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案
尊老爱幼(礼仪教案)

尊老爱幼(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尊老爱幼的含义,知道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幼儿的礼仪素养,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加文明礼貌。
二、教学内容:1. 尊老爱幼的含义2. 尊敬老人的表现3. 关爱幼儿的表现4. 尊老爱幼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5. 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尊敬老人、关爱幼儿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并践行尊老爱幼的价值观。
2. 如何将尊老爱幼的观念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
五、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老爱幼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体验尊老爱幼的重要性。
3.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方面的经历和感悟。
4.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
第一节:了解尊老爱幼的含义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尊老爱幼的故事,如《孝顺的小乌鸦》。
2. 讨论交流:提问幼儿关于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引导他们理解尊老爱幼的含义。
3. 情景模拟:设置一个家庭场景,让幼儿扮演家庭成员,体验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的感觉。
第二节:尊敬老人的表现1. 讲解:向幼儿讲解尊敬老人的表现,如尊重老人的意见、关心老人的生活等。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尊敬老人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尊敬意识。
第三节:关爱幼儿的表现1. 讲解:向幼儿讲解关爱幼儿的表现,如关心幼儿的生活、陪伴幼儿成长等。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关爱幼儿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关爱意识。
第四节:尊老爱幼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1. 讲解:向幼儿讲解尊老爱幼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帮助老人过马路、照顾弟弟妹妹等。
2.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实际应用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践行尊老爱幼的价值观。
尊老爱幼(礼仪教案)

尊老爱幼(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尊老爱幼的含义,认识到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幼儿的良好品德。
3. 提高幼儿的礼仪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尊老爱幼。
二、教学内容:1. 尊老爱幼的含义2. 尊敬老人的表现3. 关爱幼儿的表现4. 尊老爱幼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尊老爱幼的含义,学会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做到尊老爱幼。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尊老爱幼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尊老爱幼的理解和做法。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实际体验尊老爱幼的行为。
4. 总结反思: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总结尊老爱幼的重要性,并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尊老爱幼的相关图片、故事和情景模拟。
2.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代表老人和幼儿的玩偶或图片。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进行讨论和情景模拟。
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尊老爱幼的含义,认识到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幼儿的良好品德。
3. 提高幼儿的礼仪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尊老爱幼。
二、教学内容:1. 尊老爱幼的含义2. 尊敬老人的表现3. 关爱幼儿的表现4. 尊老爱幼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尊老爱幼的含义,学会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儿。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做到尊老爱幼。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尊老爱幼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尊老爱幼的理解和做法。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实际体验尊老爱幼的行为。
4. 总结反思: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总结尊老爱幼的重要性,并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敬老爱幼是美德主题班会教案

敬老爱幼是美德主题班会教案尊老爱幼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懂得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并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学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敬老爱幼是美德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敬老主题班会1一、活动目的:1、让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激发同学们从小有爱心,做孝亲敬老的好孩子。
二、活动准备:歌曲《我爱爸爸妈妈》《我的好妈妈》三、活动流程班主任讲话“先栽树,后乘凉,长者恩德不能忘,老吾老及人之老,春风化雨暖心房。
下面我宣布张山庄小学二年级“孝亲敬老,从小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活动导入1.以一首《我爱爸爸妈妈》导入新课。
为什么要爱爸爸妈妈,尊敬老人?(生交流)(二).活动过程:1.听《黄香温席》故事,思考并讨论:1)、从哪些地方看出黄香十分孝敬母亲?2)、使你感动的是什么?小结:黄香是个孝敬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
2、讲古今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师讲)<挨杖伤老》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个有名的孝子。
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
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
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
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
1)、学生讲自己听过的有关行孝感恩的故事。
小结:像这样的故事,我们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很远了,可人们总是深情地赞美他们,还把他们编进了书本,流芳百世。
2)、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样做吗?(生交流)3.怎样做个懂事感恩的人1)、同学们,爸爸妈妈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无忧无虑、心情舒畅,快快乐乐的环境下长大。
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我们还听过一首孝敬妈妈的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是《我的好妈妈》。
《尊老爱老,传承美德》主题班会教案3篇

《尊老爱老,传承美德》主题班会教案3篇尊老爱老,传承美德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讲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体验尊老爱老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传承和弘扬尊老爱老美德的热情。
教学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图片、PPT课件尊老爱老的故事材料小组讨论问题卡角色扮演剧本(可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尊老爱老的社会公益广告或温馨的家庭生活片段,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的哪些行为体现了尊老爱老的美德?这些行为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教师引导:简要介绍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它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讲授新知(15分钟)讲述故事:选取一两个经典的尊老爱老故事(如《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现代生活中的感人事例等),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给学生听,让他们感受故事中的情感与道德力量。
PPT展示:结合图片和文字,展示尊老爱老的具体表现,如陪伴老人、帮助老人解决问题、尊重老人的意见和选择等。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意义,理解尊老爱老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活动体验(20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张讨论问题卡,问题包括:“你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尊老爱老的行为?”“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尊老爱老?”“如果遇到不尊重老人的情况,你会怎么做?”等。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2.角色扮演:选取一两个与尊老爱老相关的场景(如公交车上让座、帮助老人过马路、与老人聊天等),让学生分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尊老爱老的行为,加深对这一美德的理解和感受。
四、总结提升(10分钟)学生总结:邀请几位学生代表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特别是关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尊老爱老美德的想法和计划。
尊老爱幼主题班会

尊老爱幼主题班会尊老爱幼主题班会(通用14篇)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对主题班会一定不陌生吧?主题班会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寓思想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
你知道如何准备一个主题班会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欢迎大家分享。
尊老爱幼主题班会篇1活动主题:弘扬美德,尊老爱幼。
活动时间:20xx年10月16日活动地点:初一(1)班教室主持人:李磊。
活动背景:尊老爱幼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今天这个经济繁荣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身边的父母。
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
我们要教育学生从小要谨记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
给老人带去关爱、快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能力目标:在主动与长辈、老年人交流中,提高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爱心活动,使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注弱势群体。
活动重点:注重体验教育方法的运用和角色扮演方式的使用,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
活动难点:提高学生与老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活动准备:1、收集古今中外尊老爱幼的典故在小组内开展故事会交流,评出最佳故事员。
2、收集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尊老爱幼的事例与同学交流,举行尊老爱幼征文比赛并从征文的事例中评出“尊老爱幼之星”。
3、向家长发出邀请,送上一张自制的主题班会请柬,每生写一封“给爸妈的一封信”。
畅诉心曲。
4、出一期“尊老爱幼”班级专刊。
5、倡议学生筹集一天的零花钱为敬老院的老人献爱心、送温暖。
5、排练相关节目(诗朗诵、小品等)、绘制漫画等。
活动形式:讨论方式活动过程一、激发动机1、介绍“国际老人节”和“重阳敬老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励学生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的传统美德。
2、介绍“国际儿童节”的由来和意义,以及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的素质,强调爱幼的深远意义。
尊老爱幼(礼仪教案)

尊老爱幼(礼仪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老爱幼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老人、爱护幼小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第一章:尊老爱幼的含义1. 讲解尊老爱幼的概念。
2. 分析尊老爱幼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尊老爱幼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章:尊重老人的礼仪1. 教授如何尊重老人,如问候、搀扶、让座等。
2. 讲解在与老人交流时的注意事项,如礼貌用语、倾听等。
3.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和照顾老人。
第三章:爱护幼小的责任1. 讲解爱护幼小的意义和责任。
2. 教授如何关爱幼小,如照顾、保护、教育等。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幼小相处,营造和谐的氛围。
第四章:尊老爱幼在生活中的实践1. 引导学生认识到尊老爱幼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落实。
2. 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场景中尊老爱幼。
3. 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积极践行尊老爱幼的礼仪。
1. 讲解良好行为习惯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分析尊老爱幼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关系。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尊老爱幼行为,评估教学效果。
2.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尊老爱幼的认识和实践情况。
第六章:孝道的价值1. 讲解孝道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 分析孝道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父母,培养孝顺父母的良好品质。
第七章:亲子关系的建立2. 讲解在与父母沟通时的注意事项,如尊重、倾听、表达等。
3. 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的心意,与父母和谐相处。
第八章:关爱他人的重要性1. 讲解关爱他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 教授如何关爱他人,如关心、帮助、支持等。
第九章:尊老爱幼的社会实践1. 引导学生认识到尊老爱幼要在社会实践中具体落实。
2. 分析社会实践中尊老爱幼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场景中尊老爱幼。
3.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践行尊老爱幼的礼仪。
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案

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案篇一:尊老爱幼_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一、活动时间:二、活动目的:1.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通过爱心活动,使同学学会关爱他人、关注弱势群体。
三、活动预备1.收集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受的尊老爱幼的事例交流,评出最佳故事员。
2.倡议同学从身边做起,为四周的老人献爱心、送暖和。
四、活动主持人:张夏兰、张诗琪五、活动过程部署(一)激发动机,引入主题张夏兰、张诗琪: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夏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重阳节时远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兄弟一起登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张诗琪:看来,古人对于重阳节这个节日是特别重视的。
我们全体同学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六班级(5)班“尊老爱幼”主题班会现在开头! (二)活动内容 1.介绍重阳节。
张诗琪:重阳节的来历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
由于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所以很早就开头过这个节日了。
古时过重阳节,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又由于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九是数中最大数,就有久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又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人们对此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是综合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传统节日,是汉民族独有的节日。
九月九,月日都是阳,所以在一年之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奇特数字。
关于重阳节的记载,早在春秋战国的《楚辞》中已提到了。
历代名人诗文中写重阳的甚多。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来了,写重阳节的诗,最出名的是唐代王维的一首七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尊老爱幼 教案

尊老爱幼教案教案标题:尊老爱幼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尊老爱幼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老年人和幼儿的关心和尊重。
2. 通过活动和讨论,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与学生一起讨论尊老爱幼的含义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老年人和幼儿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价值。
2. 分享一些与尊老爱幼相关的故事或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活动一:尊敬老年人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老年人进行采访。
学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问题,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
2. 学生将采访结果整理成报告或展示,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讨论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对社会的重要性。
活动二:关爱幼儿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所幼儿园进行志愿服务。
学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游戏、手工活动或故事,与幼儿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
2. 学生在活动后,反思他们与幼儿的互动体验,并讨论他们对幼儿的责任和关爱。
活动三:尊老爱幼主题班会1. 学生组织一次尊老爱幼主题班会,邀请一位老年人和一位幼儿园的教师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
2. 学生可以准备一些表演、诗歌朗诵或小品,以表达对老年人和幼儿的尊重和关爱。
总结与评价:1. 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思考并分享他们在尊老爱幼方面的成长和体会。
2.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老年人和幼儿的尊重和关爱。
教案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参观养老院或幼儿园,与老年人和幼儿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动。
2. 学生可以组织一次尊老爱幼的公益活动,邀请社区的老年人和幼儿参与。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老年人和幼儿的态度和行为。
2. 学生的报告、展示和讨论内容。
3. 学生在活动中展示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案备注: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
2. 教师应提前与老年人和幼儿园联系,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教案“尊老爱幼”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织金一小六年级(5)班杨维书一、活动时间:xx年10月8日二、活动目的:1.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通过爱心活动,使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注弱势群体。
三、活动准备1.收集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尊老爱幼的事例交流,评出最佳故事员。
2.倡议学生从身边做起,为周围的老人献爱心、送温暖。
四、活动主持人:张夏兰、张诗琪五、活动过程安排(一)激发动机,引入主题张夏兰、张诗琪: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夏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对,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重阳节时远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兄弟一起登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张诗琪:看来,古人对于重阳节这个节日是非常重视的。
我们全体同学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六年级(5)班“尊老爱幼”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内容 1.介绍重阳节。
张诗琪:重阳节的来历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所以很早就开始过这个节日了。
古时过重阳节,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又因为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九是数中最大数,就有久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又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人们对此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
重阳节是综合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传统节日,是汉民族独有的节日。
九月九,月日都是阳,所以在一年之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关于重阳节的记载,早在春秋战国的《楚辞》中已提到了。
历代名人诗文中写重阳的甚多。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来了,写重阳节的诗,最有名的是唐代王维的一首七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夏兰:有谁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人们在重阳节会做些什么?张诗琪: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张夏兰:重阳节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瘟神,只要他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神的折磨。
在这场瘟疫中,一个叫恒景的男人,他的父母被夺走了生命,他自己也差点丧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妻子儿女和父老乡亲,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神。
他访遍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
恒景无畏艰难险阻,在仙鹤指引下,找到那座高山,找到那位仙人。
仙人被恒景的精神感动,收恒景为徒,传授给他降妖剑术,赠他一柄降妖宝剑。
恒景日夜苦练,练就一身非凡的武艺。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的早晨,按仙人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神冲出汝河,刚找到山下,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嘎然止步,脸色突变。
这时恒景手执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把瘟神刺死剑下。
从此九月九登高避邪成为一种风俗,并流传下来。
此事在梁国的吴均的《续齐谐记》一书中有记载。
张诗琪:我给大家介绍重阳节的习俗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节活动丰富多彩。
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古代重阳节优等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唐代文人写登高的诗很多,李白,杜甫,王维等都有许多佳作。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叫花糕,菊糕,五色糕等。
九月九早晨,父母将重阳糕切片,搭在儿女的额头上,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据说,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顶上要做成两只小羊,以示“重阳”之意。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小的红色纸旗,点上蜡烛。
用“点灯”,“吃糕”表示“登高”之意。
这小的红色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糕的制作并无定式,各地在重阳节所做的松软糕都成为重阳糕。
赏菊,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式菊花盛开的季节。
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的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饮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
后人仿效他,就有了重阳赏菊的风俗。
古时的文人雅士,还将赏菊和宴饮结合起来。
以求与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的首都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
当时菊花已有几百种,千姿百态。
所以民间又把九月,称为“菊月”。
清代以后,赏菊习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这一天,而是在重阳节的前前后后。
如今的菊展也都在重阳节的前后举办。
插茱萸和簪菊花。
这种风俗唐代已很普遍。
古人认为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可佩戴与手臂,可放在香囊里。
还可以插在头上。
人们可以头戴菊花,把菊花枝叶挂在门窗上,目的是“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宋代,还用彩色的缯(一种丝织品)剪成茱萸,菊花的形状,作为礼物,互相赠送佩戴。
张夏兰:过重阳节有的地方还有各自的特色风俗。
陕北。
重阳节时,正是收割季节。
白天忙收割,晚上,月上树梢,人们爱吃荞面熬羊肉,然后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把,谈天说地,直到公鸡打鸣才回家。
他们随手摘几枝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头上,辟邪。
福建莆仙。
蒸食九层的重阳米果。
将优质晚稻米,清水淘洗,浸泡二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搅拌,加上红糖。
蒸笼底铺上洁净炊布,将以上米浆铺在上面,大火蒸几小时,熟透出笼,抹上花生油,叠为九层,切成棱角层次分明,半透明体,软甜可口,不粘牙,是重阳节最佳敬老食品。
莆仙人还在重阳节祭扫祖墓,纪念先人,把重阳节又叫“大清明”。
重阳节又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到湄洲的妈祖庙或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张诗琪;敬老节的由来农历九月九是重阳节又是敬老节。
因为重阳节是九九,与“久久”谐音,意为健康长久,敬老节又叫老人节。
敬老节起源于重阳的含义,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敬老节的基础。
敬老节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
“大火”是星宿二的别称、这颗星在九月隐退。
古人认为,大火星隐退,漫长的冬天到了。
当大火星年初出现时人们又举行迎火仪式。
九月大火星隐退时,人们举行送火仪式。
这些仪式中包含了敬老的一些细节。
大火星隐退了,意味着人老了,表达了挽留和祝福之情。
在古代都把重阳节与敬老节合二为一,并不特别强调某个节日。
因为过去二者的习俗都是形似或相同的。
1989年,国家把农历九月九日明确定为敬老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各机关,团体,街道,单位都要在此时组织离退休的老人们秋游赏景,登山健体,亲近自然,怡乐身心,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陪伴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可口的饮食,欢度敬老节。
这个节日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节日。
2.为何设置敬老节张夏兰:我国是一个老龄化国家,60岁以上老人有1.8亿以上,站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三,是世界老人最多的国家。
如今的老人们,也是从少年到青年到壮年,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每个人都会老。
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努力学习,在青壮年时期到退休前,为国家,为家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现在年老退休,这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晚辈的尊重。
张诗琪:老人们抚养子女,抚养子女的子女,对他们倾注了无限的爱,现在他们老了,子女们。
孙子辈们,回报父母,回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
张夏兰:现在还处于少年青年壮年的人们,也会慢慢变老。
到时,他们也希望得到社会的关爱,子女的孝敬。
这种美德应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张夏兰、张诗琪:新二十四孝1,经常带着爱人孩子回家看望。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旅游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张夏兰:由于各家庭的情况不都一样,尽孝的方式不尽相同。
敬孝关键是尽心,只要心到,就能孝到。
要根据父母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文化程度,性情秉性,人生经历,婚姻状况等用适当的方式敬孝。
人生有两头,一头是儿女,一头是父母,人生的天平,不能轻一头,重一头。
(三)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一个尊老的好孩子。
1. 收集孩子们的意见2. 组织学生积极发言,讲讲周围的尊老故事,评出最佳故事员3.通过以上的活动,同学们都知道如何尊敬长辈了,那么要是与比自xx-xx学年第一学期麻一学校“尊老爱幼”德育班队活动教案四(4)班一、活动目的:1.认识传统节日重阳节,从“自我”中走出来,知道要尊敬老人,关心、爱护小孩。
2.懂得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并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学生。
二、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观看小品表演,讨论尊敬老人,爱护小同学为什么会得到别人的称赞,知道尊老爱幼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三、活动形式:看视频、小品、快板表演、游戏四、活动准备:1.、队歌、出旗曲和退旗曲节选。
2.选取录像、排练小品、朗诵。
五、活动过程:(一)古诗引入介绍“重阳节”。
1.中队辅导员朗诵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介绍重阳节。
(1)有谁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节日,人们在重阳节会做些什么?(2)课件出示: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
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