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

理规定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制度为促进医院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与细菌耐药性的产

生,依据《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

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指本院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选

用适宜的抗菌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患

者,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负责抗菌药物

临床使用的相关工作。各临床科室主任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奖,并根据本科室本专

业的特点制订年度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

三、医院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为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按

照《临床诊疗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的要求,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完善工作制度和监管机制,每月分析院、科两级抗菌药物

临床使用情况,对科室和个人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

四、根据本院用药情况,制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药品分级目录。医生应严格执

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细菌耐药情况、患者

病理生理特点及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特殊级抗菌药物

的使用一定要按规定履行程序,专家会诊意见必须在病历中记录。对不执行抗菌药物分级

管理制度的科室和个人按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五、检验科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工作,并及时

将结果通报临床。感染控制科定期对细菌耐药趋势进行分析,公布感染监测报告,针对不

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各临床科室要提高用药前微生物的送检率,接受限制使用级的必须≥50%;特殊使用级的必须≥80%,不达标者按规定处罚。

六、药剂科要加强临床药师的培养,为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临床药师要对所下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建议,纠正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同时应做好工作日记和重点药历的书面资料整理工作。

七、药剂科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时应及时向医务处报告,严重问题及时在院内网上公布。同时做好抗菌药物的遴选和轮休工作。

八、医院每年至少2次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相关培训,并组织考试,考试的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不及格者应取消抗菌药物的处方权和调剂资格。

九、医院制订并落实具体的抗菌药物使用的奖惩措施,量化检查指标,加大对各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的监控力度。医务处组织质量控制科、感染控制科及药剂科等,对本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检查相关指标的落实情况,对期限内无特殊理由不能完成指标的科室和个人,院内网公示、警告,并通报处理情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