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现状与展望

先天性心脏病的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现状与展望
先天性心脏病的单纯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现状与展望

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肝癌的现状

肝癌的局部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以影像设备和技术进行精确引导定位,将药物、生物制剂、基因治疗制剂以及高新医疗科技材料等注入肿瘤内部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超声引导技术具有实时监控,引导准确、创伤小、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和可重复性等优点,现已成为与外科手术治疗,区域性血管介入治疗并重的三大主要肝癌治疗方法之一。达到了有效治疗肿瘤或者是减瘤,减轻症状目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超声引导微创介入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领域最为活跃、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一个新兴专业领域,必将在人类肝癌的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的超声介入治疗必将对传统的医学模式产的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 肝癌;超声检查;介入性;治疗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措施。但由于其起病隐匿,我国肝癌患者约70%在发现时已为晚期,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仅20%左右能手术切除。因此,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就变得非常重要。肝癌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区域性血管介入治疗和局部间质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的局部介入性治疗作为一种局部原位杀灭肿瘤的方法有了较大进展,已成为临床非手术治疗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新技术。目前超声引导下肝癌介入治疗方法有两大类数十种,即超声引导化学消融治疗和超声引导热消融治疗。本文就将这些技术作一综述。 1 化学消融治疗 超声引导局部间质化学消融治疗是指在超声引导下将注射剂注入肿瘤内,通过化学或物理效应使肿瘤坏死。目前常使用的注射剂包括无水酒精、醋酸、热盐水或高温蒸馏水、放射性核素、生物制剂、鱼肝油酸钠无水酒精溶液等。 1.1 超声引导经皮瘤内无水酒精消融治疗(PEIT) 无水酒精的作用机制是利用无水酒精的蛋白凝固作用,脱水作用以及血管栓塞作用达到肿瘤的局部消融。Sugiura等首先将PEIT 治疗肝癌应用于临床,日本学者杉浦信之等亦曾报道用于治疗小肝癌。国外Livraghi 等报告直径≥5 cm 也可用PEIT 治疗,并观察1066 例的治疗效果,总的3、5、7 年生存率分别为72.3%、43.2%和27.0%。国内林学英等对746 例患者PEIT 治疗后的远期疗效进行观察,取得较满意效果。罗长庚等对60 例肝癌患者随机分组,手术组术后1、3、5 年生存率虽均高于PEIT 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所以PEIT 接近临床上的肝癌手术治疗效果。有学者通过对40 例肝癌患者PEIT 和经皮高温蒸馏水注射治疗对比得出,两者治疗肝癌疗效稳定可靠,且各有优缺点。在PEIT 量化治疗方面,国内学者林礼务等研究较多。而吴永梅等在PEIT 治疗中计算出无水酒精注射量与肝癌弥散范围的相关系数。目前,PEIT治疗肝癌在技术上作了一些改进,主要有专用针具的使用,无水酒精加热,与其它方法联合治疗等。PEIT 是如今世界范围内化学消融中应用最广泛的,但由于酒精的弥散不均匀性和不可控性,且对较大肿瘤治疗次数较多等缺点,主要还是用于小肝癌的治疗。 1.2 经皮醋酸注射治疗(PAIT) 醋酸的作用机制是使癌细胞脱水固定,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醋酸属弱酸性,穿透性好,理论上在用量,疗程上比无水酒精要好。Ohnishi 等研究表明,当醋酸浓度为40%~50%时,肿瘤的治疗效果最理想。刁雪红等认为,PAI 的适应证主要用于直径不超过3 cm,病灶不超过3 个的小肝癌,也可用于3~7 cm 肝癌无肝肾功能损害及大量腹水者,或是术前或术后的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适应证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适应证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0.7-0.8%,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高达15万左右。美国2亿多人口中先心病90万,我国先心病患者可能有300-400万左右 ?先心病已成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及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介入性导管术 ?通过特殊的导管及装置由外周血管插入到所需治疗的心血管腔内,全部或部分替代外科手术治疗 ?介入性治疗优点:非开胸、创伤小、疗效好,无手术疤痕,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死亡率低,部分病例经中、长期随诊证实疗效确切 发展史 ?1966年Rashkind和Miller——房隔造口术 ?1971年Porstmann——PDA海绵塞堵塞术 ?1974年King—— ASD封堵术 ?1977年Rashkind—— ASD封堵术 ?1982年Kan——PBPV 发展史 ?1984年Lababidi—— PBA V ?1985年Inoue—— PBMV ?1992年Cambier——弹簧栓子封堵PDA ?1997年Masura——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ASD、VSD ?1999年——国产堵闭器 ?近5、6年来,先心病介入治疗在材料、实验、方法学、临床应用及随访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也有新的装置出现,如各种血管支架,经皮人工办膜导管置换术。有学者预测,在未来的20年内非冠状A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会有突破性进展 介入性导管术治疗效果的保证 ?设备齐全的心导管室装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有条件者包括食道超声、心内超声 ?术前要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与同意 ?技术条件方面 要求从事先心病介入的医生有较高的医疗素质 有熟练的导管操作技术 有扎实的心脏病专业基础尤其要熟悉各类先心病的解剖,血流动力学,熟练掌握先心病的超声心动图、术前对患者进行适应证的选择、规范化的操作,出现并发症能及时正确处理。 有开展体外循环先心病的心外科支持 目前存在问题 ?开展医院过滥,行为不规范(条件不具备,对先心病概念不清,医生没有受过严格训练,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的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后的护理 刘宏宇王岩 【摘要】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痊愈出院。结论封堵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护理 室缺房缺外科修补术治疗先心病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是此种方法存在创伤大、恢复慢和输血风险。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介入治疗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新的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不需要输血的优势,这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13岁,动脉导管未闭(pda)16例,房间隔缺损(asd)11例,室间隔缺损(vsd)15例;心功能ⅰ级。 1.2介入手术方法 1.2.1动脉导管未闭常规局麻下分别穿刺股动脉、股静脉,沿股静脉送入6~7f的端孔导管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后,将260cm的交换导丝经pda送入降主动脉;沿动脉送入4~5f的猪尾导管至主动脉弓降部行侧位造影放大摄影,观察pda的形状和位置,测量其直径,沿交换导丝送入传送鞘至降主动脉,撤出导丝和内鞘,选择大于pda最窄直径2~4mm的蘑菇伞封堵器(amplatzerductoccluder,ado),证实ado形状,位置满意,无或仅有少量烟雾状残余分流时,可沿指示方向操纵旋转柄,释放ado,封闭pda,术毕撤出导管、导丝及鞘,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术中静脉注射肝素0.5~1.0mg/kg,24~48h 后复查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 1.2.2房间隔缺损在全麻或局麻下穿刺右股静脉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送入260cm导丝至左上肺静脉,用球囊测量asd最大伸展径,选择型号合适的amplatzerasd封堵器在x线及tte监视下封堵asd,其余同上。 1.2.3室间隔缺损在全麻或局麻下穿刺右股动静脉行常规左室造影及导管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专家笔谈·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现状及展望 马春野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2.22.006作者单位: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心外科 Email :Machunye001@yahoo.com.cn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儿童常见的先天畸 形之一,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活产婴 儿先心病发病率为6? 8?[1] 。早产儿先心病的发病 率为12.5?[2] 。2011年我国出生人口1604万人, 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新生儿中,约有13万人以上患有先心病。 手术是治疗先心病的传统方法,但外科手术创伤大,有时术后会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长,手术瘢痕大,给患者及家属留下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一直成为困扰医师和患者的难题。而具有“不开刀、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特点的微创介入治疗是目前全球医学界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自1966年Rashkind 等 [3] 首先应用头端带有球囊 的特种导管进行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S ),介入性治疗开始成为先心病治疗范畴, 1967年Porstmann 等[4] 应用泡沫塑料塞子堵闭动脉导管未闭(PDA ), 1974年King 等[5]及1977年Rashkind 进行了房间隔缺损(ASD )封堵术,1982年Kan 等[6]报道球囊扩张术治疗 肺动脉瓣狭窄, 1984年Lababidi 等[7]成功进行了主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这个阶段因为器械及操作均尚 未成熟、 操作复杂、并发症多,使得国内很少开展。直到1997年Amplatzer 发明了镍钛合金的封堵器,其具有 安全性好、操作简便、可控制性强、并发症少的优点。其后随着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的研制成功,治疗成本大幅下降,使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在我国迅速推广与普及,目前,介入疗法已成为许多种先心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相当一部分病变可以通过介入方式达到治愈的目的,使几乎100%的PDA 、 80%的ASD 、70%的室间隔缺损(VSD )均可通过导管介入治疗获得痊愈。 一、目前国内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区域和医疗单位 从2009年我国开展正规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及资格认证,至今培养了大批专科技术人才,至2010年我国先心病注册介入医师是738名,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均已开展了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很多基层医 院也已经陆续开展该项目。 二、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例数、病种及疗效我国从1998年正式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目前开展的医院有350多家,根据卫生部先心病直报系统统计结果显示,其中每年完成数量>500例的有3家医院;完成200 500例的有16家医院;100 199例的有27家医院;其余的医院每年完成数量不超过100例。2010年我国共完成各类先心病介入治疗18648例,其中PDA 封堵术5466例,ASD 封堵术6793例,VSD 封堵术4252例,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680例,总成功率97.6%,并发症发生率为0.92%,死亡率0.05%。因为目前我国有许多基层医院也已经开展先心病介入手术,但尚未进入直报系统,根据介入器材厂商统计,目前我国年完成介入治疗例数已经超过20000例。随着 技术进步与器械发展, 国内许多大的心脏中心陆续开展了一些少见复杂的先心病的介入治疗,同时杂交手 术(Hybrid )(镶嵌)治疗手术室的建立及推广使得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紧密结合,使其治疗效果及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下降。目前我国先心病介入治疗不仅在数量,而且在病种及治疗范围达到国际领先。 三、常见的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日趋成熟 1.PDA :PDA 封堵术的成功率已达98%以上,且极少发生晚期并发症,单纯PDA 介入治疗已经基本替代外科手术;封堵材料选择PDA 直径≥2mm 应用蘑菇伞形封堵器;PDA 直径<2mm 采用Cook 公司可控弹 簧栓子。动脉导管开口位置欠佳、 从肺动脉侧通过困难的病例可以通过主动脉侧导入置换导丝抓捕建立动 静脉轨道的方法获得成功治疗。但目前PDA 封堵术仍有些问题需待解决,如PDA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介入治疗时机的把握以及术后治疗效果的随访;婴儿PDA 介入治疗时机的把握;PDA 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方法选择;介入术后溶血的规范性治疗方案等。 2.ASD :ASD 封堵术的整体成功率也已达97%以上。缺损条件佳者已基本取代外科手术;但有经验的超声科医师准确的术前检查及诊断要比手术医师的技术更为重要。目前国产小型号封堵器在组织相容性及成型效果方面已经基本与进口封堵器效果无统计学差 · 9207·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11月第6卷第22期Chin J Clinicians (Electronic Edition ),November 15,2012,Vol.6,No.2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分析 目的总结我科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患儿的术后监护效果。方法总结性分析、统计2013年2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措施,并探讨这一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死亡人数为4例,死亡率为4.00%;术后的并发症21例,包括肺部感染、低心排、心律失常等。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在监护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呼吸系统,根据每例患者的生理特征进行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的监护,是降低并发症的有效途径。 标签: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 先天性心脏病也成为先心病,小儿常见的主要症状是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先心病的发病率一般为0.6%~0.9%,其中我国每年刚出生的婴儿中,先心病的患者约为16~21万。有1/3的先心病患者处于危重状态[1]。我科的研究采取了回顾性的数据分析,在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后监护质量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在2013年2月~2014年7月,总共统计了1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术后的监护分析。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平均在(11.2±1)月。体重平均在(8.7±0.4)kg。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经过了经胸片、彩色心脏超声、心电图等确诊疾病。病种构成见表1。 1.2治疗方法所有100例小儿患者,全部患儿均采取低温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实行一期根治手术。手术结束后均在监护室进行监护,气管处插管接PB840呼吸机辅助呼吸。具体的监护、护理方面有呼吸系统的监护、机械通气进行呼吸道护理、循环系统的监护、心理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电解质的监测及消化系统的监护。 1.2.1呼吸系统的监护由于婴幼儿的身体各机能、抵抗力都较弱。大多数的小儿患者在手术之前都需要对呼吸道进行护理,且呼吸道在手术完成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刘薇廷研究发现小儿先心病最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和本研究结果一致。所以呼吸道护理尤其重要[2]。 1.2.2机械通气进行呼吸道护理想要保障供氧和防止二氧化碳聚集,并减少耗氧量、降低心脏负荷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帮助呼吸,能够有效的帮助心功能的恢复。我科采用的均是PB840呼吸机帮助呼吸,疗效较满意。 1.2.3循环系统的监护小儿心脏机能不够完善,收缩和储备的能力较低,心室心房顺应能力差,手术会直接对心脏、大血管、传导等系统造成刺激。低温、

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股动脉股静脉介入治疗

结构性心脏病(structural heart disease,SHD)是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结构异常的统称,主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n disease,CHD)、心脏瓣膜病和心肌病等。CHD 居于我国首位的出生缺陷疾病[ 1 ] ,占出生缺陷的1/3 ,发病率约为0.11%~2.3%[2]。常见的CHD 以继发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及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valve stenosis,PS)最为常见,这些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存质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3]。以往经胸直视手术和X 线下经皮介入封堵术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因其具有创伤大、需输血、体外循环的应用、X 线辐射及造影剂等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而为其弊端,近年来开展的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则具有后发优势[4],已被大多数心脏外科医生及患者所接受[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引导下经皮介入治疗1 010 例SHD 的临床效果及使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 年12 月 2 日至2019 年12 月31 日就诊于我院心外科并接受超声引导经皮治疗 1 010 例SHD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60 例、女650 例,年龄1~50 岁。分别为单孔ASD、筛孔型房间隔缺损(fenestrated ASD,FASD)、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VSD、PDA、PS、主肺动脉窗(aortopulmonary window,APW)及主动脉窦瘤破裂(rupture of aortic sinus aneurysm,RASA)。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患者资料见表1。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以2018 年共识[6] 作为依据。1.2 主要仪器采用PHILIPS IE33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封堵器及输送装置由上海形状记忆合金公司提供。PS 球囊扩张导管由法国巴特尔(BALT)公司提供。1.3.1 ASD 穿刺右侧股静脉后置管,送入5F 右心导管(MP A1),经缺损入左房,更换加硬导丝,推送输送鞘管至左房,连接相应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atrial septal defect occluder,ASDO)或多孔筛状房间隔封堵器(Amplatzer cribriform occluder,ACO),完成封堵。PFO 的操作过程与ASD 封堵一致,因多为成人,故常规用TEE 引导,由于PFO 为原发隔和继发隔相互重叠而形成的裂隙或孔道,封堵器则选专用PFO 封堵器。1.3.2 VSD 穿刺右侧股动脉,5F 右心导管在泥鳅导丝引导下送至左室,更换5F 切割猪尾送至缺损处,使曲面朝向缺损,送入加硬长导丝(强生502- 442E)经VSD 入右室建立轨道,推送输送长鞘,分别释放封堵器。 1.3.3 PDA 顺行法: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5F 穿刺鞘,泥鳅导丝引导右心导管经三尖瓣入右室至肺动脉,再经PDA 至弓降部,送入加硬长导丝至腹主动脉,推送输送系统,回拉至导管处分别释放封堵器。逆行法: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5F 穿刺鞘,右心导管经PDA 入肺动脉,送入加硬长导丝至右室,沿导丝送入输送系统,回拉完成封堵器释放。 1.3.4 PS 穿刺右侧股静脉,泥鳅导丝引导过三尖瓣入右室至肺动脉,测压后更换加硬长导丝,沿导丝推送BALT 球囊(法国BALT 公司)至肺动脉瓣环,预充球囊,调整球囊位置,快速充盈球囊5~10 s,可扩张2~3 次,超声及右心导管再次测压。1.3.5 APW 穿刺右侧股动脉,送入5F 右心导管至升主动脉处,泥鳅探查后通过主肺动脉窗,更换加硬长导丝至右室,建立轨道,推送输送长鞘至主肺动脉,排气后连接VSD 封堵器,分别释放封堵器。1.3.6 RASA 穿刺右侧股动脉,送入右心导管至冠窦,经破口送入泥鳅导丝至右房、下腔或右室,更换加硬长导丝,送入输送长鞘,连接封堵器,完成封堵。1.4 术后处理与随访术后即刻行TTE 或TEE 评价封堵效果,观察封堵器对心内结构如瓣膜、腱索及对邻近大血管的血流速度有无影响,有无残余分流,推拉封堵器固定是否牢靠,测压差是否达到理想值,观察血压及心律有无异常,听诊心脏杂音有无消失。放置封堵器者常规术后抗凝48 h(PDA 及APW 封堵不需抗凝),VSD 封堵每日复查心电图 1 005 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见图1。手术成功率99.4%(1 004/1 010),1 例膜周VSD 因角度问题导致导丝难以通过而选择在直视下修补完成手术。5 例术后发生封堵器脱落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分析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分析 摘要:目的探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以后的监测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 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行心脏直视手术治疗, 术后进入ICU监护病房,严密地观察患儿病情状况,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 病房,24h监护患儿,记录处置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置过程。结果28例患儿术后 出现低心排量综合征1例(3.6%),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1例(3.6%),肺不张 1例(3.6%),经过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治疗,28例患儿待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 病房,痊愈出院,无死亡患儿。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的关键是 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监护。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监护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analysis of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onitoring and nursing methods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fter operation.Methods:28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fter operation,they were admitted to ICU intensive care unit.The condition of the children was closely observed.When the condition of the children was stable,they were transferred to general ward and monitored for 24 hours.Results:28 cases had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in 1 case(3.6%),1 rapid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3.6%)and 1 atelectasis(3.6%).28 cases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without death.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is the key points of postoperative monitoring for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keywor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hildren;Operation;Monitoring 小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 方案就是进行手术治疗[1]。因婴幼儿的特殊生理解剖特点,手术和监护的难度大 大增高[2]。本文对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 病患儿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监护水平, 具体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 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 1.6~6.8岁,平均(3.4±0.5)岁;体重 6~16 kg,平均 (8.9±2.8)kg;疾病类型:肺动脉瓣狭窄(PS)1例(3.6%),法洛四联症(TOF)3例(10.7%),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VSD+ASD)3例(10.7%),房间隔 缺损(ASD)4例(14.3%),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VSD+PH)5例(17.9%),室间隔缺损(VSD)12例(42.8%)。 1.2监护方法 28例患儿行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术后进入ICU监护病房,严密地观察患儿病 情状况,待患儿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24h监护患儿,加强呼吸道的监护和 循环系统的监护,正确处理心包引流管,行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干预等,记录处置 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置过程。 2结果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一)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一) 【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的肾囊肿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4年7月在B超引导下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59例。结果59例肾囊肿均获得穿刺成功,术后随访1个月~2年,治愈率92%。结论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肾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肾囊肿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疗法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therapeuticeffectsonultrasoundguidancefortreatmentofrenalcysts.Method sRenalcystsin59casesweretreated.Anhydrousethanolwasinjectedintothecystsforsclerosisunderthe ultrasoundguidanceforpercutaneouspunctureprocedures.ResultsAllthe59caseswerepuncturedsuc cessfullyandfollowedup1monthto2years.Thecurativeratewas92%andtheeffectiveratewas100%.Co nclusionThismethodiseasytopracticewithlesscomplicationsandgoodeffects.Therefore,itcanbechos enasthefirstselectionforrenalcystdiagnosisandtreatment. 【Keywords】renalcyst;percutaneouspunctureunderultrasoundguidance;sclerotherapy 单纯性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脏囊性疾病,通常为单侧单发,但也有多发和双侧发生〔1〕。随着介入性超声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也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它可以避免外科手术,减少并发症,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效果。我院自1998年以来,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中资料齐全的59例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59例,其中包括单侧单发51例,其余多发和双侧发生8例,男36例,女23例,年龄20~75岁。有症状18例,常见的症状是腰部酸痛不适。经B超检查,囊肿最大为10.6cm×8.7cm,最小为4.5cm×3.7cm,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肾功能正常,均在B超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 1.2仪器与方法使用德国西门子SONOLINEVersaPro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为3.5MHz 凸阵探头。本组所用硬化剂全部为无水乙醇。患者取俯卧位,腰部垫高,取患者肋脊角为穿刺部位,先初步探测肾囊肿部位、大小及深度,选择囊肿最清晰、距体表最近且针道能避开周围脏器处作为进针点,做好标记,换上已消过毒的穿刺探头再次精确选定进针途径,测定深度和角度,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在B超实时动态监视下,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穿刺针,在进针前先用16G注射针头刺破进针点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以便穿刺针能轻松顺利地进入靶区。待穿刺针尖到达囊肿1/3~1/2处,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尽量抽空囊肿内容物并送常规化验及囊液离心脱落细胞学检查。抽完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注入乙醇量为抽出囊液量的1/10~1/5,反复冲洗30min后,见抽出液浑浊黏稠时,拔出穿刺针,观察1h,如无不良反应,嘱患者定期复查〔2〕。 1.3疗效判定标准凡治疗1个月~2年B超复查囊肿直径缩小为原直径的1/2者为有效;囊肿直径未缩小到原直径的1/2者为无效;囊肿完全消失者为治愈。 2结果 2.1治疗结果本组共59例,其中包括单侧单发51例,其余多发和双侧发生8例。均采用无水乙醇硬化疗法,有效率100%(59/59),治愈率92%(54/59)。其中有5例囊肿未完全闭合,该5例术前囊肿直径均>8.0cm。3个月后复查时,肾囊肿逐渐缩小至 3.0~ 4.5cm。抽出囊肿液均清亮,呈淡黄色。常规化验:蛋白微量,白细胞(+)~(++),均为单纯性囊肿,脱落细胞学检查(-)。 2.2不良反应在实施无水乙醇硬化治疗中,59例肾囊肿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不良反应也极轻微。部分患者在注入无水乙醇后出现腰部酸痛或酸胀,少数患者有头晕、脸红等饮酒后表

最新超声试题集(第十一章-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试题集(第十一章先天性心脏病) 时间:2008-04-25 1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出现于(B) A收缩期B收缩晚期及舒张期C舒张期D收缩期及舒张早期E收缩晚期及舒张早期 2对于卵圆孔未闭或重开者,检出率最高的检查为(E) A 彩色多普勒B脉冲多普勒C连续多普勒D声学造影E经食道超声3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二维超声检查时有什么表现(C) A右心房扩大B肺动脉变窄C胸骨左缘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上,显示室间隔缺损位于肺动脉瓣下D心尖五腔心切面图显示室间隔缺损在三尖瓣隔瓣下方E显示主动脉骑跨 4对于流入道型(隔瓣下)室间隔缺损,超声最佳显示切面是(C) A左室长轴图B心底短轴图C四、五腔图D右室流出道长轴图E左室长轴图及心底短轴图 5室间隔小缺损指(C) A <0.5cm B<0.6cm C<0.8cm D<0.9cm E<1cm 6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继发肺动脉高压,什么情况下称为艾森曼格综合症(C) A 当室水平发生右向左分流时 B 当右室扩大时C当室水平发生双向分流时D当右房扩大时E当室水平发生左向右分流时 7室间隔膜部瘤的形成已证明是(D) A先天性膜部发育薄弱B左右心室腔压力阶差所致C主动脉右冠瓣病变所致D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的过程E与主动脉窦瘤有关 8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之过隔血流束的起始宽度,正确的估计是(A)A与缺损口大小密切相关B明显宽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C 明显小于术中缺损口径D明显小于二维超声所示大小E明显大于实际缺损口(手术中)大小9对于室间隔小缺损及多发筛孔状缺损的诊断,具有特殊价值者是(C) A 二维超声 B 脉冲多普勒 C 超声多普勒 D 连续多普勒E声学造影 10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超声检查所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E) A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膜部缺损C二尖瓣裂D三尖瓣裂E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 11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则四心腔均相通,彩色多普勒可见大量的分流发生于下列何种情形(C) A左室向右室B左房向右房C左室向右房D左房向右室E右房向左房 12超声所见左室与右房通道,其缺损部位位于(E)

超声介入室的建设

建议】介入超声室的建设 目的是较系统介绍介入超声室的建设的相关问题,为想开展超声介入的战友提 供一点帮助 介入超声室的建设 介入超声室是超声医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建科时,宜做统一的设计安排。介入超声室所服务的患者可来自病房、门诊或急诊,故其位置以距离上述各处较宜,并有直接通道。该区的环境要求安静、清洁、灰尘少并且无强电磁场干扰。介入超声室是以主操作房间为中心,配上附属房间构成,以便把患者的准备、介入技术的无菌操作以及医师的会诊或观摩等活动区能分隔开,以减少主操作间的污 染,并保障治疗过程有序进行。 ㈠主操作间?? 其面积以40~50M2为宜,要求从容一台标准超声仪,一张手术床,一套麻醉及呼吸、心电监护系统,1-2台介入治疗仪及一张手术操作台;建筑要有窗户,并能开窗流通自然空气,有空调系统,调控适宜的温度;要求室内易于清洁、消毒,地面易于清洗,有地漏;墙面平整,夹墙内安装必要的设备,如:除壁柜、观片灯、电源插座盘、传呼系统、管道氧气及负压吸引装置等;天棚上装置无影灯、输液天轨、照明灯、紫外线灯、监视器及电视转播摄像头等;以手术床为中心,各台仪器安放到位;备有常规急救药品;在本间边、角设置约3M清洁区, 清洁有过的器具,放置污物及标本。 ㈡准备及恢复间 患者先进入此房间,做必要的术前准备,如换鞋、更衣、打针、输液等,然后在进入主操作间。在介入操作结束后,患者可在此留观或行短暂的术后和麻醉后恢复,发现异常可及时处理。室内应安置管道氧气及负压吸引装置,备有常用的止痛、止血及其他常规急救药品和急救复苏用品。 ㈢会诊及观摩间 作为医师活动区,医师在治疗前,复习必要的资料以及对疑难患者会诊讨论,确定具体操作方案。进修医师及来访参观者均在观看操作的电视转播,并可通过壁式玻璃窗直接观看隔壁操作间的现场工作情况。每个医院介入超声室的估摸则有患者的数量和开展介入超声技术的种类决定,可以有1-3个主操作间及相应附属间培植来满足临床需要。根据发展趋势,可以将活检诊断类与介入治疗类分别建立,并且可以建立不同技术类型,如微波、射频或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介入 治疗室。 规章制度 1接受临床申请单,预约安排患者,并发出手术通知单,通知病房有关医师、患 者以及麻醉科(若需要静脉麻醉) 2治疗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患者的病史和病情,了解临床的要求,明确介入操作的目的。主操作医师至少提前1-2天对患者要进行一次专门的超声检查,具

《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陈捷1,傅立军2,杜军保3*(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儿科,福建福州350001;2.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学中心,上海200127;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070(2015)05-0022-04 doi:10.3969/j.issn.1008-1070.2015.05.007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历经4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陆续开展的肺动脉瓣狭窄二动脉导管未闭二房间隔缺损二室间隔缺损二主动脉瓣狭窄二主动脉缩窄等先天性心脏病亚型的介入治疗,已成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三在大量的临床病例的支撑下,国内外均开展了大量样本的临床研究,相继发表了多版先天性心脏病导管检查及介入治疗的共识或指南三200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在Circu-lation 和J Am CollCardiol 杂志上发布了‘ACC /AHA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指南“[1]三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署名并经欧洲儿科心脏病协会同意在Eur Heart J 杂志上发布了‘欧洲心脏病学会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指南(2010版)“[2]三随后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起草并经美国儿科学会及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同意在Circulation 杂志上发表了‘儿科心脏病心导管检查及介入治疗适应证“的科学声明[3]三我国早在 2004年,由‘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联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会制定了‘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指南“(简称‘治疗指南“)[4]三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先天性心脏病工作委员会2011年在‘介入放射学杂志“分期发布了我国‘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5-9]三这一系列的共识/指南性文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三 2015年1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先天性心脏病专家委员会在‘中华儿科杂志“上发布‘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共识“(简称‘共识“)[10]三该共识的发表是在总结10年来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并参考欧美相关指南,集全国儿科心血管领域的专家二学者之力修订而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现就该‘共识“一些重要内容进行解读三 1 ‘共识“进一步精简了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类型 相较于2004年‘治疗指南“,本版‘共识“删除了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lloon aortic septostomy ,BAS )的内容,将介绍的重点落在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 ,PS )二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 )二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 )二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二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以及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等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上,‘共识“同样也没有涉及近几年来国外逐渐开展的经皮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三 究其原因,是由于近年来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新生儿大动脉转位BAS 术在国内已很少应用,并且除BAS 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镶嵌治疗往往也比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来得复杂,当前所积累的临床经验也十分有限三对于当前国内外的大多数中心而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仍是儿童先心介入治疗的主体,故‘共识“所介绍的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主要限定在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范围内三2 ‘共识“进一步规范了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指征 相较于2004年的‘治疗指南“,本次颁布的‘共识“在总结大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经验的基础上,也参考国外相关指南,进一步规范了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指征三总体上来看,本版‘共识“拓宽了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指征三在大的基调上对其推荐类别的表述沿用国际上通用的方式(推荐等级分为Ⅰ类二Ⅱa 类和Ⅱb 类二Ⅲ类),较以往指南做了更加详细的叙述,更加规范的推荐等级表述,也便于不同水平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选择自身最* 通信作者,Email :junbaodu1@https://www.360docs.net/doc/139187054.html, 22 (总462)‘中国医刊“2015年第50卷第5期 ?指南与共识?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主要有封堵器堵闭和球囊扩张两项主要技术,对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缺损使用堵闭术,而对于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则使用球囊扩张术治疗。目前常用的封堵器为Amplatzer封堵器,其优点有:中心自膨性,自向心性,可反复回收, 输送鞘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适应征选择范围广,完全封堵率高, 安全性高。 1.房间隔缺封堵器 房间隔缺封堵器 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是由镍钛合金网密集编织而成的自膨性双伞结构,双伞间有一短的腰部连接,腰部直径与房间隔缺损大小一致.双盘及腰部充填的三层聚酯补片由聚酯线牢固缝合至每个盘,通过聚酯片诱导血凝增加装置的封堵能力,从而达到完全封闭。 2. 动脉导管封堵器 动脉导管封堵器 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也是由镍钛合金网密集编织而成,其单盘直径较腰部多出的2mm边缘保证了装置安全定位与导管未闭口,网内的三层聚酯补片诱导血凝增加装置的封堵能力。 3.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是由镍钛合金网密集编织而成的自膨性双盘结构,双盘间由一短的腰部连接,腰部直径与室间隔缺损大小一致.双盘及腰部充填的三层聚酯补片由聚酯线牢固缝合至每个盘,通过聚酯片诱导血凝增加装置的封堵能力,从而达到完全封闭。 4. 卵圆孔未闭封堵器 卵圆孔未闭封堵器 缺血性脑卒中与卵圆孔未闭存在明显相关, <55岁的卒中患者40%为隐性卒中。 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与房缺封堵器材料相似,但其右房伞直径大于左房伞。 5.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 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有胸闷、气喘、紫绀、发育障碍等。将可膨胀的球囊经导丝送至肺动脉瓣口,用造影剂充盈球囊使其扩张,使狭窄的肺动脉瓣撕裂、扩张,从而明显改显临床症状,可以完全替代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间短,创伤极小,安全,疗效好,再狭窄发生率低。 主要适应证:单纯性典型的PS,压差≥4.7Kpa(35mmHg),瓣膜发育不良型约2/3有效;法乐三联症;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瓣狭窄者的姑息疗法;术后再狭窄的扩张治疗 6.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筛查结果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筛查结果分析 标签: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筛查;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已成为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为了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生命质量,用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非常必要。本院将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列入常规检查项目,现将本院部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出生的1025例新生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结果。所有新生儿均在出生0~7天进行筛查,发现异常者每隔3~6个月进行随访复查。 1.2 仪器:采用PHILIPS公司HD11X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2.5~5.0MHz。 1.3 方法:新生儿于出生0~7天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要求新生儿熟睡或使用安慰奶嘴保持安静,充分暴露胸口,超声扇形探头涂耦合剂后经胸检查,对新生儿心脏进行常规标准超声切面扫查,观察各个标准切面有无发现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常规数据测量并做记录。如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征象,具体描写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包括病变的性质、位置、大小、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血流动力学表现,进一步观察有无继发或伴随疾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作详细记录。2 结果1025例新生儿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共检出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4例。其中40例为继发孔型房缺(卵圆孔未闭在随访一周岁后仍然未闭合而诊断为继发孔型房缺),声像图表现为房间隔中部卵圆窝处见回声缺失,彩色血流显示以左向右穿隔血流为主的分流(图1);在诊断继发孔型房缺时,要注意随访观察,新生儿出生到一周岁之内,有一大部分卵圆孔未闭会自然闭合(本组病例中有81例卵圆孔未闭患儿在一周岁内自然闭合),故在一周岁内一般不宜诊断继发孔型房缺。室间隔缺损15例,声像图表现为室间隔不同部位出现回声缺失并见穿隔血流(图2),本组病例中有5例缺损直径<3mm的室间隔缺损在一周岁内闭合;动脉导管未闭11例,声像图表现为左右肺动脉分叉处或左肺动脉根部回声失落,彩色多普勒见降主动脉至肺动脉的分流血流(图3),本组病例中有4例在一周岁内闭合;肺动脉狭窄4例,声像图表现为肺动脉不同部位狭窄,血流速增快;大动脉转位2例,声像图表现为大动脉连接关系异常,两大血管平行走行;法洛四联症1例,声像图表现为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肺动脉狭窄和右心室肥厚;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声像图表现为房室间隔缺损,十字交叉结构消失,共同房室瓣(图4)。 以上病例发现阳性结果后均转到省级专科医院进行超声心动图复查,报告结果与超声心动图复查结果相符;其中有48例病例经手术结果证实(包括继发孔型房缺32例、室间隔缺损8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肺动脉狭窄2例、大动脉

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心脏或者大血管在母胎中发育异常,是在 妊娠后就存在的疾病。先天性心血管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缺陷,其发生率约占全部活 产婴儿的百分之零点六到百分之一点四。在我国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为百分之零点七 到百分之零点八。 主要分类为,①由左向右分流类,这是由于左右心室或者心房之间有异常的通道,导 致左心房或者左心室内的血液向右心房或者右心室分流;②由右向左分流类,这是由于右心 房或者右心室的压力过于高且之间有异常通道导致血液有右向左分流;③无分流类,这种主 要是肺动脉高压或者主动脉高压所造成的,此种没有血流的分流; 二、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1、不全心内膜的缺损和房室的缺损和二尖瓣,三尖瓣的裂 ①此类疾病可能有两个独立的房室瓣口;②可以超声发现心房内存在分流,有二尖瓣,三尖瓣的裂或者没有; 2、心内膜完全缺损或者瓣膜异常 ①可以发现存在两个心房共用一个瓣膜以及只有一个这样的瓣膜口;②也可观察到低 位心房水平分流以及心室水平分流同时存在中断,断端回声增强。因为心房水平分流和二尖 瓣反流、三尖瓣反流这两种作用,可以导致左心房和右心房变大大; 3、室间隔缺损 ①因为心内膜的膜部间隔只有一厘米的大小,而且三尖瓣的隔叶是附在它的上面的, 所以从左心室那一边看的话,可以看到位于主动脉瓣的下方。②从左心室那一边看的话,缺 损的边缘是位于主动脉瓣的环下的,从右心室室那一边看的话,这个缺损处在室上脊的下面,并且在三尖瓣的室间隔上面。 4、动脉导管未闭 ①动脉导管未闭这种疾病经常会有其他的疾病一起,比如说法洛四联症,主动脉狭窄, 肺动脉狭窄等等。由于主动脉的血流压力大于肺动脉血流压力,所以主动脉的血不一定会连 续的经导管流入肺动脉中,进而将会导致左心房左心室变大,紧接着肺动脉主干和右肺动脉 都会变大。主动脉的压力在整个心脏的一个运动周期里面均大于肺动脉的压力,那么就会造 成连续的从左向右分流的血流。从右心房流到肺动脉血流,主要是从主动脉或者肺动脉的左 侧向上面流的,当存在着肺动脉的压力很高的时候,那么就会有从左心房或者心室流向右心 房或者心室的时间变少,可能只会是舒张期的时间;如果时间是在收缩期的话,那么超声会 显示从右心室流向肺动脉的蓝色的血流;如果患有艾森曼格综合这个疾病的时侯,收缩期的 时候肺动脉的血压压力会大于主动脉的血压压力,进而就会造成从右心室或者右心房向左心 房或者左心室底的分流,如果出现舒张期的时候肺动脉的血压压力没主动脉的血压压力高时,就会造成由左心室或者心房向右心室或者心房的分流,超声就会看到双向的分流。如果左心 房或者右心房和左心室或者右心室有很明显的分流的时候,同时又患有有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的时候,这个诊断出来的可能不是真正的,可能是假性的。在超声心动图中的分流束一开始 的纵型宽度能够得出导管口径。 ②当有左心房或者左心室向右心房或者右心室分流的时候,那么在右心房附近的缺损 处可以发现有收缩期或者舒张期的低速度的频率的图谱,当有右心房或者右心室向左心房或 者左心室分流的时候,那么可以再左心房那一侧发现低速度的频率的图谱。超声心动图中有 由左心房或者左心室向右心房或者右心室分流时显示为红色,有由右心房或者右心室向左心 房或者左心室的分流时显示为蓝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