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1章 直线运动课件(必修1)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大全第一章核心考点直线运动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考点大全第一章核心考点直线运动课件

a vt v0 t
二.直线运动的规律
1.直线运动的分类
2.匀速直线运动
(1)特点 v=恒量; (2)公式 s=vt; (3)图象
3.匀变速直线运动
(1)特点 a=恒量; (2)公式 (3)图象
vt = v0 + at;
s
=
v0t
+
1 2
at
2
;
v
2 t
=
v
2 0
+
2as;
s
=
v
t
t
-
1 2
分析 不妨作出质点运动的速度图线(如图),以便找出 解题的方法。质点做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做减速运动的 时间间隔为t2=t-t1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0,从图线入手可引 出不少解题方法,我们采用平均速度的方法求解。
解:由图象得
v0 a1t1 a2t2 (1)
s
1 2
v0
(t1
t2
)
1 2
v0t (2)
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线应是一条直 线,当物体匀加速运动时,直线的斜率为正; 当物体匀减速运动时,直线的斜率为负.图线 与横坐标t轴的交点表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为零.横坐标t轴上方的值表示物体向前运动, 横坐标t轴下方的值表示物体向后(向与规定 正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
解:(1)竖直上抛运动,速度为正值,但数值减小;物体 上升到最高点后,向正加速运动,速度为负值,但数值的绝 对值仍增大.因此可知,速度图线应是图中的C.
由(1)式得
a1t1
a2t2
t1 t2
a2 a1
t1 t1 t2
a2 a1 a2
t1
a2 a1 a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1课时)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第1课时)课件

A 解析: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可以忽略;研究 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火车的自身长度与铁路桥相比, 不能忽略;研究自行车整体的运动时,可以忽略自身大小,故选 A.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
【例 2】(参考系的理解)2012 年 6 月 6 日,天空上演“金星凌 日”的精彩天象。观察到日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 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 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 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 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 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视为质点
D.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2.方法和技巧 (1)判断是否为瞬时速度,关键是看该速度是否对应“位置”或 “时刻”. (2) 求 平 均 速 度 要 找 准 “ 位 移 ” 和 发 生 这 段 位 移 所 需 的 “ 时 间”.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典例】 (多选)某部队进行野战训练,训练过程中的运行路线 可以在指挥中心的屏幕上显示出来,如图.屏幕的小正方形边长代 表 1 m.如图所示为某个班战士的行动轨迹,沿箭头方向运动.AB, ABC,ABCD,ABCDE 四段图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1 s,2 s, 3 s,4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返回(fǎnhuí)导航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九页。
(2)参考系的选取 ①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 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②比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 必须选同一参考系.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直线运动
2.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 边挂上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 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3. 平衡摩擦力
在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薄木块,并反复移动其位置,直 到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小车在钩码牵引下能匀速下滑为止。
4. 测量小车质量
用天平测出小车和车中砝码的总质量m0。
决连接体问题。
动力学方程
理解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方法,掌 握动力学方程的应用技巧。能够 运用动力学方程解决连接体问题

临界与极值问题
理解临界与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 ,掌握临界与极值问题的求解技 巧。能够运用临界与极值问题解
决连接体问题。
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现象
01
理解超重的概念,掌握超重的判断方法。能够分析超重现象中
02
4. 取下纸带,选取点迹清晰的几 段进行测量。
06
高考真题演练与解析
选择题专项训练
精选高考真题,涵盖直线运动的 各个方面,如匀速直线运动、匀
变速直线运动等。
针对每个题目,提供详细的解析 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
握解题方法。
配备相应的练习题,供学生进行 针对性训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
解和记忆。
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 过程。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 基本步骤
动能定理在直线运动中的应用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明确研究过程中有哪些力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做多少功。
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动能定理在直线运动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动能定理在直线运动中的应用 举例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动能定理 应用。
静摩擦力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

第1讲 │ 要点探究
0.6 自由落体 竖直上抛 0.4
1 [解析 升降机静止时,小球与升降机地板间的高度差 h= gt2= 解析] 升降机静止时, 解析 =2 = 1.8 m.升降机以 10 m/s 速度匀速上升时,选择电梯为参考系,小球的加 速度匀速上升时,选择电梯为参考系, . 速度 a=g,方向竖直向下,即小球相对于升降机地板仍做自由落体运动, = ,方向竖直向下,即小球相对于升降机地板仍做自由落体运动, 1 有 h=2gt′2,解得从剪断吊线到小球落地的时间 t′=0.6 s.如果选择地面 = , = . 为参考系,因小球具有向上的初速度和向下的重力加速度, 为参考系,因小球具有向上的初速度和向下的重力加速度,小球做竖直 上抛运动,即在升降机外的地面上看小球是竖直上抛运动. 上抛运动,即在升降机外的地面上看小球是竖直上抛运动.若升降机以 12.5 m/s2 加速上升时,以电梯为参考系,物体的加速度为 a′=22.5 m/s2, 加速上升时,以电梯为参考系, = , 1 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有 h=2at″2,解得 = , t″= = 2h a =0.4s.
第1讲 │ 要点探究
例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虫子, 高空飞行时, 高空飞行时 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虫子, 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 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然是一 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的原因是( ) 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的原因是 A.飞行员的反应快 飞行员的反应快 B.子弹的飞行速度远小于飞行员的速度 子弹的飞行速度远小于飞行员的速度 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来说是几乎静止的 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来说是几乎静止的 D.飞行员的手特有劲 飞行员的手特有劲

(浙江专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1运动的描述课件

(浙江专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直线运动1运动的描述课件

表中"、b、c、d表示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其含义如下: "—识记:指能再认或表达物理事实、物理量及单位;能用文字' 图示或数学表达式表示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

b—理解:指能理解物理现象和过程,明确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 识别概念和规律的外延,并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C—简单应用:指能将物理事实、现象与概念' 规律建立联系,认识规律适用的条件,并用以解决简单的问题。

d—综合应用:指能选用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及相应的物理方法和思维策略,求解较复杂问题。

基础夯实精准归纳质点、参考系、时间和位移1 •质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条件是研究问题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2 •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作参考系。

任意物体都可以用来作参考系,参考系选择应以方便研究为原则,研究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通常默认选择地面作参考系。

基础夯实精准归纳3 •时间⑴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每一个点表示一个不同的时刻。

(2)时间间隔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之间的线段。

4 •位移(1)位移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它是质点由初位置扌旨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2)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题组突破强化提升质点与参考系的理解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D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就可把物体看作质点解析: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不存在,引入质点概念,可以简化对物体运动的研究,A项错;由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可知Q 正确;质点是有质量的,它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抽象出来的点,与物体质量和大小没有直接关系,B、C项错。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1章直线运动第1课时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教科版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1章直线运动第1课时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课件教科版
v1 v2 2 v1v2
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为
v甲= x = 2v1v2 = 2 40 60 km/h=48 km/h; t甲 v1+v2 40 60
乙车的平均速度 v乙 = x , t乙
又 v1t乙 + v2t乙 =x,则 v乙 = v1 v2 =50 km/h> v甲 ,故 C 正确.
22
解析: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把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作滑块经 过光电门位置时的瞬时速度,即 v= d = 4.0 103 m/s=0.10 m/s,A 正确.
t 0.040
2.[往返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分析和计算](多选)一物体以v1=4 m/s的速度向 东运动了5 s后到达A点,在A点停了5 s后又以v2=6 m/s的速度沿原路返回, 运动了5 s后到达B点.则( AC ) A.前5 s的平均速度为4 m/s,方向水平向东 B.前10 s的平均速度为4 m/s,方向水平向东 C.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方向水平向西 D.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率为 2 m/s
t
(2)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 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 程度. (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粗略计算时我们可以用 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求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解析:由图可知,AB 段位移为 1 m,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v = x =1 m/s,故选项 A 正确;同理,ABC t
段位移为 5 m,平均速度为 5 m/s,故选项 B 正确;Δt 越小,该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越接 2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1直线运动第1讲运动的描述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1直线运动第1讲运动的描述课件

第十页,共42页。
【解析】瞬时速度与时刻对应,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与时间对应;平均速度等
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第 2 s 末在 B 点,瞬时速
度是 1 m/s,选项 A 正确;前 2 s 内,物体从 A 经过 C 到 B,位移为 2 m,故平均
速度为 v =
2 2
sm=
2 2
第一页,共42页。
内容


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Ⅱ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
公式、图象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 直线运动
新课标卷真题
命题热点
2016Ⅰ卷21题 2016Ⅲ卷16题 2014Ⅱ卷14题 2014Ⅰ卷24题
2013Ⅰ卷23题
从近几年高考看,一是考查对质点、 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通常以选 择题形式出现;二是考查研究匀变 速直线运动规律,以实验题形式出 现;三是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的应用及v-t图象,既有选择题, 也有计算题.
【解析】计算位置 1 的速度,尽管可以用计算位置 1 和 2、1 和 3、1 和 4 之间 的某一段平均速度替代,但考虑到时间取的越短,其内的平均速度越与位置 1 的瞬 时速度接近,故应位置 1 和 2 的平均速度作为位置 1 的瞬时速度.Δx12=3.6 cm- 1.0 cm=2.6 cm,Δt12=0.1 s,v1= v 12=ΔΔxt1122=2.6×0.110-2 m/s=0.26 m/s.
而不能被看作质点的物体,其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选项A、 B、C错误,D正确.
第八页,共42页。
• 2.[位移与路程的区别(qūbié)](2017届河北武邑检测)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 向下抛出一个小皮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6 m处被接住,则这一段过 程中( )

人教版必修一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1 运动的描述课件.ppt

人教版必修一高三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1.1    运动的描述课件.ppt

岸才是静止的,选项B正确; 典 只有物体沿同一方向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跟这段
例 时间内它通过的路程相等,除此之外,都是位移大小小于路 程,选项C错误;
解 4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它对应着两个时刻之间,在时间轴
析 上对应着一段长度,选项D错误。
考点一 对质点和参考系的理解

编 精 [典例2] 一船夫划船逆流而上,驾船沿河道逆水航行,经 选 过一桥时,不慎将心爱的酒葫芦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但
精 编 2. 如图所示,小球以v 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 精 一墙壁经Δt=0.01 s 后以v 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
弹回,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C ) 选
A.100 m/s2,方向向右 B.100 m/s2,方向向左 C.500 m/s2,方向向左 D.500 m/s2,方向向右 典 例 解析:由 a=ΔΔvt 得:a=v2-Δ-t v1=2-0.0-1 3 解 m/s2=500 m/s2,方向与 v2 方向相同,水平 析 向左,故 C 正确。
考点三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形 1、(多选)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
ACD 题 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

运动
B.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
拓 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又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
(2)x-t图象、v-t图象 结合追及和相遇问题;
的应用;
(2)对于图象问题要由注
(3)与牛顿运动定律、电 重对状态的分析转向注
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 重对过程的理解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匀变速直线 运动
江苏卷第 5题
选择题
3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动图象,v-x 图象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第一章 直线运动
考点
要求
说明
质点、参考系

位移、速度、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图象

匀变速直线 运动图象只
限于v-t图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 动
本章涉及的主要考点有:①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 重要概念:参考系、质点;②正确理解位移、速度、 加速度等的意义;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公式)及 应用;④运动图象:x-t图象、v-t图象;⑤自由落 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高考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趋向于对考生分析问 题、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匀 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及其v-t图象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 和难点.
年份 考题
题型 分值
主要考点
全国卷Ⅰ 第24题
山东卷第 23题
2014 重庆卷第 5题
计算题 计算题 选择题
12分
匀变速直线运动 规律的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
18分 规律在生活中的
应用
6分 运动图象,依题 中条件选v-t图
全国卷Ⅱ 第14题
选择题
6分
运动图象,依v -t图象解题
年份 考题
题型 分值
主要考点
全国卷Ⅱ 第24题
全国大纲 卷Ⅱ第14
题 2014 全国大纲
卷Ⅱ第22 题
计算题 选择题 实验题
13分 6分 6分
描述运动的基本 概念、规律及应

运动图象,依v -t图象解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