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小故事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红军长征的故事ppt课件

1
这是红军长征的路线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家请欣赏音乐
3
4
• 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 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 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 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 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 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 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 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 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 暖……
5
•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 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 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 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 “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 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 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 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 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 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6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朦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7
8
这是红军长征的路线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家请欣赏音乐
3
4
• 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 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 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 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 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 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 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 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 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 暖……
5
•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 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 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 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 “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 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 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 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 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 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6
•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万水千山只等闲。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乌朦磅礴走泥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 • 三军过后尽开颜。
7
8
红军长征PPT课件.

强渡大渡河
• “强渡大渡河”1935年5 月,红军决定迅速抢占大渡河 上的泸定桥。红军第一军团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岸。 国民党军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 图阻止红军过河。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 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 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国 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 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 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 过了大渡河。
我走喽!
谢谢!
再见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旧址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 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 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 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 上的错误,挽救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的 危机而召开的。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 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肯 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 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我来 了!
授课人:吴荣圣
目录
• • • • 长征线路图 长征经过的省份 关于长征的诗词 歌颂长征的歌曲与影 视作品 概述 长征的开端 血战湘江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胜利会师 各地的红军长征纪念 馆 • 长征的意义 • • • • • • •
• • • •
巧渡金沙江
红军主力就靠7只小船从 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 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 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 绕圈子,时东时西,忽 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 分兵力。5月6日,他们 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 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 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事情经过 如下: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 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 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 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 渡河以南的企图。
回忆长征—长征小故事(课堂PPT)

.
4
故事发生在1935年6月。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杂 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颤栗。
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
坚强的队伍,已经有很多同志在这片让神灵都敬畏的土地上永远闭上
了眼睛。
.
5
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 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 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
部队继续前进,谢益先同志却不见了。我们正在着急,他从后 边赶上来了。大家关心地问他:“你怎么掉队啦?病了吗?”
“没有,看那两个孩子来!”他沉重地回答。 那天以后,谢益先同志跟平常不一样了。以前,一到宿营地, 他就忙着帮大家弄水,拾柴,烧水;现在呢,只要放下背包,他就 一个人走开,等大家吃完东西,他才露面。要是问他:“吃了吗?” 他就拍拍自己的肚子说:“吃饱了!”次数多了,大家就不信了。 后来,秘密终于暴露了。原来他是有意避开大家,去找野菜吃,遇 到没有野菜的地方,就干脆喝点凉水了事。
18
.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班长对他说:“你多少还是吃点儿粮食,要是不够,大家可 以凑点儿。”
“日子长着呢,能省就省点儿。班长,你放心,我还有呢。”他坦然地回答。 有一天,他终于支持不住了,一步一喘,几步一歇。领导见他跟不上队,就 叫副班长扶着他在后边走。就在路上休息的时候,他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大约是走出草地的那天吧,我们又看到了那个妇女。她带着两个孩子站在路 边东张西望。她一下子认出了我们,高兴地走近来,笑着向我们打招呼:“喂, 同志,姓谢的同志在吗?” 说着,她拿出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干粮袋,上面用白线歪歪扭扭地绣着个 “谢”字。这不是谢益先同志的吗?怎么在她手上了?没等我们询问,她就说开 了。“那可真是个好同志,救命恩人哪!那天,你们都走过去了,他站在我们跟 前问长问短,直看着我那空米袋子摇头。后来他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我。这可不 行,粮食就是命,我怎么能收呢?可是他说:‘拿着,大人好办,孩子不吃东西 不行啊!’说着,丢下干粮袋就走了。我怎么喊也喊不应他,问他叫什么名字, 他也不吭声。唉!多亏这些干粮哪,要不,我们娘儿仨早就俄死了……
历史——红军长征优秀PPT

1934.10— —1936.10
1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
四路红军部队长征途中共转战14个省份,走遍了大 半个中国。其中,中央红军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和 杂居区,渡过的主要江河有22条,翻越的主要大山有20座, 攻占县城100余座。
21
杨成武,又名杨能俊。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
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
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
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中央军委原常委、副秘书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代总参谋
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
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
章。
22
1935年5月,杨成武和团长王开湘率红四团飞夺泸定桥。又一次战胜了 敌人的围追堵截,力挽狂澜化险为夷。为了按照军团首长指示的时间到 达泸定桥,红四团在山高路险,沿途有敌人拦阻的情况下创下了一昼夜 行军120公里的奇迹!到达泸定桥后红四团官兵不顾连续行军的疲劳, 由22名经过精选的突击队员,组成突击队在队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 敌人对岸射来的枪林弹雨,踩着摇晃的铁索,冲过泸定桥使红军的千军 万马从泸定桥上越过了天险大渡河。。
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
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的精神。
29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也 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 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 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 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1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2
四路红军部队长征途中共转战14个省份,走遍了大 半个中国。其中,中央红军经过了1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和 杂居区,渡过的主要江河有22条,翻越的主要大山有20座, 攻占县城100余座。
21
杨成武,又名杨能俊。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
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
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
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中央军委原常委、副秘书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代总参谋
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
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
章。
22
1935年5月,杨成武和团长王开湘率红四团飞夺泸定桥。又一次战胜了 敌人的围追堵截,力挽狂澜化险为夷。为了按照军团首长指示的时间到 达泸定桥,红四团在山高路险,沿途有敌人拦阻的情况下创下了一昼夜 行军120公里的奇迹!到达泸定桥后红四团官兵不顾连续行军的疲劳, 由22名经过精选的突击队员,组成突击队在队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 敌人对岸射来的枪林弹雨,踩着摇晃的铁索,冲过泸定桥使红军的千军 万马从泸定桥上越过了天险大渡河。。
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
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
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的精神。
29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也 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 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 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 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课件

B
A
3.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4.“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B
D
7、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重走长征路,实地考察红军的革命足迹。他们应该选择的正确路线是(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会宁B、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C、遵义—瑞金—泸定桥—赤水河—会宁D、会宁—遵义—赤水河—瑞金—泸定桥
B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1933年10月至1934年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周恩来朱德(第四次)
军队人数
思考: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
主观:
敌强我弱
“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李德是奥托·布劳恩在中共党内的名字(“姓李的德国人”),他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德国共产党人.
A
3.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4.“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B
D
7、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重走长征路,实地考察红军的革命足迹。他们应该选择的正确路线是(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会宁B、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C、遵义—瑞金—泸定桥—赤水河—会宁D、会宁—遵义—赤水河—瑞金—泸定桥
B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
红军长征中创造的奇迹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 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经过11个省,渡过24条河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1933年10月至1934年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周恩来朱德(第四次)
军队人数
思考: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
主观:
敌强我弱
“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防御中的保守主义
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李德是奥托·布劳恩在中共党内的名字(“姓李的德国人”),他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德国共产党人.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19张PPT)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904:23:4704:23Sep-219-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4:23:4704:23:4704:23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9.921.9.9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4:23:4704:23:4704:239/9/2021 4:23:47 AM
甘
吴起镇 F
193陕5.1黄0
三军会师会宁
1936.10 肃
D
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腊子口
西
草地
大
毛尔盖
康
渡 雪山四
泸定会桥宁会师
河 安顺场
川 长
赤 1935.1.
湖
金 水 遵义贵
南
江沙
贵阳
州
河
吴起镇旧址
江
江
西
福
瑞金
1934.10
建
广西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9-62“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长征的胜
利”回答以下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学习目标
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胜利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 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 史的艰难曲折。 3.学习先烈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 畏精神。
小学主题班会课件-长征故事(共11张PPT)-通用版 PPT

1934年10月,由于博古、李德等人 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红军先 后逃离追踪。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 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 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 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 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 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 线;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主力军队 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 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 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 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 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 周恩来副主席、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 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 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 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 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 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 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过雪山
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 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到了大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 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数月 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爬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雪世界。雪山 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 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长征》PPT课件

下一页
主旨: 主旨:
全诗生动概括了二万 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 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 观主义精神。
返回
练习: 练习:给下列词语注音并释义
逶迤: (wéi
yí)
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
(páng bó) 气势雄伟的样子。
返回
返回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长征】
走过水草地
翻越大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突破四道 封锁线 巧渡金沙江
下一页
红军在长征途中穿越了我国十一个省 红军在长征途中穿越了我国十一个省 十一个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 陕西等。 陕西等。 下一页
飞夺泸定桥
下一页
过 雪 山
下一页
过 草 地
返回
长
征
毛 泽 东 1935年10月 年 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下一页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 , 暖 崖 云 拍 水 沙
金 金沙江浊浪滔天, 金沙江浊浪滔天, 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 壁悬崖,热气腾腾; 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 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 铁索,寒意阵阵。 铁索,寒意阵阵。
下一页
诗意:红军不怕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
的艰难险阻, 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 是平平常常的一件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 是平平常常的一件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 绵延不绝, 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 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 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 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动的泥丸。 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 两岸悬崖峭壁, 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两岸高耸的 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二根铁索, 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二根铁索,使人感到 深深地寒意。更使红军高兴的是: 深深地寒意。更使红军高兴的是:翻过了千里 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们心情开朗, 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们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 开。
主旨: 主旨:
全诗生动概括了二万 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 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 观主义精神。
返回
练习: 练习:给下列词语注音并释义
逶迤: (wéi
yí)
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
(páng bó) 气势雄伟的样子。
返回
返回
【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 长征】
走过水草地
翻越大雪山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突破四道 封锁线 巧渡金沙江
下一页
红军在长征途中穿越了我国十一个省 红军在长征途中穿越了我国十一个省 十一个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 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 陕西等。 陕西等。 下一页
飞夺泸定桥
下一页
过 雪 山
下一页
过 草 地
返回
长
征
毛 泽 东 1935年10月 年 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下一页
大 渡 桥 横 铁 索 寒 。 , 暖 崖 云 拍 水 沙
金 金沙江浊浪滔天, 金沙江浊浪滔天, 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 壁悬崖,热气腾腾; 壁悬崖,热气腾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 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 铁索,寒意阵阵。 铁索,寒意阵阵。
下一页
诗意:红军不怕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
的艰难险阻, 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 是平平常常的一件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 是平平常常的一件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 绵延不绝, 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 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 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 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动的泥丸。 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 两岸悬崖峭壁, 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两岸高耸的 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二根铁索, 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二根铁索,使人感到 深深地寒意。更使红军高兴的是: 深深地寒意。更使红军高兴的是:翻过了千里 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们心情开朗, 皑皑白雪的岷山,人们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 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
钩
授课:郑晨睿 编剧:朱锦耀
ppt: 王治霖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 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 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 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 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 的金色的光芒!
问题:
你是怎样理解“在这个长 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 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各自对 于这篇课文的看法
红军长征中跋涉的草地
红军当年从这里过草地
谢谢观赏
钩
授课:郑晨睿 编剧:朱锦耀
ppt: 王治霖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 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闭上了。
我们扑在老班长身上,抽噎着,很久很久。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 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 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 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 的金色的光芒!
问题:
你是怎样理解“在这个长 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 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各自对 于这篇课文的看法
红军长征中跋涉的草地
红军当年从这里过草地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