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_第9章_激光光学系统
第9章 光学系统的像差

第 九 章 光学系统的像差
9.1
三、光学系统的 球差分布公式
1、原理分析
L L+ L
'
'
*
含义: L 包含了前面几个面的球差贡献 L * L 及该折射面本身所产生的球差
nu sin u = ' ' 其中: ' 为转面倍率 n u sin u
. 应用 . 光学
第 九 章 光学系统的像差
9.1
2、球差分布公式
克莱伯公式: 单个折射球面的球差表示式为:
整个系统的球差表示式为:
或:
. 应用 . 光学
第 九 章 光学系统的像差
9.1
四、单个折射球面的球差分布系数,不晕点 经过推导,可得到单个折射球面的球差分布系数
PA校对法
令上式为零:可以得到一下三个无球差点
第一:L=0,此时L’必为零,故物点、像点和顶点 重合。 第二:sinI-sinI’=0,这个条件只能在I’=I=0时才 能满足,相当于光线与球面法线重合,物点 像点和球面中心重合,此时L=L’=r; 第三:sinI’-sinU=0,则I’=U;
五、单个折射球面的球差正负和物体位置的关系
. 应用 . 光学
第 九 章 光学系统的像差
9.1
一、球差的定义及其计算
1、轴向像差:由轴上点发出的同心光束,经光学系统 各个折射面折射后,不同孔径角的交线交于不同点,相 对于理想像点的位置有不同的偏离,这就是球面像差。
L L l
' '
'
实际像点与理想像点的沿轴距离
L a1U a2U a3U
' ' 2 1 4 1 6 1
应用光学第九章优秀课件

➢ 这里必须指出,近点距离并不是明视距离
2/27/2021
哈工大光电测控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15
➢ 后者是指正常的眼睛在正常照明
(约50勒克斯)下最方便和最习惯 的工作距离,它等于250mm。
➢ 它不同于人眼的近点距,两者不能混淆
哈工大光电测控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3
人眼的构造剖视图
巩膜 角膜
脉络膜
*巩膜是眼球的第一层保护膜,白色、不透明、坚硬;
*角膜是巩膜的最前端部分,无色而透明;
眼睛内的折射主要发生在角膜上;
*脉络2/膜27是/20眼21 球的第二哈层工膜大,光上电面测有控供技给术眼与睛装营备养研的究网所状微血管;
4
人眼的构造剖视图
*网膜是眼球的第三层膜,上面布满着感光元素,即锥状细胞和杆状
细胞,锥状细胞直径约5微米,长约35微米;杆状细胞直径约2微米
,长约60微米。它们在网膜上的分布式不均匀的。在黄斑中心凹处
是锥状2/2细7/2胞021的密集区哈而工大没光有电杆测状控细技术胞与,装由备中研心究向所外,逐渐相对变6 化;
人眼的构造剖视图
瞳孔 虹膜 角膜
巩膜
网膜 脉络膜 黄斑中心凹
晶状体
盲斑
黄斑中心凹是人眼视觉最灵敏的地方。
光 视神经细胞
神经纤维
盲斑
大脑
盲斑是网膜上没有感光元素的地方,不能引起光刺激。
晶状体在虹膜后面,是由两个不同曲率的面组成的透明体,
2/27/2021
哈工大光电测控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7
人眼的构造剖视图
瞳孔 虹膜 角膜
应用光学第九章
精品课件-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_第三版(石顺祥)-第9章

第 9 章 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图9-6 孔径光阑为无限小时视场光阑的确定
21
第 9 章 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显然,物面上一点要成像,在它发出的主光线在物空间应该通过 所有光阑在物空间的像,所以物面上的成像范围就由所有光阑在 物空间的像中对入瞳中心的最小者决定。在图9-6中,L2′对入 瞳中心的张角比L1对入瞳中心的张角小,由它所决定的物面上AB 范围以内的物点都可以被系统成像,而B点以外的点,如C点,已 不能通过系统成像。因此,光组L2的边框是决定物面上成像范围 的光阑,是视场光阑。根据光路可逆,类似孔径光阑一样,也可 以在系统的像空间确定。
第 9 章 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第9章 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9.1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9.2 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9.3 像差基本概念 9.4 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9.5 光学系统设计软件——ZEMAX简介 例题
1
第 9 章 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9.1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9.1.1
18
第 9 章 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轴外物点发出的充满入瞳的光束被遮拦情况,与光学系统 中除了孔径光阑外,别的光阑的位置和大小有关,同时还与入 瞳的大小有关。 为了简单起见,先讨论孔径光阑或入瞳为无限 小的情况。 此时只有主光线附近的一束非常细的光束可能通过 光学系统。 因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范围,便由对主光线发生限 制的光阑所决定。
15
第 9 章 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9.1.3 视场光阑和入/
在一个实际的光学系统中,除孔径光阑外,还有其它的光阑。 在大多数情况下,轴外点发出并充满入瞳的光束,会被这些光阑 所遮拦。在图9-5中,由轴外点B发出充满入瞳的光束,其下面有 一部分被透镜L1拦掉,其上面有一部分被透镜L2拦掉,只有中间 一部分(图中阴影区)可以通过光学系统成像,这样轴外点的成像 光束小于轴上点的成像光束,使像面边缘的光照度有所下降。
工程光学知识点整理

工程光学知识点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工程光学课件总结班级:姓名:学号:目录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1)第一节光学发展历史 (1)第二节光线和光波 (2)第三节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5)第四节光学系统的物象概念 (10)第二章共轴球面光学系统 (11)第一节符号规则 (11)第二节物体经过单个折射球面的成像 (13)第三节近轴区域的物像放大率 (16)第四节共轴球面系统成像 (18)第二章理想光学系统 (21)第一节理想光学系统的共线理论 (21)第二节无限远轴上物点与其对应像点F’---像方焦点 (23)第三节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1,作图法求像 (27)第四节理想光学系统的多光组成像 (33)第五节实际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38)第六节习题 (41)第四章平面系统 (42)第一节平面镜 (42)第二节反射棱镜 (43)第三节平行平面板 (46)第四节习题 (48)第五章光学系统的光束限制 (49)第一节概述 (49)第二节孔径光栅 (51)第三节视场光栅 (54)第四节景深 (55)第五节习题 (56)第八章典型光学系统 (57)第一节眼睛的光学成像特性 (57)第二节放大镜 (62)第三节显微镜系统 (64)第四节望远镜系统 (70)第五节目镜 (74)第六节摄影系统 (76)第七节投影系统 (78)第八节光学系统外形尺寸计算 (80)第九节光学测微原理 (85)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光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光学是人类最古老的科学之一。
对光的每一种描述都只是光的真实情况的一种近似。
研究光的科学被称为“光学”(optics),可以分为三个分支:几何光学物理光学量子光学第一节光学发展历史1,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论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2,公元前130年,托勒密列出了几种介质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3,1100年,阿拉伯人发明了玻璃透镜。
应用光学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2015年2月
课程性质与任务
• 以几何光学为理论基础,以光学系统中光 的传播、成像以及光学系统的设计原理与 像质评价为主要内容 • 掌握光学系统成像的概念、理论和原理 • 学习光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光学系统 的分析评价方法
课程内容
• • • • • • • • •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第二章 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重点) 第三章 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 第四章 平面镜、棱镜系统 第五章 光学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第六章 辐射度学基础 第七章 色度学基础 第八章 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重点) 第九章 典型光学系统(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 投影仪以及光纤、激光、红外光学系统)
λ
第1节 光波和光线
三、光的特性
• 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 光的传播实际上是波动的传播 • 物理光学 研究光的本性,并由此来研究各种光学现象 • 几何光学 不考虑光的本性,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传播现象
第1节 光波和光线
四、光波
•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波长比一 般的无线电波短 – 可见光:400nm-760nm – 紫外光:5nm-400nm – 红外光:780nm-40μm • 近红外:780nm-3μm • 中红外:3μm-6μm • 远红外:6μm-40μm • 单色光:同一波长的光 • 复色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
n1 sin I 0 n 2 sin 90° n 2 n2 sin I 0 n1
I1 O1 I2
I0 O2
I11 O3
第4节 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二、全反射
• 全反射的应用
–用全反射棱镜代替反射镜:减少光能损失 –光纤 –指纹仪
激光照明
数码相机
应用光学各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波面:某一时刻其振动位相相同的点所构成的等相位面称为波阵面,简称波面。
光的传播即为光波波阵面的传播,与波面对应的法线束就是光束。
波前:某一瞬间波动所到达的位置。
光线的四个传播定律:1)直线传播定律:在各向同性的均匀透明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相关自然现象有:日月食,小孔成像等。
2)独立传播定律:从不同的光源发出的互相独立的光线以不同方向相交于空间介质中的某点时彼此不影响,各光线独立传播。
3)反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折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之比等于折射光线所在的介质与入射光线所在的介质的折射率之比,即nn I I ''sin sin = 光路可逆:光沿着原来的反射(折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媒质表面,必定会逆着原来的入射方向反射(折射)出媒质的性质。
光程:光在介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S 和介质折射率n 的乘积。
各向同性介质:光学介质的光学性质不随方向而改变。
各向异性介质:单晶体(双折射现象)马吕斯定律:光束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始终保持着与波面的正交性,并且入射波面与出射波面对应点之间的光程均为定值。
费马原理:光总是沿光程为极小,极大,或常量的路径传播。
全反射临界角:12arcsinn n C = 全反射条件:1)光线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入射。
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共轴光学系统:光学系统中各个光学元件表面曲率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物点/像点:物/像光束的交点。
实物/实像点:实际光线的汇聚点。
虚物/虚像点:由光线延长线构成的成像点。
共轭:物经过光学系统后与像的对应关系。
(A ,A’的对称性)完善成像:任何一个物点发出的全部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仍然聚交于同一点。
每一个物点都对应唯一的像点。
理想成像条件:物点和像点之间所有光线为等光程。
应用光学-第九章(2)望远系统

施密特物镜由球面主镜和施密特校正板组成。 校正板是个透射元件,其中一个面是平面,另一个面是非球面。 非球面的面型能够使中央的光束略有会聚,而使边缘 的光束略有发散,这样球差得到很好校正。
F’
施密特校正板 球面主镜
马克苏托夫物镜由球面主镜和负弯月形厚透镜组成。 负弯月形厚透镜的结构如满足如下条件就可以不产 生色差,也可以用它来补偿主镜产生的球差。
f
' 1
Δ=0
γ = 1 β = − f1' f 2'
无论物体位于何处,都是常数。
α = β = (f
2
' 2
f
' 2 1
)
4.视角放大率:
望远系统的放大率也用视角放大率表示:
tgω ' Γ= tgω0
y'
−ω
f1’
ω'
-f2’
ω'
ω0
y'
−ω
ω'
ω'
f1’
-f2’
由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相对于望远镜的长度来说要大得 ω 多, 0 与物体对物镜中心的张角ω可认为相等。
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片双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 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
物镜 目镜 视场光阑
D
ω
y'
ω'
ω'
出瞳
D'
f1 ' L
− f2 lp '
1.组成:由正物镜与正目镜组成。 2.系统长度:
L = f − f2 = f + f
' 1 ' 1
' 2
3.视场:视场光阑设在其公共焦平面上,设b为 视场光阑直径,也为分划板位置。
应用光学-第九章(3)摄影与投影系统

投影系统的核心部分是物镜。 一、主要参数:共轭距、工作距、放大率、视场、相对孔 径等。 1、共轭距(M) 共轭距的大小影响轴向尺寸。
y'
− U max
H
H'
U ' max
y
工作距离
−l
M + HH '
l'
共轭距和放大率、焦距之间的关系如下:
M = − f ' (β − 1) β
2
共轭距与焦距成正比,当横向放大率一定时,共轭距 增大使物镜焦距增大。 小型:M=1m左右、中型M=1~2m、大型M>2m
光圈系数 景深 相对孔径越大,景深越小。
利用光圈与快门配合可以实现特殊摄影效果
摄影物镜的主要光学参数:
1、焦距f ’ 用某一镜头拍摄一定距离的物体时,像高y’为
yf ' y' = = kf ' x
k是常量
焦距不同的镜头,拍摄同一距离的景物,像的大小也不同
2、相对孔径或光圈系数
相对孔径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系数 景深
像面能在一定范围内沿轴移动的量称为几何焦深。
几何焦深的大小与像点所允许的弥散斑直径有关。
设弥散斑允许的直径为z′,焦深2△′与z′的关系可由下 图求出:
z' 2Δ' = tgU'
入瞳
出瞳
像平面
A
-U F H
D H’
U’ F’ △’ A’ △’
Z’
-l
f’ l’
x’
在对称式的摄影物镜中,入瞳和出瞳分别靠近物镜的前主 面和后主面,它们有同样的通光孔径,
3、画面大小2y’或物方视场角2ω
2 y ' = 2 f ' tg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系统设计
光的传播及 光与物质 作用
光学信息处理
9.7 激光谐振腔的计算
长度、半径
与激光束的束腰位置,束腰半径有关。
闭腔 稳定腔 光学谐振腔 开腔 非稳腔 临界腔 气体波导腔
基本模型
系统构成
实现模式选择
1964年,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建议定名“激光”。
激光
1953年,第一台激光器原型机出现,美国。
1960年,第一台实验用激光器。
1970~,开始商用,舞台,IBM,飞利浦......
1980~,光盘。
光纤通信、激光武器、科学研究、探测、医疗、 娱乐...... 皮秒激光器、飞秒激光器。
共轴球面腔的稳定图
第九章 激光光学系统
激光
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 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其原理在 1916年被爱因 斯坦发现。 “镭射”、“雷射”、“莱塞”,LASER,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受激辐射。
砷化镓(GaAs)、硫化镉 (CdS)、磷化铟(InP)、硫化锌 (ZnS)
受激辐射
当外来光子的频率满足hv = E2-E1时,使原子中 处于高能级的电子在外来光子的激发下向低能 级跃迁而发光。
E2 E1
发光前
h
发光后
h h
9.1 激光束传输特性
激光光束截面的光强呈高斯分布
P209
9.3.2 激光扩束望远镜
用于激光测距、全息 照相等领域。 原理:令束腰位于物 镜焦距处。|l| = f ' 扩束望远镜的主要作 用是压缩激光发散角。
9.4 激光整形和微光斑形成系统
适用于半导体激光器
方法:
拦光法 柱面镜法 棱镜法
微光斑形成系统
主要考虑因素:
衍射
像差
激光
方向性好
激光
单色性好
激光
集中性好
空间高度集中:亮度比太阳表面高 1010 倍
时间高度集中:功率峰值为 1012 瓦。
激光
相干性好
CD机原理-光学部分
激光器分类
固体激光器
红宝石,Nd:YAG,钕玻璃
气体激光器
He-Ne,C半导体激光器
9.2 激光束的透镜变换
高斯光束的透镜变换
P212-214
透镜的作用是改变高斯光束的特征参数:束腰的大小 和位置。
1 1 1 R1 R2 F
1 2 (薄透镜)
9.3.1 激光聚焦透镜
激光束聚焦的目的就 是希望得到足够小的 激光束束腰半径。
方法:令 |l| >> f ' 例如: |l| =500mm, f '=25mm
傅立叶光学、信息光学。
信息光学
信息光学=数学工具(级数、积分)+经典光 学(光波的传播、干涉、衍射、成像、光学信 息的记 录与再现、光学信号的处理)
应用光学 基本观点:光是能量的 射线
物光 电磁波
信光 光是信号 的载体
基本定理:费玛原理
光波的电磁场 理论
线性系统理论
成像、象差理论 基本内容:
方法如前介绍,注意调整距离。
9.5 激光扫描系统
核心:旋转多面体(旋转棱镜)、fθ透镜。
扫描分:一维、二维
快速,非接触。
9.6 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和傅立叶变换镜头
空间频谱
一幅图像可以看成是一种光的强度和颜色的空 间分布。这种分布的特征可以用空间频率来表 示。
把图像看成是由各种方向和各种间距的条纹组 成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