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大纲III级20100207

合集下载

《涡流》 讲义

《涡流》 讲义

《涡流》讲义一、什么是涡流在物理学中,涡流是一种特殊的电磁现象。

当导体处于变化的磁场中时,导体内部会产生自行闭合的电流,这种电流就被称为涡流。

想象一下,把一块金属板放在一个变化的磁场中,磁场的变化就如同无形的手在推动着电子运动,从而形成了一个个环形的电流。

这些电流在金属内部流动,就好像水流在漩涡中打转一样,所以被形象地称为涡流。

涡流的产生是由于电磁感应原理。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如果回路是导体,那么就会有电流产生。

二、涡流的特点涡流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首先,涡流的电流强度往往比较大。

因为在变化的磁场作用下,大量的自由电子会同时参与到电流的形成中。

其次,涡流的分布通常不均匀。

在导体的不同部位,磁场的强度和变化率可能不同,这就导致了涡流在导体中的分布存在差异。

另外,涡流会产生热量。

这是因为电流通过导体时会有电阻,电流越大,电阻消耗的电能就越多,转化为的热能也就越多。

这种发热现象在一些情况下是有益的,比如电磁炉就是利用涡流产生的热量来加热食物;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比如变压器的铁芯中,涡流产生的热量则是一种能量损耗,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

三、涡流的应用涡流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磁炉就是一个常见的例子。

电磁炉内部有一个产生变化磁场的线圈,当铁锅放在上面时,锅底会产生涡流,从而迅速发热,实现对食物的加热。

在金属熔炼中,涡流熔炼是一种高效的方法。

通过在金属周围施加变化的磁场,产生的涡流能够使金属快速升温并熔化。

此外,涡流还用于金属的无损检测。

当金属内部存在缺陷时,涡流的分布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这种变化,可以判断金属内部的结构是否完好。

四、涡流的危害及应对措施然而,涡流并非总是有益的。

在变压器、电机等设备中,铁芯中的涡流会导致能量损耗和温度升高。

这不仅降低了设备的效率,还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为了减少涡流的危害,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铁芯分成许多相互绝缘的薄片。

涡流考试二级

涡流考试二级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无损检测2级人员涡流(基础)考试试卷(2009年11 月)卷号:20091128ETGA2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 综合知识:(基本原理1题1分工50题计50分)1、从原理上讲,下列材料中可采用涡流检测的是:----------------------------------------------( )A.玻璃;B.陶瓷;C.水晶; D.石墨;2、对金属圆棒材,涡流探伤较难探出的是----------------------------------------------------------( )A.表面裂纹;B.近表面夹杂;C.棒材中心小缩孔;D.以上都是。

3、在涡流探伤中,试件中感生出的涡流方向是----------------------------------------------------( )A.增加激励磁场的变化B.阻碍激励磁场变化C.与激励磁场变化无关D.与激励场强绝对值有关4、能够进行磁粉探伤的材料是------------------------------------------------------------------------( )A、碳钢;B、奥氏体不锈钢;C、玻璃钢;D、铝5、已装于冷凝器中的铜管如采用涡流探伤,应选用的探头型式是---------------------------( )A.扇形;B.穿过式;C.点式;D.内插式。

6、钢材中的磁导率µ的数值是------------------------------------------------------------------------( )A.恒定值;B.1;C.一个随磁场强度变化的变量;D.0。

7、在相同激励频率之下,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渗透深度应符合---------------------------( )A.δ铝>δ铜>δ银B.δ铜>δ铝>δ银C.δ银>δ铜>δ铝D.δ铝>δ银>δ铜8、特征频率是--------------------------------------------------------------------------------------( )A.试件的固有属性;B.外加激励频率的函数;C.与所用探头型式有关;D.与所用功率放大器有关。

ET 考试大纲(修订版)

ET 考试大纲(修订版)

《涡流专业考试大纲(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涡流检测I级1.1基础理论1.1.1综合知识(见第一篇第一章)1.1.2物理原理1.1.2.1材料的导电特性a.材料按导电性能分类: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的定义(A)适合涡流检测的材料(B)b.电阻的定义和计算(A)c.电阻率的定义、表示符号、单位换算(Ω·m和μΩ·cm)(A)d.电导率的定义、表示符号、国际单位制(m/Ωmm2、MS/m)、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A)e.影响材料导电性的主要因素(温度、杂质、应力、变形和热处理状态)(C)f.典型材料的导电性:石墨、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导电性(B)具有非导电表面覆盖层金属的导电性(C)1.1.2.2 材料的磁特性a.根据金属材料被磁化后,对外加磁场的影响程度分类:铁磁性材料(铁磁体)和非铁磁性材料(顺磁体、抗磁体)的定义以及与相对磁导率的对应关系(B)b.铁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含义,剩磁和矫顽力的定义(B)c.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定义、表示符号、量纲(A)d.磁导率:磁导率的定义和符号(A)真空磁导率定义、符号、常量数值和单位(A)非铁磁性材料的相对磁导率的符号和常量表示(B)1.1.2.3正弦交流电a.正弦交流电函数表达式、波形图(B)b.正弦交流电的变量(幅值、周期、频率、角频率、相位、相位差)(B)1.1.2.4 电磁感应与涡流a.电磁感应原理(A)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定则(B)c.涡流的定义(A)d.涡流在材料中的分布形式以及流动轨迹的特征(在缺陷处产生环绕);(C)e.自感和互感现象,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螺线圈导线直径、匝数、几何外形和尺寸);(C)1.1.2.5趋肤效应与涡流透入深度a.趋肤效应的定义(A)b.涡流密度的分布规律(C)c.涡流标准透入深度与有效透入深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B)1.1.2.6 提离效应和边缘效应a.提离效应的定义(A)b.提离效应的影响以及在覆盖层厚度测量中应用(C)c.边缘效应的定义(A)d.边缘效应的影响(B)1.1.2.7 阻抗a.线圈阻抗的组成、矢量的表示方法(A)b.影响线圈阻抗的因素(C)c.平面阻抗图:阻抗平面的定义与物理意义(C)1.1.3 设备与材料1.1.3.1检测线圈a.检测线圈的分类(A)b.检测线圈的结构特点和适用性,不同结构的检测线圈对不同类型缺陷的响应特点(B)c.填充系数的计算方法(A)1.1.3.2涡流检测仪a.涡流检测仪器的分类:单频、单通道和专用型检测仪器(C)多频、多通道和通用型检测仪器(C)b.涡流检测仪组成单元及各单元主要作用(激励单元、放大单元、处理单元、显示单元)(B)c.涡流信号分析及处理方法(频率分析、幅度鉴别、相位分析、信噪比)(C)d.不同类型涡流检测仪器的适用性(C)1.1.3.3涡流检测辅助装置a.传送装置、磁饱和装置和退磁装置(C)b.辅助装置(探头驱动、标记、分选和记录装置)(C)1.1.3.4标准(对比)试样a.标准试样、对比试样的定义(A)b.标准试样、对比试样的类型、用途、适用性(B)c.对比试样的选择与使用方法(B)d.对比试样制作要求:与检测要求相符、材料和外形相近、模拟人工缺陷具有代表性(C)1.1.4检测技术及实际应用1.1.4.1 管、棒、线材的涡流探伤技术a. 缺陷类型、位置和取向对检测的影响:涡流路径、透入深度、探头类型(B)b. 电磁耦合状态的影响:振动、对中、填充系数(A)c. 差动式检测线圈信号轨迹的形成(C)d. 检测频率的选择原则(B)e. 增益的选择及计算(B)f. 频率、线圈驱动电压、增益、相位、垂直水平比之间的影响(C)g. 检测仪器、线圈、对比试样的选择要求(B)h. 线圈与试件相对运动方式和速度(C)i. 铁磁性材料磁化和退磁处理的必要性(C)1.1.4.2 零部件的涡流检测技术a. 零部件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缺陷的类型、检测要求、特点;(B)b. 电磁耦合状态的影响:表面状态、提离、曲面、边缘效应;(A)c. 检测频率的选择原则;(B)d. 增益的选择及计算;(B)e. 频率、线圈驱动电压、增益、相位、垂直水平比之间的影响;(C)f. 检测仪器、线圈、对比试样的选择要求;(B)g. 线圈对试件的相对运动方式、速度,线圈的扫描间距、方向、覆盖率的要求。

【物理】4.7《涡流》精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2)

【物理】4.7《涡流》精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2)

课堂达标
2.变压器的铁芯是利用薄硅钢片叠压而成的, 而不是采用一整块硅钢,这是因为( ) BD A.增大涡流,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B.减小涡流,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C.增大铁芯中的电阻,以产生更多的热量 D.增大铁芯中的电阻,以减小发热量
课堂达标
3.如图所示,一块长方形光滑铝板水平 放在桌面上,铝板右端拼接一根与铝 板等厚的条形磁铁,一质量分布均匀 的闭合铝环以初速度v从板的左端沿 中线向右端滚动,则( B ) A.铝环的滚动速度将越来越小 B.铝环将保持匀速滚动 C.铝环的运动将逐渐偏向条形磁铁的 N极或S极 D.铝环的运动速率会改变,但运动方 向将不会发生改变
应用:电磁阻尼摆、微安表。 应用:电磁阻尼摆、微安表。 4.磁场相对于导体运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磁场相对于导体运动, 磁场相对于导体运动 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受到安培力,使导体运动, 电磁驱动。 受到安培力,使导体运动,即电磁驱动。 应用: 应用:交流感应电动机 作业:典型题训练 选择 ~12 计算题 、19 选择1~ 计算题15、 作业:
3.交流感应电动机就是利用电磁驱动的 3.交流感应电动机就是利用电磁驱动的 原理工作的。 原理工作的。
练习:达标2、3 练习:达标2
课堂达标
1.同样大小的整块金属和叠合的硅钢片铁芯 放在同一变化的磁场中相比较( A ) A.金属块中的涡流较大,热功率也较大 B.硅钢片中涡流较大,热功率也较大 C.金属块中涡流较大,硅钢片中热功率较大 D.硅钢片中涡流较大,金属块中热功率较大
三.电磁驱动
1.现象分析:当蹄形磁铁转动时, 1.现象分析:当蹄形磁铁转动时,穿过线圈的磁 现象分析 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 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此时线圈中就有感应 电流产生,以阻碍磁通量的增加, 电流产生,以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因此线圈会跟 着同方向的转动起来。 着同方向的转动起来。 结论:线圈转动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相同, 结论:线圈转动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相同,但转 速比磁铁小。 速比磁铁小。

高中物理4.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课件新人教选修3

高中物理4.7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课件新人教选修3

4.应用 (1)涡流热效应的应用,如真空冶炼炉。 (2)涡流磁效应的应用,如地雷探测器、机场的安检门。 5.涡流的危害及防止
(1)在各种电机、变压器中,涡流是非常有害的。首先它
会使铁芯的温度升高,从而危害到线圈绝缘材料的寿命,严重 时会使材料报废;其次涡流发热要消耗额外的能量,使电机、 变压器的效率降低。
答案:B
3.图4-7-2是称为阻尼摆的示意图,在轻质杆上固定一
金属薄片,轻质杆可绕上端O点在竖直面内转动,一水
平有界磁场垂直于金属薄片所在的平面。使摆从图中 实线位置释放,摆很快就会停止摆动;若将摆改成梳 齿状,还是从同一位置释放,摆会摆动较长的时间。 试定性分析其原因。
图4-7-2
解析:第一种情况下,阻尼摆进入有界磁场后,在摆中会形 成涡流,而金属薄片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总是阻碍金属片
1.了解涡流产生的原理,涡流的防止和应 用。 2.了解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及其应用。
3.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用理论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读教材·填要点] 1.涡流 定 义 由于 电磁感应 ,在导体中产生的像水中旋涡
感应 样的
电流
特 点
若金属的电阻率小,涡流往往 很强 ,产生的 热量很多 (1)涡流热效应的应用:如 真空冶炼炉
时间后便停止;若将环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且大小相同
的匀强磁场中,甲环的转轴与磁场方向平行,乙环的转 轴与磁场方向垂直,如图4-7-1所示,当甲、乙两环 同时以相同的角速度开始转动后,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图4-7-1
A.甲环先停 C.两环同时停下
B.乙环先停 D.无法判断两环停止的先后
解析:甲不产生感应电流,乙产生感应电流,机械能不 断转化为内能,故乙环先停下来。

涡流检验过程评定文件

涡流检验过程评定文件

涡流检验过程评定文件目录一、无损检测(涡流)工艺确认大纲二、涡流探伤设备评定1.涡流探伤设备及探伤系统综合性能确认表2.涡流探伤设备评定结论3.涡流探伤设备测试证书4.涡流探伤系统综合性能测试记录三、探伤人员评定1.无损检测人员评定及结论2.无损检测人员登记表3.无损检测人员任命书、资格证4.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评定记录5.无损检测人员视力检查表6.考试及培训记录、连续工作记录四、无损检测(涡流)工艺规程评定1.涡流探伤操作规程2.无损检测(涡流)工艺评定结论3.无损探伤原始记录4.探伤报告5.涡流探伤系统调整记录6.对比样管制作记录7.对比样管计量检定报告无损检测(涡流)工艺确认大纲1.0目的、范围和时机评定涡流探伤设备和探伤系统综合性能、人员能力是否满足涡流探伤检测无缝钢管的质量要求。

本检测方法适用于公司对无缝钢管进行无损检测(涡流)过程的确认。

在采用该方法对无缝钢管检测前评定。

2.0评定依据API Spec 5CT 第九版油管和套管规范API Spec 5L 第44版管线钢管规范ASME 第Ⅴ卷无损检测SNT-TC-1A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推荐操作方法ISO 11484 承压用钢管—无损检测人员资格检定与认证ASTM E543 无损检测机构资格认可的实施标准ISO 9304 压力用途的无缝钢管检测缺陷用涡流电流试验ASTM E309 钢材管制品的磁饱和涡流检测实施方法(参考GB/T7735-2004、YB/T4083-2000、YB/T145-1998标准)。

3.0职责质量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员负责无损检测(涡流)工艺的评定。

4.0评定内容对无损检测(涡流)设备、探伤系统的综合性能、涡流探伤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对比样管进行评定,是否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

4.1设备评定4.1.1确认合格的无损检测设备(涡流)的名称、规格型号、检测条件和探伤系统综合性能。

确认设备检测用对比样管的L2级精度,并在校准期内。

高等流体力学3旋涡-2

高等流体力学3旋涡-2

r0 2.2414 / 2a
Vm 0.05080 2a /
r / 2a V 0 2r a 0 r r / 2a V 20102010 -5-7 4
11
压力分布由动量方程的另两个投影确定
Vz 1 p Vz z z
Vz z 2az
0
2 s t / a 2 / a exp 2at 2 / a 2at 1
0 2 r
ar 2 1 exp 2 2at 1
20102010 -5-7
14
ar 2 0 V 1 exp Vr ar 2 r 2
r 2 0 V 1 exp 2 r 4 t
0 t
在时刻
2
r2 0 r2 r2 0 exp p exp p 0 2 2 4 t 4 t 4 t 4 t 4 t
t r / 4 ,涡量达最大值
max
0 er 2
在空间 r 处,涡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从初始时的零值逐渐增加, 达极大值后又逐渐减小至零。 涡核的半径量级是 a 2
t V 0 , r a
20102010 -5-7
2 r V 0 r , r a 2 a 2
r t r r r
在柱坐标系中,考虑到旋涡的轴对称性,简化为
初值条件
r ,0 r 0 0
f f
边值条件
, t 0
2 t r f 0 t
先通过量纲分析得到一组独立的无量纲量 因此有
练习:求本问题无量纲化的涡量方程

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磁感应 第7节 涡流教案1 教科版选修32

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磁感应 第7节 涡流教案1 教科版选修32

第一章第7节涡流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选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内容阅读性强,计算量小。

宜采用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涡流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涡流对我们有不利和有利的两方面,以及如何利用和防止.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
三、教学重点
涡流的概念.
教学难点
如何避免涡流的有害作用及利用涡流获得大量的热量的应用.
四、新课导入设计
导入设计一:由生活经验引入,电磁炉在家庭中的广泛使用,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如何?
导入设计二:实验引入,直接将电磁炉带进教室,现场进行演示,同时指出工厂里的冶炼坩埚等等都是用的电磁感应中的涡流现象制成的。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Ⅲ级涡流检测培训大纲3.1基础理论3.1.1物理原理3.1.1.1材料的导电性a.电阻率所代表的物理含义,表示符号、单位换算(Ω•m和μΩ•cm)和计算公式;b.电导率所代表的物理含义、表示符号、国际单位制之间的换算(m/Ωmm2、MS/m),国际退火铜标准(%IACS)与国际单位制的换算;c.影响材料导电性的主要因素(温度、杂质、应力、变形和热处理状态);d.特殊材料的导电性(石墨、碳纤维复合材料,带有非导电表面覆盖层金属,金属氧化物)。

3.1.1.2金属材料的磁特性a.物质磁性的本质b.铁磁性材料(铁磁体)和非铁磁性材料(顺磁体、抗磁体)的定义以及不同材料的相对磁导率;c.铁磁性材料的磁化规律d.居里温度e.磁滞回线图中剩磁、矫顽力、磁锻炼、磁滞损失的概念;f.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的定义、表示符号、量纲;g.磁饱和的概念;h.非铁磁性材料相对磁导率的常量值。

3.1.1.3正弦交流电a.正弦交流电的基本变量:幅值、周期、频率、角频率、相位、相位差。

b.正弦交流电路的阻抗和矢量图3.1.1.4电磁感应与涡流a.电磁感应现象;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右手螺旋法则;c.涡流的定义和特点;d.涡流在材料中的分布形式以及流动轨迹的特征;e.自感和互感现象,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定义;f.通电螺线圈与导体之间电磁感应的作用过程。

3.1.1.5 趋肤效应与涡流透入深度a.趋肤效应的定义;b.涡流密度的分布规律和表达式;c.标准透入深度、有效透入深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d.标准透入深度的影响因素和规律。

3.1.1.6 提离效应和边缘效应a.提离效应的定义;b.边缘效应的定义。

3.1.1.7 阻抗分析a.阻抗的矢量表示方法;b.特征频率的定义和计算;c.有效磁导率的定义和涡流试验相似律的物理意义;d.阻抗平面和归一化阻抗平面的定义与物理意义;e.含有金属棒材螺旋线圈的阻抗分析(电导率、磁导率、试件的几何尺寸和缺陷)。

f.含有金属薄壁管材螺旋线圈的阻抗分析(电导率、磁导率、试件的几何尺寸和缺陷)3.1.1.8 涡流检测新技术a.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b.电流扰动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c.磁光涡流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d.阵列涡流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3.1.2设备与材料3.1.2.1检测线圈a.检测线圈的分类原则(外通过式、内穿过式和放置式;绝对式和差动式);b.各种典型检测线圈的结构特点和适用性,以及对不同类型缺陷的响应特征;c.检测线圈作用于材料并形成涡流信号的过程(穿过式和差动式);d.穿过式线圈的填充系数计算与涡流检测灵敏度的关系;e.特殊检测线圈的应用;3.1.2.2涡流检测仪a.涡流检测仪器的分类和应用对象:b.涡流检测仪组成单元及主要作用;c.典型桥式电路及电桥平衡的原理和条件;d.涡流信号分析及处理方法(频率分析法;幅度鉴别法;相位分析法;)e.信噪比;f.涡流检测仪器主要性能指标;g.涡流电导仪和涡流测厚仪校准要求。

3.1.2.3涡流检测辅助装置a.自动扫描系统;b.磁饱和及退磁装置;c.数据处理和分析。

3.1.2.4标准试样、对比试样a.标准试样和对比试样在定义、用途、使用中的区别;b.对比试样的适用条件和使用方法;c.对比试样的制作要求(与检测要求的符合性、材料和外形的一致性、模拟人工缺陷的代表性);d.人工缺陷的类型;e.对比试样的加工方法;f.对比试样上人工缺陷尺寸的测量方法;g.标准试样的溯源。

3.1.2.5管材涡流检测系统性能评价要求a.系统性能指标:检测周向分辨率、深度响应性能、内部和表面缺陷响应性能、缺陷间距分辨能力、端部盲区、可检缺陷长度。

3.1.3检测技术和实际应用3.1.3.1通用涡流检测技术a.涡流检测技术的分类与应用范围;b.涡流检测技术的原理及适用性;c.检测方法的选择依据;d.检测线圈的选择原则;e.检测参数的设置(频率、增益、相位调节之间的影响);f.涡流检测灵敏度的确定方法;g.涡流仪器性能测试方法;3.1.3.2管、棒、线材的涡流检测技术a.缺陷位置和取向的影响(涡流路径、透入深度、探头作用区);b.噪声的影响及噪声处理技术(检测频率的选择、相位鉴别、滤波、磁饱和);c.耦合的影响(减小和消除振动、中心对准、确定填充系数);d.试件与探头相对运动速度的影响;e.根据速度选择检测仪器频带宽度的要求;f.检验线圈、仪器及方法的选择要求;g.线圈与试件相对运动方式、特点;h.铁磁性材料检验后的退磁处理及其必要性。

3.1.3.3零部件的涡流检测技术a.零部件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缺陷的类型、特点及检测要求;b.零部件涡流检测线圈的类型及其使用特点;c.影响放置式线圈阻抗变化的因素。

d.放置式线圈的操作要求(扫查操作方法、扫查速度);e.边缘效应对涡流检测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边缘效应的影响;f.铝合金材料的涡流检测;g.螺栓孔内表面的涡流检测;h.发动机零部件的涡流检测;i.低频涡流检测的适用对象。

3.1.3.4在役管道的涡流检测技术a.在役管道常见缺陷的类型及检测要求、特点;b.多频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c.缺陷深度与其信号相位的关系。

3.1.3.5材质分选与导电率测量a.涡流分选的特点与局限性;b.涡流电导仪工作原理及试验注意事项;c.电导率测量技术应用于铝合金热处理状态及硬度检验的原理;d.电导率测量方法。

3.1.3.6膜层、涂镀层厚度测量技术a.电磁测厚的原理及适用性;b.涡流测厚的原理及适用性;c.提离效应对涡流检测的影响以及在覆盖层厚度测量中应用;d.膜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和涡流方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e.电磁测厚与涡流测厚技术的区别与联系。

3.1.3.7检测信号的分析与检测结果的处理a.不同类型线圈对不同类型缺陷的响应特征;b.根据检测信号特征分析(形状、大小、相位等),判定缺陷的性质、位置和大小;c.典型干扰信号(如磁特性不均匀性、尺寸变化等)的特征;d.提高检测信号信噪比的方法。

3.1.3.8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a.影响涡流检测质量的因素与质量管理要求;b.设备与仪器的校准;c.标准试样、对比试样的管理;d.检测技术文件(标准、规范和规程);e.检测环境要求。

3.1.4 安全措施基础理论培训学时:14小时3.2专业考试3.2.1方法标准3.2.1.1 GJB 2908《涡流检验方法》a.本标准的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b.检测环境要求;c.被检件要求;d.涡流检测仪器设备的组成及主要性能要求;e.涡流检测仪性能指标和检定要求;f.检测线圈的分类和适用性;g.标准试样;h.对比试样材料和人工缺陷类型、加工方法、检定要求;i.检测工艺准备要求;j.标准透入深度计算;k.检测系统信噪比;l.检测频率选择;m.零部件和管棒材涡流检测用对比试样制作;n.放置式线圈检测过程控制要点;o.管棒线材检测过程控制要点;p.检测过程中标定和检测结果一致性确认;q.检测结果处理;3.2.1.2 GB/T 7735《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a.标准所规定的对比试样上人工缺陷的种类、适用对象及加工位置要求;b.不同规格钢管上不同类型人工缺陷加工尺寸及允差要求;c.在连续探伤过程中对涡流仪器设备功能发生怀疑时的处理规定;d.合格钢管与可疑钢管的判定原则及对可疑钢管的处置方法。

3.2.1.3 GJB4540《航天推进系统用钛管材规范》3.2.1.4 ZD-102《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规范》3.2.2 验收标准3.2.2.1 GJB 2908《涡流检验方法》a.分级加工管材人工缺陷的尺寸及公差要求;b.对检测信号进行分级评判;3.2.2.2 GB/T 7735《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a.不同规格钢管上不同类型人工缺陷加工尺寸及公差要求;b.合格钢管与可疑钢管的判定原则及对可疑钢管的处置方法。

3.2.2.3 AVICNDT-WL-001《涡流模拟验收标准》方法标准和验收标准培训学时:7小时3.2.3综合知识3.2.3.1无损检测概论a.超声、磁粉、射线、渗透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基本基础理论、主要技术分类、使用的设备器材简介、实际应用简介b. 红外热像检测和激光散斑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简介c.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d. 无损检测的质量控制3.2.3.2材料、工艺及缺陷3.2.3.2.1材料a.金属材料及其性能·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钢·高温合金的分类和特点·轻金属,包括铝和铝合金的介绍、钛和钛合金的介绍、镁和镁合金的介绍b.有机高分子材料c.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包括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蜂窝夹层结构3.2.3.2.2工艺·装配·金属铸造,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熔模铸造、离心铸造和凝壳铸造·金属塑性加工,包括锻造、轧制、挤压、拉拔、冲压、冷弯、旋压、高能率加工·金属焊接,包括熔焊、压焊、钎焊·粉末冶金,包括制取、成形、烧结·金属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与固溶处理、回火和时效处理、冷处理·机械加工·特种加工·表面处理,包括金属腐蚀和表面防护3.2.3.2.3应力应变的概念3.2.3.2.4缺陷·金属铸造产生的缺陷及无损检测中常见的铸造缺陷·金属焊接产生的缺陷,包括熔焊缺陷、压焊缺陷、钎焊缺陷·金属塑性加工产生的缺陷,包括锻造、轧制、挤压、拉拔缺陷·粉末冶金的缺陷·金属热处理产生的缺陷·机械加工与特种加工产生的缺陷·服役缺陷3.2.3.2.5失效的概念、类型、原因综合知识培训学时:14小时3.3 实际操作3.3.1涡流探伤3.3.1.1 试验准备b.正确理解检测对象特点和检测要求;c.仪器选择:掌握不同类型涡流检测仪特性和适用范围,能够正确选择试验仪器;d.探头选择:根据检测要求,正确选择与选用仪器相匹配的探头;e.对比试样选择:根据检测要求或被检试件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对比试样;f.检测标准选择:根据检测要求,正确选择、执行标准。

3.3.1.2 仪器调整及操作a.仪器状态检查:熟悉仪器性能检查的内容和方法,能够正确判定仪器工作状态正常与否,能够将仪器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b.检验频率:根据检测要求,合理确定工作频率;c.增益:根据检测要求,正确选择增益范围;d.相位:根据检测要求,合理确定检测信号相位;e.提离抑制(或平衡调节):仪器提离抑制或平衡调节的方法;f.检测速度控制:根据检测要求和仪器性能,合理确定检测速度.;g.检测过程:仪器调节键(旋钮)的调节方法正确,操作目的明确,操作熟练h.正确性:缺陷尺寸、位置的正确标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