△BDH中,BH=12BD=3,∴阴影部分的面积=△BDF的面积﹣弓形BD的面积=△BDF的面积﹣(扇形BOD的面积﹣△BOD的面积)=22160(23)3123(23)23604π⨯⨯⨯--⨯ =93﹣2π.【点睛】考查的是切线的判定,扇形面积计算,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的应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扇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1,是用量角器一个角的操作示意图,量角器的读数从M点开始(即M点的读数为0),如图2,把这个量角器与一块30°(∠CAB=30°)角的三角板拼在一起,三角板的斜边AB与量角器所在圆的直径MN重合,现有射线C绕点C从CA开始沿顺时针方向以每秒2°的速度旋转到与CB,在旋转过程中,射线CP与量角器的半圆弧交于E.连接BE.(1)当射线CP经过AB的中点时,点E处的读数是,此时△BCE的形状是;(2)设旋转x秒后,点E处的读数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当CP旋转多少秒时,△BCE是等腰三角形?【答案】(1)60°,直角三角形;(2)y=4x(0≤x≤45);(3)7.5秒或30秒【解析】【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2中,由题意∠ACE=2x,∠AOE=y,根据圆周角定理可知∠AOE=2∠ACE,可得y=2x(0≤x≤45);(3)分两种情形分别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图2﹣1中,∵∠ACB=90°,OA=OB,∴OA=OB=OC,∴∠OCA=∠OAC=30°,∴∠AOE=60°,∴点E处的读数是60°,∵∠E=∠BAC=30°,OE=OB,∴∠OBE=∠E=30°,∴∠EBC=∠OBE+∠ABC=90°,∴△EBC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60°,直角三角形;(2)如图2﹣2中,∵∠ACE=2x,∠AOE=y,∵∠AOE=2∠ACE,∴y=4x(0≤x≤45).(3)①如图2﹣3中,当EB=EC时,EO垂直平分线段BC,∵AC⊥BC,∵EO∥AC,∴∠AOE=∠BAC=30°,∠AOE=15°,∴∠ECA=12∴x=7.5.②若2﹣4中,当BE=BC时,易知∠BEC=∠BAC=∠BCE=30°,∴∠OBE=∠OBC=60°,∵OE=OB,∴△OBE是等边三角形,∴∠BOE=60°,∴∠AOB=120°,∠ACB=60°,∴∠ACE=12∴x=30,综上所述,当CP旋转7.5秒或30秒时,△BCE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几何变换综合题、创新题目、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6..如图,△ABC中,∠ACB=90°,∠A=30°,AB=6.D是线段AC上一个动点(不与点A 重合),⊙D与AB相切,切点为E,⊙D交射线..DC于点F,过F作FG⊥EF交直线..BC于点G,设⊙D的半径为r.(1)求证AE=EF;(2)当⊙D与直线BC相切时,求r的值;(3)当点G落在⊙D内部时,直接写出r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r=3,(3)63 3r<<【解析】【分析】(1)连接DE,则∠ADE=60°=∠DEF+∠DFE,而∠DEF=∠DFE,则∠DEF=∠DFE=30°=∠A,即可求解;(2)如图2所示,连接DE,当圆与BC相切时,切点为F,∠A=30°,AB=6,则BF=3,AD=2r,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3)分点F在线段AC上、点F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详解】解:设圆的半径为r;(1)连接DE,则∠ADE=60°=∠DEF+∠DFE,而∠DEF=∠DFE,则∠DEF=∠DFE=30°=∠A,∴AE=EF;(2)如图2所示,连接DE,当圆与BC相切时,切点为F∠A=30°,AB=6,则BF=3,AD=2r ,由勾股定理得:(3r )2+9=36,解得:r=3; (3)①当点F 在线段AC 上时,如图3所示,连接DE 、DG ,333,3933FC r GC FC r =-==-②当点F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4所示,连接DE 、DG ,333,3339FC r GC FC r ===-两种情况下GC 符号相反,GC 2相同,由勾股定理得:DG 2=CD 2+CG 2,点G 在圆的内部,故:DG2<r2,即:22(332)(339)2r r r +-<整理得:25113180r r -+<6335r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综合题: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线段的长.7.如图1,等腰直角△ABC 中,∠ACB=90°,AC=BC ,过点A ,C 的圆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连结DE(1)若AD=7,BD=1,分别求DE ,CE 的长(2)如图2,连结CD ,若CE=3,△ACD 的面积为10,求tan ∠BCD(3)如图3,在圆上取点P 使得∠PCD=∠BCD (点P 与点E 不重合),连结PD ,且点D 是△CPF 的内心①请你画出△CPF ,说明画图过程并求∠CDF 的度数②设PC=a ,PF=b ,PD=c ,若(a-2c )(b-2c )=8,求△CPF 的内切圆半径长.【答案】(1)DE=1,CE=322)tan ∠BCD=14;(3)①135°;②2. 【解析】 【分析】(1)由A 、C 、E 、D 四点共圆对角互补为突破口求解;(2)找∠BDF 与∠ODA 为对顶角,在⊙O 中,∠COD=2∠CAD ,证明△O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EDC+∠ODA=45°,即可证明∠CDF=135°;(3)过点D 做DH CB ⊥于点H ,以D 为圆心,DH 为半径画圆,过点P 做D e 切线PF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 ,结合圆周角定理得出∠CPD=∠CAD=45°,再根据圆的内心是三角形三个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得出∠CPF=90°,然后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114522DCF CFD PCF PFC ∠+∠=∠+∠=︒,最后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证明∠DCF+∠CFD=45°,从而证明∠CPF 是直角,再求证四边形PKDN 是正方形,最后以△PCF 面积不变性建立等量关系,结合已知(2c )(2c )=8,消去字母a ,b 求出c 值,即求出△CPF 2c . 【详解】 (1)由图可知:设BC=x .在Rt △ABC 中,AC=BC .由勾股定理得: AC 2+BC 2=AB 2,∵AB=AD+BD ,AD=7,BD=1, ∴x 2+x 2=82, 解得:x=42.∵⊙O 内接四边形,∠ACD=90°, ∴∠ADE=90°, ∴∠EDB=90°, ∵∠B=45°,∴△BDE 是等腰直角三形. ∴DE=DB , 又∵DB=1, ∴DE=1, 又∵CE=BC-BE , ∴CE=42232-=. (2)如图所示:在△DCB 中过点D 作DM ⊥BE ,设BE=y ,则DM=12y , 又∵CE=3,∴BC=3+y , ∵S △ACB =S ACD +S DCB ,∴()1114242103y y 222⨯=+⨯+⨯, 解得:y=2或y=-11(舍去). ∴EM=1,CM=CE+ME=1+3=4, 又∵∠BCD=∠MCD ,∴tan ∠BCD=tan ∠MCD , 在Rt △DCM 中,tan ∠MCD=DM CM =14, ∴tan ∠BCD=14. (3)①如下图所示:过点D 做DH CB ⊥于点H ,以D 为圆心,DH 为半径画圆,过点P 做D e 切线PF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 .∵∠CAD=45°, ∴∠CPD=∠CAD=45°, 又∵点D 是CPF ∆的内心, ∴PD 、CD 、DF 都是角平分线,∴∠FPD=∠CPD =45°,∠PCD=∠DCF ,∠PFD=∠CFD ∴∠CPF=90° ∴∠PCF+∠PFC=90°∴114522DCF CFD PCF PFC ∠+∠=∠+∠=︒ ∴∠CDF=180°-∠DCF-∠CFD F=90°+45°=135°, 即∠CDF 的度数为135°. ②如下图所示过点D 分别作DK ⊥PC ,DM ⊥CF ,DN ⊥PF 于直线PC ,CF 和PF 于点K ,M ,N 三点, 设△PCF 内切圆的半径为m ,则DN=m ,∵点D 是△PCF 的内心, ∴DM=DN=DK ,又∵∠DCF+∠CFD+∠FDC=180°,∠FDC=45°, ∴∠DCF+∠CFD=45°,又∵DC ,DF 分别是∠PCF 和∠PFC 的角平分线, ∴∠PCF=2∠DCF ,∠PFC=2∠DFC , ∴∠PCF+∠PFC=90°, ∴∠CPF=90°.在四边形PKDN 中,∠PND=∠NPK=∠PKD=90°, ∴四边形PKDN 是矩形, 又∵KD=ND ,∴四边形PKDN 是正方形. 又∵∠MBD=∠BDM=45°, ∠BDM=∠KDP , ∴∠KDP=45°. ∵PC=a ,PF=b ,PD=c ,∴,∴NF=b -,CK=a -, 又∵CK=CM ,FM=FN ,CF=CM+FM , ∴CF=a b +, 又∵S △PCF =S △PDF +S △PDC +S △DCF ,∴1111ab a b (a b 2222=+++-),化简得:)2a b c c +-------(Ⅰ),又∵若(c )(c )=8化简得:()2ab a b 2c 8++=------(Ⅱ),将(Ⅰ)代入(Ⅱ)得:c 2=8,解得:c =c =-∴m=c 222==, 即△CPF 的内切圆半径长为2.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内接四边形性质,圆的内心,圆心角、圆周角,同弧(或等弧)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考查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同角或等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对顶角和整式的运算等知识点;难点是作辅助线和利用等式求△CPF 的内切圆半径长.8.如图,四边形为菱形,且,以为直径作,与交于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作图痕迹)(1)在如图中,过点作边上的高.(2)在如图中,过点作的切线,与交于点.【答案】(1)如图1所示.(答案不唯一),见解析;(2)如图2所示.(答案不唯一),见解析.【解析】【分析】(1)连接AC交圆于一点F,连接PF交AB于点E,连接CE即为所求.(2)连接OF交BC于Q,连接PQ即为所求.【详解】(1)如图1所示.(答案不唯一)(2)如图2所示.(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菱形和圆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如图,△ABC中,AC=BC=10,cosC=35,点P是AC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C重合),以PA长为半径的⊙P与边AB的另一个交点为D,过点D作DE⊥CB于点E.(1)当⊙P与边BC相切时,求⊙P的半径.(2)连接BP交DE于点F,设AP的长为x,PF的长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以PE长为直径的⊙Q与⊙P相交于AC边上的点G时,求相交所得的公共弦的长.【答案】(1)409R=;(2)25880320xy x xx=-++;(3)50105-.【解析】【分析】(1)设⊙P与边BC相切的切点为H,圆的半径为R,连接HP,则HP⊥BC,cosC=35,则sinC=45,sinC=HPCP=10RR-=45,即可求解;(2)首先证明PD∥BE,则EB BFPD PF=,即:2024588x yxxx-+--=,即可求解;(3)证明四边形PDBE为平行四边形,则AG=EP=BD,即:AB=DB+AD=AG+AD=45,即可求解.【详解】(1)设⊙P与边BC相切的切点为H,圆的半径为R,连接HP,则HP⊥BC,cosC=35,则sinC=45,sinC =HP CP =10R R -=45,解得:R =409; (2)在△ABC 中,AC =BC =10,cosC =35, 设AP =PD =x ,∠A =∠ABC =β,过点B 作BH ⊥AC ,则BH =ACsinC =8,同理可得:CH =6,HA =4,AB =45,则:tan ∠CAB =2, BP =228+(4)x -=2880x x -+,DA =25x ,则BD =45﹣25x , 如下图所示,PA =PD ,∴∠PAD =∠CAB =∠CBA =β,tanβ=2,则cosβ5,sinβ5, EB =BDcosβ=(525x )5=4﹣25x ,∴PD ∥BE ,∴EB BFPD PF=,即:2024588x y x xx -+--=,整理得:y 25xx 8x 803x 20-++(3)以EP 为直径作圆Q 如下图所示,两个圆交于点G,则PG=PQ,即两个圆的半径相等,则两圆另外一个交点为D,GD为相交所得的公共弦,∵点Q是弧GD的中点,∴DG⊥EP,∵AG是圆P的直径,∴∠GDA=90°,∴EP∥BD,由(2)知,PD∥BC,∴四边形PDBE为平行四边形,∴AG=EP=BD,∴AB=DB+AD=AG+AD=5设圆的半径为r,在△ADG中,AD=2rcosβ5DG5AG=2r,5=52r51+,则:DG550﹣5相交所得的公共弦的长为50﹣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知识的综合运用,涉及到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其中(3),要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画图,此题用大量的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综合难度很大.10.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C为直径,»»BD AD=,DE⊥BC,垂足为E.(1)判断直线E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CE=1,AC=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1)ED 与O e 相切.理由见解析;(2)2=33S π-阴影. 【解析】 【分析】(1)连结OD ,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由»»BD AD =得到∠BAD =∠ACD ,再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DCE =∠BAD ,所以∠ACD =∠DCE ;利用内错角相等证明OD ∥BC ,而DE ⊥BC ,则OD ⊥DE ,于是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可得DE 为⊙O 的切线;(2)作OH ⊥BC 于H ,易得四边形ODEH 为矩形,所以OD =EH =2,则CH =HE ﹣CE =1,于是有∠HOC =30°,得到∠COD =60°,然后根据扇形面积公式、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阴影部分的面积=S 扇形OCD ﹣S △OCD 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直线ED 与⊙O 相切.理由如下:连结OD ,如图,∵»»BD AD =,∴∠BAD =∠ACD .∵∠DCE =∠BAD ,∴∠ACD =∠DCE .∵OC =OD ,∴∠OCD =∠ODC ,而∠OCD =∠DCE ,∴∠DCE =∠ODC ,∴OD ∥BC . ∵DE ⊥BC ,∴OD ⊥DE ,∴DE 为⊙O 的切线;(2)作OH ⊥BC 于H ,则四边形ODEH 为矩形,∴OD =EH .∵CE =1,AC =4,∴OC =OD =2,∴CH =HE ﹣CE =2﹣1=1.在Rt △OHC 中,∵OC =2,CH =1,∠OHC =90°,∠HOC =30°,∴∠COD =60°,∴阴影部分的面积=S 扇形OCD ﹣S △OCD26023360π⋅⋅=-•2223=π3-.【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与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也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11.已知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DAB =120°,BC =CD ,AD =4,AC =7,求AB 的长度.【答案】AB =3. 【解析】 【分析】作DE ⊥AC ,BF ⊥AC ,根据弦、弧、圆周角、圆心角的关系,求得BC CD =u u u r u u u r,进而得到∠DAC =∠CAB =60°,在Rt △ADE 中,根据60°锐角三角函数值,可求得DE =23,AE =2,再由Rt △DEC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C 的长,在△BFC 和△ABF 中,利用60°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及勾股定理求出AF 的长,然后根据求出的两个结果,由AB =2AF ,分类讨论求出AB 的长即可. 【详解】作DE ⊥AC ,BF ⊥AC ,∵BC =CD , ∴BC CD =u u u r u u u r, ∴∠CAB =∠DAC , ∵∠DAB =120°, ∴∠DAC =∠CAB =60°, ∵DE ⊥AC ,∴∠DEA =∠DEC =90°, ∴sin60°=4DE ,cos60°=4AE, ∴DE =3AE =2, ∵AC =7,∴CE =5,∴DC= ∴BC ,∵BF ⊥AC ,∴∠BFA =∠BFC =90°,∴tan60°=BF AF,BF 2+CF 2=BC 2, ∴BF,∴()2227AF +-=, ∴AF =2或AF =32, ∵cos60°=AF AB, ∴AB =2AF ,当AF =2时,AB =2AF =4,∴AB =AD ,∵DC =BC ,AC =AC ,∴△ADC ≌△ABC (SSS ),∴∠ADC =∠ABC ,∵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ADC+∠ABC =180°,∴∠ADC =∠ABC =90°,但AC 2=49,2222453AD DC +=+=,AC 2≠AD 2+DC 2,∴AB =4(不合题意,舍去), 当AF =32时,AB =2AF =3, ∴AB =3.【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圆的相关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模型,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12.如图,BD 为△ABC 外接圆⊙O 的直径,且∠BAE =∠C .(1)求证:AE 与⊙O 相切于点A ;(2)若AE ∥BC ,BC =AC =2,求AD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中已出现切点可确定用“连半径,证垂直”的方法证明切线,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F,连接BF,则AF为直径,∠ABF=90°,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则可得到∠BAE=∠F,既而得到AE与⊙O相切于点A.(2))连接OC,先由平行和已知可得∠ACB=∠ABC,所以AC=AB,则∠AOC=∠AOB,从而利用垂径定理可得AH=1,在Rt△OBH中,设OB=r,利用勾股定理解得r=2,在Rt△ABD中,即可求得AD的长为3【详解】解:(1)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F,连接BF,则AF为直径,∠ABF=90°,∵»»,AB AB∴∠ACB=∠F,∵∠BAE=∠ACB,∴∠BAE=∠F,∵∠FAB+∠F=90°,∴∠FAB+∠BAE=90°,∴OA⊥AE,∴AE与⊙O相切于点A.(2)连接OC,∵AE∥BC,∴∠BAE=∠ABC,∵∠BAE=∠ACB,∴∠ACB=∠ABC,∴AC=AB=2,∴∠AOC=∠AOB,∵OC=OB,∴OA⊥BC,∴CH=BH=1BC32在Rt△ABH中,AH=22AB BH-=1,在Rt△OBH中,设OB=r,∵OH2+BH2=OB2,∴(r﹣1)2+(3)2=r2,解得:r=2,∴DB=2r=4,在Rt△ABD中,AD=22BD AB-=2242-=23,∴AD的长为23.【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综合问题,恰当的添加辅助线是解题关键.13.如图1,D是⊙O的直径BC上的一点,过D作DE⊥BC交⊙O于E、N,F是⊙O上的一点,过F的直线分别与CB、DE的延长线相交于A、P,连结CF交PD于M,∠C=12∠P.(1)求证:PA是⊙O的切线;(2)若∠A=30°,⊙O的半径为4,DM=1,求PM的长;(3)如图2,在(2)的条件下,连结BF、BM;在线段DN上有一点H,并且以H、D、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FM相似,求DH的长度.【答案】(1)证明见解析;(2)PM=32;(3)满足条件的DH的值为632-或122311+. 【解析】【分析】(1)如图1中,作PH ⊥FM 于H .想办法证明∠PFH=∠PMH ,∠C=∠OFC ,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解决问题;(2)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D ,PD 即可解决问题;(3)分两种情形①当△CDH ∽△BFM 时,DH CD FM BF =. ②当△CDH ∽△MFB 时,DH CD FB MF=,分别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证明:如图1中,作PH ⊥FM 于H .∵PD ⊥AC ,∴∠PHM =∠CDM =90°,∵∠PMH =∠DMC ,∴∠C =∠MPH ,∵∠C =12∠FPM ,∴∠HPF =∠HPM , ∵∠HFP+∠HPF =90°,∠HMP+∠HPM =90°,∴∠PFH =∠PMH ,∵OF =OC ,∴∠C =∠OFC ,∵∠C+∠CMD =∠C+∠PMF =∠C+∠PFH =90°,∴∠OFC+∠PFC =90°,∴∠OFP =90°,∴直线PA 是⊙O 的切线. (2)解:如图1中,∵∠A =30°,∠AFO =90°,∴∠AOF =60°,∵∠AOF =∠OFC+∠OCF ,∠OFC =∠OCF ,∴∠C =30°,∵⊙O 的半径为4,DM =1,∴OA =2OF =8,CD 33,∴OD =OC ﹣CD =43,∴AD =OA+OD =8+43 =123 ,在Rt △ADP 中,DP =AD•tan30°=(12﹣3 )×33 =43 ﹣1, ∴PM =PD ﹣DM =4 3﹣2. (3)如图2中,由(2)可知:BF =12BC =4,FM =3BF =43 ,CM =2DM =2,CD =3 , ∴FM =FC ﹣CM =43﹣2,①当△CDH ∽△BFM 时,DH CD FM BF = , ∴ 3432=- ,∴DH =63- ②当△CDH ∽△MFB 时,DH CD FB MF =, ∴34432DH =- ,∴DH =1223+ , ∵DN =()22443833--=- ,∴DH <DN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DH 的值为63- 或1223+. 【点睛】本题考查圆综合题、切线的判定、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14.如图,是大半圆的直径,是小半圆的直径,点是大半圆上一点,与小半圆交于点,过点作于点. (1)求证:是小半圆的切线; (2)若,点在上运动(点不与两点重合),设,. ①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当时,求两点之间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①,,②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或.【解析】【分析】(1)连接CO、CM,只需证到CD⊥CM.由于CD⊥OP,只需证到CM∥OP,只需证到CM 是△AOP的中位线即可.(2)①易证△ODC∽△CDP,从而得到CD2=DP•OD,进而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由于当点P与点A重合时x=0,当点P与点B重合时x=4,点P在大半圆O上运动(点P不与A,B两点重合),因此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0<x<4.②当y=3时,得到-x2+4x=3,求出x.根据x的值可求出CD、PD的值,从而求出∠CPD,运用勾股定理等知识就可求出P,M两点之间的距离.【详解】(1)连接,如图1所示∵是小半圆的直径,∴即∵∴∵∴∴,∵∴,∴∴.,即∵经过半径的外端,且∴直线是小半圆的切线.(2)①∵,,∴∴∴∽∴∴∵,,,∴当点与点重合时,;当点与点重合时,∵点在大半圆上运动(点不与两点重合),∴∴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②当时,解得,Ⅰ当时,如图2所示在中,∵,∴,∴∵,∴是等边三角形∵∴∴.Ⅱ当时,如图3所示,同理可得∵∴∴过点作,垂足为,连接,如图3所示∵,∴同理在中,∵,∴综上所述,当时,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或.【点睛】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勾股定理等知识,综合性比较强.15.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连结AC、AE,∠ACB=∠BAE=45°.(1)求证:AE是⊙O的切线;(2)若AB=AD,AC=32,tan∠ADC=3,求BE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52 BE【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OA、OB,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OB=2∠ACB=90°,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AB=∠OBA=45°,求出∠OAE=∠OAB+∠BAE=90°,即可得出结论;(2)过点A 作AF ⊥CD 于点F,由AB=AD ,得到∠ACD =∠ACB =45°,在Rt △AFC 中可求得AF=3,在Rt △AFD 中求得DF =1,所以AB =AD = ,CD = CF +DF =4,再证明△ABE ∽△CDA ,得出BE AB DA CD =,即可求出BE 的长度; 试题解析:(1)证明:连结OA ,OB ,∵∠ACB =45°,∴∠AOB =2∠ACB = 90°,∵OA=OB ,∴∠OAB =∠OBA =45°,∵∠BAE =45°,∴∠OAE =∠OAB +∠BAE =90°,∴OA ⊥AE .∵点A 在⊙O 上,∴AE 是⊙O 的切线.(2)解:过点A 作AF ⊥CD 于点F ,则∠AFC =∠AFD =90°.∵AB=AD , ∴AB u u u r =AD u u u r∴∠ACD =∠ACB =45°,在Rt △AFC 中,∵AC =∠ACF =45°,∴AF=CF=AC ·sin ∠ACF =3,∵在Rt △AFD 中, tan ∠ADC=3AF DF =, ∴DF =1,∴AB AD ==且CD = CF +DF =4,∵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E =∠CDA ,∵∠BAE =∠DCA ,∴△ABE ∽△CDA , ∴BE AB DA CD=,∴10=,10∴5BE=.2。
(完整版)圆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圆练习题及答案圆练习题及答案⼀、选择题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弦是直径 B.弧是半圆 C.半圆是弧 D.过圆⼼的线段是直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个点可以确定⼀条直线 B.两个点可以确定两条直线C.三个点可以确定⼀个圆 D.不在同⼀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个圆3、圆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 )A.⼀条 B 两条 C.⼀条 D.⽆数条4、若⊙P的半径为13,圆⼼P的坐标为(5, 12 ), 则平⾯直⾓坐标系的原点O与⊙P的位置关系是( ) A.在⊙P内 B.在⊙P内上 C.在⊙P外 D.⽆法确定5、已知⊙O的直径为10,圆⼼O到弦的距离OM的长为3,则弦AB的长是()A、4B、6C、7D、86、直⾓三⾓形两直⾓边长分别为3和l,那么它的外接圆的直径是( )A.1B.2C.3D.47、已知⊙O的半径长6cm,P为线段O A的中点,若点P在⊙O上,则OA的长是( )A.等于6cm B.等于12cm C.⼩于6cm D .⼤于12cm8、正⽅形ABCD的边长是l,对⾓线AC,BD相交于点O,若以O为圆⼼作圆.要使点A在⊙O外,则所选取的半径可能是( )A.12B.2C.3D.2⼆、填空题1、圆上各点到圆⼼的距离都等于 , 到圆⼼距离等于半径的点都在 .2、若圆的⼀条弦长为该圆的半径等于12cm,其弦⼼距等于 cm.3、在Rt△ABC中,∠C=900, CD⊥AB, AC=2, BC=3,若以C为圆⼼,以2为半径作⊙C,则点A在⊙C ,点B 在⊙C ,点D在⊙C .4、三⾓形的外⼼是三⾓形的三条的交点。
5、如图, 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M, AM = 2cm,BM = 8cm. 则CD的长为 cm.6、已知⊙O的半径为5cm,过⊙O内⼀点P的最短的弦长为8cm,则OP= .7、⼀个点到定圆上最近点的距离为4,最远点的距离为9,则此圆的半径是。
8、已知:如图,有⼀圆弧形拱桥,拱的跨度AB=16cm,拱⾼CD=4cm,那么拱形的半径是 cm.三、解答题1、已知,如图,OA,OB为⊙0的半径,C,D分别为OA , OB的中点.求证:(l)∠A=∠B; (2) AE=BE.2、如图,在平⾯直⾓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10,0),点B的坐标为(8,0),点C、D在以OA为直径的半圆M上,且四边形OCDB是平⾏四边形.求点C的坐标.3、已知:如图,∠PAC=300,在射线AC上顺次截取AD=3cm,DB=10cm,以DB为直径作⊙O交射线AP于 E、F两点,求圆⼼O到AP的距离及EF的长.4、某居民⼩区⼀处圆柱形的输⽔管道破裂,维修⼈员为更换管道,需确定管道圆形截⾯的半径,下图是⽔平放置的破裂管道有⽔部分的截⾯.(1)请你补全这个输⽔管道的圆形截⾯;(2)若这个输⽔管道有⽔部分的⽔⾯宽AB =16cm,⽔⾯最深地⽅的⾼度为4cm,求这个圆形截⾯的半径.B卷⼀、选择题1、AB为⊙0的直径,C为⊙O上⼀点,过C作CD⊥AB于点D,延长CD⾄E,使DE=CD,那么点E的位置( )A.在⊙0 内 B.在⊙0上 C.在⊙0外 D.不能确定2、出下列命题: (l )垂直于弦的直线平分弦; (2 )平分弦的直径必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 )平分弦的直线必过圆⼼; (4 )弦所对的两条弧的中点连线垂直平分弦。
圆的认识练习题1

圆的认识(一)一、细心填写: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图形,将一张圆形纸片至少对折()次可以得到这个圆的圆心。
2、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都();所有的直径长度都()。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3、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4、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用字母()表示。
5、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用字母()表示。
6、()决定圆的大小;()决定圆的位置。
7、在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厘米。
二、解决问题:1、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
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2、在右边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三、判断是否:1、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直径的长度总是半径的2倍。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4、在一个圆里画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最长。
……………………………()5、两端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6、直径5厘米的圆与半径3厘米的圆大。
………………………………()7、要画直径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2厘米。
…………()8、圆有4条直径。
…………………………………………………………()四、解决问题:1、展览馆门前的圆形水池周长是78.5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半径是多少米?2、一台压路机前轮半径是0.4米,如果前轮每分钟转动6周,十分钟可以从路的一端转到另一端,这条路约长多少米?3、用一条长20米的绳子围绕一棵树干绕了6圈,还余下1.16米,这棵树干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米?4、甲乙两桶油共重55千克,甲桶油的52等于乙桶油的31。
两桶油各重多少?5、一段公路,甲队独修10天完成,乙队独修12天完成。
甲队先修4天后,余下的两队合修。
还要修多少天?6、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41,第二天读的比全书的52少7页,还有35页没有读。
圆练习题1

一、填空:1、当圆规两脚尖间的距离为3厘米时,画出的圆的周长是()厘米2、圆的直径扩大3倍,周长就()倍,圆的周长缩小4倍,半径就().3、有一个圆形鱼池的半径是10米,如果绕其周围走一圈,要走()米,5、圆中最长的线段是6厘米,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8、要在底面半径是14厘米的圆柱形水桶外面打上一个铁丝箍,接头部分是6厘米,需用铁丝()厘米。
9、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是半径的()。
10、在从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是(),它的周长是()。
11、在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12、在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13、在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13、用铜丝绕线圈,线圈半径1.5cm,绕100 圈需用( )铜丝。
14、台钟的分针长6cm,时针长5cm,从星期一上午8 点到星期二上午8点,分针走了()厘米,时针走了()厘米15、一个半圆形的鱼池周长是51.4米,它的半径是()米。
16、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3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
小圆的半径是大圆半径的1/3,则小圆的周长是大圆周长的()17、用一根18.84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米,如果围成一个圆,圆的周长是()米。
18、把一个圆形纸片,截成两个相同的半圆,它的周长增加了10厘米,这个圆的周长是()19、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直径2米的圆,这根铁丝长()米;如果改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米,20、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21、将一个圆沿直径剪开,如果这个圆的直径为4.6米,那么现在它的周长比原来的周长长(),变化后的长度为()22、把一个周长是15.7厘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份,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米。
23、在一张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中,最多能剪()个直径为4厘米的圆。
小学六年级圆的练习题综合

小学六年级圆的练习题综合圆单元练题(一)一、完成下表。
圆的半径r | 2cm | 4cm | 8cm |圆的直径d | 4cm | 8cm | 16cm |圆的周长C | 12.56cm | 25.12cm | 50.24cm |圆的面积S | 12.56cm² | 50.24cm² | 201.06cm² |二、想一想,填一填。
1、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4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
2、在一张长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8cm),面积是(16π)平方厘米,周长是(8π)厘米。
3、一个车轮的直径是55厘米,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172.7)米。
4、一个环形的外圆直径是10cm,内圆直径是8cm,它的面积(9.42)cm²。
5、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2)倍,面积扩大(4)倍。
6、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直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πr²),所以圆的面积是(πr²)。
7、圆的直径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18.84)厘米,面积是(28.27)平方厘米。
8、圆的周长是25.12分米,它的面积是(50.24)平方分米。
9、甲圆半径是乙圆半径的3倍,甲圆的周长是乙圆周长的(3)倍,甲圆面积是乙圆面积的(9)倍。
10、一个圆的半径是8厘米,这个圆面积的3/4是(48π)平方厘米。
11、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圆)面积最大。
12、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63π-36π=27π)平方厘米。
13、要在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里剪出一个最大的圆,剩下的面积是(100-25π)平方厘米。
14、用圆规画一个圆,如果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7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周长是(14π)厘米。
这个圆的面积是(49π)平方厘米。
初三圆的综合练习题

初三圆的综合练习题练习一: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题目1:一个圆的半径是4cm,求它的面积和周长。
解析:圆的半径为4cm,可以根据圆的面积和周长的公式来计算。
面积公式:S = πr²,其中r为半径,π取值3.14周长公式:C = 2πr代入半径r=4cm,可得到:面积S = 3.14 * 4² = 50.24 cm²周长C = 2 * 3.14 * 4 = 25.12 cm练习二:求解圆的直径和半径题目2:一个圆的周长为31.4cm,求它的直径和半径。
解析:已知圆的周长为31.4cm,可以利用周长公式和直径、半径的关系求解。
周长公式:C = 2πr,其中C为周长,r为半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直径d = 2r设圆的半径为r,则周长C = 31.4cm,代入周长公式可得:31.4 = 2πr解方程可以得到:r = 31.4 / (2π) ≈ 4.99 cm代入半径r,可以计算直径:d = 2 * 4.99 ≈ 9.98 cm练习三:判断点是否在圆内题目3:已知圆心坐标为(2, 3),半径为5,判断点P(5, 6)是否在圆内。
解析:根据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可以判断点是否在圆内。
点到圆心的距离公式:d = √[(x2 - x1)² + (y2 - y1)²]其中,(x1, y1)为圆心坐标,(x2, y2)为点P的坐标代入圆心坐标(2, 3)和点P坐标(5, 6),可以计算距离d:d = √[(5 - 2)² + (6 - 3)²] = √(9 + 9) = √18 ≈ 4.24比较距离d与圆的半径5,可以判断点P是否在圆内。
因为d < 5,所以点P(5, 6)在圆内。
练习四:求解两个圆的交点题目4:已知圆A的圆心坐标为(3, 4),半径为5;圆B的圆心坐标为(7, 2),半径为3。
求解两个圆的交点坐标。
解析:利用两个圆的方程求解交点坐标。
关于圆的练习题初三含答案

关于圆的练习题初三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关于圆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圆是由无数直线组成的B. 圆是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相等的图形C. 圆是一个半径为1的正方形D. 圆是与坐标轴平行的图形答案:B2. 在平面上,如果一个圆的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等于半径的长度,那么这个点一定在圆的:A. 外部B. 内部C. 边界D. 中心答案:C3. 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P为圆上一点,且角POQ的度数为60°,则弧PQ的弧度数是:A. π/3B. π/4C. π/6D. π/2答案:C二、填空题1. 已知圆O的半径为5cm,点A在圆上,则弧OA的长为_________cm。
答案:5π cm2. 已知圆O的半径为7cm,则圆O的直径为_________cm。
答案:14 cm3. 半径为6cm的圆的面积为_________cm²。
答案:36π cm²三、解答题1. 已知圆O的直径AB的长度为16cm,求圆O的周长和面积。
解析:圆的周长是圆的一部分,即2πr,其中r为半径。
圆的面积是整个圆的面积,即πr²。
半径r = 直径AB的长度 / 2 = 16cm / 2 = 8cm周长= 2πr = 2π * 8cm ≈ 50.27cm面积= πr² = π * 8cm * 8cm ≈ 201.06cm²所以,圆O的周长约为50.27cm,面积约为201.06cm²。
2. 如图,O为一个半径为6cm的圆的圆心,点A、B、C分别是圆上的三个点,弧AB的弧度数为1.5π弧度,弧BC的弧度数为0.5π弧度。
求线段AC的长度。
解析:由于弧AB的弧度数为1.5π,弧BC的弧度数为0.5π,所以弧AC的弧度数为1.5π + 0.5π = 2π弧度,即一圈。
对于一圈的弧度,弧长等于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 2πr = 2π * 6cm ≈ 37.69cm所以,线段AC的长度约为37.69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综合练习题一。
一.填空。
1.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25.12com 的圆,圆规两脚间叉开的距离是( )。
2.在一个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
3.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 米,它的直径增加( )米,周长增加( )。
4.在一张长是16cm,宽是10cm 的长方形硬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半圆,剩余部分的面积是( )。
5.大圆半径是小圆直径的
3
2,小圆和大圆的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6.圆的半径增加51倍,圆的周长增加( ),圆的面积增加( )。
7.将一个圆平均分成1000个完全相同的小扇形,割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周长长12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一个半圆的周长是30.84分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9.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 )倍,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
10.在一个面积是2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再在这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2倍,大圆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则小圆面积为( )平方厘米。
12.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面积比小圆面积多40平方厘米,小圆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判断
1.面积相等的两个圆,周长一定相等。
( )
2.半圆的面积是整圆的一半,则半圆的周长也是整圆周长的一半。
( )
3.在一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圆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比是π:2。
( )
4.一个圆的周长扩大45倍,则面积增加4
1。
( ) 5.直径相同的两个圆成轴对称。
( )
三.选择
1.在 一个长9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硬纸上画一个最大的圆,该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28.26
B.63.585
C.18.84
D.25.74
2.如图AB 之间有两条路线可走,
3.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的面积比是( )。
两条路线相比( ) A.1:2 B.2:1 C.1:1 D.π:4
A .①条路线长 B.②条路线长 C.同样长
4.在一个正方形中做一个最大的圆,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比是( )。
A.π:4 B.4:π C.2:π D.π:2
5.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用铁丝制作( )最省材料。
A.长方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D.圆
四.解决问题。
1.一辆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约70cm,如果每分钟转120周,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5.2752千米,大约需要多少分钟?
2.一个半圆形的花坛,它的面积是56.52平方米,求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
3.一个半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5.98m,它的面积是多少?
4.街心有一个周长是40.82m的圆形花坛,在其周围修一条2m宽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m2?
5.如果圆的半径增加5
1,那么它的面积就增加88平方分米。
求原来圆的面积是多少dm2? 6.有一块边长是8m的草地的一组对角顶点上各系有一只羊,绳长8m,两只羊均能吃到的草地面积是多少m2
? 7.一个石英钟的分针长10cm,分针旋转过的面积是78.5cm 2,你能求出分针走了多少分钟吗?
8.求出下列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8.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50
80
2 3
12 (三角形面积都是10c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