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选择题一、 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陶渊明《饮酒(其五)》的体裁是A. 五言古诗B. 五言律诗 C. 五言绝句 D. 杂言诗2.沈从文《边城》表现的地域风情是A. 闽东风情B. 湘西风情C. 赣南风情D. 北平风情3.下列诗人中,诗风苍凉悲壮的是A. 曹操 B. 陶渊明C. 李白 D. 王维4.下列作品中,借用了乐府旧题的一组是A. 李白《行路难》、杜甫《蜀相》B. 陆游《关山月》、李白《行路难》C. 曹操《短歌行》、陶渊明《饮酒》D. 王昌龄《从军行》、白居易《杜陵叟》5.下列作品中,同属于人物传记的是A. 《张中丞传后叙》《陈情表》 B. 《五代史伶官传序》《马伶传》C. 《李将军列传》《冯谖客孟尝君》 D. 《李将军列传》《马伶传》6. 《苦恼》《猎人笔记》《麦琪的礼物》的作者依次是A. 屠格涅夫、欧·亨利、契诃夫 B. 契诃夫、屠格涅夫、欧·亨利C. 欧·亨利、契诃夫、屠格涅夫 D. 契诃夫、欧·亨利、屠格涅夫7.下列关于作品、作者、体裁搭配完全正确的是A. 《报刘一丈书》——侯方域——书信体议论文B. 《论毅力》——梁实秋——议论文C.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书信体驳论文D. 《陈情表》——李斯——奏章8.关于苏轼《前赤壁赋》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44A. 是一篇文赋B. 文章的语言骈散相间,音韵和谐C. 文章在结构上采用的是主客问答、伸客抑主的方法D. 文章对景物描写体现出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9.关于《陌上桑》一诗,下列表述错误的是44A. 是一首汉乐府民歌B. 是一首叙事诗C. 诗中主人公是罗敷D. 是一首表达青年男女爱情的诗歌10.下列作品中,属于记事散文的是A. 曹禺《日出》 B. 郁达夫《故都的秋》C. 茅盾《香市》 D. 鲁迅《灯下漫笔》11.冰心、郁达夫、徐志摩曾参加的文学社团依次是A. 文学研究会、新月社、创造社B. 创造社、文学研究会、新月社C.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D. 新月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12.下列关于“词”的常识表述错误的是44A. 词起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B. 词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C. 词有词牌,不同词牌有不同的押韵规则D. 词可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并以“豪放派”为正宗13. “天下为公”“狡兔三窟”两个成语依次出自A. 《礼记·大同》《冯谖客孟尝君》 B. 《季氏将伐颛臾》《李将军列传》C. 《冯谖客孟尝君》《季氏将伐颛臾》 D. 《李将军列传》《礼记·大同》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44A.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B. “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是韩愈、柳宗元C.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王维、白居易D. “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15.下列各句中,同时采用了对偶、夸张的是A.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卷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卷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卷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卷时代的发展要求人才的综合素养更高,高考语文与语文教学紧密相连,这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经典课文的学习,又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关于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卷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野店初尝竹叶酒,劝农曾入杏花村赵树义有史以来,酒似乎天生就是文字的酵母,好酒的时代便多好文字,与酒有关的文字自然也多。

宋人众多的酒文字中,朱肱撰写的《北山酒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关于酿酒工艺的专著,从酿酒专业的角度看,这部书便是最早的教科书了。

《北山酒经》全面总结了历代的酿酒理论,论述了制曲和酿酒技术,并收录十余种酒曲的配方及制法,在我国古代酿酒史上,堪称最具专业水准,也最具实践指导价值的,酿酒人一向奉其为经典。

汾酒博物馆藏有一幅宋代酿酒工艺图,便是根据《北山酒经》所记绘制的,这幅图完整再现了宋人的制酒工序,与前代相比,改进最大的地方是煮酒环节。

正是掌握了煮酒工序,酒的度数才得以明显提高,中国白酒才从此进入高度酒时代。

如果说《北山酒经》是一部实用教科书,《酒谱》则是一部酒文化大全。

《酒谱》由宋人窦革编著完成,全书对北宋之前的酒文化进行了详尽汇集,资料翔实,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酒谱》认为,在当时所有可流通的酒中,惟有杏花村酿造的干酢酒被大家公认为上品,可见杏花村在酒业中的霸主地位。

酒文化在宋代被上升到学术高度。

欧阳修自称“醉翁”,他任滁州太守时作的《醉翁亭记》,堪称酒文中最出类拔萃者。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千古流传,说的是酒事,更是人事。

尤其多才多艺的苏轼还会酿酒。

苏轼是一个酒量很小的人,被贬湖州时,朋友贾耘老送苏轼一瓶好酒,苏轼独饮一杯便“醺然径醉”。

2017年成人高考(成人函授)高起专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成人函授)高起专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高起点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乘.载乘.凉乘.风破浪B.传.媒传.奇不见经传.C.总括.训诂.沽.名钓脊D.法度.度.量审时度.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际遇辑录风雨飘遥B.蒙昧迷惘处之泰然C.豁达墨契简明厄要D.料俏羁伴似无忌惮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远方山边的牧民帐篷上,升起了青烟,一群群牛羊如星星般在翠绿的草原上。

我想象中的长江源头“无人区”并没有出现,反倒是____田园牧歌的景象。

A.悠悠点缀一览B.袅袅连缀一派C.悠悠连缀一览D.袅袅点缀一派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可西里这个昔日疮痍满目....的盗猎场,如今动植物繁盛,已成为高原物种基因库。

B.近日,由于强降雨的作用,这个瀑布水量大涨,湍流直下,声势浩大,气壮山河....。

C.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其智慧与经验颇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D.整个舞台空灵而富有诗意,充满时尚感,似行云流水,出神人化,令人吸为观止....。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士者国之宝,人才尤其是高瑞人才,各地都争相延聘,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流动。

B.这一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颇大。

C.改善民生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山里的樱花,远远望去,有娇羞地,也有,更多的则是,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①掩映在树林里的②大片大片怒放的③开得格外灿烂④三三两两地散落着⑤相映成趣A.①③②⑤④B.②①③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③②④①⑤二、阅读下面文字。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高起点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高起点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2017 年成人高等学校高起点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共40 分)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24 分, 每小题4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B.C.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际遇辑录风雨飘遥B.蒙昧迷惘处之泰然C.豁达墨契简明厄要D.料俏羁伴似无忌惮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象中的长江源头“无人区”并没有出现,反倒是____田园牧歌的景象。

A.悠悠点缀一览B.袅袅连缀一派C.悠悠连缀一览D.袅袅点缀一派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士者国之宝,人才尤其是高瑞人才,各地都争相延聘,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流动。

B.这一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颇大。

C.改善民生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掩映在树林里的②大片大片怒放的③开得格外灿烂④三三两两地散落着⑤相映成趣A.①③②⑤④B.②①③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③②④①⑤二、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7-10 题。

(16 分。

每小题4 分)近些年,关于缅甸琥珀的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如在琥珀中发现了样子古怪的陷阱蚂蚁,全新的昆虫类群----奇翅目,以及反鸟类的翅膀等。

现在,琥珀里竟然出现了恐龙的身影----一小截恐龙尾巴。

这块琥珀可以被小孩轻松地攥在手心里,琥珀里的这截尾巴很短,完全展开后只有约6 厘米长,估计尾巴的主人身长也只有18 厘米多,是一条非常迷你的幼体小恐龙。

那么,仅凭短短的一小截尾巴,研究人员如何鉴定出它是属于恐龙的呢?为了获得可靠的数据,我们需要对样本进行细致的分析,但是通常不会为了取出琥珀里的样本而破开琥珀。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l一23小题[端正好]碧云走,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l、前四句所写的景与送别有何关系?(4分)22、分析“晓来谁染霜林醉7总是离人泪”的修辞方法与含义。

(4分)23、这段曲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陈情表》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剌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遗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24、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4分)除:猥以:当:笃:25、在这一段中,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的矛盾心理的?(4分)26、简述这一段的主旨(2分)(三)阅读《晏子春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

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

国人尽服之③。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裳,断其带。

”裂衣断带,相望④。

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

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⑤也。

”公曰:“善。

”使内勿服,不逾⑦月,而国人莫之服。

注①灵公:指卫灵公。

②丈夫饰:穿男子服装。

③尽服之:都跟着穿戴男子服怖。

④相望: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⑤为:指“穿”27、解释下列字的含义。

(4分)公使吏禁之曰使( )使内勿服使( )女子而男子饰者者( )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者( )28、分析“悬牛首于门”和“卖马肉于内“各喻指什么。

(4分)29、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可打印.doc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及答案可打印.doc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A.《孟子》B.《论语》C.《庄子》D.《老子》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3.《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层递C.对偶D.对比4.《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满招损,谦得益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逻辑论证方法是( )A.演绎、对比B.归纳、对比C.类比、归纳D.对比、比喻6.鲁迅在《灯下漫笔》中,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 )A.中国文明的实质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C.奴化心态D.中国历史的可怕7.《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的意思是( )A.参加国之一B.三个国家中的一个C.三个国都中的一个D.国都的三分之一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原出处是( )A.《史记》B.《论语》C.《左传》D.《资治通鉴》9.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中,与刻画南霁云性格的描写无关的是( )A.博闻强记B.拔刀断指C.义不忍食D.射塔明志10.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李白11.茅盾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是( )A.《幻灭》B.《子夜》C.《霜叶红似二月花》D.《虹》12.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 )A.《蚀》三部曲B.“爱情三部曲”C.“激流三部曲”D.“抗战三部曲”13.“分崩离析”“贻笑大方”“形影相吊”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B.《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C.《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D.《陈情表》《庄子·秋水》《季氏将伐颛臾》14.《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 )A.崇奉国粹B.热心复古C.创造第三样时代D.赞颂固有精神文明15.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 )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2017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语文

2017成人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语文

2017成人高考语文真题第一部分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愤懑(mǎn) 隽永(juàn) 仆倒(pū) 剑拔弩张(nú)B.蜕变(tuì) 侈谈(chǐ) 镣铐(liáo) 义愤填膺(yīng)C.说服(shuō) 弱冠(guàn) 寰宇(huán) 人才济济(jǐ)D.戕害(qiāng) 碑帖(tiě) 恓惶(xī) 繁文缛节(rù)答案.C (懑mèn,弩nǔ,镣liào,帖ti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轧账惺忪恶耗婆娑起舞B.商榷孱弱弭谤坚忍不拔C.敕造作揖懵懂笑魇如花D.飘缈秉性衷肠残羹冷炙答案.B(噩耗,笑靥如花,飘渺/缥缈)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今年的全国新能源推广会上,专家们指出,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有效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据说,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这一角色就是以我们黄冈地区的王近山将军为创作而成的。

③一个人要想很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是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如果他完全脱离社会,不但不能取得成功,会走向失败。

A.遏制原型反而B.遏止原型而且C.遏止原形而且D.遏制原形反而答案:A(“遏制”的“制”是指控制住,而“遏止”的“止”强调使停止,治理环境恶化是个逐步的过程,不能“遏止”,只能“遏制”;“原型”特指叙事类文本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而且”表递进关系,“反而”表示与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和常情)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0月27日,“翰墨中国——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

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2017年全国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高起点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

(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C)A.乘.载乘.凉乘.风破浪B.传.媒传.奇不见经传.C.总括.训诂.沽.名钓脊D.法度.度.量审时度.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际遇辑录风雨飘遥B.蒙昧迷惘处之泰然C.豁达墨契简明厄要D.料俏羁伴似无忌惮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D )远方山边的牧民帐篷上,升起了青烟,一群群牛羊如星星般在翠绿的草原上。

我想象中的长江源头“无人区”并没有出现,反倒是____田园牧歌的景象。

A.悠悠点缀一览B.袅袅连缀一派C.悠悠连缀一览D.袅袅点缀一派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可可西里这个昔日疮痍满目....的盗猎场,如今动植物繁盛,已成为高原物种基因库。

B.近日,由于强降雨的作用,这个瀑布水量大涨,湍流直下,声势浩大,气壮山河....。

C.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其智慧与经验颇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

D.整个舞台空灵而富有诗意,充满时尚感,似行云流水,出神人化,令人叹.为.观止..。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A.士者国之宝,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各地都争相延聘,呈现出越来越高的流动。

B.这一报告显示,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率持续走高,毕业生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颇大。

C.改善民生是个动态过程,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正席卷而来,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 )山里的樱花,远远望去,有娇羞地,也有,更多的则是,独自盛开,和周围的青山、树木、杂草,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小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阅读试题及参考答案阅读本文内容,回答下面试题: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②。

金陵为明之留都③,社稷百官皆在④;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⑤、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⑥。

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⑦,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⑧,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⑨,与夫妖姬静女⑩,莫不毕集(11)。

列兴化于东肆(12),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13)。

迨半奏(14),引商刻羽(15),抗坠疾徐(16),并称善也。

当两相国论河套(17),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

坐客乃西顾而叹(18),或
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19)。

未几更进(20),则东肆不复能终曲。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1)。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22),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23),乃竟辍其技不奏(24),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25),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26),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27),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28),奉一日欢。

”既奏,已而论河套(29),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30)。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31)。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32):“子(33),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34)。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3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6)?”马伶曰:“固然(37),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
山顾秉谦者(38),严相国俦也(39)。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40),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41)。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42),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43),乃走事昆山(44),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45),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46),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47)。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48)?
一、选择题
1.本文是一篇()
A.人物传记
B.叙事散文
C.抒情散文
D.说理散文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运用侧面描写渲染演出效果的是()
A.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B.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
C.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D.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答案】B
3.本文在记叙马伶与李伶第二次较量时所用的方法是()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分叙
【答案】B
二、填空题
1.侯方域,字__________,是__________时期人。

【答案】朝宗;明末清初
2.《壮悔堂文集》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侯方域
3.《马伶传》是一篇__________。

【答案】人物传记
4.“今相国昆山顾秉谦,严相国俦也”的意思是__________。

【答案】权奸顾秉谦和严嵩是一丘之貉。

三、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语
1.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答案】问:探访。

2.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

【答案】无虑;大约
3.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答案】征:邀请。

4.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

【答案】肆:店铺,这里指演戏的场所
5.乃竞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答案】辍:停止。

6.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答案】凌出:超过。

7.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日。

【答案】过:往访,拜访。

8.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答案】俦:同类。

9.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

【答案】干:求取。

10.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答案】工:巧妙,精致。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答案】台下看戏的人便向西回过头去赞叹,有的人大喊拿酒来,有的人把座位挪到更接近西边的戏台,头不再向东。

2.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答案】马伶演员认为演技在李伶演员之下是耻辱,已脱下戏装换上便服逃走了。

3.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答案】您又从哪里学来演技而超过李伶演员呢?
4.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答案】我听说现在相国是昆山人顾秉谦,与严相国是同类。

5.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

【答案】戏班因技艺高超而闻名的,大约有几十个。

6.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

【答案】李姓演员忽然控制不住发出声音,伏地向前口称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